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剛到國外時的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
我剛到美國時,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感覺這裡不一樣,那裡也不一樣,內心充斥著新鮮的孤獨感。要說文化衝擊,其實ABC所承受的文化衝擊要比我們這些master大的多,起碼我們還能用中國文化來抵抗美國文化的衝擊。我在留學時班裡就有這麼一個ABC,出身在加州灣區,是個不折不扣的華裔二代。因為我是中國留學生,所以經常和他有接觸,他告訴我,在他的童年裡,中文的關係一直是他生活中最複雜的關係,因為它反映了他跟父母在價值觀上的衝突以及他對中國的認同感。
ABC所面臨額culture shock其實還是身份和文化斷層的問題,對我們來說,只是兩國文化的不同。比如美國人都非常有禮貌,起碼「聽起來」都很有禮貌。比如我在USC讀master的時候,剛開始我想要一塊披薩,是這麼說的 I want a slice of pizza,但是美國人不一樣,美國人是這麼說的 Can I have a slice of pizza?聽上去頓時就悅耳、有禮貌了很多。所以我也開始跟著他們學著這麼用,用疑問句,在點餐的時候用我可以來杯可樂么?你可以把肉做的七分熟么?
所以你看,面對文化的不同,我選擇的是理解尊重與接受。在國外留學本來就是處在一個多元化的群體里,我們USC都掛著不同國家的國旗,我就經常傻不拉幾的和同學比誰認的國旗多。在這種一個多元化的群體里,想互相理解並不容易,所以要應對國外的文化衝擊,要從最開始就努力讓自己適應。當然,也有很多是難以適應的,比如我就受不了美國的party文化,但是我可以選擇不參與啊,不參與他們的party並不代表我交不到美國朋友啊。不過說實話,不要刻意去排斥美國的文化,能融入就融入,融入不了也沒啥,畢竟在海外我們華人圈子那麼多。
總的來說,想應對剛到國外的文化衝擊,面對文化差異,只要學會理解尊重他國文化就行了。先把語言關過了,多和老外交流,畢竟我們中國留學生也肩負著把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的責任,比如我,就帶出了一個喜歡吃中國菜的老美。不要將自己封閉在中國學生的圈子裡,這樣做的結果是既難以融入當地的環境,也會感到孤獨。其實只要積極一些,交流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在主動克服語言障礙,積極與當地人溝通的過程中,即使無法避免文化隔閡的存在,但是尊重和理解卻打開了交流的大門。
反正你只要記住,尊重,永遠是表達理解的最好選擇。
Cultural shock是個很泛的詞語。對於我來說,可能主要表現為 生活圈子以及生活方式突然改變,語言交流不太順暢 等等。其實說白了語言能力就是cultural shock的第一關;我剛來美國的時候連電話都不太敢打,因為電話裡面說英語總感覺聽不清楚。然後就有比如飲食方面、日常生活方面的種種區別,比如美國人不喝熱水所以餐館裡基本沒有熱水,比如美國的床墊很多都太軟,比如鄉村的學校可能必須要開車上學而你不會開車,再有比如治安問題,等等等等;當然都不是什麼大事,不過cultural shock本來也不一定是很明顯的大事,就有可能是一件件小事情的積累讓你覺得,這個國家不一樣。
至於說如何克服么,首先先過語言關。不要怕,和外國人多交流;而且美國學校很多都有校內的針對non native speaker的英語培訓項目。然後生活圈子的問題,我覺得和中國人圈子多交流,或者融入外國人圈子,都可以,自己覺得怎麼舒服就怎麼做,沒必要強迫自己;同系的老師同學搞好關係,畢竟他們會是你天天見到的人。美國校內有很多social的活動,感興趣都可以去參加,無論是出於交朋友的目的還是蹭吃蹭喝的目的都挺好的~
其實我覺得cultural shock主要是地理隔離、文化差異導致的心理上的隔離;在國內去另一個城市生活同樣會有孤獨感,只不過文化差異沒那麼大,也沒有「語言隔絕」;外國沒那麼可怕,以開放的心胸應對生活的挑戰吧~
最後說一下,如果真覺得因為cultural shock對自己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影響的,美國校內心理諮詢的資源很豐富的,去向他們求助就行。
年輕,可以很快適應,但不建議一味去適應。多思考,多批判,出國是一個鍛煉獨立思考的好機會。
欣賞,感受,用自己舒服的方式融入,不迷失,尊重自己文化。去應對文化衝擊的前提,是要知道人的本質。同為人類,所擁有的情感,本質上來說是一樣的,外在的環境,和不同社會的發展構造了不同的價值體系,這個很正常,也沒有什麼值得覺得天大的不一樣的地方。享受這種差異,但是細微的感受人類社會生活中不同中的本質相同點,是個很奇妙的事情。
在講culture shock之前,小A想要先給大家推薦一部電影《迷失東京》,裡面表達了兩個異鄉人面對陌生的日本生活,雖然熱鬧,卻格格不入的心情,而這種格格不入就是由culture shock所帶來的。
所謂的Culture Shock其實就是指當一個人到達一個全新的地方,接觸一種全新的文化,發現一切都與過去熟悉的事物截然不同,在角色的轉變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一系列的不適應的反應。
這種文化衝擊並不單指突發一次即結束的「shock」的感覺,而是在一段時間內密集式的衝擊,文化衝擊的開始到結束,其實也就是適應新文化的過程。一般來說會有四個階段:
1、蜜月期:蜜月期的興奮是建立在新鮮事物的刺激與好奇上的,比如我們對很多東西都沒見過,很多方式覺得新鮮和不同,在diversity中感受到差異的樂趣。
2、敏感期:就像你看夠了妹子,所以突然想起了自己不是在度假而是要一個人生活,就會因為陌生而對一切都很敏感,甚至很容易發怒。
3、調整期:一段時間後,你會開始熟悉你所處的新環境,會無意識的逐漸調整逐漸去適應新環境,比如通過結交同學、有了豐富的娛樂生活、或者成績進步了等等,而心情也隨之好起來了。
4、融合期:你會重新認識所處的新環境,逐漸融入周圍的和環境,生活滿意度恢復到了舒適的水平。
各個階段持續時間長短因人而異,但是每個人幾乎都會經歷這些過程。只有提前準備,正確面對,才能減輕這些癥狀,進而把消極心態變成積極心態,把culture shock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
那麼如何應對這種文化衝擊呢?
1、行前準備
(1)在出發前多了解中美文化的異同會有更多的幫助。比如美國教育的主要方式:上課提問、小組作業等,都和中國的填鴨式的直接灌輸「正確答案」的教育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2)和國內的含蓄內斂不同,國外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相對直接。因此出發前看些國外的電視劇,尤其是生活類家庭喜劇,可以了解國外的語言方式和相處習慣的好方法。
(3)學會獨立生活,國外引以為豪的教育理念是擁有個人自由,他們從小被教導的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這也促使了他們更重視相互間的公平,因此國內的學生突然到了陌生的環境中,找不到參照和方向,就很容易迷失,因此一定要提前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
2、進退有度
國內和國外的文化的確有很大的差異,要入鄉隨俗,主動出擊。在學校里結識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外國朋友,參加學校的課外活動小組等,從和朋友們的接觸中,了解當地的文化和風俗習慣,接觸真正的美國文化。
但值得注意的就是由於文化的差異,你會發現很多友好的或是不友好的競爭,留學生可能會覺得難以適應,因此更需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在國外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可能會存在很多種不同的思想,而這些奉行著不同思想的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辦事,有時會讓人難以理解,因此一定先要做好容忍不同人和事物的心理。
3、尋求校內外幫助
在國外的全新的生活環境當中,除了依靠原有的遠距離本土支持體系外,也需要主動開發新的支持體系。
除了學校的admission office和international student center之外,每所學校也會有學術顧問和心理諮詢顧問,他們會為你提供諮詢和具體解決方案。
另外,在校外的華人教會中的牧師和兄弟姐妹會幫你解決各種問題,因為很多華人教會是由留學生組織創辦的,因此,他們會很樂意為你排憂解惑。如果想要感受美國的教會文化,也可以和同學一起去感受一下當地的美國教會。
其實文化的衝擊是一種正常的反應,當你逐漸調整好心態接納國外文化的時候就會開始融入新的生活,並對國外的生活有一個新的認識。
在生活的機遇中尋找到支持和慰藉,才是正確面對culture shock的方式。
我的中國同事告訴我,中國人講究「未雨綢繆」,如果已經到了那邊再遇到文化衝擊真的無藥可救,只能提前避免,做好更充分的準備,背景提升和素質培養的很重要一方面就是文化適應力。面對差異,學會理解尊重他國文化。
對於文化衝擊,其實大多數同學應該在出國讀書之前,就已經做了相應的心理準備。留學既是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一個難得的了解不同文化的機會。懷著開放的心態,可以避免衝突,也可以更快融入環境。不過,很可惜很少學生能真正意識到這一點,這也是我拍各種文化熏陶的短視頻來給大家講解文化的差異。
多去尋找機會和外國人交流,了解他們的思維模式,還能減少自己的膽怯心理。
如果有任何留學前準備和留學中的問題都可以微信搜索公眾號創習社區,或者微博關注「AndyZ_老師」,我都會馬上回復你。
很多時候,被culture shock 困擾的根本原因是語言能力。
文化也不見得是國家國家之間才有差距,談個戀愛還有可能雙方原生家庭文化格格不入呢。所謂文化衝擊,無非是因為 信息不對等 與 價值觀不合。前者很容易補;如果是後者,能交流固然好,不能交流也就算了。shock shock習慣就好了,對世界大同不必抱有什麼幻想。
(原創內容,保留所有版權,轉載請與我聯繫!)
文化衝擊,算是到另外一個國度,遭受的無差別攻擊了,無論是誰,都無一倖免。本來是作為絕對多數的本地人,一下子變成了少數人;本來在生活和工作中,習以為常的事,變得處處不同;本來要叫別人是外國人,現在自己成了foreigner;本來自己的「人生金科玉律」,突然發現不好使了。
怎麼辦?幾乎要像個孩子一樣,每樣事情都要學。整個人都處於懵逼的狀態,語言又不怎麼通,在新國家的興奮過後,孤獨感、無助感、失落感,甚至覺得整個人有點麻麻的狀態。不斷的試錯,不斷的積累經驗,然後慢慢「活下來」,真是滿滿的心酸,然後有點成就感呢。
作為一個過來人,實在不忍回憶那些懵逼的日子。不過為了萌新們,還是分享自己一些心得:
- 冰箱里放些食物,能直接吃的,或者當下可以自己動手做來吃的。餓肚子的感覺從來都是最讓人難過的,特別到人生地不熟的國外。語言不通、超市系統不熟,像歐洲超市又關門的早(平常6點開始關,到8點之後就很難找到,24小時超市簡直鳳毛麟角),周末還各種不開門。就是開門,也不一定買到自己喜歡吃的。所以,只要有機會,做好糧食儲備。推薦麵包片(一般保質期一周,放冰箱冷藏會好點),麥片,曲奇,等其他易存放、能直接吃還好吃的東西;再加點自己喜歡吃的水果(心情不好的時候吃點,世界會變得開朗的)。喜歡喝酒的屯點啤酒,冷藏口感棒棒的。喜歡軟飲的買點果汁、可樂。
2. 跨時區需要倒時差,除了到達當天太累,任性睡覺,之後嚴格按照當時時間作息。時差是個磨人的小妖精,總是勾引你的身體,做出本能的反應。下午還在上班,正式努力工作的時候,眼皮卻越來越重;晚上12點了,卻清醒如一個雞賊,還餓得到處照吃的(冰箱里如果沒有吃的…….); 夜深人靜,店鋪全關,身體卻很誠實想出去放縱……..
適應時差,各人之間差異挺大,多數人需要一周的樣子,快的2-3天。這時候需要對自己狠一點點兒,嚴格跟著當地時間作息,抵制磨人小妖精對身體的誘惑哦
3. 出門帶些零錢,和當地能用的信用卡(master,或者visa都很好使)。
嗯,錢到哪裡都是好使的,不要求讓國外的鬼推磨,至少可以在你餓的時候,可以路邊解決吃的;在你想上廁所,發現需要收費的時候,不用夾緊雙腿,彆扭的像個腦障,然後發現麥當勞肯德基廁所也要收費………;嗯,如果你不小心走丟,公交也沒法送你回家的時候,不至於讓你流落街頭(歐洲的士接受信用卡哦);如果碰到好玩的景點,還可以買個票進去逛逛(確實,很多景點不接受信用卡,只能用現金)。
還是那句老話,錢不是萬能的,沒錢是萬萬不能的。
4. 跟當地同事或朋友詢問生活相關的場所:超市,銀行,郵政…。
是不是很想念國內遍地的全家?和樓下的家庭小賣部?是不是很想念國內各種「很行」的銀行?以前很少去的綠色店鋪——郵局也讓你有些牽掛?對不起,都沒有了。簡直就像火星探險,一切都需要重新認識。這時候如果有個靠譜熱情的當地同事或者朋友,那就是親人一樣啊。哪裡買吃的,哪裡可以買日常用品,哪裡可以買床上用品,哪裡可以買狗糧(咳咳….),哪個超市比較大,一下買到的東西多,哪個超市比較便宜,超市什麼時候開門關門,哪個小本本好好記下來。
郵政是很特殊的存在,至少歐洲是這樣,很多事情離不開他們。並且……服務並沒有國內那麼好(呵呵,國內快遞郵政簡直領先100年)。你的信用卡賬單,政府部門給你的回復,銀行辦的卡(辦卡當日拿卡,請不要多想),各種罰單,各種保險的信函……..通通會以信件的形式發給你,養成每天查看信箱真的是很好的習慣呢。
5. 學會當地語言的簡單輸入法。
現在是智能手機的天下,很多APP也兼容了多種語言,Google Map是很好的例子,比較出名的景點和地方,真的用中文也能搜索呢。氮素,如果碰到只能用當地語言標記的地方,呵呵,要這雙手有何用……歐洲使用26英文字母的語言很多,荷蘭語,西班牙語,荷蘭語等等,有限的一些字元需要特殊輸入,卻也足夠讓人抓心撓肺。花一點時間,熟悉一下當地語言的輸入方式,會讓智能手機用起來更得心應手。
6. 學些當地的簡單辭彙:謝謝,你好,再見,抱歉。雖然不能用當地語言正常溝通,但可以表示你願意融入當地生活。
到另一個國家,語言永遠是最大的障礙,沒有之一。歐洲有一個分級,c2代表母語水平,c1基本代表一個外來人達到的最高水平(很難很難),b2可以參與高校學習無障礙,b1滿足日常生活,或者可以工作。對於學了十幾年英語的國人,用英語表達還各種磕巴生澀,對付其他語言簡直難到哭泣……特別一些小語種,想學習發現連資料都好少;一些小舌音大舌音,簡直是國人的噩夢。
但不管怎樣,日常最常用的辭彙,還是要知道一些,不至於太像個智障。謝謝,你好,再見,抱歉,是,否,往哪裡走,多少錢?雖然蹦出這些辭彙之後,只能用稍微好點的英語嘗試溝通,當地人還是可以看到你融入當地的努力,會微笑這幫你解答問題(傳說長得好看會更容易,嗯,傳說….)
7. 多跟當地人同事交流,或者交當地人朋友。他們才是地主,知道最適合的生活方式。跟中國人可以無障礙交流,但是會收到他們片面的、不準確的、甚至偏見的看法。
隨著經濟發展,無論多小的城市,總能見到親切的中國人面孔,找到國人微信群也不是難事。誠然,短時間內,能從國人那裡得到很多幫助,語言上的便利,會讓很多事情容易一些。但人非聖賢,多多少少總會有點偏見和片面,對當地人的,對當地政府的,對當地各種事情的;而且他們摸索出來的生存之道,有時候並不適用於你;長期只在中國人圈子活動,會讓自己的眼界認識越來越狹窄,畢竟國人可能還是要選擇回國的,那時候你又要經歷沒朋友的困難時期。
當地人他們才是真正的生活通,對每件事都有長時間的認識(作為成人,至少也是20年的老司機水準),他們給的幫助會更符合當地的實際,而且他們總是在那裡,不會突然去了其他國家。與他們做朋友,會更穩定;開始也許很困難,真正有了當地人朋友,會讓很多事情越來越容易。
8. 不如看看書。
這是什麼時代?這是互聯網的時代,這是姿勢大共享的時代!打開Google,動動手指,總能找到問題的一點答案。關於各國各地的民俗風情,旅行攻略,有不少人會熱情的發帖分享,甚至有著書立說的。不如抽出時間,看看帖子,看看書,再對照自己碰到的生活實際,會更容易理解一些為什麼的問題(有點類似文化內核了)。理解文化的里的不同,尊重,並逐漸接受,是融入當地生活的必要步驟。
9. 保持開放心態。
這是一個文明的時代,與大多數人接觸並不會有什麼危險(當然,小心謹慎是生存不二法寶)。保持開放心態,多出去走走,看看當地人的生活,有機會可以一起聊聊彼此感興趣的話題。尊重別人,盡量幫助別人,不給別人找麻煩,是基本的交際素養。出去走的多了看的多了,與人交流的多了,總結總結,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已經有點適應當地生活了呢,知道各種事情怎麼辦,再也不用媽媽擔心了呢~
10. 保持規律生活
節制、規律的生活,總能讓人保持良好的狀態,做事情也會事半功倍。
11. 嘗試融入當地,自己本來的興趣圈子。
很多興趣是全世界通用的,比如足球、籃球、網球等各種運動,比如跑步、徒步、騎車,比如攝影、繪畫、各種樂器。嘗試找到他們,共同的興趣,是最好的語言,不分國界(hmmmmmm, 如果彼此的球隊不是敵人)。在一個有共同愛好的圈子裡,總能獲得很好的歸屬感,和更容易得到快樂。
12. 適當健身。
身體是革命本錢,無論到哪裡,適當健身,保持良好體魄(身材什麼的,唉,不要太強求)。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讓留學生活更有意義?
※如何評價北美的中國菜(如左宗雞,陳皮雞)?它們是否起源於中國?
※法國高商(GE)究竟是怎樣的?選擇英語授課還有機會提高法語嗎?
※在UNLV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
※中產階級家庭的學生如何在英國過的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