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城市規划上有哪些敗筆?


屏風樓。

屏風樓或稱屏風樓宇,是指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數幢連在一起的建築物,形狀如屏風故因而得名,屏風樓的定義沒有一定的標準。密集的建築物阻擋光線及令風速減慢,而所產生的負面效應,亦被稱為屏風效應及熱島效應,這現象在1990年代後期,城市規劃失當和政府缺乏監管的高度密集的城市;如香港,引起了社會的關注。[1]

屏風樓引起的「屏風效應」並無劃一及確切的科學化定義,屏風效應是指樓宇建築猶如城牆,阻礙自然風進出,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空氣質素、景觀及自然光,令相對內陸的地區的空氣流動減弱,氣溫升高,加劇地區性的空氣污染問題,令區內居民患呼吸道毛病的比例增加。此外,屏風樓也可能引致鄰近較矮樓宇接收的電視信號較差。一直以來缺乏城市規劃和監管的高度密集的城市,如香港;政府最初未有正視,任由屏風樓興建,在環保團體和公眾輿論炮轟下,認為政府當年規劃失當,好大喜功,為求增加建屋量達致目標,無視屏風樓問題,最終要自食其果。[2]

大約於2000年代,香港的屏風樓問題引起社會關注,批評者認為,屏風樓在香港出現是因為政府缺乏城市規劃和監管下,任由地產商任意興建,一方面將新建的建築物向高空發展,另一方面將大廈與大廈之間的距離縮至最小,形成屏風,使市區內部的舊區變得有如盆地一樣。在香港,大圍、荃灣、深水埗、西九龍均正面對這個問題。[3]另外,也有意見認為屏風樓的出現,與舊啟德機場搬遷,市區撤銷對樓宇的高度限制有關。[4]曾在中國、新加坡及英美生活、研究城市建築多年的中文大學建築學院院長何培斌,直指香港的城市設計是「為錢而非為人」,缺乏綠化、公共空間,比上海等地落後得多。[5]

屏風興建方式並非近年才出現,1980年代初期落成,由和記黃埔發展的和富中心亦被指為屏風樓,和富中心位於北角海旁,17座大樓緊貼式排列,而第6至12座甚至並排連接,猶如一堵巨大的石牆,屋苑後方不但景觀受遮擋,空氣流通亦大受影響,2007年9月,電視節目《新聞透視》探討過和富中心屏風樓問題,發展商稱設計只為求最多單位享有海景。[6]

香港早年規劃的街道並非為如此龐大的建築體量而設計,比較紐約市曼克頓的建築物高度雖然與香港的差不多,但「屏風效應」並不突顯,是因為紐約市的街道一般都比香港的闊,加上當地不少的建築均會作沿街後退的設計,令建築物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間距及空間。紐約市對建築物有街影投射管制,超高層建築根本不會像長城連合起來,起不到「屏風」的效應。情況就如中環的摩天大廈高聳入雲,但不會被視為「屏風樓」。[7]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1%8F%E9%A2%A8%E6%A8%93

另補充當下香港正在熱議的城建規劃問題: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

背景

政府於九十年代的「全港發展策略檢討」中,曾研究新界東北的策略性增長潛力。董建華就任行政長官後,提出要在新界東北發展「無煙環保城」,後來計劃在2003年暫時擱置。至2007年,時任特首曾蔭權於施政報告表示,會恢復進行洪水橋新市鎮,以及古洞北新市鎮、坪輋/打鼓嶺新市鎮以及粉嶺北新市鎮的規劃及工程研究。

現時計劃中,新界東北的發展區將帶來787公頃土地;扣除綠化帶後,實質發展土地有533公頃。

政府在第一階段公眾參與中,向各鄉事委員會、區議會、香港規劃師學會、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等組織,及古洞村、粉嶺北的土地產權擁有者(主要為原居民),簡介新界東北發展方案。在2009年尾的第二階段公眾參與階段,開始有古洞北和粉嶺北村民反對計劃,至2012年諮詢期臨近結束時,該議題才在主流網路社群及媒體廣為討論。

計劃爭議

反對者指此計劃會將該地區原有的農地改為住宅或商業用地,扼殺本地農業發展和香港自給自足的能力。亦有指政府致力發展新界東北,是為安置因「雙非」問題而新增的人口,方便他們往來大陸及香港,以及照顧他們教育、就業等需要,因此該計劃被質疑其實是興建「雙非富豪城」?[1]行政長官梁振英否認要將新界東北變成「雙非城」,或「深圳富豪後花園」,指這些說法完全沒有事實根據,並希望公眾不要將事件政治化。[2]

主場新聞闡釋保護香港農地重要性的製圖。

另外,有指諮詢過程透明度低,部分非原居民遲至2012年7月才知道事件;第三期諮詢文件的發布地點亦只有沙田和北角可以取得。[3]

有關活動

粉嶺北農村及居民聯席曾立法會選舉前舉行「新界東北為誰發展?立法會新界東選舉論壇」嘗試將有關議題帶入選舉,但並未成為選舉焦點。

及後,一場於粉嶺舉行的居民大會,由於場地空間不足,最終引起混亂,政府因此將諮詢期由原定的8月31日延後至9月底,改期9月22日再舉行諮詢大會。[4][5]

2012年9月2日,有團體於政府總部舉行活動,反對發展計劃。[6]另外,有網民發起「一人一信」計劃,要求政府撤銷整個規劃方案。[7]

網民反應

關於邊境發展,網路社群取態起初基本上與早前的「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神秘諮詢事件」類近,但由於2012年暑假期間的主要議題是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發展計劃的討論未成焦點。

然而,隨著網民以至市民對梁振英政府不信任加深,在反國教集會結束後,光復上水站運動將新界東北規劃問題再次帶出,有關討論逐漸增加。9月22日舉行的諮詢亦被不少網民視為是次抗爭的重要日子,例如政府突然更改當日諮詢會場地,就引起網民激烈反響。[8]

香港網路大典:http://evchk.wikia.com/wiki/%E6%96%B0%E7%95%8C%E6%9D%B1%E5%8C%97%E7%99%BC%E5%B1%95%E8%A8%88%E5%8A%83


題主問的是規劃,就從規劃產生的原因開始,談談規劃問題。

香港作為前英殖民地,需要被建設成為一個安全、市政成本低廉、管理體制簡單的城市,且需要高度市場化。這是香港產生一系列規劃問題的重要原因。

1,土地稀缺,房價高企。

為了降低市政成本,香港城市土地被密集開發,道路狹窄。一方面節約了土地資源,另一方面也太高了地價。大家都知道香港土地稀缺,但前提是前港英政府要求40%的土地都被凍結,禁止開發(當然這也無可厚非,禁止開發的地塊被打造為郊野公園、長跑佈道、自然保護區,成為了香港城市規劃令人津津樂道的一個方面,港英政府如此規劃無可指摘),另一方面又積極填海造陸,彌補土地的不足。

土地匱乏必然會推高房價,極高的房價是香港居住環境惡劣的重要原因。

2,公交都市的代價。

幸好香港推行的公交導向都市理念,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密度都市的交通壓力。但是,在商業經濟至上的香港,公共交通系統最後又成為了房地產開發的工具,為尋找合適的發展空間服務。這無疑推動了房地產價格和出行費用的攀升。

所以,大家一方面看到香港優越的公共交通,一方面也不能忽視背後高昂的代價。這代價是由每一個香港的居民付出的。

另一方面,由於香港的交通設施根據城市規劃是由城市中心逐步向外延展的,所有的交通流都必須經過市中心,再換乘轉折前往目的地,導致市中心極度擁堵。幸好公交政策抑制了私家車發展,導致這個問題不甚突出。

3,新市鎮建設的敗筆。

即使由於市區土地匱乏而進行的新市鎮建設,也遺留了大量問題。

以天水圍為例,1982年,港英政府收購了天水圍全部土地,原有魚塘被迅速填平,建設為新市鎮。然而,由於1998年的金融風暴衝擊,香港經濟陷入低谷,天水圍被規劃為供應大量住宅樓盤的區域,高樓林立,但是大量建築迫於經濟壓力不得不停建,改為低收入群體的公屋。此外,原本規劃用來建立夾屋,滿足夾心階層(沒錢購買私人住宅,又不夠資格申請公屋)需要的用地,在「夾心階層計劃」取消後,也被用來建立公屋。這讓天水圍的公屋比例迅速達到了85%。大量的公屋導致低收入家庭與新移民聚集,形成貧民地區。

原本規劃中,天水圍是居住區與勞動密集型產業區混合的,然而隨著周邊深圳、東莞、佛山等地區發展,原規劃中的這些場所並沒有建成,導致附近的居民很難找到工作。

過去的幾年中,天水圍所在的元朗區整體失業率高居香港之首,且仍在上升。

更令人無奈的是,天水圍地區雖然聚居大量低收入群體,卻因為商業設施匱乏,物價不菲。

1992年的天水圍新市鎮

1994年的天水圍新市鎮

1997年的天水圍新市鎮

4,填海造陸。

由於佔領初期,英國所得的土地只局限於港島75㎡的土地,後期雖有所擴張,但是沿海平地極少。因此,自1844年開始,香港便在中環至銅鑼灣一代進行了多次填海工程。。

在二戰之前,填海造陸的目的主要是開拓中心商業區和滿足軍事用地的需要,二戰後更傾向於整體發展規劃的需要,特別注重現代化交通設施的建設、工業用地建設及新市鎮建設的需求,其中近一半工程位於維港市區範圍內。

然而,大規模的填海工程導致香港的海港環境逐漸惡化。香港填海集中在維多利亞港,隨著填海造地的進行,港口陸域用地被擠占,水域減少水流速度加快,導致港口通行能力縮小;大型船舶通航被局部限制;港口中流作業及小型船舶安全受到威脅等一系列問題。假如維港繼續填下去,香港對外港口功能將消失,城市正常運行也受到阻礙。政府面臨著要「港口」還是要「土地」的抉擇。

填海工程也引來了眾多環保人士的不滿。2003年,環保人士通過香港終審法院成功推翻當時的灣仔填海計劃,而且法官提及到需要「有迫切及凌駕性的當前需要」才能夠填海。這一決議直接影響了香港的填海工程,令多個基建項目重新規劃——例如政府已承諾,除現正進行的中環填海計劃第3期和已籌劃的灣仔發展計劃第2期外,不在維多利亞港範圍內填海,東南九龍發展計劃仍在討論中。


-

這問題可以分為回歸前和回歸後。

回歸前由於英國人在城市規劃上可以等到英國殖民地部,人材、經驗、資訊上的幫助,所以出的問題不大。

回歸後,由於特區政府土地政策一塌胡塗,結果弄出了不少亂子。尤其是新地怎樣發展和規劃的爭議上。

規劃上香港有三個地方特別難。

啓德用地:地產利益。地產用地vs公眾用地vs交通用地

西九:地產用地vs文化用地

新界近郊:地產用地vs綠化用地vs原居民權益。

-

其實可以在評論中提出,我再補上去


這個題目我很想寫, 不過需要點時間做資料搜集, 因為始終是很廣的一個題目. 現在先留個outline.

暫時想到的有:

土地政策簡介, 地產賤商(不算奸, 因為他們合法, 懂得找法律建築條例優惠條款等的漏洞, 所以是賤).

一體式的商場大廈地鐵站綜合體

奇怪的蛋糕樓

公屋設計差, 應向日本學習或直接找日本設計師代工.

衛星城市: 主要想寫屯門, 東涌 (另外提一下回歸後政府十多年也沒有提過任何開發新市鎮的方案).

舊區, 舊區重建, 九龍城寨.

綠化奇差, 相關部門種了很多根本不合適的樹.

就算不破壞現有的自然保護區, 固有的土地資源絕對可以更有效利用, 雖然資源有限, 好的設計還是可以解決很多很多的問題, 不過要香港變成一個真正宜居的城市, 我覺得起碼需要50-100年.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可以寫, 如果寫得夠多, 又有時間畫一些我腦中改造香港的構想圖, 會考慮出本書, 不過現在只是個構思啦 ^ - ^


在港讀書生活兩年半 覺得香港城市規劃中的不足之處跟大陸各種攤大餅的mega block城市形態相比可以忽略不計 香港作為亞洲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 城市運轉效率之高令人髮指 與此同時香港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也可圈可點 除了香港之外 貌似很難找出第二個urban和nature如此互相咬合的城市 當然這些都和香港的獨特歷史和政治地位有極大關係

哦 對了 最重要的一點 香港沒什麼霧霾


我就想吐槽一下他們的土地開發和房地產政策,說是把青山綠水留給後代,尼瑪的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住在籠屋裡嗎,他們真的比陝北窯洞里的貧困農民更有生活品質嗎?

這周又去了一趟香港,留個坑,有空來填。


嗯,為了保持2.3%的農業自給率

500多萬香港居民住豬窩

真是長遠的眼光吶


這個很難回答,敗筆與否要放在特定的歷史階段看,很多看似功能不合理的規劃,在實施時兼顧了當時的經濟基礎,技術力量和民眾利益,用當前的形勢去衡量過去某個時期的規劃決策是否敗筆,有點過於上帝視角了。

城市規劃的本質是體現政府施政意圖的公共政策,表面上通過技術手段體現,核心全是利益劃分。

因此,討論某次利益劃分是否是敗筆,其實並不合適。

前面有些答案提到的例子嚴格來說不屬於規劃,應屬於設計範疇,現在業內說法叫城市設計。


為毛香港把大陸黑社會歸結為大圈仔?


石屎森林


路太窄啦!!!


建築容積率太高,壓抑死,沒有綠化。


推薦閱讀:

張敬軒的The Village Studios的現狀是怎麼回事?
如何理解梁思成「清除」過於密集建築,再產生永久空地的城市規劃理論?
一個路口有 80 個以上的井蓋是正常的嗎?是不是只有中國的城市路面上才有這麼多井蓋?
在不同規模的城市規劃方案中往往出現的所謂「一軸兩翼」之類的概括,這是具有普遍的意義,還是一種麻木的設計模式?
蘭州是幾線城市?

TAG:香港 | 城市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