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豆瓣閱讀里的書不光品類比位元組社豐富,而且大半賣得還比位元組社更便宜?

我是說,豆瓣閱讀書很多2元、3元,很少超過12元,而提供類似服務的位元組社收高價(動不動二十多三十,6元算最便宜的,免費書沒有···)的底氣何在? 其次,位元組社篩選書籍的標準何在?

這個問題可能提的有冒犯性,請原諒。


說便宜是只看了定價不算字數的吧?我在問題「豆瓣閱讀定價合理嗎?」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28411 的對比結果與你相反呢。

豆瓣與多看和位元組社不同之處在於它與作者直接合作的模式,沒有中間人價格自然好談,而且你說的兩三塊都是短篇,按字數算真的不低。如果要說有實體書、出版社的作品,如《偶發空缺》《龍紋身的女孩》……哪裡便宜了?總的說來,設計上花了心思並要走精品路線的這三家(京東lebook完全沒有讓我用的慾望,盛大的雲中以其龐大的網路小說把我嚇退了),個人覺得多看更便宜。

之所以比得出來,是因為現在還是電子書試水階段,積極合作的出版社數都數得出來,目前跟哪一家應用做獨家沒有太大的優勢,同一部作品不同價格,上架日期先後自然用戶心中有個比較。雖然每一家都有勝過別家的地方,但沒有哪一家有壓倒性的優勢能壟斷。

比如多看在莫言獲獎不久就推出莫言作品,還買一贈一,時不時的半價活動;

比如位元組社目前仍然獨家的凱文凱利系列,喬布斯傳,圖靈傳,數字烏托邦等;

比如豆瓣的返券活動,中短篇推薦免費,長篇預購優惠。

至於種類多,更說不上了,對於我來說三家的量都還大大不夠。

唉,不過話說回來,對於書籍這種腦力時間成本高的東西,買家和賣家對價格的看法與要求幾乎是勢不兩立的呢。我的問題基本就被菜頭的吐槽給覆蓋了。個人還是認為這種具有可複製性的生產物還是要利用好可複製性,提高數量而不是追求單品利潤,小眾而昂貴,是精神食糧進步階梯該走的路線嗎?

沒注意後一個問題,這也只能大概說說:

有嚴肅有娛樂,但不低俗。

文理兼修,文言與比特並重。

初期的作品就是第一印象,也是定位的重要反映,凱文凱利的《失控》,《喬布斯傳》夠說明風格了吧?

最後肯定是數量、種類越多越好,不要明顯的爛書就好。

但是現在說得再有板有眼,還不是要合作方夠多才有意義啊。


因為豆瓣閱讀賣的是「作品」,位元組社賣的是「書」。

你按字數算算單價,豆瓣並不便宜。


我們每本書的選書標準都可能不一樣,無法一概而論,見諒。不過可以舉一個例子:即將要上的《From Counterculture to Cyberculture》(從反文化到賽柏文化),是中文世界裡第一本詳細論述 Stewart Brand 和他主編的《全球目錄》(Whole Earth Catalog)的專著。Brand 和《全球目錄》是矽谷 IT 英雄們的精神領袖,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整個個人電腦(PC)革命。而被喬布斯發揚光大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便是出自 Brand 之口。這樣的書,焉有不出之理?

週三開始預售。

http://blog.tangcha.tc/2012/11/pre-order-from-counterculture-to-cyberculture-chinese-on-nov-14/


恩二維碼頁面


白先勇的5本書,豆瓣定價從12到18不等,位元組社則一律25;

結果我在豆瓣買了其中4本,只有差價最少的《孽子》是在位元組社買的(人窮啊……)

個人確實更喜歡位元組社的閱讀體驗,豆瓣給人感覺則是…比較平民?

(好不容易盼到豆瓣閱讀出iPhone版,文字行距竟然還高低不一)

大概位元組社就是定位於對品質更為挑剔,同時對價格又不是那麼敏感的用戶吧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豆瓣王逅逅在半夜喝酒影響別人了,別人過來提醒還說別人慫這件事?
Coldplay 新專輯《Ghost Stories》5 月 19 號才正式發售,但為什麼豆瓣音樂和蝦米上已經有完整版可以聽了?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豆瓣 Chrome 擴展?
披頭士(the Beatles)專輯的版權目前是什麼狀況?
在中國,有沒有成功的互聯網產品?

TAG:閱讀 | 書籍 | 豆瓣 | 豆瓣閱讀 | 位元組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