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性別平等外,還有哪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共識,是工業社會的產物?

題目太大,有點寬泛。

各位選一個領域展開回答也好。


謝邀。。(太多了,寫不完了,慢慢更新吧

我們先看看工業社會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社會關係變革,然後我們再從這個關係去回溯。

1,社會基礎分層從法統存續時期的延續權威主體(君權,領主權,神權)的複合體--市民階級的精密古典政治機器,轉換到了有產者為基本政治單位。工業時代的革新,也同時使得人們的組織結構從傳統農業社會中與家庭/家族強行捆綁的生產模式,一定程度解放了出現,分工體系開始變的更為鬆散,也開始關注個體。

2,第一點中,有產者的誕生來自於工業社會將近世莊園主經濟,改造成統一由技術標準,和工業分工體系總成後的標準化工業經濟,分工位置和資本投入決定著產出和個人財富的加總。而這種分工體系的建成,促進了公共事務的發展。古典時期的公告事務大多是稅制和軍事開支(羅馬時代的行省級稅制大部分都是供養兵團之用),而分工體系的首要的公告事務是更細化的稅制體系,從賢人會議開始,稅制從絕對主義向憲政主義轉向,到諾曼王朝從法國引進的貴族議會,以至於隔岸的法國後來的三級議會,以及資產階級革命後的現代議會制度的雛形。而隨著國家組織力隨著經濟分工體系擴展而擴展,公共事務的複雜性開始體系。那麼各級組織體的公共議事原則開始根據不同的政治哲學和國家狀況建立起來,此時公民意識開始真正體現,並且公民階級開始漸漸擴大,在20世紀初就產生了普遍的普選觀念更廣泛的代議制理念的產生。信息傳遞隨著傳統媒體的發展在20世紀20年代,公共輿論領域成了公共事務的另一個訴求途徑,隨著舊進步主義運動的開始,公共政治觀念也在此時開始產生,而代表各行會,各團體的民間組織,開始通過媒體,以及公共輿論的話語權,開始實質性的影響政治,這也是工人運動的組織基礎,也就是工會。這種公共話語體系一直保留到現在。

3,同樣來自於第一點,有產者的出現,首先必須是將私人財產權的分離,那麼法理上對於財產權的保障就不可或缺,洛克甚至將從自然狀態脫離到文明社會的基本標誌是財產權的分離。而在絕對主義制度的封建國家,諸如法國,舊制度中教會階級和貴族階級佔有最大的經濟資料,那就是土地,並且通過繼承法保障土地長期擁有,並且對於民眾徵稅權很大。那麼反抗舊制度的基本標誌就是保障既定的私人財產不被君權和貴族集團所佔有,以及土地作為能夠交易的社會資料流入市場。那麼法國大革命的基本邏輯前提就是「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以及反抗絕對主義的理念標誌。而啟蒙運動對於自然權利論的推行,以及經濟條件下土地資源的可交易性,使得有產階級可以從土地交換中取得利潤,那麼原有的「近世莊園主--佃戶制」開始演變成「資產階級莊園主--勞動力「二元的資本-勞動力合作制。

4,從2,3點中承續,導致了公民階級的產生,而公民階級首要目的是從傳統權威體系中,還原自己的主體性,具體一點,包括財產自由,人身自由等等。公民階級的產生,與啟蒙運動對於自然權利論,甚至是人民主權論的推崇,導致了基本權利論的誕生(「人人生而平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現代人權觀念而現代人權觀念同時兼具保障整個公民階級的基本權益(公民自決原則),以及作為個體的基本自由由(個人權利自決原則)。

5,承續第三點。土地從貴族手中解放,使得在前工業社會最主要的生產資料開始作為交易品流入市場,那麼隨著最大宗的生產資料交易的自由化,以及古典經濟學在新社會中的影響力,近代自由市場制度開始慢慢誕生,並且自由市場觀念稱為了主流(亞當斯密開頭)。和第四點的個人權利自決意識合在一起,就是古典自由主義的誕生。同時土地交易,也使得剛從貴族手中奪取土地的無產階級開始由於資本交易的暴力性開始失去土地(比如圈地運動),工廠的高利潤率使得工業分工體系開始鋪開,那麼失地農民不得不重新學習技藝,在大城市的周邊郊區定居,並在附近工廠工作,此時工人階級開始誕生,近代城鎮化運動開始,同時也形成了資本主義社會長期存在的一類社會關係(有產者-無產者),貫穿始終。

6,承續第三點,財產權相關的法理建構,以及第二點中公共事務的複雜性開始擴展,導致了法律在公共事務中的主導性(從孟德斯鳩時代開始)和仲裁能力,而公民權利開始隨著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開展,以及基本權利的建構,那麼無論是保障公民階級的權益,有序的公共議事秩序,以及個人的基本權利,都是通過完善法制系統來取得法理支持,此時現代意義的法制觀念開始出現。而法制系統的建立,本身是公民社會反抗傳統權威的一種手段,這也意味著傳統權威的示微。

7,傳統權威的式微,使得原來通過帝系,法統,以及神權意識建立起來的封建帝國變的基礎薄弱,人們會通過文化譜系,以及傳統習俗的共同體意識,來進行共同體的組成。這種思潮在歐洲老大帝國中蔓延開來,加上民族自覺原則和反抗舊制度的革命思潮,以及封建君主-貴族複合體對於公共權力的控制力開始降低,傳統封建帝國開始受到公民革命的衝擊,這就是民族主義的開端。

8,第一點提到了從家族制度的解放,也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女性地位,我們一般將女權革命的開端放在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權辯護》上。從歷史唯物論的角度來說,家族制度捆綁力的下降,使得女性權利開始有良好的趨勢,因為在傳統普通法中,家族作為歷史傳承的基本單位,其法人實質上是家族中的丈夫,也就是父權(和夫權)成為女性的權利代理人,甚至包括財產權都沒有保障。而家庭制度本身捆綁性的下降,也是女性重新奪回獨立法人,來為自己的權利辯護的基礎。而這個時期,最基本的權力爭取,就是女性的「離婚權」,加上傳統權威開始薄弱,基督教父權意識傳承下來的婚姻神聖性開始祛魅,這個時候才有了真正意義的「婚姻自由觀念」和「女性權利觀念」。

9,第一點中提到了,家族制度的捆綁力在下降,那麼隨著工業分工體系的擴展,共同體的組建開始越來越自由化,那麼很多人基於共同訴求開始形成獨立的共同體,加上第二點影響,開始加入到公共政治中。這裡面比較標誌性的就是工會和工人運動,工人運動此時的主要訴求就是第五點中提到的「有產者-無產者」的矛盾,而雙方的博弈實際上就誕生了工人權利的爭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工資,工作環境和工作時間,而此時就誕生了「福利」的觀念。

10,同樣,女性權利開始覺醒,首先是逃脫傳統父權社會倫理秩序中對於女性性權利的禁錮,這也是很多人類學家把父權社會的權利基礎定位性支配權的原因一樣。又由於工業社會開始造成人們開始關注個體化(分工的廣泛性),那麼性權利的爭取時鍍金時代過後最主要的一個思潮,一直持續了幾十年,這就是性解放觀念。性解放包括兩點,性表達和性實踐。性表達是廣義的,女性時尚從前爵士時代開始,最主要的觀念就是接受女性著裝的多樣化(減弱性別角色),以及肢體的裸露,這就是廣義上的性表達解放,而文學中開始接受情慾的描寫,也是這一類。而性實踐隨著新進步主義的開始,作為公共觀念深入人心,作為性權利的保障,這也是「性權利」和「性自由」理念的開端。也是性別平權運動的先聲。

11,而技術水平的提高註定了女性完全可以憑藉智力和經驗無差別地加入到社會絕大部分分工體系中,並發揮完全不遜於男性的經濟產出,加上第四點,這也是60年代第一波女權浪潮的經濟基礎,即女性在社會資源積累,和經濟結構中的獨立話語權,「性別平等」和「平權理念」開始廣為接受。

12,傳統權威的減弱,使得傳統道德觀和宗教的約束力開始下降,那麼傳統公共道德領域必須要由一些共識來填充,這裡面最主要的成分是人道主義互助主義,人道主義當然來自於M.T.西塞羅---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懷疑主義--啟蒙時代的基本權理念等等一直到現在,而互助主義來自於羅爾斯(羅爾斯《正義論》中預設的互助社會)新自由主義在進步主義運動中的廣泛傳播力,並形成主流價值觀,使得「關懷弱者」在70年代作為極度主流的價值觀傳播到了世界各地,並取得認同,這也是公益的公眾基礎。而以上兩種主要成分,加上多元主義和平權主義尊重個體就構成了我們現在的主流道德,也就是所謂的「現代理念」。

13,家庭制度並沒有因為工業社會而消失,只是減弱,而現代理念的建成(詳情看10-12點),使得外部價值觀反哺了原始的家庭制度,於是家長制開始解除,宗族意識開始減弱,開始更為尊重個體,使得宗族時代傳承下來的家庭相處方式開始解除,「子女獨立人格」的理念開始深入人心,那麼這就要求父母要保證子女基本的受教育權和良好生活(這也要求了優生優育,尤其是中產階級對此接受度極高),並且給予平等對待,而父母中子女的地位變遷,一定程度上是未成年人基本權利的主要實踐來源。又由於幼兒夭折率由於技術進步而降低,以及生產方式與家族制脫離,那麼「生育美德論開始消失」。生育的神聖性也開始祛魅。

寫不完了,以後慢慢來填坑吧。


【生了孩子就必須養大,兒童生病要積極治療,最起碼也要減輕孩子的痛苦】。對於平民來說,這是到工業社會後期才逐漸形成的概念。

我們為什麼愛自己的孩子?這個問題在當代社會有很多解釋,也可以完全不解釋——我自己的孩子,為啥不愛他?為啥不寵他?但作為動物,唯一正確的答案是我們要延續自己的基因,而每個孩子都能基本複製我們的一半基因。所以,幾百萬年來,我們不會嫌棄自家的嬰兒吵鬧,不會抱怨他們會吃掉最後一點食物,在野獸來襲的時候會為了保護後代勇敢戰鬥。這一切的原因都可以用簡單的進化論原則來解釋——基因里沒有類似本性的人都很難留下後代。所以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有愛護自家子女的本能。萌萌的嬰兒對著你微微一笑,所有的麻煩、疲勞都可以拋到腦後。沒有孩子的時候,呆坐十分鐘都覺得無聊,有了孩子,對著沉睡的小娃娃看上幾個小時也不膩。這都是深埋在我們DNA里的本能。和貓、狗、企鵝一樣共享的本能。

然後轉一個很顛覆的帖子:

我外婆小時候的故事

今天飯桌上聽外婆講了些她小時候的故事:她12歲之前(33-45年)住在南京,淞滬開戰後避難至郊外的農村,父親是個普通知識分子。按我外婆的說法,當地農民基本沒有衛生保健的概念,特別是對兒童

案例1:當時有個小孩眼皮睜不開,所有人都說他是瞎子。其實這隻要一個很小的外科手術就能解決,但他的父母從來沒想過要治

案例2:另一個孩子從很小就得了疝氣,從來沒治過。

案例3:一個小孩得了什麼病從未就醫,快要死了。父母把他放在外面一棵樹下蓋個破席子,對我外婆說「等他死了告訴我一聲」就下地去了

案例4:我外婆一個同齡玩伴得肺炎發高燒,父母把她丟在家裡不管,同樣是對我外婆說「死了告訴我一聲」就下地去了

案例5:我外婆自己生病時,我曾外祖父會找醫生並請假在家照顧她,因此被左鄰右舍的農民嘲笑。我曾外祖父表示「不看病萬一死了怎麼辦」,農民曰「死了就死了唄」

這些事情還是發生在相對富庶的南京農村,據我外婆說很多農民父母不是看不起病,而是壓根沒想過給孩子看病這回事。在他們看來孩子的價值遠不如一頭牛,死了大不了再生一個就是。就算他們自己生病,只要不是對勞動力影響很大同樣不會有就醫的想法。

為何這些父母如此「殘酷」?因為我們的本能不是「愛孩子」,而是「盡最大可能延續基因」。經過幾百萬年乃至上千萬年的進化,圍繞著【延續基因】這個本能,我們的基因已經構造了非常精細的判斷邏輯,絕不是「無條件保護孩子」那麼簡單。相反,我們的基因會做算數。正如道金斯指出的問題:

自私的基因

第一代堂兄弟有兩個共同的祖先,他們同每一個祖先的代距是 4,因此他們親緣關係指數是2(1/2)4 = 1/8。如果A是B的曾孫,代距是3,共同「祖先」的數目是1(即B本身),因此,指數是1X( 1/2)3=1/8。就遺傳學而言,你的第一代堂兄弟相當於一個曾孫。同樣,你「象」你叔父的程度[親緣關係是2X(1/2)3=1/4]和你「象」你祖父的程度[親緣關係是1X(1/2)2=1/4]相等。

至於遠如第三代堂兄弟或姐妹的親緣關係[2X[(1/2)8=1/128],那就要接近於最低的概率,即相當於種群中任何一個個體擁有A體內某個基因的可能性。就一個利他基因而言,一個第三代的堂兄弟姐妹的親緣關係和一個素昧平生的人差不多。一個第二代的堂兄弟姐妹(親緣關係1/32)稍微特殊一點,第一代堂兄弟姐妹更為特殊一點(1/8),同胞兄弟姐妹、父母和子女十分特殊(1/2),同卵孿生兄弟姐妹(1)就和自己完全一樣。叔伯父和叔伯母、侄子或外甥和侄女或外甥女、祖父母和孫子孫女,異父或異母兄弟和異父或異母姐妹的親緣關係是1/4。

現在我們能夠以準確得多的語言談論那些表現近親利他行為的基因。一個操縱其個體拯救五個堂兄弟或姐妹,但自己因而犧牲的基因在種群中是不會興旺起來的,但拯救五個兄弟或十個第一代堂兄弟姐妹的基因卻會興旺起來。一個準備自我犧牲的利他基因如果要取得成功,它至少要拯救兩個以上的兄弟姐妹(子女或父母),或四個以上的異父異母兄弟姐妹(叔伯父,叔伯母,侄子,侄女,祖父母,孫子孫女)或八個以上的第一代堂兄弟姐妹,等等。按平均計算,這樣的基因才有可能在利他主義者所拯救的個體內存在下去,同時這些個體的數目足以補償利他主義者自身死亡所帶來的損失。

這就是我們本能地待親戚比其他人更熱情的原因——他們也在幫我們傳遞基因。我們愛自己的孩子,而且還會為這個「愛」做「加法」,即我們也會愛護親戚的孩子——他們身上也有我們的基因。

我們不僅會因為保護基因做「加法」,還有對應的「減法」。比如說,如果生出一個孩子很不健康,將來很可能長不大,或是長大了也不太可能正常婚育,撫養孩子,往往會把孩子果斷拋棄,因為不值得為這樣的孩子浪費一點資源。原始社會如此,農業社會也如此。我小時候爬山,在村落附近的山凹里經常看到被拋棄的孩子屍體。有一次快到山頂,靠在一棵大樹下休息,起身的時候才發現樹的另一邊靠著一具嬰兒的骨骸。

類似地,年輕而有生育力的夫婦,已經生了一個孩子,但有生之年還可能再生那麼四五個孩子並養大。那麼,為了將來可能的四五次成功生育,他們是不會讓現有的孩子威脅自己生存的。災荒年間「易子而食」常常上史書,就是基於這一本能的避險策略。這其實也不是我們人類獨有的習慣,許多哺乳動物也會做類似的事情,甚至「溫柔」的兔子也不例外:

肉兔養殖技術

食仔癖:母兔產仔後,將其仔兔部分或全部吃掉。以初產母兔最多,多發生在產後3天以內。其主要原因:

①營養缺乏,尤其是蛋白質和礦物質不足,產後容易出現食仔;

②母兔在產前和產後沒有得到足夠的飲水,舔食胎衣和胎盤,口渴而粘膩,此時如果沒有提前備有飲水,有可能將仔兔吃掉;

③產仔期間和產後,母兔精神高度緊張,如果此時受到噪音、震動或動物等的驚嚇,造成精神紊亂,多出現吃仔、咬仔、踏仔或棄仔(不再給仔兔哺乳)等現象;

④產仔期間周圍環境或墊草有不良氣味(如老鼠尿味、發霉味、香水味等),造成母兔的疑惑,從而將仔兔當仇敵吃掉;

⑤母兔一旦吃仔,嘗到了吃仔的味道,可能在以後產仔時舊病複發,形成惡癖。

可見,食水缺乏,危及母兔生命,是母兔吃掉幼崽的第一原因。環境危險則是第二原因——危機四伏,既然養不活了,不如吃掉孩子,把營養留給未來安全條件下的生育。當然,多數情況下,人類父母不會把事情做的這麼殘酷,最多就是逃荒路上拋棄孩子,或是窮的受不了把孩子送人。

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對於穩定農業社會的窮困農民家庭(也就是大多數家庭)來說,每次生孩子都是一次風險投資。在整個投資周期中,「生孩子」佔總「投資」的比例並不大。把孩子養大所需的食物、衣服、房子才是最大的投資。所以,如果孩子病不太嚴重,就等他自愈;如果病很嚴重,那更不必為他浪費資源,寧可再生一個孩子,指望新的孩子能身體健壯。所以農民們普遍不願意給孩子治病。前面那段南京附近農村的回憶,裡面有幾個關鍵詞很值得注意:

「死了就死了唄」——節約的資源用來再生一個孩子,可能更有利於基因傳播。

孩子的價值遠不如一頭牛,死了大不了再生一個就是——佐證上一點

只要不是對勞動力影響很大同樣不會有就醫的想法——判斷的基本出發點是經濟計算。如果影響了勞動力,全家都會餓死,所以借錢也要治療。類似地,大孩子已經消費了許多食物投資,也頂過了幼年的高死亡率階段,還能幫著干點活。所以往往是較大、較健壯的孩子得到更多的寵愛,獲得更多的資源。韓非子·五蠹第四十九【飢歲之春,幼弟不餉;穰歲之秋,疏客必食】,裡面的「幼」字就體現了饑荒年間的習慣——越小的兒童越沒有資格優先吃東西。

這並不是漢族獨特的習慣。《史記·卷一百十·匈奴列傳第五十》有這樣一段記錄:

漢使或言曰:「匈奴俗賤老。」中行說窮漢使曰:「而漢俗屯戍從軍當發者,其老親豈有不自脫溫厚肥美以齎送飲食行戍乎?」漢使曰:「然。」中行說曰:「匈奴明以戰攻為事,其老弱不能鬥,故以其肥美飲食壯健者,蓋以自為守衛,如此父子各得久相保,何以言匈奴輕老也?」

可見資源匱乏會迫使基因本性暴露,競爭殘酷的社會尤其如此。

不過,前面的假設都是父母有很多孩子,以及父母還有生育能力。一旦失去生育能力,已有的孩子就是傳遞基因的全部希望,父母對子女(以及子女的子女)的重視就會陡然上升。老來得子會格外寵愛,爺爺奶奶會比父母更寵孫輩,都是同樣的道理。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孩子,那麼即便這個孩子不算出色,也會被百般寵愛,因為父母的投資「別無選擇」。

工業社會足夠發達之後,化肥農藥等技術改變了這一切。

工業體系建設決定我們的歷史和未來: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我們大不了不進口糧食,不吃最多10%的進口糧食,對中國人的健康毫無影響。甚至可能有好的影響。這就是實體經濟的基礎作用。要是中國人種不出足夠的糧食,農業搞不好,哪怕國際貿易再發達,我們也沒有底氣說這種話。

前面說實體經濟,我是把工業和農業分開說的。但實際上,農業現在不是個獨立的產業。我們中國農業搞的好,不是說中國農民種地比別國農民辛苦,不是因為中國的耕地比他們肥沃,更不是中國的氣候比別人好。而是因為我們是工業化的種地,我們能生產足夠的化肥,修足夠多的渠道和水庫,讓袁隆平這樣的團隊培養世界上最高產的種子。

所以,雖然中國現在農村種地的都是老弱病殘,青壯年都出來打工了,但是中國畝產還是從100斤左右上升到六七百斤,能生產世界上最多的糧食。這和分田到戶的積極性沒有任何關係,完全是工業化的作用。

相比之下,印度糧食一沒化肥,二沒水利,三沒有良種。雖然他們人比中國少,耕地比中國多,但人均糧食不到中國的一半。我書里用了一個數據,中國現在豬的存欄量是5億頭左右。每年要吃掉1.7億噸飼料糧。印度12億人,每年只有2.2億噸糧食可以吃。換句話說,工業化的豬要比純粹農業國的人吃的飽,吃的好。

現代工業技術不僅很先進,而且是在百十年內迅速發展起來的。即經濟增長速度遠遠超出了人口增長。人類這個物種自從出現以來,第一次可以在資源豐富的環境下生存,不用讓大多數人時刻面對資源匱乏的生死選擇。在這樣的優越條件下,我們發展了現代文明,用現代社會的meme壓倒了基因本性,才會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孩子,甚至更加寵愛病弱的孩子——現代社會有婦幼保健院,有兒科大夫,在病弱孩子身上的「投資」會得到很好的基因回報。

其實不光對兒童的態度如此,大多數家庭關係也有類似的發展過程。殘酷的「傳統」、冷漠的「本能」在現代工業社會的財富支持下,才變成我們熟知的「文明」和溫情脈脈的「感情」。比如說尊老,比如說夫妻平等。如果沒有工業,我們固然會有「淳樸」的一面,但也同樣會表現出對同類的獠牙——這兩者都是基因本性。

補充——必須承認,農業社會和原始社會對兒童殘酷的態度改善了基因。大多數和基因有關的病症都被這種殘酷的篩選淘汰了,留下的是最強壯,最健康的人類。現代社會把幼年容易得病的孩子都養大,治好病,還能結婚生子,我們人類的基因會因此積攢很多「垃圾基因」。不過這問題也不大,因為生物技術的進展很快就能讓我們對自己「轉基因」了,即直接修改基因,不用經歷殘酷的自然淘汰就能解決問題。

我曾經發過這麼一條微博:

醫療技術的發展,意味著我們不再有20%左右的嬰兒死亡率,不會每一代人都淘汰1/5的弱勢基因。所以人類必須繼續發展轉基因技術,把改造對象從植物延伸到人類。否則必然身體畸形化,智力白痴化。如果在白痴化發生前還沒開發好,人類就毀了。反轉的人給我列舉了大批弱智理由,列的越多,我越覺得時間緊迫。

總而言之,文明源於技術,感情基於鋼鐵,現代社會的基礎是工業的生產力和公平的分配。絕不是上帝或是什麼溫情脈脈的「傳統」——那玩意從來就不存在!

相關回答:

中國近代以來有哪些看似昏招,實際卻十分精妙的國策? -馬前卒的回答

知青的生活中有什麼少為人知或被刻意隱瞞的悲慘經歷?--馬前卒的回答

女星為什麼好多都是生雙胞胎? - 馬前卒的回答

當前中國社會的男女平等狀況堪憂嗎? - 馬前卒的回答

有哪些東西是 1949 年後才有的,卻常被我們當做傳統文化? - 馬前卒的回答


我來點偏門的吧,以為鹽很便宜很平凡,是隨隨便便的家常用品,不值一提。

農業時代終結之前,鹽一直是官府控制的。鹽鐵官營,鹽是很貴也很緊缺的,販買私鹽是死罪。但是人不吃鹽,又容易沒勁力,只好高價買鹽。

北宋時候,宋和西夏還圍繞著鹽進行了不少暗戰。西夏一心想把自己的青鹽賣給宋,老謀深算的韓琦等人也始終不放過鹽這個槓桿工具。。

黃巢,王仙芝,張士誠這些都是販鹽行業的標兵。想想他們後來的業績,就該知道那時候販賣鹽是多刺激的生意了。敢和官府搶生意,都是桀驁博死之徒。

到清代太平之亂的時候,安徽還有著名的鹽梟李昭壽,妄圖操縱兩淮鹽場,下屬頗多不法,最後為清廷所殺。


文物保護觀念,以及科學考古、現代博物館,都是工業社會的產物。

前面有回答論述了工業化對社會階級和社會文化的影響,文物保護觀念,考古、博物館都是中產階級和市民社會價值觀的反映。


民族主義。

與一般想像不同, 民族主義及民族身份/認同 其實是一個相對現代的思想和工業社會的產物,並由政權(State)以鞏固統治合法性的目的推行於它的被統治者。民族主義,乃至於民族,不是一個古老,內生的概念。

「我們是某某族人,說某某語,世代居住在某某某地,爲了保證民族獨立與防止外族壓迫,我們成立了自己的某某國家。」這樣的想法,並非古已有之。

(出生於昆明!)現任教於康村的學者 Benedict Anderson 認爲民族是一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產業化使得(主要是近代歐洲)社會具備推行民族主義的條件,因此,在條件齊備的情況下,政權的一系列推動標準化的政策(咦才發現這裡摻雜了一些 James Scott)促生了民族這個理念的誕生。

(以下仍然是 Anderson 的理論)

中世紀以降,傳統 君權神授和各式宗教理念 以及 封建王朝 的(理論)合法性日漸下降。傳統神權及拉丁語的重要性在歐洲各國逐漸減退。在拉丁語這種 Lingua Franca (通用語言?)古滕堡印刷術的流行催化了這個趨勢。Anderson 認爲,印刷資本主義是產生民族主義最重要的條件之一。自古滕堡印刷術在歐洲流行以來,書籍成爲最早的(大規模標準化生產的)工業品。於是,本土語言(通常以權力駐地方言爲標準)以印刷品的形式開始取代拉丁語,成爲主權範圍內的通用語言。在這個過程中,1. 本土語言的印刷品(書,報紙)爲所有能閱讀的人構建了一種想像(發生在本王國某地的某事與我相關)。2. 新教以印刷品爲載體,進一步削弱了教廷及君權神授的影響力。

所以,在逐漸統一,標準化的語言的潛移默化的作用之下,民族認同的基礎開始出現。歐洲國家開始從封建王朝向 民族-國家共同體 轉型。工業化(交通,通信)使得國家權力有能力滲透社會的每個角落,於是國家開始通過構建標準的國家起源傳說並以官方話語,通過教育的形式灌輸給下一代。

國家:「我們是 AAA 國人!自古以來我們作爲一個民族就居住在 AAA 國!……(以下省略標準歷史課,王朝/政權更迭……)……然後我們 AAA 民族,從外族壓迫下獨立!所以我們都是 AAA 人!我們要爲 AAA 國自豪!」

學生:「炸裂!原來我國歷史如此源遠流長!啊!生活!壯哉我大 AAA 國!我是 AAA 國人!我爲 AAA 國而自豪!」

以近代俄國爲例,從尼古拉一世通過在學校教授「正教,政權,祖國」(Orthodoxy, Autocracy, Nationality)這個國家理念來培育現代意義上的「沙俄人」。日本也通過相似的政策培養出了現代的「日本人」

(Anderson 理論到此爲止)

Ernest Gellner (蓋爾勒)對於民族主義的分析,雖然與 Anderson 的方法不同,但 Gellner 同樣認爲民族主義是現代工業社會的產物。

Gellner 認爲,現代工業社會,與傳統農業社會相比,對於人力資源的管理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在農業社會,人與社會的關係極大程度的依靠家庭塑造,然而在工業社會,人與社會的關係主要由家庭之外的因素塑造(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工作)。

而且,工業社會對於人力資源的需求促進了人力的標準化:工人需要訓練(統一語言),公司需要組織(統一價值觀)。於是在農業社會中僅在上流社會中流行的讀書認字,與陌生人的交往,在工業社會中被推廣到了所有社會人。在這個過程中,國界內語言的統一鞏固了人群對於「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政權」的認同。於是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自我鞏固的循環。

所以說在 Anderson 和 Gellner 看來,民族主義是工業社會的產物。


青少年(adolescence)的概念。

這個已經變成日常用語的單詞,直到1904年才由Stanley Hall第一次提出。

生理上的青春期一直存在,但是在此之前,歐美的小孩在過了十一二歲之後,通常就會與父母參與農業勞作或者工場工作,直接成為了社會意義上有工作的成人。隨著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力增長,這些十幾歲的工人的位置逐漸被機器取代。工業社會推進的法律進步則帶來了反低齡工人和支持中學教育的法案。因此,對於這一群體,不工作而繼續受教育變成了更好的出路。這些外部社會因素的改變,導致這一年齡段變成了人格發展變化巨大的一個階段,最後被心理學接受為青少年、青春期的概念。百年後這個當時前沿的心理學專業名詞最終成為全世界人共有的常識。

(另外,性別平等恐怕不是工業社會的產物。不是所有和18世紀顯著不同的觀念都是工業社會的產物。第一次女權浪潮(first-wave feminism)從19世紀5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基本涵蓋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整個時間段,最後只爭到了女性投票權。性別平等的概念基本要等到60年代到80年代的第二次女權浪潮(second-wave feminism)才有所普及。相比於工業社會的形成,可能二戰導致的工作機會對女性的開放,口服避孕藥的出現等因素的影響更加顯著。)


以英國為例,目前想到的有:

1. 普選。人人皆有投票權。雖然民主的概念早已不陌生,但直到19世紀投票權一直掌控在貴族手中,因為只有擁有一定財產的人才能投票。而後因種種原因,例如工人運動,投票權在一次次改革法案中不斷擴張。1918 Representation of the People Act 取消了所有的財產限制,1928 Representation of the People (Equal Franchise) Ac 納入了年滿21歲的女性,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普選。

2. 工會。從19 世紀到20世紀,工人的自我意識逐漸覺醒,工會密度從10.6% (1892)漲至 45% (1920),工會也越來越多召集工人集體談判。因為普選權,政黨也越發注重工人的聲音,對工會活動作出了政策性和法律上的支持。工會力量在許多歐洲工業國家都十分強大。

3. 福利與健康。在工業革命初期,如恩格斯所觀察,工人普遍生活在非常糟糕的環境。擁擠與骯髒成了工人住區的代名詞。不僅如此,在工作中,工人也扮演著弱勢群體的角色,不停受資本家壓榨卻別無選擇。馬克思相信這樣的矛盾激化會帶來他預計的革命,卻不想到半路殺出工會與福利,緩和了兩者之間的矛盾,也逐漸把英國往福利國家的方向推進。這不僅是社會制度的一種改變,更是人類對「公平」這一概念的更激進的理解。

4. 民族主義。有人要答,我就不說了 :P


哈哈哈 正好在翻一篇文章順便就答一下的 犯罪=「坐牢」的概念嚴格意義上來說坐牢並不是工業社會的「產物」,因為古已有之。我國西周時期就有圜土。但是廣泛的自由刑的採用卻是進入到工業社會以後。

十八世紀末葉之前,歐美常用的刑罰大都為死,流,身體,及財產等刑;監獄不過是一種羈押頑強民事債務人,宗教犯,及未決刑事犯的地方,並未用作執行刑罰的正式機關。到了十八世紀的末葉,有人覺得當時的死刑,流刑,身體刑等太不合人道,便主張以自由刑(即監禁拘役等)代替這些刑罰。在同時又有一批人提倡刑罰重感化改良而不重報復恐嚇的學說,並且認為監獄為實施感化改良最有效的工具。這樣一來自由刑便漸為各國所采,不到百年居然成為頂普遍重要的刑罰制度。近代刑法典所規定的犯罪案件,得處及專處自由刑者常佔十分之八九。法院所判罪的人當中,處自由刑者常在十分之六七以上(注二十四)。社會上一般人談及犯罪的事情,往往很容易聯想到「坐監牢」上面去。他們差不多以為「坐監牢」便是犯罪的當然處刑;犯罪而不「坐監牢」,那簡直是沒有國法。——《歐美司法制度的新趨勢及我國今後應有的覺悟》楊兆龍

在我國也是同樣的商周以來的墨、劓、剕、宮、大辟五刑制度,在隋、唐時期終於為笞、杖、徒、流、死的五刑制度所代替,直至明、清沿用不改。其中接近現代自由刑的為徒刑,說來現在的有期徒刑,大概也就是這麼個意思。現在在保留死刑的國家犯罪在一般人心中基本=坐牢,槍斃(或注射死刑)。

說來最近風向也在變得,主要是監獄管理成本高,改造效果一般般所以社區矯正的春風又颳了過來,前幾天看我們這嘎達的公務員職位表,8個鄉鎮各招一個從事社區矯正的工作人員,為犯罪人員的社會化改造鋪路也是要鼓掌的。等路鋪好被判處管制、宣告緩刑、裁定假釋、決定暫予監外執行的幾率應當會提升,罪犯也是遇到好年頭了。

說起這種變化的原因的話,只能狗尾續貂的說說我自己的看法了,因為工業化促使個人生產能力的提高後,對於個體勞動力的珍惜和勞動力自身人權的覺醒。當一個農民拿著鋤頭翻地和他開著農用機械翻地時,控制者對他的看法是不同的,他自己對自己的看法也是不同的。當然凡是一句話概括的原因總是片面或不完整的,歡迎補充指正。

風險提示:專業方向並非法史或刑法,正好看到文章,看到問題順手一答


死胖子

……

只有工業社會之後,

才有足夠多的廉價熱量供給

才有這麼多的死胖子

……

哎,不說了,我去啃黃瓜了……


現代學校教育。看到有人說了,但是內容不夠詳細,這裡補充下。

資料來自《盜夢工廠》,作者賽斯·高汀,美國人,我看的是kindle版,其中詳細描述了現代學校教育的來源。


時間觀念,你對一個農業時代的人說「遲到一分鐘扣一塊錢(銅板?)」,是不可想像的。


現代設計和程序化思維。

工業化社會,設計只是生產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和傳統手工藝設計的精雕細刻,依靠記憶來設計的方式不同。講究步驟、方法、程序、市場定位的準確性,為了實現功能性和審美的需求,嚴格的計劃和設計程序是設計成功的關鍵。

以結果為導向的市場必然導致程序性思維的使用,記憶的隨意性會對資源造成極大浪費,也不利於產品的迭代。


理工科的優越感。尤其是數學在一部分學生和家長心中的崇高地位,其實只不過是因為工業社會對這個型號的螺絲釘的需求量比較大而已。


要賺錢最好的辦法是依靠製造業,以大規模生產(mass production)達至規模經濟(economy of scale)的效益。


「進步」,認為通過努力,人類未來會比現在更美好的觀念。


義務教育


謝邀。

跟以上兩張圖相關的觀念基本都符合題主的要求。


醫學,選取一個,疫苗吧

簡直就是多給了幾十條命啊


循證醫學


童工。記得林達有篇文章說工業化剛開始的時候,招工的標準是8歲(估計再小的話實在沒法在工廠幹活,只能在家干點家務吧)。

後來有個英國資本家賺了錢,覺得這樣不人道,在自己的工廠把標準提高到13歲,這才開始有了童工的概念。

記得小時候的課本里提到過這個資本家,但是沒說過這個事。他的名字叫歐文,課本叫他空想社會主義者(後來他去美國買了個農場,做社會主義試驗,失敗了)。可我現在一點兒也不覺得他是空想家呢


推薦閱讀:

在中國,「有困難找警察」的方法真的有用嗎?
為什麼大多數人看到問題(與自身利益關聯不大)時,不是分析事實而是選擇立場站隊?
為什麼人群中會形成意識形態的分裂?
導演何時門檻變得這麼低了?如何看待目前是個人都來拍部電影這種現象?它對中國電影發展又會產生哪些影響?
通俗地解釋資本主義為什麼終將滅亡?

TAG:工業 | 社會 | 人類學 | 工業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