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最文藝的人是什麼樣的?


我爸媽。

18歲的少女在單位招考的考場里奮筆疾書,28歲的考官巡視考場,瞥見一眼清麗少女。起先並不在意,發榜時,學理出身的少女拔得頭籌,頗得考官兼出題人的欣賞。叫人打聽,原來是梅家的女兒,也難怪。得知她前不久高考失利,情緒低落,這個考官請學生送她一本書《魯濱遜漂流記》。內有書籤題詩一首:

聊借小說怡倦眼,自尋樂意去心怨。

芳草處處能飄香,何須惆悵癸亥年。(內有我媽媽的名字)

字跡蒼勁有力,還附上小畫。少女心下一動。自此,開始了一年的兩地書。那些書信完整保存我家保險柜里。偶然看過幾封,他們聊瑣事談理想講書詞。年長10歲的老爹也會以長者口吻指導更多的是幽默笑談。

我外公也是惜才之人,對當時窮教書匠老爹青睞有加。順利成婚,此後轉行從政經商等等,人生起起伏伏,爸媽永遠是相濡以沫。鬥嘴,對酌,賞花,寫字......把我這個親閨女也順帶虐......

文藝,或者文藝青年,現在稱來總有戲謔的成分,會等同於矯情,裝.....但在父母那個年代,恰同學少年,意氣風發,看書寫詩打球是最正常不過的學生生活。那個年代沒有發達的社交網路,沒有喧囂的信息,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

從前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愛一個人就夠一生。


我的老師。

有一次老師在網上買了書,快遞小哥送上門,老師讓小哥進門,在等老師簽收的時候,小哥看著老師書架上的一本書看了挺久,還問了老師。小哥走後,老師很後悔。

於是...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老師但凡想買書,都拆成一本一本地買,直到某一次終於又遇到上次的快遞小哥,把小哥問過的書,送給了他。

嗯,感謝校友提醒,那本書是《心是孤獨的獵手》。

_2016.10.8更

老師說,當時年輕的時候,喜歡一個姑娘,常常把飯錢省下來買書送給姑娘。現在,姑娘和書都在家裡。

(論長遠投資)

_2016.10.25更

有一次老師的課堂很大,快兩百來號人,要給同學們發課程材料,於是有同學建議弄一個公郵,老師說,不不,要和同學們進行直接的交流。於是他搜集了全班同學的郵箱每次自己發郵件給同學們,那時候是春天,老師在郵件末寫著:祝同學們春暖適意。

(不說了我回去再讀一遍老師的郵件暖一暖&>_&<)

_2017.6.21更

每年畢業季,老師有個傳統是把學院所有畢業生的名字寫進一首詩詞里,然後在頒發畢業證書的時候念給大家聽,今年也有~

(持更,比心)


針對一些評論更新一下。

思念到極致是什麼感覺? — 妍他 的回答 - 知乎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1914864/answer/88407455

家住十二線小城市,並不是「有錢真好」。

————————————

我媽。

我和我媽關係特別好,算得上相依為命。

用普通的文藝的意思來詮釋文藝的話,我媽真是文藝老青年。

這是我們家的一隅。

壺下面的盤子十塊錢,在超市買的。她說她要當干泡盤。

玫瑰花晒乾了倒掛著。

偶爾插花,這是個煙灰缸……

她喜歡攝影,會單反,但不會電腦和後期,只會手機修圖。我去上學後,她常一個人開車去踩點照相。

我之後發的圖片都是她手機作品。

她愛喝茶,喝茶必定要起范兒。

這個杯子是我的......

不僅在家裡,出去喝茶也要自備。

有時我們也去家裡的院子里喝茶。

她不時愛搗鼓一些圖片自我陶醉……

我最喜歡她了。

她最最文藝的地方,是告訴我,不要世俗地活著。她沒有去工作,在家裡開了茶室。

我們出去吃飯,親戚告訴我說,學歷根本不重要,做人圓滑最重要了,如何讓領導開心更重要。你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入個黨。

之後,我媽對我說,別聽他們的,你只要開心,活得清靜,不去為了討好誰讓自己很累,你就比他們更幸福。我們也可以不需要很多錢,就過得很幸福。

她這份文藝,讓我在單親並且家庭關係複雜的環境里,健康地長大了。我多慶幸能夠長成一個正常的姑娘。

我媽不僅文藝,還可愛。

謝謝大家喜歡啦。關於要媽媽微信號的,還是算啦。媽媽平時會在微信上打一些茶舍或者相關東西的廣告,給了微信號像打廣告一樣誒……

再更新幾張媽媽發的圖片,我覺得好好看。

媽媽給家庭茶舍取名一葉,招牌在心裡。字是我p上去的。

有很多人給我私信要微信,基本每個私信我都截圖給媽媽看了,她回答

尊敬的各位讀者,你們好!自我女兒描寫我的小短文推出後,受到大家的關注和讚揚,我在此真心感謝各位的鼓勵!我也頻繁接到女兒的反饋,有些可愛的讀者想進一步關注我的微信,還有想和我交流做茶葉工作室經驗的,其實我也很樂意多交朋友以及分享各種經驗,但由於近期有些特殊狀況,恐暫時無法答應各位的要求。心裡不安,敬請諒解!我本是個普通中年婦女,有這樣一個如此懂我的女兒,我感恩惜福!其實天下父母都很偉大!

初步有想法等機緣合適的話,我可能會做一個訂閱號,如能成形,到時再請各位欣賞指導。謝謝厚愛!


當年喜歡一個男生,填過幾首詞給他。他懂,但不怎麼回。那時候還只是用簡訊,他有一次回了我三個字。

「莫,莫,莫。」

我一下就愣住了。我固然知道這是陸遊的《釵頭鳳》,也知其意。但問題是,我也姓莫。

如拒我心,如喚我名。

我愣了好久不知道怎麼回,這是很少見的。何況直至今日,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當然,久未如意下,如今我跟他也只是普通朋友了。


下班回家地鐵上,一個男人倚在門口。他30歲上下年紀,瘦高,胡茬稀疏,左手提一個不知道什麼活動送的帶logo的帆布袋,右手捧了一本書。在帝都的地鐵里,這不啻於一番奇景。車廂里每個人的目光都遊離在電子屏幕上,他拿著紙質書,讀得津津有味,彷彿這裡只有他一個人。

我稍微低了下頭,發現男人在讀的是《中國詩韻論》。他穿著灰色的Kappa運動外衣,裡面是一件白襯衫;鬆鬆垮垮的藏青色褲子洗得有些泛白;皮鞋灰黯無光,隱約有些褶皺。

這讓我想起了最近知乎上的一個問題:如何看待窮游。問題描述大致是許多大學生家境平平,拿著家裡的錢去旅行,並引以為傲。這樣的做法是否可取。

下面的回答涇渭分明。反對派認為窮游無法增長閱歷,只是小屁孩的裝逼行為云云。贊成派則群起攻之,在列舉了旅行的種種好處之後,又很政治正確地批判對方褒貶他人生活態度的做法。兩邊劍拔弩張,好不熱鬧。

說到旅行,我一直向往日本。一方面是多年御宅族的身份,雖然有些可笑,但是對去日本有一絲朝聖般的使命感。我雖想去,卻一直沒有成功,因為窮。去年曾經和幾個朋友提起過這個打算,後來朋友問起怎麼還沒去啊,我就坦率地講:窮。有朋友說你這是借口,還是不想去,想去怎麼著都去了。我不評價別人窮游如何,但到了自己這裡是不太願意窮游的。

其中的一位朋友也知道了我要去日本,後來有一天她給我發來了一個鏈接,裡面是一對年輕情侶在日本拍攝的情侶照。朋友講,他倆都是她的大學同學,兩人已經訂婚,去日本旅遊。他們從關西玩到了關東,南下沖繩,還去了北海道。二人利用工作之餘請假,一路邊走邊拍,經歷了日本完整的四個春夏秋冬。在照片里,櫻花樹下、海邊、街角、校舍走廊、電車軌道旁、甚至是垃圾桶邊上,任何在我們腦中最典型的,關於東瀛的美好意象四周,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這些照片都打著淡青濾鏡,使用不少逆光布景,二人動作親昵而不越界,罕見的高質量日系情侶照。

全程都只有兩個人,是怎麼拍出如此多角度的照片的呢?朋友告訴我,他們只隨身帶了一個三腳架。作為一個單身窮狗,看見如此的情侶自拍,除了佩服和艷羨,我也別無他想。

這件事漸漸拋到了腦後,直到半個月前,有天看到一個問題:如何才能拍出一張特別好看的自拍照。這個問題我是看過的,裡面有的回答還是影樓的軟廣。看到最新的熱門回答的時候,我覺得眼熟,這不就是朋友給我看的那組情侶自拍嗎?

如何才能拍出一張特別好看的自拍照? - 阿猴HOSEA 的回答

這個回答發布兩天,已經贊同5000多次了。下面的評論除了表示單身狗被虐之外,清一色的好評如潮,外加對二人行走日本的羨慕。一些小夥伴表示,這才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生活啊,詩與遠方的生活!

我把知乎的鏈接拋給了朋友,說:你同學出名了。後來她發了個朋友圈,鏈接是這對情侶在自己的公眾號里寫的文章,介紹他們的旅行經過、費用、以及拍照心得。分享文字里,朋友寫道:

這倆人的文藝是骨子裡的。

朋友和這對情侶都畢業於國內某藝術向院校,很多專業都是國內top1。這樣院校的畢業生,天然有著文藝細胞。我不認識這對情侶,但是我的朋友應該多少了解他倆,這樣的評價,也算是中肯的。可我還是覺得這句話有些彆扭,又不知從何說起。

今天在地鐵上,我見到了這位衣衫襤褸的中年男子,讀著一本關於漢語詩韻的書,就猛然想起了朋友說的這句話。

這位朋友是一位大齡文藝女青年。在現今的語境下,這個詞有些不太友善,可我也找不到更貼切的詞替代。在輿論和人們眼中,這個詞通常意味著單身、神經質、矯情、窮。不幸的是,這幾個看似偏頗的標籤,我的朋友全中槍了。

有一天她跟我講,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文藝病了。我聽了一時語塞。其實我也一直覺得她有些彆扭,比如和她的朋友們一起吃過飯,聊天時,他們一口一個low逼,高冷得無法接近;又比如她剛剛發的朋友圈,說這種文藝是骨子裡的。她說的沒錯,但是就是隱隱地有那麼一種姿態,一種「同側」的認同感,讓我這種人就感覺到,我是另一側的。

她這麼說完,我舉了幾個例子,就說這是不是就是你口中的病症。她說我舉的例子都貼邊,卻又不準確。後來我想了好久,盯著文藝這兩個字看,看到後來都快不認識這兩個字了。我忽然想,這個用爛了的詞,到底什麼意思?我真的知道這兩個字的含義嗎?

假如,我現在發起一個投票:投票內容是兩組照片,第一組是朋友的同學情侶遊歷日本的自拍照,第二組是我今天在地鐵上見到的男子讀書時候的照片。兩組照片都配上簡單的介紹和場景描述。問題是:你覺得哪個選項更文藝?

我把投票鏈接拋到豆瓣上,結果應該是沒有任何懸念的。幾乎沒有人會認為一個邋遢的讀書大叔,堪得文藝二字。他讀的書雖然和詩有關,但是怎麼看,他也沒有遠方。

可在我眼裡,這樣一個衣著簡陋、不修邊幅,在大城市的下班高峰時段坐地鐵的中年人,必然是疲於生活的。他家裡也許有著七旬的父母,有著嗷嗷待哺的幼子。他可能嚮往遠方,很可惜,他做不到。

女文青朋友說,她的情侶同學家境優渥。後來看到了他們發的公眾號文章,裡面提到了相機的型號,提到了旅遊的花銷,提到了二人是在一年之中,從單位請了三次半個月左右的長假,體驗了日本不同的季節。我自問薪水在大城市裡算得上中等水平,可如果請這麼多假,且不說沒了進項我怎麼吃飯,老闆會不會開了我,還是一個未知數。

每個人都嚮往遠方,不是每個人都承受得起遠方。

文藝青年都有著一個遠方,可能是全畫幅的單反相機、可能是精緻卻不妖冶的彩妝、可能是舒適有版型的衣服、可能是恬靜的異國小鎮、可能是自編自唱的搖滾、可能是實現財務自由,做吟行詩人、可能是拋開一切,做高等遊民、可能是拔高自己的位置,出淤泥而不染、可能是遺世獨立、無視民眾的淺薄。不管這些遠方是什麼,一個共同點就是,很遠。

可是畢竟,還是有那麼多人到達過遠方的,比如這對去日本的情侶。

很多人小時候看課外書的時候,被父母發現後遭批評的一句話都是:凈看這些沒用的書,看它能考高分嗎?

年輕時候對這句話很是不以為然,後來也得知文藝青年們對此更是深惡痛絕,彷彿聲聲吶喊都在控訴:那是遠方,別老看著腳下巴掌大的地,人要有遠方!

父母們沒有聽過遠方,他們只能在腳下巴掌大的地上耕耘播種,否則在這個社會,他們和我們,會毫無立錐之地。

這就是中國的現狀——古老悠久的農業國,雖然經歷了陣痛,已經完成工業化,卻依然落後。30多年前,我們第一次向外看,充滿了新奇和求知。如今,一些人已經能夠到達遠方,可惜只有極少部分人。

是那些權貴和其子嗣、早批的留洋者們、創業家、機遇風口上的弄潮兒,中產階級之家細心呵護的獨生子女,他們或是機遇難得、或是家世顯赫,更有一些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打拚,才取得了邁向遠方的資格。可悲的是,留在原地的,只能是多數的普羅大眾。

正如流行和時尚總是從貴族階層向民間流動,遠方的一切都匯往芸芸眾生,並迅速向下沉澱。人們沸騰了,遠方流淌著奶和蜜,彷彿滋潤了自己腳下龜裂的,巴掌大的地面。

人群中的一些認為,雖然奶和蜜我們無法擁有,也到達不了遠方,但是有些東西,是可以模仿和憧憬的嘛。比如穿著和愛好、對事物的評判和看法、對於人生和自我的思索。

這些人中的一部分,有了一個新的名字,文藝青年。

這就是文藝青年的宿命:精英主義是他們彼此結識的催化劑,排列在群眾的平行線上。嚮往著遠方,卻被束縛在腳下;鄙夷著周遭,卻無法不與之為伍;或因天賦、或因懶惰,暫時無法邁開走向遠方的那一步。只能亦步亦趨、邯鄲學步。痛苦地遊離在兩種價值觀的邊緣,孤芳自賞,顧影自憐。

我喜歡日本,對於去日本這件事,我甚至有一種儀式感。但若讓我散盡財產,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我一定會打退堂鼓。遠方很美。儘管我也可以打臉充胖子,去日本游個四季,然後拍下一些不夠優秀,卻能夠聊以自慰的照片,並為之陶醉。但我的能力還不足以支撐我走到那裡。

在這樣的國度,很長一段時間內,普遍意義上的文藝都將是一件奢侈品。我朋友的情侶同學,在知乎上迅速走紅,收穫了鮮花與掌聲。可試問,有幾個人有客觀條件,來這麼文藝一把呢?他們骨子裡的文藝,又是犧牲了多少東西換來的呢?而下面評論中的羨慕和誇讚聲中,又夾雜著多少不甘和落寞。

我的這位朋友,只是芸芸眾生中最普通的一員。她嚮往遠方,又沒有能力與際遇走遠,我想,她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捍衛自己的尊嚴,不至於迷失自我吧。

但願她的文藝病能夠早日康復。

可換一種思路,文藝一定就是遠方嗎?

擁有不算遠大,卻力所能及的目標。找一個不算討厭,卻能持之以恆,並繼續發展的工作。有一個不甚高雅,但是怡然自得的愛好。溫和包容地看待身邊的人和事,積極地尋求新鮮的事物,對目光所及的一切有著獨到的感知。遙望遠方,卻不羨慕嫉妒;哪怕是匍匐在地,也能聆聽到腳下這片土地的溫存——我們的身邊,總是能夠找到幾個這樣的人。

他們從來不曾擁有過遠方,他們是生活中的詩人。也許就像今天我在地鐵車廂里遇見的,讀著詩韻學的男子一樣。

他年輕的時候,應該是一位文藝青年吧。


我爺爺。

厚厚一大沓,都是爺爺自己寫的類似於回憶錄的東西。

那麼大年歲的人,還時不時地過問我最近在讀什麼書。如果我回答說最近忙功課忙考試沒怎麼讀書,爺爺都一副不高興的樣子說學學學,都學傻了,不讀書怎麼行。

寫得一手好毛筆字,老一輩的人平時省吃儉用,卻捨得花大幾百塊錢買上一支好毛筆。

八十歲的人了每年大年初一還要親自打電話給自己的老師拜年,每次聽見爺爺說 老師過年好啊 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動。


我爸媽。

幾年前我在韓國念書,有天晚上接到我爹電話,讓我幫忙上網搜某句詩的下半句是什麼。(那時候他們還都沒用智能手機)我就在電腦邊所以就隨手搜了告訴他。

那天好像是七夕,我爸媽倆人這是開車到郊外野地里看星星去了,面對夜空吟詩作對,背到一半突然想不起來了,於是打國際長途讓女兒百度一下。

你們感受一下。


不是最文藝的 但是是好學的阿姨


大學有個老師,不是我們系的,我只是聽說。

他年輕的時候在學校里走著,看見了一個女老師,一見鍾情。

可是那個年輕的女老師在拒絕他的追求後不久嫁給了別人。

從此以後那個老師走路的時候手裡總有本書,只看書,不看人。

當然我是不相信這種瑪麗蘇劇情的。

直到有一天我從實驗室出來,看到了一個走路時拿著書,連路都不看的怪人。

我還以為是巧合來著,可是後來我遇見好幾次,都是邊走路邊看書…

旁邊的同學說,他就是那個為了不再重蹈覆轍所以走路只看書不看人的老師。

天吶…

("▽"〃)


第一次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還不知道Mr NeverDie,現在補上。

在微博上偶然看到了不死的小黃詩,於是跑到知乎上關注他,才知道他所有的情詩都是寫給一個叫bsy的姑娘的。

這情詩寫的真是迷死人了,果然有文化的流氓最帥了(?)。

有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一下。

在此貼上幾篇我個人比較喜歡的。

——————以下是原答案——————

看到問題就想到了一個藍孩紙。

有一陣我沉迷於上課看小說無法自拔,遂給小說包上純潔的白書皮以掩耳盜鈴。

我們班有個藍孩紙跟我說能不能幫他也包一下,他上課也想看課外書。

我跟他並不是很熟,之前幾乎沒有說過話,只知道他挺喜歡打網遊的。我猶豫了一下但還是答應了他。

然後,他遞給我一本

中英文版的泰戈爾《新月集》。

——————————

處女答,沒什麼技術含量,隨便一寫竟然有贊,那我就再說兩句(′?ω?`)

由於本人也是文青一枚(*/ω\*)

所以在《新月集》一事後便對此人多加關注。

畢竟在一所以理科見長的學校里這樣的藍孩紙實在是太少見了(′?_?`)

在我養成了下晚自習後去操場散步的習慣後,總是能看到他喝酒喝的懵登的要打人的樣子。

正如題主所說,「就怕流氓有文化」。個人覺得,越是這種反差,才越能給人辣種「窩被歲月折磨的滄桑不已憔悴不堪,泥萌有沒有看粗來有沒有看粗來啊」的感覺。

簡而言之,四個字,「精神分裂」。

——————————

其實窩本來是想回答自己的,窩一直在把自己往文青那個方向培養(*/ω\*)

但總覺得自己離文青還差點什麼,可能是天生沒有辣種流氓氣質吧?(? ???ω??? ?)?

期末考完試,返校的時候有總結評優鑒定什麼的,當時我們班還有同學互評的環節。

輪到我的時候,一個平時跟我關係不錯的妹子站起來說

「第一眼看到她的時候,覺得她挺高冷的,給人感覺是個文藝青年,後來相處久了之後發現,其實,呃」

她頓了頓,換了個話題。

心好累_(:з」∠)_


-------------------------------------------------------------------------------------------------------------------

他可能是我見過最文藝的人,

1994年,接到上級的命令,他與他的同胞一起來到了車臣,

士兵站在坦克上,坦克開進車臣,於是炮火齊鳴,子彈橫飛,

在戰鬥結束之後,一些士兵圍坐在地上談笑風生,喝著伏爾加酒,和著罐頭肉,槍支隨意放在身邊,唯獨他,

站了起來,或許只是不喜歡這種場景,他來到一片空地,

看到了一架被廢棄的鋼琴,這讓他想起了那些練習鋼琴的歲月,父親嚴厲的督導,雙手不自覺的敲擊在槍上,他把槍垮在背後,站到了鋼琴面前,

想了一會,彈起了最為熟悉的一首,《致愛麗絲》,這是他初學鋼琴時父親教給他的,他一直記得,彈過了成百上千遍,他的手指早已記住了旋律,音樂順著手指流淌出來,

閉上眼睛,像是回到了家,沉浸在旋律中,

此刻,原本無聲的環境人為湧進了一縷旋律,沒有絲毫的不和諧。

而我,作為一名戰地攝影師,偶然看到了這一幕,我只想將這幅場景拍攝下來,小心翼翼的拿起相機,按下快門,在完成這兩個動作後,我閉上眼睛,體會不再有槍炮包圍的感覺,

我一生中聽過許多大師彈奏過《致愛麗絲》,他們坐在輝煌的大廳中,上百人為他們伴奏,下面坐著成千上萬的觀眾,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們身上,但他們從來沒有令我有過神聖的感覺,此刻,聽到這首曲子,一種由心底而生的神聖感向我襲來,

一曲結束後,感覺臉上有些濕潤,這濕潤流淌進土地,深入了車臣的每一個角落。

二十多年後,再次拿起這張照片,我似乎回到了那個時刻,那個場景,被音樂包圍,情不自禁的做下這一切,我沒有預料到這張照片使他的聲名超越了那些演奏家們,更為世人所知。

只是這一切,他不在乎,而我,僅是尊重當事人的意願,或是為了心中的神聖感不希望為世人褻瀆的私心,一直沒有公佈於眾,直到今天。

但你若問我,這人是誰,我或許會這樣答覆你,

附耳過來,

「你猜!」大笑著走遠。。。

------------------------------------------------------------------------------------------------------------------------

-------------------------------------------------------------------------------------------------------------------------------------------------------------------------------------------------------------------------------------------------------------------------------------------------------------------------------------------------------------------------------

當然,這都是我的有感而發。


大連交大圖書館


這裡曾經是法租界,書店櫥窗里那本《人間失格》吸引了我。正在猶豫著要不要推門進去的時候,門從裡面打開,阿姨對我說「中午好」,絳紅色的唇膏點染得恰到好處,眼角的皺紋都浸透了優雅。

她跟我談太宰治,談東野圭吾。

最後她勸我不要買下這本書。


我見過很多文藝的人

慢慢補上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不是要說這句流行語,而是林則徐等士大夫,本就是那麼文藝,一肩挑起的是責任。「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同樣是一種文藝。「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同樣是一種文藝。最文藝的,莫過於將深沉凝重娓娓道來。


「下雪了說要來找我喝酒,走到半路雪停了,他又回去了。」


我是一個鎖匠,昨天去換鎖,要換鎖的是一位小情侶,兩個人面相都很好,換好了之後,我就送了一些鑰匙鏈給他們。

換鎖的過程中聊天,得知他們馬上要結婚了,這是他們的婚房,我又送個他們兩個玲瓏骰子的鑰匙鏈。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給他們,同時也為他們安裝了最安全的鎖,保護他們的家,也希望鎖住他們的愛情。

補充一點,一次我去換鎖,業主問我鎖芯為什麼是銅的,因為同心鎖,生生世世永結同心。


「讀書的時候把吃飯的錢省下來,買了一套契訶夫,送給心愛的姑娘。如今,那套書和那個姑娘都在我家。」

作為最高票答案(老師和快遞小哥)的補充,向我們的查明健老師致敬!


我自己。

三歲,有天哭著醒過來,一個人走出幾公里,見人就問:「你看到我媽媽了嗎?」

五歲,把自己存的錢在路上一路飛掉。

十三歲,已刪除。

十七歲,出去走路,走了很遠很遠,做了很多事兒,認識了很多人兒。

半個月前,一個人在公園玩了一下午肥皂泡泡。

我做過最奢侈的事兒,就是為了片刻的開心,不斷浪費自己的生命。

即使心裡清楚地知道,總有一天我會活得混吃等死,窮困潦倒。


看到有人答自己了耶 我也來誇自己

我在俄語試卷上

默過葬花吟

在微積分卷子上

畫過手風琴

用小篆寫過檢討書

補考時帶過啤酒瓶

會幾首古典吉他

懂一些訓詁音韻

書法篆刻 比過專業

打架鬥毆 不如地痞

能喝出普洱古樹台地

也練過站樁鎖精憋屁

一輩子沒過

英語四級

線性代數補考數次

成績成謎

大學四年里

買書數千餘

考研無能

工作無力

蹲家無事練廚藝

煲湯燉炒都還行

日益社交恐懼

西藏麗江沒錢去

單車都不會騎

單戀一個姑娘十年

還他媽是異地

寫了十年的情詩

燒了十年的廢紙

無數的夜裡

陪著我的

只有星辰大地

連著抽完過一盒萬寶路

也沒找到浪漫的記憶

遺憾遺憾

答不對題

我只能算一隻偽文藝

的狗


推薦閱讀:

怎樣文藝的說拉屎?
有沒有文藝的祝福語?
「小清新」和「文藝青年」有什麼區別?
求推薦一支LAMY?
怎麼讓文藝青年不矯情?

TAG:文藝 | 文藝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