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元盧布貶值以後美元會迴流到美國?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裡面提到奧巴馬上台以後,一再強調製造業迴流,並且通過打壓俄羅斯和歐元,造成海外美元迴流,進一步鞏固美元全球貨幣的地位。
就是不太明白為什麼打壓盧布和歐元,讓它們貶值,海外美元就可以迴流?還有一個問題,這次兩會提到我們的通縮要通過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投資,但是作為百姓來講我們反而感覺到物價在上漲?尤其是食品,日常用品,服裝,價格漲得厲害,這又是為什麼呢?求大神解答。
謝邀。
(前面是些歷史回顧的殘篇,如果只關心當下的人可以跳過)
簡單的說,如果你看到房價走跌,你認為還有人去瘋狂買房么,別人都這樣你該怎麼辦了?同樣的,歐元盧布走跌,大家還會持有這些貶值的資產么?除非這些資產的收益要遠高於給這些資產計價貨幣的貶值速度,使得資產收益能夠覆蓋匯率損失後還有剩餘。 以歐元舉例,從去年3月份到現在,歐元貶值幅度達23%左右,你能在歐盟找到無風險年收益23%以上的投資資產么?實際上,別說23%,在中短期國債收益都為負的歐盟,你想找到無風險收益高於3%的資產都難。
複雜的說: 首先我們還得先介紹歷史,明白我們所處的國際貨幣體系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他的運行之始、經歷的歷程、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我們目前所處的國際貨幣體系一切開始於1971年,為什麼了?因為這一年,尼克松放棄了美元與黃金的固定掛鉤,美元開始對黃金按照市場價自由浮動。這一舉動,政治上意味著美帝經濟已經無力承擔資本主義世界老大的重擔,美帝主動放棄了「老大」這一吃力不討好的榮譽以退為進。經濟上意味著資本主義集團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已經玩不下去了,因為這個老大給資本主義其它國家輸血的速度已經遠超過自身造血的速度了,這個時候,資本主義世界需要一個新的更強的老大。
但是很可惜,在那個歐洲尚未統一的時代,整個資本主義世界裡,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接替美帝。那麼怎麼辦?美帝提出了一個建議,咱們乾脆重新整合國際貿易體系,並且繞開黃金,在國際結算中也開始玩各國在國內都已經普遍採用的信用本位玩法。但是很顯然,這種坐地圈錢、徵收鑄幣稅的好事資本主義集團的其它大佬那有那麼容易答應,大家又不傻。而最關鍵的是,這麼一搞,各國央行基本可以稱為美聯儲的下屬分儲行了。權力鬥爭,親兄弟都分分鐘開片,更別說美帝只不過和大家穿了一條褲子而已。讓各國讓出手中的金融權力,那有那麼容易。
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都迷茫了,未來會怎樣?在社會主義紅色浪潮咄咄逼人的態勢下,資本主義會不會就此畫上終止符了?沒有人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資本們只有兩條路可走1、避險——搶購黃金,2、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國際貿易收縮、貿易保護主義開始興起。
恩,可能有些人沒看懂,那麼我就通俗的說明一下。米帝建了一個菜市場,在這個菜市場里,米帝承諾任何他看的順眼的人都可以免費來這個菜市場做生意,並且保證進入菜市場做生意的大家人身安全以及市場交易制度的「公平」「合理」,不過么,進入市場的大家需要承認美帝的「老大」地位並且在政治上向老大靠攏,堅決抵制另一個大型菜市場——社會主義集團的任何東西,全方面與對手競爭。由於美帝這個老大是當時菜市場最大的供貨商和採購商(當時米帝的進出口貿易量占資本主義集團貿易量的一半以上),為了做生意方便,該菜市場普遍採用美元作為結算單位,當然為了打消大家的顧慮,米帝承諾以一定的比例保證美元和真實結算貨幣——黃金的無條件兌換。
然後,隨著時代的發展,米帝逐漸不再是這個菜市場最大的採購商和供應商了,並且採購和供應之間開始出現了巨大的缺口,簡而言之採購多供應少了。這樣一來美帝就像一個失去籌碼的莊家一樣,不但無法再用「合理」「公平」的手段操縱市場而且還必須不斷的透支自己的信用向市場注入自己根本無力回收的越來越多的超額美元。在另一方面,為保證市場正常運行的運營費用也越來越高(美帝的軍力),米帝撐的心力憔悴。直到1971年,美帝終於撐不下去了(或許是以退為進),向所有的人坦白了。
那麼接下來怎麼辦?誰來接替美帝當老大,大家瞅了一圈發現在資本主義的大家庭里沒有一個塊頭能夠得上美帝的。難道要坐等菜市場破產被對手兼并,大家去另一個社會主義陣營的菜市場「大不了重頭再來」、享受二等公民待遇?
這時美帝提出一個建議,我還是當老大,不過菜市場遊戲規則變變。1、以後菜市場結算還是用美元,但是我不保證美元和黃金掛鉤,意思是說,大家都湊合著把我濫發的遊戲幣當真錢用就好了;2、以後進入這個菜市場不再是免費的了,咱們要把菜市場重新裝修,然後按照各自租用的攤位好壞,收取不同的攤位費。
這第二條倒罷了,無非是莊家抽頭,享受了十幾年免費服務的大家早有這個心理準備,但是第一條太狠了,短期來說,美帝這是嫌抽頭太少還要通過鑄幣稅再變相徵收一筆稅費的節奏,而且這個稅扎征法,征多少,如何防止徵收過度,主動權全在美帝那。長遠來看,這相當於把美聯儲變成資本主義國家各央行的央行,相當於收繳各國的金融權。這麼苛刻的條款,誰同意誰傻逼。
紛紛爭爭兩年後1973年到來,這年發生了一件大事,第一次石油危機到來,這次危機誰也說不清是歷史的偶然還是權利鬥爭的陰謀,當然不管如何他都對資本主義世界造成了無法計量的衝擊。僅僅從資本主義世界國際貨幣體系的角度來看,這次事情造成的原油價格暴漲為他們勾畫了一下菜市場失去老大後的美麗場景,使得資本主義各國分分鐘學會了如何做人。 石油瞬間暴漲三四倍讓資本主義各國大佬徹底明白——沒有暴力做後台、錢就是一張廢紙,沒能力自己搭新的菜市場,也不願加入社會主義陣營的菜市場,那麼和美帝合作就是必然的選擇了,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另一方面,此次事件也凹顯了這麼一個問題,高層的動蕩、」老大"的衰弱已經開始引髮菜市場基層秩序的不穩定了,這必然會損壞所有大佬們共同的利益。當時的資本主義經濟秩序中,中東各國很顯然充當著整個產業鏈利潤最底層的那部分,資本主義世界的穩定是建立在低油價的基礎之上,美日歐經濟的繁榮發展也是建立在低能源價格的基礎之上。而動蕩的高層讓中東石油國們看到了掙脫枷鎖擺脫被剝削的希望,很顯然,中東石油國們換個菜市場也能討口飯吃 ,都是最底層,在那裡混的區別並不大,但是資本主義世界失去了這些廉價能源供給,豈不是想讓美歐各國的石油工人們累死。
我們很難說第一次石油危機背後沒有陰謀,因為這個時間點太巧,正好是德法九國聯動準備坑美帝一把的時候,而且以往總是能笑傲江湖的原油七姐妹這次詭異的沙場折戟。我們也很難說第一次石油危機就是美帝的陰謀,因為美帝國內經濟也深受高油價之苦。我只能這麼說,石油危機的來臨,讓資本主義各國之間對於當時貨幣體系的矛盾稍微的緩解,雖然沒有達成具體的條款規則,但是不撕破臉、不分家的共識已經被大家默認。其後,各國的態度開始沉默、美元開始走強、黃金開始回調。
共識具備了,但這世間的事不是有個共識就完了。從1974年一直到1980年,美帝都在為這個共識的基礎上苦心搭建著新的資本主義國際貨幣結算體系的平台。當然,因為美帝的衰弱,這個進程相當緩慢,僅僅為了穩住中東原油國,美帝都花了四年時間,1978年戴維營協議終於簽訂,但是隨之而來的蘇聯入侵阿富汗,讓這一切努力化為泡影。當然,美帝的衰弱並不是問題的根本,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美帝的要價太黑,資本主義世界的其它大佬都在觀望中。直到1980年,這個平台也沒有搭建完成,菜市場一直是搖搖欲墜的勉力維持著。
之所以以1980年為終止時間並非之後這個平台就搭建好了,而是因為在這一年,里根成功當選了美國總統,一位天馬行空且完全不懂經濟的政治家竟然誤打誤撞下把美國經濟成功從泥潭之中拯救了出來,而供給學派自殺式的豬突和保羅·沃爾克的瘋狂加息行為竟然真把美指拉升了起來。有時候你不得不相信,很多事真是天意,這人生的命運果然如古人詩中所言: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有很多人或許不懂,其實很簡單。因為利率是對機會成本及風險的補償,如果我們以美國國債作為其無風險利率的話,那麼它就是持有美元的機會成本了,而與此對應的溢價部分就是持有美元的風險了。保羅.沃爾克曾一度大幅提升美國利率到20%,與當期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15%的價差在5%左右,如果算當時整個債市的加權平均價格,這種價差就更恐怖了。美國人相當於向全世界懂經濟的人說,我們自己也認為現在持有美元有虧損5%甚至更多的風險,但是我現在把這種風險以利潤的方式發給你,如果未來這種風險沒有發生,那麼你就相當於白賺5%,如果發生了,恩~~~社會主義的光明道路會等著大家,那麼勇敢的騷年們敢不敢來賭一把美國的未來、資本主義的前途了。然後,美元指數就這麼的漲起來了。
從1980年到1985年,這是美元的一個大牛市,美指一度攀升到歷史最高位165,很難說清這其中都是那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也很難理清這輪牛市背後最大的莊家是誰,但是,有三個因素在我們分析這輪升值時絕不可忽視。1、當時資本主義世界的國際貿易正在大幅收縮、貿易保護主義方興未艾。2、在此期間美聯儲為了控制高額通脹一直審慎的投放著貨幣。3、最重要的一點,世界的第三極——帝國在此之前正式向美帝遞交了投名狀,與之同時帝國改革派順利取得國家領導權,雖然早在10年前帝國就已經與美帝眉來眼去,但是直到此刻,以帝國為代表的龐大經濟集團才開始正式換攤到資本主義菜市場當中。
在我看來,80年代初的美元瘋漲存在著很大的偶然性和水分,就像一個小盤股中突然湧現出了一個玩大盤股的投資客,而且這個投資客還得跟正在瘋狂吸籌的莊家們搶籌碼,這個節奏,想不暴漲都難。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國對華貿易由順差轉為逆差後,美指恰巧也剛好見頂。在1987年2月,僅僅2年後,美指就已經從165回落到90附近,幾乎腰折,跌幅之快讓人驚嘆。
1984年,保羅·沃爾克的瘋狂加息總算把美國通脹控制了下來,但是與之對應的卻是美國經常賬戶赤字達到創歷史紀錄的1000億美元,這個局面怎麼扭轉了?實際上保羅·沃爾克早已經設計好了,那就是坑日本,順帶能坑的話也坑坑德法,當然後面兩個老江湖了,不太好上當。85年9月廣場協議簽訂,五國集團聯手干預加劇了美指的暴跌,同時也把天真的日本送上了泡沫之途。
經歷了十幾年的磨難,80年代末美帝總算是時來運轉。
首先,86年在中亞獨立對抗者美帝和帝國的蘇聯終於扛不住了,開始從這個泥潭中抽身。攜大勝而歸的美帝終於可以斜著眼睛和那幫小油販子說話了,油價應聲而跌,至此之後15年的原油熊市開啟。
其次,89年東歐劇變、91年蘇聯解體,與此同時,日本也總算進套了。91年對美帝來說是個好日子,突然之間,自己的競爭對手竟然土崩瓦解,莫名其妙贏得了「勝利」,另一方面謀劃多年的計算總算徹底成功,日本被徹底坑到陰溝里去了,同時美帝經常賬戶的巨額赤字總算是削減至零。
到這個時候,美帝已經成為事實上全球霸主、世界老大,71年美國人提出的建議在現在已經不是建議而成為唯一的選擇。95年,世貿組織成立,這既標誌著美帝主導的新的國際貿易秩序的建立同時也標誌著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結算體系形成。伴隨著互聯網帶來的信息技術革命的深入,至此,美元指數一路小幅攀升。
——————————————————————————————————————————————————————————————————————————————————————
好累,本來想認真梳理下從1971年到現在我們所處的國際貨幣結算體系的歷程,結果發現問題太龐大了,想要言簡意賅的濃縮到一篇文章中根本就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自己也駕馭不了。後面懶得寫了。就簡單的說說當下吧,能理解多少是多少。
我們當下所處的全球一體化的國際經濟體系中,從貨幣性質上來分,可以分為兩種貨幣,一種是美元、一種是非美元,一陰一陽剛好呈現著對立關係。他們之間的區別主要在於,美元可以用於國際範圍內的結算,而非美元只能用於各自國內的結算。當然現今有部分非美元也可以用於國際區域間結算,例如歐元、日元以及正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帝國。
它們具體的區別看過前面歷史回顧的人應該都懂,但是沒看前面的也不要緊,我舉個很簡答的例子你立馬就懂了。如果把我們當下所處的國際貨幣體系看做一個股市的話,那麼非美貨幣就是一個個的個股,而美元就是買賣這些個股的「錢」。所以,當大家都持有現金(美元升值)時,股市大盤必然走跌(非美貨幣市場大面積貶值);反之一樣,莊家一個勁的打壓個股(打壓歐盟、俄羅斯等等),那麼大家最好的選擇自然就是避其鋒芒先持有現金觀望為妙(買入美元)。
當然,以上這是理解目前國際貨幣體系的第一步。隨著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美元一統天下以及資本全球化的推進,跨國融資套利越來越盛行,慢慢從非美貨幣中衍生出了一個怪胎——融資國貨幣。這種貨幣相當於美元與非美元之間的夾層貨幣,通過間接方式分享著美元的霸權,當然在美元出現問題時,這種貨幣做為「次級債權」也將享受著更高的波動風險。
從上世紀90年代初直到現在,日元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融資國貨幣。至於原因,很簡單,日本的利率一直很穩定的在零附近徘徊,或者說大家吃定日本沒有大幅加息的能力。而這是成為融資國貨幣的最重要條件。作為融資國貨幣,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分享美元霸權,所以該國在進行全球資本擴張時不用擔心自己匯率會出現惡性貶值。當然同樣的,一旦美元出現問題或問題緩解,暴漲暴跌也是分分鐘的事。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從2012年開始的日元暴跌主因是日本天量的QE,如果不相信,可以看看上一次2001——2005日本玩QE時日元的走勢。當然,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歐盟的負利率持續、歐洲央行貨幣政策的彈性空間趨近於零,以及目前歐債的日本化,我們得知當這種當夾層貨幣的好事顯然已經增加了另一個巨無霸級的小夥伴。也不知道目前的國際經濟是否有這麼大的胃口消化這個小夥伴。如果消化了,那麼即將到來的下一次美帝危機,呵呵,美指就有的好看了,直接破50成廢紙的節奏。
美元、融資國貨幣、套利國貨幣,構成了當前國際貨幣結算體系的鐵三角,三角形具有穩定性,所以這個體系也相當的穩定,讓飽受著這個體系壓迫的國家和人民感到無法反抗的窒息。
好了題主的第一個問題回答完畢。進入第二個問題,題主第二個問題可以概括為——為什麼統計結果和我們個人的感覺失真。
實際上這個問題也很好回答,因為在如今貨幣信用本位下,通脹才是常態,真正的通縮幾乎意味著這個經濟體已經趨於崩潰,就像朱雞雞當政的那幾年帝國出現天量的大規模群體性事件一樣。廟堂上所謂的「通縮」僅僅是指「低通脹」罷了。你的疑問在於你不懂那些人說的黑話。
至於你覺的食品,日常用品,服裝上漲尤其快,這是因為帝國人口紅利已經一去不返了,再加上還未刺破也不敢刺破的房地產推高了生活成本,與密集人工相關的行業成本必然上漲。而且最為關鍵的是,不像電子等行業,食品、服飾等生活必需品的勞動密集行業,幾乎都是最為傳統的行業,其生產效率的提升已經近乎於瓶頸、成本幾乎是剛性的,不像其它勞動力密集行業還有生產效率提升的空間。字多的答案廢話也多,所以我簡要說。
金融是服務於實體經濟的,實體經濟好了,錢才會真正流動,這點很重要。並不是強行增加流動性,實體經濟就會好的。真實存在的需求才是最重要的 。
讓製造業回歸美國,因為製造業可以解決大批就業崗位,每個月第一個星期五美國都會發布就業率,非農人口增加數量這類統計數據,目前失業率大概是5%,已經很不錯了,5%可能是社會自然失業率,屬於常規合理情況,自去年下半年到現在美國就業數據一直不錯,所以美聯儲結束了自08年金融危機以來執行的QE(既貨幣寬鬆),因此美元最近一直是強勢貨幣。最近美聯儲說美元漲得太快了,暫時不加息了,免得美元太強,影響實體經濟。由於美元強,其它貨幣就顯得弱了,搞投機交易的,自然買入美元,賬面上看就是美元迴流。至於盧布弱,直接原因是油價大跌造成,因為俄依賴石油收入,油價大跌盧布就大跌。說到歐元弱,是因為歐元區經濟不好,CPI一直很弱,歐央行現在搞負利率和歐版QE,直接拉低歐元匯率。所以說,歐元下跌不是美國打壓的。盧布是跟油價掛鉤,如果美國故意打壓油價,你可以認為美國打壓盧布,可是低油價也會傷害美國的石油企業,倒不見得低油價可以長期維持。至於題主說為毛國內通縮了,你覺得東西在漲價,這個您得去看CPI的統計細節了,通縮是指CPI下降了,目前CPI也就1.4,處於歷史低位,對您影響最大的東西可能在CPI統計中權重太小了,所以您感覺不到降價。注意,CPI只是漲幅縮小,這個不是負增漲,只是漲得慢了。非經濟學的學生,嘗試著回答一下。
註:以下回答僅為個人理解,不一定正確。為何盧布、歐元、人民幣等等貶值,美元就會迴流?答:
自從二戰後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之後,美元就成為了世界貨幣。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體現在幾乎一切國家之間的交易都需要用美元,從而一切國家的物質財富和服務在世界的表現形式都是美元,都可以用美元來衡量。美元由美國政府的國家信用來擔保,也就是說,美元的最終價值的解釋權在美國手裡。 各個國家因為發展水平和經濟現實不盡相同,在國內基本上都會使用自己的貨幣,但是每個主權貨幣發行量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又不同,在國際上各個主權貨幣所對應的價值尺度無法完全統一,也就是所謂的貨幣有貴有賤。既然貨幣的價值尺度無法統一,我們就需要找到一種衡量各個主權貨幣價值尺度的解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就是美元—貨幣中的貨幣,體現的形式就是匯率。在這裡便於理解,我們可以把美元比作貨幣,其他貨幣比作商品,商品的價值由商品的供求決定,由美元來衡量。 基於以上事實,我們就可以引出匯率的機制,例如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由於中國經濟長期的增長預期,一方面海外遊資不斷的把手中的美元換成人民幣,用人民幣的升值來躺著賺錢。這個交易是這樣實現的:首先投資者在匯率市場發出交易的指令,然後投資者的美元的所在銀行(A銀行)會把投資者存在銀行的美元匯給中國的某家銀行(B銀行),B銀行會把相應的人民幣匯到A銀行,這筆人民幣記到投資者名下。這筆人民幣從哪來?是中國人民銀行在每日結算的時候新印出來並匯給B銀行的。二是中國廣大勤勞的工商戶用生產的商品到國外去換美元,這個過程是這樣的:工商戶換來的美元肯定要存在某家國內的銀行里,當工商戶需要用這筆美元在國內買東西的時候要首先換成人民幣,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中國人民銀行會通過中國的結匯制度在用戶兌換時候把用戶手裡的美元收走,然後給用戶相應的新發行的人民幣。這就是中國大量的外匯占款的成因。這兩種交易都在國際上製造著對於人民幣的強大需求導致人民幣升值,同時又基於以上邏輯使國內的人民幣總量越來越大,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感覺人民幣越來越值錢,然後國內的通貨膨脹越來越厲害。 當盧布和歐元受到打壓的時候,打壓的手段可能是下調主權信用評級、打擊某國經濟、提高貿易壁壘等等。總之就是製造某個經濟體經濟下滑的預期,或者是縮減量化寬鬆來強化美元。兩種手段並行不悖,往往美國政府會雙管齊下。比如最近俄羅斯經濟下滑預期明顯,進而就是盧布貶值的預期,大量的盧布投資者會出於避險,會把手中的盧布大量的換成美元。這個交易是這樣的:投資者把在某銀行中的盧布換成美元,因為盧布是俄羅斯央行發行的,盧布由俄羅斯國家信用擔保,所以交易指令發出後,投資者的銀行會把盧布最終匯到俄羅斯央行,也是俄羅斯央行最終拿出自己的美元儲備來贖回這些盧布。這種交易的不斷進行導致了俄羅斯央行美元儲備的不斷減少,這些不斷減少的美元就回到了盧布投資者的手裡,而往往這些換回的美元會被存進美國的銀行里,這就是為什麼打壓盧布和歐元會導致美元迴流。 但是還有一點就是我並不認為美元的迴流能夠強化美元的世界貨幣的地位。能夠強化美元地位是手段只有強化美國的國家信用。為何強化信用就能強化貨幣這個問題涉及到更廣的層面,例如貨幣的形成演化、現代金融體系的形成演化等諸多內容,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2、題主的第二個問題: 中國的經濟體中並不缺少人民幣,我們的廣義貨幣量是全世界最大的。為什麼近兩年會形成通縮呢?這是因為我們大量的人民幣被壓在風險低、回本慢的房地產產業中,並不參與流通。這樣就導致我們廣義貨幣量雖高,但實際流通效果要大打折扣。我們國家的物價上漲也實際上不能用通貨膨脹來解釋,應該歸結為地租效應。 中國的房地產吸納了大量的不參與流通的貨幣,價格畸高不下,勢必導致房租偏高。我們的大多數的經濟活動都需要在各種建築里進行,需要負擔房租,這些房租、用工費、能源費等等最終需要消費者來買單,房租構成了我們平時物價的最主要的一個部分。 在東北,2012年,大商集團雙興市場(大連人俗稱的大菜市)一個一米乘二米的攤位旺季的日租金大概在700~1400元不等。大連中心工業區廠房的租金大概在每年每平米300元、邊緣工業區的價格也在每年每平米120元左右。這遠非一般的工商業者所能承受,只能不停的提高商品的價格來維持自己微薄的利潤。同時在東北的工商業界流行著這樣一句話,辛辛苦苦一整年,都是給房東打了工。
房東是誰?大商集團、萬達集團、華潤集團等等。。。 房東的房東是誰?由於我國實行的是土地國有化制度,所以是我們偉大的GCD。 具象化一下,就是廣大的省委書記、市委書記、縣委書記、村委書記。。。PS:最後一段大家就當沒看見吧。PPS:僅為個人觀點,非專業分析,懇請專業人士斧正。打壓經濟之後,歐元盧布貶值。相應美元升值,投資者會轉而將投資目標轉到美國,自然美元就迴流了。升值利於投資。其次歐元貨幣寬鬆政策,或者美聯儲加息也會促使美元迴流,他國資金外逃至美國。通縮理論上會導致價格下降。不過這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貨幣貶值或升值一點點,價格就改動,那生活還能平靜么。。去超市買東西都成了炒股似的。而且國內目前並未有權威定義通縮已經來臨。目前只是經濟停滯,出口,投資,消費乏力。。。生產者還是會到一定程度才會把價格壓力轉給消費者。另外即使變動一點點,國家會給生產者補貼,避免直接影響消費者,不過這補貼大多僅限於這些大宗商品。對價格影響最大的因素還是供求關係。其中可能有季節,天氣,等眾多其他因素影響。
美元外流的兩個重要通道,石油美元體系和美元對外投資。
先撇開石油美元體系不談,年初的時候據說今年美國石油預期產量相當至高,要成為石油輸出國,最近怎麼樣也不太清楚了,不好意思。
再看美元的對外投資,美元在美國經濟低迷,貨幣不斷寬鬆的時候,肯定會選擇外流逐利,比如流向新興市場。然而,隨著美國經濟的復甦,美聯儲加息預期的日益臨近,美元肯定想回去投入美國經濟,分一分復甦的這一杯羹,這將從新興市場抽離流動性,簡直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唉,現在腦子太笨了,研報看完就忘,上面都是我瞎扯的。剛學的這個 應該是歐元貶值 歐盟想控制 所以就要用歐盟的外匯儲備 也就是美元之類的 去買別的國家的歐元 這樣歐盟儲備的美元就會用來買美國的歐元。美元就會到了美國。
推薦閱讀:
※如果,港元與美元脫鉤,港元會暴跌嗎?會對香港造成什麼影響?
※美國的頁岩氣革命會不會導致石油美元體系的瓦解?
※為什麼日元升值,日本政府不願意看到?
※如何香港金管局9月以來向市場注資千億港元?港幣是否應該繼續跟隨美元升值?
※美國10年國債收益與美元匯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