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劍橋大學關於「假新聞預防針」的研究?


我剛剛讀完相關報道中鏈接的論文,van see Linden at al.2017. 所以以下的一些想法只基於這篇論文。

首先這篇論文不是第一個提出inoculation theory的,inoculation指的是「信息疫苗」, 我們預先知道要接觸到的信息可能會有錯誤並且伴有一些錯誤信息的例子,在此之後對新的信息我們會不會持有懷疑的態度。在這篇文章中「新的錯誤的信息」指的是與全球氣候變暖相關的信息。

文章的觀點很有趣,想法很有創意:如果我們打疫苗預防疾病,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通過信息疫苗提高對虛假信息的警惕。文章做得還算謹慎,又重複之前相關試驗,可惜數據展現方式略為不完善。

不論如何,這是個很有趣的想法,相當於說以後新聞網站告訴大家「我們的信息可能是假的哦,這些是已發現的假信息的例子:ABC」,大家在閱讀新聞的時候會更有判斷力。

我覺得是很好的建議啊,因為現在假信息都顯得更吸引眼球,更迫切,更相關。比如一個人說:地球在幾千年後會爆炸哦;另一個人說:吃白菜有毒,從現在開始不能吃了;當然第二個人的信息傳遞得更廣啊,因為用詞強烈,關係生活,影響人的情緒啊。

只是要所有網站都這麼做要立法啊,就像要所有香煙包裝上都寫「吸煙有害健康」一樣。只是這麼做在未來的一些年我們也會逐漸發現副作用之類的,但是走出第一步去用有創意的方法試試能不能改變現狀總是讓人期待的。


看了論文,感覺有些意思,有很多觀點和當前知乎的現狀相符合,但最後我的結論是這篇論文是一篇包裝精緻,噱頭十足但沒啥實踐意義的論文。

Furthermore, research finds that people"s perception of expert consensus (even when correct) is easily undermined by anecdotal evidence and 「false media balance,」 both of which can distort the actual weight of evidence.

在知乎上信息的扭曲表現為:『我有一個朋友/親戚/同事/熟人……』的系列逸聞故事,和知乎之前發生過的兩次嚴重封號事件(二十四幀事件和魏則西事件)中出現的由大 V 引領的『假信息平衡』。

The rate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or infection, may be slowed through a process known as attitudinal inoculation. In medicine, resistance to a virus can be conferred by exposing someone to a weakened version of the virus (a vaccine)—strong enough to trigger a response (i.e., the production of antibodies), but not so strong as to overwhelm the body』s immune system.

The social–psychological theory of attitudinal inoculation[56] follows a similar logic: A threat is introduced by forewarning people that they may be exposed to information that challenges their existing beliefs or behaviors. Then, one or more (weak- ened) examples of that information are presented and directly refuted in a process called 「refutational pre-emption」 or 「preb- unking.」[14] In short, attitudinal resistance is conferred by pre-emptively highlighting false claims and refuting potential counterarguments.

這是『態度疫苗』的理論基礎:預先告知人們將看到一系列謠言,接著提供給他們一系列謠言的弱化版本並一一反駁,最後使得他們對於特定謠言具有『免疫力』(換句話說就是對於強化版本的謠言也具有免疫力)。這讓我想起了探索頻道播出過的『謠言粉碎機』等節目,實際上也起到了這個作用。

上表就是主要的研究成果。這個研究過程是調查研究對象(2167個美國人)對氣候變化的科學共識的認知。

第一個實驗中,338個研究對象看一個關於科學共識的論斷:97%的氣候科學家認定人為氣候變化正在發生。這個論斷的對研究對象的認知影響是很顯著的:看之前對科學共識有認知的人數比例是70.58%,看之後變成90.30%,相當於19.72%的之前沒有科學共識認知的人通過看科學論斷認同了科學共識。

第二個實驗中,392個研究對象看一個真實的假新聞:俄勒岡全球變暖申訴項目,2007年有一個網站聲稱:超過31000名美國科學家簽署了一項申請,聲明沒有科學證據表明人類釋放的二氧化碳將在可預見的未來造成地球大氣的災難性加熱。這個影響比較顯著,看之前有認知的人數比例是72.04%,看之後變成了63.05%,相當於8.99%的人受到了假新聞的影響,推翻了自己之前對於科學共識的認知。

第三個實驗中,352個研究對象先看科學共識的論斷再看假新聞,可以看出假新聞的影響力完全抵消了科學論斷的影響力,看之前是73.48%,兩個都看完後是72.99%,相當於0.51%的人哪怕之前有科學共識的認知,並且也看了科學論斷,再看假新聞,還是推翻了自己的認知。

第四個實驗中,363個研究對象先看科學論斷,再接受『一般接種』(包括1. 告知研究對象有政治團體想要操縱氣候變化的信息讓你們相信科學家沒有達成共識以及2. 強調科學研究發現科學家的確達成了共識),再看假新聞,可以看出他們具備了一定的『免疫力』,看之前是73.29%,看之後是79.79%,相當於6.47%的人哪怕之前沒有科學共識認知,也看了假新聞,但還是認同了科學共識。這個數字和實驗一中的19.72%相比還是少了很多。

第五個實驗中,362個研究對象先看科學論斷,再接受『詳細接種』(包括1. 告知研究對象有政治團體想要操縱氣候變化的信息讓你們相信科學家沒有達成共識以及2. 專門針對俄勒岡全球變暖申訴項目的駁斥,包括簽名的人里包括查爾斯達爾文,香料女孩(樂隊?)成員以及少於1%的簽名者具有氣候科學背景)。這次可以看出『免疫力』增加得比實驗四更多,看之前是71.23%,看之後是83.94,相當於12.71%的人哪怕之前沒有科學共識認知,也看了假新聞,但還是認同了科學共識。

除此之外他們還有一些其他的發現,具體就不羅列了,一言以蔽之就是: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共和黨人最好忽悠,無論是正著忽悠還是反著忽悠。

最後,對這個研究的批評恐怕也是顯而易見的:

1. 實驗室效應。所謂『一般接種』的接種並和普遍的社會宣傳之間存在一個實驗室的效應。換言之就是,『一般接種』的內容其實和既有社會宣傳沒有太多區別,但是它的顯著性很可能來自於實驗室條件下研究對象經歷的一系列連續的實驗環節後的假顯著性——他們『一般接種』後對於『假新聞』的抵抗力是一種實驗室條件下的自我預期。當真正進入現實環境後,這種一般『一般接種』的效果和既有社會宣傳可能沒有顯著區別,也就是說,都可能沒啥顯著作用。同樣的,『詳細接種』的顯著性很可能也來自於這樣的實驗室條件下的自我預期。

2. 實驗只是設計了針對一種『假新聞』的免疫力,卻沒有進一步討論這樣的『態度疫苗』預防其他關於氣候變化『假新聞』的免疫效果。倘若所有的疫苗僅僅對一種『假新聞』有效,那這種『態度疫苗』的成本就太高了。

3. 實驗迴避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如果把『一般接種』看作是社會宣傳,而把『詳細接種』看作是針對具體假新聞的闢謠帖或者扒皮貼,那麼就會發現這種『態度疫苗』最大的問題是傳播渠道,也就是說,如何才能讓『患者』主動接種『態度疫苗』。現代世界信息是如此駁雜,『態度疫苗』的接種其實本質上就是人們自我選擇的信息偏好罷了。換言之就是,患者可能都知道『疫苗』在哪裡,問題在於他們根本就不願意去用那些『態度疫苗』,也就是看那些信息。他們只願意相信他們自己相信的信息,活在自己構建的世界。因此說白了,這種『態度疫苗』的實驗設計本質上就是把這些人強行拽到醫院(實驗室)讓他們接種,可在崇尚『言論自由』的西方世界這種事根本不可能發生。

綜上,我理解這篇論文是一篇包裝精緻,噱頭十足但沒啥實踐意義的論文。

參考文獻: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gch2.201600008/full


完全不使用電器的阿米什人完全不吃這套的,他們什麼都不知道


這初衷不是跟釣魚黨一樣嗎,可惜歷史證明人們的智商總是比你想像的低。

謠言和闢謠的受眾重合率沒法控制,怎麼讓認識別出「預防針」是謠言?

不吐槽公信力這個東西了。


報道出了偏差誰負責?

剛去BBC上看了一下,大概意思就是說面對可能出現的謠言,先發制人地公布一點程度可控的錯誤信息,以降低真正的謠言的危害。目的是混淆削弱人們對於假新聞的反應。

總覺得像個「蜜罐兒」


推薦閱讀:

記者如何防止【採訪時錄音筆壞掉且沒記筆記】?
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策劃中的作用和運用分別都是什麼?兩者之間如何相互協調搭配?
媒體稱兩會上崔永元的發言沒有人鼓掌,沒有人鼓掌,為什麼?
上一批互聯網人通過寫 blog 來積累和提高自己的業界影響力,現在的互聯網年輕一代,應該通過怎樣的方式來提高自己的業界影響力?
如何看待近期媒體頻繁報道中國留學生在外國遇難的情況?

TAG:媒體 | 心理學 | 新媒體 | 劍橋大學UniversityofCambridge | 假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