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都是怎麼備課的?
——刷完試卷後頭昏腦脹的最後一次更新——
1.我知道有人不會看評論雖然我把它置頂了。那我就再往答案里放一下。
並且修改了錯別字哈哈哈。【好吧,其實我寫這篇答案一開始是有些情緒化,後來也跟我媽交流了,給她看了幾個高票答案,她說其他答主反映的是真實情況,現在提倡素質教育,各種活動都要開展,但對成績又卡得很嚴。教師的確很辛苦,尤其是現在很多年輕教師,很多事情還不知道怎麼去操作,只會把任務全部攬上身,很無奈,不是他們的問題,大體制需要改變。
所以,如果答案正文說得過分了,我在這裡道個歉,我只看到了我媽的一面,不清楚整個大環境。希望所有的老師以後的教學環境越來越好。最後放上一句她的話:我們學校有很多跟我一樣認認真真的老師,也有些混日子的,不要一棍子打死所有人。謝謝各位同行支持,但我這樣做只是為了讓自己心安。】2.我也說過了,那段時間我剛好在家,所以才幫我媽改了作文。上班前我每年就回去兩次,而那兩次回去我媽也放假了根本不需要我幫忙。去年開始上班,一年就回去一次了。至於我爸,比我媽還忙,據說上周工作日他就回家吃過一頓飯。要不在值班要不在應酬。
所以平時一般都需要我媽自己來,她的工作量可想而知。3.我百度了一下,「抽空」這個詞解釋成「擠出時間(以做別的事)」,不知道我可不可以理解為,抽空教書育人,就是指「擠出時間教書育人」。那我覺得我媽不是,因為她經常說「今天忙了一上午,連上廁所都是抽空去的」。在我媽眼裡「教書育人」不是別的事,是本職。
不過一來百度解釋可能不準,二來可能我理解有誤,這個還望大家指教。但是我不認為我媽為示範課錄影做準備的那段有問題。她並不是每堂課都要講四遍,作為要放到網上作為學校「精品示範課」的公開課,有時候還要拿到省里參賽,這種課更多的是作為「模版」,代表一個學校的最高水平,好好準備理論上沒有不妥吧?而且每個班只講一次,講過之後他們自己老師還不用講了,對學生來說有什麼壞處嗎?我是門外漢不懂,還望告知。
就好比你拿要參賽的ppt跟我說,平時誰會做這麼精緻的ppt。我覺得這有點點不講道理。
至於三個小時的備課流程,我也說過了,是那種重點課文,能夠舉一反三的。
我當然同意教師也要有自己的生活,但如果我媽想要教好她的書,就不得不擠占私人時間。因為大環境就是這樣。這一點在1.里已經說過了。4.再次重申,我昨天寫的答案帶有情緒,而且樣本太少,所以難免有失偏頗。今天聽我媽講了很多才知道現在的大環境不理想,我媽不是因為盡職盡責才累,就算混日子,要想完成任務也很累。
換言之,教師很辛苦,大家都不容易。作為私企狗沒有經歷過這種事情,隨便炮轟其他答主確實魯莽衝動,有些不講道理了。更何況這個問題的本意是來請教怎麼備課的吧?被我帶歪了實在是不好意思。我沒有備過課,只能拿我看見的說。希望其他老師能多給題主建議。把這個話題拉回去。
所以再次為我話中不妥之處道歉。老師們都辛苦了!————————這裡是原答案———————
看了幾個回答心裡有些話憋的不行
我媽媽就是一名小學老師,18歲師範畢業走上講台到現在已經有28年了。
她現在是學校的骨幹教師,辦公室主任。不知道其他學校情況怎麼樣,但是他們學校的辦公室主任事情多到我覺得我媽彷彿是個上市公司CEO。
她是怎麼備課的呢。
教材改版幾次都沒有被刪掉的課文,她已經講過無數次了,備課的步驟都是:
先自己看書,做筆記,結合教參挑出重難點,然後在網上比較幾個版本的ppt,挑出最適合的一個版本再修改,不會的地方會發消息問我怎麼辦(因為她電腦確實不太會)最後再找找網上有沒有這篇課文的示範課,看看其他老師是怎麼講的。
一般一個流程下來需要三個多小時。我沒在家,如果有人看的話我可以拍一張我媽的書,筆記多得堪比學霸高中生的書。我有時候會問,為什麼這篇課文講了這麼多次還要這樣備課?
我媽說,這篇課文一直在,教材改革沒被刷下去就說明它很重要,這種重點課文吃透了,其他很多課文就能舉一反三,整體上會輕鬆點。而且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都不一樣,面對上一批學生可以這樣教,但這一批教法就要改變。我又問那為什麼還要看示範課?
她說取長補短,與時俱進,也好看看學生可能會有什麼問題。還有改作業,小學語文作業比起數學英語量要大得多,因為有作文。
有段時間我剛好在家,就幫著改過幾次。不論我改成什麼樣,她最後都還要再看一遍。第一次我不樂意,問您對我還不放心啊。她說不是,你水平我放心,但你不了解學生平時的情況,我要看看他這次的發揮怎麼樣。你看,你改的xxx的這篇,給他挑了xxx這些毛病,但他以前做到語句通順都很難,這次不僅表達流暢,還引用了名人名言,已經進步很多了。提出問題可以,更應該多鼓勵。那之後我再沒抱怨過。我媽還有個技能,她看一眼字跡就知道是哪個學生寫的。我拿作文本試過,二十個裡面只錯了一個,那個剛轉來他們班兩個月。
你可能說,小學老師事情少。上級沒規定那麼多任務。
那我真的呵呵了。年近五十歲的人,每天工作十個小時,經常加班,當上辦公室主任後還隔三差五給我發消息,問我office怎麼操作。
我幫我媽寫過不少東西,年度總結,學期總結,個人簡介。都是網上這抄抄那抄抄。我說您還是自己寫吧,涉及到工作內容的我真不會。她說這種東西就是給上級交個差,不要有壓力。學校規定也有。以前還是班主任的時候,有時候給班上排練合唱或者詩朗誦,比學生都累。
可回來後還是要認真備課。之前要在網上參加什麼課程學習,計時長的,得時不時點一點,還不能後台運行,她就把電腦放在旁邊,聲音調很小然後備課,沒聲音了就點點滑鼠。他們也有各種活動徵文,她極少參加。強制參加的也很少認真準備。能坑我就坑我,不能坑我就坑我爸。自己寫就這找找那找找。可是備課、改作業,還有關於學校正經文件的工作,她從來沒有鬆懈過。之前為了寫一份去世老教師的生平簡介,她一個中午都在教育局查那位老教師的檔案,還打電話請教爸爸單位一位經常寫公文的前輩應該怎麼寫。
她發表過不少教學論文。學校安排老師講示範課從來都有她。還因為講課得過很多獎。
但我媽最經常說的,是她帶的好幾屆學生,畢業很多年了也會回來看她。前不久還接到一個考取了人大研究生的學生的電話,問她有沒有時間想一起吃個飯。最近她在準備一堂示範課的錄影,還是一篇被她講爛了的課文,但是她備了一周的課,在學校挑了四個班試講,每講一次都對教案進行一次改動。最後才在自己班錄影。
我問她為什麼不在自己班試講。她說到時候學生的臨場反應就很假,造這樣的假沒意思。講這麼多,很大部分還不是關於備課。不是想說我媽有多了不起(雖然在我看來她真的很了不起),只是本能地反感一些答主的話。
上級任務誰不多,我媽咽喉炎肩周炎頸椎病小腿靜脈曲張,一堆職業病。可她對學生從沒有懈怠過。對現在一些現象她也反感,她也無奈,她每天也累到話都不想說。
她讓我不要選義務教育階段的老師這一職業,太累了,工資還少的可憐。她很盼望早點退休。
但她說只要在講台一天,就要對得起學生。
你們自己抽空教書育人就好不要拖老師這個群體下水。一年沒來看這個答案了。根據現有的回答我發現題目其實範圍有點大。老教師肯定不用來看這個題目,但是師範生,教書一年,三年,五年,七年的老師,想從這個問題中得到的答案一定是不一樣的。我自己在不斷摸索,答案也會逐日更新。
首先是對師範生和教書一年的老師:
——————————
我自己學的蘇教版,現在在教人教版。所以有些課是完全沒接觸過的文本。
一、研讀課文
1、一般來說沒接觸的課文先讀一兩遍,對文本有個比較直觀的感受,把課文重點拎出來。。
2、按照自己的初讀感受,寫寫感覺對學生來說的難點,不易掌握的部分。
3、按三維目標的基本方式,寫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各項目標。
二、書寫教案
4、參考教參,寫第一遍備課筆記,主要是寫一個「標準教案」,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部分會比較多的參考教參上的標準,教學過程部分一般按自己的習慣、經驗來。
5、放一放以後,腦補主要講課過程。
6、根據腦補的講課過程,寫第二遍備課筆記,主要是注重重點的突出,難點的通俗化解釋,有一些經典的例子或是可以開什麼玩笑等等,也會提前想好,標註在筆記上。
三、模擬上課
7、之後會進行多次腦補然後調整筆記,直到完全熟悉為止。
備課有兩大準備:
一是博學,教師的思維高度決定課堂的高度。
二是個性,教師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點,以此出發完成個性化的教學。
——————————
以下是對教書一年以上的老師:
教書一年,肯定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備課模式。比如我是語文老師,根據不同的模塊和文體,基本有了一定流程化的教學模式。(正如最高票答案所說的,這個模式是根據經典文章的教法來確定的。)大致知道了每個文體的重點所在(所謂套路= =)。比如小說,重點在於對人物性格的梳理,對作者思想的總結等。這時的備課方式就有所調整了。
一、研讀課文
1、拎課文重點。這個沒變,每篇課文務必自己先有一個判斷。(不能拿到手就看教參,貽害無窮)。
2、寫三維目標。寫得越詳細越好。
二、書寫教案
3、參考教案,改目標與重難點。(第二年,要在重難點方面花功夫)
多多反思自己的目標、重點和參考書有什麼不同。
4、參考名師課堂實錄,再次修改。
不唯書,不唯上。逐漸形成自己的判斷標準。
三、模擬上課
5、放一放以後,腦補主要講課過程。(第二年,在教學語言的準確與流利上要做得更好)
6、根據腦補的講課過程,寫第二遍備課筆記,主要是注重重點的突出,難點的通俗化解釋。直到不用看流程為止。
第二年的備課,主要是:
1.更流程化,抓住每課重點,其他走流程,把知識點都講到位。
2.藉助網路,多參考名師課堂,甚至教學理念,學習教學方法。比如:朗讀的教學方法 等。
因為本人主要是教語言(國內教英文,美國教中文),所以聊聊語言類老師該如何備課~本文首發微信公眾號美國教育漫談(USA_edu),轉載請註明出處~
手把手教你備課: 主題式教學+反向設計
之前參加了台灣僑委會的教師培訓,然後一直沒來得及寫報告,現在終於有時間坐下來寫一寫了。此次的培訓是吳威玲博士主講,主要就是教老師如何利用主題式教學和反向設計備課。
我們的宗旨是使用standards-based and thematically organized curriculum,也就是一切都要依據教學標準(大綱)進行主題式的教學。那麼在美國,大綱就是前幾年開始流行的共同核心標準(CCSS: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什麼是主題式教學呢?就是不拘泥於一本教材的排列順序,而是採用主題的方式,根據學生水平,從不同的教材里選取合適的內容或者自行編寫來進行教學。比如如果主題選擇的是「水果」,那麼小主題可能有:水果的名稱、顏色、味道,等等。
那麼如何利用這個方法進行備課呢?我們採用的是反向設計(Backward Design),群里的Yanjun老師也在她的簡書里介紹過,有興趣的童鞋可以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信息。首先確定大主題,然後確定小主題。根據每個小主題,確定你的教學目標(objective)是什麼,然後再確定如何評量,也就是assessment——學生要達到一個什麼水平。最後才是設計中間的課程活動,通過何種講解和活動可以讓學生從你的「心想」(教學目標)到達「事成」(教學評量)。
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要採用「教、練、用」的教學流程落實3-mode語言交際能力,即
1.語言功能functional objective
2.文化學習cultural objectives
3.語言要求language objectives
那麼「教、練、用」是什麼呢?
1. 教: introducing new language items
2. 練: practicing new language items
3. 用: applying what is learned in the 3-mode task set up as the goal of learning
栗子:
教學目標:角色扮演(role play)兩個美國學生在談論中國服飾
語言目標:詢問別人的看法,表達自己的看法,表示同意或者不同意,比較和評論不同的衣服
文化學習:中國服裝
語言要求:服裝 評論詞語
教學目標誤區
任務不清楚
任務像句型操練(爸爸和女兒討論水果,一個喜歡,一個不喜歡)
不相配(只教單詞不教句子)
如何教?
緊扣目標教
精教和泛教
邊說話邊教(講,用過去學過的句子練習和介紹。不要只說:這是什麼?這是蘋果。要問你爸爸愛吃蘋果嗎?你喜歡嗎?)
不同方法教(不要總是看圖說話,老師問學生回答)
教的誤區
不相配(讓present 水果沙拉,卻教多少錢一斤)
只教部分字句
用英語教意思(95%以上用中文解釋)
「這是什麼?」 no purpose, no communication
掃地雷的教法:不是先念詩,不認識的詞就講,沒有communication
不檢查是否學生是否懂
如何練?
活動要快、精、目的性強
多種形式
在語境中練(各種遊戲只是在練習字,沒有對話。不要把世界上練字的遊戲都玩遍)
練四種語言:聽說讀寫
練的誤區
過分地練
只練單詞,很少練句子或者問題(學會問問題)
練完了就是學會了
課文中所有的字句都要造句練習
用不自然的句型來練詞語
如何用?
引導準備活動(不能只是給一個任務,水平好的總在講)
提供範例
任務要交代清楚
明確評估方法
用的誤區
和3 mode 目標不相配(搞對象和結婚不是一個人)
學生自生自滅,缺乏引導
過分強調新字新句的運用(應該是在練習的時候反覆練習新字新句)滾雪球一樣把新字新句和已經會的東西綜合起來
回答問題是不是運用?(有空間讓學生髮揮和表達,可以新舊結合。什麼樣的課表是你夢中的課表?10點上學,1點放學。問一些W問題:你覺得怎麼樣?open-ended questions)
運用不應該等到回家和父母溝通,還要看電影、看書、去中國旅行
下面我給大家舉個栗子,如何利用主題式教學和反向設計來設計一節教「水果」的課。
教學目標:學生可以說出水果的名稱(蘋果、香蕉、葡萄、檸檬)。
評量方式就是老師給學生水果,學生可以說出水果的名字。中間的課程活動用什麼遊戲,這個每個老師都有不同的方法,但是必須牢記,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說出水果的名字。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要先進行輸入(comprehensive input),再進行輸出(output)。
根據水果的名稱里第一個教學目標「能夠說出水果的名字」,首先進行explicitly teach,也就是用水果的實物或者玩具或者圖卡給學生看,然後讓他們跟你一起念。接著你可以跟他們做個遊戲來練習鞏固一下,比如hot potato。就是大家坐成一個圈,然後你讓孩子把玩具想像成熱土豆,然後一邊傳給下一個人一邊嘴裡說這個玩具的名字,比如蘋果。這個遊戲的目的是鞏固他們對於這個詞的印象。
然後可以做一個小assessment。比如拍圖卡,你可以把圖卡放在地上,然後你說名字,讓他們拍這樣。這個遊戲的目的是考察他們的聽力,讓他們把這些水果的發音和實物聯繫在一起。
在這裡插一句:3D實物和2D圖片的區別。對於小孩來說,3D的觸感比2D的圖片更能刺激他們的感官,所以效果更好一些,尤其是對於preschool的孩子來說。高中以上就可以用圖片了,但是就我所知,很多初中的孩子拿著水果塑料玩具還是玩得很high的。。。
然後就可以做assessment了。可以玩「袋子里是什麼」,把水果玩具都放在一個袋子里,讓他們拿出來,然後說出這個水果的名字。或者也可以做music chair,就是放音樂,然後音樂停,孩子搶椅子坐下,沒搶到椅子的要說出你拿的水果的名字,等等。但是活動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能夠看著水果說出它的名字。或者也可以用我之前介紹過的投骰子來學生詞(關注微信公眾號美國教育漫談(USA_edu)回復051即可查看《有趣的骰子遊戲》)。
這種反向設計的思路很重要。傳統的備課方式傾向於上來就直接設計課程活動,而且活動越多越有趣越好。這樣的缺陷是備著備著容易缺失目標,因為課程活動的目標是為了讓學生達到最後評量的標準而實現的。比如如果你教完了辭彙,該讓學生用這些詞來造句子了,那就要想一些可以讓學生開口對話的活動。此時投骰子這種遊戲就不合適了,因為它主要針對的是辭彙練習。不過你也可以改進一下,看看這個遊戲怎麼和口語對話聯繫在一起。大家想想看,歡迎給我留言告訴我~
最後總結一下:
1.緊扣大綱設計課程
2.利用主題式教學設計課程
3.先確定教學目標,再確定如何評量
4.確定了目標和評量以後再設計課程內容
5.課程活動要有明確的目標,每一個活動都是為了輔助教學目標而存在的,不要因為好玩而採用和目標無關的活動或遊戲
美國教育漫(bā)談(guà):李小喵 出品
微信號:USA_edu
一節課上得好與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備課好壞。從人數上來講是分成自己備課和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大體上就是模擬實戰、互相演練,互相點評了,其它過程差不太多。先分享一下自己備課的方法論和過程。
一、老師定位:好的老師應該是:心中有學生,腦中有課程,渾身是教法。
1、對老師的定位:老師就是課程的「編、導、演」,這是關於老師的定位。
編劇,實際上指準備工作,根據課程內容,選擇適合的講解方法、教學方法、計劃教學活動和時間安排。正常人的認知特點是從「具體方法,到抽象理論,再到概括方法論」所以要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選擇有趣的、循序漸進的教學活動。
導演,就是讓哪些學生來協助老師一起演完這堂課。還是前文提到的,了解每個學生的水平和性格特點。在知識方面,可以做摸底測驗,在性格方面就需要課下多了解了,在非授課的過程中了解,記錄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問題。比如一些重點、難點可以提前安排部分學生預習,下節課可以請學生一起完成講解工作。
演員,老師是一個好演員,除了完成說話內容,還要有語音、語調、表情、肢體的配合。還要有神秘的技能,傳奇的經歷,包羅萬象的故事,和催人奮進的激情。寫到這裡,感覺寫的都不像是人了,這是神仙啊。
2、對於學生認知:由於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老師來說,學生對課程的理解不準確、不深刻,有片面性都是正常的。所以我們要尊重學生,在課程加以引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積極的參與到課程中來。重點要反覆講,難點要變法講,再通過學生的反饋,驗證是否達成了教學目標。
二、備學生:任何教學方法,其實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教材是方的,學生是圓的,如何有機的把教材和學生結合在一起,就是課程的關鍵。上課中要通過互動了解學生水平、觀察學生反應、傾聽學生反饋、發現學生優點、並鼓勵學生參預互動。備學生主要圍繞學生認知特點和規律、知識現狀、生活背景、情感因素和身心特徵等內容展開的。
1、教學目標的具體化:教學目標要以終為始,教學首先要解決教學能否達成目標的問題。了解、掌握、運用的三個層次目標,還要對應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和價值觀,還要找到重點和難點。還要關注學生的聽、說、讀、寫、理解、分析、運用、創造能力,還有心態、情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寫到這裡都快寫不下去了,太複雜了。說了這些還是在說老師的基本功,還沒提到老師的風格,品格。當然,這部分最重要,筆墨也最多。
2、一堂好課的五個層次:遞進關係,分別是:聽的懂,喜歡聽,記的住,用的上,有意義。學生的現狀是什麼?學生的興趣點是什麼?如何讓學生理解知識點?能給予學生掌握技能的具體方法是什麼?未來這個技能能否讓學生用的上?如何影響和改變學生的態度和價值觀?上邊每個問題都可以獨立寫一個論文了,當然這還是在理想的狀態下。
3、了解學生每個人和每個班的特點:除了掌握班級人數,男女比例,姓名,還要盡量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班級包括班風,這個班的組織構成等。對學生還要了解包括學生群體流行什麼歌曲,玩什麼遊戲,看什麼電影電視劇。為什麼了解這麼多啊?就是為了減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代溝。同時,也可以做課程中的興趣點,把知識點與時下流行元素結合起來,授課效果就會大大增加。
4、學生的當前水平:通常不同:老師還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教學方法。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泊爾說:「影響學習的唯一最只要的因素就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要探明這一點,並應此進行教學。」老師要對每個學生的水平能力有一個了解,這樣才能很好的組織教學,尤其是老師和學生都會有因年齡差而出現的代溝。比如前段時間我給學生講禮儀課,學生們就沒聽說過「襪樁」這個詞,我只好又解釋了一下。
學生都能分成三類,理解能力強,中等,稍差。一般來說,老師的教學重點應該在中等生身上,稍差的學生只能通過非授課時間或其它方法解決了。老師要設計三類不同的問題或者操作,讓每個學生練習。能讓每個學生和自己都能得到提高,就需要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和練習方式,這個就是孔子說的「因材施教」。
5、培養學生未來的技能: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有人說教育是為了培養學生遇到未知問題的解決能力,當然,這個未知也包括了我們老師的未知範圍,那應該如何解決?答案只有一個,我們不但要教方法,還要有方法論。
三、備課:終於說到備課的內容了。備課內容分成兩條線,一個是明線,就是課程的內容和形式,暗線還是學生的狀態和心理變化,不再贅述。
1、了解課程的核心理念:技能課拆解是針對某一科課程進行分析,所以我們首先要把課程的觀點和重點核心想清楚,比如《商務禮儀》的核心思想,是對自己和對他人的尊重,在不同的場合要正確的使用。這在課程大綱里有所說明,請做參考。試講前也是必須要呈現的。
2、對課件結構的分析:主要是課件分析、包括教學大綱中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課時安排、教學道具準備等,這些需要請接受拆課的老師必須自己親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畫出來,每門課都需要畫思維導圖。在認證老師試講時,也需要要先畫出這門課程的思維導圖,再進行試講。
重點:除了必須完成的教學目標,還要是學生未來一生中能應用到的知識、技能、態度。
難點:除了學生不容易理解、掌握的內容,還包括老師不容易講解清楚的,溝通中容易出現誤區的內容。
3、授課過程拆解:這是課程拆解的重點。請老師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熟悉每一屏,此屏準備怎樣教學,上下屏之間如何過渡,為什麼要這樣安排等等?還要按教學九環節進行分析。包括:獲取學員注意力、建立連接、介紹框架、激活舊知、引入新內容、練習反饋、複習、設計行動計劃、課程收尾。特別注意的是課程不是老師把課程說清楚就行,更多的請學員們自己導出答案。這也是課程培訓與傳統授課的重要區別所在。這需要在老師提前熟悉和理解課件的基礎上,再進行一定的自我二次設計,在試講的時候,除章節本身內容外,還要能夠表達清楚每個步驟的意圖和前後步驟之間的邏輯關係。課程拆解的試講通常是隨機抽取10-20頁,請學老師試講,這項內容是作為能否順利通過老師和課程認證的重要評估之一。
4、掌握課程中的故事案例:這是老師急在拆解課程時需要豐富的完善的內容之一,課程案例是授課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如果故事案例不理解,則無法講授課,而且很多枯燥的理論觀點是要用工作案例來說明的,課程拆解過程中要給新老師充分講解故事案例。
5、掌握課程中的互動活動:在課程拆解的過程中,每個拓展活動必須請老師從頭到尾按步驟實施一次,這樣才能保證在實際授課中達到遊戲或活動的預期效果,由於技能課里的遊戲通用性較高,也可以在其它班級里試用和實踐,如果組織過程沒有問題,再回到正式課程中使用。
6、了解事物形成的本質原因:技能課不像技術課,技術課更類似數學。技能課拆解不是純粹的理論,它注重的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答案的推導過程。因此我們要在課程拆解時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把事物的所以然說清楚。類似:火箭助推器的寬度為什麼等於兩匹馬屁股的寬度?這個也是課程實施時候的難點,也是常見的興趣點。
整體按時間順序來說:
1、了解老師定位,了解學生狀態,即備學生。
2、了解課程的核心理念,掌握重點難點。
3、掌握課程的整體過程,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和過度。
4、掌握知識點、案例、互動、練習及測評方法。還有課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
5、按照教學大綱,把以上的內容形成備課筆記文本教案。
6、使用思維導圖,默畫出授課過程,標出重點難點,興趣點。
7、根據教學大綱和思維導圖,模擬授課,對著鏡子或牆自己講十次,錄相併自己回放,如果有可能,請其他老師點評。
備好了課,成功教學才完成了一半,其它的就靠實戰的千錘百鍊了。
當一個老師容易,當一個好老師,太難了!!!
第二次補充:
一個老師的孩子好像對我的觀點有意見。他說:你們自己抽空教書育人就好
不要拖老師這個群體下水。我再闡述下吧。
抽空教書育人,恰恰是一種對學生負責的教學態度。你的母親,就是在抽空教書育人育人啊!她在家備課。她為什麼不在學校備啊?她在學校抽不出空啊!只能在家抽出空,這不就是抽空教書育人么。在家才抽的出空,犧牲在家的時間。
其實,從課表來說,老師完全有空在學校備課的。
就小學而言,課表上一天六節課。除掉上一到三節課,還有三到五節課來干主業的。備課,改作業,時間完全夠的。事實是天方夜譚!空課都用來干雜事了,甚至要把雜事帶到家裡干!你和你爸不都在家裡幫過忙么,甚至還改過作業。。。
老師也是人,也有家庭,讓他在家裡干主業備課,合理么?
抽空教書育人,才體現了一個老師的師德和職業操守啊!再說點其他的,公開課。大部分老師的公開課基本能達到你母親的這種磨幾遍的標準。正常的課,能有這種精力備?
這種公開課,我個人覺得是假課!而且搞一次公開課,自己的正常上課和作業,要放慢三天的進度!後面再抽空追!我期待和呼喚的是,讓老師有時間在學校備課,教書,育人!
等到以後我懷孕到娃還小的這段時間,真的沒有信心,能在娃睡下後,拿起教材,像現在這樣認認真真地備課。。。
第一次補充:
環衛工人要抽空掃地么?醫生要抽空看病人么?碼農要抽空寫代碼么?廚師要抽空烹飪么?教師還真是抽空教書育人,主業變成了副業。
任務是分優先順序的,因為涉及學校考核,許多雜事成了行政命令。必須優先完成。哪怕這事和教育沒有半毛錢關係。
比如說:
下載安裝某軟體,去裡面做100道選擇題。三次機會,不能低於90分。老師們一題一題地百度。。。比如說:
體質健康抽測,體育老師不夠用!上!在沒課的時候教技能差的小孩跳繩。。四個禮拜。比如說:
藝術特色校園創建,天天教學生唱歌!抽到你們班不會唱,大會批評。。。比如說:
反腐徵文。紅十字會徵文。每個班交精品多少多少篇,電子稿。辦公室里一片噼里啪啦的鍵盤聲,學生手寫的要打成電子稿。。論文課題不說了,那不是學校里有時間能完成的事,都是在家弄的。。。生孩子要排隊,還沒輪到我。所以現在晚上在家還有點時間備課。。。
原答案:
坐標某二線城市,省會,小學語文。數學英語也是如下描述的情況。正常的:
百度文庫下個PPT。課前看看這個課件熟悉下,基本會稍微改改。上課的時候照PPT宣科。次點的:
下載的課件看都不看,直接拿課件上,都不知道下一張幻燈片是什麼。最爛的:
課件都懶得弄,課文也不提前看,直接拿起書就上。(被檢查的紙質教案電子教案,大部分是提前抄好,或者等到檢查前熬夜抄到待檢查的一課)
鳳毛麟角的:
自己解讀教材備課,親自做課件。大部分老師只有在公開課的時候能達到這個標準。(筆者自視基本能達到這個標準。有些課文不適合做語言文字訓練的例子文,會備的簡單點。PS:我們班考試,不一定能考的過別人,遇到使用題海戰術的狂魔,甘拜下風。能使用題海戰術的老師,也是相對很認真的,布置了得批改啊!)雜事太多。各種級別的檢查。各種級別的培訓教研。各種級別的教師和學生比賽。各種級別的論文課題。。。。。
老師們抽空教書育人。我也答一個,坐標地級市,三線市一中。省重點。高中數學。答主新教師,所以經驗不足,去某寶買了個整套教案,備課時會按照上面的內容,例題會自己選擇書上還是課本上。除此之外,會聽老教師講課,課程比他慢一節,確保自己所有的課都聽一遍後再講。藍鵝我看老教師,一個個都是拿著書就去了(?_?),雖然也會備課,但是和我們不是一個量級的……我這種懶人,也超想這樣啊啊啊。
這個是我的備課本。
我是教名著閱讀課程的。這是我講《納尼亞傳奇》時的備課筆記。
好的備課筆記,不僅自己看,還要給學生看,讓學生補充課堂上由於各種原因未能講出來的東西。
就這一點,畫畫比大片的文字要實用得多。
在專欄開了篇文章,備課筆記集中放在這裡面,不定期更新:我的備課筆記,是畫的 - 知乎專欄
小學老師。
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和大多數老師一樣,對著教參和教案集,看著教材,然後「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引入——新授——習題——小結」。每節課的知識點,要做到心中清晰明了。教了一輪後,對於教材熟悉了,就基本扔掉教參。自己事先對課文「再制」——作者,時代背景,相關知識,類比文章……
覺得還行的課文,詳細點。自己讀不下去的課文,講講生字詞和考點。從不做PPT,覺得能用板書說清的,何必多此一舉,費時費力。
我的建議:
1.新教師的話,最好課前備一份課,課後再根據實際情況改一遍。2.新教師的話,第一遍,備詳案,寫簡案。3.學會辨別,取捨課文,你自己真不喜歡的,哪怕是重點課文,也不要詳細講。基礎和考點講一下就好。喜歡的可以多講。別怕考試失分。一個班級只要基礎紮實,語文考不好的可能不存在。數學備課,老看老婆備。最重要是概念能跟孩子說清。備課要在此多花時間。
備課過程試試說一下課,尤其新老師,對鏡子過一遍。
以前老師教過一個方法——重編教材。自己選擇跟課文主題相似的文章,按教材進行編輯。
師傅教過一個方法,聽課,然後不考慮好的地方,只考慮這節課不足。必須找到自己能做的更好的方法。明確自己教學的優劣勢,認清自己,這對備好課,很重要。以下文章選自巴別塔微信平台(TheBabelTower),是一次後台老師提問的詳細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
問:常常被主管告知,下個月要交一門新課,備起來好吃力啊。塔主你以前是怎麼備課的?如果時間緊,怎麼快速備課呢?
答:我從兩個方面說 —— 原則 + 實際操作。
原則篇
好老師永遠從學生身上反映出自己的能力。
我們暫且只討論線下課程。如果在一個口語老師的課堂上,學生只是記筆記、根本沒張嘴,這就是失敗的口語課。在一個閱讀老師的課堂上,如果學生只是背單詞記語法規則,根本沒讀懂什麼意義,沒有通過轉換視覺信息獲得真正的交流,這也是失敗的閱讀課。
問自己一個問題:我上課的時候,學生在幹什麼?
實際操作
如今我的備課方法如下,供大家參考。
1 要先看人數。
20人以下的班級,20-50的班級,以及50以上的班級,各不相同。線上跟線下也不同。
如果20人以下,相當cozy。老師講述、學生練習、學生之間互動的時間基本是1:1:1.
20-50人是最頭疼的人數,要看他們的水平。老師講述和學生活動時間比基本是2:1。當熟悉了學生水平之後,再做調整。
50人以上,除非非常熟悉,一般使用公共演講方式;也要看教學目標,可以最後試試分組。
線上課程完全打亂以上邏輯,以後找時間再說。
中心思想:把自己放在學生的位置上,想想他們會練習到什麼?他們會學到什麼?他們走出教室之後,還會記得什麼?
2 看教學目標。
凡事都要有目的。
常有人問我「語法怎麼教」,我一般會返問「你為什麼教語法?」 —— 對方往往是一臉「我沒想過」的表情。
對,請想一想,你教的東西是幹什麼的。
「從用入手」就是教學目標。
你回想一下,從小到大我們學了多少沒有「用」的東西。你教了學生他們「用」不到的東西。這些知識並非是廢品,只是老師沒把他們和實際聯繫起來,讓學生看不到前途。
舉個例子:你心想要教過去時,你就這樣問自己:
過去時用來做什麼?——描述過去的事情。我們什麼時候要描述過去?—— 敘述經歷、講故事、分享經驗。—— 這就是用處。
所以這堂課的邏輯如下:
我們今天來學學怎麼給別人講故事,講故事需要什麼語法結構呢?過去時。好,我們來講講過去式。
你甚至還可以加個場景,例如到警察局報案,寫自己的簡歷,在面試時自我介紹…… 這都是更加實用的用處。
你這樣教,學生就可以看到知識的前途 —— 「從用入手」。
3 教學架構
成熟的老師通常有自己得心應手的教學架構,有人鍾情TBLT;有人愛玩PPP。(他們都是什麼?請看過往貼那些年我們上過的英語課)
每一種教學架構都有自己固定的程式,只要了解了這些教學基本方法,一切都是套路。
我會按照學生的水平來選擇教學架構,如果並不熟悉學生,而且估計今天學新內容可能會吃力,通常會用PPP。如果今天是一節built on the past的進階課程,而且已經比較熟悉學生了,會用TBLT來做些有趣的練習。
4 教學資源
我給很多老師的建議通常是花點時間找資源。
(中文長難句)找資源是英文素質僅為平均水平且未能熟練玩轉課堂活動的老師們出奇制勝的捷徑。說白了,就是找一找authentic material,翻個牆吧,找找學生沒看過的東西吧。但是水平要適中,要和學生的胃口和能力。
這一招真的很管用。
5 教學遊戲工具箱
手裡一定要存很多好用的遊戲和課堂活動。在塔客學院里,我會直接生猛粗暴的講300多個課堂遊戲,聽說讀寫、按場景分類、按用途分類。這其實就是我自己的備課方法,平時只要看到了有趣的遊戲,或者自己上課改裝過、好用,就趕快存起來。以後教什麼課都隨手拈來。有個工具箱,神馬都不用愁,要啥拿啥。
【跨越語言界限,加快二次發生,關注巴別塔,TheBabelTower】
樓上那位畫畫備課的老師,真是一位與時俱進的好老師。是教師團隊年輕化的一個體現。
偶然關注了這道問題,略表拙見。
從學院派的角度來講,備課工作隸屬於教師教學工作的五個基本環節:備課、上課、課外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生學業成績的審查與評定。
可以看出,從時間順序上,備課工作是放在第一位的,本質上,在重要性方面也可以說,備課工作是教師教學工作的起始環節,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教師而言,備好課可以加強教學的計劃性,有利於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
如果考過教師資格證,你就會知道,備課應當遵循的幾個大原則,比如「三備原則」,比如「寫好三個計劃」。
我的家庭成員中,教師居多,這裡我分享一下,兩到三種不同的備課風格與模式。
一、教書匠人的教案
這一案例的主人公是我的姥爺,陝西省銅川市特級教師,省級勞模,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物理系,後就職於陝西省銅川市第三中學,多年擔任中高考升學班班主任,多年中考閱卷人,多年教研組組長及年級主任,另曾任陝西省特級教師評審組組長。
姥爺的教案,我看過,備課工作我也了解過,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這一時期的教師在課堂上所具有的絕對權威性,所以備課工作大部分是一個人安靜的完成的,因為當時的學生不像現在,信息閉塞,相對內向,其所有課內外知識基本來自於教師,所以當時有一句話叫「學生需要一顆糖,教師要現有一罐糖」,姥爺備課的過程,就像是收集糖果的過程,所以家裡的書架上遍布各種物理書籍,從普通的中高考教輔,到奧賽試題,到前蘇聯物理課本講義,再到物理學史及生活科普讀物等,十分豐富,出去專門的寫教案時間,姥爺每天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翻閱這些書籍,因為這些東西對於教師來說尚且是需要一定努力才能接觸到的信息,對於學生來說就更為遙遠了,為了隨時解決學生問題,普及物理知識,吸引學生興趣,那個年代的教師基本上都把知識裝在腦子裡,讓學問生長在身上,所以我們經常崇拜的那一類什麼都懂,說起專業來眉飛色舞的老師,他們是花了很多功夫,讓這些東西變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另外一點,是我看過這個年代很多老師(基本上是高中)的教案,很漂亮,很公正,基本上都是用藍黑色鋼筆寫的,特別漂亮。一張紙上要留有天地左右,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在大學時無意看到錢學森學習筆記,方才領會,教案與筆記,也可已很美。
同時,大部分情況下,老教師都沒有演課的習慣,因為上的次數比較多了,並且可能會不好意思吧,我沒怎麼見過姥爺演課,但,遇到大型課、公開課、各級賽教等等,就會進入戰鬥模式,「分秒不差的全流程模擬」,N多遍。
小結一下:這類教師因為教學工作繁重,批改作業等工作佔據相當大的時間,其備課工作一般都是獨立完成的,主要進行知識搜集、教材梳理和作業配套等工作,在講法與流程上的重視程度不一。
二、中層幹部的教案
這一案例的主人公是我的四姨夫,高中語文教師,同時也是學校主管教學領導,年輕能幹,在教學技能與行政任務方面都很出色。
我們說回備課環節,這也是我所看到的部分場景,當然也與教師所授科目有關。與物理等科目教學不同,語文的授課無疑是靈活的,在備課環節教師對於知識準備的同時也要對教法與學法進行大量準備,這一環節就不可避免的需要與同行進行交流,通常在同一個教研室進行,當然,談話內容很寬泛,作為語文教師可以對每一篇課文發表個人觀點,同時也需要在交流過後形成一套相對成熟的教學方案,並相對統一的進行實施。在這一過程中,隨著教育正規化,教師教案將作為教師評獎參考,故學校向教師分發標準統一的教案本,與學生實驗報告相類似,教師必須在固定的位置寫上對應的內容。這就是有人說的「給領導看的教案」。
當然,隨著教師隊
伍的年輕化與專業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更加註重教育學方法,如三備工作中的,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等。這些都是進步的表現。
三、市場檢驗的教案
下面這一案例中的主人公是我的大姨夫,坐標三線城市,主要進行中高考課外輔導工作,是常見的教育培訓從業人員。
與大多數教培從業者類似,成績是檢驗教學的唯一標準。我的大姨夫的教案,基本上就是厚厚的題型歸納手冊,上面總結了歷年中高考不同類型的題目。對於從業人員自己來說,首先我的大姨夫是全職的個體從業者,即自由教師,為了更好地經濟收入,一人兼任了英語、物理、化學、數學等多科目教學,從市場需求及學生成績來看,絕對是驚得起市場檢驗的,從個人教學技能上來看,由於授課活動的針對性,教師的追分能力使非常強的,同樣的物理題目,我的大姨夫在解題能力方面是超越我姥爺的(但授課方面就相對較弱),針對於每一個科目的備課活動其實都是教師自己做題與模擬講題的活動,我的大姨夫能夠用多種解法,針對於不同學生用不同講法講解。舉個例子,我個人的數學不是很好,老師上課也聽不懂,高考模擬成績70~80分,在我大姨夫那上了2~3個月,平均一周一次課2個小時,高考成績109.5.
四、最後是我
作為新晉的物理教師,本人通過了國家教師資格證考試,擁有4年教育培訓行業從業資格,多從業於各培訓機構,目前正在讀研,也是自由教師一枚。(遮擋處為本人證件號)
個人的備課風格受家學和市場雙方影響吧,首先是「三備原則」,備教材:和大部分培訓教師相同,熟讀「蘇科」、「新人教」、「滬科」三套初高中物理教材,除此之外,由於近年來學而思新東方等機構推行的個性化及可視化教學模式,所以目前市面上各機構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授課教材如新東方的VPS系列(由於兼職工作本人曾參與少許工作),相較於普通的教輔材料與原始課本,這些教材更加專業,拆分也更加合理;備學生:本人帶過20人左右的精品班,對學生的了解是必要的工作內容,也是目前市場對於教學服務的硬性要求,理念上,教師備課應當以「班裡最後一名」同學能同懂得水平進行準備,但由於市場化的關係,我的課程能夠盡量做到平衡;備教法:這一部分可能是市場型教師個性化的集中體現,一方面培訓機構的課堂相對活躍並易於接受,同時在個人特色方面,我增加了部分物理學史內容,希望藉此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另,由於本人理工科出身,做事比較講究邏輯與方法,除教學工作中體現外,還在教案寫作方面,除去每節課的教案,會寫好3個課時計劃「學期教學進度計劃」、「課題計劃」、「課時計劃」。這三個計劃分別有利於課程整體安排,階段教學內容分布及單位課程節奏的把握。
除去單純的圍繞知識的個人準備工作,尤其是青年教師還應當做好完善課程的準備工作,這一點,磨課與演課是較好的教研方法。
在新東方,非課程日,各教研組需要進行組內教研和磨課演課等工作,這一點有助於老教師將個人經驗快速傳遞給新教師,也使得新教師在上講台之前,心理很有底,但也應當注意到,磨課與演課,台下畢竟做的不是學生,很多教師進行準備的東西和臨場發揮都是不具備反饋性的。
最後,作為不斷進步與發展的行業,青年教師還應當具備較新的理念和手段,這些都可以算是課下,課後甚至成為老師之前的個人備課行為了,可以參照我在另一個問題「教師應當掌握哪些新技能?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643588/answer/154377649」中的回答。簡單提幾點:
移動設備的使用技能
資源收集與更新能力
跨平台裝逼能力
像這種東西每個老師都會有一點的,是吧。
獻醜了,以上。
面對不同的學生,你備課準備過程是不一樣的。
就以我自己為例吧。本人任教浙江貧困地區的農村初中,初二數學,教材浙教版。以下是我平常教學中,備課的一個過程。第一步,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水平。 根據我們農村初中學生特點,以鞏固基礎知識為主,適當的延伸。第二步,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 就是對教材進行分段臨時寫的,字不好,多見諒。第三步,定下你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學生特點,我所對本節課的目標是,菱形判定定理的產生和證明,也是重難點。第四步,根據以上整理自己的教學思路 大概流程1,上次作業中兩道錯誤率較高的題目的講解2,回顧複習矩形的性質和判定3,對比回顧菱形的性質 並提出問題 你猜想菱形會有哪些判定方法,並證明你的猜想。4,給學生獨立思考時間6,學生小組討論自己的猜想與證明7,學生上講台交流自己的猜想和證明 8,總結回顧第五步,寫下你的教學過程在備課本上具體寫出你的教學過程第六步,設計板書也就是在黑板上哪塊地方寫什麼內容,這個很重要第七步,上完這節課後,要適當的反思本節課的反思比如我在這堂課中,我覺得好的地方就是,學生經過討論和發言,可以自己提出上訴圖片中,5.6的判定方法,並在集體的思考下補充得很完整。所以整節課,教師除了前面的引導講了一些,後面基本上都是學生自己在思考驗證發言交流討論。不足的地方是,對於書上的引例的目的沒有落實,還有一些延伸。總得來說對我們這邊學生的學習情況還是比較滿意的。以上僅是我一些個人的做法和想法,由於學識和經驗的不足,肯定會有很多紕漏和不足,大家可以多提提意見看教參,理解教參。問老教師有哪幾個點需要重點強調。做做題,想想怎麼講給學生聽。至於書面內容,應付檢查居多。
「」不知道題主是什麼身份,如果是學生,就不要看了。如果是老師,特別是新上任的老師或者在教學過程中到達瓶頸的老師,我決定給你一些分享。
我一般是這樣備課的。
一、備學生
1,我要教的學生是幾年級?(高一還是高三?)
高一,備課文,備知識點。 高三,備思路,備解法。甚至包括個別學的輔導和答疑。
2,我要教的學生是什麼類型的?(文化生還是藝術生?文科生還是理科生?普通班還是火箭班?)
文化生期待的是清楚、實在的講解。藝術生期待的是與眾不同、嗨 的教學方式。
文理科生的區別其實不太大,具體看你班上。
普通班和火箭班的區別是最大的。講課用語,語速,方式,內容。。。。很多都得改變。
3,學生上階段取得的成績如何?(學有所成?還是不如人意?)
學有所長,推進新內容,加強複習強度。
不如人意,改變教學方案,重新學習。
二、備教學計劃
1,我今天要上的這課,是一節課可以搞定的?還是需要多節課 的?
可以先在心裡盤算一下課程的進度大概是怎麼走,何時走到何處,明確思路!否則會有中途流產的危險。
2、如果是多節課?這些課的安排是比較集中的,還是比較分散的?
一般講文言文的時候,如果課程比較分散,是很難讓學生記住知識點的,畢竟現在的學生學那麼多門課。
三、備一堂課
1、先自己熟悉文本(特別是古詩文),一定要保證:讀不錯,解釋不錯,歷史背景以及作者的介紹不出錯。
往往我都是盲講,即,不看參考書。這樣學生才會對你信服。照著參考書念是不好的行為,因為學生自己會看。自己一定要補充了解一些課本以及參考資料上沒有的知識或者故事,這樣學生才會覺得你知識淵博,才會信賴你。
2、寫下教學流程。
先誦讀?還是先導入?如何激發學生對本節課知識點的興趣?
無論 你的教學流程是什麼樣的,你始終不能偏離既定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直指考點。
比如,我這堂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翻譯文言文,那麼你的計劃流程一定是以訓練翻譯能力和總結翻譯技巧為主的。一節課上得好不好,就在於你是否達到了教學目的。沒有達到教學目的,學生的接受程度差,那麼你上的這節課就是失敗的課。
3、提前寫好本課(或連續多課)的終極知識點——自己提煉總結。然後就可以布置練習作業,看學生是否真正地掌握。讓他們把作業收上來你改,你就可以判定他們的掌握程度。然後就擬寫下一次的教學計劃,是否需要變動、增加或減少。
總結,我是強迫症,完美主義者,我在上課之前會先想好所有的邏輯思路,然後把每一個不確定的字、詞、句子以及知識點全部搜查一遍,直到自己融會貫通,張口就來,我才會去上這節課。
為什麼這麼細緻這麼努力?你要知道,學生聽了那麼多年的課,你有幾斤幾兩,他們一聽就知道,忽悠不了人的。所以,你既然問了這個問題,說明至少你目前對自己還是心裡沒底的。我真的強烈建議你,上每一次課之前,一定要花大量的時間去做準備。不然,上課出糗,學生沒學到東西,考不出好成績,就會逐漸對你失去信心,甚至產生厭惡。這絕對會影響你的職業信心。
以上,僅供參考,歡迎補充和指正。若想了解更多教法研究,關注我 的 新浪微博(語文老師黃政),或,關注我知乎。
我有一個哥們曾經做過助教
在某二級學院據他講有一個高數老師據說還是個伯克利的博士在高數課上臨時起意想給大家普及一下計算機圖形學然後用投影儀當著學生的面玩了一節課的QUAKE至於怎麼備課
估計應該是在上課前提前準備了一下把quake安裝在電腦上吧我的知乎回答:拿到年終獎後馬上辭職,厚道嗎? 在那個世界毀滅預言四起的年代…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603062/answer/162829676?utm_source=com.android.mmsutm_medium=social這樣備課的
看了這個下面好多回答,覺得我真是在干良心活啊。。。
背景: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保送北大,本碩均不是數學專業,但有學部分數學系的課,現在教數學。章節備課基本上要看至少三樣東西:1,課標和教材教參,定教學目標,自己思考重難點;2,相關知識的論文;3,特級教師本章節課的講法,視頻或者教案(這個不是每節課的都能找到)看完之後結合自己班學生情況制定本章要達到的目標,分幾節課,然後開始備每課時的教案,想難點怎麼突破,準備幾種預案,選擇例題,基本上要從至少50道題目中選2到3個最能體現目標的,有時候不行還得自己編。。基本備一節課要3個小時以上吧。。。走路都在想為啥那個特級這個地方要這麼講,我自己想這麼這麼講到底哪不好(剛教書的時候會覺得特級這個講法不好那個講法真蠢,講一段時間才懂,特級就是特級。。。)
問題是這麼認認真真的備課,一節課課時費才60塊,隨便家教都有這個至少5倍了。。。更別說開班授課。。。難怪好老師流失呢常規的備課大家都知道,我說說其他要備的內容:
1、備書:備課不應該只看一課,應該把一本書甚至一套教材系統備課。先說相對簡單的備一冊書吧,我教的是小學英語。開學前我會把整冊書的知識點例如句型語法等整理出來,按課排列,然後再按知識點相近排列。這樣就可以清晰看到每個知識點最初在哪裡出現,再次出現的時候知識點擴展了什麼內容。那麼第一次教這個知識點的時候,老師就知道它將來的的走向,可以為第二次的擴展做鋪墊,學生也能掌握得更好。2、備測驗卷這不是準備給學生放水的意思,而是老師在看卷子的時候會清晰地看到考點也就是知識點是什麼,考到什麼程度,讓備課更有效。3、備課外小學英語會有很大部分的課外材料,如歌曲,繪本等等。哪裡選?老師要瀏覽海量的英語繪本,由於對知識點有系統的了解,所以英語老師可以先按主題或知識點建好文件夾,看到一本書適合哪個知識點就放到相應文件夾里,方便快捷。我教中學化學,最近在寫東西。我的備課步驟可能比較實用。 首先本章的思維導圖,當然是早就做好了,看看本節內容在本章中的地位,知識點掃一掃,別漏了,這是最基本的 也是最簡單的。 第二點才是最重要的,就是本節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生產的聯繫,以及許多既定事實發生的原因、依據、對我們的影響等,不要求課堂多豐富吧,但是這些畫龍點睛的東西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它涉及現實為什麼如此,有什麼意義等以及理論產生的土壤、依據,會有很強的邏輯性。 抓大放小,許多的教師停留在過去的工作方式是因為,看不清楚「人」的進化,在想像學生如何學習,我平時也學一些難的東西,給自己學習的體驗,確實累,但是能感同身受。 備課和其他工作一樣,如同是演員臨上場的準備而演出只有45分鐘。 有些人說公開課的事,這種事分你怎麼對待和心理承受力吧,我上公開課和平時上課沒太大區別,而且還故意給一些同學來突然襲擊,也被領導批評過,但最關鍵的一點,守住底線,我不會為這種事做表演課,浪費時間,不值得。
——————————————————————————
在新疆某高中教語文,感覺自己還停留在史前時代。我們這邊主要以應試為主。老教師根據經驗和教學大綱要求把相應類別的課文都規定了重點和教學目標,我們就按照老教師的言傳聲教進行備課。備課時按照課文重點設置問題,突出重點知識。其中詩歌主要以理解情境和朗誦為主,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展現出詩歌的意境,並引導學生讀出相應的情感。文言文以基礎知識和背誦為主,一般按照課文內容設置問題把文章串一遍,其中反覆考察基礎知識並引導背誦。小說要抓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按照這三個重點設置問題讓學生回答然後進行總結。其他什麼散文之類的一般不上,因為沒時間,所有教材高二就要上完。我一般是花點時間讓學生討論一下散文中提出的主題。感覺自己很隨意。。說點乾貨,大家都能節省時間。1.看教材,理解教材上出現的所有的東西。2.看教參,著重理解重點,難點。3.圍繞重點難點思考教學環節。比如導入新課部分用什麼方式,講授新知識點怎樣層層遞進,提問的問題怎樣設計。4.根據設計的課程的各個環節製作PPT,反覆優化各教學環節,思考各環節怎樣銜接。5.根據自己對所教學生的了解,思考課程環節設置與學生的理解力接受力匹不匹配,不匹配繼續優化環節設置。6.大致估算時間,不能超時拖堂。7.根據學生接受程度留練習作業,鞏固知識點。
推薦閱讀:
※那些年你是怎麼和老師鬥智斗勇的?
※如何準備教師編製考試面試,短期內如何充分準備?
※如何評價北航楊小遠老師?
※教育學研究生是最難找工作的研究生嗎?
※我的很多同學為什麼不怎麼願意填報師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