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否有比較有影響的哲學家或產生獨到的哲學思想?

如題,我相信日本還是有哲學家的,但是似乎有影響的不多,我見識淺薄,只聽說過一些中國印度德國俄國歐美甚至阿拉伯國家都有過一些常被人提起的哲學家以及相關著作,為什麼單單日本就沒有?因為日本的國力在世界上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吧,起碼比中國要強的多,為什麼哲學領域影響不多?如果有人認為跳過了是不是,請指出。

西田哲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30多年間,對日本的思想界產生過很大的影響,在戰後頭幾年也還吸引過不少人,但是,在新的民主浪潮衝擊下,不久就開始被日本人民唾棄,在一個時期內甚至聲銷跡絕。


西田幾多郎_百度百科

這是世界級的大哲學家,西方大學哲學課基本都會提他


謝邀。

日本在上個世紀做足了日語語言和西方哲學這二者之間關係的考察,在西田幾多郎的時代日本就意識到了希臘哲學的重要性,大量翻譯文獻並且推進希臘語學習。不僅如此,他們還在那段時間積累了大量傳統文化的研究。這方面是中國目前為止的積累所遠遠不及的。在我們遍地民哲的時候倪梁康老師專門請人翻譯的日本陽明學研究專著的作者是一個普通的退休老人。太多太多,這一切都不容小覷。

我們在急著產生哲學家的時候,日本早在上世紀初就開始探討日本哲學的合法性(中江兆民『一年有半』)。什麼是哲學,我們把日本的這個詞加上去有何含義,這種做法對日本有何意義?當德里達跑到我們中國的土地上說中國沒有哲學的時候我們應該拿什麼反駁?

日本上世紀默默無聞卻驚人的積累必將產生同等驚人的成果,但是這絕對急不得。

如果你真的有興趣並且懂日語,建議你去看看日本臨床哲學的發展,你會驚訝於它是一種如此正統的現象學,會感嘆於日本人上世紀在對日語這種語言的研究中積累下來的巨大財富在今天得到了怎樣大的發揮。

手機答題,簡略見諒


西田幾多郎這是其一,當然有東方特色其實很水

我比較欣賞日本思想家,非馬克思主義的首當其衝竹內好

馬克思主義的,廣松涉你敢說不是世界級別的?其他的所謂大冢史學,望月史學,宇野學派,日本馬克思主義比起西馬不僅不差,而且路徑更準確。

不是專業搞日本的,一些興趣方面的旁敲側擊。在東亞,日本思想的影響力成果還是至少比國內超出三十年的。而且有世界影響力。

當然文科這種東西不存在技術保密的可能,三十年只是虛指的計量,如果有社會思潮的氛圍趕超還是很容易的。

說到思想世界影響力,日本的學院派影響力已經講到了一點,印度也有所謂庶民學派的毒奶(這個的影響力已經完全深入美國大學的科層制度了)。

而我們呢?學院派文化界有嗎?沒有,狗屁倒灶的民國大師有世界影響力嗎?沒有。魯迅?勉強世界有名吧,另外東亞非常有影響力,其他有超過魯迅嗎?沒有。建國後有嗎?沒有。運動時期沒有,第二共和國由那些尼采薩特抓來就讀四六不懂的貨80年代重建文科以來,也沒有。但我們發展很快這三十年真的發展很快,我認為這一代人,或者我們的學生(假裝我能在學術圈混下去)就應該有了。

我們近代以來就這麼沒有存在感嗎?然而有一位巨人影響了資本主義世界最尖端文化思潮,他不是文化界學院派的,他就是毛澤東!

ps.具體是不是你們可以查資料,我不是毛左,我也不是過來為粉而粉。不過最被中國小資知識分子痛恨的毛,卻在世界性思想舞台上的影響力高過他們任何人,這個是個思想史事實,今天我這麼說,以後也會被人寫進二十世紀的思想史。(所以說「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有些東西就是我們這些以漢語為學術根底的知識人的份內事兒。)


中江兆民在《一年有半》里說了這麼一句話:「我國日本從古至今未有哲學。」

一個人在哲學上的開始源於他發覺自己的無知。一個民族在哲學上的開始源於有人發現本民族的無知。

於是日本從這個時候開始成為了少數有哲學的民族。


這涉及到啥叫「日本哲學」,因為在很多哲學者看來,把哲學冠上民族國家的國號是有問題的。而在日本的哲學研究中也少有主張「日本哲學」這一範疇的。

當然近年隨著學術的保守化建構「日本哲學」的嘗試在變多,代表就是京都大學有日本哲學的講座,領導是藤田正勝。他們有一個體系性的「日本哲學」構想,我有點懷疑這裡面是不是有「中國哲學」的影響在。

當然這不妨礙哲學傳入日本以來產生了很多優秀的哲學家,我們不熟悉是我們視野狹隘。比如京大的「日本哲學」就有這樣一個網站:

日本哲學史研究への案內 " 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文學部

這裡列出的哲學家的思想價值都毋庸置疑。如果感興趣還可以找一下卞崇道先生的著作。

其實反過來我們可以想想為什麼我們有那麼龐大的「中國哲學」學科和學問體系,這並不是看起來那麼自然的事。


●有吧?

●日本國力什麼數一數二啊?

●沒有更好,中國有就好了!

●我估計是因為那些比較著名哲學家都19世紀及以前的……那時候日本還比較默默無聞。後來,後來的哲學家們就不著名了,無論哪國


親愛的,我不懂什麼哲學啊思想啊什麼的,只是給您個提示。當年本科有個老師說過這個問題,說日本幾乎沒出過大哲學家是因為日本的語言不行,也就是日本的語言太笨太瑣碎,無法現成嚴密的邏輯。而且,語言是會影響人的思考方式的(我沒學過語言學之類的,但是現實體驗確實如此)。最出哲學家的是歐洲,據說馬克思的著作有的一句話三四十行沒有一個標點符號的,無需斷開,人家的語言能組織那麼嚴謹,大句套小句,這不是一般的語言所能做到的,起碼漢語不這樣表述(別跟我說漢語也可以不加標點符號寫2000字,抬杠就沒意義了)。我沒學過德語,但中國孩紙都學過英語,英語複句當時就給我學跪了,不理解為什麼可以用兩三句話表達的意思非要一句話內用兩三個複句去表達。可是人家就習慣那樣去表達。而日語我最近剛剛自學起步,日語句式一般是主語+助詞+賓語+助詞+謂語這個順序下來的,一句話里再套三兩個複句那可是夠長,個人感覺日語更喜歡拆分來表達。如「今天公園裡很多人」都可能有個逗號參與進來。。還有一點日語是極其亂七八糟的語言,學日語的人沒有不吐槽這點的。

日語剛起步,如果您覺得本答案有啟發可以與日語學得好的深度討論。


按題主的思路,戰後有所謂的哲學大家和哲學大思想嗎?普通大眾的注意力都關注在戰前的那些可以蓋棺定論的死人上了吧,就和很多人想到文學就只能舉幾個其實並沒看過多少的著名死人一樣

只要不是流行文化,還活著的,即便快死了,也只有小眾圈的認知度,更何況哲學這種沉澱緩慢的,我們不可能把于丹當哲學家是不是?先思考下眾口中的哲學家和哲學思想是什麼樣的以及怎麼產生的

我認為,在絕大多數人口中的蘇格拉底、孔子、佛陀、愛因斯坦都只是文化符號,沒有實際思想意義

另外思想和經濟的確緊密相關,歷史上的名家都是伴隨文明興盛而生,而那些近代史開始繁榮的國家顯然在文化上太年輕,美國哲學家也沒有美國科學家出名,這不是日本的問題


資源に乏しい、天災が多発

資源匱乏,天災多發

お互い頼りあって生きて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必須互相依靠才能活下去

人間関係が重要、ひとりでは何もできない

人際關係太重要了,一個人什麼也幹不成

人に好かれたい!

想被人喜歡

輪を広げよう!空気を読もう!和を保とう!

廣交朋友吧!察言觀色吧!保和氣維穩定吧!

悪いことは口にしてはいけない!

人に迷惑をかけてはいけない!

不可以講不中聽的話!

不可以給別人添麻煩!

あれ、でもなんか違う...

でも深く考えちゃダメ!

額……好像哪裡不太對……

不行,不能想太多!

在日本日常接觸到的基本就是上面這個思考套路。

這個群體長久以來被外在的生存恐懼所支配,

他們積極吸收各種外來文化,做出許多形式上的改變,

但是被生存恐懼所支配這一點從來都沒有改變過。

在一個大部分人打從心底里認為抱團活下去和不破壞整體是第一要務的國家,

獨立思考都是相當奢侈的事情,要出哲學家是很難的。


以個人淺薄的見識來看,哲學的本質在於一個字:新,也就是說新的思想或者思考新的東西。舉個例子:第一個思考人生的意義的人是哲學家因為他思考了一個新的東西,然後有人重新思考了這個問題並給出了很不同前人甚至推翻前人理論的思想那這個人也是哲學家因為他給出了新的思想。如果這個觀點成立的話那基本就可以解釋題主的問題了:基本所有原始的能思考的東西(例如存在的意義啦,什麼是真理之類的)都已經被幾個文明古國思考完了(中國,希臘就是代表。。),而關於後來出現的新鮮事物的思想(一般是由科技發展,時代更替或社會巨變帶來的)又一直被所發現地的人們先思考(以前是中國近代是歐洲),這些都沒日本什麼事。。學習新鮮事物不算因為既然你在學習了就說明已經有人對此作出思考了,而日本是一直在學習的那個,而真正改變世界的新事物(四大發明,古代數學幾何學,啟蒙主義,現代科學體系,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共產主義(!?),二戰,虛無主義,現代主義,流行文化)均不是在日本出現。

還有對於上面有人提到過日本文化的「陶醉在自我感知里」的特性,我部分贊同。我認為日本文化及思想是很以人為出發點的,這就造成了它偏感性和主觀,這不能說是錯的只能說是思考的方面和方式的不同,而這種思考方式在近代(誕生可以追溯到莎士比亞及賈科莫萊奧帕爾迪的文學作品但廣泛影響是在尼采及弗洛伊德的作品問世後以及二戰後主流價值觀的崩壞後)正慢慢成為主流,這種思想以人為中心,拒絕權威,拒絕絕對,提倡多元價值觀,注重每個個體自己對世界的感悟及理解。也就是說蘋果好吃並不是因為蘋果本身好吃而是因為你喜歡蘋果的味道,主體在於你而不是蘋果,睡嫂子那個也一樣:在別人看來是不道德但睡嫂子的那個「我」認為是出於真情和人性,換言之「我」要不那樣認為也就不會去做出這件事了,就像一個理性的殺人犯的殺人理由不管在他人看來如何不合理他自己都是認為是合理的,因為反之他也就不會去殺人了。再舉個比較現實的例子,是「你年薪多少?有沒有房有沒有車有沒有對象?」這樣的問題比較能代表你活的好不好還是「你過的開心嗎?過的快樂嗎?覺得人生有意義嗎?」這樣的問題。

嗯,大家輕拍。。


就像中華文化能自成一套。這體系能延續幾千年就能說明問題了。東方文化好古道,而哲學提供新思維,這無疑是矛盾的。哲學更像是一種異類。因而也很少有哲學家了。中國文人亦不好這口。


我告訴你原因——不夠大氣。

他們的旁邊一直有中國,就算他們毆打過我們也擺脫不了中國強大同化力的影響。

另外大哲學家(或者說思想家)沒有胸襟和氣度是不行的,日本在這方面的確缺乏。

小思想家嘛,自然就不太有名氣了。


中江兆民,代表作《一年有半》及《續一年有半》。


老騾子是不會生出小騾子的……


是不是因為日本的宗教,很長時間是 佛教、神道教?宗教應該會對哲學發展產生很大影響吧?


似乎可以這樣解釋,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前,思想文化受東亞文化圈的影響,國家的主導思想是佛學,朱子學,傳統的神道教思想。它的主流哲學思想是受中國影響,很多有名的高僧和文化人都是通過註解從中國傳入的經典進而發揮其思想的。

而且日本沒有在所謂軸心時代出現過相應的哲學家。


國力數一數二?我有點想笑。


之前聽講座有提到 西田下來的 京都學派 似乎在西方比較有名一些

睡前先佔個坑 明天試著寫寫


反正對島國只有最淺薄理解的我看過的島國二次元和gal裡面的所有應該是試圖闡述「哲學」的大段大段的獨白或者應該是試圖討論「哲學」的對話,給我的感覺都是這些和你們正在經歷的事情本身有一毛錢的聯繫么…這麼「思考」一番之後就能開始心安理得地殺虐、喪病,真是納尼口雷啊!!!變態就是變態,直說不好么為什麼非要強行裝逼啊!!!睡大嫂就是睡大嫂這都是物之哀都是世界的錯是怎麼回事啊!!!變態就是變態非要強行說一大堆其實狗屁不通的道理顯得我是經過思考之後發現了殘酷的真理不得不走上這條變態的道路是怎麼回事啊!!!!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為什麼日本沒有出過什麼有影響的哲學家和哲學思想? - 匿名用戶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真的沒有關係。

但是在殺戮之前連內心掙扎,天人交戰都不需要的民族,能自稱進入了文明么?

不管是商業的要求,還是現實的再現,內心交戰本身,可以說是文明的力量在試圖對抗本能驅動的嘗試吧?

每個民族內里都一樣,人性里容易敗壞的,經不起誘惑的,沒有什麼民族區別。不把所謂的哲學看成是民族臉面工程,而看成人心境界高低,這也許是倫理學唯一可能「現實有用」的地方吧。

真不忍心諷刺貴支某些人,在綠教興起時就自曬無神論大法好,在人家的傷疤處看到自己皮膚的光滑,這都能沾沾自喜。現實中愛好用這種廉價意識形態(比如愛guo主義)自慰高潮,唯獨缺乏自我批判的反思。

這位Galgame愛好者想必自己跟著遊戲變態完之後還能享受到佔據道德高地的快感吧。

祝灰飛煙滅。


問:中國的哲學思想家到了明末清初的幾位之後,還有誰有較大影響?在東方好的哲學家往往是多重的身份,比如教育家、企業家,傳承和實用的傾向更多。陽明心學在日本流傳的較廣,對於知行合一的社會符合了大多數的人的社會價值。日本所謂的哲學家不多,但是可以稱得上思想家的確實很多,吉田松陰、福澤渝吉、澀澤榮一、稻盛和夫,無一不對日本的社會發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大概日本在各方面都可以形成一個自我世界,所以讓中國人覺得一般影響不大吧。再吶喊一句,哲學只是哲學史,哲學tmd什麼用都沒有。

我可以這麼說么,雖然近代日本有很多哲學家,但影響都不大,日本很少有影響廣泛的哲學家,但是有哲學思想指導的企業和社會發展卻是十分深刻的。金岳霖馮友蘭,知名度如雷貫耳,可是讓人覺得有些艱深,很遺憾沒有讀過他們的書,黃宗羲王夫之李贄的書我也沒有能夠堅持讀下去,這不能不說是對於自己的諷刺。對於西哲更覺得meta時代的能給人更多的啟發,像後來更像很多富二代、窮困潦倒的或者心理變態的玩弄的更多用於作家寫作用的。日本作家村上龍有句話的意思是,哪有那麼多偉大的思想家,除了孔子耶穌和佛祖,大多數人都在瞎扯吧。記得大學的時候,老師講過一句話,讀外國的著作,一定要原文,一定要努力學習原來的語言才不至於偏離作者本身的意思,老師本來就是翻譯法文的。沒有學習過日文,加之日文的著作翻譯本身不多,所以我們了解到就少了吧,而日本的版權貿易和對於外文的翻譯,真的很讓人汗顏。更讓人無地自容的是,有多少古典書籍是從日本流傳回中國的。

日本人把陽明心學和海國圖志當年像寶一樣撿回日本並且靠這些打敗中國。不能不說莫大諷刺啊!日本島國沉沒的心理危機哪裡有閑情來做「愛智慧」的高級思考,更多的是入世吧。


推薦閱讀:

哲學得到了什麼確定的結論了嗎?
除「薛定諤的貓」和「缸中之腦」外,哲學史或思想史上還有哪些著名的思想實驗?
晚清民國時期屬於「鍵盤俠」的人都有誰?
對於思想家哲學家來說,最痛苦的是什麼?
中國思想文化的關鍵詞?

TAG:日本 | 哲學 | 日本文化 | 思想 | 思想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