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遇到特彆強勢的同事怎麼辦?
有理不在強勢與否
不要讓情緒來左右自己的反應,不要因人廢言、因人廢事、因人廢行。在此基礎上,平心靜氣地交流,不合理的要求有策略的拒絕,但是態度要堅決,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同時發出自己的聲音。如果對方做的都對,估計你也不會為他的強勢而苦惱,肯定是覺得有地方不妥,但是對方又一意孤行才會這樣。你要指出存在的問題,(一定要在行動前,如果是馬後炮是會減分的)提出自己改良的意見建議。水平所限,能想到的就是這些了。
遇到強勢的同事,會讓你學到很多,無論是智慧還是心胸還是、、、 開心吧
5個字,扮豬吃老虎。
如果你能讓他知道強勢,或者說過於強勢對他是有害的,是愚蠢的,他就不會這樣幹了。沒人會和自己過不去。覺得自己指使別人就是優秀了,這樣的人一般來說都很愚蠢,愚蠢沒什麼好的對應方法。如果對方是因為害怕才對別人有攻擊性,那還好解決一些。
堅持原則就能正常相處。
一切和工作相關的事,要有各種規定和法律作為依據。一切和工作無關的事,要以自己的好惡為依據。當然,前提是要有自信。如果對方聲音稍大,自己就萎了,那還是老老實實跑腿打雜吧。其實跑腿打雜也挺好的,有些人的性格,就是寧可自己受點累,也不願和別人起一點衝突,甚至不想有起衝突的可能性。行為方式強勢,但目的與工作走向正確,那就繼續讓他強勢好了。這只是一個人的性格與做事方式而已,可以尊重。但是如果錯誤,一定堅持,避免發生令人失望的結果。但是也要採取合適的方式,因為強勢的人一般自尊比較強,以柔克剛好
1.
「跟這麼強勢的人工作,太痛苦了。」
生活中你一定見過強勢的人,總是板著個臉,咄咄逼人,態度凜然,一本正經,似乎在辦公室隔著好幾米你都能感覺到他的攻擊性和傲慢。
有人說這叫霸氣和有氣場,是的,確實所到之處,會讓人覺得這人不好惹,而且通常當有一個強勢的人出現的時候,我們內心似乎自動就怯了三分,甚至某些脆弱的人會升起躲避的念頭。
因為似乎強勢的人的眼裡似乎總是閃著不屑的目光,對於那些本來內心就不夠強大的人來說,這些不屑就像一把時刻砍人的刀那樣,銳利逼人。
最讓人頭疼和不願面對的,大約是和強勢的人打交道的時候,他們說活的口吻那麼毋庸置疑,那麼確定,似乎經常夾雜著類似命令的語氣,凡事基本上都要按照他們的心意來,而且他們極度的不認輸服軟,特別固執,只有順著他們,他們似乎才能高興,不然就跟你死磕到底。
有時候明明是他們自己錯了,但是讓他們低頭比殺了他們還難,那種逞強硬挺能把你逼得無語。
基本上遇到一個強勢的人,你就等著自己的意志遭受折磨吧。
所以經常聽到有人抱怨
「XXX好強勢啊,我好討厭他。」
「他那麼強勢,看著就讓人害怕啊」
「我老婆啥都好,就是太強勢,日子沒法過下去」
「每天看著她那副臉我就很煩,就跟比他矮三分一樣」
「和這麼強勢的人合作,太痛苦了」
......
2.
一個要戰鬥到底證明自己強的人
大概以前一定被人屈辱地對待過
所謂強勢,就是要表現出一定要比別人強的氣勢,也稱為不能示弱。
一個人或強或弱本來就是種正常的情況,我們都知道「強中自有更強手」,「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處和弱處」。
所以人有強弱很正常,一個人有強的地方,就有弱的地方。
我們知道自己的強處,所以我們不害怕暴露自己的短處。
當我們不害怕暴露自己的短處時,我們就是所謂的能示弱。
「這方面我確實不行,你行你上唄,我會全力支持」這樣的結果就皆大歡喜。
但是什麼樣的人無法示弱或不能示弱呢?
一個真正強大的人是不害怕示弱的。因為他知道自己強啊,他無須證明自己的強大了。
但是有一種人不是,他不知道自己強,所以他需要不停證明自己強,只有在這個證明強大的過程中,他才能一遍遍體驗驗證自己確實是強,尤其是他在驗證的過程中,需要得到外界他真強的反饋,別人的意見和態度就顯得格外重要。
因此只有讓別人都聽他的,順從他,甚至害怕他,似乎都是對他自己強大的反映,他就會很受用這套。並不厭其煩的把這套與人相處的模式保持下去。
是的,內里很弱的人無法示弱,因為一顆脆弱的內心本身已充滿恐懼,你讓他示弱就好比敵人大軍當前,讓他繳槍投降,跪地求饒,放棄自己,從此任由別人宰割,那肯定比殺了他還困難,所以他一定會戰鬥到底。
一個要戰鬥到底證明自己強的人,大概以前一定有被人屈辱的對待過,甚至被貼上「你不行」「你無用」或者其他各種顯得他窩囊屈辱的經歷。
3.
首先要知道
強勢背後的2個原因是什麼
強勢是一種保護自己的鎧甲或偽裝,正是因為擔心外界會過分的傷害自己,所以就先把自己武裝起來,先發制人,並且製造我很強大的假象,試圖嚇退敵人,讓敵人聽我的,乖乖投降。
強勢的人的人際關係模式認知里缺乏平等和愛,並且充滿比較和勝負,強勢的人會很關注勝負,正是因為他們過多採用勝負的眼光來衡量一切,所以他們與人的相處充滿著緊張和壓力。
在他們與人相處的模式里,一定有輸贏之分,所以理所當然,他們要佔取那個贏得角色,剩下的你只能被迫充當那個輸的角色。
那麼什麼樣的人會有這麼強的輸贏觀念呢?
原因一
長大後,我還是覺得「我不能輸,輸了父母會不滿意」。
早年的親子模式里,如果父母經常以輸贏的思維來評判自己孩子的行為,孩子就容易形成以輸贏論一切的思維。
而且如果父母在輸贏的模式里,又特別關注孩子不足的一面,即那個輸的一面,那麼孩子就會形成「時刻害怕輸」的恐懼感,因為一旦輸了父母就不滿意,所以絕不能輸。
久而久之,長大後的孩子就自動擁有了這個信念「我不能輸」。
為了維護自己不能輸的這種感覺,一個人已經不知道自己的強處在哪裡,因為任何一點輸都會讓他的內心陷入脆弱之地,他不能接納自己的輸,也就是無法接納自己有短處,所以他就會時刻緊張,無法示弱。
原因二
「真實的自己太差勁,暴露短處從來未得過安慰和理解」。
另一個加劇輸贏思維模式的可能在於我們的教育。
應試教育採用了太多輸贏的評判方法,以至於為了優秀而優秀已成為了好多好孩子根深蒂固的自動化思維,就是完全不管優秀代表著什麼,而被一定要在一個群體里勝出充當優勝者的那種優越感所控制。
這種模式多了,很多學習很好的孩子會變得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卻一定知道自己需要超過別人這種感覺,一旦超不過別人就不能活的畸形思維。
但是並不是擁有這種畸形思維一個人就會真的強,很多時候是因為這些畸形思維的存在,才讓一個人過多體驗到了挫敗和脆弱,正是這些在畸形思維里不允許被表達的脆弱和挫敗會讓一個人穿上鎧甲或護衛,用來保護自己。
因為暴露短處從未得到過安慰和理解,接納和尊重,只得到過譏笑、責罵、不認可和失望,所以他們會覺得真實的自己太不好,太差勁。
為了避免重新遭遇這種不好的體驗,一個人只能時刻警惕不能暴露短處,甚至把自己層層偽裝,先發制人,表現出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氣勢,把傷害拒絕在門外。
4.
強勢的癥結
在於內心的恐懼,和對自己的不接納
外表越強勢,內心越脆弱,甚至不堪一擊。
有很多女人把愛情看的很重,明明很愛自己的老公,卻總是表現出強勢,時刻要控制他的傾向,是因為她們內心裡對自己有強烈的不自信,或者說對愛情和感情有強烈的不自信。
正是這種不自信讓她們像抓沙子一樣時刻想抓牢自己的老公,自己的感情,因為怕失去,怕被辜負,所以總是咄咄別人,反倒讓老公很窒息。
但是愛情和關係真像手裡的沙子,抓的越緊,流的越快,想緊緊的攥住卻最容易從手裡滑掉,這也許是為什麼很多強勢的女人感情容易失敗的原因。
跟所有其他強勢的人一樣,強勢背後的癥結在於埋藏在內心裡的恐懼和對自我的不接納。
因為害怕別人不接納自己而試圖掌控別人,都像一種用紙包火的行為,遲早徒勞無功,最終導致紙包不住火的後果,也就是被迫承認自己弱的一面。
每個人本來就有自己的強處,也會有自己的弱處,學會接納自己的弱處才能把精力用在發揮自己的強處身上,而不是耗費太多的無用功用來維持一個虛假的外在,而且這種維持搞的自己和他人都不舒服。
一旦識破一個要拚命維持強者假象背後的原因是恐懼,相信我們會釋然很多。
是的,當恐懼不敢被面對時確實是恐懼,但當你直面它的時候,會發現恐懼也不過如此,就克服了恐懼。
5.
當你看到一個強勢的人
不妨表現得溫柔一點,溫柔一點,再溫柔一點
生活中如果遇到很強勢的人,不要被他們表面表現出的彪悍和不屑嚇倒,不妨告訴自己:
「對面走來的這個強勢的人,看上去像一隻老虎,但其實是因為他內心有個膽怯的小孩。」
這樣想時,會不會有一種油然的喜感從心裡泛出來,似乎又夾雜著一絲同情和可憐。
「他一定是有一個很弱的過去,如今才會表現的這麼強悍吧」。
如此想來,不妨表現地對他們溫柔一點,溫柔一點,再溫柔一點,就是在這種不卑不亢的溫柔里,或許對面的那個老虎再也不好意思表現出他的強牙利爪,可能時間久了,反倒變得不好意思起來,其實跟強勢的人走的近了,接觸多了,有時你會發現真實的他們真的不可怕。
至於面對強勢老婆的老公,多透過她的強勢發現她的脆弱吧。外表強勢的老婆,好需要一個老公的抱抱。請多幾個抱抱把老虎變成 HELLO KITTY。
當你透過了她的強勢發現她的脆弱和不安,並接納了這種脆弱和不安,她一定會對你呈現出自己最真實的一面。
本文作者:達芙妮,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身心靈成長專家,中國青年報特約心理評論專家,壹心理專欄作家,
更多文章,歡迎關注「工業時代的月亮」。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共同的目標是把工作做好,因此如果對方的要求合理並且是為工作著想的話,那就依了,如果不合理或者你倆的觀點不分上下,還是堅持自己吧,畢竟沒有自己的看法在工作中也是缺點好好看別人怎麼做。 一般來講 做事牛逼的人 都有點小個性,做事扯淡還作風強硬的常理看來很難存活。
態度要誠懇,當朋友看待。
如果你做人率真做事有條理,只要他不呆,他不敢把你怎麼樣。
推薦閱讀:
※技術研發做的一般的女生最後都怎樣了?
※在職場中,該以怎樣合理的心態面對同事間的競爭?
※如何激勵員工內推?
※當公司一把手和二把手有矛盾時,作為員工該如何作出選擇?
※工作中如何提升舉一反三的能力?
TAG: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