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財務概念或詞語用「大白話」解釋完變得非常好理解?


根據題主的舉例回答。評論可以提問,我繼續增加答案。

雖然都希望輕鬆就能學知識,但財務知識,並不是玩玩就說得清的。寂寞才成就專業。

2016.1.10根據評論增加:

遞延所得稅及相關:

遞延所得稅負債,對應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指的是你應納稅的,但是現在不用,你以後總要補上這個稅的,所以算是一種負債吧。

比如投資性房地產,你買了一房子10塊錢,今年突發漲到100塊錢,賬面確認損益90塊,影響利潤了吧,就要交22.5所得稅吧。你以後要200塊錢賣出去的時候。你以為你賺100塊交稅就可以了么??!!實際上你除了200-100交稅之外,還要補繳100-10,所以你需要提前確認負債。

遞延所得稅資產與之相反。

其他綜合收益:營業外賺的那些錢,扣稅之後的。

財務比率相關:

存貨周轉率:你期末倉庫里結存了7個猴,本年進入成本(銷售了)343個猴,我們可以簡單粗暴的認為,你倉庫里一直7個猴,然後入庫7個猴,銷售7個猴,此過程反覆了七七四十九次。此為存貨周轉率。

速動比率等:某種類型的資產/流動負債。就是看你欠人那麼多錢,還不還得起。

計量屬性相關:

歷史成本:買的時候花了多錢?

重置成本:重買一個一樣的,要花多錢?

可變現凈值:賣了變現,能剩下多錢?

現值:未來現流折現,值多錢?

公允價值:只售998,大陸公允價。十塊錢,你買不了吃虧,十塊錢,你買不了上當。不是九百九十八,也不是九十九塊八,只要九塊九毛八!!!

---------原答案-----------

資本公積:所有者權益科目,所有者權益裡面,沒地方放的,都放在這裡。。。

盈餘公積:賺了好多錢,但是不發給投資者,留下來發展公司,應對風險的。

未確認融資費用:融資租賃產生的,簡單說就是全部利息支出在租賃期內的分攤。分期攤到利息費用里,從而進損益。

長期待攤費用:弄了一堆什麼裝修啊,保溫材料啊,什麼鬼的,不符合確認固定資產的條件,又不能馬上進損益,丟到這裡來攤銷,但是攤銷期限最小一年。

我想到的:

審計:查你賬

無保留意見:恩,報表還行,沒有重大問題。

無法表示意見:你不讓我查,還讓我出意見???

保留意見:有問題,但是還能湊合著看。

否定意見:滾吧,全假的。

資本溢價:一公司權益100塊,你想來十塊錢兒的,但是肯定不能夠10塊就賣你啊,多掏的部分叫溢價,記在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商譽:一公司權益100塊,你出1000 塊想把它買了,合併到你的報表裡,因為它很屌,你多掏的,買了空氣的錢,在報表裡,叫商譽。是個合併報表科目,兩個公司單體報表都沒有的。

或有事項、或有負債:昨天我找你買了一筐橘子,約定如果12月31日下雨,我就再給你十塊錢。結果我看了12月30日天氣預報,發現很可能會下雨。那我就要確認一個或有負債。一般是過去的交易,和未來可能發生的事加在一起造成的。例如未決訴訟。

債務重組:我欠你1000萬。但我沒錢還你了。咱倆商量一下,我還你一筐雞蛋+900萬,好不好?你要是不要,我倒閉了,你毛都沒有。


關於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基本沒有回復是理解到位的。我給大家解釋下:

最開始國際上會計確認採用的利潤表觀,這個學會計的都聽說過。可什麼是利潤表觀?利潤表觀就是更關注當期損益的計量,利潤表上收入和成本配比的重要性要高過資產負債的計量。一個詞那就是配比。好了我再解釋下為什麼利潤表觀下為什麼會確認遞延所得稅呢?舉個例子,一個公司當年度收入1000塊,成本400塊,另外還計提了100塊的壞賬,會計上稅前利潤就是1000-400-100=500,然後按照稅法來計算該交多少稅呢,是不是1000減400乘以25%=150塊,這裡都沒問題吧。但是利潤表觀下覺得,這個150塊和會計利潤500塊不配比,也就是150不等於500*25%=125塊。所以為了讓利潤表上的所得稅費用與稅前利潤總額配比,是不是還得再沖減25塊錢所得稅費用,沖減下來的25塊放哪呢,大家可以類比下待攤費用這個資產類科目,只不過這裡專門設置了一個科目叫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所以便有了借遞延所得稅資產25貸所得稅費用25。而同理遞延所得稅負債科目在利潤表觀下很類似於預提費用這個科目,目的都是為了使收入與費用高度配比。

利潤表觀就說完了,大家要是支持我就再說說現在流行的資產負債表觀下遞延所得稅是什麼原理,以及兩者的區別。

接著上面說。

資產負債觀和利潤表觀其實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故事。利潤表觀認為收入成本更重要,資產負債只是收入成本配比的產物,類似於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而資產負債表觀則認為資產負債是雞,利潤是雞生的蛋,收入實質上應該是資產的增加或是負債的減少,成本也是一個道理。(所以現在新準則下有了綜合收益的概念)有了這個理論基礎,我們再來談資產負債觀下的遞延所得稅。由於收入和成本實質上是體現了資產負債的變動過程,所以資產負債觀認為資產或是負債的變化同時會導致確認當期的利潤(這個利潤其實應該是綜合收益的概念),也就意味著會產生相應的納稅後果。舉個例子,確認200塊應收賬款,意味著會有200塊的收入,確認500塊的應付賬款,意味著當期有500的費用,如果應付賬款形成的是500塊的固定資產,那麼以後也會以折舊費的形式體現出來。那麼當期應該確認的應交稅費應該是完完全全反應了這些資產負債的納稅後果。如果這個納稅後果因為某些原因(比如壞賬,比如預計負債)」,沒有在當期納稅申報表作為當期的應交所得稅,也就是遞延到了未來,成為了未來納稅後果。如果未來納稅後果是使經濟利益流入企業,那麼就是符合資產的定義,應該確認資產,科目設置為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是一個道理。你看到這應該就會理解課本里說的計稅基礎是個什麼鬼東西,其實就是這麼得來的。而如果一項資產或負債的變動壓根不產生納稅後果,比如用貨幣資金付了筆行政罰款,貨幣資金減少了,但是他壓根沒有納稅後果,這就是書本上說的永久性差異。而如果計提了一筆壞賬,應收賬款減少了,這有納稅後果么?當然有,但是不在當期,所以按照稅法計算的應交稅費並沒有完完全全反映出資產負債的納稅後果,而壞賬計提會導致資產的減少,資產的減少會導致利潤減少,也就會導致納稅後果減小,是不是應該確認一筆資產,我們設置一個專門的科目叫遞延所得稅資產,資產的增加在資產負債觀下同時會導致利潤增加,也就是貸所得稅費用。還記得我們上面說的這個利潤其實是綜合收益的概念嗎?如果說這個資產負債的變動產生了利潤,但是這個利潤並沒有最終對外實現,這就是其他綜合收益(貌似我無意中給大家解釋了其他綜合收益是怎麼出來的一個概念),所以如果上面說的利潤並沒有最終對外實現,那麼遞延所得稅的對方科目就不會是所得稅費用,而是其他資本公積了。比如說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雖然引起了資產的變化,但是由於持有目的並非是近期內出售,所以不能認為是對外實現了,故確認對方科目只能是其他資本公積。

其實我覺得大家不理解很多概念,不是因為他生澀,而是你不知道這個概念的來龍去脈,如果你清楚了,我覺得也和大白話相差無幾。如果細心的同學會發現,你按照我剖析的原理去理解,再也不用記憶什麼資產的計稅基礎大於賬麵價值是確認啥,過段時間又忘了。跟我來一遍,壞賬導致資產減少,進而導致利潤減少,少交稅,是遞延所得稅資產。

接上文。

結合一些人問我的問題,我想把這個問題再擴大點說。資產負債觀下很重視資產負債的計量,而根據資產負債的獲得方式不同,其實所得稅會計大體分兩塊,非合併導致的遞延所得稅以及合併導致的遞延所得稅。之前說的都是第一種,這次要說的是第二種。對於所得稅來說,控股合併是一種類型,吸收合併和新設合併是另外一種類型。(概念什麼的自己百度,因為我這裡不是在講合併報表,所以不會涉及很難的概念)因為前面涉及合併報表,後面倆都是單家報表。為什麼合併這種行為會產生遞延所得稅這種問題呢,我先科普下稅法知識。對於稅法來說,如果是控股合併,也就是合併前是兩家單位合併後還是兩家單位,這不會導致被合併方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發生變化,因為所得稅是按法律主體納稅,控股合併沒有導致法律主體發生變化。而吸收合併和新設合併,分一般性稅務處理和特殊性稅務處理。一般性稅務處理就是被合併方視作賣東西要繳納所得稅,而特殊性稅務處理是符合某些特定條件的話,被合併方可以免稅。(不用太糾結於稅法,我們只要弄清有這麼一回事就行,實務中有中介機構和稅務局告訴你要不要繳納所得稅),所以如果是特殊情況下也就是免稅合併,這也不會導致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發生變化,只有吸收合併和新設合併的一般性稅務處理也就是應稅合併,因為被合併方繳納了所得稅,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才會和公允價值一樣。大家先想明白稅法這幾種情況,再對比會計里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各自資產負債合併後的價值是公允價值還是原賬麵價值,和稅法有差異才會導致遞延所得稅的問題。我估計學過注會但不是很明白的人看了應該會恍然大悟,基礎稍差的就別糾結了,我在這裡不講合併,下面說回到所得稅。

我繼續拿例子來說。甲企業用價值100萬的股權吸收合併乙企業,乙企業賬上只有50萬固定資產,20萬銀行存款。固定資產假設公允價值是70萬。這個合併行為簡單說就是甲企業花了100萬買了70萬的固定資產和20萬的銀行存款,差額放商譽。在利潤表觀下這個行為不會導致會計利潤和所得稅費用不配比,所以也就不存在遞延所得稅這個事情(就算是負商譽確認營業外收入,稅法也不認,是一塊永久性差異,還是不會導致不配比。)然後在資產負債觀下,由於免稅合併(不用糾結稅法,我就是舉個例子,這裡如果是應稅合併就不存在遞延所得稅的問題),固定資產公允價值高出賬麵價值的20萬不會體現為當期的應交稅費,而是遞延在以後,資產負債觀下的所得稅就是在計量資產負債這部分沒有體現在當期而是在未來的納稅後果。固定資產增加20萬,導致利潤上升,納稅後果上升,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20*25%=5萬。這個遞延所得稅負債的本質是被合併因免稅合併沒有繳稅而將後果轉架給了合併方,體現為有20萬固定資產的折舊以後也不能稅前抵扣了。所以這件事又轉變為甲企業花了100萬買了70萬固定資產20萬銀行存款以及5萬遞延所得稅負債,商譽金額其實是15萬。所以這種情況下遞延所得稅對應的是商譽,原因就是計入別的科目顯然是會影響商譽金額計算的正確性,商譽這個科目的設置的目的就是為了去計算合併方花的錢與買的東西所值的錢的一個差額嘛。然後商譽為什麼不去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因為確認這筆遞延所得稅負債,又會增加新的商譽,這是件很奇怪的事情,商譽自己就能增加自己的價值了?

2016.4.18更新

商譽初始確認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DTL)有人問我能不能再細講講,我就扒開了說這個問題,不糊弄。前文所述的15萬商譽,如果確認DTL,就是15*25%=3.75,也就是借商譽3.75 貸DTL3.75,商譽在15萬的基礎上增加3.75萬,這3.75萬按道理又會產生3.75*25%=0.9375萬,依次類推,無限循環。學數學的同學就說,這明明就是個收斂的等比數列,可以求極限值,等比數列為15+15*25%+15*25%*25%+15*25%*25%*25%+……=15*4/3=20萬(數學應該沒還給老師)。有學數學的人就問了這不是算的出來嗎?這種純數學方法有個弊病,就是當所得稅稅率越大甚至接近100%的時候,用等比數列求極限的方法算出來的數將會無限大。當然美國準則就是採用這種數學方法,而國際準則和中國準則都是採用不確認的方法。

2016.4.20更新

很多人問我無形資產加計扣除為什麼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其實在所得稅準則里,有兩個豁免規定,一個是商譽的確認導致的遞延所得稅負債,一個是初始確認豁免,具體點就是一項資產和負債的初始確認不是企業合併產生的,然後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由這項初始確認導致的暫時性差異不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是負債。前面說過了商譽,這次說下第二個初始確認豁免。

我不拿研發形成無形資產加計扣除的例子說,搞的大家只是死記這個例子,而不知道背後還有個初始確認豁免的規定。比如說你買了一輛遊艇,價值1個億,但是稅務局認為這個遊艇和生產經營無關,其折舊不可以稅前列支,這個時候計稅基礎就是0。按道理資產增加導致利潤增加也就是未來納稅後果增加,該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貸記遞延所得稅負債,借記什麼,大概也就兩種選擇,固定資產或是所得稅費用。如果借記固定資產,當然類似於商譽,首先會有個循環確認的問題,最主要的,借記固定資產1億*25%=2500萬,會違背歷史成本原則,因為明明只花了1個億而不是1億2500萬,這會讓資產的價值變得不透明或者說不好理解。如果借記所得稅費用2500萬,其實也不合適,因為在國際準則下(中國準則和國際準則在這些方面完全一致),遞延所得稅對方科目是所得稅費用還是其他資本公積或是商譽或是留存收益,需要和產生這項暫時性差異的事項影響的是當期損益還是其他綜合收益還是商譽還是留存收益保持一致。購買遊艇這件事顯然只是影響了固定資產的賬面成本,按道理只是借記固定資產。如果我們就是很任性,就借記所得稅費用2500萬,有什麼弊病呢?由於購買固定資產並不影響當期利潤,而確認與之相關的遞延所得稅卻通過所得稅費用反應,這會讓當期會計利潤和所得稅費用脫節。或者這麼說,假如當年這個企業什麼經濟業務都沒有,就是買了個遊艇,結果利潤表所得稅費用2500萬,凈利潤也就是負的2500萬,是不是很奇怪?買了個遊艇,啥還沒開始干,企業直接虧損2500萬。所以不管是借記固定資產還是所得稅費用都不太合適,不利於報表的透明性,所以中國準則以及國際準則對於這種初始確認產生的不屬於企業合併,然後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的事項豁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是負債。無形資產加記扣除我覺得和我舉的這個例子差不多,大家類比理解下。


以前項目盡調看到一家公司的報表,主營業務收入中包含了一項「精液收入」。於是和朋友聊起動物配種在會計上要怎麼做賬,結論是:

雌雄本身都是生產性生物資產

配種費雄方做收入,雌方做在建工程

中途流產雌方做在建工程減值準備

產下幼仔將在建工程轉入生產性生物資產。

自從有個這個精液的例子,對這幾個概念腦子裡就有了形象的例子。順便說一句,精液的毛利率接近100%,超過茅台。


可以用會計語言來描述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在這裡用會計科目描述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可能不是很嚴謹準確,半科普半調侃吧...有錯請幫我糾正出來

如果把教育看做生產,用會計科目來描述:

學生本身是原材料;

如果是生了兩個孩子來培養,那應該叫做原材料-哥哥原材料-弟弟

讀書時候產生的費用叫生產費用

家長拿給孩子的現金叫庫存現金,存在銀行卡的叫做銀行存款

孩子是以校長的兒子身份入學,家長的名聲屬於無形資產

投資在孩子身上的錢都叫做實收資本

孩子承諾,未來的收入50%交給家長,對家長而言這是長期股權投資

學校錄取通知書下來了,要求交學費,這叫應付賬款

提前把學費交了,這叫預付賬款

孩子買的電腦叫做固定資產-電腦,同理,買的手機叫做固定資產-手機

期末時孩子很努力,得到了獎學金,這份獎金屬於主營業務收入

孩子運氣不錯,吃飯拿發票刮中了獎,這錢因為不是通過教育所得,所以叫做營業外收入

孩子畢業了,但未就業在家裡蹲著,這叫庫存商品

畢業時,把當初買的電腦手機做二手賣了,這叫做固定資產清理;

因為是二手,所以有了折舊而不是原價出售,折舊的這部分叫做累計折舊

終於就業了,孩子兌現承諾將50%的收入交給家長,叫做應收利潤;

就業形勢嚴峻,另一個孩子決定要自主創業,向家裡申請借款,承諾半年後償還,這屬於短期借款(一年以內);

後來孩子轉念一想,半年還錢壓力太大,改口承諾一年半再償還,這屬於長期借款(一年以上);

家長答應了孩子的請求,但是要多付1%作為利息,這叫應付利息

創業要支付員工工資,這部分錢叫做應付職工薪酬

孩子創業受挫,眼看是還不了錢了,當初被孩子借走的錢叫做壞賬準備

沒想到孩子利用互聯網+的力量,起死回生,在年底算賺到的錢這叫本年利潤

賺了錢要交稅,交的稅叫做應交稅費

在約定好的日期償還了借款,對家長而言這錢叫其他應收款

暫時想到這些...有錯請糾正,還在學習中...


1/

固定成本:錢都花了,不用白不用的

變動成本:要省著點用的

2/

資產負債表:錢去哪了(資產)?還欠誰錢(負債)?我還剩多少(股權)?

利潤表:掙錢了嗎?哪裡掙的?未來還有得掙嗎?

現金流量表:企業流水賬

3/

應收帳款:我先給貨,你再給錢;

預付賬款:我先給錢,你再給貨;

應付帳款:你先給貨,我再給錢;

預收賬款:你先給錢,我再給貨;

其它應收帳款:我先給錢,你再給錢;

其它應付帳款:你先給錢,我再給錢;

我先給的都是資產,別人先給的都是負債。

4/

剩餘求償權:

「資產=負債+股東權益」成立;

「股東權益=資產-負債」也成立;

「負債≠ 資產-股東權益」不成立;

因為股東要等債主拿完錢以後才能拿錢。

5/

實收資本:棺材本

盈餘公積:國家不讓分配的利潤

未分配利潤:老闆不讓分配的利潤

資本公積:股東權益里剩下的

6/


你看過英文的財務報表嗎,再對比一下中文的......

中文的報表應該叫翻譯的真有才,確實需要一些會計知識才能看懂。但是,英文的報表本身就是大白話啊。

畢竟,報表的受眾,是廣大股東,寫成大白話不好嗎?

真想吐槽一下。

比如 Balance Sheet, 翻譯做資產負債表。

你看啊,左邊資產Assets等於右邊負債Liability加上所有者權益Equity,兩邊相等了,好,這個Sheet 終於Balance了。如果真要在翻譯里顯示出來,就叫它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平衡表吧!

「喂,同志,你等一下!這個所有者權益,你要交待一下!明顯是走資本主義路線!你這樣是不合共產主義規範的!我要把你批判一番!讓你陷入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什麼所有人權益!你就是負了人民的債!」

「啊...那...好吧,就叫資產負債表吧!」

「嗯!這個好!向你敬禮!」

.............這都是什麼鬼!


有什麼概念用大白話解釋不好理解的嗎?


最簡單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你開了家公司,總共投進入2萬塊,這是資產。其中的1萬塊是你找老爸要的,這是所有者權益,因為錢是你爸的,說到底公司還是有你爸一份的。另外1萬塊是你找你哥們借的,哥們說,哎呀我們什麼關係,錢拿去用吧,有錢了還我就行。這就是負債,你遲早要還的,哪怕公司垮了你也要還哥們1萬塊啊對不對,所以叫負債。而如果公司垮了你卻不用還老爸給你的錢,這就是所有者權益和負債的差別。

那有人要說了,既然這樣誰還負債啊,開公司都是找老爸親戚們要錢多好,都是所有者權益多好,虧了就虧了又不用還錢。那麼問題來了,你找老爸要錢投資,算作所有者權益,老爸就入股了,公司就是所有者的了,也就是你老爸的了。虧了錢,你老爸承擔,但是賺了錢,你要分紅給他,而且從此以後你的公司要開始聽他的了。如果很不幸,你找哥們沒借到錢,那整個公司都變成你老爸的,你不幸淪為總經理。。變成幫老爸打工了。而如果你不找老爸要錢,自力更生四處借錢開了公司,那就不要擔心公司的歸屬權了,而且賺的錢都是你自己的,最多拿點利息打發給借你錢的人。當然,記得還錢就是了。

所以說,公司的資產成分佔比是否合理,一直是開公司的人最重視的事了。負債多了,還錢壓力大,但除了還錢別的不用管;所有者權益成分高了,不用天天想著欠債還錢,但以後賺的錢是誰的,甚至公司是誰的,就不一定了。


價外稅:神馬?付款還要再補稅錢?

價內稅:納尼?這東西我交過稅了?

昨天回答的馬靖昊的博文《我發現了一個秘密:企業交完增值稅後,要多繳納所得稅 》是否屬實? - 知乎用戶的回答

突然想到的。

我開家公司,投了1元錢,這是所有者權益。又跟你借了1元錢放入公司,這是負債。那麼公司資產2元,負債1元,所有者權益1元。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1.會計要素的計量屬性

你幾年前買了一輛車,大馬路上被撞了,要賠錢,按什麼價格賠呢?

歷史成本:當初你買車錢

重置成本:再造一輛一模一樣的車所需要的錢

現值:這輛車不壞,你能用這輛車每年掙5萬,將每年這輛車給你帶來的凈流入(5萬)折現的錢。

公允價值:二手市場上車的價格

可變現凈值:二手車市場價格-銷售費用、稅費

2.

主營業收入:主營業務帶來的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輔營業務帶來的收入

營業外收入:跟營業沒關係的收入

正在準備cpa,有時間準備一邊學一邊更新…


工程施工:給隔壁老王造房子,剛買的磚以及聘請的搬磚的。


生活是持續經營

緣分是營業外收入

婚姻是合併報表

讀書是長期投資

人情是其他應付款

身體是固定資產

年齡是累計折舊


這裡就簡單說下財務的借貸到底是怎麼回事。

很多初學財務的人,看到借貸這兩個詞就頭疼,在反反覆復的左右方向上兜來兜去,把自己給搞暈了。其實Debit(借記),Credit(貸記)是複試記賬法的基本原理。如果只從簡單的公式與原理去學,會很容易在左右分隔的細節中迷失方向。我講一個故事,可能聽完之後可以理解了。

十年前,我出差去德國,在火車站等車時買了一杯茶喝。因為感冒,就想讓店員給我續點熱水,結果店員不同意。只賣茶,不續杯。我一邊心疼地花了十歐元買了四杯250毫升一杯的熱茶喝著,一邊琢磨著裡邊的原委。

終於,從會計的複式記賬法里找到了答案。放水收錢,同時記錄了一筆交易中貨(水的減少)與款(現金的增加)的借貸兩個方面。一天下來看放出的水量就可以推算出營業額。所以我的建議店員根本無法接受。

從上面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複式記賬的精髓:在記錄一條交易時,將有形的物質交易與無形的金錢交易整合在一筆記錄里作了一個完整的交代。

水位降低500毫升(類同於存貨減少若干),這一有形的物質變化與無形的金錢變化結合在一起了。水位降低250毫升就對應2.5個歐元的收賬。水位降低1000毫升,對應的成本假設是3歐元,賣出獲得10歐元的現金,對應的收入就是10歐元。回頭謄到總賬上就會體現7歐元的交易利潤。

Debit這個詞,我們生活中也應用,比如銀行的借記卡Debit Card。現金作為資產類科目,在財務上的固化定義就是:借記一定是現金增加。借記卡的意思是,你必須先借記,即存入現金之後,這卡上有了增加的現金才可以花。通過借記卡,我們明白了借記的本質意義,即對應資產類科目:資產的借記就是增加。

記住了這一條,負債類科目正好相反,借記就意味著負債減少,比如還掉貸款一定是借記「銀行貸款」。

明白了「借記」,我們再來看看「貸記」,即Credit這個詞。這個詞生活中用得更為廣泛了。先說說與借記卡對應的貸記卡(Credit Card),即我們常說的信用卡。

為什麼信用卡是Credit Card呢?因為這類卡不需要先存錢(借記)就可以直接消費的,你可以先作為一個增加的負債(欠銀行的錢)來預支消費,即增加了個人的負債。這也應合了上面講的,負債增加一定是貸記的,一筆Credit entry,credit into your liability account。

所以,銀行願意發放貸記卡給一個人,就等於讓這個人獲得了貸記(增加)其銀行借款的權利。這就引出英文中的credit的另一個意思,信用。

由此我想起了我97年在美國申請人生第一張信用卡的痛苦經歷。我當時在美國做一個短期項目,所以沒有正式的social security號(社保號)。這時,要獲得信用卡,必須獲得5個以上的積分,(比如一個有效證件算1分,一張借書證算1分,一張借記卡算1分,一張交稅清單算1分,一個房東租房1年以上的證明信算1分等等)。

反正,我不夠格。但由於經辦人出錯,居然錯發給了我。可是我只開心了一天,第二天後台審核的人發現了就通知我必須交還。我的信用還不夠,所以是拿不到信用卡的。


資金時間價值,通俗來講就是利滾利


關於遞延所得稅的理解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是兩個會計科目,分別放在資產列和負債列。但是他們跟傳統的資產和負債有一定區別,只是他們所核算的內容跟「資產」、「負債」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就有了這兩個會計科目,用來核算一些特殊的經濟業務,這兩個科目本身沒什麼含義,就是人為設置的,取了個名字,方便劃分業務類別。

1、「遞延所得稅資產」核算的內容

舉個例子。比如公司收入1000萬,成本800萬,計提壞賬損失100萬,那麼利潤總額就是1000-800-100=100,計算出來的「所得稅費用」(在損益表中)=100X25%=25萬。這是會計核算的稅費。

按照稅法規定,計提的壞賬準備在實際發生的時候可以稅前列支,否則只是計提不能稅前列支。因此報稅的時候,算出來的利潤=1000-800=200,「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200X25%=50萬。這是稅法計算的所得稅額。

由此看到,這兩個數字是有差異的,差了25萬,這個25萬是計提壞賬造成的,是稅法和會計準則不一致的地方。稅法是法律,你必須要交50萬,會計上算出來的不是只有25萬嗎,現在就要再多交25萬,多交的25萬我要向股東合理解釋啊,為什麼多交這25萬?多交25萬未來對我們公司有什麼影響?總不能平白無故就算了吧。

分析一下,稅法規定的壞賬損失不是說一直不讓我抵扣,而是要等到實際發生的時候才能抵扣,因此如果未來我發生了25萬的壞賬損失,稅務局說現在可以用你那多交的25萬抵扣稅費了,那我今年就可以少交25萬稅費了。多交的25萬就體現在未來有一天可以抵扣稅費。如果根本就沒發生壞賬,那說明稅務局是英明的,知道你多提壞賬是為了逃稅,所以這多交的25萬就是你應當交的稅,沒有冤枉你,也不還給你了,不讓你未來抵扣了。

所以這多交的25萬有點特殊,有點類似資產的性質,畢竟未來或許能夠抵扣稅金,所以人為設置了一個科目叫「遞延所得稅資產」。如果未來沒有發生壞賬,就沖減這個科目吧。

2、「遞延所得稅負債」核算的內容

舉個例子。比如公司收入1000萬,成本800萬,計提折舊費用50萬,那麼計算出來的利潤總額=1000-800-50=150萬,「所得稅費用」=150X25%=37.5。這個是會計上的計算處理。

在稅法上,如果稅法規定,今年公司要計提的折舊是100萬,那麼計算出來的應納稅所得額=1000-800-100=100萬,「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00X25%=25萬。

看到了,這兩個數字有差異,差了12.5萬。就是說,今年稅務局只收25萬的稅,可是我會計上算出來的是37.5萬啊。此時稅務局說這12.5萬我們不是不要了,我們今年不要,明年你們再交。看到了嗎,雖然這12.5萬還在我們賬上,但是已經不屬於我們的了,遲早要交給稅務局的。很像負債對不對?因此人為設置了「遞延所得稅負債」這個科目來記錄這個事情,這樣股東一看這個科目就明白是怎麼回事。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開公司的錢=借的錢+自己投入的錢


借用馬靖昊老師的微博內容:


固定資產,比較固定,搬不動的東西。。例如房子地皮設備。

無形資產,看不見摸不到的,例如商標專利。

融資性租賃,名義上租賃,實際上租個十幾年。。就像英法租借,其實是購買。

存貨,倉庫里存的都是存貨。

進項稅額,買進產生的稅額。

銷項稅額,銷售產生的稅額。

留存收益,一年的利潤被各種瓜分後剩下的不能再分的部分。

所有者權益,屬於大老闆(出錢的人)的東西。

商譽,肉便器一般的科目。。解釋不清的賬都能往裡塞,尤其在合併時。

公允價值(fair value),市場價,大家都認可的。

暫時只想到這些。。


固定資產折舊。比如說你買了一台筆記本電腦4000塊,用了4年,一年1000塊錢,平均一天3塊多,也就是說你這一台筆記本電腦一天只花你3塊錢。當然這還沒有考慮到你最後筆記本變賣的收入,以及沒有利用加速折舊法,要不然這台電腦會更便宜。這樣想你買較為昂貴的物品的時候是不是就痛快地多?哈哈哈~~~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其實是巨low無比的一個公式。

還有跟他配套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推薦閱讀:

怎麼詳細通俗地解釋財務里總賬、應收、應付是什麼?
今年剛畢業財務專業轉行數據分析可行么?
為何 WTO 會容忍中國對進口車徵收如此之高的稅率?
應屆本科生獨自去外地闖蕩合適嗎?有什麼建議?
公司財務能否做到完全合法合規?

TAG:財務 | 會計 | 財務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