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客觀解讀電影《雪國列車》的政治教育意義?
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感覺超出預期。當然我有可能是在恰當的時候發現了一部與我思想相合的電影。
從電影本身來講,確實有很多地方硬傷而且不符合商業電影的某些要求。 這裡我只想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部電影所揭示的一些政治隱喻。從某彈幕網站的一些諷刺反抗者的彈幕我就開始發現,不同階層的人們對這部電影的解讀一定會有分歧。這些都是可以被接受的,我們盡量站在自己所處的階層,同時設身處地和換位思考一下這部電影的政治隱喻。同時我也想說,這是社會現實,這無論是我們國家(社會主義)和美國為代表的一系列發達國家(資本主義)都是存在的(當然電影將矛盾過度激發,而教育試圖弱化這一衝突和矛盾),因此每個人的觀點本身絕對沒有對錯,希望大家可以理性客觀的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表達一下對這部電影的政治隱喻的理解。我也會在下面貼出我的答案。
這裡我先貼一篇我看到的豆瓣上面的一篇極佳的影評。侵刪。
原文作者:夏歌
原文出處:豆瓣影評《雪國列車》的影評:【《雪國列車》的馬列主義隱喻解讀(劇透)】劇透提示:本文徹底劇透。未觀電影…全文: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6612443/ (@豆瓣app)
[以下引用自夏歌在豆瓣影評中《雪國列車》的影評]
劇透提示:本文徹底劇透。未觀電影者請慎重閱讀深夜看完電影后,睡不著覺寫的本文。語言混亂處還請見諒。
正文:
雪國列車這部電影,本人給它打十分。
倒不是因為本人認同該作的全部價值觀,而在於它極為藝術化、戲劇化,充滿濃烈情感的表達手法。
這些話不多說了。接下來解讀一下這部電影的各種政治隱喻。
一、列車
毫無疑問,列車隱喻著人類歷史上的一切階級社會。電影劇情對這個隱喻已經展示地比較直接了,從車尾到車頭:
*尾部車廂,象徵著階級社會最底層的勞動者,最為凄慘,也最具GM性;
*蛋白質塊生產車廂,象徵著給底層社會提供生活最底保障品的最下服務階層;*維護列車秩序的軍隊,象徵著國家的暴力機器,他們在最底層的邊緣;*植物區、水族館等,象徵著技術勞動者的中間階層,相對於底層而言待遇稍好,但對社會變革無所適從,他們既服從於統治階級的權威,又對底層勞動者懷有同情與恐懼;
*高級乘客車廂:象徵著腐朽的統治階級,越往車頭走,墮落地越徹底*引擎車廂:象徵著階級社會最高統治者,一直控制人類社會方向的最少數這些隱喻展示地已經很直接了。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高潮部分的一段台詞反而過於直白:「這列車就是世界,我們就是全人類」。如果講究留白的美感,不用這麼直白
關於列車的第二個隱喻,「方舟」哲學,這個後面再講
二、列車的暴力機關
在電影中出現的列車統治機關,象徵了階級社會中幾種代表性的專制暴力。
例如最開頭出現的士兵,完全按照美國大兵的形象打扮。其實很多裝備細節都是多餘的,如此形似的形象,就是映射現代資本主義「民主社會」里的暴力機關。
注意一個細節,那些大兵在執行秩序時,對婦女會說「mam」,女士,用詞還顯彬彬有禮。和接下來的暴力相比,之前的偽善昭然若揭。這就是暗示現代民主社會裡名義保護人民,其實是捍衛階級社會秩序的國家機器。
那個戴眼鏡,口含假牙的女頭目,形象打扮讓人一看就聯想到1984。這個形象毫無疑問,是影射所謂「斯大林主義」下的極權官僚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作者的政治傾向或許更偏向托派和第四國際。不過,從此引發的理論派別爭論,無法掩蓋這部電影自身的GM性。
水源車廂前的蒙面軍隊,則一看就讓人想到當代的極右納粹民族主義者,軍國主義(注意蒙面人還用日語喊了萬歲),以及各色法西斯。用的武器也充滿了血腥和殘忍的意味。他們當然象徵著歷史上極右的極權暴力統治機關。
從美國大兵,到極權官僚,到法西斯屠夫,這個排比順序,揭露了作者對階級社會偽善的認識。階級社會的秩序是第一位的,底層的勞動者反抗越激烈,統治階級的偽善面具就私下越多,他們的本質是極右法西斯式的。
三、人名
我個人確信所有人物的名字都有符合西方歷史文化的隱喻。但個人知識太差,說不出內在的聯繫來。這裡就跳過
四、老人導師吉列姆
老人吉列姆的形象,與托洛茨基非常相似。在電影中隱喻的是GM先知。
圍繞吉列姆有兩個關鍵故事,一個是割肉飼人,一個是他和列車發明者wilford是好朋友。都需要詳細解讀。
五、導師吉列姆和列車長是老朋友
先說老朋友的問題。社會GM的先知,馬恩,自己都是高級知識分子,甚至本身就是統治階級一員。最早研習的絕大部分思想,都是統治階級用於維護統治的工具。他們本該是統治階級在底層群眾中最直接的宣傳工具。
吉列姆和wilford是老朋友,就是這種關係。此外,列車長說老吉列姆經常和他長談。這個是符合歷史的,因為GM的先知很大一塊的精力用在與舊的統治階級哲學和理論對話、辯論,比如資本論。
六、吉列姆走向GM的新生
老吉列姆從列車長的協助者,變成GM的先知,有一個關鍵點,就是他割下了自己的肉讓別人吃,以此來阻止尾部車廂的自相殘殺。是人民的痛苦,尤其是孩子(象徵著人類的未來),讓他覺醒了。割掉自己手臂,絕對不是計劃的一部分。
這特別像恩格斯。恩格斯本來是工廠主的兒子,當初讓他去工廠是為了學習管理技術。可恩格斯親見工人的苦難,反而成長為堅定的GM者。
此外,托洛茨基本來也是富農的兒子。他看不慣父親對僱工的剝削,萌芽了GM意識。當然,毛更為典型,毛自稱第一個GM的對象就是自己資產階級的父親。
七、周期性的GM
列車長wilford說,自己和吉列姆老朋友商量好,讓他到列車的車尾,定期煽動GM。利用GM來削弱底層和上層人口,使列車保持平衡。
列車裡周期性GM的隱喻,直觀地象徵著階級社會裡周期性的社會危機。
列車長GM周期性的解讀,也恰恰是剝削階級自己對GM的解讀。許多anti-revolution理論,尤其是馬爾薩斯主義為代表的統治哲學,就把歷史上的社會危機和GM,解釋為人類發展過剩,而生產力不夠,導致的混亂(chaos),是混亂(chaos)而不是進步(revolution)。這種混亂削減了人口,也削減了與生產力的矛盾,從而又讓社會重新回到穩定,當然是階級社會秩序的穩定。
而馬克思主義看待經濟危機,卻認為是剝削的直接結果,社會不公平,尤其是經濟上的不公平,導致經濟危機周期性發生。
八、列車長送出的紙條
電影中,列車說自己是周期性GM的締造者。這個隱喻恰恰是符合現實的。在階級社會裡,無論是天災還是經濟危機,剝削階級的最高層其實都是看到了危機的發生的。他們不去試圖阻止危機,他們的選擇是利用危機本身牟利。糧食饑荒時有投機倒把,股票跌落時可以唱空,金融危機時進場抄底,戰爭中倒賣軍火等等……
他們不僅掌握了更多的信息,看到了社會危機的到來,還會想盡各種辦法在社會危機中獲取更多的利益。
在當代陰謀論中,更是有一種觀點,認為統治世界的極少數寡頭們,策劃製造一系列的災難事件,讓全人類人口下降至五億左右以維持他們窮奢極欲的生活,也不至於讓地球環境滅亡。
電影中一個貫穿的謎團,就是在蛋白質塊中的紅紙指令究竟是誰發出的。結局告訴我們這反而是列車長親自發出的。
九、老吉列姆利用紙條掌控GM的節奏
按列車長的說法,吉列姆是知道GM背後的目的。他如果不是與列車長合作實施陰謀,為何還要按紙條的指示指導GM,而不是揭露它呢?
這個隱喻恰恰符合馬克思主義的GM原理。剝削統治階級知道社會危機、經濟危機的來臨,把溫和的反抗當成減壓閥,同時當成剪羊毛的重大機遇。但同時,對底層勞動者的GM者而言,也只有在經濟危機、社會危機的關鍵時期,才迎來GM的高潮機遇。因此吉列姆覺醒了之後,也是要偽裝成和列車長配合,以促成GM的。即便以犧牲為代價
十、老吉列姆的兩重性
這種對GM的污衊,主要的論據就是歷史上不成功的GM。這個也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一個前提和對立面。在馬、恩、列之前,gm的意識分為兩種,一種是奴隸翻身做奴隸主,農民翻身做皇帝(後面會詳細分析)。另一種是有限的鬥爭,典型代表是工聯主義等。這些鬥爭雖然也轟轟烈烈,但只是爭取底層個人的、一時的利益,卻不能顛覆階級社會的根本秩序(不能打碎列車)。客觀上反而成為統治階級的幫凶。
馬列主義中非常重要的一塊,就是反對工聯主義、修正ism、社會GM黨、費邊社、墮落後的社會黨國際等等。這些派別之中,最具代表性的當然是第二國際的社會民主黨。
這些思想或者主張用溫和的反抗,爭取統治階級的讓步;或者主張盲目的恐怖主義,以發泄對剝削統治的仇恨。但都不懂得重建新秩序的必要性。
老的吉列姆,就代表這類GM者,同時也是列車長(最高統治階級)的協作者。更具體一點,他象徵著馬克思恩格斯等先驅創建的社會民主黨。所以吉列姆稱自己「I am the shadows of shadows」。
吉列姆被殺,也是很有趣的隱喻。列車長說他沒能控制住GM的步伐。這也隱喻了當代社會黨在階級社會裡的地位。他們代表底層群眾,在社會危機爆發時進行有限度的鬥爭,此時他們的地位是得到統治階級認可的。一旦社會黨變得更富GM性,就會被統治階級視作背叛者,無窮的扼殺。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作為社會民主黨中最進步的領袖,在旗幟鮮明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被人槍殺,非常相似。
十一、老吉列姆和新領袖柯蒂斯的關係
社會民主黨由於理論的不夠徹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了反GM力量。但另一方面,社會民主黨也孕育了ccp.。後來的以列寧為領袖的俄國ccp,最早也是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一派(布爾什維克)。
精英化的社會民主黨孕育了群眾性更強的ccp,這和電影里老吉列姆培養的男主角柯蒂斯的過程是一致的。相比於老的社會GM黨,列寧式的ccp更主張吸收勞動人民中的進步者,尤其是工人中的進步者加入。
領袖從吉列姆向柯蒂斯的過度,也隱喻著社會GM從精英知識分子主導,向底層人民自己主導的GM進化的趨勢。
柯蒂斯最後的決斷讓他徹底超越了老吉列姆。新的GM者不僅站立在他們肩膀之上,還要以相反的方式超越他們,不再成為最高統治階級的協助者。
十二、柯蒂斯的原罪
到電影的末尾,我們知道,柯蒂斯在剛上車陷入饑荒後,是吃過人的。他甚至知道嬰兒的味道最好。這是柯蒂斯內心最深處的原罪。
這個恰恰是對階級社會最深刻的分析和揭露。在一切階級社會的最頂層,人民過著最為窮困窘迫的日子。天災人禍之後,人相食的悲劇是切實發生過的。電影中的人相食是一個特彆強的隱喻,在人相食之外,底層社會的窮人們也陷入互相欺詐、搶劫之中。用劣質的食物騙錢,搶劫,偷竊等等。
權貴階層以此來批判最底層。用教育車廂小孩的話說,他們是吃自己拉的屎的豬。可別忘了,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剛一上車,士兵就收走了我們的全部財物」。這才是人相食的根本原因。
而底層勞動者臟、亂、差,互相爭鬥的悲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剝削階級對把底層剝削到無法生存又無力反抗的地步。底層的人民往往陷入不去掠奪其他窮苦人,自己就會死的道德絕境。而與此同時,剝削階層卻過著富裕的生活。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而底層社會人相食的慘劇,是靠最早一批理想主義者,以割去自己的肉來保護他人的方式終結的。他們的大無畏奉獻精神,讓底層人的人性覺醒,從而學會團結起來而不是互相爭鬥,共同反抗階級社會。
十三、柯蒂斯說,要奪取列車的引擎
柯蒂斯認為過去的GM者不夠成功,是因為他們走得不夠遠,沒有去奪取引擎。他要下決心奪取引擎。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隱喻。引擎就隱喻著國家的最高權力。
前面說過,歷史上代表底層群眾的反抗者分為兩種,一種是溫和的反抗者,他們的錯誤就在於「沒有去奪取引擎」;另一種反抗者,他們的明確目標是「奪取引擎」。在馬列主義的譜系裡,奪取引擎意味著「無產階級專政」。社會民主黨、形形色色的其他反抗者(尤其是資產階級與小資民主黨派),和ccp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是否試圖「奪取引擎」,用暴力GM實現無產階級專政。
十四、柯蒂斯最後也沒有奪取列車的引擎
這個隱喻暗示了社會主義最核心的爭論點,對待「國家」的態度。馬克思他們寫的「法蘭西內戰」,和列寧的「國家與GM」,要點就是講述這樣一個道理。對無產階級而言,奪取國家到手之後,它本身就成為最大的禍害。必須要打破國家機器,使它進化到新的形態
電影中的隱喻非常精妙。當柯蒂斯終於走到列車頭部的引擎車廂時,他才看到了全部的真相。所有人都依靠這個列車在生存著,「我們都是這量列車的囚徒」。只有保持列車的前進,同時保持列車內「生態系統」的均衡,大家才能生存。更殘酷的真相是,列車的零件損壞了,要讓列車繼續前進,必須要靠尺寸合適的小孩子做機械化的奴隸去維護它的運轉。
當柯蒂斯終於走到列車的頭部時,他才發現即便控制了列車,也永遠無法改變列車的黑暗秩序。這就相當於GM者爬到社會最頂層時才看見的問題,舊的國家機器要延續下去,他們就必須做新的剝削統治階級,不是去終止階級社會的秩序,而是維護它繼續運行下去。
歷史上的農民起義無不如此。即便是ccp領導的社會主義GM,也許多都走向了修正ism,讓階級社會復辟。所以列車長才如此自信滿滿地說服柯蒂斯,要讓他做列車新的領導者,就像讓農民起義的領袖做新皇帝,或讓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去做新的壟斷剝削階級一樣。
十五、雪國,列車,方舟
現在要再次介紹列車這個隱喻的更深層含義。世界陷入雪國,人類大部分滅絕,只能生活在一個賓士的列車裡。這寓意著人類社會的起源。原始社會更早的時期,人類是在一個叢林法則的世界中生存。他們組建了國家來保衛自己,獲取資源繁衍,以及改造周圍的環境。
當階級社會出現以後,剝削階級最大的統治意識形態就是這樣:世界是一個難以生存的世界,而國家是全人類共同生活的「方舟」。一旦打碎了國家,如同打破了方舟,所有人都要滅亡陪葬。這就是影響最深的anti-revolution理論,讓許許多多的人無論自己生活多麼慘痛,卻不敢顛覆整個秩序,害怕連被剝削的人生都在亂世(chaos)中失去。
這種共同體關係,電影中用非常戲劇化的場面來表達。就是列車通過葉卡特琳娜大橋,度過新年時,廝殺中的雙方居然停止砍殺,集體倒數,歡呼「happy new year」。如此超現實的畫面,就暗示著階級社會中用國家興衰來綁架被壓迫的人民,以此來維護階級社會的「秩序」。
十六、環形鐵軌
環形鐵軌暗示著歷史周期率。既然毀壞引擎導致人類的滅亡,而保護引擎又意味著GM者稱為新的統治著,就說明用我國的話說,叫「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環形鐵軌遍布全球,隱喻著如果不打破列車本身,GM也無法改變階級社會,周而復始的歷史,將是全人類所有文明的共同的宿命。暗示GM的唯一出路,不是奪取引擎(政權)而已,而是打破列車(階級社會)本身。
十七、凍死的七個人
凍死的七個人是最早GM的一批人。他們認為自己能夠在冰雪天地下生存,然而卻凍死了。這隱喻了第一批試圖走出階級社會的先驅。而他們的出逃與凍死,直接隱喻了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之所以失敗,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視野下,是因為他們既缺少科學的理論指導,更缺乏建立社會主義的客觀條件。
而這個「客觀條件」,在電影里表現為冰雪終於在逐步融化,而隱喻的理論概念,當然是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在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里,正是到了資本主義的工業文明時代,才使得科學的社會主義真正能夠實現。這樣的觀點寫入了ccp宣言。
包括柯蒂斯在內,面對這個預言(韓國人想要炸掉列車的門),第一反應也是你瘋了吧?這隱喻了在打破一切階級社會的科學社會主義預言面前,舊時代人們的驚訝和不敢相信。
十八、列車長
列車長最早是賢人,最偉大的人,他預料到雪國的來臨,並建造了永動引擎的列車,拯救了許多人。列車長隱喻了國家的起源,他也象徵著人類文明最早的賢者。然而這些最初的賢者,卻慢慢演化成了階級社會的最高統治者,蛻變成了剝削階級。如果放在中國歷史上,列車長則是伏羲氏、包犧氏、軒轅氏、神農氏等。直到大禹治水之後,他的兒子成了夏朝的第一代君主,從此國家不再是天下為公,而是為了統治階級的一己之私。
而統治階級最終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構建、維護一個階級社會,使之變成了全人類的牢籠。
柯蒂斯越來越深刻地了解列車和歷史之後,對列車長陷入兩難情緒,也象徵著這樣的疑問:最有利於人民的領袖,蛻變成了剝削壓迫人民的罪魁禍首後,怎麼辦?
十九、破壞列車
列車意味著階級社會,鐵軌意味著周而復始,永動的引擎也意味著永遠的剝削秩序。GM變成了屠殺人民以實現「生態均衡」的工具。最終要打破這個周期率,不是靠奪取引擎,而是靠破壞整個列車。這當然就隱喻了從ccp宣言,法蘭西內戰到國家與GM中的最高理想和唯一出路,改造國家機器,終結階級社會。
破壞列車造成的後果,是遭遇雪崩而車毀人亡。在馬列主義的視角里,這當然是一個很悲觀的論調。一定會引發影迷們的討論:該GM,還是放棄GM?
但主角柯蒂斯做出了他的選擇。當他了解大部分真相時,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中,不知道自己是否要去維護這個殘酷至極的剝削社會。但他看到孩子被當成零件奴役時,被毒舌蒙蔽的良知徹底覺醒了,為了保護孩子,不惜造成列車的覆滅。
這是柯蒂斯的選擇,隱喻了ccp人GM精神的源泉和堅決性。這種最徹底鬥爭精神總是與被剝削壓迫最深重的階層同在。中國歷史上就有這樣一句名言:「日曷喪,吾與汝偕亡!」
質疑這個結果的觀眾,最好也思考一下《三體》中的一句名言「給文明以歲月,還是給歲月以文明?」
二十、關於結局
結局帶有強烈的末世情懷和宗教色彩,反映了作者的悲觀面。這點是本人比較不喜歡的。
二十一、其它的一些隱喻
電影中,GM者藏起武器,害怕給小孩不良的印象;而特別和藹可愛的懷孕女教師,卻當著學生面悍然拔槍殺人。而分發新年禮物貌似慈善的仆佣,其實是大屠殺的執行者。這兩個隱喻的意思不言自明。
電影中,兒童象徵著人類的未來。有三種兒童,一種是底層勞動者中倔強生存的兒童;一種是權貴階層被深度洗腦的兒童;第三種是最終被當成列車零件,機械化地維護階級社會秩序的兒童。這也象徵著人類的三種未來。
導師吉列姆是因為兒童而覺醒,他割去了自己的手臂作為贖罪,走上了徹底GM的道路。遙相呼應,柯蒂斯最後也是為了保衛兒童而徹底地GM了。
火在電影中有許多次應用。一次是照亮黑暗的火炬,一次是點燃炸藥的火種。它的意義也是不言自明的。《無人區》的一句話特別適合用在這裡,「我認為人類和動物的區別不是放棄自私,而是人類會使用火」
[引用結束]等我看完了再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在生產力停滯的狀態下,自相殘殺似乎是唯一的手段去維持平衡。據說沙漠里有一種青蛙,每當雨季來臨就瘋狂繁殖,雨季一過,因為沒有天敵所以就大的吃小的,如此自相殘殺,直道下一次大雨來臨。
想一想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和歐洲黑暗的中世紀,感覺上好像都是現實版的雪國列車。所以盛世無非是人口尚未達到生產力極限,氣候尚還不錯。亂世就是所謂人口陷阱,來個天災就人相易食。看看二十四史里吃人的紀錄,會覺得雪國列車其實已經很仁慈了。
當然,雪國列車最大的悖論就是,多餘的人口對克服困難沒有任何幫助!這個假設其實是錯誤的!人類的發展,其實根本來自於人口的擴大。否則在雨林里快樂地摘果子不就行了,幹什麼要滿世界亂跑去種地,打獵?
因此,人類社會的人口陷阱迫使人類進步,而雪國列車的人口陷阱卻只能導致殘殺。推薦閱讀:
※國家的定義真的只是 一部分人壓迫另一部分人的暴力工具嗎,其他的如民生問題、保境安民就不管了么?
※最近幾十年馬克思理論除了在中國發展,在世界上有大的發展嗎?
※如果存在智商高於人類的生物,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怎麼看待開封猶太人回歸以色列?
※朝鮮的冬天和俄羅斯的冬天哪個更冷?為什麼志願軍能在朝鮮的冬天進攻而德軍卻節節敗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