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文排版有半形漢字或?角漢字,會帶來哪些好處?

我希望漢字也有半形排版甚至?角排版,這樣方便一些特殊需要。英文字母如果用全形排版,則可讀性很慘,採用半形排版則好多了,然而他們還不滿足,又專門設計了更緊湊的排版,即times new roman,其中某些字母只有?佔位,如iii。漢字如能有半形顯示,那文章篇幅就更短了。至少簡體字實現半形沒有技術困難(指分辨筆畫)。

半形漢字的效果: 「母子出力米花麵包」可以寫成「??糀靤」。?角漢字的效果: 「雷雷雷雷魚魚魚魚」可以寫成「??」。

半形英文與全形英文的效果: 「Times New Roman」,「Times New Roman」(注,此處的半形英文某些字母小於半形,機械打字機時代的英文沒有這種效果)。

寫ㄧ點我想到的用途: ①半形漢字(最好是篆體)可代替字母寫數學公式以彌補字母不夠用(複雜公式中),漢字寫公式不好看主要是因為漢字不是半形,所以現在我一般只用漢字做下標(一個漢字就能表意,用英文需好多字母); ②?角漢字可以寫成語或常用片語,如「四分之一」寫成一個字的佔位就行了,本來比「半」還小,沒必要佔四個位置; ③寫注釋行; ④若在一個佔位內可以自動壓縮調整,就可以實現部件輸入漢字,很容易寫合體字; ⑤實現這些功能絕對受網友歡迎。

根據各位答主提供的知識,再梳理一下: ①半形可通過字體設計實現; ②?角可通過雙行夾注實現; ③合體字可通過輸入法實現。

根據各位答主提供的專業術語,Times New Roman 的iii緊湊排版法叫「連字」。西文很講究連字問題,這的確是考慮閱讀效果的。連字就相當於一個漢字的各個偏旁部首之間的布局。所以漢字的連字問題已由漢字構造解決,完整漢字不用連字技術,只須考慮半形四分角問題。

如果能在一個漢字佔位內實現n行m列漢字輸入並且自動調整各個字的大小比例,這就實現了合體字輸入,差不多相當於直接造字,這會很方便使用。

試用了下word雙行合ㄧ、字元合併、字體縮半,這些確實是本問題要求,但有一些問題: ①雙行合一的行距太大不能調小; ②字元合併可合6個以下字元,但字元加框只加一個字; ③字體縮半後筆畫變模糊。


今年是2017年,按道理說,鉛字印刷都死了四十年了。我沒想到還會有人在按照鉛字時代的思維來做一些排版工作。這是低估了現在的字體技術和排版技術。

半形,全形以及四分角的概念,都是從日文排版體系裡面拿過來的。角這個詞跟字外框有關係,一個漢字框就是全形,半個漢字框就是半形,四分之一框就是四分角。很多年以來,很多人把latin語種的叫做半形。這種說法是有前提的,就是這些字體裡面latin字元確實設計的是半個漢字寬度。然而稍微專業一點的字體裡面不會完全只放半個寬度而不放變寬的字元的。

想把幾個字放在一起,在以前就是鑄成一個大鉛塊,比如日語的多個合拼字,這種現象在中國也存在,比如鉛字時代會把一些專有名詞,比如「毛澤東」,「社會主義」做成一個鉛塊來印,這樣可以避免排版錯誤以及附加的政治錯誤。當然,這種東西在後來就被拋棄了,以至於在2010年人民日報出了溫家室誤錄入事件。

現在,無論是西文的ligature還是日文排版用的比較多的合拼字,在OpenType技術裡面都有的,就是多字替換而已。這玩意用戶是可以控制的,如果排版軟體不支持,那我只能說大概是用了假排版軟體。

想用某些字元來創造新字元的,這在理論上說應該是用IDS來做的而且這種東西其實是字體引擎,Chise就是。不過排版引擎不會這麼干,這屬於給自行車加柴油機的行為。

半形漢字放數學公式里?我搞了排版技術這麼多年,還主要是搞數學排版的,你的想法很有趣,去做出來禍害出版社去吧。哈哈哈哈哈哈哈。至於剩下的想法呢,看上去很簡單,做起來就沒那麼簡單了。工業界的邏輯往往不是說你這個東西要多厲害,而是多實用。這個道理可能出了學校進了工業界才能理解吧。


全形、半形這一對概念只在 CJK 排版中存在。你舉的 Times New Roman 這個例子,是「比例字體」——與之對應的,是等寬字體,最為常見的例子有 Courier、Courier New。

而即便是等寬字體,其字寬也和全 / 半形沒有什麼必然聯繫。字寬為 1 em(你可以理解為「全形寬度」)的等寬西文字體,我似乎還沒見過。即便有,估計也得歸類為 display type——所謂「藝術字體」;字寬剛好為 0.5 em 的有一些,譬如 Iosevka 和 Inconsolata。一些早期的點陣字體也可能是。更多的西文等寬字體,其寬度和 全形寬度都沒有特定的比例關係。

此外,「然而他們還不滿足,又專門設計了更緊湊的排版」——這裡的邏輯順序本來就是錯的。印刷字體的設計來自於自然書寫,而書寫是沒有固定寬度的。現代等寬西文字體的出現,是打字機技術限制的結果——當然到了現代,等寬字體又有了功能性(如代碼對齊)和審美趣味上的意義。CJK 數字排版中之所以出現全形 / 半形的概念,同樣是由於當年技術上限制,而不是對可讀性的考量。全形西文這樣的「怪物」之所以在現在的字元編碼中仍然保留,是對兼容性的考慮。

* * *

希望「節省寬度」,用字寬較窄的字體就好了。這樣的字體現在市面上有一些——譬如方正俊黑系列,漢儀旗黑 X1~X4 系列。如果還不夠窄,你也可以去定製半形寬,1/4 em 寬乃至是 1/10 em 寬的字體。

這是一個字體層面就能解決的事情,想從書寫系統和文字編碼的方向來解決,就有種強行造方形輪子的感覺了。

而且,漢字的比例窄到一定程度後,會越來越難讀。漢儀旗黑 X3 (「0.81 角」) 的寬度,拿來做篇幅不長的正文,我覺得還是在勉強能接受的程度。再窄,就只適合做標題字了。


沒什麼必要。英語字母角位少是人家語言決定的,一句話寫出來那老長字母不貼在一起簡直不叫人活。從佔據空間來講,只有漢語最簡潔。本來就是象形文字,字與字之間的區分度就很高了,沒有必要再為了閱讀速度縮短文章的篇幅。

比較複雜的字半形化後無法在某些屏幕上可讀。比如馨,本來在Retina屏幕上就夠擠了,半形化放在更差的屏幕上豈不令人髮指?所以如果漢字有半形化,必定只是一部分半形化。這樣打出來的字就有一個問題:丑。一會兒半形一會不半形,看起來就像火星文。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字都半形化貼在一起,其實會造成文章的不易讀。漢字中有大量的左右結構的字,而且常常可以被拆成更簡單的字,比如古月胡,子小孫等等。漢字全都半形化貼在一起的話會給讀者造成視覺上的混淆。從而要用更多的時間來區分。

語言之間是不公平的。不是所有的方法對於所有語言都通用。比如拼音語言就可以有形態學(比如動詞變位,名詞的變格等),漢字文化圈的人本來就有書寫就更困難,你形態一下誰還記得住。

與其縮短中文的篇幅,不如想出應對中文的更有效率的書寫方法(二簡字只是一個選項),省省筆墨,利於學習才是真善美。


沒有必要,日語的半形片假名白白增加了搜索信息的難度。可以用字體解決的問題就不要在編碼上額外造輪子啦


是時候祭出這張圖了。


下一題。


WORD只能算是辦公軟體,相比與專業排版軟體來說,其部分功能就很弱了。

建議您使用方正飛翔這一國內的專業中文排版軟體。

針對文章結尾提到的幾個問題,在方正飛翔中都可以完美實現:

1、飛翔中有「複合字」可以將兩個字進行拼湊成一個字(其中可以設置兩個字位置關係,大小比例等)

2、word中的雙行合一,飛翔是「疊題」和「折接」,折接是不改字型大小的情況下折行,疊題是將字型大小隨折行的多少自動縮小(折行不僅是兩行,可以三行四行……),行距,字型大小都可以再定義。

3、選中多個文字設置「通字底紋」的邊框是對選中的文字整體加框。

至於最後的所說的文字筆畫變模糊,應該是與選擇字體有關吧?

如果感興趣可以登錄方正飛翔雲服務平台:http://www.founderfx.cn/,下載印刷雲授權版本,試用。


沒必要。日文的半形假名現在幾乎沒用。

還有,漢字可以豎排、從右往左排


一、角不是寬度單位,全形半形的分別來自於早期字元編碼所佔的空間,漢字字元量大所以用兩個位元組儲存,西文字元用一個,所以漢字是全形西文是半形。這跟字元的寬度沒有必然關係。全形西文是漢字編碼出現後配合它的副產品。

二、你所謂的 「四分之一角」,學名叫 「雙行夾注」 ,也就是減小字型大小加一行的事情,而已。並不需要扯得那麼複雜。


推薦閱讀:

目前網上使用的中文破折號普遍存在「中間斷開」的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訊飛輸入法,華為輸入法,搜狗輸入法,安卓輸入法各有什麼優缺點?
哪個手機輸入法好用?
有類似小狼毫的簡體輸入法嗎?

TAG:輸入法 | 編程語言 | Unicode統一碼 |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 中文排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