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周內儘可能多儘可能深入地了解一個行業?


原本想著就讓這個回答保持它最初的模樣。但是大家的贊越來越多了。我的臉皮再也扛不住了。

謝謝大家的贊和誇獎(?????????)? 另外我的字只是乾淨,離好字還差很遠。你們是沒看到我不認真寫的樣子,一切都是假象(????ε???)

-----------------------------------------

10.11更新:

那篇文章的所屬微博名是:魔鬼金融學。

搜"一周"就會出來了。大家感興趣可以關注一下。

-----------------------------------------

原文:

一周內想要摸清一個行業,是不可能的。不過可以了解個表面大概。

之前在微博看到過一篇文章。覺得好像有用,正好手頭有紙有筆,就抄下來了。和點贊最多的那個答案一毛一樣。

我是做電商運營的。因為是個外企所以運營方式也和國內略有不同。國內大多數都是天貓和速賣通。我們主要運用谷歌和其他一些國外的營銷平台。因此覺得公司這個平台很不錯,可以幫我們打開視野,走上國際化的康庄大道,哈哈哈。

原本想著工作了兩年總得知道市場運營(我們叫marketing,感覺和國內的市場運營差不多)是個什麼,哪一塊還能挖。於是很天真的想要投機取巧試圖摸清它的路線(市場分析這一塊個人感覺水很深)。剛巧又看到了這篇文章,正好滿足我的小慾望。

然而抄完了我就沒有再打開過筆記本。加上我的惰性,真正去實行起來真的沒有那麼容易。工作了兩年仍然覺得自己了解太淺,我們還只是停留在初級階段。現在國外同組的兩個同事都升級成花樣打通公司任督二脈的manager了,只有我們中國組還是overall marketor 媽個雞。不好意思罵人辣,哈哈。反正我們接觸到的只是皮毛而已,重頭還是在國外那邊。一個行業你只要想要研究,肯去鑽研,一定會收穫的。不過投機取巧就算了,沒用的。

好,言歸正傳。不知道題主提出這個問題是不是真的有毅力去實行。想要在一周內摸清一個行業,意味著大量的搜集資料,做分析做結論。不吃不喝還通宵。你可以嗎騷年?說不好可能是題主你一時腦熱喲。

想著在一周內,或者三十天內完成某件事,就像三十天內馬甲線速成,和三十天內西班牙語速成一樣挺搞笑的。都是半吊子,以為自己懂了,說出來還可能鬧笑話。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確實相信過這些。

不過先支持你一下。萬一你是個有毅力的人呢?;-)

最後發個圖。


盈利模式(咋賺錢的)

運營模式(咋運作的)

投資模式(咋花錢的)

價值鏈的研究(開發商、供應商、平台上、渠道商、分銷商等)

現有上市公司(A股 H股 美股;招股說明書以雅虎財經等)

行業現狀、問題、未來趨勢(中國知網等網上資源)

其中:

招股說明書:包括的內容較多,行業的財務情況、盈利情況、風險情況、交易情況等

利用上游-中游-下游的公司數據,來總結出結論。

如黃金行業:

金礦床(礦山)的分布情況(廣西還是黑龍江所產金礦的品位不同)

金礦公司的分布情況(各省情況不同)

金礦公司盈利情況(紫金礦業和其他公司盈利的差別以及行業的盈利數據等)

黃金銷售企業(周大福等的分銷、渠道研究等)

第一天:捋順行業的前端和後端,做好框架,就是整個鏈條。

第二天:運營模式、盈利模式、投資模式的總結。

第三天:列出每一個部分的公司有哪些,並研究公司數據。

第四天:同上

第五天:現狀、問題、未來趨勢的總結

第六天:國家或者其他環境因素的了解和總結

第七天:總結整個框架和細節。

----------------------------------------------------------------------------------------------------------------------------------------

希望能夠幫到


只要有足夠多的錢付給普華永道 or 麥肯錫 or 埃森哲 or ...,然後他就能在三天之內讓你覺得你摸清了:)

----------------------------------------------------------------------

普華永道:來,我們裝個notes吧,然後再來套最新的管理流程,這樣您就業內領先了。

麥肯錫:來,我們給你全套的CEO,CFO,CHO ...,您只需要盯著他們幾個幹活就好了。

埃森哲:來,有什麼事情全都讓我干,您付了錢就可以回家睡覺去了。


把這四個字的刻大一點,刻深一點,不要草書,楷書最好,大概花個一兩百塊錢就夠了。

勤快點摸,不用一周。


很多職場新人都談到了工作經驗的問題,似乎招聘公司不給你機會,你就沒辦法獲得必要的工作經驗,其實並不一定。

很多資料在網上都是可以找到的 ,只是看你具備不具備足夠的信息收集與處理能力,而這個收集與處理信息的過程,也能極大的提升你的職業能力。

一直有個感覺,在「模仿中成長,在創新中成功」,其實在真正的職業工作中,大多數的工作都是模仿重複,強調的是工作效率,而不是創新。對於企業而言,過度的創新必然導致過多的失敗,以及效率的低下。

以下方式是我的成長中曾經做過的,也是我用來訓練新員工的方案。你們也可以試試。

看到很多談應聘技巧的帖子,其實並不實用,有菜譜並不代表能做出好菜,能不能做出好菜仍要看你天天炒,日日炒,只有通過數量級的訓練,炒出來的才算本事。

所以,我這裡要強調的一點是,你收集到的任何資料都不能只是看看,而必須自己手把手,動手去整理、去歸類,去建立新的結構,這個信息收集與處理的過程甚至比你最後總結成文的文字更重要。

何謂「學習」?學習學習,學而習,習而成習慣。光學不習,那知識還只是書上的,老師教的,不是你自己的,只有你重複練習了,經過量變,才會有質變,當你形成條件反射時,你就真正掌握這個東西了。

這個過程需要維持兩至四個月的時間,一定要堅持下去,你會看到自己的變化的。否則,你會用你最青春的兩三年來慢慢沉澱出這些你兩三個月就能掌握的東西。

一切一切,其實,你們比的不是其它的東西,只是比的速度。

這也是為什麼我那麼強調基本功的原因。基本功如何培養呢,下面提供一個方法,可以參考一下:

1.個人職業分析:

A.分析性格——分析長處和短處——分析大家都有的長處——確定自己最終發展的專業;

B.確定興趣——分析競爭的激烈程度和發展的空間大小——尋找相對優勢—確定自己最終進入的行業;

C.確定行業內自己的專業方向,繼續保持自身的專業優勢,並想辦法把自身的優勢進行激發到極致;

2.編寫行業報告——著重對行業全面性的把握。

A.通過上網查詢和購買行業報刊,收集不少於30萬字的行業、重點企業的有效資料,資料進行資料分析、分類、匯總。

B.參考同類行業書籍,確定寫作提綱,確定文章結構和邏輯方向,培養文字表達能力和邏輯能力,熟練電腦使用技能 。

C.將三十萬字資料濃縮成十至十五萬字,寫成一本符合出版行文格式要求的行業報告 。如果選題好,還真的有出版的可能性。如果有一定的獨特見解,也可以寫成文章爭取在專業刊物上發表,樹立個人專業形象。

3.編寫講座報告——著重對專業系統性的把握。

A.根據你希望從事的專業崗位,從報告中選擇兩到三個重點 ,將書稿壓縮成兩萬字的講座稿(按每分鐘150字的演講速度,即兩個小時)。

B.將演講稿再濃縮成兩千字的提綱和重要內容 ,使用PPT軟體編成演講用演示文件,並根據相關內容配以精彩圖片。

C.培養職業化的公眾表達能力和表達方式,練習普通話,使用講座稿進行互動講座和演講練習,只到脫口而出。

告訴大家兩個名人是這麼成長的。

一個是教英語的李陽,他讀大學時成績不好,英語不及格,然後他做什麼去了?他跑到沒人的地方大聲喊英語去了。

一個是做廣告的葉茂中,他賣廣告賣不出去了,他跑回家寫書。別人看到的和他自己說的是拿著書出版出了名,發達了。其實做過這個事的人才會知道,當他把這本書寫出來時,能不能出版已經不重要的,因為他知道他變化了。

我當時也是沒辦法了,把所有的錢買了台電腦,在家裡做了三個月這個事,三個月後的變化是驚人的,我的父母、我兼職的公司的老總,最重要的是我自己,都感覺到了自己的變化。

其實我寫的已經不是理論了,其實什麼都沒有技巧的,只是多看書,然後多做,硬磕,堅持下去,剛開始覺得沒變化,沒感覺,很累,堅持不下去,然後做著做著,就越來越快了,然後慢慢的有變化了,而且有意思的是,我在家呆了三個月,做的事其實根本與我所從事的工作沒有一點關係。只是這三個月的訓練,對於我的邏輯、結構、全局性、文字表達能力、口頭表達 能力有了極大的提升。

至於收入翻5翻,當年一個月也就八百塊錢,然後做完這個訓練後整個人的狀態都變了,有自信了,然後寫了一個方案去應聘,結果進了一家大公司,當然,開始我還不想去,因為對方只給我800/月,還要自己租房子,吃飯,覺得不好,但是對方連續四個月三次打電話找我,於是我去了,結果去了就後悔了,真正好的公司根本不在乎工資的,重要的是你自己的能力。

第一個月,我就掙了八千塊,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然後兩個月就轉了正,而有一個有關係的同事,呆了一年還沒能轉正。然後每個月的收入超過工資幾倍,還有年終獎兩萬,出國旅遊,其實也不累,我到這個家公司的同時,還到另一家廣告公司兼職,呵呵,很回憶的過去。

現在看到太多的人談工資,我確實不喜歡,我這幾年都不和老闆談工資的,因為說出來好笑,帳面工資高了,還要多扣稅。我只在意公司的分配方式,怎麼樣算提成和獎金,年薪。我始終覺得工資是干出來,不是要出來的。

舉個例子:

有一個和我同齡的名牌大學MBA來我現在所在的小公司應聘,不願意和人事小姐談,老闆不在,我就來談了,我說好呀,以你的資歷我不能和你談給誰做副手的問題了,我跟你談談公司的分配方式吧,其實我們公司普通員工的收入都不高的,長沙平均水平,只是不忙,周末休兩天,工作滿一年還有一個星期的年休假。

但是公司幾個部門負責人還是有錢的,象我三十歲,一年18萬左右的年薪,其它的我就不清楚了,有幾個我一個星期才見一次的,比我還小,只怕拿得比我還多。你應該也是這樣的吧。他要求6千一個月的月薪,我說這倒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司不會給你安排業務的,你自己找業務回來,公司給你平台,給你配團隊,能掙多少錢是你的本事。

我說完了,問,你有什麼想法嗎?他說沒想法,起身走人。

太有意思了,你在長沙想拿六千一個月,你等別人找事給你做,你為什麼不能自己找到項目呀?六千是底薪呀,差不多7萬2千的底薪,如果是這樣的,那我自己算我應該拿到二十五萬以上的年薪了。

從來拿底薪和拿年薪 的人就是不一樣的。

如果你不敢拿年薪,你就不要想著談什麼老闆給你少了。

企業是要盈利的,資本家是要剝削的。問題是如果你是一個真正能創造價值的人,你自己所創造的價值是可以拿到手的。

大學畢業生,如果什麼經驗也沒有,只有知識,沒有技能,能找到一個給你幾百塊錢,讓你在這裡呆著學東西的企業就應該感謝了,如果你覺得這種企業不是你所嚮往的,你在上大學時就老老實實努力學,少玩,多練。

我工作有一個總結,錢永遠不會是目標,但是它會是結果。

談到職業規劃,有人說過職業可以規劃的,我也相信未來可以計劃的,問題是,你是不是這個能不能計划出你未來的人,以及,你身邊有沒有熟悉你的高人指點,如果沒有,那你自己都不會明白你自己的未來是什麼的,就像你去做所謂的性格測試,說不定是你自己在自欺欺人了,這種事多了,沒人會把自己算成一個壞人的。

所以重要的還是那一句話,複雜的生活簡單過,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做到極致就好,要相信大道至簡這個道理。

你是中文系的,如果你的年紀還不是很大,建議你憑你自己的能力,哪怕是工資少點,你都要進最好的廣告公司,去呆上一年半載,按我說的方法學習,基本能力提升了,慢慢的你會遇到一些貴人的,還有你會涉及一些行業,慢慢的,你會發覺你內心深處喜歡的行業。

呵呵,特別是女孩子,只有努力才能進大公司,只有進了大公司才能遇到優秀的男生。好男生都關在寫字樓里上班下班加班的,呵呵。生活圈子都小的,你選擇的工作圈在你努力的階段就是你的生活圈。

想要拓展人脈,想學習更多職場,銷售技巧的朋友

可以加(群:32614-5086驗證碼: 知乎),純經驗交流學習群,廣告勿入

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有五個人非常重要。

第一個,導師,教練

他教給你實用的技巧、一定的工作經驗,而不是知識。他可以給你指明方向。

這個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前輩、老師、學長等。

第二個,陪練,同路人

任何人的成長都不是學出來的,而是學而習,習而成習慣,練出來的,能達到王陽明提出來的知行合一的高度已經很了不起了。在這個練的過程中,是一件很苦的過程,是一系列簡單動作的重複重複再重複,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人很難堅持下來,這時你需要一個同路人。

他可以是和你共同興趣,共同目標的朋友,也有可能是你參加培訓的同學,最好是和你生命中所愛的人一起奮鬥。

第三個,榜樣,他是你人生的標杆

在你一生中,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標杆,你向他學習,受他鼓舞,一步一步向他靠擾。

最重要的是那個你看得到摸得著的人,你知道,不需要通過機遇,只需要通過努力就可以達到的榜樣。

第四個,敵人,看不起你的人,拒絕過你的人。

人不到絕境是不會有鬥志的,你要證明他是錯的,他會給你真正的動力,經常在你不想努力奮鬥的時候刺痛一下你敏感的神經,讓你不得不發奮求上進。

第五個,最重要的是第五個,第五個人是你自己

世界上沒有救世主,任何希望當別人救世主的人不是瘋子就是傻子,只有自己才可以救自己。

這個世界上,失敗的人除了天分太差之外,只有以下幾點,懶,方向不對,方法不對,沒有堅持。

總之就是捨不得苦幹+巧幹。

如果你自己做不到,你不要怪別人。

基本功是你自己的,細節所積累下來的,能讓你迅速融入新環境。


安心做兩年事 這個行業……就剛入門了


" 從最底層干起,一點一點地獲得成功,我認為這是搞清楚一門生意的基礎的最好途徑。" -洛克菲勒

第一階段,找個培訓水平最高的公司,去加入他們,作為新人一點點學,不僅僅學行業知識,同時要摸透培訓你的講師,他們的心態如何?他們的演講套路如何?你能否做到和他們一樣演講授課甚至比他們講的還要精彩?其實這個階段需要超強的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後期的表達能力(之後會用到);

第二階段,帶好眼睛和耳朵去工作,像海綿吸水一樣吸取身邊職場老將的經驗和領悟,這個階段需要悟性(或者說,理解能力),時間長短自己把握,當你對組織結構瞭然於心,對大家工作心態了解個差不多時,就可以了;

第三階段,跳槽,去同行其它公司,在簡歷里寫上上一家公司的名字,但是經歷的時間改成一年甚至更久的時間,職務就不是簡單的初級職務了,而是高一級的,但也是你有把握能幹好的職務,合理吹噓,不要吹太大超出自己能力就好。無論是在面試,還是錄取後進入工作,之前的對行業和職務的理解,對開展業務和推進工作的表達,上次離職的合理解釋,會綜合用到之前階段的所有學到的東西,一般情況下還需要加上一定的社會經歷以及一個成熟穩重的外表。把自己理解的東西用合適的表達讓別人理解,你也會讓自己的學習和領悟更加深刻。

這樣的過程,對於專業性不強的行業,你基本可以用最快的時間了解清楚。具體時間看個人悟性和學習機遇。

總而言之,缺專業知識就補專業知識,缺從業經驗就補從業經驗,缺什麼就補什麼,但最難補的其實是社會經驗和專業性較強的相關知識,比如如何編寫一個圖形界面手機遊戲,撰寫一本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或把多台ps遊戲機組合成小型計算機跑圖形處理,或者3分鐘之內看透一個面試者的求職心態,或者一天內給出企業上市的改造方案(胡亂扯扯,請勿較真)。

最後,希望學習總是好的,即使大多的結果是這個過程需要不止一周的時間。但這種大開腦洞的感覺很爽的,真的。有此想法的,也不必在意其他那些回答,現在社會變化這麼快,哪兒容許你一條道走到黑?我這裡有個賺錢的項目邀請你一起干,你卻說我先考察一年,以後加入還是不加入考察完再說?馬雲一開始做的是翻譯社,李嘉誠從五金到塑料花再到房地產也是換了不止一樣行業,更不用說李嘉誠老闆當年藏起老闆身份,偷師學藝去歐洲當學徒工的經歷了。


5000點到3000點那些日子,很多人一周摸清股市


欲速則不達


就算你蹲街頭要飯,都不可能一禮拜摸清行市。

想速成是人類近代犯的最大一個通病吧


現代人的弊病就是什麼都想速成,看到知乎各種幾個月內賺一百萬,幾天能不能瘦十斤的問題就知道了。

我自己來說,如果要初步了解一個行業可以多看幾家同行業的上市招股書,會把該公司的盈利模式以及上下游披露出來,但是要摸清或熟悉,一個星期有些難。

坐等其他大牛答案。


問題轉化一下,其實要求的是快速的學習能力。

具體咋辦?

1、行業概況了解,可以看行業研究報告(諮詢公司、調研公司、券商的)。

達標標準:a:) 用戶是誰?他們為啥買這個東西?

b:) 市場有那幾家提供這個產品/服務?差異性有哪些?市場佔有率?

2、成功關鍵要素分析:把行業內排名靠前的幾家企業的歷史好好看一下。

可以看行業新聞、企業網站、企業老大專訪、企業年終總結新聞等。

然後總結一下,干成功的這幾家,都分別是哪一塊做得比較有特色。

3、如果有時間,去終端做個走訪,跟企業終端銷售人員聊聊


少年,為何你如此浮躁。試問這個行當一周就能摸清,行業從業人員會是怎樣的三教九流和烏煙瘴氣。


儘可能搜索這個行業所有的差評,從驚訝看到平淡。


轉行窮三年聽過嗎?一周摸清?


深入了解不可能,就是個賣水果的也有很多tips,只是外行人不了解或者沒必要了解,一周如何做到深入了解?

如果只是基本了解,或者做到「盡職」調查的話,基本可以。

掌握一種萬能框架,按照框架結構去了解內容,豐富理解而已。@米蘭達 圖片里的問題,已經非常全面,可以吸收借鑒,整理成自己的框架使用就好。

還有個人經驗,想讓自己從一個行業門外漢到有基本了解,首先需要很強的閱讀和理解能力,其次需要基本的整理能力,最終還要有耐心整理成自己可以表述出來的邏輯。

BTW,之前聽一個前輩說過「沉浸」這個詞,個人認為對於初步了解一個行業,非常重要。


別的不說,土木比較難。

僅從我的專業橋樑來說,行業方向有:

施工方法;

工程監理;

造價分析;

結構設計;

養護維修;

新型工程材料應用;

軟體二次開發;

其餘大概還有抗風抗震以及特大工程專項研究之類。

就業方向包括:

公務員——各級交通部交通廳交通局;

設計院——各類長期加班人員,包括類似於程序員的程序開發民工;

施工隊——管民工看現場;

大專院校——搞課題拉項目。

由於橋樑建設一般是國家出資,屬於公共工程,相對於房地產這類個人出資開發的土建類來說,行業深度已經減小了。

總體來說,不景氣;

細節來說,不耽誤個人混飯吃。

不過這個答案並沒有什麼用處,僅僅給出一個結論而沒有分析很難讓人信服。

想要分析的話,上面這些方向相關資料調查,兩周時間應該不夠。寫個行業調查報告只需要一晚上抄論文一上午修改就好了,不過既然是給自己看的,相信這麼水的東西應該很難讓人滿意。

因此,就該問題來說,不夠。

以上。


其實有個比較簡單的辦法,上知網搜該行業博士碩士論文,分分鐘的事。


我想告訴你

學習永無止境

永不談摸清


這個問題巴菲特在〖聰明的投資者〗中這樣介紹的。當我投資一項生意的時候,我會到實體店去看看銷量,就像當初我選擇投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一樣,我到公園去撿了大概100個瓶蓋子,發現可口可樂佔70%左右。我也會到行業優秀企業的公司去看看,如果發現老闆辦公室小而緊湊,專心經營而非大手大腳。這些因素是讓我下決心投資的關鍵。 再結合報告熟悉,更紮實穩妥。


推薦閱讀:

Regus和We work(聯合辦公)有什麼樣的根本性區別?
通過代理註冊公司會有不確定性風險嗎?
據說互聯網分析師許單單畢業 4 年從年薪 10 萬到 40 萬,此說法靠譜么?
李嘉誠手下有哪些得力幹將?
文藝青年想要追隨內心去開個咖啡店,有何建議?

TAG:創業 | 商業 | 職場 | 化妝品銷售 | 房地產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