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消費群體相比其他國家有哪些特點?形成原因有哪些?

張暉說「中國過重的學業壓力、貧乏的課外活動和低級趣味的廣泛傳播,壯大了缺乏消費理性和高尚審美的粉絲群體」。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59820/answer/13491356


謝邀。又是一個好大的題目,我只能憑印象說說了。

與其一上來就談現狀,不如從歷史談起。80年代時看電影還是很火的。這點從《少林寺》的票房數字可以看到。這是幾個原因造成的:一是後文革時代,長期壓抑後的精神、求知、娛樂饑渴仍然存在,電影本身就有相當的群眾基礎,票價也很便宜,所以看的人多;二是當時其他娛樂活動,例如電視,還不是特別普及,更不用說電腦和網路了。

電影市場受到的第一次衝擊是來自電視、錄像機和錄像廳里的鐳射影碟機。首先,論普及,電影再怎麼厲害也干不過電視——尤其從中國人的心態看,電視花一次錢就一勞永逸,電影還得每部都掏錢。

論內容,雖然80年代大陸電影人已經開始了初期的商業片嘗試,但主流還是1、傳統主旋律宣傳(很多商業片其實是打著這個幌子,畢竟敘事路徑很相似)2、以第五代導演為代表的藝術電影——國產片給人的印象常常不是太想教育人,就是看不懂(我自己小學時候看電視上播的八九十年代國產片,就有這印象)。雖然有引進外國電影,但片源良莠不齊,即使有非常不錯的電影,要麼是純藝術片,要麼是很多年前的商業片(順便說句,那時候的譯製片真是百花齊放,什麼國家的都有,亂鬨哄的,不乏佳作)。真正的近期的國外商業大製作幾乎沒有。與之相比,家庭錄像機、錄像廳的鐳射影碟機,成本不高,片源遠超電影院。再加上彼時電影院也沒有多棒的硬體條件,所以人們都更願意回家或者去錄像廳看電影。電影院在優秀商業片片源稀少的狀況,在跟這幾大對手的交鋒中,節節敗退。

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回潮,那就是94年開始的每年引進十部美國大片。這一度讓電影院又興盛了一陣子,這個回潮的巔峰應該是98年的泰坦尼克號,在江core的親身感召下,一下子創下了超高票房紀錄,前兩年才被《阿凡達》打破。

但是,正版引進干不過盜版影碟。錄像機剛剛被淘汰,鐳射影碟機隨著中國入世也被漸漸取締,一種成本更低,片源更廣的家庭播放器——VCD又流行起來。之後是DVD。海量的片源好好地餵飽了一把中國的觀眾,從這個時間開始,中國的草根觀眾才算真正開眼看製作世界電影。看多了之後的一個結果就是:連影院里放的大片都不一定瞧得上了。大概會有這幾種心態:1、「才放哪,哥半年前就看過了」;2、「哥租個碟才1塊錢,憑什麼花十幾二十塊看同一部片子?」;3、「我靠,片子里那個mm甩mimi的鏡頭呢?怎麼給剪了?媽的,幸虧老子先看過碟,以後再也不去電影院看了。」更狠的是某些地方電視台也在盜播電影,連租碟的錢都不用你掏——不僅盜播國外大片,好不容易成點氣候的國產片也不放過,例如當時影院剛放《不見不散》沒幾天,我就在某地方頻道里看到這片了——毫無瑕疵,絕非槍版。雖然這段時間大陸電影人也在積極探索,推出了一些有影響力的作品,像謝晉的《鴉片戰爭》(還是打著主旋律旗號做商業片的路子)、馮小剛的那幾部賀歲片、像張藝謀的《有話好好說》、陳凱歌的《刺秦》(陳導在該片上映前的一次訪談中居然說他做的是一部商業片,天,跟《孩子王》比或許是……)等,但還是架不住洶湧而來的盜版。直到——

《英雄》的誕生。對於二張的聯手,和張藝謀這十年來的創作水準,包括這部《英雄》的評價,或許爭議不少,但對於這部電影在中國電影產業史中的地位,評價再高也不過分。它算是第一次成功地實現了中國式「大片」,特別是成功地吸引了大量觀眾回歸影院。從這部電影到06、07年中國電影市場相對有序可尋還有一段時間,但這部電影大大地刺激了市場。

那麼在這些年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還是從《英雄》說起。首先,它真正意義上有了宣傳——到了二張下一部大片《十面埋伏》時,他們又創造性地引進了一個概念——「首映禮」。讓你知道有這個片,讓你想看。其次,它的防盜版工作做得不錯,它的盜版碟至少就我觀察來看,流出得比較遲,對它票房的影響沒有其他片子那麼大。你想及時看,你就得進影院。第三,不是它直接推動,而是它和後來一系列作品間接帶來的:為什麼要在影院看片?因為影院的觀賞比在家看有感覺多了——影院的硬體條件為了更好的觀影逐步實現提升。同時,由於它帶來的社會影響,導致看電影不再是一項簡單的娛樂活動,而逐步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第三條是否直接與之有關還需考證,但這種變化確實是在這一時期內實現的。)關於去影院看電影的概念在逐漸發生改變——從過去的簡單娛樂,變成了一項比較有面子的事情。票價的定位又很微妙,既隨著硬體上升而水漲船高,又不至於讓你不介紹,略顯奢侈反而成就了它的身價。

在草根觀影方式上,盜版碟還是比較流行,隨著網路的普及和帶寬的逐步提升,網路下載和早期的在線觀看開始出現。它的片源較盜版碟而言更廣泛,且成本更低,對盜版碟的生存開始一點點產生威脅。但是隨著影院觀影的「身份轉變」,觀眾開始分野,看碟看下載看在線的觀眾和去影院的觀眾逐步分開。而且前者不斷地向後者靠攏。

再往下說,基本就是當下了。高檔影院不斷建起,銀幕數飛增,院線電影的種類也在走向豐富——前幾年很難想像《Hello!樹先生!》、《精英部隊2》這種偏藝術的影片能走上主流院線。而影院主流觀眾大致呈現出的狀態是:18-40歲,城市白領。從中國式大片剛剛打開門路時的盲目觀影,到現在逐步培養出了較固定的觀影習慣,在影片的挑選上也相對成熟了一些。從目前來看,大致趨勢是:

1、觀影素質在提升,但成熟體現在選擇適合自己的電影,而不是所謂的藝術上或製作商而言的「好電影」。對於類型的各自偏重開始比較明顯的體現出來,慢慢出現分眾。觀眾的喜好,開始有一定規律可循,但由於類型片開發受到自身能力與產業環境和政策限制,選擇空間不大,所以主流觀眾還是會有盲目從眾的心態。

2、重話題超過重製作水準。一部能把握好話題,但製作本身粗糙的電影,在今後一大段時間裡仍會有不小的市場。典型例子就是《畫皮》和《將愛》。

3、仍然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三線以下及縣城的市場還是難以打開,前者已近飽和,後者進入還有難度。這與各地的消費習慣有關,像我們家那邊,即便手裡有錢,票價不太高,可能還是更願意選擇唱k或者打麻將。如何調動起三線城市和縣城的潛力,是個很大的課題。

另外,稍微說一下問題中的那段話。我只能講那些話講得太片面了,某種意義上反映出學院和現實的割裂,簡單講,可以去看看國外的票房榜,票房最成功的那幾部,往往也沒多少高級趣味,只是在具體的製作水準上體現出來。中國影院觀眾目前正在慢慢地進行第二次轉型——從「觀影是時尚生活」到回歸看電影本身的轉型。即便有這個趨勢,還是我前面講的,藝術上好的片子不見得就能在商業上取得多大成功。影院看電影根本上來說還是消費行為,不能以賞析的眼光去看。只是希望分眾能來得更加劇一些,所謂的「文藝青年」們能基數再大一些。機緣運氣的存在、宣發手法上的討巧,讓一部分爛片總會佔有一些市場,這我們不管它,我只是希望製作上過硬、認真的電影能多一些票房,水準上優秀有想法的電影能有票房。這就夠了。


私以為,中國電影消費群體有下列特點:

1、男性居多,電影的主導消費驅動力量由男性驅動。主要理由是科幻片、動作片、武俠片、警匪片、恐怖驚悚片的主體受眾都是男性,而市場上最賣座的就是這幾類影片。

2、女性不習慣主動購票看電影,而會比較多的根據男友的需求而去看電影。

3、承接2,雖然女性很少主動對某部電影發生興趣,但一旦其興趣點被引爆,所激發的票房能量則完全出乎大家意料,具體案例參見《失戀33天》。

4、80後、90後成為消費主體。

5、城市消費者成為電影受眾主體,並且城市越大消費者群體也相應越大。

6、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中國電影的消費有一個很特殊的現象是公費消費:消費者中有很大一個群體是公家出錢讓公務員或者國家機構從業者免費看電影。很多單位已經形成了每月發多少電影票作為福利的標準。而且還每年遞增中,不相信的朋友可以問問身邊的公務員朋友。

7、發電影票或電影卡只是公費消費的一種方式,包場觀看則是另一種公費消費的特點,《建國偉業》、《建黨偉業》中黨政軍的包場相當可觀,而《飛天》、《楊善洲》如果不是包場觀看,誰能猜到前者票房6000萬後者票房是8000萬?

8、電影消費的增長固然是因為電影屏幕的增加,但也有不少票房是因為固定觀影群體的觀影次數增加。

9、情侶觀影與曖昧男女觀影是主體,比例大大高於國外。

10、家庭觀影群體遠遠小於國外,而這個消費群體一直是國外電影市場非常看重的。《喜羊羊》就是引爆了這個群體的消費意願。

11、老年觀眾不被電影製作方發行方所重視,導致這個群體幾乎沒有主動消費意願。事實上國外很多文藝片電影都是針對中老年觀眾的,並且有非常清晰的營銷路線與放映手段。

12、中國電影消費者面對的是高價低質的電影,荒謬的是消費者竟然也能夠接受並推高票房,理由不說了。

13、中國電影消費者缺乏自己的判斷力,比較容易受輿論或者宣傳手段的影響而購票。

寫太多了,其實還有很多與其他國家不同的特點,以後再說吧。


首先因為90年代開始,盜版VCD橫行,一開始就給大家養成了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去影院看電影,票價基本在20元以上,而在街邊的錄像店租盜版光碟一部電影只需1元(我家鄉就是這個價)

再加上到現在網路的高普及,網路上的海量資源,包括電影在內,更加容易獲取.

這一系列的行為就造成了我們吃慣了某個地主提供的免費午餐,吃人嘴短,念著他的好.可突然他說向我們收午餐費, 我們不免要心生怨恨了.

也可以說拿來主義在我國體現的很徹底 XD

本人也是經常上網下高清,下小說下音樂。有點感同身受吧。

如果有問題還請指出~


感謝邀請。從從業人員的角度,淺談幾點看法:


1、電影觀眾群體主要以情侶為主,在社區型影院和北上廣幾大票倉城市,30~35歲的年輕家庭也逐漸成為電影消費的主力群體。相比歐美成熟國家,中國的學生人群及40+以上觀影人群佔比過低。主要原因是中國電影市場起步較晚,觀影習慣在養成中。相信當80後群體步入中年後,40+觀影人群佔比會逐步提升。


2、觀影消費以盲從為主,確失獨立判斷力。與歐美觀影人群相比,國內觀眾對電影仍缺少獨立鑒賞能力。從幾個現象可以看出:


(1)影片票房對主演、導演依賴過大。在影片投資成本中,重要演員的片酬佔比高過歐美國家。


(2)中國院線採取不同影片不同票價策略,而歐美國家票價基本一致。在國內,影片上座率很大程度仍由宣傳、票價等策略決定。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公眾觀影主導意志的缺失。


3、產權保護意識不足,導致盜版橫行。上游片商及下游影院經營者無法通過電影周邊產品回收投資,90%收入依賴票房,導致票價遲遲無法回落至合理水位,限制了觀影人群的增長。同時投資商跑馬圈地,盲目擴大銀幕數量,導致市場競爭加劇,行業陷入低級惡性競爭。比如前一段時間的黑水事件。


推薦閱讀:

電影【該隱之子】到底講了什麼?
有哪些導演無意,卻被影評奉為神作的電影細節?
電影《風聲》中出現過哪些刑罰?痛級多少?
有哪些電影評論的褒貶反差非常大?

TAG:電影 | 中國電影 | 電影市場 | 中國電影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