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果殼網的產品「在行」?
在行 - 你的私人智庫
其實我最好奇的是……種子用戶都是誰?
2015年8月初《南方人物周刊》特稿:創客001|你好,我的一小時導師以我從3月上線到最近7月使用在行的前因後果為線索貫穿全文開頭-中間-結尾,甚至還有人生各階段的經歷作為背景,特稿的體裁本身就更側重故事性;
從滴滴打車到滴滴拉屎,O2O還有什麼閑散資源沒盯上?O2O八字秘訣「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真的還存在藍海嗎?
2015年3月13日,果殼網推出了一款O2O+C2C的諮詢產品「在行(háng)」,開啟了藍海破冰之旅。筆者恰好近期有諮詢的強烈需求,因此在這款產品剛推出半個多月的時間內已經進行了10次交易,積累了大量用戶體驗,從體驗感受出發,進而思考這種新模式。
諮詢市場的人群數量和使用頻率雖不比衣食住行,也是一塊不小的蛋糕。但諮詢既不提供有形的物質,也不提供標準化的貨品或服務,全憑一張嘴,效果也很難客觀衡量。這樣一個「非標準化產品」能和O2O順利融合嗎?
一、美好的設想:O2O+C2C讓「弱關係」的大腦也參與到共享經濟中
筆者是這樣用上這款產品的:以前就一直想找職業規劃方面的諮詢,但缺乏渠道,網上搜索到的對其資質不放心,聯繫和支付過程也不方便;而同學/同事又大都是同齡人或者同行業的,存在相同的困惑。發現「在行」這個新產品後,我諮詢了各行各業人生和工作閱歷都很豐富的牛人(知名公司CEO、總監等),豁然開朗,正常情況下是沒有機會一對一連續幾小時和這些人暢談的。首先感覺這確實是個能解決問題的新東西。
在諮詢過程中,有行家("在行」對諮詢師的稱呼)就跟我開玩笑,今天你跟我諮詢職業規劃付了500,明天我跟你諮詢自駕游經驗也付500,我倆一來一回就創造了1000元GDP,呵呵噠。
也並非都是玩笑,這正是「共享經濟「,三人行必有我師,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把閑置而分散的大腦利用起來,在C2C平台上和用戶需求做一個匹配,就利用上了。打破了「強關係」的圈子局限,讓「弱關係」的牛人參與進來。你可以同時是買家和賣家,各取所需。而且不一定大牛,每個人都有其擅長的,都可以出賣自己閑置的腦殼!
定位差異化上,似乎也填補了市場空白,和諮詢公司、教育培訓機構、分類信息網站、問答型網站等成熟市場都有明顯的區別。關於戰略定位,文章最後會詳細分析。
設想很美好,接下來不得不面對一些現實了:不見得殘酷,但值得思考。
二、使用流暢度:非標準化產品的流程痛點
一開始我想,這不就和網購一樣嘛。首先選「行家」,相當於進了一個店鋪;然後每個行家有幾個不同的諮詢話題,也就是每個店裡有不同的寶貝;拍下寶貝,付款,諮詢後評價,完事。但現實沒這麼順利。
首先,在行家開放預約(也就相當於有庫存)的情況下,拍下了還要等行家來確認到底願不願見你,而有的甚至過了一周也沒回復,這如果在購物網站上,屬於「虛假庫存」或者「超過72小時未發貨」。
其次,進入到雙方約定見面時間地點了,在我使用的10次里沒有一次是用平台PC端或App完成的,全都是我和行家直接聯繫協商。非不想也,不能也。因為在官方平台工具上是這樣的:行家先提出兩三個時間地點,然後買家也可以進行修改,但與其紙面上反覆博弈,不如拿起電話直接解決,而平台反而成了累贅。電話約好後又要在上面修改時間地點才能確認收貨,過了一定時期限甚至要打電話人工修改。
這些問題是在網購時從沒遇到過的,看來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啊,於是我梳理了所謂O2O+C2C諮詢模式的「在行」流程,與網購流程進行對比,如下表。
立刻看出來,3和5是「在行」比網購多出來的環節,也正是我遇到的麻煩。
首先說環節3,「行家」是否有權選擇學員?諮詢業、服務業能否在明明有空(沒空可以不開放預約嘛,也就沒有之後的問題了)、又沒有明文約定其不服務的人群的情況下隨意拒客?這點值得探討。如果有權,是否破壞了商業契約?如果沒權,是否平台又過多干涉了C2C自由市場經濟?
環節5並沒有環節3那樣的爭議,相信並不難解決。
其他環節,都和網購的成熟流程類似了。所以解決了這兩個環節,整個體驗就順暢了。
三、用戶評價機制:O2O改造諮詢業的關鍵
如果前面說到的流程體驗是否順暢算作軟實力,那麼行家的服務質量無疑就是該平台的硬實力了。
一方面可以看名望、資歷,但這只是評價他自己做得怎麼樣,作為諮詢服務業,教別人教得怎麼樣,以及服務態度,是另一回事。所以另一方面,就看評分和評價了。有很多細節,比如前期準備工作,有的行家提前要了學員詳細簡歷,諮詢中明顯就能有的放矢;而有的對學員申請時提的問題和基本信息也沒太看,就偏於泛泛而談。諮詢環境也很重要,試過在飯店裡進行,美食美色誘惑,難免分心。巴菲特晚餐?好吧,沒吃過。
現在是實名制評分評價,但這並不是最大的問題,其實不實名也能猜出來是誰,因為同時段的「買家」太少甚至唯一。最大的問題是:不同於網購的陌生人關係,諮詢完後學員和導師往往建立起了聯繫(留電話、加微信是標配,把學員建個群的也不少),身處同一城市甚至同一行業,礙於情面,評價的客觀性怎麼保障是個難題。實際來看也已出現這個問題,幾乎個個滿分好評,即使私下也不太可能直言。這樣不僅不利於行家的總結提高,更不利於平台吸引學員良性發展。
作為平台,建立合理機制讓上述服務質量透明化,是一個重要使命。一旦推進了哪怕一點點,降低了一點原來深不可測的諮詢行業和大眾之間的高牆,也有極大的社會意義,也就是改造了諮詢業。
四、信息搜索機制:非標準化產品規模化的前提
目前在行還只有9類300多個話題、百來個諮詢師,不需要複雜的篩選。現在的條件屬性確實也僅僅4個:話題一級分類、價格、諮詢時長、評分。而且從實際體驗看,諮詢時長往往超出標稱的50%以上,參考性不大。現在最多只要翻幾頁,體驗是沒問題的。
但以後話題(寶貝)和行家(店鋪)越來越多,怎麼方便用戶搜索和信息呈現?競價排名,還是每個行家要像天貓那樣僱傭推廣人員研究規則獲得更多流量?
行家哪些信息能標準化成屬性?性別、年齡、學歷?是否會感覺成了招聘網站,變low了?新手和老手,怎麼區分?因為一些行家並不是專業的諮詢師,對話題的把握、節奏的控制、內心的挖掘,還缺乏經驗。因為你是「諮詢專家」啊,問我要怎麼聊就尷尬了吧。
標準化信息越多,優勢是用戶了解更直觀、過濾更快捷,對於平台也能留存大數據分析,劣勢是增加了使用複雜度,某些量化指標也不見得科學,特別對於諮詢這樣非標準化的事。
五、人群定位與行家准入機制:地域擴張的前提
在行現在只有北京一個站點。我是因為經常上果殼網,正好又有強烈需求,所以用上了這款產品。擴展到全國,怎麼樣找到這些「甲方」、「乙方」。想要進行諮詢的「甲方」,由於諮詢的話題包羅萬象,似乎沒有什麼特定的行業職業特徵,上哪去精準推廣?提供服務的「乙方」,也來自各行各業,哪兒是他們的聚集地?因為果殼網在北京,所以靠自己認識的靠譜的人做行家,是有信譽背書的,以後擴展到外地,行家的准入門檻怎麼設置?
至於行家資源和學員需求我是不太擔心的,不發達地區由於資源相對匱乏、信息相對閉塞,潛在需求甚至可能更旺。麥肯錫前段時間的報告「中國農村的網購達人更多」即是這個道理。一旦具備了基礎的條件,這種活力就會迅速釋放噴湧出來。
六、戰略思考:知識服務領域中的藍海定位
1、體驗中的定位迷失
使用多了後,就遇到了因為行家太忙而把一對一諮詢變成「拼車」的情況。像職業規劃這種東西,每個人情況千差萬別,幾個人湊一塊、一人一句,實際體驗的效果確實大打折扣,更多時間成了行家的個人宣講。如果發展到極端,就變成大班上課、甚至錄個視頻直接播了。如果答案是通用的,上百度經驗、百度知道就可以解決了:挖掘技術哪家強?
我產生了第一個問題:O2O諮詢模式和上大課的邊界在哪?於是提煉出第一個要素:針對性。問題針對性強,需要的諮詢者信息量就大,甚至不能僅僅通過線上來完整提供。所以伴隨的客觀條件往往是一對一、面對面、個性化服務。
職業規劃後,我開始關注其它諮詢話題,有的讓我感覺:這還算是諮詢嗎?琴棋書畫,好像是具體技能的培訓了吧,而且一次還教不會,要連續上課。找培訓信息,去「神奇的網站」嘛,來此作甚。
我產生了第二個問題:O2O諮詢模式和一般技能的培訓班的邊界在哪?於是總結出第二個要素:複雜性。問題複雜性強,往往也不容易通過線上全部解決。伴隨的客觀條件往往是時間長、費用高。
2、知識服務領域的市場細分
用戶為什麼花錢諮詢?目的只有一個:解決問題。不論標榜的是公益動機,還是商業目的,對用戶來說,好不好看療效。
我們把問題按前面總結出來的針對性和複雜性兩個坐標維度,分成四個象限(如圖):
I象限:最「重」——針對性和複雜性都最強,評價體系複雜,目前難以深入其內部,是「黑海」。
III象限:最「輕」,如搜索引擎、百度經驗、百度知道、知乎等都是其內部再從輕到重細分的產品,已是紅海。
II象限:由於其複雜性,內容商依舊是傳統的教育機構(在線教育尚無法取代),但由於其普遍性,出現了「神奇的網站」58同城、趕集網等分類信息平台,也已是紅海。
IV象限:還是一片藍海,「在行」填補的正是第4象限的平台。
3、越界的預警信號
如果明確了藍海的範疇是第IV象限,那麼第一個預警是在這款產品上線不足一個月時,就出現了「拼車」。當然人數多少不一定是唯一因素,話題如果針對性弱也值得警惕。第二個預警就是某些諮詢話題有向「連續劇」發展的前奏。
從「共享經濟C2C」來說,專業培訓機構和諮詢公司如果進駐,就成了B2C,不僅偏離了象限、介入了紅海,還失去了該平台的核心價值:互聯網時代的去中心化「分散式大腦」,又重回了傳統時代的「高度集中式」,C2C的流通是雙向的,而B2C的流向是單向的。所以切記要的是"C",不是"B"。
七、結語
這篇文章:
一不談論盈利模式之高大上話題,對於初生的產品或許有點遠,而我也從未從事過互聯網產品之類的工作;二不是流水賬軟文,所以不曬諮詢過程,如某些顏值高的導師;三不是摳細節bug的產品評測,那樣就太多而瑣碎了;只寫從用戶角度稍加提煉的直接感受與間接思考。
瓦特並不是第一個發明蒸汽機的,蘋果並不是最先採用滑鼠的,但卻是首先將其推向了便捷的實際應用。用戶不關心誰是第一個(以及誰第一個死),只關心誰第一個好用。
這種非標準化的知識服務能否複製形成商業模式,O2O+C2C的諮詢產品能走多遠,2015值得開始關注。
大趨勢不用說,因為各種黑科技、小工具的發展,未來越來越多的事情可以通過鬆散組隊的方式來完成,在「公司」這種組織形態之外,必然出現越來越多的新型組織,只是時間點的問題。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共享經濟的一種,uber是車,airbnb是房,司機和房東都不是公司員工,下面我們要說的是更虛幻的「認知、智力」。
對於一些專業人士,他們的閑暇時間,是可以僅僅通過聊聊天的方式,就幫到很多人的。我個人,是通過在行,第一次聊了個收費的天兒,所以談談體會。
先有個基本判斷,輕諮詢這事兒(不管姬十三同學是否承認在行是輕諮詢,但我覺得,聊天的雙方有明確的供需關係,而非平等的閑聊,就是一種諮詢),如果不考慮費用,肯定是供不應求的,所以,需求端的問題相對容易解決。
那麼,為了匹配供需,收費是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市場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嘛。不過,做了一次行家(在行里對專業人士的稱呼)之後,發現「錢」在這其中起到的作用,絕對不只是「價格門檻」,甚至可以說,「賺錢」的感覺微乎其微。
更重要的感覺:
一個過濾器:我知道對方是願意花幾百塊錢解決問題的,也看了對方的基本信息,意味著這是一個樂於學習的人,會想各種辦法提升自己的人,是一個相對靠譜的人。
一種契約感:只要有錢在裡面,不論多少,我都不會遲到,會針對性的準備一下內容,會在過程中把手機靜音,會聚精會神,因為雙方都知道,這是一個契約。
收到第一筆錢以後,假想一下這個模式的演化,可能的問題:
第一, 行家新鮮感驅動,無持續供給。
對於一些明星行家,平台並不能帶來價值。錢,不缺,而且,想賺的話,目前平台上的定價範圍,似乎也沒足夠的吸引力(我的判斷是,通過這種零散時間賺到的錢,並不是最高效的方式,因為1、2個小時,很難深入,就是說,只能發揮出明星行家的淺層次價值);名,獲得一個評價的時間成本太高了,貌似知乎、自媒體是更有效的方式。
但平台需要明星行家,可以把他們定位在玩票者,不時用各種新鮮的玩法吸引他們,相當於電商概念下,店鋪里的引流商品。
當然,也有一些做法可以給他們帶來價值:
第一,讓行家與學員的關係更對等,可以互相學習,或者,行家聚會?這就有了持續的動力。
第二,行家自己把見面行為和對自己更有價值的事情關聯起來,比如投資人通過見面找好項目,企業高管通過見面招人。
不久後,平台上真正產生交易量大頭的會是「職業行家」,即以此為生的人,比如本來就做類諮詢服務的,心理、法律、健身教練等等,很簡單,他們把這裡當做渠道,是來賺錢的。
第二,上量以後的供需匹配。
其實是模式輕重的問題,現在的在行還是很重的,運營人員在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有點像經紀人:主動拉行家、幫行家編寫「商品」內容、篩選見面的申請、幫行家拍照宣傳……其實,這裡面,在行在為行家們做信用背書。
這種輕諮詢是典型的非標品,商品描述很難客觀、見面後聊得開不開心、是否解決問題都很難客觀,所以評價也很難客觀(而且我覺得,都見面聊了一個小時了,一般都互加了微信,再給非好評的可能性實在很低,也就意味著評價會失效,反正我覺得如果看到一個非好評,那背後一定是一場很不愉快的聊天)……
於是,很難做輕,但平台要長大,上量以後又不得不找到標準化的運作方式,平台再難在每個行家身上花太多時間,行家們越來越平民化,評價又是失效的,作為買家怎麼選?這是將來供需匹配會碰到的大問題。
可以想像,「職業行家」可以做成相對標品,類似醫生挂號,但,標準化以後的在行,似乎也就不好玩了,就像uber,開始很可能叫到卡宴、X5,後來就都是桑塔納、榮威……了。當然,平台的價值肯定是有的,但,更像一個垂直電商,是否還符合初衷?
還有個微觀的匹配問題,就是約約約很麻煩,雙方想想自己到底何時何地有空,協商時間、地點,我的經歷是已經有些單子因此取消了。
第三,已經見面過的雙方,下一次見面還會通過在行么?
也許,這並不是問題。
最後,歡迎大家通過在行找我聊天,新鮮勁還在。
產品經理相關話題、創業相關話題,點擊下面的鏈接。
蘇傑- 前阿里PM,「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
我被邀請加入了在行,忘了是誰邀請的
後來被叫去拍照,寫簡介,上首頁再後來就是各種約初期報價不能超過300公司人紛紛罵公司安排的客戶培訓會你講都是10萬起!那一個人聽你講1小時居然才300!太賤賣了。3單過後可以改價格了
當時不知道又稀里糊塗地講了幾次收穫了幾個好友挽救了幾隻廣告狗算是指點迷津了吧但自我感覺模式很不好
老師覺得虧學生覺得貴而且有往約炮性質發展的趨勢
最最最主要的是
太累了我不知道那種上著班還能一天接幾單的人怎麼做到的我做不到要根據每個人的實際問題作解答沒有固定模式都是現場提問現場解決一場下來累成狗有的學員帶著20個同事的問題來一個個問我
有的直接拿著brief讓我幫忙想個創意有的是說自己很迷茫辦公室政治複雜我要幫她解有的是創業瓶頸尋求爆款創意點子這些,都只要300塊
隨後學員會很禮貌的寫兩句好評
所以說,我現在基本上被約是拒絕的
除非有人上來喊我圓圓!
我要對我的粉絲好點兒!很看好這個產品,但是要做大做強,需要過的坎兒非常多。原因很簡單:作為某一些專業知識的提供者以及另一些專業知識的需求者,我非常需要這樣的平台。(希望 @姬十三 把我發展成為供應商)還是那句話:二十一世紀什麼最寶貴,人才。
以我自己舉例,為什麼需要這樣的平台,而目前知乎等產品無法滿足。我自己做過管理諮詢、做過風險投資、做過留學顧問也自己申請過美國學校、在互聯網創業公司做過產品等等。這些年,以上領域的許多專業問題,真是被許多人免費諮詢過,基本都是朋友以及朋友介紹的朋友。坦言之我在這些領域都不是真正頂尖的人才,但是不妨礙我是業內人,然後給與到提問者真正的幫助。比如:- 掌控好歷時數月的融資過程中的現金流,拿到Termsheet之後可以要一個Bridge Loan,這個建議幫助一個初創公司在Closing之前度過現金危機,否則創始人只好到處求人借錢。(這種建議是在深度交流後才提出來的。如果創業者能在知乎上問出這類問題,其實已經對融資深入了解了。)
- Bridge Loan的美元入到美國賬戶還是香港賬戶。(一個簡單的回答幫助Founder省了無數的奔波。這類簡單問題估計在知乎都翻不起波瀾。)
- 哪家VC從Termsheet到Closing的概率比較大。(這類得罪同行的數據,還是不要公開發表了,但是對創業者的選擇或者掌握節奏又很有幫助。)
- ……
- 首先,我願意無償把這些知識貢獻給我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甚至貢獻給嚴肅問問題的陌生人。
- 其次,不要臉地說,如果因此獲得報酬,我很開心。哪怕是三瓜兩棗也開心,這屬於意外之財,類似於中彩票或者刮發票中獎。是否願意為此付費代表了一個人的嚴肅程度,曾經在知乎上認真回答過一個陌生人關於管理諮詢行業的問題,對方就一個「謝」字打住。
- 最後,成就感除了真正幫到了詢問者,還有一些副產品。也許能認識一個優秀或者有趣的人,成為朋友或者校友或者同事;也許能有技能交換的機會;也許能有商務合作的機會(我自己做的幾個天使投資,大概都是創業者來請教問題,我們雙方之間互相覺得靠譜,於是產生了投資及合作關係)
- 知乎的馬太效應明顯,要想獲得前幾名太難太難,只有幾種可能:大V(寫個占坑稍後補充,就能獲贊過千,秒殺後面辛辛苦苦的回答),非常認真得寫答案(知乎的精彩答案非常多,旁徵博引,甚至嚴謹到學術論文的程度,不寫個數小時是沒戲的),抖機靈逗逼賣萌等等。但是許多老老實實做答而排在後面的答案卻無法得到足夠的尊重,特別是考慮到每個答案下比較水的各類評論。
- 知乎上除了獲贊以及少數人成為大V,大部分人獲得的實惠非常少。在行好歹有錢,或許能增加一個朋友,或許還有不少副產品。
- 許多敏感信息不方便在公共場合說,但是可以一對一說。我有幾個排名第一的答案都是匿名的,不敢在知乎上爆料,但是一對一說沒問題。
去年的時候「在行」曾經邀請我入駐,被我拒絕了,原因不是我太傲嬌,而是價格談不攏:「在行」建議的價格要遠低於我的期望值,然而如果調整到「合適價位」,放到「在行」上估計會門可羅雀、無人問津,所以「在行」的商業模式至少對我來說是不成立的。事後我也問了一圈周圍的朋友,很多被「在行」邀請的專家都有類似的問題,為什麼呢?
透過現象看本質,「在行」的模式是把線下的諮詢通過互聯網來做營銷推廣,最終的諮詢活動還是主要在線下完成(一對一約談),這應該屬於O2O(線下到線上),然而這種僅僅利用互聯網來進行營銷,並沒有充分發揮互聯網其他技術優勢的模式,屬於O2O模式中互聯網化較弱的一種。
我們進一步分析下,就會發現這種弱化的O2O模式在產品能夠大規模、批量化生產的行業,是比較適合的:互聯網可以降低營銷成本、提高營銷效率,使得產品生產規模增大,邊際成本持續下降,從而提高了產品的利潤。但對於奢侈品或者限量產品,這種模式則非常不合適,因為奢侈品或者限量產品的主要制約因素,是稀有資源的不可複製性而不是營銷能力,所以單方面提高營銷效率並不能提高銷售額和利潤。這也是為什麼淘寶微博微商適合做大眾消費品不適合做奢侈品銷售的原因之一。
「在行」所涉足的諮詢恰好就是屬於稀有資源不可複製的業務,諮詢業務難以產業化的核心問題是規模化困難,無論哪個行業,都嚴重缺乏擁有合格諮詢能力的人(這個問題很容易反證:如果一個行業能夠存在大量具備合格諮詢能力的人,那麼客戶就不再需要這種諮詢,而是直接低價聘用相關人才,或者自己成為相關人才來更廉價地解決這個問題),通過互聯網把嚴重缺乏資源的業務規模化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是一目了然的:市場上會更加缺乏資源(具體可以參考為什麼醫院互聯網挂號做不起來)。
諮詢的互聯網化和規模化還會導致價格下滑和劣幣驅逐優幣:前者是由於用戶在互聯網上的付費心理預期會比現實生活中更低,更傾向於購買便宜的產品(大家可以思考下自己的消費習慣,是不是同樣花¥100,線下要比線上容易得多);後者則是因為大量低價低質量商品的出現會把高價高質量商品趕出市場。
低價低質量的產品容易產生質量糾紛,質量糾紛會導致平台口碑下滑,平台口碑下滑會導致用戶購買力下降,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將優質的諮詢者趕出平台。 類似的事情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就已經發生過很多次了,歷史上無數嘗試將諮詢業務規模化的公司最後都掉進了自己挖的坑裡。
與「在行」相比,無論是值乎、分答還是知乎Live,或者小密圈在這一點上都要好很多,他們的「諮詢」是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的,因此具備可複製性、跨地域傳播性和可重用性。通過將內容傳播給更多的人,從而降低邊際成本,非常好地利用了互聯網技術來改善商業模式。更進一步來說,如果平台具備了知識可管理、可重用、可檢索以及再生產的特點,那麼生命力就會更強。至於值乎和分答為什麼沒有崛起,知乎Live和小密圈能否崛起,那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下次有空我可以試著來分析預測一下。
當然,現在入駐「在行」的專家也有不少並非僅僅為了諮詢的收入,而是希望以「在行」作為自己的營銷平台,進一步拓展新的業務,這種並非產品自身設計的使用姿勢就不在本回答的討論範圍了。作為一個前產品經理,我更喜歡簡潔明確的產品設計:也就是從宣傳、到產品的細節設計、到用戶對產品的理解都完全一致,產品經理有一個座右銘:「產品本身才是最好的使用手冊」。而且,如果用戶都是把「在行」當作售前平台低價甚至免費試用,然後核心諮詢業務高價走體外,那「在行」這個產品的商業模式同樣也無法成立。
重要的話再強調一遍:互聯網革命的本質是用新技術來優化商業模式,做不到這一點的,其實等於沒參加革命。
利益相關:小密圈投資人
「在行」正式發布了,作為同行,特別想分享下自己的感受。
關乎產品
3個月多前,我們團隊的CEO在北京和果殼姬大見了一面,聊的就是「在行」這款產品:「在行」,與我們正在做的產品,很像。知識服務領域的C2C共享經濟,「在行」不是第一家。- 2006年,我的JA前輩、當時在微軟的 @劉潤 創辦了「捐獻時間」(donatehour.org),致力於號召企業志願人士幫助青年人的成長 (「捐獻時間」-搜狐新聞) 平台運作了一段時間後,交付給了央視的公益項目;
- 2010年,張沈鵬的42區和知乎幾乎同時上線,技術背景的基因吸引了上萬的圈內人註冊關注,如今已然偃旗息鼓;
- 2013年,Google推出Helpouts C2C知識服務平台,今年2月,Google施放了其知名大招——「宣布關閉」;
這是一個已經有無數前浪死在沙灘上的領域,即使如此,後浪依舊波濤澎湃。
在行的出現,對我們而言不是競爭者,而是同路人,在這片藍海,遠遠沒有到天天撕逼競爭的天地,更多的,是一群帶著點書生氣質的志士在探索。
- 2014年7月,新東方 @陳向東 宣布創辦跟誰學,要做「教育領域的淘寶」,早期主打熱門的中小學家教領域,如今已然布局到一個更mass的市場,最近更是高調宣布完成史上最大A輪。(這裡不討論實際數據,但對跟誰學創業團隊的強大執行力,我表示欽佩。)
- 幾乎與果殼宣布「在行」產品的同時,中國三明治也宣布推出了B. 問達 Go2KOL,嘗試將其多年的高品質用戶變現;
- 今年以來,領路、知本家等新玩家也開始冒出尖尖角,讓我們感受到了這片藍海的股股波濤
- Clarity( http://www.clarity.fm/ )以電話會議方式解決雙方諮詢,去年完成10萬多次會話;
- 24sessions ( https://24sessions.com/ ) 坐標歐洲的專業知識分享平台;
- Popexpert ( https://www.popexpert.com/ ) ,帶著點文藝氣質的社區;
- Evisors ( http://www.evisors.com/ ),專註於職業領域就業諮詢...
我們的產品「8點後」亦是在這領域中的試錯者。( http://www.8dianhou.com/,產品概念源於八點後定理_百度百科 )
作為一家傳統教育培訓公司孵化的互聯網產品,這款產品的誕生源於對既有客群的理解:大量的用戶(學員)諮詢需求過於個性化,標準化的培訓產品是很難滿足的。而地域、時間的差異也難以有效的促成一對一的諮詢。
我們決定嘗試用互聯網的方式解決這些問題,「8點後」應運而生。和「在行」提倡的「一對一、面對面」有所不同的是,「8點後」目前採用在線方式促成用戶的諮詢溝通。在這個知乎問題的回答中,我們看到很多知友也拋出了對這種產品的質疑。的確,我們也在著力尋找三大問題的突破口:- 頻次:低頻是互聯網產品的禁區,如何搶佔更多的用戶時間?
- 規模:長尾的供給和需求,如何建立有效的推廣和匹配機制?
- 質量:非標準化的知識服務,價值如何衡量,結果如何評估,品次如何保證?
還沒有答案,或者說找到了一點點答案,正如姬大所言:我們慢慢做,你們慢慢觀察。
關乎理想
這樣的產品,必然是帶著理想、帶著情懷的。2008年,懷著「教育公平」的情懷,我走進了黔東大山,開始了支教生涯,山區的信息化建設在硬體方面遠遠超出我的預期,機房裡完備的計算機和網路設施一度讓我產生了這樣一種錯覺:「利用遠程教育實現教育公平指日可待」,可不久我就發現:還遠不到時候。
由於沒有相關的師資資源,國家大量財政投入的硬體設備,到了這裡的命運是:鎖進了機房,積灰,折舊待報廢。當時寫的七絕:黔東空山回書聲,
黑鐵銀絲空惹塵。傳知佈道無妙徑,不知何路尋賢人。
這是教育資源不對稱的真實寫照,即使在發達地區,問題也到處可見,本文不表。
知識服務,關鍵在人。
我們可能都有過這樣的感慨:在某個困頓的時期,求得一位前人的指導,醍醐灌頂,撥雲見日,柳暗花明。而這些前人,「行家」也好,「導師」也罷,往往不是「強關係」。
If you want to rent your house, use Airbnb;
If you want to rent your car, use Uber;If you want to rent your brain, use us!我們所做的,正是加速這些「弱關係」的碰撞,製造更多的可能。分享經濟正在帶來美妙的社會變革,而知識服務領域,我們深信在做一份創造真正社會價值的事業。
Alwen Lu | 8點後前產品經理、聯合創始人。經朋友推薦,在「在行」上做了一段時間行家,鑒於職業習慣,關於學員、關於行家、關於商業模式關於O2O想了不少東西,稍微整理,略作分享。
老規矩,懶得看長篇大論的直接到最下看思維導圖。6.12更新:
被學員吐槽,說我之前的內容都是站在在行和行家的利益分析問題,太資本主義,分析了那麼多,也沒說過學員怎麼辦才好。顧客就是上帝,為了學員能夠收穫更多(其實是為了更多人約我),下面就為學員設計一個《在行的正確使用說明書》。學員只要依照說明書逐步操作,就可以佔盡在行和行家的便宜。希望寫完值這個之後在行行家線下見面,不要被人打。。。。《在行的正確使用說明書》一、明確目標無論在行能提供什麼樣的產品和服務,它仍然只是一種工具,工具只有指向一個目標的時候才能衡量,才有意義。如果失去了目標,蘭博基尼可能不夠省油,黃花梨可能不夠結實,在行花錢約了行家可能不如百度、知乎的免費答案。所以,約人之前,請學員先明確:- 我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 我願意付出什麼代價來解決這些問題;
- 這些問題能否通過在行解決;
- 問題解決是否有時間限制。
- 我的問題行家會不會?行家有沒有相關背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我的問題行家行家擅長不擅長?行家是否專精在這個領域,人的精力有限,越聚焦的行家,自然越精深。
- 我的問題行家願意不願意聊?對於行家來說,問題的解答過程也是教學相長的過程,如果問題離行家現狀太遠,行家解答起來既不精準,也難以有效;
- 我的問題行家是否有空聊?如果問題的解決有時間限制,比如下周的面試,下月的答辯。即使前三項都符合,但是約的人太多,行家沒時間的話,也沒辦法解決問題。
綜上,匹配最重要,想提高學習成績,班內的尖子生的指導比起高考狀元,乃至出題教授都有用的多。
三、做好功課- 問題的範疇
世界上有兩種問題:
- 是什麼和怎麼辦;
- 應該是什麼和應該怎麼辦。
前者是客觀分析和後者是價值判斷,客觀分析可求可得,價值判斷可求不可得。
行家沒法回答,你應該選擇一個大公司的基層職位和一個小公司的管理崗位哪個更好;也沒辦法回答,紅色的桌子和藍色的桌子哪個更好看。行家只能回答,你想去大公司需要什麼能力,想去小公司需要什麼素質;如果用紅色桌子一般配什麼椅子,如果用藍色一般桌子配什麼壁紙。- 問題的深度
既然約了行家,就要價值最大化。
- 盡量不要問一些可以隨手百度到的問題,既不尊重行家的時間也浪費自己的錢。
- 盡量寫好提問提綱,不要浪費時間,也不要被行家的旁徵博引帶到天涯海角,反而忘記本來的問題。
- 盡量結構化提問,帶著問題引導會談不斷深入,而不是浮於表面,翻來覆去都是差不多的層面。
- 盡量面向行動提問。多數人糾結已久的問題,其實很難一面解決,比較靠譜的是和行家一起制定面向行動的行動計劃。
- 定價機制。在行官方為了保障學員的利益,對於新上線行家的前幾次約見都會建議比較低的價格,之後再提價。所以,想約行家要趁早,剛上架正便宜,眨眼之間就貴了。
- 結算機制。在行的約見費用是提前支付的,但一般有服務精神的行家(比如我)都會提前到達約定的地點。所以,學員不妨早去見面地點,既給了行家好印象,又能多聊多問,還不用加錢。
- 有了什麼新的想法思路;
- 下一步要補充什麼知識;
- 下一步要提升什麼能力;
- 下一步要沉澱什麼資源;
- 是否還需要再約行家,要到什麼程度需要再約。
行家約見不要聽著激動,想想感動,最後卻沒行動。
六、交到朋友
價值的展現是相互的,在你提問行家的同時,行家也在感受你的專業、嚴謹、負責、進取。這份感受說不定就會為學員的職場和人生,敲開一扇門,打開一面窗。在我看來,在在行這個平台上,學員與行家,不是交易,而是連接,交易是零和的,而連接是雙贏的。這種雙贏才是在行最有價值的部分。
相比有趣的靈魂終將相遇,我更期待相遇之後創出的奇蹟。
希望在行能夠創造更多奇蹟。
6.8更新:
欣賞在行的團隊,也看好在行這個產品,這是我願意成為行家的原因。「個性化問題」的解決側重交談還是諮詢,取決於是社交導向還是問題導向。
導向不同,策略也相應不同,社交導嚮應該聚焦引導互動,問題導嚮應該確保質量可控。兩種策略很難兼顧,戰略既是權衡也是取捨,產品特點鮮明才能讓行家和學員更好理解,更好接受,更好傳播。下文從客戶需求的角度,梳理產品策略,優點不多贅述,針對改進的部分詳細分析,希望可以幫助在行走的更遠。- 背景局限
我在「在行」上提供3方面的諮詢:
- 職業指導
- 管理培訓
- 創業諮詢
對在行的理解和分析基於這3方面溝通的基礎之上,而這3方面都是經管話題,所以分析以經濟思想為核心,不談情懷,不甚全面。
- 需求分析和需求滿足
基本假設:
行家的需求:- 現金收益。毫無疑問,錢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 教學相長。通過解決問題,打磨專業知識和能力。
- 提升影響。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
- 社交連接。通過面對面,拓展人脈關係,打開社交網路。
- 問題解決。通過1對1的溝通定製化解決問題。
- 知識獲取。通過1對1的溝通獲取特殊(有別於一般)深入的專業知識和經驗。
- 社交連接。通過面對面,拓展人脈關係,打開社交網路。
- 我做職業指導的案例
1、我應該是在行上線頭兩三天就註冊的2、整個流程跑完,發現還需要人工審核,我就扔在那裡了3、後來接到站方郵件、簡訊、微信、電話各種聯繫要做採訪等等(記得還是要電話訪談或面訪)4、我理解站方前期需要把控嚴格,確定逼格,但是我覺得這實在太麻煩了,所以我也就把站方的採訪要求拒絕了,也就沒最終完成行家的註冊。5、我本來是想註冊完,標個至少10000元/小時的價格。看著在行那些三五百的價格,真的難以讓人相信那是行家。我不知道這個價格是專家自定的還是站方和專家協商故意都定這麼低的,我看某些人的資歷非常非常深,我覺得那價格真是侮辱自己。6、我說這些並不是真的說自己或某些專家想從裡邊掙多少錢,但是價格是衡量不同檔次行家最直觀的方法。現在基本都是混為一談,讓人無法區分專家的專業度。7、有人會說在行是用來約炮的,我覺得基本扯淡。8、對於一個剛上線沒多久的項目,就不評價它的未來了。
我作為學員,已經約見了20位行家,收穫頗豐。
我作為行家,已經與8位學員交流,感覺特別有意思。就我個人來說,在行是一個非常有效的社交平台。它可以幫助我快速有效地連接到想認識的人。這種方式超越了我之前所認知的大部分方式。
之前在美國上學的時候,也有很多想認識的大牛。那會兒最流行的學生約見大牛的方式就是先參加大牛嘉賓的講座,然後在講座結尾的時候提問、留印象,散場的時候衝上去要名片、約咖啡約早飯,順利的話能爭取到一對一溝通的機會。
如果碰巧大牛和自己是一個學校的話,會稍微好辦一點,直接以學弟的身份發郵件,花式自我介紹之後約見面,一般都能成,這一套在我們那兒這叫做「Trojans help Trojans」。我的一個朋友,在大四那一個學年創下了約見100位校友的記錄,絕大部分相談甚歡,以至於其中20多位前輩直接給他發了offer,導致後來好多學弟學妹找工作都用這招。
但我回國之後,發現這兩招好像都不好使了。尤其是第一招,講座快結束時嘉賓可能就消失了,或者被大隱於衝上去的人海中。微博上約也是沒有任何迴音。
求助於萬能的朋友圈來認識人吧,找我的需求一天得求助好幾次,估計很快就會被大家拉黑。
腫么辦?只好加入更多圈子,參加更多活動,把希望放在於量變引起質變的機會上。
這個時候,看到了在行。這麼說呢,琳琅滿目的貨架,似乎每天還會出新品。就好像一個乳酪蛋糕愛好者第一次來到了Cheesecake Factory,恨不得一次把所有的選擇都點一遍,但又受於胃部大小的限制,不得不在多種美好中做出選擇。
當時還很擔心,怕在行只是曇花一現,沒幾天就關了,所以前兩周的時候瘋狂約人,每天晚上趴在網頁版在行上翻北京市所有的行家,尋找新的人和話題。
後來發現在行堅持的比我想像的久,於是就冷靜下來,慢慢約,細水長流。在溝通學習的過程中,對方的實力決定了這次學習的最好結果,自己的水平則影響著與最好結果的距離,所以約行家的話就慢慢來。
順便在此提出一個問題:在行希望學員和行家通過何種方式進行第二次約見呢? 後來約著約著,我發現這個模式也挺鍛煉行家的,於是萌發了當行家的念頭,後來就是申請、沒過、再申請、再沒過、第三次申請,終於過了。
第一次接單,買咖啡的時候緊張到手抖,但很快發現學員覺得我的分享非常有用,手不再抖。
第三次接單,利索地敲定地點、加微信,讓學員把想問的問題準備好,有備而去。 第五次接單,我能根據學員的介紹提出問題,發現提的問題越尖銳,討論的效果就越好。 很快就要第十次了,非常期待那個時候的我。回國之後,影響我生活的APP有兩個,一個是滴滴打車,另一個就是在行。感謝滴滴,感謝在行。 在與在行的溝通過程中,我認識了兩位工作人員,一位是運營,姓胡,她教會了如何構建一個吸引人的行家頁面,也時不時溝通一些運營方面的問題,她對我來說也是一位行家,多謝:) 另一位是產品,姓杜,有一天我在坐長途大巴的時候接到了她的cold call,調查在行APP的使用感覺,我們聊了差不多30KM,提了好多個問題,後來發現在行的版本不斷在迭代,挺開心的。如果我感覺APP設定哪裡不合理也會馬上反饋給她,期待某一天在行會變得更好。
聽說魔都的行家小夥伴已經線下聚過了,不知道帝都有沒有行家的組織,如果有,請行家們拉我進去。如果沒有的話,我打算組織一個,把我拜訪過的20位行家拉到一起,然後慢慢邀請新行家進入,如果你是在北京的行家而且對這感興趣,請私信我哦。上一周收到了八點後停止運營的郵件,和朋友交談後再一次思考了在行的定位,非常有興趣也寫一寫自己的看法。
C2C共享經驗的概念聽起來非常大,但要真去定義的話,大概會是「應該是一個好產品,但很難顛覆行業」。一、市場比想像中小
Knowledge marketplace一聽就是很高大上、估值無限的市場。但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對Knowledge的定義太廣、太模糊了,具體什麼層次的Knowledge才適合進入在行這樣的平台呢?我以供給端(只是供給端!)來估計一個近似的上限:潛在職場人群小於2億:目前中國的「職場人群+在讀大學生數量」差不多是1.5億,我們放寬一點,假設在農村、市郊、家庭中也會誕生0.5億潛在的分享人群,那麼總的潛在分享人群為2億。能分享的比值佔2%:大家回望一下現在你工作的公司,你認為有技能、有受眾、能夠在在行中分享的同事佔比是多少?以我工作的不到200人公司來看,10人可能是一個合適的數量級,但實際上放到剛剛定義的潛在人群看,這個比值應該可能也就1-2%樣子。未來1年中1個行家可能會分享4次:在行目前一個行家平均分享次數是5次,這個值是我抽樣估算出來的,你看到400次的行家,但更多的行家都在長尾上,在行的朋友覺得不準歡迎拍磚。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在這5年內,平均下來的數值一定會比5次少,社群初期用戶的分享意願肯定會比成熟期的平均意願要強,將來也只會只少不多,我按照一個比較高的4次來算。折射出來的很現實的問題是:「一個行家有多大的熱情和精力願意持續做線下的內容貢獻者?」以及「一個行家願意就同一個問題講多少遍?」平均1次會面可能會產生300元流水:姬十三新聞稿中的數據是400元/次,我也同樣覺得當用戶群放寬後這個數據會有明顯滑坡,姑且按照300元/次來計算。我們做個乘法看下Potential Mkt Size:2億元*2%*4次/年*300元/次=48億元/年。我們假設在3-5年後,這個Potential Mkt終於有25%浮到水面上,也就是可以產生的市場總流水有12億元/年,而在行佔據了這樣一個市場的50%,也就是7億元/年。給在行一個10%的變現比值,那麼在行年收入在3-5年內可以達到7000萬元。如果我們再考慮到需求端、真實變現能力、Potential人群到底多久可以轉化為真實用戶,這個數值應該會比上述數字小不少。如果這是一個企業服務領域2B產品的數字,應該會很令人欣蔚。但如果這是一個互聯網產品,應該說它很有希望比果殼的母網站做得更好,但離分享經濟和在線教育領域的10億美金獨角獸們,應該追趕的希望不大。二、市場外的其他問題拋開對最High-level的市場估算,其他的問題應該都比較容易想到。- 行家授課效率:1對1線下的門檻高,產出/投入比也低。怎麼能保證體驗的情況下,開展1對1課堂,或者,能夠讓行家感受到授課對於自身的精力/時間門檻能降低?
- 復購率:用戶購買行家後,往往在第二次會採用線下交易,或者直接由交易的形式變成請客吃飯這樣的人情幫助。在行已經做了私教課嘗試了,後續怎樣對私教課不同課時的學習狀況提供評估?
- 前期重運營模式後的後續行家審核和包裝:在行前期對行家進行了比較重度的審核和包裝。用戶的照片是在行拍的,用戶的課程介紹也有比較高的要求,所以展現給大眾的是「非常直觀了解我能得到什麼的界面」和「高逼格的行家印象」。行家入駐人員多後,包裝很難重度了,審核把關也會更難了。
- 信用體系:淘寶已經形成了信用體系,甚至圍繞信用體系展開來的黑金鏈。在行前期因為消費者和行家素質都比較高,沒有經受到嚴重的信用危機,但行家數量多、質量參差不齊後,一定會遇到信用體系問題。到底是做成了高審核的半強制買賣?還是做成了更自由,依靠用戶點評體系的mktplace?應該非常影響到在行日後產品的調性。
- 嘗試1對多教學:向在線教育或者O2O教育的模式靠攏,只不過換一個「經驗分享」的殼。
- 為2B服務提供入口:國內教育類型產品很難打開2B的口子,特別是C2C模式,放在平台上的2B服務很難有對行家的約束力。但參見一下美國諸如Lynda產品的話,2B對於目前的行業交流或者是培訓課還是有幫助的,特別是處於弱勢的小企業,不好憑關係那就金錢交易吧。
- 退一步——新劃分出一個資源對接的mkt place:不管怎麼強調交流的平等性,在行現在的模式仍然是可以看出行家和學員的區別的,有行家和學員就意味著門檻高/審核嚴/運營重。或許可以往後退一步,給投資人/讀書愛好者/上下游供應商/BD合作方這些群體提供一個雙方平等的mkt place。
我是在純銀老師的微博中知道「在行」的,當時他對「在行」評價是:「產品缺陷不少,操之過急,當前模式恐難持續。這個概念更適合作為產品生態的一部分,而不是獨立產品運營。」
我是有5年運營經驗的北漂互聯網人,處於職業轉型期,正在糾結於什麼時候回老家長沙;繼續做純運營還是轉做市場營銷以及活動策劃;只有PC端的經驗,如果轉做app的運營,如何儘快上手,以及戀愛健身減肥祛痘等很多問題。
所以當我發現「在行」上面有行家願意聊聊我的困惑時,我是多麼的激動。3月24日下第一單約見姚笛老師,3月29線下見第一個行家隋月恆老師,到今天我已經下了9單。
一、為什麼是「在行」而不是其他平台。- 行家質量高:第一批行家大部分是公司的創始人或者高管,從業十年以上的行 家居多,所聊話題都是行業內的乾貨。
- 種子用戶定位精準:「在行」像是專門為互聯網人打造的O2O平台,395個話題中互聯網相關的佔一半,另外關於興趣、旅遊、藝術、健身、理財、美容的話題,也是所有人都可能感興趣的,互聯網人也不例外。產品初期聚焦特定人群,容易產生口碑宣傳,我就樂於向我所有的朋友介紹「在行」。
- 「果殼網」背書:我剛最開始以為「在行」是創業團隊的產品,也和純銀老師一樣認為這種模式會是曇花一現,對所謂的專家並不信任,就沒有深入了解。幾天之後發現是「果殼網」CEO姬十三做的平台,基於對果殼的信任,相信平台上的認證行家真的是某個領域的牛人,所以立刻體驗了。
- 有與行家交流的需求:當自己有困惑確無法解決時,才會有強烈的諮詢願望,這是基本的前提。應屆生與想要跳槽的人,這方面的需求會更加強烈和迫切。
- 價位合理:「在行」行家定價普遍在300-500元之間,對於習慣從網上獲得免費知識的人來說,可能覺得價位偏高。我是這麼來算的:我用不到一天的工資就可以換來與某個行業從業10年的行家聊一兩個小時,而行家一天的工資遠遠不止三五百塊錢,大家都了解互聯網行業高管的待遇,算起來絕對是我賺到了。
- 時間地點合適:如果前兩條都OK,那麼就進入具體的時間地點的商定,工作日一般只能約在行家公司或者住宅附近,如果相隔不遠那麼趕緊約。周末如果行家也願意接客,那就太棒了,繼續約約約!(但是線下見面時間地點真的很難協調,北京這麼大,行家周末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工作日約得太遠,很容易讓人想放棄啊)
三、行家或學員的爽約了怎麼辦?
現在「在行」的學員以及行家素質都比較高,如果臨時爽約,私下溝通基本上能達成諒解,因為誰也無法控制意外情況的發生。但是我也疑惑,臨時無法趕到現場這種情況算是違約嗎?
假設兩種情況:
1、行家爽約:行家在約見當天取消約見,我有經歷過在約定時間前一個小時取消見面,我很理解那位行家,如果是我也會以公司事情為重的。那麼將來「在行」訂單暴增時,是否會有相關的機制來限制這個現象呢?比如行家繳納保證金之類的。能否參考12306的做法,發車前48小時改簽不收手續費,12小時內改簽收取20%的手續費。調查過一個朋友的心態:
300元一對一約見 —— 不賺那點錢就好,取消訂單連差評都沒有小課10個人 —— 人少爽約容易達成諒解大講座100人 —— 不敢爽約,違約成本太高2、學員爽約:萬一遇到行家已經在路上了,但是學員有事來不了了,行家的時間已經耽誤,有規章制度保障行家的利益嗎?學員爽約需要付出什麼代價?已付款扣一半咋樣。
四、關於「在行」的產品建議。
如何甄別優質行家與優質學員。根據專業水平?邀約次數?會員評價?性價比? 當約見行家的人數太多時,行家根據哪些因素決定見誰?學員制度應該如何設置?
還在繼續約行家中,很多問題與行家交流後,我會慢慢更新...
1)行家為什麼會入駐「在行」,什麼情況下他們會離開?
2)行家與學員喝完咖啡後,「在行」能否搭建一個平台讓大家能繼續接觸?3)「在行」學員暴增時,約不到想要約的行家怎麼辦? 競價、開課、推薦相關行家?4)「在行」擴張到二線城市時,如何複製北京模式,地方上面會遇到什麼問題?——————————————————————————————————————因為對「在行」的讚美,讓部分知乎朋友認為我寫的是軟文,所以刪除重寫。我至今見過的行家,每一位都非常優秀,聊天中都能學到很多,平台很用心,行家也很贊。我曾經在姬十三老師的微博中留言,希望在「在行」擴張到二線城市時,長沙行家由我來幫助邀約,知乎裡面十三老師也回復了我,感覺很開心。真心希望「在行」也能對二線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同樣的平台。在行上線幾個月了,作為親近在行的果殼網員工以及第一批行家(被約10多次),終於有空把想法總結出來。
首先,你可以說它是O2O,也可以說它是C2C,它既是一個知識分享服務,同時也具有一定社交屬性。通過類別定性產品是很好的分析思路,但我更想從「用戶需求」這種不那麼宏觀的視角去觀察。
對於買方來說,主要需求是獲取建議、解決問題,次要需求是擴展人脈。對於行家,主要需求是獲得金錢激勵(初期還不明顯,但我想穩定後物質的驅動力會更直接),次要需求是結交一些圈子外的朋友、以及幫助別人。而在行處於「中介」的位置,其價值就是降低雙方的匹配成本,使買賣雙方的收益最大化。作為初期產品,在行的目標還是驗證需求。從買方角度看,在沒有推廣的前提下,在行一直有穩定的成交,數量是在團隊的把控之中的。賣家方面,大部分「行家」對這個形式很感興趣,其中不少行家接單頻率較高,一些行家在體驗產品的同時,還積极參与到產品改進,給了團隊很多建議。當然這三個月的數據只能說明需求是存在的,並且這種一對一線下的形式也能滿足需求,接下來可以進行更加深入的嘗試了。
下面的內容來自平時記事用的小本子,很碎片,沒有邏輯。對於產品分析我的態度很明確,我們只能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觀察、思考,但永遠也不知道團隊為什麼這樣做、將會怎麼做,一切評論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在行下個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 平衡供給與需求。行家資源是有限的,一對一的形式讓行家產能嚴重不足,「面對面」限制了行家的服務範圍,未來主要矛盾很有可能是用戶約不到行家。如何解決?允許「拼桌」會導致(個性化)服務質量下降,線上方式會降低社交感,或者通過競價的方式解決?
- 行家長重複聊同樣的話題會導致厭倦,當然提高金錢補償是個辦法,但社交需求更加強烈的行家如何滿足?
- 如何幫助用戶真正解決問題,甚至如何幫助用戶了解「真正的問題」是什麼,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在我聊天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是被動地聽行家敘述,或者漫無目的地提問,整個過程貌似體驗不錯,但實際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幫助?在行是基於服務時長計費的,幫用戶節省時間就等於提升了雙方的體驗。我發現同一話題下,行家和用戶都經常被問及同樣的問題(比如雙方經歷),如何通過產品把這部分重複的工作標準化,提高對談的個性化程度,也考驗著團隊。反過來看,超時了怎麼辦,有什麼樣的機制協調?
- 如何幫助用戶找到「最有可能幫我解決問題的人」?用戶了解行家除了幾個話題外,就是幾百字到數千字的行家簡介。行家的文筆都不錯,但是從上百位行家中找到一個能幫助我的人,文學化的表現方式並非最佳選擇。如果能夠通過職業經歷、年齡性別、過往評價、同行互評等手段強化檢索工具,可能會更加直接高效。
- 如何使用戶成為「回頭客」?如果一項服務的對象以新人為主,那麼它一定不是好的商業形態。直接點的做法是行家量足夠大以後為用戶進行個性化推薦,或採取每月¥399「無限約」的會員機制。以及提供打包方案,如「升學-學習-求職」、「求職-職場交往-晉陞-管理」這樣的連續課程。
- 如何解決問題地域的障礙?以在行目前的價格,交通成本大致會佔到交易額的4/1~1/3,這種情況與淘寶早期物流不發達的境遇相似,如果能把交通成本降下來,或者找到線上服務的可行方式,交易質量和數量都能上一個台階。
- 社交關係如何沉澱?在行的明星行家、我司COO姚笛已經接單數十次了,他把學員拉到一個微信群,這些人未來有可能繼續下單約他,有可能把他引薦給新人,也有可能成為他潛在的合作夥伴或同事。但是,在行通過線下方式發展起來的關係就這樣被轉移到了其他平台。如果在行能夠強化行家與行家、行家與用戶、用戶與用戶之間的關係,並反過來促進交易,也會幫助團隊解決交易頻次的問題。
在行項目的重度體驗者,網路社交應用重度使用者,已經約了五個行家,繼續約ing……
說三個問題:
1.搜尋困難。為了找到合適的行家,我可是翻遍了整個people list,然而這樣太低效了。希望有一個新人的引導問卷,問一些問題(譬如做什麼行業的,關心理財否,關心穿搭否,關心咖啡怎麼喝比較有逼格否等等),然後在給我的第一頁行家列表上就做到精準推薦。2.有的人很多人約,有的人沒什麼人約。譬如我本月約到了一個講創業的行家,他的waiting list有100+位,而見過的只有10%不到,也就是說90%的申請者得到的是負反饋。如果用戶第一次使用產品就得到「約不到」這樣的負反饋,大概流失率會比較高。而那些沒什麼人想約的行家,也會漸漸冷落這個平台。
3.一次性幫助然無卵用。很多問題是針對職場人士的,一次談話大概1-1.5小時,混個臉熟,領個入門,但1小時里行家能提供給你的信息,還真的可能不如自己做搜索得到的。覺得「在行」可以開發長期教練項目了,而不是單一的提供一次性「約」。這樣的教練項目,有故事,造口碑,好的不得了呢。剛知道知乎上有這樣個討論區,其實很想跟別人交流一下在行,ps:為何在行不提供一個交流平台:),我加入在行也算相對較早,美女產品經理琳琳一推薦就被這個產品吸引住了,從事互聯網工作多年,對互聯網的產品敏感性很強,認同點也很高,見到一個產品就會被吸引的時候不多,在行的產品特徵和美麗的畫面是吸引我的第一步,了解之後,毫不猶豫的做了行家,定價的事情我並未參與,全全由在行的人負責,只提供了個人介紹和話題內容。
那時的在行還沒開始推廣,用戶和行家都還不太多,加入的初衷有三個:一是不想錯過一個喜歡的平台的初期,想跟它一起長大,二是想為自己提供一個宣傳渠道,作為多年做互聯網營銷的人,深刻知道積少成多的好處,三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喜歡幫助別人。雖然熱情的加入了,卻並未太放在心上,總覺得離市場還有一段距離(很慚愧,竟然不知道姬十三,可能互聯網金融佔據了我太多的腦容量),不想在行竟給了如此多的收穫與驚喜。
第一單是一位外地學員,接到的時候,感覺很新奇,卻因此發現了在行的很多不方便之處,那是在春節前,由於對方不在北京希望節後見面,而在行只能選擇七天之內,向在行提過建議後我就把這事放下了,一直春節後才想起,後來這位學員說自己等得很焦急,也不了解約沒約上,不知是不是按時來北京等等,不過好在都過去了,見面很愉快,第一次約見也很好奇自己是否能夠幫上對方,畢竟我不是專業的諮詢老師,不過幸運的是我們溝通愉快而順暢。此次約見後,在行專業攝影師約我拍了照,並在之後的一周把我推到了首頁,效果明顯,那個星期我幾乎忙不過來錯過了某些約見,也把周末的時間搭進去了~由於我們微金所還在創業階段,我平時工作很忙,但我還是會第一時間處理在行的約見,並儘可能提供早見面的機會,主要是覺得自己作為在行的早期行家,代表的是在行的品質和服務,影響的也是學員對在行的體驗和印象,所以真心想讓每位學員都能感受到在行的美好,既能自己繼續使用也願意向朋友推薦。目前,我已與十幾位學員面對面溝通過,也因此更感受到在行的價值,每位學員都有不同的情況,甚至還有某公司CEO,大家共同的特點都是素質較高,積極向上、想辦法解決問題,充滿學習熱情的,比起我常年約見的面試候選人的品質要高得多。即使是一些非職場小白的高端人士也都是真誠學習的態度,在這個過程中,我也獲得了很多其他領域的新鮮知識,也不排除會想要把一些人挖過來的想法,不斷的交流中收穫越來越多,也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個人價值(當然與那300塊錢無關,呵呵~)。像樓上的芳芳,小小年紀不但成為粉絲營銷的踐行者,還如此積極的向其他人請教和學習,思考自己的職業規劃,這種精神和毅力,年輕時候的我真的自嘆弗如,相信她將來無論做什麼都會有所建樹。
看到大家以上的觀點,有些質疑有些挑剔,我認為都很正常,面對渴望被指導積極向上的年輕人我深刻體會到在行的意義,他是能夠解決社會痛點的,至於其他那些產品問題、模式問題及衍生問題,需要時間去解決,在行還太年輕,讓我們用包容的姿態面對一個剛剛起步的產品,當然大家的意見都是在行進步的參考,我在這段時間最深的體會是在行對於產品的響應速度絕對是互聯網下的快速迭代,有這樣響應速度的團隊還怕做不好產品嗎。
我並非在行的托兒,以前甚至不知道果殼,深耕互聯網金融的我談談互聯網金融可能話題會更多,但是受益於在行所給予的平台,讓我結識這些充滿正能量的人群,並能夠給予他們幫助,心生感激,勢必要力挺在行。最後再分享兩件小事:1)一位廈門的學員,在交流後要求合影,第二次來京只因在中關村附近而想再與我見面(大家別誤會,是女生),這種感情真的讓我很感動,很溫暖。2)一位已有多年經驗的知名基金公司負責人在第一次交流後不久,提出想再約我與其公司相關負責人交流(當然我非以此為生,像這樣的需求我也一定會在在行上完成)。這些都讓我深刻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價值和力量,我也希望當我遇到迷茫、遇到困境時能有人幫助,付出金錢獲得的幫助會更加心安理得吧。譬如現在,我最想知道的是如何能快速增肥:)6月25日更新,講點乾貨:1) 這個產品非常複雜,籌備期很長。想了2年,去年9月推動內部立項,一開始沒人看好。我模擬科技媒體的報道風格,寫了篇虛擬報道,初步說服同事。花了3個月做精益產品測試,自認把大方向問題想清楚了,12月正式開工,今年3月試運營。三個月全靠口碑自然增長,直到這周,才正式對媒體講這個產品的來龍去脈。2) 為什麼複雜?因為這條賽道還沒人真正趟出來。別人做不成,一定有做不成的難點。前車之鑒,後車極其小心。3) 為什麼開始講了?因為花了九個月逡巡,做各種實驗,準備開始跑了。希望這個賽道更熱鬧點。4)早期做了三次重要的路徑選擇,具體可以看我這篇文章:「在行」是什麼?用共享經濟,造一所「社會大學」 (這裡也提了一些團隊情況和發展速度)
一、堅持做重運營的O2O模式。做C2C經驗分享的團隊不少,但選擇用O2O模式切入,只有在行獨家。在我看來,這根本不一樣。線上模式是純服務,O2O則揉入了社交元素。第一批嘗鮮的行家不在意收入,在意的是怎樣才能更爽地幫助他人。付費成了營建儀式感的一種手段,價值匹配才是核心。
二、從職業職場切入而不是興趣技能。對果殼網原有團隊來說,從興趣技能切入更路徑依賴。但在精益產品嘗試階段,我們發現前者更剛需。必須打破慣性,搞定不擅長的事。三、定位「經驗交談」平台而不是諮詢平台。「在行」很容易被理解為是對諮詢行業的改造。然而,傳統語境里的諮詢一詞,有強烈的行業屬性。一旦被理解為諮詢,交談雙方對標準化、交付物的需求變得重而麻煩。一詞之差,牽動全身。更難的在後頭:如何營建這個「交談社區」的生態體系和文化?如何以交談為核心連接更多服務,構築商業模式?
5) 前三個月實驗階段,只能挑最重要的事干。出現各種預想的問題,謝謝早期嘗鮮的行家和學員,給了我們最大的寬容。目前的發展速度和難點,基本在預期之中,大都是半年前想過的。下半年肯定會遇到偏離預期的事。創業就是這樣,想一年,算半年,做好預案,應對突發。
發布的時候寫過一小段緣起:
「最早的想法要從2年前說起。那時為了做在線教育,我去清華住了一天,跟大三化工系的同學一起吃住睡聊(回來後做了MOOC學院)。當時一個最深的體會是:學生最困惑的,不是怎麼學,而是為什麼要學,學了以後能幹嘛?那些解決了學習方向和動力的人,學習都不會差。當時想,如果能精準找到這個領域工作十年的人,跟學生們細細聊聊未來和發展,給一些針對性的建議,該有多好?再推而廣之,任何人,做一件事之初,若能得到這個方向上的資深人士為之出謀劃策、答疑解惑,是不是能少走一些彎路?那時我設想通過社區來解決這個需求,但覺得有很多困難,便擱下了。直到去年下半年,試著從O2O模式去想這個問題,才覺得通暢。」(挖個坑,爭取過陣子填上;這個小團隊正在招人,歡迎各路豪傑加入。)說點實際的吧,我在行上花了212元找了營養學的副教授和健身的專家制定食譜和健身計劃。40天左右減了8公斤。專家還說我減得有點猛,讓多吃點粗糧主食,對於我來說最合適的是一周減1kg,超過就有點太快了。
以前也試過減肥,看過網上很多資料,也積極運動過,但是我生活上的毛病比較多,即使是一直素食(素食不一定代表熱量小,這是我通過諮詢才知道的),也減不下來。兩個老師幫我系統的看了我生活上的問題,提出了飲食和運動的建議,一周效果就很有了。預計8月我的bmi就能達到比較合理的狀態。我現在已經在在行上花了1000元以上了,估計以後還會陸續花,因為我看到了效果。
很多人也許覺得這個模式太淺或者不值,但對我來說起碼是物超所值的。花100元就能找到營養學的博士教你怎麼健康的吃飯和減肥,好過去那些沒有專業資格的減肥中心吃瀉藥好。
我看到有評論說,回答都很有軟文的性質,我很能理解。其實不光你覺得我軟文,果殼的實習生也覺得我軟文,問我是不是真的那麼有效,有沒有太誇張。但我真的不是果殼的員工和找來的人,是果殼的長期用戶。我可能沒有 @Suji Yan那麼早用松鼠會和果殼,估計是11年中的時候用開始用果殼,但也算早期用戶吧(我當時果殼的id不是這個)。後續果殼的產品我一直用。和果殼裡面的用戶比較熟悉。這次是因為其中一個朋友成為了在行的專家,知道這件事我才在在行內測期間使用。在知乎上也有很多我認識的人,他們都知道我和果殼官方沒啥瓜葛。
說了在行的好處,我也說說自己對在行的擔憂。我在在行用的諮詢一直是偏實用技術類的,因為實用技術類的東西釘是釘鉚是鉚,相對來說較容易檢驗出來。比如我諮詢的減肥健身,你要是沒有這個能力,減不下來就是減不下來,你專家吹得再厲害,體重計的數字分分鐘打專家的臉。但是在行還有一大塊專家是偏方法論和思想經驗交流的,這類很難檢驗。
我也給人培訓過,知道話術這個東西很重要,有些人可能專業水平不高,但是話術強。可以讓很多人短期內感覺良好,但是長期沒有什麼指導意義。反過來說有些專家是水平很高,但由於工作性質的關係,沒有練過話術,不能獲得學員的好感,學員評價很低。在行上的評價可能會產生嚴重的錯位,使得用戶的體驗急劇下降。
隨著在行專家的增加,這類行家的資格審定也成很大的問題。實用技術類的行家很容易審核專業背景,比如你是某某博士,你在那個公司做什麼專業,有什麼項目作品,一目了然。但方法論和思想經驗交流類的很難去驗證。這是考驗團隊審核機制的難點。
不管怎麼說,在行開了個好頭讓知識有產生了價值的渠道,這種嘗試我是肯定的。這個話題非常熱鬧,將我之前寫的一些體驗也發過來和大家分享:
在互聯網行業做得久了,閾值升高,越難對一款互聯網產品產生興趣,最近對一款叫「在行」的做專家諮詢的產品產生了興趣,毫不掩飾地說,它甚至讓我著迷。
因為目前工作的緣故,需要對個人職業品牌這個話題進行研究,但平時的工作很難有實踐的機會和體驗;而「在行」做的事情其實是將一位專家的專業經驗,分享給有需要的學員,從而達到幫助學員在某個問題上得到解惑的作用,學員通過付費購買專家多年經驗的沉澱,專家通過提供專業經驗的分享獲得收入。說得比較功利一點,「在行」可以幫助專家直接變現。我很好奇,我能賣多少錢。
加入「在行」去當行家的第二個原因是,寫了好幾年的科技專欄,但我真不知道我的讀者是些什麼樣的人,比如他們關心什麼話題,有哪些興趣,平常都閱讀什麼內容,他們做什麼工作,我都不知道。我也渴望了解他們。
在將話題與個人介紹掛到「在行」的第一天內,我就收到了4個約見。——這麼強烈的需求真是令人非常意外。我提供的話題是「如何通過寫作打造個人職業品牌?」,我設想中的目標受眾應該會是職場新人/媒體新人,以及需要通過分享自己的經驗建立個人職業品牌的行業專家。約見我的學員里這兩種都有,但有點意外的是,約我最多的是創業者。創業者的需求是推廣公司品牌以及創始人的個人品牌。不過根據我以前做媒體的經歷以及現在負責PR的工作,我的經驗對他們來說倒是非常很合適。
「在行」的初衷是希望通過行家的經驗有針對性地幫助學員解決個性化問題,說實話,通過一次約見很難解決太具體的問題。比如就我設置的話題來說,對於還沒有建立起寫作習慣的人而言,剛開始寫的時候是很難的,每一個環節都不知道怎麼去把握:比如一篇文章怎麼確定話題?太大的話題沒法寫,太小的話題,可能有覺得太窄眾,寫完了沒人看;確定話題之後,可能在寫之前很興奮,有一個令人激動的點子或觀點非常想表達,但在文檔里敲了兩段話之後,就寫不下去了,這時候,發現自己會缺乏收集素材、以及如何選取素材在文章中使用的能力;還有很多的情況下,甚至會將多個主題的內容放到一篇文章里去,因為沒東西可寫,只好想到哪寫到哪,把與主題相關的內容都放了進去。
這些具體的問題,在1-2小時的見面裡面很難解決。
「在行」與Uber類似,都是在平台聚集一群專業人士而為用戶提供服務。不過「在行」的模式要更複雜。Uber的每一位司機都提供了標準化且可預期的服務,每一位行家都提供不一樣的話題,而每位行家提供的服務都是不一樣的,如何設立服務預期是一個難題,從目前網站的運營來看,行家的價格設置普遍是偏低的。這樣的好處是,學員在購買服務時候的門檻很低,預期也可以放低,只要有所收穫,都會給行家好評。不過長遠來看,如何讓每位行家學會給自己設定一個服務標準,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挑戰。這個標準得設定簡單清晰,讓目標受眾學員一看就明白,是需要頗費一番功夫的。也需要行家在積累足夠多的經驗以及聽取了足夠多的反饋之後,才能逐漸設定出來。不過這對行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為行家們普遍都很忙,也沒有把這個當做正式工作在做,所以更需要「在行」站方來幫助各個領域行家設定預期和服務標準化。
Uber的運營策略是偏向用戶需求,比如司機隨機會被系統自動派單,並且司機在接單的時候看不到乘客目的地,以避免發生拒載,而「在行」則相對需要偏向行家一些。行家的時間成本更高,「在行」官方也需要幫助行家包裝個人品牌。但即使傾向行家,這種線下一對一諮詢還有一個大的挑戰是時間成本太高,尤其目前也只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開放。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三位創業者約見,我經常活動的區域是東邊,三位創業者都在五道口、中關村。他們得跑半個城市來聊上一個小時,也真是夠拼的。不過這也說明了需求真是非常強。
在我看來,「在行」未來下一步發展,可以考慮開放長期的一對一培訓服務。比如我分享的話題「如何通過寫作打造個人職業品牌?」,一次約見可能很難解決問題。要想做好,可能得像請健身教練一樣,雖然教練可以教你一些基本動作不要做錯,並且制訂訓練計劃,但這些技術性的東西其實很快就學會了。教練更大的作用,是陪伴、激勵、施壓、監督的角色存在,也就是說,技術能力只是基礎,更多的效果體現在他給你布置作業(除了每周上一節課,自己還要額外練習3-4次才會有效)、激勵與施壓(你做不動想放棄的時候,教練會逼你再多做一組,而多做的這一組才真正產生效果)、以及陪伴與監督。有個人一起練,也會輕鬆愉快很多。獨自練習,需要更強大的驅動力和意志力。但人每天的精力卻又是有限度的,意志力大部分放在工作以及工作技能提升上去之後,很難再有額外的意志力來驅動自己每天健身。這時候如果有一個人來給你直接派活,你不需要猶豫糾結是否要去健身,只需要根據被排的活「直接去做」的時候,反而簡單了很多。學習一門技能的初期,執行是容易的,思考與糾結要不要去執行,反而更難。
總的來講,這個產品非常有趣。它讓行業專家的專業技能與經驗走出了辦公室,也讓一些有趣的人相遇,這樣的相遇雖然是通過赤裸裸的「購買」來實現,但這些願意為知識和經驗買單的人,願意跑半個城市人以及雙方都對交流做了精心準備的時候,對話的質量和效率才有了保證,對話雙方的單位時間價值也得到了提升。當這樣的交流規模化以後,整個社會的經濟運轉效率也將得到提升。
(註:這是幾周前我剛體驗了一周寫的,現在已經約見了20多人,有一些新的體會,下次再更新。歡迎在「在行」上約我:http://www.zaih.com/mentor/84755446/ )
我還在掙扎:
1.諮詢服務一直是所在單位想要做的業務,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到現在還沒做起來,我如果作為行家,會不會在領導的心目中留下負面印象(雖然我覺得領導不會主動發現在行這個項目);
2.我在行的領域會有多少需求呢?特別是對於一個以基礎理論思考為樂的民科?也許一個初出茅廬的文物鑒定師是最適合在行的,但是你要說別人對博物館的整體認知就是錯的,對方會不會當場就拂袖而去?
所以填好了行家的資料,還沒有提交,不過我想我還是樂於嘗試的。這個產品也是個慢活,能一直活下去就不錯了,好在項目開支應該不大,融一筆錢可以用很長時間。現在這個模式肯定不行,上邊有人提到定價什麼的都是細節, 致命缺點有兩個:
1. 供應端(行家)沒法自我宣傳: 發個朋友圈說我上在行了吧,認識我的人想跟我聊天,請我吃頓飯就行了,是不可能花錢跟我聊天的,我也不好意思收2. 作為一個雙邊交易平台, 復購率為0!!! 聊的好大家加微信,下次請吃飯聊就行了,聊的不好也就不想再見了在行還要慢慢摸索商業模式。現在行家量不少,明顯需求端量不足,上封推能有幾個人,不上封推很難被發現。 現在賣的比較火的是可憐的底層創業者花錢求見投資機構的中層一面。佔個坑先。
五一期間約了三個行家,聊完回來再來答。--------------聊完倆的分割線---------------
先自我介紹一下,移動互聯網連續創業者,參與打造過上億下載的海外產品矩陣,目前創業項目是琥珀天氣。
時間原因,實際約成了兩位行家。第一位是周昶帆,科技圈有名的作者了,約之前就讀過他的文章,聊的問題也是比較具體,主要是創業公司如何接觸媒體,雖然只有一個小時,但是基本上需要了解的問題都說的很明白,從行家的角度理解了在尋求報道過程中的要點和技巧,收穫不小(最後得知工作地點離的很近,以後可以經常約飯了,算是意外的收穫。)第二位是王璇,騰訊的資深的高級商務經理,主要內容是國內移動產品商務運營工作的介紹,因為一直做的是海外市場,對這塊的知識比較缺乏,了解了不少國內的相關知識,行家也根據我們產品本身的特點提供了一些建議和方向,受益匪淺。說下總體感覺:- 1-1.5個小時的時間比較短,需要抓住重點和關鍵問題溝通,兩場聊天都超時了,好在行家都很Nice,沒有去卡時間。
- 對創業者來說,結識不同領域的朋友對打開自己的思路,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擴展自己的能力圈很有幫助,最後和兩位行家也都成為了朋友,並且因此認識了朋友的朋友,非常的超值。
- 槽點有倆,PM的職業病,一個是在行的簡訊提醒其實可以附上行家的手機號,到了咖啡館發現沒記,又掏筆記本連上網才找到聯繫方式,另一個是部分話題略顯浮誇,明顯不是個把小時能說明白的問題,建議還是抓住重點,解決一兩個具體的問題比較好。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汽車之家被澳洲電訊賣給中國平安?
※互聯網公司產品運營如何入手?
※為什麼 youku 很多卡到播放不出來的的視頻,廣告都很流暢?
※知乎居然搜索不到關於「裡屋」的問題?幾年沒玩,請問一下「裡屋」近況,(提問時間2014年05月)?
※雷軍做對了哪些節點使他發展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