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是在強調人與人的利益關係嗎?朋友應該這樣嗎?

每當聽到「經營人脈」這個詞,都有一點抵制。朋友到底是一種怎樣的一種存在呢?也許是先入為主,心裡一直覺得「君子之交淡如水」才是朋友間該有的關係。所以每當遇到問題,都不想麻煩朋友,但是這樣的話朋友反而疏遠了。很矛盾很迷惑,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點!


受邀題 

記得很早以前,看過一部蘇聯長篇小說,這部小說,曾經是被批判的,叫《葉爾紹夫兄弟》,書中有一位叫阿爾連採夫的人物,是一個通常人們所說的能幹人,他有一句話,解釋他與人的交往:可以沒有一個朋友,但必須有一百個有用的人。這就是所謂的人脈關係了。

這種關係,也可以解釋為互相依靠和利用的關係。在社會上生存,一個人的資源和力量是有限的,當通過其中的利益關係,把人脈關係組織起來時,會有利於辦成一樁事,通過建立起來的人脈關係,也有利於辦成許多事。這種關係的本質,是利益交換,而且會產生1+1大於2的效果。這裡的利用,也可以理解為互相幫助。這是正常的,這種正常中不包含欺詐,但存在鬥智,沒什麼不對。其所以說不包含欺詐,是欺詐會導致一方利益受損,從而破壞關係。在日常生活和拚搏中,這種關係是大量存在的。

還有一種是朋友關係,主要以情感為紐帶。你或他都會因情感,向對方提供大於回報或不計回報的幫助。朋友關係,當然也不絕對排斥利益交換,民間有說法,叫你有我有,才是朋友。這也是從朋友關係的支撐條件之一來說的。朋友中,也可能會有一方持久地支持另一方的,但另一方如無以回報,也會感到不對等,影響到朋友關係的對等性。

上述說到的兩種關係,可以互相轉換。第一種關係中,隨著交往和認識的加深,情感的建立,會形成很好的既是利益夥伴,也更是朋友的關係。後一種關係中,由於苛求,由於某些事處理不當,雙方可能會增加戒備心理,貎似朋友,其實也就在某些方面還是合作夥伴罷了,甚至斷交,成為陌路人。

」君子之交淡如水「,未必就一定是指朋友,兩人有某些方面的交往,如因有某項愛好,有些交流,沒有什麼庸俗的成份,也叫君子之交。

這些東西,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人有不同的需求,在實現自己的需求時,把握好底線就行。

寫文章,有以文害意一說,即過度講究文辭,結果傷害了意思的表達。同理,如果我們過度地從一些觀念出發,按圖索驥,反而會弄得縮手縮腳,影響與人建立正常的關係。


有些辭彙找到準確的英文翻譯,往往就豁然開朗了。

朋友:Friends

人脈:Connection


人脈,不是因為你認識什麼人,而是你能和什麼人進行等價交換。所以你得提升自己的價值。

商業社會大家都很忙,別人跟你交往也是需要花費精力時間金錢的。社會上認識的一些所謂朋友,做微商做生意等,總想在你身上剝下些什麼。

只有那些真正喜歡你的人,大家有共同話題的人,才能稱得上是朋友。

當然這樣的朋友,也有可能會遇上利益衝突,或是大家因為生活環境不同而漸漸失去了共同話題,某天突然相忘於江湖。所以我覺得,不要把友誼看得太重,所有人的陪伴都只是一陣子,大家在一起時真心相待,此次在對方心裡留下美好的回憶就可以了。


作為工作了15年,且9年內超越年薪百萬的職場過來人,我的建議:
第一,理解人脈的兩個根本特質,一個是"互利",一個是"互動"。"互利",其實質是成就對方,成就自己,需要你讓自己更有價值,同時也需要學會歸納周圍每個人的價值,「互動」,是讓資源與價值在你關係網路中流動,這要求你系統化的管理人脈網路,並進行拓展,從而進行有意義的人際互動,讓價值在流動起來。讓你自己的價值積極的傳播,從而通過人脈網路形成"共贏",讓資源和價值在人際網路中實現傳播、共享,實現互惠、互利。
第二,具體落地的三個方面的經驗推薦給大家:
(1)建立人脈網路資料庫,對人脈信息有效的分類、總結和定期更新
系統化的人脈信息管理非常重要,在建立資料庫之後,我定期對資料庫進行更新,對朋友們的動態進行更新。(2)長期與資料庫中的朋友互動,就像每天往銀行定期里存款,在人際關係當中為了保持互動的關係,我們需要存入的,是真誠的關懷,互惠互利的幫助,最終在你的人在你的人脈賬戶當中不斷增長的是你的個人信用。
(3)拓展你的人脈資料庫,在暢銷書六層人脈中,對人脈層級也做了描述,我們不但擁有一度人脈,也可以拓展到二度和三度,因為,朋友的朋友,很可能也是你的朋友。
編輯於 18:26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人是社會的動物,什麼是社會?社會就是關係。

父與子叫父子關係,老師與學生叫師生關係,男與女可以是兄妹、朋友、情人、夫妻關係等。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體,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馬克思

關係涉及利益嗎?

當然。

人與人交往,免不了人情世故,送個禮、吃個飯、幫個忙…禮尚才能往來。感情靠什麼維繫?就是靠這種平日里你來我往的交道,即使親兄弟間,如果老死不相往來,也只是有兄弟名份而沒有兄弟情誼。朋友以兄弟姐妹互稱,不就是證明感情濃厚,不分彼此嗎。

從社會心理學上講「我們總是喜歡幫助曾經幫助過的人」——人類這種生物一生都在努力使自己確信自身的存在不是一種荒謬。因為曾經幫過的他,所以他一定是個好人,否則我的行為就是荒謬的,於是再次給一個好人(喜歡的人)提供幫助是正當的。

古人早有云:「多個朋友多條路。」人脈好不就是說你路子廣么?你沒爹拼,就拼社會關係、拼人脈;你認識誰誰誰不頂用,得人家認識你。能交到高質量朋友的人,肯定不是靠阿諛奉承,一定是自身強大、有種有尿,還自帶尿不濕的。

所以,我們不以利益交朋友,但可以通過交朋友而產生利益,因為交朋友是非零和遊戲,是雙贏模式,否則就成了酒肉朋友了。

臨淵羨漁 不如退而結網。


我是這麼想的。如果我作為你的朋友了,我就有幫助你的義務,如果你有事不來找我幫忙,我會覺得你跟我見外了,覺得你不信任我不需要我,我會傷心的,以後我有什麼事可能也不會找你幫忙的,久而久之朋友關係就會淡了。越是互相需要的朋友越會長久,如果你覺得那個朋友不錯,有事你就厚著臉皮找他。 朋友啊,互相交心是要的,互相幫助也是要的。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對中國的人情世故也即關係網路做了金融方面的分析和研究,非常有啟發意義。

簡單一句話:關係就好比銀行。


在中國,有人好辦事。


人脈是相互的,你需要的是,有靠譜的朋友,當你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自己能夠找到。

同樣,別人需要與你合適的職位,也會想起你。

所謂不顧條件的提攜某人,完全是不客觀的。

但是,如果在合適的時候,兩個人差不多,能夠想到你,或者你能想到你的朋友,這都是人脈的意義。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千萬不要和朋友合夥開公司?
身邊有有一個脾氣古怪的朋友是什麼體驗?
如何回應朋友說,因為我和你最好所以對你脾氣最不好?
有一個嘴賤的朋友是種怎樣的體驗?
久不聯繫的朋友還是朋友么?

TAG:朋友 | 人脈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