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給你一次機會,你要五百萬還是五年青春?

假如現在有一次抉擇的機會,給你500萬人民幣或者5年青春,你會選擇哪一個?選擇的動機、出發點又是什麼?問題看似很妄想,但還是希望知友們把這個問題當成是對自己過往、現在人生的一次思考吧。


這個問題對現在的我來說實在是太簡單了,雖然不會真的有500萬,也不會真的再多加5年的青春歲月,但要真的選起來,我肯定會選擇500萬。

因為很簡單,其一是人人都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但這也只是安慰人的,絕大部分人的時間,其實根本不值什麼錢。多少囊中羞澀的學生會選擇發傳單,一天大把的時間扔在了街上做重複性的無意義行為,也只換取50,100的,這就是時間的價值,很廉價是不是?5年500萬,真的不要太佔便宜,不信你們看看那個問題「年薪百萬有多難」。

其二是身為一個沒故事的女同學,我的青春也沒啥特別值得紀念的,無非跟其他千千萬萬的少女一樣,上上學,臭臭美,聊聊八卦,看看好看男生,做做少女夢,講真除了上學,其他事兒我感覺我能做一輩子==,所以5年青春對我的誘惑力雖大,卻大不過500萬,500萬意味著首付,意味著很多米其林三星,意味著可以無負擔的留學,意味著環遊世界,意味著父母晚年的保障,意味著創業的啟動資金,哪個不比5年青春強呢?

其三是給你5年你就實打實的有了5年嗎?說不定有時間稅,一半都得給他呢(一本正經臉)

若是富豪,或者希望延緩衰老的大明星,他們一定會選擇5年青春,只可惜我們都是普通人(攤手),不過我覺得等我們七老八十了,可能再做這個選項的時候會選擇5年青春,說不定那個時候500萬不值錢了。


我以為自己藏得足夠好,卻還是被你知道。

我辦了雜誌,很多年以後,你也成了主編。

我拍了電影,慶幸我們曾經趕在同一個檔期。

我終於不是追著你的腳步,可我知道,我只不過換了個方式等你。

外界只是看到了你對我的調侃和我恰到好處的迴避,卻忘了,人們往往把不甚在意的事情隨口提起,最深埋心底的從來不肯提及半句。我像一隻蚌,愚蠢的含著你的名字。

有人說,我只配寫少女的情懷,撐不起更宏偉的構架,更有些人,他們說我根本不配稱為一個作家,倒是稱得上是個成功的商人。我清楚網路上對我的種種評價,你知道了肯定要笑我,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不是每個人都像你一樣活得恣意張狂,你不知道的是,我開始在網路上瘋狂的搜索自己,並不是因為太在意別人,只是因為那時候我們的名字總是在一起。現在我還是改不掉搜索你的習慣。我窩在寬大的沙發上看你的照片,甚至不擔心會被別人發現我在偷偷關注你,你的照片實在難以辨別出本人,睡相一如既往地差勁。

轉眼六年過去,你有了俗世安樂,香車美人,寵物換成了阿拉斯加,我也有了我的鎧甲,有了我心目中最好看的男孩,但任何人都不可能是你。

回頭看我們漸行漸遠的這些年,我想他們說的對,我只適合寫少女的心事,更多的,是你所擅長的。

當年的我, 想用五百萬換一個美好前程,現在的我,用再多的金錢也換不回和你一起的五年。


削~

單純從經濟考慮,那麼,5年時間,要考慮這樣幾個條件:

1、5年時間的常規收入。

2、5年時間的常規投資及投資回報率。

3、5年時間的娛樂時間。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如果不算清楚,很容易發生先驗後驗之爭,比如我這5年時間,自己賺錢,一不小心就實現了一個小目標,遠超過500萬,那讓我選,我肯定選5年青春對吧?或者比如我一個哥們,他這5年得了癌症,那你說他與其要這痛苦的5年,不如拿500萬去瀟洒。

這個「實現了個小目標」和「這5年得了癌症」就是後驗條件,在後驗條件不同的情況下,我們沒法去比較兩件事。

那麼問題來了,這裡後驗條件肯定不同,所以我們就要考慮先驗回報作為比較了。所以這裡我以3個條件來舉例子,拋磚引玉。

先說第一個,考慮常規收入

如果你是王健林,分分鐘500萬,有個人跑來跟你說給你500萬換你5年青春,估計你心裡想的會是:「MDZZ」.這就是考慮常規收入情況下,回報率不足。

所以光考慮常規收入,對大部分人是不夠的,再多考慮一步5年時間的投資回報率:

考慮回報率,就不光要考慮投資回報,還要考慮非投資情況下的衰減。比如,你如果生活在辛巴威。今天的一萬塊,明天就變成500萬了。通貨膨脹率那麼高,5年,估計1分錢都漲成500萬了。也就是今天問你500萬換你5年,就等於5年後給你相當於今天的1分錢,1分錢換5年……

因為你拿到500萬的同時失去了5年,所以理論上應該算上5年的折減係數。大多數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在1.2左右,5年大約是2~3之間。也就是500萬要打個折扣,200萬左右。

然後明白了要考慮非投資情況下的衰減,再考慮投資回報率。假設我在北京生活,現在是2000年,我是軍人可以貼息買房……

那我要你500萬?我去貼息買房,退伍回來以後這房價漲的,四捨五入就是一個億啊……

所以你明白了?如果我的 5年期間(投資回報+常規收入) &> 500萬*折減係數

那單純從經濟成本考慮,我也要選5年時間吧。

然後還要注意一個問題,這5年我的時間是多樣性的,包括娛樂,包括陪老婆孩子,包括為賦新詞強說愁。這裡簡單考慮,就全算作娛樂吧。

娛樂是可以折減為錢的,往小了說,你去上個網吧還要一小時兩塊錢呢,往大了說,你要停薪留職一年去玩,相當於你就拿這一年的工資去購買了這一年等同於上班時間的娛樂時間。

所以,我們還得假設出「你5年期的娛樂時間所需要的理想娛樂消費」因為畢竟你這5年一下就沒了,這時間不能拿來娛樂了。

公式就演變成了,考慮:

5年期間(投資回報+常規收入) &> 500萬*折減係數 - 5年期的娛樂時間所需要的理想娛樂消費

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應該考慮選擇5年青春。

5年期間(投資回報+常規收入) == 500萬*折減係數 - 5年期的娛樂時間所需要的理想娛樂消費

而如果兩者相等,就可以隨便選了。

5年期間(投資回報+常規收入) &< 500萬*折減係數 - 5年期的娛樂時間所需要的理想娛樂消費

這種時候,也許選擇500萬,反而是一種更好的選擇呢?

這就叫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嘛。拋磚引玉,大家可以把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換算成資本,考慮自己5年期這些資本的積累量和5年期500萬的實際到手價值做比較,何者更大。

fin


我想要五年青春。

我知道年輕五歲,我也賺不到500w。

但是如果我年輕了五歲,是不是我的家人朋友甚至養過的狗,也都年輕了五歲呢?

如果可以,我想和他們在一起,多五年。


三年前,工地上。一名女老闆(中年40歲,寡婦,風韻風騷型,但是是我特別厭惡的類型)聽聞我們在談的一個2個億項目很快就要下來,在一個極其私密的場合與我展開了以下對話。

「雲總,聽說項目快落地了,和我們一起干吧?」

「我們?噢,我立刻想到了女人背後的那個領導。」我知道有我的參與,很多事情都會非常方便。

「幹啥啊?你一個女人家,能幹什麼?」我故意試探她,想看看她胃口。

「路基土石方,路面所有的石料,路面的瀝青,我都能幹。」女人很自信。

「一個工程除了這些,還能剩什麼?你全乾了,我他媽的辛辛苦苦談項目是給公司談的還是給你談的?」厭惡之情瀰漫胸腔。

女人說這話不是空穴來風,我知道與他如膠似漆的領導具有那個實力。但是我討厭這樣做,更討厭這個女人。

見我半天不說話,女人以為我在考慮,展開更猛的動員工作。

「幹完這個工程,35歲提前退休,週遊世界去。」

這是個相當大的誘惑,我也想,但不是這種方式,更不是與這種人一起幹這種事。

後來的談話變成了套話與託辭,沒有多大意義。

如果參與,這麼大的工程,我知道雖說儘管到了500萬,也差不了多少。但是我知道這是一條不歸路,得到的是金錢,失去的卻是靈魂與自由(不是因為牢獄,而是你將成為別人手中的玩偶)。

500萬與五年青春,我的選擇是自由,因為我的靈魂還在。


五百萬對我沒那麼重要。多出來五年青春對我比較重要。所以答案很簡單了,甚至不需要考慮。


謝邀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覺得書到用時方恨少,錢到不到月底都不夠花,想買的東西那麼多,錢包卻只有那麼小,小小的人充斥著大大的慾望。所以我真的想過,如果時間可以出售會怎麼樣,會不會第二天早上醒來之後中關村人去樓空八寶山人滿為患,喪葬行業的工作人員個個都能活到一千歲發不了三篇SCI拿不到海外名校phd都不能進來上班。

後來有一天我去行政大廳辦出境材料的時候,看著櫃檯後面面無表情的工作人員我才突然發現,其實這世間絕大多數的工作,都只不過是在出售自己的時間罷了。

一、

去年大概5月份的時候,直播還沒有火起來,UGC的內容很少。那時候一個前輩找到了我,問我要不要跟他一起去做直播,懵懂無知的我被前輩閱後即焚的理論所吸引,沒事兒的時候就跑去這個只有二十幾人的團隊打雜,名字我就不說了。那時候映客和花椒都還只有少數人知道,17還沒開始直播造人,直播領域裡大家幾乎只知道鬥魚和戰旗,meerkat和snapchat還只在科技圈裡被關注,我的思維還停留在秀里大哥送個小跑車老妹兒給你唱首歌的模式。我負責運營,每天抓破了腦子想活動想策略,想怎麼會有人去看直播,想究竟會有誰想看直播。

後來我的前輩告訴我,用錢換命的人和用命換錢的人。

我頗為贊同地點了點頭並問前輩,那閱後即焚呢?

於是我永遠都忘不了那天會議室里的煙灰缸了。

然後我就恍然大悟了,其實我們和他們一樣,都無非是在用命換錢。只不過他們用的是實打實的時間,直播就有打賞,不播就沒錢拿;而我們是在後台監控,在外面運營,拿著真金白銀,想著各種花招,騙別人來賣時間,哄投資人來砸錢。所以那個時候,如果有人給我說,五百萬和五年的時間你要哪一個,我想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五百萬,因為我知道那些時間有多不值錢。

可是前幾天那個前輩剛剛結婚,意氣風發,一年的時間裡不知道融到了幾個五百萬。

我不知道他現在還有沒有忘記那個閱後即焚的理論和關係共享的直播狀態。

我只不過在百度雲里找到了那個直播平台的小視頻。

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個句子火了起來,叫做「我這是用命在換錢啊」。程序員們在說,搞金融的人在說,甚至連投資人都在說,似乎不說這句話就沒見過生活的苦和收入的多,最好說的時候把酒瓶子砸得叮噹亂響前面那句還一定得是「我和你說句掏心窩子的」。彷彿一夜之間全國開起了無數家第八家當鋪,門口寫著把你不要的東西給我們,把你的時間換成錢。

我不知道他們說的時候是想顯示工作的累還是收入的多,或是兼而有之,或者只是想搪塞他人打秋風的惡意。

我問一個在德國讀書的朋友,我說如果給你五百萬換你五年的時間,你換么。她說不換。我說為什麼,她說她的時間不止一年百萬。我又問一個在國內鐵路系統上班的朋友,我說如果可以五百萬換你五年的時間你換不換,她說不換,因為她還想再漂亮五年再拿五年百花獎因為他是鐵路電務段的Angelababy

於是我又迷茫了,人家都說在拿命換錢,可是為什麼華為的offer許多人都想要,可是真要拿錢來買命了,人們又紛紛拒絕。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人們究竟會不會捐出自己寶貴的一秒給受人尊敬的長者呢,我又想不明白了。

按理說,錢是拿命換的。那個在德國讀書的朋友,回國做個刑訴律師,五年之內都可能做不到年薪百萬,至於那個鐵路AB,不僅沒人送她蘭博基尼,就是TF白管和蘿蔔丁都要自己掏錢去買。所以對她們而言,五年五百萬實在算是感恩大酬賓,沒有不接受的道理呀。

如果可以,我都想替她們簽了合同,然後收百分之二十的酬金。

三、

最近事情有點兒亂,心氣兒也不順,糟心得緊。每天一個人睡醒了就窩在人大的漫咖啡里一副智障臉看著屏幕發獃,聽別人催我又到deadline了,看郵箱里又多了幾封催促的信。一杯美式24,一份鬆餅33,虛的時候喝一杯紅參茶29,我只點這三樣,記得比自己的身份證號還清,371082後面那段我記不清。

今天晚上我正準備吃東西的時候,看見對面有個姑娘一邊吃巧克力鬆餅還一邊笑得開心,不由讓我好奇起來難不成今天的鬆餅裡面加了多巴胺。於是我也點了一份可是味道還和往常一樣,看姑娘的穿著用度不像是能把漫咖啡吃出米其林的人,手邊兒上還有好幾本雅思書,也不像是每天吃喝玩樂的主兒,好奇之下我腆著臉扯下耳機和姑娘攀談。

她說她大三是個師妹,雅思剛考了7.5準備再刷,想去英國讀個G5再去美帝讀博,專業是政治學還不在人大。她說人大的氣氛好每次來這兒都覺得心安,她說她常看見我每天都在這個位置只點一杯美式就敢厚著臉皮待一天。她說不要不開心,生活就是有目標的無限可能,雖然不知道你在難過什麼但是覺得你應該快樂不該蹉跎。

我道謝了姑娘矯情的話,收拾了東西便準備回家。路上刷了會微博,看見了從前那些一起搞直播的人開心啊在泰國玩海沙,而我一個人多冷啊在北京玩泥巴,路燈把影子拖得好長。

四、

於是在我喝完第三瓶檸檬茶之後,我終於想明白了,我這個體質不僅不能喝酒,喝檸檬茶都會撐到肚子疼。就好像命是可以用來換錢的,又不一定是用來換錢的。雖然這兩個東西一點兒可比性都沒有,可是這麼說就會顯得很有哲理的樣子。就好像現在的我又在亂打比方。

那個時候我想起了給我辦出入境手續的大媽,想起了我在某貧困縣調研時政府大院里抽著煙捲的大爺。他們的生活狀態,說是用命換錢怕是也不為過。他們不止有這些許人,他們不窮,甚至有的人還能稱得上富裕,至少徒手 40支口紅也能面不改色心不跳。他們甚至還是你我的領導與師長,或是身邊的伴侶與朋友。

這與歲數和收入無關。

前幾天春雨醫生的張銳師兄猝然長逝,朋友圈裡點起了一片蠟燭,有人是發自肺腑的難過,有人是如喪科比。但我卻想說句大不韙的,師兄這樣的離世,倒也不妨是個壯烈的戰士,至少比那些苟活之人要強。有的人死在高考前的晚上,有的人死在畢業季的白天,有的人死在融資成功的下半夜,而有的人卻在口口相傳的言語里,從來都沒有死過。

我彷彿有那麼一瞬間能夠理解我的那些朋友們的決定了。可能如果真的做定了選擇,命的意義還真不是用來換錢的。用五年時間可以談一個戀愛再分手,用五年的時間可以創業再失敗,用五年的時間可以讀一個phd只要不作死去德國讀書,用五年的時間還可以週遊世界可以吃5476頓飯可能難吃可能好吃可能吃完就忘。

但是這五年的經歷卻是寶貴的,它構成了你。

一場IMAX電影都要賣90塊錢。

五、

所以我就想,我多麼希望我能挺直了腰桿說我不是在拿命換錢,我敢說我的每一個分鐘都充滿樂趣就算是幾個百萬我也不換。這個腰桿不是吃多少羊腰就能挺直的,也不是銀行卡里多了幾個零就能挺直的。

它有沒有挺直只有自己知道。

希望每個人,都不會時運不濟。

希望每個人的時間,都是真正在度過而不是在錯過不是活過。

希望每個人都能說:我不要錢,我要命。

而且不是躺在ICU的病床上或是刀架在脖子上的時候才說的。

祝好。


如果只是保持現狀5年,那還是錢更好。

如果能回到5年前,還帶著現在的記憶,誰都知道哪個更好了


人生短暫,世事難料,五年青春固然美好,但是人在世上根本無法預知自己的未來,也不知道自己能夠究竟活多久,因為一個人的命運要考慮個人的奮鬥又要考慮好歷史的進程,所以一味地祈禱自己能夠多活5年的壽命真的太年輕,還不如活在當下,享受生活,努力讓父母家人過的健康興奮。

我選擇用500萬來改善自己和父母家人的生活條件,多為家人的健康著想,這樣還能讓自己和家人長命百歲,幸福過日子,還能多活幾十年的壽命。


貧困的永生和富裕的曇花,我永遠選擇後者。

沒錢的窮困日子,一秒鐘我都不想要。


不惑之年,給我五年「年輕時的歲月」已無意義。青春意味著中二,往昔不堪回首。

如果是給我五年額外的生命,當然選生命。女兒還小,我想多看她五年。

否則,笑納五百萬算了。

...................................................................................

私人諮詢請用 值乎,或關注 微博、公眾號後問

事多太忙,能答盡量。知乎一般不回,除非心情特好


我會要500萬,雖說一寸光陰一寸金,但是大多數人不願意承認的一點是,你的青春並沒有多珍貴。

因為年輕,所以對世界見識太淺,對自我認知不夠,不懂自己要什麼,不懂什麼才有意義。渾渾噩噩迷迷茫茫燃燒了整個青春,只剩一柜子的淘寶貨和滿腦子的八卦和小情小愛卿卿我我。

因為年輕,所以一直在學著這輩子可能都用不到的知識,被繁瑣的程序消磨著時間,做著雞零狗碎的體力活,沒有話語權,沒有社會地位,沒心沒肺的自以為世界陽光燦爛,卻未曾見識過山頂壯闊的風景。

要說青春無敵的肉體,又有幾個沒被自己糟蹋的不如健康的中年人,放縱的飲食,無所顧忌的熬夜,久坐不動的腰肌勞損,也許常青藤的精英們自豪地說自己的青春所向披靡,可是我們目光所及之處的普通人,你的青春究竟都拿來幹了些什麼呢?

500萬,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對於從零開始的人來說,第一筆500萬可能要窮盡一生的努力才能獲得。而從500萬到1000萬,可能在一線城市買個房放兩年就可以。500萬足以給你最好的醫療,改善身體,甚至整容重生。也足以讓你去世界一流的頂級大學進修充電,完成你十個青春也換不來的入場券。

也許有人說我已經很有錢了我才不稀罕這500萬,嘿嘿算你牛逼,但是即使是大多數中產階級,能拿出可支配的500萬閑錢的寥寥無幾。有好的起點和渠道,500萬能徹底讓你重投一次胎。


拋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在與知乎網友的溝通中,經常會聽到這樣類似的說法,但我們誰也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只能請教各位網友了。

誠然,這樣的選擇,無論對於誰,都是一道艱澀無比的選擇題。

在只有AB且分屬不同維度且難以正向加減權重的前提下,答案分布的概率各自是50%,當然這是一個約等概念。

這些天,看了好多回復,無論選擇前者or後者,每一種聲音背後各自不同的動機和價值觀,可謂是眾生百態的真實映射,這也算是人性的一次回歸吧。

譬如,選擇A面——5年青春的知友(即使是沒選擇這個答案的人,無論您是哪位,又在做著什麼),青春永遠是大家繞不開的話題,這是一條人生必走的路,身在其中不知理,驀然回首不知惜。

作為人類生命形態最難忘卻的一段內容載體,青春的價值分量雖因人而異,卻又雷同至極。

有人認為青春是放浪高歌,有人稱為一碗喝不醉的濃情烈酒,有人說它慘不忍睹,有人說它也別無二樣,但其實每個人心裡或多或少,都有著對青春往年的追憶、緬懷。

看到很多知乎大神的回復,小夏粗略分類了一下,選擇青春的人,大概有以下幾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可如此形容:那時山中觀月,惹人心動,歷經數年,回味無窮。

此類小夥伴偏重精神上的體驗,在青春年代擁有過一段極其美好的歲月,承載了一段難以磨滅的人格歷史,甚至已經精神力支柱的某一部分,而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再無類似的體驗,所以如果有機會,他們是第一批也是選擇青春最忠誠的使徒。

第二種,咱舉個例子。

說一人玩鬥地主,起手一副好牌,怎奈棋差一招,最終為保命,四帶二才逃出生天,每每想起,仍舊懊悔不跌。

這類人,年少青春正當時,本擁有一些很好的機會去成就自己,或事業,或姻緣,奈何重視程度不夠,麻痹大意,錯過了本可唾手可得的良機,由此導致了人生軌跡的變化,而這種變化恰恰又可能是他們自己最不樂意看到的,所以一旦有機會,他們選擇青春是不言而喻的事。

第三種情形,比如徒步旅行過程中,你口很渴,這時小道上有一水井,井水甘甜可口,可你無繩無桶,只能無奈離去,等到想出高招,卻找不到那口井了。

這類人,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年輕時想要把握一些東西,卻沒有合適的機會,只能望眼欲穿,等到經過社會的歷練,意識到當初所謂的沒有機會,也不過是自己不懂得變通罷了,自然也是感到非常可惜。

最後一種情形,如童蒙年代,上房揭瓦,調皮搗蛋,荒唐數載,想做番事情,卻早已嫁做人母。

這類人,曾經不知道該怎麼做,屬於典型的「誰的青春不迷茫」, 但當初智力、情商、定力不夠,後來想明白了,人也老了,再經不起折騰,每每想起曾經荒廢的時光,自然是難以放下,倘若當初努力一把,也不只是今天這幅境遇。

以上網友,答案相同,卻各有各的緣由,究其背後,無外乎一個造句:如果當初……就好了。

其實,小夏想說,時光荏苒,此刻的心留不住下一秒的命,何不以眼下為根,將那份對自己的虧欠轉化為一種精神力呢?

當然,咱們再來看看B面,最終選擇五百萬的人也不在少數。

這也很正常,也很容易被理解。

因為有很多人,甚至絕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在錢上失意過。

舉個例子,一家大型互聯網企業的總監,工作5年也攢不下來五百萬軟妹幣(當然擅長投機、炒房以及理財天才除外),多少人因為錢遭過罪,多少人因為錢低過頭,又有多少人因為錢放棄了理想,放棄了家鄉的故土舊情?

人數,究竟有多少,我想這是一個從沒有標準答案的已知結果。

曾經有人說,物質有多匱乏,生存就多可怕。

尤其是在時下,社交、生存網路的交接點,都跟財富有著縱橫捭闔的聯繫,這種複雜聯繫的膠合程度,不亞於燈芯與蠟燭的關係,互相燃燒,卻又難以分離。

所以,選擇五百萬的人,小夏想,他們也一定理性地算過一筆賬,成功和收穫,從不是時間單線給予的。

除了個人長時間的準備和等待,還需要符合施展才華的平台,恰如其分的時機,以及個人後天的主觀努力,這些有機整合到一起,才會有較大的成功概率。

那不只是給你五年青春就可以獲得的,五年可以發生太多的變故,而這種變故可能是主觀努力規避不了的,比如疾病,家庭變故以及其他。

但如果直接擁有了這樣一筆財富,過往放棄的一些東西,就會很合理地找回…這未嘗不也是一種無可厚非的抉擇。

可仔細想想,選擇軟妹幣的網友,他們的選擇背後真的是對物質的窮奢追求?

從很多知友的言語中,其實可以看出,他們在選擇軟妹幣時,真正所思考的其實也不是為了錢,有的是對於曾經缺失的不安,有的是被社會打磨下的全能適應,有的則是一種對生活的調侃和對人性的一種態度。

無論是選擇青春,還是選擇金錢,其背後的原因在小夏看來是相通的,藉助外力改變命運只是每個人一種理想化的情感訴求。

我們真正能做的,就是活在當下,想清楚who、what、how這三個問題:

我是誰?

我想幹什麼?

我要怎麼干?

那麼一切,就會迎刃而解。


我當然選擇五年青春,即使給我五年時間我並不能賺到五百萬元。

作為一個從小考試到大的,經歷了幾乎類似於衡水中學模式的教育的學生,在被諮詢師問到「你前十八年都做了什麼」這個問題的時候,條件反射地回答:

「學習。」

「只有學習?」

此時我才意識到,儘管那個時代我每天都要上學將近十個小時,但除去學習,仍然有太多東西。

如今的我距離高考已經有六年之久,我大概已經忘記了當時考過的氫氦鋰鈹硼,忘記了當時考過的圓錐曲線,忘記了當時考過的《我能》看到電子顯微鏡下蝴蝶翅膀的顏色。

我記住的,其實是當年的紙條、小說和詩歌。

即使這五年的時間內,我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賺錢,也不意味著這五年我只有錢。

在北京實習的時候,其實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天下班後做過的那些飯。有時候放鹽少了,有時候放水多了,有時候甚至是沒注意時間,把燉牛肉給燉成了炭燒牛肉。這一點一滴充滿著生活的趣味,儘管這些都是如此的常見,然而這卻是我最珍視的東西。

周末有約過 @大萌子看電影,電影的內容不記得了,倒是記得看完電影后下樓,稍微有點涼的風吹過的感覺。儘管大萌子很萌,是那天的主角,然而並不影響我記住了那天吹過的風,以及她稍微被風吹散開的發影。

生活是不可以奧卡姆剃刀的。儘管大部分人五年並不能賺到五百萬,然而生活本身的內涵與意義,遠遠超過了金錢。


青春是唯一的選擇

我已經如此衰弱,竟然還要選擇,太殘酷了。。。


我想大部分人應該選擇的是500萬人民幣!人生最重要的五年我想應該是初入大學到畢業之後兩三年這個階段,大學前學業壓力大,畢業之後兩三年後買房買車結婚以及贍養老人撫養小孩的壓力會讓人喘不過氣來!按北京年人均工資來看,一年到手不到十萬,按十萬算!我們不吃不喝需要五十年才能掙這麼多,考慮到工資增長,減十五年,也需要35年,工作35年基本也快退休了!如果一下擁有500萬,相當於你在現在的年紀有了退休時候的財富,這中間隔了有多少年,別說五年,十年也許也願意!


五百萬啊!

五年青春算什麼!

你要多少年青春,我還有!

能多換幾年嗎?


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抽象為,題主 @華夏基金 某些不務正業的員工推出一項人工延長生命的服務,5年期定價500萬元,現在正在招募首批測試者。被選中的測試者如果不想參與,也可以獲得500萬元的等價報酬。

首先,「青春」是什麼定義不明,如果給定年齡段或者按照生理上的青春期定義,則可能眾口難調,建議將青春一詞理解為一種修辭手段,直接等同於「壽命」。當然,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

然後,從文本解讀看,我不是很認同「給5年青春」是指時空跳躍回到5年前的自己。因為這樣在時間軸上你的壽命並未增長。此前的大部分文學作品都認為時空跳躍者的身體壽命並未凍結,所以活得比不跳躍的人要「短」。例如,《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中,赫敏因為一天當兩天過,所以生理年齡都比同齡小夥伴大一歲。

另外,作為合同要約,給5年壽命並給出500萬元的標價,意味著服務提供商應承諾這5年你無論如何都不會死(但是弄傷弄殘不在服務擔保範圍之內)。不過,如果在服務過程中你死了,你該如何向消協投訴假冒偽劣產品,或者起訴違約,這還是一個懸而未解的問題。

基於以上前提,給5年青春的實現方式包括但不限於:

1. 自身生命體征不做干預,正常生長5年。

2. 自身生命體征凍結在當前狀態,以這樣的狀態度過5年。

3. 自身生命體征回到5年前的自己的水平,之後正常生長5年。

4. 自身生命體征凍結在5年後的自己的水平,以這樣的狀態度過5年。

5. 在生命即將到最後一刻的時候,生命體征凍結,以這樣的狀態度過5年。

根據我的科學估算,以上幾種方式的實際收益為(可以依個人口味調整不同時間段定義):

兒童*:4&>1=2&>3&>5

青年人*:2=3&>1&>4&>5

中年人*:3&>2&>1&>4&>5

老年人*:3&>2&>1=4&>5

* 在這裡,所有年齡限定語,指每個個體用戶自己心理上認同自己處於哪個階段。例如,一位90歲的用戶認為「革命人永遠是年輕」,則應該將其納入青年人。

其實,翻譯過來也就是:孩子渴望長大;壯年希望維持現狀;老年希望回到從前。

不同套餐的定價肯定不同。但是除了某些自帶Bug的選項(例如選項5),其他套餐到底該怎麼定價,其實題主 @華夏基金 自己也拿不準。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他們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最為智慧的頭腦聚集地知乎來尋求不同背景,不同訴求人士的解答。

至於為什麼要提供第5個選項,也就是在瀕死狀態保持意識度過5年……一方面這個套餐肯定便宜(攤手),另一方面也會爭取到一些特殊用戶群,比如害怕自己一旦出了什麼事沒來得及立遺囑,但現在又懶得去想這種晦氣事情的富豪什麼的。另外想爭家產的家人也可能代為選購這一套餐。

暫時就只想到這裡,不過我嚴重的建議大家,像這種關乎自己切身利益的產品,一定要看清楚每一行格式條款,千萬不要貪圖一時爽快,而把自己甚至子孫後代的利益拱手讓出……

所以大家也可以理解為什麼是題主 @華夏基金 的某些不務正業的員工能率先推出此產品,因為金融行業本來就擅長通過疊床架屋的條款給某項產品獲得最大增值,買過保險的都懂……

最後

續命有風險

投資需謹慎

題圖/Pixabay


500萬啊,再來500萬就差不多可以知乎財務自由了,不受老闆的剝削不受行政的鳥氣,可以多活十年。


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值五百萬,拿五年換賺大了

再說以前續只能一秒一秒續,現在一續157,680,000秒,這點微小的工作慚愧啊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嗶哩嗶哩夏日繪板活動?
如何撰寫好的 Slogan?
遊戲行業如何判斷 IP 的潛力?IP 的價值是如何計算的?
2015年度「互聯網+體育」領域,都有哪些影響較大的投融資案例?
你用什麼雲相冊,為什麼?

TAG:互聯網 | 生活 | 商業 | 社會 | 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