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學國學專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看到大學裡有國學實驗班之類的 想了解一下 在大學學習國學專業是怎樣的感覺
坐標人大國學院。
開學就要大三啦,雖然各方面仍然是小白一枚,不過對於這門專業也算有了些了解(畢竟開學就是條臘肉了 ),所以來回答一下。我因為有學長在這個專業,所以高中就有了些了解,進來後也很幸運地沒覺得不適應,這點真的是很幸運!「唉希望下學期課好點」
一學期過去了……大二下期末「這學期課好無聊啊」「對啊學習狀態太差了」「……我們這個對話是不是曾經發生過?」「……好像是,希望下學期好點吧」嗯……沒錯大學的課都是看著激爽上著疲軟的,我院自然也不例外。何況比起歷史學院一年一年的,一眼可以望到頭的科目:中國古代史、近代史,世界上古史、中古史……我們已經夠充滿新鮮感了!!好吧,我們還是有點不一樣的,因為我們比中哲的多學了些文學和歷史,比中文的多學了些哲學和歷史,比歷史的多學了些文學和哲學……儘管這些坑一個接一個,也沒連成一片深井……但我們還是成為了啥都懂一點,啥都不太懂的深井冰!以致於別的專業的小夥伴都不太愛和我們玩耍了(胡說),下面我親自示範一下如何氣跑小夥伴們。哲學系的小夥伴:「其實你看這個海德格爾和德里達blabla~~」沒有西哲課程的我:「哦哦,嗯嗯,啊啊……」
(沉思半晌)我:「啊你說的這個現象我覺得和清代審音和考古派的對立很像啊」小夥伴:「???我不懂音韻學」我:「古音學不是音韻學啦,是研究上古音的,音韻學是研究中古音的blabla……」一段令人尷尬的沉默……今天先答到這裡哈哈,大家看到這裡真是很辛苦!那就再順手點個贊吧!謝邀!
大學本人學的專業是:漢語言文學。
沒上過:國學班。
不過因個人比較喜歡古代文學,所以也有自己學國學的體驗,以及自己對國學的認識。
近日連看三部劇:
83黃日華翁美玲版《射鵰英雄傳》95古天樂李若彤版《神鵰俠侶》01黎姿吳啟華版《倚天屠龍記》!
岳飛,字鵬舉,追謚武穆。
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射鵰英雄傳」開場時,楊鐵心與郭嘯天二人恨偏居一隅,報國無門,醉酒大唱「滿江紅」一詞;
全真派丘處機剛好路過,適逢郭楊兩家,命丘處機給兩家未出世的孩子取名:
郭靖
楊康靖康恥,猶未雪。 靖康之亂。
後來江湖上又傳得到岳飛所傳兵書「武穆遺書」,就可以戰無不勝。「武穆」二字就是岳飛的謚號。
「神鵰俠侶」開場時,李莫愁一曲元好問「雁丘詞」是自問,也是問世人,貫穿全劇。「情」字何解?
摸魚兒·雁丘詞
泰和五年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而識,號曰雁丘。時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具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神鵰俠侶」劇尾時,郭家養的兩隻雕,在斷腸崖,一隻死去,另一隻在谷底救上郭襄後,悲鳴不已,撞石而死。再次升華主題,「情」字何解?這個橋段剛好與元好問雁丘詞序文一致!
劇中還有一個細微處:16年後程英、陸無雙兩女再次與楊過相遇,二人的衣飾都偏少婦型,不再是未出嫁的少女。二女髮髻上挽,象徵已出嫁。二人知道,雖然不能嫁給楊過,但在二人心裡自己都已嫁人。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劉過,南宋文學家,字改之。
楊過,字改之。縱觀金庸「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可知金老先生深諳取名之道,小說中的個個名字,古色古香,韻味十足。
再看「倚天屠龍記」,明教裡邊剛好有個朱元璋出現。我們又知道明朝開國皇帝也叫朱元璋。首先我們不管此二人是否為同一人,還是這只是小說家之言!但是我們憑此可以稍微想像明教可能不會被滅。
這三部劇剛好連接宋元明三朝。
個人學國學的體驗就是:生活中很多事都是有來歷的。原來它就是這麼回事。原來這句話就是出自這裡。原來他們這樣做事是有原因的。出去旅遊名勝古迹,就不會再走馬觀花,你知道它的歷史,不禁登高感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個人對國學二字的解釋:
一切用文言文記錄的著作都屬於國學範疇。(今人或國外學者對國學的研究著作暫時除外,白話文除外)附書《北大國學課》目錄:
原來是學長邀請的,不敢不答......然而回答了也是空費流量,因為並沒有什麼特別值得分享的有益的經歷......想說的就是,「國學」這個概念還是值得再考慮的。而最接近傳統四部之學的現代大學的學科,竊以為還是古典文獻學。要說體驗的話,最近比較有感觸的就是「二十年成幻游夢,三千里學壁藏書」吧。一不小心又念了兩句詩,還是溜了為好。拋磚引玉,拋磚引玉。
某個女子太可怕了分明是我同班同學卻還來邀請我回答問題!╭(╯^╰)╮
不過還是瀉藥誰讓我愛她。————————我是萌萌噠分割線——————
坐標世一大尼山學堂
emmmm進入世一大尼山學堂有點意外想當年我真的是只是想要轉個專業而已中文系不要我意外地進了尼山學堂謝謝尼山對我的包容哈哈哈要說是什麼體驗嘛我真的就是「嚇大」的
第一節課大伙兒自我介紹的時候我聽完內心是相當相當崩潰的從小就學習了什麼什麼師從什麼什麼(原諒我的無知我忘了是誰了就記得個清華大學)都是一水兒的可怕的大佬我是坐在教室後排的女同學所以介紹也在後面當時太崩潰了不記得具體講了啥我只記得當時我回答為什麼要來尼山:「就想轉個專業,我也不知道尼山為什麼要錄取我」後來發現真正讓我崩潰的事情在後頭
他們真的就是大佬而我就是一個在外院待不下去了的渣渣比如康教授字寫得好看又有學問還會打辯論關鍵是還有女朋友跟他做同桌比如康公子既會開車還會寫論文還有是麥霸而且還有女朋友比如菡子長得好看又懂文字學寫字也好看而且還有個國防生的男朋友比如尚老師思辨能力強大又會打遊戲而且還能靠下棋掙錢比如馬大佬腦子好懂套路績點遙遙領先而且還有個文學院的學霸女朋友比如李老師是南開葉嘉瑩老先生的關門弟子而且還有女朋友比如世卿大佬寫字好看又會寫詩會唱歌還會吉他而且還有小迷妹比如崔老師會寫論文懂得哲學還會修電腦而且還有女朋友……我不想說了太多人了……還有學長學姐也挺好的比如某總給我禁言的老劉比如女神瀟瀟學姐比如教我套路的吉吉爸爸比如某有酒的鴻鳴學長為什麼把他們點出來誇呢因為他們在知乎哈哈哈至於老師們嘛
我們的老師基本上都是小老頭講課挺好玩兒的承略師擁有赤子之心我是很敬佩的老劉很帥又敢認字還會說英語劉爺爺風趣幽默還帥老宋脾氣好隨便懟還不記仇被史記張那句「他們說的都(第二聲)不對」笑哭還有看起來二十七八歲的西山老師我男神……還有好多啊……至於課程啊百度有的
對我來說一開始是挺難的不過學著學著就會自己去想深入的東西我在外院一年學到的大概是希臘羅馬神話了吧然而在尼山學到的東西真的很多所以對我來說是一個提升自己的地方讓我不至於渾渾噩噩地混個文憑經常會熬夜通宵寫論文雖然一直在製造學術垃圾我成績不好也沒什麼做學者的鴻鵠之志大概就是想做個小富婆整天沉迷男色以後給咱尼山大佬們捐點錢讓他們買書感覺他們是越讀越窮了哈哈哈本來是打算坑某去北大的學長一頓的但是因為小意外沒吃上原本我的小算盤是等學長有錢了再吃頓好的然而學長說大概他會越來越窮了想想可能是真的所以另外一個體驗就是這是個買書到傾家蕩產的專業詳情請參見世卿大佬另外就是我們有自己的專用教室
每年還有一次公費遊學emmmm還有一個超nice的班主任歡迎報考世一大新生們明年五六月報考尼山學堂——溜了溜了有熟人——坐標: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儒學院。
首先呢,儒學院和國學院的定位並不一樣,這裡並沒有國學院那種吊炸天的學科,比如音韻學,古代官制或者金石學等等。
但即便是這樣,我們也會被大家看作是某個迷之國度走出來的蒙面人。
遠的不說,就說回家和父母聊天的時候,就會特別的被動。比如說我因為什麼事情和父母意見相左了,我爸就會冒出一句:「你個學國學的,不懂孝道嗎?不懂弟子規嗎?」
你知道當時我心中有多崩潰嗎?
我爸是個中學語文老師,屬於老夫子類型的,嗯,就和最近熱播劇《我老爸是個奇葩》里的那個奇葩老爸一樣。曾幾何時他對我學儒學特別喜歡,覺得我學好國學,收斂收斂性子,以後肯定能有大發展。然而一年一年的過去,我以前喜歡跨相機背包到處看美景拍美女,現在我依然喜歡挎相機背包到處跑看美景拍美女。唯一的變化就是,我爸在說我不孝的時候,我也能引經據典的反駁回去。這個時候就覺得,嗯,中華文化還真是博大精深,你有什麼想法,都能找到支持你的例子。
而在性格和處事方式上,學過儒學的我,還是有很多變化的。最主要的,就是不會被別人嘴裡的傳統和規矩綁架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在對待外人上,很多人都講做人要善良,以德報怨。我卻知道,孔夫子講的其實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而關於善良,它可並不是軟弱,因為佛家還講菩薩心腸還需雷霆手段。
關於對待父母,現在大多數人都講孝道,其實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只講鄉村孝道。
什麼叫鄉村孝道?鄉村孝道是本人編的名字,改編自鄉村女權主義。意思就是片面的強調某一方面而無視另一方面。
鄉村女權主義就是把傳統女子對男方的依賴與現代女性要求的權利平等相結合,由此產生的一種片面畸形的女權主義。簡單地說吧,就像《讓子彈飛》裡面張麻子的話:站著,把錢掙了。
所以鄉村孝道就是現在網路上經常出現的爆款親子關係類的文章經常說的,父母自己做不到,卻強行要求子女做到。父母說的不對的,子女也要遵從。
這種鄉村孝道,是許多父母綁架子女的神器。
不過我這個學國學的,卻知道傳統文化里的關係,講的都是對應的,相互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輔相成的雙向關係,需要兩方的共同努力經營,才會持續的出現和諧的雙向關係,否則一方耍流氓,只索取不付出,另一方就會特別累,嚴重的就會崩潰。
我這個學國學的,在家裡遇見父母強詞奪理,單方面強調順從,肯定一堆孟子原文甩過去: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你怎麼對我,就會直接導致我怎麼對你。不得不承認,做子女的,在和父母爭取平等對話權上,是有優勢的,至少你說的話,父母都會聽一下,因為他們還愛你。
而在學習過程中呢,真的和其他學科並沒有什麼不同。哦,要真說不一樣呢,就是同學們在傳統文化方面的了解程度都很高,時而影響到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我同學裡,有好些吃素的,有好些愛好文玩餓,有好些喜歡打太極拳的,還有一個哥們,在畢業典禮上,耍了一套虎虎生風的八卦刀法,嗯,還是挺帥的。
同學之間,平時聊天的主題當然偶爾會有國學方面的話題啦。不過和經濟學法學這種熱門的高大上學科相比,在食堂或者校園裡走路時聊國學,回頭率會比較高。因為相比於經濟,法學,國學熱度不弱前者多少,而「專業術語」的普及率和易懂性上,卻要高出前兩者太多,畢竟大家都是中國人,多少都會有些了解。試想一下,一個沒有相關背景的路人,和聽到「犯罪構成的四要件與三要件之爭」相比,聽到「人性究竟是善惡」的時候,會不會更有親近感呢?
總體說來呢,國學的內容,不論是狹義上的儒釋道理論,還是廣義上的文史雜學,都是我們老祖宗生活方式的提煉和總結,儒學之所以傳播廣泛,文史雜學之所以引人入勝,是因為它們建基於「民生日用」這個原則之上,理論貼近生活,就會讓人產生親近感,從而受到影響。學習國學的人,年深日久之後,整個人會變得通透,所謂通透,恕我學養淺薄,無法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不過或許通過網上流傳很廣的一句話可以窺見一二:人生最大的勇氣就是認清了生活的本質之後,仍然熱愛生活。
我們國學院好像是真正傳統意義上的國學院。。。基本上就是按古人治學的門徑來的。先學國學概論,然後四書,五經,又加了文獻學,還有小學,黃帝內經,。。。總而言之,第一次有看書犯困的感覺。之前多無聊的書我都能看的好嗎!但是,我該是敗給了這些老先生們的著作。作為大一新生,感覺國學這個專業吧,和文史哲三個專業有相同的地方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應該是主要是研究中國古代到民國的文史哲吧。學他也是興趣使然,沒考慮太多。
我猜大概賺不了什麼錢 如果家裡條件不好的還是不要讀吧 個人感覺用處不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