中國史書中的「大夏」是對Dahae的音譯嗎?

關先生在論證「月氏非吐火羅」的時候提到月氏人進入巴克特里亞之前,巴克特里亞已經被稱為「大夏」(Tukhara)

但我又看到一種說法認為大夏不是對吐火羅的音譯,而是對大益(Dahae)的另一種音譯。大益人是東伊朗人的一支。這又是怎麼回事?


繼續自問自答半年前的問題

大夏(Ta-Hsia),一般認為是對Tokhara(吐火羅)的音譯,即阿姆河下游巴克特里亞平原,烏、塔、阿三國交界處。

一般認為、巴克特里亞之所以被叫吐火羅斯坦,是因為巴克特里亞受到了來自北方的吐火羅人的入侵。

但是,中國歷史上「大夏」一詞最早出現於前3世紀(戰國末期),此時的巴克特里亞還是希臘化的巴克特里亞王國統治時期,統治者是希臘人,土著是巴克特里亞人,根本沒有什麼吐火羅人,吐火羅人的入侵發生在前2世紀下半葉(漢朝)。

那為什麼大夏一詞會早了一百多年用於稱呼巴克特里亞呢?

所以有人拋出一個觀點,中文的大夏最早並不是指吐火羅人或者吐火羅斯坦人,而是指另外一個東伊朗民族———大益人。大益(Dahae)是裏海東南岸的一個地區,也就是今土庫曼的西部(土庫曼東部被稱為馬爾吉亞那Margiana)。大益人屬於廣義上的斯基泰人,講東伊朗語,在裏海沿岸放牧。大益地區在波斯語里被叫做迪希斯坦(Dihistan)。

大益地區曾被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於前3時期征服,在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擴張之時,他們接觸到了中國人,因此中國人將這個國家根據大益人的名稱翻譯為了「大夏」。沒想到之後的巴克特里亞被吐火羅入侵,建立了吐火羅斯坦國。吐火羅恰好也可譯為大夏,該國便成了張騫口中、《史記》書中所謂「大夏國」。(張騫首次提及大夏國是前126年、而史記亦成書於此後)

大益人其實是三個部落組成的聯盟:Parni, Xanthii和Pissur。其中,帕尼部落的酋長阿爾沙克一世於帶領帕尼部落入侵了伊朗高原東北部的帕提亞(Parthia)地區,征服了該地區,並與當地人融合,以帕提亞地區為中心,建立了帕提亞帝國(安息王朝,阿薩西斯王朝。

(所以不少朋友誤認為帕提亞帝國是一個斯基泰人、東伊朗人的帝國,其實並不是。只不過其建立者出生於東伊朗部落罷了,後來即被帕提亞人同化,安息朝立國的根基也是帕提亞地區。只不過在波斯人、希臘人眼中,帕提亞人這個西伊朗山地(半)游牧民族,也被當作了某種程度上的斯基泰人。

一個最大的區別便是,帕提亞的騎兵已經能夠披戴重型鐵甲,與原本的斯基泰人有顯著不同。)

大益人大部分西進,被西伊朗化,從而最終被波斯化。剩下的少部分人或許在烏古斯人崛起後,轉化為了烏古斯人的一個叫Daz(韃子)的部落

———————

所以Dahae和Tokhara二詞在中國的確發生了混淆,但不影響主體精神。畢竟正牌的大益人,在中國史書中就叫大益。雖然大夏最初是翻譯自dahae,但中國所謂大夏人,就是指吐火羅斯坦人(巴克特里亞人)。

不深究還真發現不了他們曾混淆過。


謝邀,我還真的沒有研究過這個問題。

維基百科日文版有這個說法,但是中文版似乎沒有這個說法。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一些有幻想精神的中國人希望在伊朗復興拜火教的想法?
中世紀的貴圈有多亂?
中亞歷史中說的米爾咱是什麼意思,與異密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彌勒教?和摩尼教是什麼關係?
如果可薩在9世紀就控制基輔,並加強對東歐及中亞的控制,會對此後1000年的世界史產生怎樣的影響?

TAG:歷史 | 中亞 | 塔吉克 | 土庫曼Türkmenist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