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中國大陸的工業水平和規模在世界上能排到什麼等級?

總規模和人均都可談一下。


二戰之後各國發展基礎之比較

一、

首先,我的觀點是:近現代國家發展的核心就是「工業化」!

什麼是「工業化」?

首先「工業化」不是農業社會的手工作坊,也不是買一些機器開工就是工業化,而是有充分的計劃組織和系統管理,並達到一定的規模,進行按照工業化生產規律的系統生產,形成社會化「有組織的機器體系」才是「工業化」。

「工業化」是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包括整個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包括對小農經濟(自然經濟)的破壞和社會化大生產大市場的建立。它以工業發展為基礎卻又不僅局限於工業發展,所以工業化提升的是整個經濟基礎(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係)和社會。

以中國為例:在經濟結構上,工業(含手工業)和農業總產值的比例構成1949年為1:2,1978年變為3:1,現在為5:1。在稅收比例上,農業直接稅佔比1950年為39%,1979年變為5.5%,現在幾乎為0%。在就業人口上,以城鄉劃分就業人口,城市就業人口佔總就業人口比例為1952年12.0%(2486萬人);1980年24.8%(10525萬人),較1952年增長323.4%;2010年較1980年再增長229.6%達到34687萬人。以三次產業劃分就業人口,第二產業就業人口佔總就業人口比例為1952年7.4%(1531萬人);1980年18.2%(7707萬人),較1952年增長403.3%;2010年較1980年再增長183.4%達到21842.10萬人(這已是有史以來世界最大規模的工業人口)。工業總產值僅前30年就增長了36倍(1949年140億元增長到1980年5154億元),其中重工業增長72倍(1949年37億元增長到1980年2724億元)。

這就是工業化。

百度百科:「工業化通常被定義為工業(特別是其中的製造業)或第二產業產值(或收入)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以及工業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人數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工業發展是工業化的顯著特徵之一,但工業化並不能狹隘地僅僅理解為工業發展。因為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

二、

國際上通用的衡量國家工業化進程的主要指標在1949年的情況:

1、文盲率

中國約80%,印度約80%,台灣20%,日本<5%,美國<5%

「中國的文盲率大約是80%,而且被視為識字的20%的人當中,已經包括了那些只認識幾百個中國漢字的人和在今天只能列為半文盲的人」「經常被引用的卜凱在30年代初期對中國農村的調查,很可能提供更可靠的估計,但他的調查不是專門集中研究貧窮和落後的邊區。他的數據來自對22個省中308個縣進行的抽樣調查,說明在7歲以上的人口中,只有30%的男性和1%的女性具有能夠讀懂一封簡單信件的文化水平。」(《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1992年12月印,194頁,表3及下方文字;195頁);還有資料認為1949年中國真正的文盲率是90%。

台灣文盲率為20%,1944年國民學校(不包括私塾)共有944間,學生人數達87萬6000餘人(佔總人口比例為12.9%),台籍學童就學率為71.17%日籍則高達九成。2006年2月6日時任日本外相,前日本首相麻生太郎還根據這數據,認為「台灣之所以現在擁有這麼高的教育水平,完全是因為日本對台灣實施殖民地統治的功勞」(許佩賢,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17頁)。

即使在人口大量湧入之後的1949年台灣,770萬人中有97萬中小學在學學生,比例為12.6%,大陸5.4億人中有2543萬中小學在學學生,比例為4.7%;這個比例同年黑非洲的馬達加斯加為5.6%、迦納為7.1%、南非12.5%、肯亞5.7%。由此可以看出兩岸基礎教育普及水平的懸殊!

一八七二年明治政府頒布《學制》明確普及初等國民教育方針。一八七三年小學就學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八點一,一八七七年達到百分之三十九,一八七九年達到百分之四十一點二。以後更迅速上升,一八九○年達到百分之五十,一八九四年達到百分之六十,一八九九年達到百分之七十,一九○五年達到百分之九十六。一九一九年以後每年達到百分之九十九強。明治三十年(1897年),文盲率仍有38.2%,降至大正八年(1919年)的全國調查,文盲率只有8.8%。大正八年(1919年)和昭和五年(1930)的未上學及尋常小學中途退學者、尋常小學校畢業者、高等小學校以上畢業者的比例分別為31.1%和9.9%、48.9%和57.8%、19.8%和32.7%。(多賀秋五郎:《近代學校的歷史》東京中央大學消費生活協同組合出版局1960年1月版,第57頁;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萬壽夫在《日本的經濟發展和教育》一書的序言)

2、農業人口比例

中國83.5%(1952年),印度約80%,台灣53%,日本41%(1955年),美國23%(1940年)

  據國家數據(http://data.stats.gov.cn/index)以城鄉劃分就業人口,中國1952年鄉村就業人口佔總就業人口比例為88.0%(18243萬人);以三次產業劃分就業人口,第一產業就業人口佔總就業人口比例為1952年83.5%(17317萬人)。2012年中國鄉村就業人口佔總就業人口比例為51.6%(39602萬人),第一產業就業人口佔總就業人口比例為33.6%(25773萬人)。

  據台灣銀行金融研究室所編《台灣之人口》:台灣1930年總人口4679066、農業人口2534404、佔比54.16%,1940年總人口6077478、農業人口2984258、佔比49.10%,1945年總人口6585841、農業人口3365688、佔比51.15%,1949年總人口7396931、農業人口3888439、佔比52.57%。

《日本工業化與城鎮化關係》日本工業化與城鎮化關係:「1955年城市人口比例升至56.1%,農業人口下降至41%」

3、人均年用電量(發電量)

1944年:中國9.8度,印度10.6度,日本469度,台灣163度,韓國無數據,土耳其24.4度,馬來亞122.1度(1940年),美國無數據,南非658.7度,迦納無數據;

1945年:中國9.0度,印度11.4度,日本284度,台灣無數據,韓國無數據,土耳其無數據,馬來亞無數據,美國無數據,南非682.1度,迦納無數據;

1949年:中國8.0度,印度13.6度,日本519度,台灣113度,韓國32.4度,土耳其36.2度,馬來亞110.1度,美國1974度;南非812.4度,迦納44.5度。

附:各國總發電量:

1944年,中國53.14億度(新中國建立前的名義最高歷史年產量,但絕大部分是日佔東北的產量),印度38.28億度,日本361.22億度,台灣12.55億度,韓國無數據,土耳其4.96億度,馬來亞6.18億度(1940年),美國無數據,南非80.43億度,迦納無數據;1945年,中國48.76億度,印度41.16億度,日本219.00億度,南非83.29億度;1946年,中國36.25億度,印度40.32億度,日本302.89億度,南非85.57億度;1947年,中國46.71億度,印度41.40億度,日本327.50億度,南非87.88億度;1948年,中國44.98億度,印度45.72億度,日本377.91億度,台灣8.43億度,南非92.59億度,迦納1.71億度;1949年,中國43.08億度,印度49.09億度,日本414.94億度,台灣約9億度,韓國6.55億度,土耳其7.37億度,馬來亞5.57億度,美國2961.24億度,南非99.19億度,迦納1.73億度。

4、人均年用鋼量或產鋼量

1943年:中國1.8公斤,印度3.8公斤,日本100公斤,台灣無數據,韓國無數據,土耳其2.1公斤,美國537公斤,南非34.2公斤,辛巴威3.3公斤;

1945年:中國0.5公斤,印度3.9公斤,日本27.0公斤,台灣無數據,韓國無數據,土耳其無數據,美國573公斤,南非無數據,辛巴威無數據;

1949年:中國0.3公斤,印度3.8公斤,日本40.4公斤,台灣8.4公斤(1950年),韓國0.4公斤,土耳其5.1公斤,美國471.6公斤,南非52.1公斤,辛巴威9.6公斤。

附:各國鋼總產量:

1943年,中國92.3萬噸(新中國建立前的名義最高歷史年產量,但其中84萬噸是日佔東北產量),印度136.4萬噸,日本782萬噸,土耳其4.3萬噸,美國8059萬噸,南非41.8萬噸,辛巴威0.7萬噸;1945年,中國26萬噸,印度138.8萬噸,日本208.2萬噸,美國8600萬噸;1946年,中國1.6萬噸,印度131.4萬噸,日本56.4萬噸;1947年,中國6.3萬噸,印度127.7萬噸,日本94.1萬噸;1948年,中國4.4萬噸,印度127.7萬噸,日本171.5萬噸;1949年,中國15.8萬噸,印度137.4萬噸,日本311.1萬噸,韓國0.8萬噸,土耳其10.3萬噸,美國7074萬噸,南非63.6萬噸,辛巴威2萬噸;1950年,中國61.0萬噸,印度146.1萬噸,日本483.9萬噸,美國8784.8萬噸。

5、人均鐵路貨運量

1943年:中國0.10噸,印度0.27噸,日本2.94噸,台灣0.93噸,韓國無數據,土耳其0.43噸,馬來亞0.52噸,南非2.82噸,肯亞0.35噸,莫三比克0.41噸;

1945年:中國無數據,印度0.28噸,日本2.51噸,台灣無數據,韓國無數據,土耳其無數據,馬來亞無數據,南非3.09噸,肯亞0.34噸,莫三比克0.69噸;

1949年:中國0.10噸,印度0.26噸,日本2.00噸,台灣1.82噸,韓國0.32噸,土耳其0.49噸,馬來亞0.35噸,南非3.75噸,肯亞0.65噸,莫三比克0.64噸。

附:各國鐵路總貨運量:

1943年:中國5460.0萬噸,印度9823.0萬噸,日本22648.3萬噸,台灣718.1萬噸,韓國無數據,土耳其868.2萬噸,馬來亞262.1萬噸,南非3440.0萬噸,肯亞205.6萬噸,莫三比克231.2萬噸;1945年:中國無數據,印度10224.5萬噸,日本19290.6萬噸,台灣無數據,韓國無數據,土耳其無數據,馬來亞無數據,南非3774.8萬噸,肯亞196.2萬噸,莫三比克389.9萬噸;1949年:中國5589.0萬噸,印度9305.0萬噸,日本15363.3萬噸,台灣1398.6萬噸,韓國642.1萬噸,土耳其1002.1萬噸,馬來亞179.2萬噸,南非4580.2萬噸,肯亞378.8萬噸,莫三比克360.2萬噸。

1949年前後的中國,8.0度的人均發電量甚至在黑非洲最多也只是中游:在迦納(44.5度)、阿爾及利亞(60.0度)、辛巴威(214度)等國之後,與馬達加斯加(6.2度)、莫三比克(6.9度)等國為伍……

1949年前後的中國,占當年世界人口近1/4的中國人總產鋼量僅佔世界總產鋼量的0.1%!人均鋼產量不到世界人均鋼產量的1/200!

即使是厚著臉皮用1943年(含日據東北)人均產鋼1.8公斤的數據來比較,卻仍是連黑非洲的辛巴威都比不上——他們1943年人均產鋼3.3公斤,1949年人均9.6公斤!

1949年前後的中國,人均僅有「幾乎夷為平地,物資限量供應」的日本人均硫酸產量的1/280、人均燒鹼產量的1/70、人均純鹼產量的1/10、人均精鍊銅產量的1/260、人均水泥產量的1/35、人均鋼產量的1/140、人均化肥產量的1/700……

各種工業品和工業原料(如:燒鹼、磷酸鹽、精鍊銅、鋁等)總規模即使是名義上的歷史最高年產量也比不過印度、南非等國,只能和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埃及、土耳其等國為伍;例如:磷酸鹽和硫酸年產量,中國為14.8萬噸(1953年)和4萬噸,阿、摩等國依次為64.8萬噸和3.7萬噸;369.3萬噸和2.9萬噸;36萬噸和2.1萬噸;……。至於人均——可以這樣說,任何國家的任何工業品,只要能找到兩國1950年以前的同年產量數據,其人均產量基本都高於中國!

  最關鍵的是,包括東北在內,1949年中國5.4億人中,文盲率高達80%以上,當年小學畢業生僅有64.6萬人,和現在的碩士博士生數量相當,以至於高小(小學4、5年級)畢業生也成了「知識分子」!而當年大學畢業生更僅有2.1萬人,其中文科生約佔80%!工業建設所急需的各種技術人員總數不足5萬人(含見習生),占人口比例不到萬分之一,工業(含土木工程)科研機構不過區區32個(歸併後共21個),甚至遠不及當時美國一個「托拉斯」僱傭技術人員的數量!

這才是和「同在廢墟中」的日本、德國最大差異所在。

三、

以上數據主要來源於《帕爾格雷夫世界歷史統計.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卷-歷史-道客巴巴帕爾格雷夫世界歷史統計.亞洲、非洲和大洋洲卷》,歡迎量證。

但是,偏偏有人拿了幾個戰犯的口供就在瞎扯「1945年時東北的工業基礎不遜色於日本」、「1949年時,大陸人均(工業)資源絕對高於台灣」。

的確,當年的東北確實有一定的工業基礎,但是:

1、「東北作為中國當時唯一具有比較完整的現代化大工業地區」,只是和更為貧窮的內地相比較而言;若在國際上比較,中國各種工業品和工業原料即使以1943年全國包括日佔東北的名義上的歷史最高年產量計算,也比不過印度、南非、土耳其等國,只能和阿爾及利亞、扎伊爾、摩洛哥、埃及等國為伍;連「名義上」的工業總規模在非洲也排不進前列,如果以5.4億人為分母人均之後就更不用比了。

2、另一方面,二戰期間,英美也曾在中東大搞建設,建了無數油田、公路、海港、輸油管、煉油廠,但是,這些建設和養駱駝的阿拉伯人有關係?是否英特爾公司在剛果建了個晶元封裝工廠就意味著黑非洲有了CPU生產能力?

同理,日本人侵佔東北的目的是為了掠奪,其統治有兩個特點,一是殖民統治,二是時間太短。這造成後果有:

其一,在日本推行的「日滿一體」的政策下,滿洲的工業生產完全從屬於日本工業,所謂「滿蒙生命線」就是全力抽取東北的資源、糧食、無償苦力供養「帝國」擴張壯大。在殖民統治下,東北大量的煤炭、木材等工業原料原被輸送到日本。大部分生鐵則被運往日本鍊鋼,在東北煉製的鋼材除了少量在本地使用,其他都以鋼坯的形式運往日本軋制。由滿鐵完全控股的昭和制鋼所理事長小日山直登明白無誤的指出了「日滿一體」政策下滿洲鋼鐵生產的殖民地屬性:如從國家(日本)政策角度考察滿洲煉鐵事業的特點,則在以開發滿洲鋼鐵資源為重點,將其生產的生鐵和鋼,儘可能多地輸往日本,以加強和扶植日本產業。…… 滿洲……從通常的煉鐵技術和煉鐵企業的經營上來看是一項不合理的規劃,也是一種畸形的煉鐵方式。……這也是滿洲為了日本所不得不忍受的畸形經營方式。(昭和制鋼所理事長小日山直登《從鋼鐵國策方面來看的滿洲與日本》昭和14年,第7-17頁) 。只有在戰爭末期日本本土因轟炸無法維持生產,1942年以後才開始試圖在東北建設真正的工業體系,但已經遲了。

所以,日佔東北的工業是不完整和畸形的,是為日本人的掠奪服務的。

其二,淪為殖民地的東北的工業完全由日本財閥所壟斷,而在這些如南滿洲鐵路株式會社、滿洲重工業株式會社等壟斷會社中,理所當然高級和部分中級管理、技術人員肯定是日本人。那麼還有部分中下級的管理,技術人員呢?東北不同於台灣之處是,雖然日據台灣教育遠不如日本本土,但經日據50年後40年代初小學入學率也已高達73%(相當於日本1900年和大陸60年代的水平),45年光復前台灣社會已有足夠的本地人擔任中下級的管理、技術人員。而當年東北主要是移民墾荒的農民,文盲率極高;滿洲國從33年到45年只有十二年,即使一開始就普及初等教育也滿足不了要求,更何況偽滿「建國」4年後的1936年東北小學就學率仍僅有23%並不高於內地(見《東北淪陷時期日本奴化教育及其危害》東北淪陷時期日本奴化教育及其危害 Japanese Enslavement Education and Its Harmfulness during Our Northeast Occupied Period)。從內地招聘高素質的勞動力也不現實,九一八之後,連東北本地學生都流亡了。結果就是中下級管理人員、中低級技術工人除日本人外,大部分是朝鮮人,一是文化程度高一些,二是會日語,與高層管理人員溝通方便。這也就是「二鬼子」和「棒子」的來源,這也就是東北在50年代需要全國支援技術管理人員的原因(見《從全國支援到支援全國—20世紀50年代東北工業發展的歷史考察》從全國支援到支援全國——20世紀50年代東北工業發展的歷史考察)。

  所以,到1949年,東北所謂的「門類齊全的重工業」在經蘇聯洗劫和日韓技術人員歸國後已經完全蕩然無存了,尤其是那些「飛機,艦艇,戰車」工廠根本就沒有合格的中國管理、技術人員,只有一片廢墟。

當然,在中國的工業奠基中,東北及東北人的確功不可沒,東北的工業規模和更為貧窮的農業內地相比,還算「在叫花兒中叫得響的」,至少鐵路、公路修修補補還能用,還有一群爬過黑煤窯、吃過高爐灰、扛過鐵道軌的苦力……但深究本質,東北的工業基礎實際卻是連黑非洲也比不了,更談不上什麼「當時唯一具有比較完整的現代化大工業地區」。東北對關內的支援實質上是僅有兩條褲子的貧困戶均了一條給光腚的赤貧戶而已。其「現代化大工業地區」稱號可能送給黑非洲的辛巴威等國更合適,至少他們1949年以前小學入學率就已在70%以上,而中國把祠堂、廟宇全改成學校後1952年包括「初小」識字班在內的小學入學率也僅有49.2%。

所以,「1945年的中國因為收回東北而擁有了製造飛機,艦艇,戰車的能力,擁有門類齊全的重工業體系」完全是痴人夢語。

誰能回答我:所謂「滿洲國產」的「亞細亞」號高速列車有哪些部件是在東北生產的?生產商的工程師中有幾個中國人?

四、

在拜讀了《1945年時收回東北的中國算「一窮二白」,那麼同時期的日本,德國算不算「一窮二白」?》之類的「大作」後,我終於明白了,他們是來自另一個位面。

在他們那個位面,日本人是到東北來幫助中國建設「王道樂土」而不是來侵略掠奪的,所以「更強調的是滿州的經濟獨立」。

在他們那個位面,雖然偽滿「建國」4年後的1936年小學就學率仍僅有23%並不高於內地,雖然「滿洲國」1932年到1945年短短13年內小學生也畢業不了幾屆,雖然工廠的高級技術管理人員全是日本人中級也是日、韓人;雖然東北在50年代還需要全國支援技術管理人員,但是在他們那個位面,「日本人在東北建立了完整的工業專門教育體系」為中國培養了充足的技術人才。

在「活雷鋒」的努力下,終於「1945年時東北的工業基礎不遜色於日本」了!下面這個表嘛——肯定是假的了。

http://img3.laibafile.cn/p/m/209551664.jpg

而《帕爾格雷夫世界歷史統計》的著者早就被土共收買了,所以他的數據肯定是錯的!

在他們那個位面,1943年東北鋼產量不是什麼84萬噸,而是782萬噸!84萬噸是日本本土的鋼產量才正確。1944年中國發電量不是53.14億度而是361.22億度(雖然按5.4億人均後仍低於台灣),53.14億度是日本本土的發電量才正確。

在他們那個位面,雖然被蘇聯人洗劫後「工廠闃其無人,倉庫已被洗劫一空,機廠設備亦蕩然無存。」,但國府在戰亂之中仍用以金元券換來的300萬兩黃金(什麼運去台灣的純屬虛構)和「完備的教育體系」培養的人才全部重建了東北的體系。「難道重建與重新投入生產很困難嗎」?所以「1945年的中國因為收回東北而擁有了製造飛機,艦艇,戰車的能力,擁有門類齊全的重工業體系」。

在他們那個位面,印度、土耳其、日本都和南非蹲一堆兒了,所以東北工業規模雄踞「亞洲第一」!至於全國人均?那就無關緊要了。

所以在他們那個位面,土共接手時的中國絕對不是「一窮二白」,大陸(含東北)的鋼產量不是什麼15.8萬噸而是782萬噸!發電量不是43.08億度而是600億度(361.22億度都少了)!只有這樣1950年大陸(含東北)的人均用鋼量、用電量才能超過台灣1950年人均用鋼量(8.4公斤)、人均用電量(110度)。

在他們那個位面,人均用鋼量、人均用電量這些我們這個位面衡量工業化水平的重要指標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在他們那個位面,雖然1949年大陸(含東北)的文盲率無論怎麼算也在80%以上,台灣文盲率為20%;雖然大陸(含東北)的農業從業人員比例為1952年83.5%,台灣為1949年52.57%……但是,文盲就不能建設工業了?農業從業人員比例的降低情況也說明不了問題——高教育水平的工業化人口比例更無關緊要!

所以在他們那個位面,「1949年時,大陸人均(工業)資源絕對高於台灣」,日、德和中國同樣是一片廢墟就同樣是「一窮二白」!

最後還是回到我們這個位面,請教下,長三角的工業總規模已經超過了台灣、韓國,工業體系也遠比他們門類齊全,是否證明中國(全國平均)工業化水平已經遠遠超過台灣、韓國?

如果你們同意這個觀點我就同意1949年大陸的工業基礎好於台灣。

我真的不明白「1945年時東北的工業基礎不遜色於日本」的結論是從何談起!

實際上,鼓吹「1949年時,大陸人均(工業)資源絕對高於台灣」的人,絕大部分是一肚子壞水裝傻賣天真,他們並非不明白「農業從業人員比例的降低情況」和「高教育水平的工業化人口比例」的重要,刻意無視這些都是因為他們只有一個目標:試圖以「認真地瞎扯」來忽悠,來證明他們臆想的「結論」!

五、

更何況,在原本就遠好於大陸的工業基礎之外,台灣還有一個巨大的、大陸絕對不可能平等具有的發展基礎——外援。

1949年台灣省人口770萬(同年大陸人口5.4億),不計優惠貸款和國府運台黃金,不計其原本就好於大陸的基礎(設施、教育……),美國對台經援和軍援總額約為48.64億美元(見《1949年以來美國給了台灣多少援助?》1949年以來美國給了台灣多少援助?)。不計軍援和貸款,美國從1950至1965年,對台經濟援助共17.85億,超過1952年台灣GDP總額。不考慮軍援的資金替代作用等對經濟的促進,僅用經援總額除以1949年人口計算,台灣人均受援232美元;以人口比例計算等於大陸得到1252億美元,這個金額是歐洲馬歇爾計劃援助總金額的10倍,或1950年蘇聯GDP(約1000億美元)的125%,或美國GDP(2930.7億美元)的43%,或大陸GDP的5倍!

以上數據不包括美國控制的國際經濟組織貸款和帶政治色彩的商業貸款,而這是60年代中期以後美國援外的主要形式。如台灣在1961~1971年先後從國際開發協會、世界銀行、亞洲銀行、國際銀公司、美國進出口銀行、歐洲銀行團等獲得9.5億美元貸款。70年代「十大建設」、「十二項建設」等更為依重於國外貸款。其中僅「十大建設」就耗資2580億新台幣,摺合71.7億美元(佔1971年~1977年的GDP總額近7%),其中外國貸款24.3億美元(見《蔣經國時期台灣地區經濟政策研究》)。郭煥圭、趙復三的《台灣之將來》則提到:截至1982年底,美國等西方國家給予台灣的資金(含貸款等)計達205億美元。

50、60年代美援占同期台灣資本形成的34%,且美援在台灣的對外貿易中,每年彌補財務及勞務入超額約91%。從1952年到1961年,在台灣國民經濟年均增長的7.9%中,『美援』佔了6%的比重(彭付芝:《台灣政治與經濟》)。而據美國加州大學教授尼爾雅各比推算,在美國經援的作用下,台灣GDP的年增長率相當於無經援時的2倍多,人均GDP的年增長率相當於無經援時的4倍。若無經援,那麼台1964年的實際GDP要延遲到1980年方可達到,而1964年的實際人均GDP須延至1995年才能達到。也就是說,美國對台援助使得台灣的經濟發展水平要比其實際提前了20-30年。

在兩岸都最為困難的50、60年代,台灣的工業化啟動資金是每人一兩千美元外援(含貸款等),而大陸是砸鍋賣鐵、甚至是賣血而來的每人一兩千人民幣……這就是區別。

如果真能如某些人幻想的一樣,1949年後國府執政大陸,美國人就會一時腦殘送來3500億美元(按美國對台經援軍援總額和1949年兩岸人口比例計算)——1949年大陸GDP的14倍!再加上大量的優惠貸款(台灣未查到總額,但韓國1985年所欠外債總額達467億美元)!

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有了這筆橫財,中國就肯定不需盤剝農村,不需壓制消費,就可以在「輕重工業並重」的情況下,30年內建成最基本的完整重工業體系。

但這可能嗎?

問題的關鍵是,大陸和台灣的這種外援區別不是站在什麼陣營或卑躬曲膝就能改變的!中國這樣的大國,在連印度也聲稱要做「有聲有色的大國」的時代,誰也不會認為他會永遠當「小弟」,誰也不可能耗用70倍於援台資金(經、軍援和貸款)去培養一個龐大的競爭對手。

雖然二戰後美國掌握了世界50%的財富,雖然美國向來把對外援助看作對外政策和為美國公司開路的重要工具;但是,1949年美國GDP也僅2672億美元,當年對外援助85.5億美元,佔GDP比例3.2%為歷史最高。又據《美國統計摘要》戰後美國援外共500.3億美元,其中無償贈與性質的經濟和技術援助371.6億美元,貸款(不包括國際經濟組織貸款和帶政治色彩的商業貸款)101.0億美元,其它27.7億美元。受援國達100多個國家,其中歐洲282.77億美元,亞洲167.30億美元,拉美26.62億美元,其它14.82億美元。

從這些情況看,在美、蘇以歐洲為爭霸主戰場的50、60年代,非戰略重點方向的中國基本上不可能獲得150億美元以上的經、軍援助(不含貸款),哪怕是中國人的親孫子當美國總統也不可能!而這個金額僅為美國援台資金(不含貸款)的三倍,人均僅為台灣的4.2%!

六、

即使厚著臉皮以「名義上的歷史最高年產量」計算,上世紀中葉,台灣的工業基礎和發展基礎依然遠遠優於大陸;大陸的工業基礎即使是在黑非洲最多也只能算中游;我們確實是一窮二白。

春過雪消:工業化之前的全國平均糧食畝產最高能有多少?

春過雪消:地主階級是怎樣阻礙生產力發展的?

春過雪消:如何評價人民公社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工業化過程中的歷史作用?

春過雪消:小農經濟(包產到戶)是否已到最後的末路?

春過雪消:我國農業改革的邏輯以及進一步改革的思路?

春過雪消:1949年,中國(大陸)的工業水平和規模在世界上能排到什麼等級?

春過雪消:如何評價建國後、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工業體系?(近現代史之核心:國家工業化——不能理解工業化的重要和困難的人,沒有資格評論中國近現代史)

春過雪消:如何看待印度 GDP 在 2016 年首超英國?

春過雪消:為什麼那麼多中國人討厭日本?單純因為歷史?

春過雪消:為什麼一些人覺得美國是中國的敵人而不是朋友?

春過雪消:如果你可以改變你的國家一個政策或者法律,你會改變什麼?


我這有數據,反正1950年我黨搞過一次經濟普查,全國資本主義工業界有200萬工人就業,其中一半在上海。

至於1949年稍差,全國資本主義工業企業只解決了164萬人口的就業問題。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對私人資本進行大力扶持,使私人資本得以迅速從戰爭的破壞中恢復,在很短的時間內停止或減少了停工現象。私人資本主義經濟的恢復對整個國民經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大批失業員工就業,市場日趨活躍。到1949年末,資本主義工業企業共有 123,165家,職工164.4萬人,佔到全國工業企業職工人數的53.7%;總產值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63%。

私營商業,共有363萬戶,從業人員567.6萬人,資本額約16.5億元。」

一個五億人口的國家,工業化水平低到全國只有300萬工人。(一半在社會主義企業就業,一半在資本主義企業就業)

恐怕全國加起來,還不如美國一個城市的工業化規模高。

作為對比,今天中國工業界就業人口恐怕超過2個億


最後補充關於「春過雪消」答案的最近幾年的工業數據,可能與題主問題關聯不大 勿怪~

好想吆喝一句共產黨萬歲 不過容易被稱五毛還是政治正確的吆喝一句:破鍋吃棗藥丸~

那些想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發展中國家發電量.

-------------------------------------------------------------------------------------

1. 中國2013年全年發電量52451億千瓦時, 是美國同年發電量的1.3倍, 歐盟的1.8倍.

2. 印度: 9281億千瓦時, 12.5億人口(阿三也就是個玩服務業和IT外包的料)

3. 墨西哥: 2920億千瓦時, 1.1億人口

4. 土耳其: 2400億千瓦時,, 8000萬人口

5. 印度尼其亞: 2000億千瓦時, 2.6億人口

6. 阿根廷: 1400億千瓦時, 4000萬人口

7. 越南: 1200億千瓦時, 9000萬人口

8. 菲律賓: 725億千瓦時,, 1億人口

9. 孟加拉國: 530億千瓦時,, 1.6億人口

-------------------------------------------------------------------------------------

繼續補充一部分~

再來看看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與我國進出口數據

最後摘自一個知乎回答里的一段話:從二戰結束以來,世界就是白人占統治地位,壟斷全球最大數量的資源和利潤,中國在這個國際體系中,就是一個異類。共產黨有一句話「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退讓求和平,則和平亡」

什麼叫做「完整的工業體系」? - 莫偉智的回答

最後貼一張歐美媒體對我國的態度 做人不能太CNN!


很靠後。不多的工業在東北,上海和台灣。

當時中國最發達的地區,其實就是東北,上海和台灣。就舉一個例子。我在台灣的老師之一曾經提過,父親是48年從安徽去台灣。因為台灣在日本人管理下根本買不到毒品。當時大陸在毒品方面是個什麼樣?他父親去台灣戒毒。最後他父親那一支留在台灣,祖父死於文革。

另外當時的印度,工業總量世界前十。加爾各答黃麻廠,孟買鋼廠和水泥廠分別是世界前五。都是英國人修的。還有非常完備發達的鐵路線。對比一下。當時中國和印度工業水平差距很大。我猜測可能世界30左右吧。畢竟印度世界前十。

千萬不要小瞧黃麻工業。那可是天然纖維之王。這個東西主要做編織袋。尤其是在那個高分子合成技術不怎麼發達的時代。不過印度人也是自己作死。產黃麻的地區大多信不宜公開討論的政治內容,黃麻廠在加爾各答。最後分成兩國。產業就完蛋了。

棉花的主產區是埃及。其實埃及也是有希望19世紀搞工業化的。可惜死於資金鏈斷裂(與之相對。日本運氣比較好,訛了清政府的錢)。


我就這麼說吧,上世紀50年代最有希望成為第三世界領袖的是埃及,南非,印度。


1949年前的中國基本沒有工業體系,那時候的火柴,釘子,照明用煤油都必須進口,所以才叫洋火,洋釘,洋油。後來零零星星的開了幾家火柴廠啥的也只是杯水車薪,就這點成果還被大吹特吹。而此時的日本正在製造世界一流的零式戰鬥機,日本的港口在組裝著航空母艦。而德國的寶馬,保時捷,西門子這些大公司都在為第三帝國的戰爭機器服務著。1945年東北的工業體系都是日本人的遺留,和中國無關。張作霖時期的不過幾個所謂的兵工廠而已。就這些還很多被蘇聯運走了。…………日本德國戰後的確窮,因為戰爭消耗了太多的金錢資源和人力,而你說它們白,那真是太讓人發笑了。日本德國現在的大部分知名大品牌都是二戰時期就有的大企業,並且到今天還依然是兩國的巨頭!


按人均,大概是現在的索馬利亞等級。總量和人均都遠遠不如印度。


1949年世界主要國家工農業資源統計

--------------------------------------------------------------------------------------------------

各國產值:美2673億,蘇1404億,英305億,法約283億,西德231億,印184億,123億,意122億,日94億

人均產值:美1782美元,英697美元,法677美元,西德486美元,日182美元,中國台灣156美元,大陸23美元。

年發電量:美3450.7億度,蘇782.6億,英574億,日415億,西德406.5億,法299.3億,意207.8億,43億

生鐵產量:美4982萬噸,蘇1639萬,英965萬,法835萬,西德714萬,比375萬,印164萬,25萬

粗鋼產量:美7074萬噸,蘇2329萬,英1580萬,西德915萬,法915萬,日311萬,印137萬,16萬

鋁錠產量:美71萬噸,法5.4萬噸,英3萬噸,意2.6萬噸,日2.3萬噸,印0.4萬噸,0.001萬噸

原油產量:美2.49億噸,蘇3.34億,伊朗2724萬,沙特2324萬,科威特1238萬,印25萬,日19萬,11.8萬

硫酸產量:美1037.1萬噸,蘇184.5萬,英168.7萬,日161.3萬,意116萬,法115萬,印10萬,4萬

棉紗產量:美170萬噸,印61.6萬,蘇60萬,英41.7萬,32.7萬,西德22.8萬,法22.8萬,意21萬,日15.7萬

人造纖維:美45.2萬噸,英13萬,西德12.9萬,意8.7萬,法7.3萬,加1.7萬,蘇1.7萬,巴西1.6萬

汽車產量:美625.3萬輛,英62.8萬輛,蘇32.3萬輛,法28.6萬輛,西德15.9萬輛,意8.6萬輛,日2.9萬輛

電話數量:美4070.9萬門,英517萬門,法231.9萬門,東德211萬門,瑞典150.8萬門,日137萬門,22萬門

鐵路里程:美,蘇11.6萬公里,印4.48萬公里,法4.13萬公里,西德3.69萬公里,英3.15萬公里,2.18萬公里

--------------------------------------------------------------------------------------------------

人口數量:5.4億人,印3.5億,蘇1.8億,美1.5億,日8130萬,西德4920萬,意4640萬,英4378萬,法4180萬

小學生數:2439萬人,美2000萬,印1762萬,日1100萬,西德約600萬,意482萬,法467萬,英451萬

中學生數:日683萬人,美630萬,印460萬,英215萬,103.9萬,意99.6萬,西德約80萬,法74.6萬

大學生數:美262萬人,日38.7萬,印28.4萬,意14.6萬,法13.7萬,11.7萬,西德11萬,英10.6萬

小麥產量:蘇3000萬噸,美2988萬,1381萬,法808萬,意707萬,印574萬,西德247萬,英224萬,日130萬

大麥產量:660萬噸,美516萬,蘇500萬,印224萬,英216萬,法143萬,西德121萬,日95萬,東德52萬

大米產量:4450萬噸,印3531萬噸,印尼987萬噸,日938萬噸,泰668萬噸,緬甸517萬噸,中國台灣174萬噸

玉米產量:美8225萬噸,648萬噸,蘇500萬噸,印205萬噸,法19萬噸,西德2.1萬噸

馬鈴薯量:蘇8960萬噸,西德2088萬,美1093萬,東德994萬,英773萬,意263萬,日255萬,174萬,印154萬

油料產量:728萬噸,美637萬噸,印385萬噸,尼日85萬噸,印尼63萬噸,日23萬噸,韓20萬噸

肉類產量:美983萬噸,蘇380萬噸,220萬噸,法181萬噸,東德110萬噸,英95萬噸,意51萬噸,日7.7萬噸

牛奶產量:美5266萬噸,蘇3530萬,法1370萬,西德1132萬,英975萬,加722萬,意492萬,日28萬

食糖產量:印322萬噸,美190萬噸,20萬噸,日1.6萬噸

捕魚產量:日264萬噸,美218萬,蘇183萬,挪威130萬,英116萬,西德50萬,45萬,法44萬,

千名嬰兒死亡率:瑞典23人,荷27,英32,丹34,法60,日63,意74,美76,菲律賓109,埃及136,中國200

人均壽命:美國68.6歲,日本53歲,印度41歲,中國40.8歲,世界平均壽命47歲

來自《帕爾格雷夫世界歷史統計》


「1945年的中國因為收回東北而擁有了製造飛機,艦艇,戰車的能力,擁有門類齊全的重工業體系「

這說法就是個笑話,說這話的人估計就沒搞明白什麼是重工業體系,更何況工業體系不光包括機械製造設備,還有相對應的知識儲備和規範標準,以及相對應的技術人員。1945年的中國也就是拿著現成的繳獲的工廠玩拼裝遊戲而已,設計和改造都沒可能。

在戰時封鎖條件下,國家能夠製造所必需的裝備和工業產品,才是完備的工業體系,德國和日本當時符合這個條件,其實當時的大國包括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都有基本完備的工業體系,唯獨中國沒有。


謝邀。

如果是要與日、德對比的話,無論看總規模還是人均都不準確,因為在人才的存量和增量上我們差太遠了。

從經濟學上來說,社會的擴大再生產是可以呈指數式增長的,制約的主要因素是工人的數量,在工業中就是技術工人的存量和增量。49年的時候,中國即使擁有一些重工業,但嚴重缺乏技術工人,教育系統更是嚴重落後,生產規模無法快速擴大。後來大鍊鋼鐵的時候,使用的都是土法鍊鋼,煉出來的根本沒用。而日、德是戰前已經建立起一定規模的工業,戰爭摧毀的只是工廠,技術工人和教育體系還在,所以,工業規模可以指數式恢復。

其實,中國現在的工業可以碾壓其他國家,也是憑藉其高效的基礎教育培養出的大量技術工人。


你既然都知道「工業」這個標籤了,為什麼不肯進入學習學習呢?你的說法,怎麼看都是高級黑。


懶得查數據,只就本人知道的一些回答一下。

49年之前,中國鋼鐵的年產量只有50萬噸左右,人均2斤,不夠一家做一口鍋的。而且大半產量在東北,日本人遺留的。

石油產量差不多為0。當時外國專家斷定中國是貧油國。日本曾在東北大規模勘探石油,但是沒找到。解放後,毛澤東不信外國專家的邪,支持李四光找石油,才找到大慶、勝利等油田,甩掉貧油國帽子,實現石油的自給。

煤炭稍微好一些。

鋼鐵是最重要的原料。造什麼都得用鋼鐵,沒有鋼鐵,一事無成,更別說發展。解放前人均2斤鐵的產量能夠造什麼?鐵路、廠房、機器、輪船、汽車、農具、坦克大炮都得用鋼鐵。沒有鋼鐵,能富強?所以解放後提倡大鍊鋼鐵是有道理的,是必須的。而現在中國鋼鐵產量第一,享受到了大鍊鋼鐵的成果卻又諷刺批判大鍊鋼鐵,不是壞就是蠢。

工業技術幾乎沒有,是空白。當時日本都能造航空母艦了,而中國連釘都不會造。更不要說造汽車、飛機。中國當時的工業主產品是麵粉、紡織、純鹼。而且主要集中在上海。產量很低,只有富人才能享受。中國當時雖然表面上能造輪船,但是其實是組裝貨,和今天的好多產品一樣,核心部件不會造。

決定國家富強的硬體因素有兩個,一是技術,二是產量。光有技術,會造還不行,還得看產量,生產力是多大,能造多少,夠不夠用。而當時中國連技術都沒有,就不要說產量了。所以中國解放後一抓技術,自己組織科技人員攻關,同時積極向發達國家學習,求蘇聯幫助。求不上美國。二抓產量,努力生產,提高鋼鐵、石油、煤炭等產量。兩方面的努力,才為中國發展打好基礎。有人說,當時中國閉關鎖國,這話真可笑。當時積極學習外國技術,求蘇聯幫助,到美國挖人才,這叫閉關鎖國?

很多人還說,是改革開放讓中國富起來的。把因果搞顛倒,就更可笑了。是因為富了,有錢了,有產量了,才能引進來資本,不是因為引進來資本才富的,資本家不是菩薩,資本永遠都只救富不救窮,不要忘了馬太效應。印度、非洲各國都是開放的,怎麼沒富起來?俺村有好多貧困戶,家徒四壁,整天大門敞開,巴望資本家到他們家投資,與他們家合作,怎麼就沒有一個資本家理睬他們呢?俺村一個富戶,家有幾百萬,資本家和他倒聯繫得很緊密,整天洽談這項目洽談那工程。一個世界和一個村是一樣的。

-------------------------------------------------------------------------------

評論區很多人懷疑大鍊鋼鐵,人云亦云地跟著黑大鍊鋼鐵。其實你們看到的大鍊鋼鐵,都是被黑過的大鍊鋼鐵,什麼土高爐,土渣子。這就好比你們看到的文革是被黑過的文革一樣。還有,你們在中醫黑那裡看到的中醫,都是被黑過的中醫。這個道理和上面的一樣。

私有制市場經濟和公有制計劃經濟是死對頭,有我無他,有他無我。所以自從私有制市場經濟上台40年來,它就沒說過公有制計劃經濟一句好話,都是黑。所以你們近40年來看到的教科書、報刊電視等等,全都是黑公有制計劃經濟的,你們根本就沒見過公有制計劃經濟的真面目。


粗略數了一下

美蘇,英法德義大利,北歐三國,捷克斯洛伐克,板鴨,波蘭,南斯拉夫,匈牙利,羅馬尼亞,希臘

加拿大,墨西哥,巴西,阿根廷

日本,印度,伊朗

埃及南非

差不多該中國了吧。


那時候除了一些發達國家,其他國家都很窮吧,尤其工業更是落後。

所以,向上看,和發達國家比落後到懷疑人生。

向下看,世界上有工業基礎的也沒多少,中國和非洲印度也沒多大區別,都一個字「非常窮」

但後來亞洲四小龍能發展,新加坡香港 靠的是港口交通,台灣,韓國靠的是政治需要,扶持,蘇聯沒倒的時候朝鮮日子也很滋潤。

中國主要靠的是國家大,領導人會玩,砝碼運用得當,蘇聯那忽悠一波,然後七十年代又從美帝那忽悠一波。

期間各種集中資源,引進,消化,吸收,發展,再引進。順便還要把爪子磨鋒利了,一百多年被欺負慘了,絕不可能再讓他發生一次。

後來國際格局變了,自己也牙尖嘴利,不怕別人打了,有可能敞開玩了,乾脆改革開放。

又經過幾十年的引進,吸收,消化,發展,才有今天的局面。

來之不易啊


不用談,應該是不如印度!(??????) ?


不知道某些人對印度的優越感是怎麼產生的,1980年當時印度城鎮人口比例23%,中國19%;1981年生活在一美元貧困線下的中國人口比例是63.76%,印度是54.31%。


1900年左右的德國鋼廠

【歷史】一戰前的柏林街頭(1900-1914)-彩色修復版【無配音旁白】【影像資料】_人文歷史_紀錄片_bilibili_嗶哩嗶哩


工業產值佔全球不到1%。


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


個人認為統計1937年中華民國(不含台灣省和東北三省)的工業水平和國際排名,意義更大一些。

經歷了八年抗戰和四年內戰後,國際排名大大降低是可以想見的,所以1949年的國際排名意義相對不如1937年的國際排名意義大;後者更具可比性。


推薦閱讀:

為什麼民國時代華人的數理學術水平看起來比現在高?
為什麼在民國時期,有名的多是歷史學家,文學家,語言學家,而在21世紀,出名的多是經濟學家等理工科專家?
民國時期的《共和國教科書》的優缺點有哪些?
1949 中國解放有沒有出現過民國的類似文天祥這種風格的不投降的名人?

TAG:歷史 | 工業 | 中華民國 | 中國近代史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