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學佛的居士應如何精進修行?

家裡供了佛堂,學修凈土法門,每日清晨上一炷香,燃一隻蠟燭,課頌一小時(包括香贊,生心念佛,發願,大悲咒三遍,懺悔,解怨咒9遍,往生咒9遍,觀世音菩薩普門品1遍,迴向)還可以做些什麼,希望得到指點


如果想知道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就要知道修行的意義是什麼,如此才能在生活中的每一刻都與修行掛鉤。這個回答將分為三個段落:

一、為什麼要修行?

二、什麼是修行?

三、如何修行?

一、為什麼要修行?

修行在字面上的解讀為:修正自己的行為。我們為什麼要改變自己呢?

舉個例子:在大街上,我們看到了一個衣衫襤褸,行為舉止不端的人,我們慣性的產生出了厭惡的感受。如果是這個人的外表造成了你的生化反應,導致了我們產生出了厭惡的感受,那一定的,世界上每一個人看到這個人都一定會生出厭惡的感受。就如火會燒傷手,這個鐵一樣的規律是對世間任何人都通用的。但不同的是,每個人看到這個衣衫襤褸的人可能會有不斷的感受:或憐憫;或厭惡;或憤怒;或喜悅;或羨慕。

十個人可能會有十種不同的感受,那問題來了,到底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是我們的心。是我們自己帶上了有色眼鏡看人,所以看到的外物都是這個顏色。

當我們的心中充滿了憤怒時,在街上、地鐵上,每一個無意的碰撞都會讓我們惱怒,不愉悅。 當我們的心中充滿了愛和善意時,每一個無意的碰撞我們都會抱以微笑和寬容。

或許我們會認為事情的原因可能是雙方都有責任,但隨著修行的深入,我們會了解到,這一切痛苦的根源,百分之百的責任都在我們自己。

二、什麼是修行呢?

想要知道如何修行,就要了解心具體的運作。

當眼、耳、鼻、舌、身、意與色、聲、香、味、觸、法產生了接觸,就一定會有感受和念頭在我們的身體內升起。而我們的注意力認同了它們,我們就會開始在其中翻滾。

舉個例子:我餓了,我心中升起了想要吃飯的念頭,可是工作非常的繁忙,以致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這個問題,於是餓了的念頭一閃而過,並沒有對我的生活造成影響。

同樣的,當我在看電視,很放鬆,突然我覺得餓了,我心中升起了想要吃飯的念頭,於是我可能就會去冰箱看看是否有零食,或者選擇叫外賣。

當念頭在我們的心中升起,我的注意力去理會它時,它才會演變成我們的行為,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念頭如果是種子的話,那我們的注意力就是水和肥料。當念頭在心中升起時,如果我們選擇不去理會它,它就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不僅僅是餓了的念頭,所有的:憤怒、生氣、慾望等等的一切念頭都是如此,只要我們不去理會它,它就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

問題又來了,當注意力不去理會念頭時,它們不僅不會對我們造成影響,同時還會得到凈化。

但是注意力不去理會身體內的念頭和感受時,應該如何安放它們呢?

在所有的修行方法中,就注意力的安放可以有兩種分類,

第一類,將注意力放在身體之內做工作;

第二類,將注意力放在身體之外做工作,例如持誦某個名號。

在為什麼要修行的部分,我們以及探討了,錯在於我們自身,是因為我們自身帶著惡念和評判,才會產生嗔恨,才會感受到痛苦。如果這時我們將注意力轉移到身體之外去做工作,拿就不能解決問題,是在逃避問題。

例如:我們的房子著火了,我們當下如果想要熄滅火焰,就要馬上澆水或者報火警,但是這時我們說,讓我看會小說,或者去網吧打個副本,玩兩局LOL,忘掉這個事情,我就沒煩惱了,這可行嗎?

痛苦來源於我們的內心,當痛苦升起時,必須面對它,才能解決它。如果不去面對自己,而是不斷的持誦某個名號,或復誦某部經典,之後的一天,愛做任何想做的事情,美名其曰,某位老法師給予了我往生的權利,等我死後不再享受痛苦的權利,這可行嗎?

所以,什麼是修行?

面對自身存在的問題,並且回到自身找原因,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氣,任何煩惱、衝突升起了,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就是修行。

三、如何修行?

在佛陀教導中,&<觀&>是唯一的道路。

什麼是&<觀&>呢?

看,但是不參與。就如大街上有人在爭吵,我看,但是不參與到爭吵中,不去評判誰對誰錯,誰成熟,誰幼稚,看,就只是看,這就是觀。

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當念頭或感受在心或身體中升起時,我清楚的知道了它升起了,並且我的注意力沒有去理會它就是觀。

它升起時,我警覺到了,是覺知,而在警覺到以後,我不去理會它,它沒有對我的注意力造成影響便是平等心。

什麼是觀智? - 覺悟之路 - 知乎專欄

按照佛陀教導的禪修方法,早晚的練習,既是最好的修行方式,這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當然修行不僅僅局限於此。

當意識到:修行就是為了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氣,而一切煩惱、不滿、惡意升起時,都是我改正的大好時機。便可以時刻保持著這種警覺。

同時,一個人不斷的在四周點火,那他的四周必然充斥著火焰;一個人四處的傳播憤怒與惡念,那他的生活必定也會被痛苦所充斥;同樣的,一個時刻保持著快樂和安詳的人,必定也會為身邊的人帶來快樂和安詳。

心中被快樂和安詳充斥的人,他們的行為會符合與法,符合與道,他們的行為準則是怎樣的呢?

有沒有養心一點的古文,求一篇? - 空性的回答


簡單的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複雜點

  「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置身於正道,是為最吉祥!

  多聞工藝精,嚴持諸禁戒,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

  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

  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是為最吉祥!

  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

  忍耐與順從,得見眾沙門,適時論信仰,是為最吉祥!

  自治凈生活,領悟八正道,實證涅磐法,是為最吉祥!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一切處得福,是為最吉祥!——《吉祥經》


懵懂帶懵懂,

一傳兩不懂。

師父下地獄,

徒弟往裡拱。

先找到個靠譜師父,比啥都靠譜。


複次長者。居家菩薩。為上士行。不為下士行。

何謂上士。如法於財 不以非法。

以正法不邪。不務於邪。

奉行直業。不嬈他人。

布施說法。念於財物為非常想。

多為善事。孝養父母。常好布施。以等稟與門室親屬。

知識交友。人客下使。教以上法。

所為如法。棄捐諸擔。及為一切卻五陰擔。常志精進。令諸擔不起。

令不學弟子緣覺之乘。開導誨授無厭足人。

於身所安為 念非常想。

欲寧一切。若有利無利。若譽若謗。若有名若無名。若苦若樂。

已過世間之所有法。心無憍慢。不著貧富。不著財利名譽苦樂。

如世法行 行於正法。審住正諦 護於道家。

救助凈行 正住佛道。卻諸瑕穢。

常有等心 具足所願。亦令他人 具足其願。不舍所行 令人亦爾。

所作究竟 無有猶豫。常有反覆 所建輒善。

見貧窮者 矜濟以財。恐懼者 為無畏救。愁憂者 慰除所患。羸劣者 喻使忍辱。豪強者 令無憍慢。貢高者 令不自大。

奉敬尊長 咨啟舊德。親近博智 請問方術 以悟其疑。

常為直見 心無諂偽。等哀一切 行無適莫 無有害心。

不別種性 無所悕求。堅住一心 好尚精進。

與賢聖會 思自修立。見非賢者 為設大哀。住於慈悲。

復慈於法等心。見無師法自放恣者。如所聞法 為解開導 聞已思義。

於諸愛欲 伎樂之樂。為非常想。

不惜身命 念如朝露想。計財 如幻泡想。

眷屬 為仇怨想。婦子男女 為無黠地獄想。一切所受 為苦想。舍宅產業 常為遠離想。

所求索 為善本想。家室 為種想。親屬知識 為地獄傍想。晝夜無異 為等想。

身無要 當行要。命無要 當住要。財無要 當令要。

何謂身要。能勞來於人。恭敬承順。是為身要。

若令善本不減。使功德常增。是為命要

於諸法無所受。不著財 能布施。是為財要

長者。居家菩薩。以是比像而立家地。是為上士居家行也。

不失如是無所著等正覺之戒。則為至誠。所為如法不轉不退於無上正真道。


既然是修凈土法門,那麼你的這個定課就顯得有點雜,沒重點,毫無頭緒的感覺,看不出來你是專修凈土的。

我的建議是:每天早晚,一遍阿彌陀經,三遍往生咒,贊佛偈,念佛號(越多越好),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清凈大海眾菩薩,迴向文(蓮池大師西方凈土發願文),三皈依。完了。

精進版:

至於修凈之法,不出『專勤』二字。專則不別為一事,勤則不虛棄一時。汝今晨起,即誦《彌陀經》一卷,持阿彌陀佛一千聲,向佛前迴向,念《一心歸命文》,以此文言簡而意備也。此為一時之課。若初起或身心未寧,日止四時。稍寧,漸增至六時。又漸增至十二時,合經十二卷,佛名一萬二千聲。更於迴向時禮佛百拜,亦可分作四時。此為每日常課。余工不必計數,或默或聲,但攝心諦念而已。又持名之法,必要字字句句聲心相依,不雜分毫世念。久久成熟,決定得生極樂,坐寶蓮華,登不退地。(十二時為十二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為一課,一課包含一卷彌陀經,佛號一千聲,一遍一心歸命文,從少至多乃至十二課做滿。)


我覺得,你去到那些最貧窮的人家,看看他們的衣食住行悲歡離合,再對比一下你的衣食無憂的生活,能夠升起大悲心的話,就已經比在網上問這幫人強的多了。


《菩薩優婆塞戒經講記》,金雄獅著,此書有詳細說明在家人應該如何修行。


雖然我自己一直未能精進修行,可是因為嚮往精進修行,得到了師父和同修們很多啟發和幫助,分享給您,供您參考:

1,經常檢視自己修學的目的,是否具足正見。

2,修學需要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數量,做到有恆精進。最關鍵的是經驗觀察自己的心,是否與自己所修法門的」傳承「相應。學佛說到底是改變自心——舍邪歸正,邪是指我們的業習,正是佛性、清凈心。修學的各種方法,包括形式和數量,都是服務於此。

個人覺得在家居士有生活工作在身,專修的時間比較有限,但是可以利用生活工作以及與周邊有緣接觸的機會,觀察自己對人接物、起心動念是否符合佛法教導。著名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高度地概括了佛法修學的路徑。當產生惡習、惡念、惡行、惡語時,警覺之並改之,這大約有點與「諸惡莫作」相應了,然後多培育善心、慈心、成人之心、助人之心,這是與「眾善奉行」相應。行諸多善行又不以為有所得,這大約有點「自凈其意」的意思了。這樣子即是學佛修行吧。


@大眼龍貓 說得好,實際操作過程中,無非目的和方法。

「在家居士」、「凈土」、「精進」聯繫到一起來說的話,

目標:求生凈土。

方法: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成就者,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何等五念門?

一者、禮拜門;

二者、讚歎門;

三者、作願門;

四者、觀察門;

五者、迴向門」

以上,是求生凈土的五念門,自利利他,為往生凈土資糧之正行。

然而,如何落地呢?

《占察善惡業報經》

「復次,若人慾生他方現在淨佛國者,應當隨彼世界佛之名字,專意誦念,一心不亂。如上觀察者,決定得生彼佛淨國,善根增長,速獲不退。」

《占察善惡業報經》

「「復次,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於一切時一切處,勤心稱誦我之名號,令其至誠」

以上,即是目標,又是方法。請依教奉行。

「於一切時一切處」,這便是一切佛子用功圭臬——無論在家、出家。

所以,在家的修凈土的居士想要精進用功,似乎應該這樣:

早上起來的第一個瞬間,起念念佛。然後開始起床,穿衣,洗臉刷牙,上廁所,吃飯,出門……洗臉、刷牙,脫衣,蓋被子,睡覺,在這個整個白天當中,一切時一切地方,都保持清晰、穩固地緣住所緣,然後做其他的事情。若是中間雜亂想太多,干擾了念佛,那麼什麼時候想起來了,就繼續念,儘力保持不要中斷,隨時隨地隨念於佛。(散修)

然後,在中間不做事的時候,則攝心專念於佛,不做二想。(專修)

精進用功期間,不看經,不課頌,不參訪善知識——此前該做的基本功都應該做了才是。

直到念佛不再間斷,得成事一心不亂。

有了這個這個基本的相似念佛三昧力後,隨著思維和體驗的豐富,下面這些問題可能就接踵而至:

如何是「所緣」?

如何細化所緣?

如何是所緣之「佛」?

何謂凈土?

如何緣念?

成滿念住,需何種資糧?

心色俱是緣念時,如何是色,如何是心?

當世界是緣念時,因何而有世界?

如何成就不壞之信?

如何是戒?

離卻五蘊時,如何持戒?何法持戒?

如何是定?

正觀五蘊時,何法止住?

……

到此時,想停都停不下來了,所謂正精進時。


不是好好做家務好好對父母好好帶孩子就很好了嗎?


感恩題主開題!

中性的覺知觀察。

從現在就開始,原來該做的事還是繼續做,只是多加一個,中性的覺知觀察自己,中性的,讓自己越來越不加油添醋(越來越不在妄中)。

別認為法門是不兼容的,若能發覺自己的不容,就是發現了自己的執著,可喜可賀,中性的看待它(它 指"執著")就好。

越想要處置解決,越陷入妄中,凡事知道就好,人腦很奇妙,只是中性的看待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久了,您可看到自己的中性發展,不攀緣,不對抗,不排斥,不抱怨,只是積極的解決問題,如此而已。

用古德的話說:

「但求息妄,莫更覓真」:不用去追尋著甚麼,先別讓自己的"妄"繼續展現就好,如我們眼見、耳聽、意想等之後,通常都會有自己的偏見、成見(妄)跟著由腦中釋放,能不被這些偏見、成見牽著走,就是息妄的第一步(先別要求自己能有不會有偏見、成見由腦中釋放的程度,先做到偏見、成見由於習性流露出後,不被影響)。

若真有空,就練習一下四念處禪修,中性的覺知觀察,從身念處開始,老實的、慢慢的,一步一腳印。

學習四念處 (中性的覺知觀察五蘊),

剛開始時,練習的是身念處,

由於長時間的念住所緣,會讓人禪悅法喜,也就是慈、予樂,

自己能禪悅法喜(慈、予樂), 將此方法推廣,讓人人都可禪悅法喜(慈、予樂), 自利利人。

能由 身念處開始練習的人,

久了,會親身體驗體會初禪、二禪,

能達到二禪的狀態,會讓自己較能親身體驗體會:"覺"、"如實"、"不加油添醋"的方向

若能再深入覺觀苦集滅道, 就更能趣向如實。

一旦能, 因覺觀四聖諦而生慧,

經驗久了,就可能達到三禪(正念正智)。

(末學所提的禪,不是四禪八定,而是佛說的四禪。)

能達到三禪的人,就可開始拔苦(悲),

自己能拔苦(悲),將此方法推廣,讓人人都可拔苦(悲),自利利人。

所以,修習四念處,達到且熟悉心念處的人,

由於可以清晰覺觀到:

念頭由腦中釋放後,產生了情緒,且有後續的副作用。

有時候,同樣的念頭由腦中釋放後,卻產生了不一樣的情緒或沒有情緒,且有後續的副作用或沒有副作用,

自己就會清楚,若被腦中釋放的念頭牽著走,是在懲罰自己(苦集滅道)。

等練習到覺觀能力更強時,

自己就會,覺觀到自己在同樣情境,能心不隨境轉的機緣,

覺觀能力越強時,自己體會的就越貼切。

末學學習四念處禪修到今年四月中正好六年,有興趣的師兄可以繼續看下去,以下是末學學習四念處禪修的心得報告:

馬祖道一禪師:

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

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

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

道不用修,並不是真不用修,

而是強調,莫污染 (莫將原味 加油添醋)。

中性的 覺知觀察(道不用修,但莫污染),就是好的辦法。

許多人用有為法,殊不知很可能變成頭上安頭,加一個妄來壓住原來的妄。

學佛,其實 是教導我們,

別執於五蘊,

別被五蘊牽著走,

最直接的,別做自己想法或思維的奴隸!

練習,讓自己 時時 能 中性的覺知觀察,

是培養,不被自己的想法或思維牽著走,最好的方法。

實修,可輔助自己驗證,正見的觀念。

進而,讓自己 親身體驗體會,而生"信"。

(盲目的"迷"信 在佛教 是不被鼓勵的)

世尊所教導的四念處禪修,是練習 覺觀 自己五蘊的好方法。

這方法:

沒時間的人,用少許時間練習,

有時間的人,用較多許時間練習。

重點 都一樣:

訓練 自己 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

沒有壓力,只有放鬆,

放鬆時,才易 念住所緣。

所以,若每天只有幾個 十五分鐘,

就只練習,幾個 十五分鐘,

但,練習時 要 放鬆心情,輕鬆愉悅 的 練習 念住所緣。

不給自己 任何壓力,是必要的。

練習時,就只是 念住所緣,

有人 打斷時,因緣不具足,

不對抗 不排斥 不抱怨,

愉快的,處理被打斷的因緣,

處理完,還有時間就再念住,若沒時間,也欣然接受。

禪修時,用 不對抗 不排斥 不抱怨 的心態。

不在禪修時,也可 提醒 自己 時時 不對抗 不排斥 不抱怨。

微笑 放鬆 輕鬆 愉悅 的過日子。

隨時,面對問題 解決問題 然後 放下問題。

儘力做事,但不強求完美,還有的瑕疵,留給將來再有機會 運作時,把握因緣努力。

(我們 隨時 都可能犯錯 犯錯後要儘力改進 然後就放下 而不是掉悔)

所以,平時 就算還沒太多時間練習,

時時,覺知觀察自己的心態,

並提醒自己,時時 微笑 放鬆 輕鬆 愉悅 不對抗 不排斥 不抱怨,

讓自己練習覺觀,也會拓展自己的心態及心量。

我們 生理的需求,或 過去的知識經驗,

都常會由腦中釋放,

腦中釋放了訊息,

我們該 選擇 被其 牽著走呢?

還是 好的拿來用,沒用的放一邊呢?

要能不被 自己的想法或思維牽著走,

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 是必要的。

有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 做任何事 都只會 儘力 而不執著。

"用而不執" 是 學佛人該學習的:

學習了 佛法 "用而不執",

無"法執";

對自己的身心 "用而不執",

無"我執"。

學習了 中性覺知觀察的能力,

自己就會,漸漸 有 如實觀 及 因緣觀 的能力,

能有 如實觀,就能讓人 趣向如實,

有 因緣觀,做任何事 了知因果,在 因緣的捉拿上 會更熟巧。

末學在這篇回答也略述了一些學佛的好處:

有興趣的話請參考:

學佛修行現世能得到那些利益? - 自在之路的回答

所以,練習四念處禪修,的短程目的:

當 眼見 耳聽 意念 ... 時:

別將自己的,偏見 成見 (及以上的污染) 加入(道不用修,但莫污染),

而一再的,被 自己的想法或思維 牽著走。

(就算 能力還不夠 污染 自腦中釋放了 也不需被牽著走 讓它去 莫管它 就好)

如何 才能 有 在 日常生活中 具備 覺觀能力,而不被 內外境 牽著走呢?

這四篇可參考:

一篇敘述 四念處 修行的次第 (第5帖) (介紹 實修的方法 及 正見的觀念)

(修行的次第是最需實修練習的,但前幾帖也值得多讀,加強正見的觀念)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17page=1#pid649699

一篇敘述 "不做自己 想法 或 思維 的奴隸" (正見的觀念)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32

雜阿含經學習報告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27

四念處 -- 如實修

http://www.zenheart.hk/viewthread.php?tid=46084

祝 早日成就!

感恩!

祝福!


修行要理清兩個問題,一個是目標,一個是方法。

大德有云:初地不知二地事。更不要說,以凡夫身去揣測佛陀的境界了,所以單靠自己去揣摩佛陀這個修行的目標,不靠譜。關於方法,是啊,有很多經藏和祖師大德的教言,自己對號入座是很歡喜。話說回來,扔一堆醫書病案藥方任學,敢開藥么?

人命很金貴,法身慧命更金貴,找個明眼善知識手把手教妥當。利根如六祖,聞經開悟之後還千里迢迢奔去找五祖參學。

然後呢,下個問題來了,找誰學?既然是學佛,那佛在世的時候向佛學,佛滅度後向佛的傳人出家師父學。出家師父裡面,修行也有高低。恭敬心請教困惑的問題,覺得他的解答對症受用,那就行了,沒有皈依的話趕緊三皈依,然後求依止吧。

At last,終於搭上門檻了。接下來就剩四字總訣了:依教奉行。


禪凈雙修

吃飯睡覺洗臉刷牙都是禪,禪無處不在。

至誠至敬,一心不亂,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

西遊記講過一個橋段,他們到了西天,有個接引人接他們渡河,唐僧一看是個無底船,就不敢跳,後來發現跳上去沒事兒。

什麼道理?接引人,阿彌陀佛是也。你別管船有沒有底,相信就行。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作為在家佛弟子,不論你信佛有多虔誠,你都不能脫離社會和人群,不能脫離你所從事的工作,也就是說不能脫離你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包括家庭的責任與義務,脫離了這些,你的信仰就懸在半空中,信仰就沒有地方落實了。

現在我們在家學佛學不好,癥結出在我們聽聞佛法後沒有認真去思考,沒有真正領會佛法的精神,得一點皮毛,一知半解,或者到寺院走了幾趟,看到出家人好像不食人間煙火,於是回到家裡依樣畫葫蘆,照此辦理,那就錯了。

歷史上儒家曾批評佛教:入家破家。可是佛教並沒有告訴我們每一個信佛的人都要像出家人一樣生活,佛教告訴我們要按照你所處的位置,按照所受的戒律,把你的信仰定好位就行了。有人念佛,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好像明天就要走了,在家裡等著阿彌陀佛來接引,既不出門,也不想幹活,對伴侶、孩子也不理睬。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問題?這在於不善於活學活用而走偏了。而是一種生搬硬套、強人所難,這樣就容易出偏差。我們要領會佛法的真精神,把這種精神付諸實踐、身體力行,不是走形式。但我們往往自己做不到,卻要求別人應該這樣做。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先反省自己做到了哪些?

我提倡「三自精神」,就是「自覺、自由、自在」。有人會提出問題,怎麼能自由、自在、隨隨便便呢?我說,你們理會錯了,首先是自覺,這是素質教育,每個人都自覺了,他才真正自由、自在了。自覺就是每個人要認識自己,每個人都明確自己的責任與義務,都能夠時時刻刻去主動落實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你他一定是自由、自在的!

學佛學到自覺的程度很不容易。早晚打坐幾支香、念幾個鐘頭的佛號,念幾個鐘頭的經文,那還算容易,唯獨把信仰落實於生活當中不容易,但這正是我們修行的著力處啊!

抓住當下就是抓住機遇,修行也是這樣。著力照顧當下的心念,清明自覺,清凈無染。分分秒秒如此,心心念念如此。久而久之,就能把握自己,靈明覺照。

將佛法融化於世間,作為在家學佛的人來說,首先是要建立一個佛化的家庭。這裡大家別誤會了,建立佛化的家庭,並不是說家裡供滿了菩薩就是佛化家庭,而是在家庭里充滿了佛教的精神,有禮讓,有關懷,有愛,這才是佛化家庭的內涵。我們的愛往往是一種很狹隘的情執,你要把這種愛提升到慈悲的精神上來,把愛擴展開來,由近及遠地擴展到更多的人身上,它就不是情執而是慈悲了。

首先自己一家人要生活得和好,你自己家庭生活和好了,才會影響鄰里,才有精神和精力去幫助他人,你自己家裡都搞不好,成天爭爭吵吵、打打鬧鬧的,你去給別人講佛法,人家說你先講給自己聽吧,你自己做好了再說,必須以身作則。

因此,將佛法融化於世間,首先要從家庭開始,家庭是世間的一部分,世間是什麼?用佛法的眼光看,煩惱就是世間,將佛法融化於世間,就是息滅煩惱、得清凈自在。所以六祖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將個人融化於大眾,要時時刻刻知道一個人來到這個世間,沒有一分一秒、一呼一吸的時間離開了大眾、離開了社會。我們仔細想想,我們每個人都只能盡那麼一點點責任,那麼其它種種責任靠誰去盡呢?


推薦閱讀:

關於佛學的疑惑:既然人死後轉世投胎,那為何還生命可貴,還戒殺生呢?
如何提高知乎佛教板塊的問題及回答的質量?
眾生都能成佛嗎?
為什麼我看到的佛像兩眼都無神的樣子?
關於 放下我執 ?

TAG:佛教 | 宗教 | 佛學 | 修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