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百年戰爭一開始英國處於上風,而法國處於下風?
這局面好像是出了貞德才開始扭轉的吧?
百年戰爭的主要分為四個階段,可以簡要描述為:1337~1360年,英國推倒了法國1360~1400年,法國翻過身來干英國1415~1429,法國體力不支又被英國爬上了後背
1429~1453,法國再次把英國壓倒並干服了英國
雖然法國的體量比英國更大,但是如果關注一下13世紀兩國的發展史不難發現:戰前的一個世紀里,英格蘭不論是國力還是王朝的集權能力都在上升期,而法國正相反。英格蘭王國在13世紀爆發王室與大貴族的內戰,當時還是王子的長腿愛德華親自帶兵擊敗了貴族議會軍,陣斬貴族領袖西蒙?德?蒙福爾,王室得以恢復自無地王約翰以來旁落的權力。愛德華一世統治時期,徹底征服了威爾士,同時國王重新認可了和諧版的《大憲章》,並建立了王室、貴族和平民共同參與的模範議會。議會在當時的作用是為國王對外用兵籌款,也一定程度上能維護貴族和平民些許的權利,對於國家團結起著正面作用。而相比之下,法國建立三級會議已經是百年戰爭開戰幾十年被打疼之後的事了。雖然英國王權之後一度在昏君愛德華二世時期衰弱,但愛德華三世繼位後清除把持權力的後黨,重建議會。除了不可挽回的蘇格蘭獨立,金雀花王權在它傳統的領土之內已經全面恢復並且加強。法國的狀況相比就不太好,卡佩王朝在絕嗣之前就已經國勢衰弱(儘管還能維持西歐首強的地位),腓力四世身後幾任國王都英年早逝,一直換國王使得政治改革無以為繼,最後查理四世的無嗣而終更是成為百年戰爭的源頭。而接手江山的瓦盧瓦王朝頭兩位國王腓力六世和約翰二世能力都比較坑爹,腓力六世採取驅逐弗蘭德地區的英國商人、沒收英國王室在法蘭西一切封地的冒進行為直接引爆了兩國的戰爭,然而他這麼做的同時並沒有為戰爭做充分的準備克洛維查理曼時代4個早期騎士領組成一個標準男爵領平均8600英畝(開荒不到一半),每個騎士領20采邑200口,克洛維時代也就是一個公社,出50個公社徵召兵(《劍橋中世紀史》),查理曼時代出1個騎兵。10個標準男爵領組成一個標準伯爵領,30個標準伯爵領組成一個標準公爵領,1萬多兵,古羅馬帝國一個邊防軍公爵(拉丁語dux)就是1萬多兵。同時我不贊同把古羅馬帝國野戰軍總長(拉丁語comes或comitis,公米或公米提)認為是伯爵(古英語counte古法語conte,公提)的詞源。也不贊同把古羅馬王政與共和國時期的騎士階級與中世紀騎士混同。
根據征服者威廉的《末日審判書》,英格蘭1085年人口是130萬,則專家推測同期法國有620萬,義大利500萬。推測1350年不列顛有350萬其中英格蘭260萬,法國1600萬,義大利1000萬。
威廉在英格蘭有700個標準男爵領(愛德華一世模範議會的年代只剩不到300男爵),60215個農大戶,每戶20多口,一共120萬農民+10萬貴族和市民,每大戶1個采邑100英畝(實際只開荒了60英畝),每個標準男爵領平均86個農大戶1750口8600英畝,8個中期騎士領組成一個標準男爵領,每個騎士領200口,10個男爵領組成一個標準伯爵領,30個標準伯爵領組成一個標準公爵領。此時還存在一些哈羅德殘部的20個農大戶的男爵領。
1300年,標準男爵領增加到12個騎士12侍從騎兵。8600英畝(基本開荒完)3500口1000戶,一個騎士領700英畝300口100戶。
1450年,標準男爵領增加到30個騎士30侍從騎兵。9000英畝(開荒完)9000口3000戶,一個騎士領300英畝300口100戶。此階段糧食增產30%但是租稅卻降低了40%可見人口壓力。
中世紀法蘭西王國大概有12個公爵級,國王加冕時12人都要到齊,如巴黎公爵、奧爾良公爵(紐斯特里亞)、布列塔尼公爵、諾曼底公爵、阿奎坦公爵(圖魯斯)、波旁公爵(源自納瓦拉)、勃艮弟公爵(下洛林的梅茲)、波爾多大主教(加斯科尼)、通厄爾大主教(弗蘭德)、蘭斯大主教(香檳)、里昂大主教(下勃艮弟)、阿爾勒大主教(普羅旺斯的馬賽)。360個標準伯爵領,3600個標準男爵領,14世紀有43200個標準騎士領。
1106年廷切布雷(Tinchebrai)之役,英王亨利一世500武士,打敗所有的諾曼底人,400個武士被捕,但是亨利的騎士卻沒有一個陣亡。這很可能因為英軍使用代役金,所以很多騎士不自己上戰場,英軍重騎兵可能是諾曼底軍400重騎兵的三倍。諾曼底公爵有40多個男爵,每個4騎士4侍從,400重騎兵很正常。光是英格蘭就有700騎士1400重騎兵。維泰利描述1119年Bremule 之戰,報告說:「900個武士中,只有3個被殺死「。1214年布汶(Bouvines)之役是中古流血最多,最富決定性的一場戰役,1500個騎士中,只有170個喪生。1240年諾斯(Neuss)的一場比武就有60名騎士死亡。同時敗者被捕為俘虜,並被榨取贖金和戰利品。
英國百年戰爭初期統一了威爾士,大概有21個標準伯爵領(可以參考《中世紀2全面戰爭_王國資料片_英倫戰役》),每個100騎兵,因為發明了騎士免役金僱傭長弓兵,所以加上蘇格蘭和愛爾蘭的人質騎兵,和防守各地的部隊,愛德華一世能夠出動的騎兵只有一半也就是1千騎兵,步兵則有4千,比標準的3千略多,說白了就是減少騎兵增加長弓兵。但是英國在1000~2000騎兵的阿奎坦公國還有領地,可以提供500~1000騎兵。
後面有提出西歐標準伯爵領的概念,也就是6萬人,21個就是130萬人,到了百年戰爭開始時繁衍到260萬人,此時西歐標準男爵領3萬人(城市與農莊),出12個重型騎兵、12個中等騎兵、60個弓弩手、12個矛兵。法國1500萬人,就有500個標準男爵領,1萬2千騎兵,3萬6千步兵,這裡面很多領地是屬於英王的,但是法王得到了蘇格蘭和德國的騎兵援軍,而且步兵需要留守城堡防禦堵截英軍,所以法軍野戰往往呈現騎兵多步兵少的軍制,而英軍雖然有4千騎兵的總兵力,但是被分隔南北兩地,往往又各留1千騎兵防守,各帶1千騎兵野戰,所以每次野戰兵力總是只有1千騎兵。
法國在百年戰爭之前在聖路易十字軍中損失慘重,初期又失去了弗蘭德斯,大概有100個標準伯爵領,每個100騎兵,但是鎮壓弗蘭德斯的戰爭損失了近3000騎兵,因為還要留守,國王還能動員的只有3000騎兵,步兵則有1萬,法王實力僅僅是英王的兩倍而已,如果他主動進攻阿奎坦的話,則差距將更細微。此時法軍以25騎1個標準男爵領為小隊,250騎2個標準伯爵領為中隊進行波次衝鋒。但是英王愛德華二世在蘇格蘭慘敗,法國趁機入侵阿奎坦。法王菲力六世還重新基本弗蘭德斯。此時兵力繁衍到雙倍,主要是馬匹增加導致騎兵增多,英軍本土騎兵2千,法軍騎兵2萬。此時法軍以500騎營為波次衝鋒。但是英王愛德華三世支持布列塔尼公爵獨立,並在1346年克雷西戰役擊敗了法王,英軍沒能與阿奎坦部隊匯合,只出動2千騎兵、5千5百長弓、1千步兵,法軍則得到弗蘭德斯、洛林和波西米亞的援軍,出動1萬2千重騎兵、5千輕騎兵、6千弩手、1萬多步兵,英軍損失2騎士、40騎兵、40長弓、100步兵,法軍弩手步兵損失慘重,遲到的騎兵最後發起了16波次計8千騎兵衝鋒,法軍損失1524騎士、5千騎兵、5千弩手、5千步兵。英王又拉攏諾曼底和拉瓦納。黑死病的傳播削弱了英法。
http://www.managershare.com/post/364905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70134401332611wfr=spiderfor=pc
英王黑太子又在1356年從吉耶納(縮水後的阿奎坦)出發,在普瓦捷擊敗了繼任法王約翰二世。英軍2千5百騎兵(本土1433)、1千9百長弓(有馬)、1千5百弩手(有馬)、威爾士矛兵870,因為遠征損失,還剩6千。法軍9千騎兵、3千弩手、1萬步兵(未能趕到),其中部分是德國、蘇格蘭盟軍。蓋克蘭讓部分騎兵下馬衝鋒,但是法國步兵未能趕到,能戰鬥的只有1萬2千,進攻英軍6千人設防陣地,當然只能失敗。法軍分成四個團,2千5百騎兵衝鋒兩翼,6千下馬騎兵加3千弩手分成三個團衝鋒。法軍騎兵團紛紛落馬損失1千被俘虜5百,一個下馬騎兵團損失1千被俘虜5百,一個下馬騎兵團不戰而逃,國王所在的下馬騎兵團損失5百被俘虜1千,損失2500,被俘虜2000騎士,重裝下馬騎兵進退不便不適合長距離進攻的問題暴露無遺。此戰黑太子甚至抽出700騎兵繞道包抄法軍但是之後法國的蓋克蘭元帥不再進攻英軍設防陣地,改用游擊戰把英國人趕出了法國。此時,因為黑死病的洗禮和農業新技術,歐洲人口爆炸,騎兵數量從此翻了兩番,法國總騎兵數量從1萬增加到3萬,但是國王能動員的只有2萬。但是法國在對付土耳其的全軍覆沒的十字軍中損失慘重。巴黎爆發反對法王的起義。英王亨利五世聯合勃艮第公國對付法王,並在阿金庫戰役擊敗法軍。英王攻城步兵損失慘重,英軍還剩9千,依然是騎兵2千、長弓6千、步兵1千,一路減員,到此戰時還剩騎兵9百、長弓5千、步兵很少。法軍3萬6千,騎兵2萬(一半下馬),弩手6千,步兵1萬。此時法軍騎士雖然普遍裝備板甲,但是戰馬沒有,長弓射倒了很多因為戰場泥濘而無法衝鋒的戰馬,死馬阻礙下馬騎兵衝鋒,導致戰敗。戰役參加人數在雙方不同資料中有所衝突,也不缺誇張之辭,現代研究觀點認為,英國人大約有5900人,其中900人為裝備較好的騎士(均徒步),剩餘5000人皆為長弓手,法軍人數在36000左右,其中11000人為騎兵,18000為徒步參戰的騎士和步兵,剩餘7000人為十字弩手(其中包括少數使用弓箭)。法國名義最高指揮查理六世(Charles VI)並未在現場參加指揮,理論上替任者為皇室總管德勒伯爵查理·阿布萊特(Charles d"Albret, Comte de Dreux)和法國大元帥布錫考特(John le Maingre),但是由於參加的大貴族太多,實際上這兩人並沒有足夠的權力來管制所有人。英軍於1415年8月開始圍攻哈福婁港(即哈福婁圍攻戰),但守軍的頑強抵抗令圍攻過程大大延緩,直到9月圍攻戰結束,英國人由於疾病而損失可達4000人。亨利五世不得不率領剩下的部隊(大約尚有9000人)前往英國在法國北部唯一的根據地加來港,沿途因痢疾而不斷有掉隊及減員,而此時法軍正在從容不迫地集結和調動自己的軍隊。10月24日夜晚,當雙方軍隊最終接觸而紮營時,英國軍隊已經4天未有正規的伙食供應,士氣相當低下,並因缺少遮掩而不得不淋受大雨。
英王亨利五世的求和被拒絕,於是雙方不可避免將決戰。當地地形是一條向北的通路穿過兩側的樹林,由於暴雨的影響,土地尚未徹底恢復,英國軍隊利用樹林掩護,向北排開自己的士兵,騎士分為3個部分布置在前方(全部下馬參戰),弓箭手則按照鍥形分布。法國人將軍隊分配為中央、側翼和後衛四個部分,其中兩個側翼各有1,100位血統高貴的騎士準備衝鋒(其中包括12位有王室血統的王子),後衛另有9,000騎兵,剩餘所有徒步的力量均集結在中央,由於擁擠,中央實際上缺乏有效的隊形。大致分為3線,中間一線為弩手。
兩軍從早上7:00起對峙大約4小時後,亨利命令英軍主動向前推進,此時弓箭手改為前鋒,其餘步兵留在背後,直到大約400碼停止。弓箭手們使用自己事先準備的木樁就地組成了一道簡易屏障。此時法國人也開始失去耐心而進攻,兩側騎兵首先發動衝擊,但是在狹窄的戰場中未真正接觸對手即被英軍的射擊打散,即使少數來到英國人面前的士兵都不能突破木樁屏障。隨後正面軍隊也開始接近,但土地由於戰前的大雨,以及剛被騎兵們踐踏而異常泥濘,法國人缺乏紀律和隊形而在對方的密集射擊中損失慘重。由於帶狀的戰場,他們在前進中不自覺就向中央聚集,這進一步加劇了混亂。
當法軍終於到達英軍面前時,他們遭遇了英軍負責掩護弓箭手的步兵們的反擊,雖然法軍依靠人數優勢一度壓迫對手後退,但是惡劣而混亂的戰場令其精疲力盡,身上的重盔甲完全成了活動的累贅,手裡的長戟又相當不適合在這擁擠的環境中使用。當英國輕裝的長弓手們停止射擊而使用各種短武器加入戰鬥後,戰鬥迅速向英軍傾斜,很多法國人被屠殺或者被俘。法國弩手們無法射擊,很多人實際上整場戰役一箭未發即退出了戰鬥,第三線的步兵們早已和第一線擁擠在一起而一同接受了命運。更多的人包括後衛的騎兵都紛紛逃離了戰場,最後只剩餘有600騎兵發動了次衝鋒,但也同樣完全無法改變戰局。
法軍在全場戰役中唯一的勝利是有人襲擊了英軍的後衛軍營,奪得了相當一些戰利品,但這也可能令亨利五世懷疑自己的軍隊尚受到包圍威脅,為避免意外,他下令處死了幾乎所有法國戰俘,包括公爵等人。此戰法軍損失過萬,僅大大小小的貴族就戰死了5000多,其中包括3位公爵、5位伯爵和90位男爵,皇室總管在戰鬥中死亡,法軍大元帥則被俘(雖未被作為俘虜屠殺但後也終死監獄),而英軍最大的損失是戰死的約克公爵,其他損失是十餘名騎士、一些非騎士騎兵、一些步兵和100餘長弓手。
https://tieba.baidu.com/p/151356494?red_tag=1591944481
戰死的著名將領
布拉班特和林堡公爵勃艮第的安托萬, (生於1384年)
雷泰爾和內維爾伯爵勃艮第的腓力, (生於1389年)
德勒伯爵查理·阿布萊特, 法國皇室總管
貝休恩伯爵約翰二世 (生於1359年)
阿朗松公爵約翰一世 (生於1385年)
Vaudemont伯爵洛林的弗雷德里克 (生於1371年)
馬勒和蘇瓦松伯爵羅貝爾
愛德華三世 (巴爾公爵) (他戰死後巴爾公國失去它的獨立)
Roucy伯爵約翰六世
約克公爵諾里奇的愛德華 (生於1373年)
聖女貞德領導法軍多次重創英軍,特別是游擊戰讓英軍無法布陣,但是在進攻巴黎時損失慘重。法王與巴黎以及勃艮第和談,組建常備軍憲騎兵,趕走了英國人。憲騎兵有15個營,每個營100個矛旗組,每組1個騎士、1個侍從騎兵、3個弩騎兵、1個僕役,延續第一次十字軍的500騎的營,但是因為每營只有100個騎士,也就是兩個標準伯爵領的兵力。路易十一世時增加到40個營,後減少為22個常備營和10個預備營。弗朗西斯一世時廢除500騎營建立100騎連,40重騎、60輕騎。勃艮第也建立了2個營1200人的憲騎兵,以及2個營600人的憲步兵,其中200長矛400弩和火槍勃艮第被瑞士擊敗,法國趁機吞併勃艮第。具體請看我的收藏的我的回答文件夾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786352/answer/203804711
首先要區分,中國先秦時期五等爵,才是與西方中世紀歐洲五等爵對應的,中國漢朝以後的五等爵,則離原本的初衷越來越遠了。漢朝的王的領地面積還相當於先秦的公爵侯爵伯爵、縣侯領地面積還相當於先秦的子爵男爵、鄉侯亭侯則只是領地人口上與西周的子爵男爵接近,面積則小了很多倍了。之後朝代的就更是越來越遠了。
不論是入侵羅馬的平均主義的蠻族部落,還是查理曼大帝設立的采邑制度,都肯定是有嚴格的人口、土地、兵役固定對應關係,而不是後世呈現出來的複雜狀態。所以西歐應該原本就是同一套體系下的各自不同發展,導致混亂不堪算是大家都是從原始社會繼承來的東西吧,根據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原始社會的部落聯盟是靠聯姻建立的,人類很早就明白了同姓不婚的生殖學道理,而與其他民族的結合,則互動出一級又一級更大的聯盟。歐洲的爵位是很晚才有的,大概是羅馬帝國末年,哥特等東方游牧民族被匈奴驅趕到西方時帶來的,而這些原始社會的基本組織形式受匈奴等東方民族熏陶,所以與東方夏朝的公侯伯子男是一致的。氏族酋長就是1個都邑的耕地方五十里男爵。兩個氏族彼此聯姻組成一個部落,也就是2個都邑的耕地方七十里的子爵。兩個部落彼此聯姻組成一個部落聯盟,也就是4個都邑的耕地方百里的伯爵,所以子爵在拉丁語里是伯爵副手和繼承人的意思,伯爵一般都是本氏族的勇士擔任,所以又有勇士巴納圖爾的意思,在東方會吞併一個被吃飯睡覺打豆豆的奴隸民族氏族,衍化為5個都邑的侯爵,所以西方多伯爵而東方多侯爵。兩個侯爵部落聯盟彼此聯姻組成一個超級部落聯盟,也就是10個都邑的公爵。西方爵位源自古羅馬末年的蠻族部落,而這些部落主要有兩個源頭,法蘭克、日耳曼主要來自北歐,而凱爾特、哥特、斯拉夫則來自東方,而黃帝五等爵是古代東方最早的制度,所以這些東方部落同樣採用這套制度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大的。長子(孟)早歿,依次由長孫、次子(仲)、幼子(季)的繼承順序,排除第三子(叔)的繼承權,也是典型的游牧繼承法。1、knight男特,被翻譯為騎士。采邑制標準的男特,250英畝,11世紀有250戶農夫,14世紀有500戶農夫。推測遠古早期的男特只有25戶農夫、50個丁壯。2、Baron伯隆,被翻譯為男爵,拉丁語本意是戰士,也就是蒙古語的巴特爾。采邑制標準的伯隆,有12個男特。Baronet伯隆男特,翻譯為從男爵,降級版的男爵。這個爵位只存在於英國,實際上和騎士的身份相差無幾。我們知道征服者威廉佔領英國後,英國就有了法國諾曼制和英國丹麥制兩套並存的體系,根據《末日審判書》,這種伯隆男特屬下是有四個男特的,我覺得就是英國原本的古制,也就是查理曼騎士采邑制度改革以前的,黃帝時代就是一個伯屬下有四個男。ArchBaron,被翻譯為大男爵,升級版的男爵,Arch的最終詞源是希臘語?ρχι(arch),表示「權威」或「主要」。這個爵位只存在於英國,根據《末日審判書》,這種阿克伯隆屬下是有50個男特的,也就是標準公特的配置,征服者威廉佔領英國後,把伯國改成伯郡,一半歸土官的英制伯爵Earl,一半歸流官的郡太守,理論上英格蘭有18個標準伯爵、威爾士有3個標準伯爵,但是英國實際上已經沒那麼多Earl伯爵殘餘,於是就產生了大男爵這種替代品,比如Earl伯爵最多時有14名,但是英國當時至少有21個郡。3、Earl,被翻譯為伯爵,拉丁語本意是部落首領,這個爵位只存在於英國,原始的Earl是統治數個郡的比標準伯爵更大的存在,到了征服者威廉統治下,被閹割的還不如標準伯爵。德語伯爵為Graf。count公特,被翻譯為伯爵,拉丁語本意是侍從。采邑制標準的公特,有4個伯隆也就是50個男特。十字軍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國就是一個王國四個伯爵領,每個伯爵領4個男爵領(不計主城則是3個),艾德薩、安條克、迪里波利三屬國也是下屬4個男爵領。Viscount尉子公特,被翻譯為子爵,拉丁語本意是副侍從。這麼大的勢力,伯爵子爵父子總要留一個在王的身邊做人質,也就是侍從,參考姬昌和伯邑考。Marquess,也做Marquis,德語Fürst,被翻譯為侯爵,拉丁語本意是邊伯。4、Duke,法語dyk,被翻譯為公爵,拉丁語本意是領袖。源自古羅馬時代的半獨立統治者。采邑制標準的公爵,有10個公特,比如法蘭西王國在中世紀早期就是12個公爵(紅衣主教)級、120個伯爵級,國王加冕時,12公爵都要到齊從克洛維受洗以來,31位法國國王在蘭斯加冕,最後一位是1825年的查理十世。國王的加冕禮在周日或節日(耶穌升天節、聖母升天節、諸聖瞻禮節)舉行。主教們一大早便去毗連大教堂的行宮(陶宮,因其型構像希臘字母τ)里把國王引到大教堂中。國王按前述程序禮畢之後,身穿祭服長袍,外批綉有百合花圖案的斗篷,接受指環、權杖、節杖(稱正義之手)和王冠。末了,國王端坐在教堂中間祭壇上的王座上,接受國家首席貴族們(pairs)們(據傳最初有12位,6位高級教士,6位世俗諸侯)的宣誓效忠;最後國王還要出席大型彌撒,中午時分回到下榻的陶宮舉行宴會。
Grand Duke,或Arch-duke(哈布斯堡專用),德語Gro?-herzog或Erz-herzog(哈布斯堡專用),拉丁語Arch-idux(哈布斯堡專用),被翻譯為大公,從名字上看,似乎是公爵的升級版,可以將大公理解為獨立的公爵。大公統治的領土,就是大公國。Prince,俄語Князь,被翻譯為親王,王子也是這個詞,從名字上看,似乎是一個僅次於國王的爵位。實際上大公和親王是一個東西的兩種翻譯而已,一開始指獨立勢力頭目,後來被濫封給他的親族。任何一個一方諸侯的近親,都可以叫親王。也就是說哪怕你只是一個男爵的父系親戚,只要這個男爵是獨立國的統治者,你就可以叫親王。比如一戰時候的巴登親王,他是巴登大公的堂弟,再比如著名的歐根親王,他是薩伏伊公爵的堂弟。當然也有很牛B的親王,比如威爾士親王,這個頭銜是英國王儲的,西班牙王儲的頭銜,則是阿斯圖里亞斯親王。比如現在還存在的盧森堡,全稱就是盧森堡大公國,國家元首的頭銜就是大公。再比如列支敦斯登、安道爾等歐洲袖珍國,國家元首的頭銜都是大公。一般獨立的就用大公,不獨立的就用親王。起初,只有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者才可以用「大公」頭銜,比如家族會把領土分成多塊,分給家族的不同分支。每個分支的統治者(且僅有統治者)享有大公頭銜。但從15世紀起,哈布斯堡家族的所有(無統治權的)男子,從18世紀起所有女子,也就是皇帝及其合法兒女們、皇帝的兄弟及其合法兒女們,僅僅憑藉其血統,從出生起就自動獲得「大公」稱號。比如,在法國大革命中被斬首的路易十六之妻瑪麗?安托瓦內特,就是奧地利的女大公之一。這個其實類似公孫這個頭銜在春秋時代被濫用,例如商鞅。http://cul.qq.com/a/20170323/028846.htm?qqcom_pgv_from=aio...根據《羅馬衰亡錄》被羅馬君王儒略滅亡的阿拉曼尼人,總共有7個王族和10個非王族公爵,3萬5千兵,考慮到蠻族的平均主義,也就是每個半獨立統治者有2000兵。而根據我的研究,黃帝軍制與成吉思汗相同,男彥50夫200多口人,子(百夫長蒙古語讀作子)100夫500口,子伯(蒙古語讀作扯爾必,翻譯為總把,也就是明朝的把總)100夫500口,巴特爾200夫(成吉思汗給他妹妹的嫁妝都是200夫陪嫁),千夫長的蒙古語名咁是從女真千夫長猛安的借詞,根據對甲骨文的研究,侯是殖民地的長官,則公很可能是2000夫。也就是阿拉曼尼人是與黃帝同一套體系。黃帝時代出土一套量具,容積按26082.1、5288.4、2650.7、264.3,參考周朝量具,應該是100升(千夫長):20升(200夫長伯爵):10升(百夫長子爵):5升(50夫長男爵):1升(十夫長):0.1升(合,2400粒黍,重1兩也就是24銖,夏朝的丈是1.25米,平方丈耬播法可以種25株黍,產量是25*2000,稅率就是24*100,二十稅一,西漢是15或30稅一):0.05升(盅)因為蠻族統治羅馬人,所以他們把自己人的民眾數擴大了很多,但是公侯伯子男彼此的比例不變,所以比例依然與黃帝時代無異,但是名字提了一級,也就是duke原本其實是叫count公特的按照我玩歐陸風雲和王國風雲的經驗:
法國周圍有其他強國要提防,國內的地方豪強歷史悠久不但強而且還對王位有宣稱權,宗教勢力也比較大。
英國周圍都是弱雞,開國時間短(上升期?),征服英國的時候搶錢搶糧搶女人連修道院和修女都不放過,地方勢力不強,而且跟法國尤其是北部各種親戚關係知根知底還不愁沒有盟友和帶路黨,有組織的搶劫團伙戰鬥力也比法國的封建騎士+徵召農兵要強
最重要的是那幾任法國國王的平均智商明顯要比英國國王低一些(遊戲數值極低,按歷史的話就是刻薄寡恩見小利亡義,大雨天帶騎兵出門打仗的智障,就像不會打仗還整天盼著死雜牌軍的腦殘蔣介石,等那些敢抗英的地方諸侯死光了,王國軍再上去送人頭),雖然馬克思主義反對英雄史觀,但一個智障的一把手確實可以亡國的。
謝邀,答主「興華」已經說得差不多了。而且Crecy一戰,英軍俘獲法國國王讓二世,法國為了籌集贖金還激發了扎克起義……
後來亨利五世是英主,法軍更加吃不消。然而五世死得快,繼承人亨利六世年幼,亨利六世的法國攝政王叔死得早,亨利六世親政後又用人不當導致主戰派約克被無能的主和派索默塞特兄弟及薩福克伯爵德拉波爾壓制,法軍則有查理七世和貞德,英軍終於不濟。
英國的國家控制力更強,部隊的專業化程度更高一些
當時法國作為一個國家還不足,有點抗戰時的國黨控制力一樣。軍隊由各個領地集合起如果沒有一個號召力的人物就會壓不住, 阿金庫爾戰役 就是法國貴族騎兵無視原先計劃擅自衝鋒導致慘敗。所以後來冒出來個莫名其妙的貞德後反而能打了。
謝謝邀請。對這段歷史不了解。只知道英國長弓手很厲害,在戰爭前期,英國長弓手優勢很大。比如,發生於1346年8月26日,英軍以英格蘭長弓大破法軍重甲騎士與十字弓兵。克雷西之戰便是英法百年戰爭中的一次經典戰役。 公元一三四六年七月,英王愛德華三世率軍9000人渡海侵入法國。法王腓力六世將兵三萬餘人迎敵。 八月,雙方戰於克雷西。是役,英國長弓手起了關鍵作用,接連打退了法軍的十五次衝鋒。法軍則傷亡慘重,腓力六世受傷,被迫退兵亞眠。英軍大捷,乘勝進入諾曼底。此戰法軍傷亡萬餘人,英軍傷亡則不到二百人,堪稱世界戰爭史上一次以弱勝強的典範。 在戰爭前期,法國未能找到有效抗衡英國長弓手的方法。英國長弓手大顯神通,促使英國軍事佔優。
我們打贏了幾乎每一場戰役,但我們輸掉了整場戰爭。
上面這句話是百年戰爭的真實寫照,也是英格蘭編年史對戰爭的反思。
首先從軍事上看,整個戰爭時間英格蘭都處於上升期,前後幾任統軍的英國國王或王子都是以能打留名史冊的戰爭狂人,而諾曼人好戰的文化傳統和金雀花對法國王位的法理宣稱保證了英軍的高昂士氣,最後英國人還靠長弓法案弄出了長弓手這樣的bug兵種,因此在沒有意外發生的正面交鋒中,英軍幾乎在戰績上碾壓了法軍。
在經濟上雙方很難分出優劣,中世紀的封建經濟下廣闊的領地帶來更多的兵源,繁榮的貿易保證充沛的稅收。在一個多世紀的交戰中雙方都遭遇了大面積的領土變動和黑死病帶來的人口銳減,經濟並沒有對戰爭的走向行成不可逆的影響。
真正影響戰局的是政治制度,如果對比雙方政權的集權程度可以看到一個有趣的剪刀差,即英國王室的集權程度在下降,而法國在上升。瓦盧瓦借著戰爭收拾了國內幾個被打殘的公爵領,金雀花為了管理新征服的土地分封了約克和蘭開斯特。站在英國人的角度,戰爭後期英格蘭的領主們忙於內訌已經沒心思去管法國的戰局了。
戰後的廢墟中誕生了現代意義上的英國和法國,戰爭給法蘭西帶來了民族意識,而戰敗的失望讓英國人選擇成為海洋民族,直到今天他們仍然會置身事外的去看待一海相隔的大陸。
百年戰爭是一場改變歷史走向的戰爭,直到今天世界還在承受它帶來的影響。在這場戰爭中英國人經歷了失敗,懂得了妥協,最終他們依靠這些經驗和教訓建立了日不落帝國。
如果說戰爭開始時他們懵懂傲慢,那麼戰爭結束時他們一定明白了一點:戰爭不是目的,戰爭只是一種手段。主要前期慘敗還是影響很大
百年戰爭早期的法國。中央集權不夠。大家各自為戰。地圖看起來法國勢力大,其實團結的英國勢力更大
瀉藥。。最近知乎的邀請讓我有泡幾年圖書館的想法。
謝邀,但是我對這段歷史真的不熟啊。
我只知道19世紀中葉出了CDG,那就可能進了非法語區。但是出了大倫敦,那裡的人也是說英語的。
你是想說正規軍不如民兵的意思?
瀉藥...這段歷史不是很了解...印象中當時法國還不算一個現在意義上的國家...英國對其還有一定的控制權利...http://tieba.baidu.com/p/3822672613這個你可以參考一下
應該是英國國王+諾曼底公爵+不列塔尼公爵+阿基坦公爵VS巴黎+奧爾良+剩下的佔法國一小半的三心二意的諸侯。這麼一看,法王能贏簡直就是奇蹟呀!
主要原因是法國當時很多人認為自己的領地屬於英國國王。
瀉藥。但是我不懂……先佔個坑,說不定我身邊的人知道,我讓他們回答。
不太清楚
一開始法國還不算民族國家,領主一盤散沙,沒啥凝聚力,而且英王也是有法國國王的繼承權的,你也可以看成是法國內戰,所以普通法國人沒啥保家衛國的激情。從實力上講,並不能算英國跟法國打,而是英國全境+法國諾曼底vs法國國王直轄領地(不包括勃艮第等一大批領地),實力本來就是英國佔上風。等後期法國形成民族意識了,實力的天平就發生變化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法國要表示不惜一切代價將希臘留在歐元區?
※如果評價2016年歐洲杯葡萄牙奪冠?
※法式長棍麵包(baguette)在法國真的很流行嗎?
※街壘是什麼樣的?如何建築一個街壘?
※法國人如何看待黎塞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