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晉爸媽在育兒方面最容易忽視的問題有哪些?


養育寶寶是對父母的考驗,相信很多新爸新媽會又激動又緊張。在寶寶出生前,新晉爸媽必須提前做好功課,以防手忙腳亂。這些功課簡單概括為——「吃喝穿拉撒睡」的各種知識和心理準備(原諒小海用這麼接地氣的語言,因為畢竟有了娃之後,是要天天面對小(shi)可(niao)愛(pi)了,捂臉捂臉)。同時要準備好面對各種矛盾——科學的育兒知識和傳統的育兒知識的矛盾;坐月子能洗澡還是不能洗澡的矛盾;帶娃能不能玩手機的矛盾……

小海整理的這篇回答,是在參考了專業知識的情況下,採訪了30多位海爾的內部同事做的經(xue)驗(lei)總結,畢竟在海爾,某個部門一年生了一個足球隊這種事也是常有發生的。

圖片來源於攝圖網

首先,關於吃喝穿拉撒睡

我們的目標是——科學育兒,適度緊張。剛開始,有的父母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神經緊張,其實寶寶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脆弱,運用正確科學的方法,每位寶寶都會健康成長。

關於「吃」和「喝」

民以食為天,寶寶以「母乳」為天。寶寶出生後,如果醫生沒有表明有特殊的情況或禁忌,就應當鼓勵媽媽儘早開始給寶寶餵養母乳了。小海要提醒的是:

? 正常新生的寶寶在出生後30 分鐘左右會處於興奮期,此期吸吮力強,容易吮奶成功,利於母乳分泌。

? 初乳很重要,不能扔!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生長因子、轉鐵蛋白、富含脯氨酸多肽(PRP)、溶酶菌、免疫活性細胞等免疫成分、牛磺酸等含量都是最高的,能促進寶寶大腦發育、促進未成熟的腸道發育、促進免疫功能的成熟、增強抗感染能力、保護寶寶的眼睛。

? 母乳餵養和配方奶餵養的寶寶,都可能出現打嗝現象。吃母乳可以在換邊的時候給寶寶拍嗝,吃奶瓶可以在喝六七十毫升之後拍嗝。一般不要等到寶寶太餓太煩躁的時候餵奶,可以避免吃奶過程中吞下過多的空氣,減少打嗝發生。

? 關於添加輔食,一般在寶寶挺舌反射消失之後,大約4-6個月大,體重達到6.5-7公斤左右,能扶著坐好的時候開始進食輔食。

? 產假結束上班之後,又想讓孩子喝到母乳,就得辛苦變成「背奶媽媽」了。這裡小海要特別提醒的是母乳的保質問題。一般母乳的保質期如下:

通常前一天「背奶媽媽」擠好奶,第二天就會被寶寶喝掉,所以一般不需要冷凍,冷藏就可以。但是要注意的是,不當的保存方式可能會滋生細菌,寶寶喝了會引起腸胃不適或生病,你要是問小海為什麼這麼懂,那當然是因為我們也有專門的母嬰冰箱啊~

圖為卡薩帝無壓機母嬰冰箱

針對母嬰群體,卡薩帝就推出了專門打造的高端儲鮮產品——無壓機母嬰冰箱。從媽媽孕期,到寶寶幼兒時期,它都可以針對性的進行食品儲鮮。比如,專設獨立雙溫區,帶有等離子殺菌技術,能夠有效殺滅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更好的儲存母乳、輔食、孕期補品等,避免變質;設有4~18℃超寬溫度可調範圍,使母乳、輔食等食品方便加工;設有專用密封盒,保障奶粉、乾貨補品等免受潮。是不是很貼心?可以幫助新晉爸媽消除母乳儲存方面的顧慮,畢竟在寶寶生長發育的初始階段,這點非常重要。

說完吃喝,我們討論一下寶寶的穿著問題

說到這個問題,父母擔心最多的就是,天這麼冷,是不是得多穿點呀,要不會凍著呀,所以就給寶寶里三層外三層的包起來。其實寶寶的穿衣也是有方法的,通常來說,24 ℃ 以上,醒著的時候,寶寶和大人一樣,穿一件單衣即可,不需要再穿保暖的衣服了;如果氣溫低於24℃,可以參考下面這個原則:

1個月以內:寶寶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平均厚度即可;

1個月以上:寶寶的體溫調節能力基本和大人一樣了,可以參照大人一樣穿衣;

3歲以上:孩子已經會自己表達冷不冷了,只要覺得不冷,就無須添衣。

還有一種方法是摸摸寶寶的後背,如果後背是溫熱的,那就說明衣服是剛好的;如果後背出汗,那就說明衣服穿多了,如果後背冰涼,那就說明衣服穿少了。

下面我們說一下小(shi)清(niao)新(pi)(此處重口味)

首先說以一下便便。小海溫馨提醒,你得做好心理準備,寶寶的便便可謂花樣百出,綠便便、奶瓣便、泡泡便、硬便便(是不是隔著屏幕都能聞到濃濃的……),這是因為寶寶每天吃的奶量不同、輔食不同,每天的狀態不一樣,所以拉的便便自然會不一樣。

一般來說,母乳便便比較稀軟,配方奶便便呈泥糊狀;綠色便便、有泡沫的便便(腸道氣體多或食用糖分、澱粉過多)、有食物殘渣的便便(未消化的食物排出),這些相對來說都不用過於擔心(如果實在不放心,可以拍照到醫院請醫生看一下)。

如果碰到了以下問題,就該引起足夠的注意了:

? 便便比較干硬,可以滾來滾去,再加上寶寶排便比較困難,可能是便秘了,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理(比如奶粉不要衝的過濃、不要隨意補鈣、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等)。

? 便便有血色:首先排除是不是因為便秘導致的肛裂出血。排除之後,如果看到血絲混合在大便中,可能是過敏或腸道感染受損;如果呈果醬樣,可能問題更嚴重,碰到這些情況就需要及時就醫了。

? 注意陶土色便便:

新生兒期媽媽需要注意0-60天的嬰兒的大便顏色,是否有陶土色、灰白色,出現這樣的大便需要引起重視,有可能是肝膽疾病的反應,需要及早治療。

? 粘液便便、水樣便便:少量的粘液也可能屬於正常情況。但當肉眼可見大量粘液,或者寶寶有明顯的腹瀉癥狀,也要及時去醫院哦。

關於尿液,有這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 尿液偏黃尿少:這種情況比較簡單,說明攝入水分少了。剛出生的寶寶可以適當增加母乳或配方奶(配方奶需要按照說明按比例沖調);已經添加輔食的話可以多喝些水。

? 寶寶尿床:5歲左右寶寶的膀胱發育成熟,在此之前偶有尿床是正常的。如果超過6歲仍有尿床現象,建議儘早去看醫生了。

? 警惕感染:寶寶也有發生尿路感染的幾率,如果排尿時哭鬧加重、尿液混濁有異味、有血絲,甚至還伴有發燒的話,需要注意是否有尿路感染了。

關於放屁屁,這個不是事,反而需要注意的是寶寶肚子脹氣不放屁屁,這種情況下家長需要幫寶寶排出胃腸里的氣體,緩解寶寶的不適。

這裡還需要提的一點是,不要給寶寶把屎把尿,會影響寶寶發育,能用尿不濕就用尿不濕,等寶寶2歲左右可以教他自己上廁所,可以買個兒童馬桶,或在成人馬桶上安裝適合寶寶的坐盆。

圖片來自網路

下面說說關於睡覺的問題

科學的建議是「同眠不同床」,也就是,家長和寶寶最好睡在同一個房間較近的位置(但是不要睡在同一張床上),能夠相互看見聽見或摸到。 一般建議在家長的床旁邊放一張小床,但是小床上不能有防護墊、毛絨玩具等比較鬆軟的物品,以防引起窒息(因床品導致窒息的例子有很多,小海就不在這裡一一列舉了,太軟的或容易產生縫隙的物品,要盡量少放在兒童床上)。

再就是,睡覺要按照寶寶的自然規律來,不要進行干預。晚上睡覺不要怕寶寶餓而人為的叫醒寶寶進行餵奶,容易打亂寶寶的睡眠規律。

除了以上的「吃喝穿拉撒睡」的問題,小海還需要提醒一下初為人夫人母,自己會忽視的一些問題:

首先,不要因為寶寶而忽視了夫妻生活,一般寶寶出現後,會沖淡夫妻間的情感交流,要抽時間想想伴侶哦~

其次,給寶寶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寶寶3個月大時就能感知到周圍的氣氛了,經常吵架或者有負面情緒,會影響到寶寶。

第三,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沒有寶寶的時候,夫妻兩人組團開黑也是常有的事,但是有了寶寶就不要過多的依賴手機啦,給孩子更多的陪伴,幫助他更好地成長。

圖片來源於攝圖網

最後,小海想說一下,「三抬四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這基本符合寶寶發育規律,但是每個寶寶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以絕對的時間點來判斷寶寶發育是否遲緩不太明智。而且,寶寶發育也和很多環境因素相關,如果發育指標延遲不超過一兩個月,或者沒有出現多項發育落後的情況,可以不用過於擔心。爸媽們要做的,其實就是陪在寶貝身邊,幫助他、相信他,引導他更好地成長。畢竟,最不能忽視的,就是陪伴呀。


今天又遇到一個例子,新手媽媽一定注意,孩子不要過度使用消毒劑、濕巾、帶有抗菌成份的肥皂。今天那個寶寶就是長期鵝口瘡,怎麼也好不了,後來詢問得知平時經常用抑菌成份的肥皂給孩子洗衣服,孩子奶奶有潔癖,太過乾淨也不好的。因為抗菌成份不僅會殺死有害菌,益生菌同樣會被殺死,而益生菌是可以抑制真菌的,過度使用抑菌成份的東西,寶寶很容易患鵝口瘡好不了。第三次修改回答,很多朋友問我具體的原因,我就把每條禁止的原因添加在最後吧。

原答案:

天天泡在媽媽群里的人,怒答!

不要捏孩子臉,不要捏!不要捏!不要捏!

不要把尿謝謝!

不要叫魂兒!

不要一吐奶就豎著拍孩子!

不要給卡介苗的瘡面擦碘伏紅霉素紅藥水!

不要一出生就灌奶粉。

不要動不動補鈣!補維生素d就足夠了!

不要親寶寶!

不要給寶寶24小時穿襪子帶手套!

不要給寶寶裹成球!

不要給健康孩子做什麼被動操,撫觸就足夠了。

不要給六個月以內孩子喂水!漱漱口還行,拿奶瓶半瓶子半瓶子灌,我謝您了!

不要顛孩子!

不要讓孩子過早站立!人還沒爬夠好嗎?

不要動不動給掏鼻子掏耳朵,當媽了收起您的強迫症好嗎?掏出一個鼻黏膜腫大,中耳炎就開心了?

不要啥啥都吃抗生素!(有更正,抗生素不等於消炎藥,不過很多人分不清,大部分都把抗生素叫成消炎藥,很多人口語里消炎藥指的就是抗生素,大家可能根本想不到抗生素有多濫用。)

不要再給小月齡寶寶喂橘子、苦瓜、啤酒……好嗎?特別是那些蠢爸爸!

不要給發燒的孩子用酒精降溫,不要!

不要埋怨媽媽帶的不好!

多陪孩子少玩手機!

ok?!

以上。

原因:

不要捏孩子的臉,因為孩子唾液腺在臉兩側,捏多了以後孩子會愛流口水,特別兩三歲還流。

不要把尿,因為可能會引起肛裂脫肛等等問題。

不要叫魂兒,孩子的驚跳反射是新生兒常見的一種反射,一般三個月左右消失,安全感不足和維生素d缺乏的寶寶驚跳反射有可能比較嚴重。所以及時補充維生素d很重要。而某些叫魂兒方式,呵呵,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不敢幹的。

不要一吐奶就豎直抱孩子,很多新手寶媽一看見寶寶大口吐奶就很慌張,急忙抱起來,但殊不知這個動作有可能讓寶寶嘴巴和呼吸道里的奶水倒流入肺,引起吸入性肺炎(特別是早產兒和先心病寶寶)。正確做法是讓寶寶頭側向一邊讓奶水順嘴角流出來再抱起來。

不要給卡介苗塗抹任何藥物,卡介苗打完以後會有一個紅腫→流膿→結痂的過程,這個過程大概6個月才能恢復,很多媽媽看到寶寶胳膊流膿就塗藥膏,卻不知道這樣有可能影響接種效果。正確的就是清水清潔就可以了。

不要一出生就灌奶粉,孩子出生以後越早吸吮媽媽乳房,下奶越快,而新生兒胃口很小,沒必要餵奶。過早餵奶粉有可能為將來腸道過敏埋下隱患,看看現在多少濕疹寶寶。早就有研究說現在濕疹大範圍的爆發和奶粉大量使用有關係。

不要動不動補鈣,很多醫院,包括某些三甲醫院,給新生兒開維生素d就算了,還搭兩包迪巧幹嘛?當醫生的真不知道新生兒不需要補鈣?呵呵!

不要親寶寶,這一條是有實例的。我一個聊的挺好的寶媽,孩子有一天突然吐血,大概八九個月的月齡,吐血有多嚇人知道嗎?最後診斷為巨細胞病毒感染,住院半個月,就是因為奶奶總是親寶寶,而這個病毒成人的攜帶率是90%

不要給寶寶總穿襪子戴手套,孩子的大腦發育離不開周圍刺激,而感官刺激是大腦發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寶寶手腳長期包裹在衣服裡面,對大腦的刺激要少的多。

不要給寶寶裹成球,寶寶的新陳代謝比較快,加上寶寶大腦發育不健全,體溫控制能力差,心臟發育不完全,孩子手腳確實容易比較涼,但不能通過這個就判斷寶寶冷,而讓孩子穿太多,很容易免疫力低下,愛感冒生病。

不要做被動操,可以搜搜被動操把孩子搞脫臼的新聞。

不要給六個月以下孩子喝水,指的是孩子尿量正常的情況下,有的媽媽給孩子吃了100毫升的奶,還想再喂50毫升的水,占肚子不說,還加重孩子腎臟負擔。

不要顛孩子,孩子大腦還很脆弱,特別怕劇烈震動,有的老人哄孩子就顛來顛去,孩子很快睡著了。呵呵,那不是睡著,那是被顛暈了好么。讓你這麼顛,你也暈。

不要讓孩子過早站立,我真的見過四個月就諮詢為什麼抱著孩子站立的時候腿打彎兒的媽媽,我哭笑不得。大運動一定不要揠苗助長,一定要遵循孩子的客觀發育規律。

不要給孩子吃橘子苦瓜這類具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除了孩子苦苦的表情取悅了成人的請問還有別的作用嗎?那些給孩子抽煙喂酒的家長,呵呵,我不想說髒話,我就是真心心疼那孩子。

不要用酒精給發燒的孩子降溫,因為孩子皮膚很薄,發燒的時候汗毛孔都是張開的,擦在皮膚表面的酒精有可能進入寶寶體內,要知道酒精代謝需要肝腎的參與,酒精中毒是嚴重的,加重寶寶內臟負擔也不好呀。

不要埋怨媽媽帶的不好,很多人,某些人,孩子好的時候沒人承認媽媽的付出,沒人心疼一下媽媽,孩子但凡有點不對,各種埋怨,各種指責,好像當媽的生了一個孩子養了一個孩子跟罪人一樣似的。我說的這個某些人,好好反思一下有沒有說過這句話,有說過,麻煩請道歉,這句話很傷人。

以上口氣不太好,請原諒我真心為這些可憐的孩子著急。有人說養孩子不要太焦慮,可是我想說養娃是一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事情,僥倖心理不能有。心態上放輕鬆,行動上多注意。否則世界上沒有後悔葯可吃。


不是第一次回答,卻是個人的最高贊,謝謝小夥伴們

看來大家都是用心的父母啦

一一一一弱智的分割線一一一一一不要動不動就相信各種經驗速成文章

我帶兩個仔,真的是各自不一樣,不能用照顧哥哥的經驗來照顧弟弟

例如睡覺,哥哥小時候就是要抱著走動才睡,大點兒了躺在大床上摸著屁股睡。弟弟小時候就是抱著就行,大點兒了在自己小床上,推著床就睡了

哥哥純母乳餵養,斷奶後半夜最多有一次喝一點水或是不喝,弟弟是混合餵養,半夜就要喝點奶粉

哥哥半夜亂動是因為熱了,弟弟是因為要上廁所

以上是為了證明很多別人的感受拿自家不一定管用

所以

最重要也最容易忽視的是,我們總希望別人給經驗而忘記了要自己用心去體會孩子的需求


太過於追求完美。


每個父母在成為父母之前,都會有自己的個性、生活習慣,看待問題的角度及方式,所以其實這個問題在沒有補充說明的情況下,實在很難給出一個具體的回答,畢竟,不同的人,本身重視的東西就會不同,那麼自然,會忽視的東西也就不同。

有的父母可能會忽略了對育兒知識的學習,純粹依靠朋友、月嫂或者老一輩人的經驗;

有的父母可能看過一些育兒書籍,但卻沒有繼續再學習,畢竟醫學是一直在進步的,隸屬於醫學的兒科學自然也是如此;

當然,自然也有父母過於沉溺於對各種育兒知識的學習反倒忽略了對孩子的觀察,尤其是對初生嬰兒,觀察他們,了解他們的動作、哭聲都能幫助父母更好的清楚孩子的需求;

不過其實,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當上了父母后,我發現,如果真的要問有沒有那麼一兩點,是幾乎大多數新生兒父母都會忽略的呢?感覺好像也是有的。

比如,過於關心孩子,而忽略了去相信孩子本身所具備的生存能力。孩子們能從母體里完好無損地出現在每一個父母面前,其實已經是物競天擇的結果,換句話說,他們的生理已經達到了可以出生的指標才會被健康的生下(這裡僅指足月健康寶寶),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小看了自己的孩子,哪怕他才出生幾個小時,可是他也已經會用哭聲在表達他的感受了!不要不停地擔心他們是不是沒吃飽,沒吃飽他們會有所表示的;不用總是擔心他們是不是沒睡好,沒睡好也會有表示的;不用擔心黃疸一直不退!如果是病理性黃疸,也會有各項數據的……

另一個很多新生兒父母容易忽略的,就是只把新生兒當成個小baby,而不能用和一個「人」的方式來和baby相處。比如招呼都不打一聲,就扒了孩子的褲子,換起了尿布~OMG~你會隨便扒了一個人的褲子嗎?就算他有問題不可以自己動手,你最起碼也會打個招呼和他知會一聲吧!為什麼不能和你的BABY說一聲呢?不要覺得這不重要,這不是形式,這是最起碼的尊重,退一萬步講,這是讓你的BABY知道你是誰,知道你在做什麼,他們能聽的見,也會在一遍遍重複中漸漸明白你是在做什麼,那麼等到孩子再長大,你會看到他開始配合你,配合你給他換衣服,配合你給他換尿布,而不是一換尿布,身子就到處扭;一看到要脫衣服就打開你的手……

還有一個,很多新生兒父母容易忽略的,其實講真可能也不能完全算是育兒,但是和育兒息息相關,那就是——容易忽略了自己,忽略了父母,忽略了配偶,尤其是媽媽容易忽略了孩子的爸爸!不要急著反駁說都是爸爸忽略媽媽眼裡只有孩子,這些城市八點檔的點點滴滴並不是我想討論的!在這裡我想說的是另一個角度,媽媽在生產完後,很容易通過哺乳來迅速GET到成為媽媽的感覺。但是爸爸們並不是,他們中的大多數,會慌亂會茫然,雖然看的見這個小傢伙,但是卻無法迅速領會父親的身份。於是,很多媽媽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在爸爸們看來卻無法理解(不展開舉例了),矛盾因此產生……但其實,媽媽如果給爸爸多一點時間,並且嘗試帶著爸爸一起加入到餵養孩子的過程中(一起換尿布一起餵奶而不僅僅是讓爸爸抱抱)會幫助爸爸在情境中更順暢的理解媽媽,了解自己。

至於忽略了父母和自己,不想多解釋了。一言以蔽之,孩子不是父母的一切,或者說,父母的一切不應該僅僅只是孩子。


從我家小叮噹出生到現在快16個月,我遇到了很多小問題,比如生理性黃疸、母乳性腹瀉、有鼻屎怎麼辦、指甲怎麼剪……我也把摸索出來的這些小技巧分享給大家。

1.新生兒黃疸怎麼辦?

幾乎每個寶寶剛出生後不久都會有黃疸,在醫院住院的時候護士會每天來測幾次黃疸,所以在醫院你也就不用太操心黃疸問題。但是到你出院,寶寶的黃疸一般還沒到退下去的時間,這就要求你在出院的時候,一定要向醫生了解你的寶寶黃疸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出院後要也要仔細觀察寶寶皮膚變化,如果寶寶只是輕度發黃,按壓皮膚後按壓處呈現白色,而且寶寶精神狀態良好,愛吃奶,大小便正常,那些屬於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對付這種黃疸有一個妙方就是曬太陽(隔著玻璃曬就可以)!你會驚喜的發現,曬上一早上你家寶寶就變白好多,但是第二天又會反彈一些,半個月後黃疸基本就消退殆盡。

如果寶寶出院後越來越黃,精神不好,動不動就發生哭鬧,奶也不好好吃,大便顏色越來越淡,那你就要注意是不是病理性黃疸,應該帶他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2.母乳性腹瀉怎麼辦?

寶寶的屎尿問題一直都是大問題,尤其是喂母乳的寶寶,很多都是一吃就拉,於是有些媽媽就會懷疑孩子是不是母乳性腹瀉,其實只要他大便正常,體重正常增加,精神狀態良好,那你就不用擔心,說明你奶水很充足。你要做的就是要注意你的飲食!涼的辣的不要吃!太甜的太油膩的不要吃!海鮮不要吃!水果要少吃!(哺乳期媽媽真是太可憐了,讓我哭會兒先)

我不主張孩子有母乳性腹瀉就給孩子斷奶吃奶粉,再好的配方奶粉都比不上媽媽和奶水。寶寶小的時候腸道神經及腸道細菌發育不完善容易導致腹瀉,隨著寶寶的成長,他的各方面機能會不斷完善,總會適應你給的母乳的。

3.寶寶便秘怎麼辦?

和吃母乳的寶寶相反,吃配方奶粉的寶寶容易便秘。

寶寶只要一天不拉大便,家裡的大人就會很著急,其實醫學上講超過72小時不排便才叫便秘。如果您的孩子兩三天解一次大便,但是孩子在此期間精神狀態良好,體重增加正常,且排便並不困難,大便也不硬,那這種便秘就不是病,而是你家寶寶排便的一種習慣。

如果寶寶排便時非常用力,並且排便後肛門破裂、便血,那就屬於嚴重便秘,必要時要就醫。

為了防止嚴重便秘,建議給還未加輔食的小寶寶多喝水或者給他沖奶粉時多加10%左右的水;對於已經添加輔食的大寶寶多吃蔬菜水果,可以熬點梨水給他喝。

還有一個小技巧,如果寶寶兩天沒排便你就開始發愁了,你可以拿棉簽蘸著香油或橄欖油刺激他的肛門(可以稍微伸入)。一般情況下刺激兩三下就會排便。當然這不是長久之計,還是要注重平時預防。

4.鼻屎怎麼摳?

摳鼻屎估計是很多家長的噩夢,這種費力不討好活兒在我家都是我干!所以我最有發言權,那我現在就將這個技能傳授給你們。

專門給他準備一個摳鼻屎專用的小杯子(別小看它,用的頻率還挺高呢)和嬰兒專用小棉簽(母嬰店有賣),然後在杯子里倒上溫水,將棉簽蘸水後迅速將水滴到寶寶鼻腔,稍微伸入鼻腔旋轉棉簽,有些小鼻屎就會沾到棉簽上被清除。還有一些沒清理出來,這時候你就按摩寶寶鼻翼(按一按,捏一捏),多大數情況鼻屎就會突出來,迅速用紙巾將鼻屎清除。

多重複幾次以上動作,鼻屎基本都能被清理掉。

這個過程看似簡單,但到實踐的時候,你就會覺得深受折磨!因為小寶寶肯定不會乖乖配合你,總是要又哭又鬧、拳打腳踢,你也不要心煩氣躁,讓他去哭吧,大哭一場鼻屎就會被衝出來了^_^,你只需要拿著紙巾給他擦乾淨鼻涕眼淚就可以了。

5.指甲怎麼剪?

小孩子新陳代謝很快,指甲也長得非常快,小寶寶還愛用手撓臉,一個不小心就會把小臉劃傷,看的人心疼又自責。所以一定要給小寶寶勤剪指甲,一般一周左右剪一次手指甲,兩周左右剪一次腳指甲。

給孩子準備一個寶寶專用的小指甲刀。

給小寶寶剪指甲可以在他吃奶時進行,這就需要家裡其他人配合。媽媽在餵奶時,家裡那個視力好、又細心的人就可以上場了。剪指甲的手法我就不啰嗦了,你要做的就是不要剪到寶寶的嫩肉!剪完後記得把指甲邊緣磨平滑。(每次給寶寶剪完指甲,寶爸頭上都是一頭汗哪!)

你也可以選擇在他睡著時給他剪,動作輕柔就行。我一般選擇他剛入睡不久時進行,這樣就算把他弄醒了也可以很快又哄入睡。

6.小屁屁怎麼護理?

紙尿褲的發明真的是一項偉大的發明,舒服了孩子,也解放了大人。當然也有許多老輩兒人的不主張給孩子用紙尿褲,總覺得這個「大褲襠」礙眼。

我個人是嚴重同意給寶寶帶紙尿褲的,總得來說利大於弊。但寶寶小屁屁的護理可不是給他帶上紙尿褲,尿飽了、拉了就扔掉這麼簡單。

你需要做的還很多。

你需要準備隔尿墊、專用洗屁屁小盆、護臀膏、干棉布、濕巾、紙尿褲,這是護理屁屁專用套裝,你平常就把它們收納到那個小盆里,取用方便。

如果他拉大便了,請不要手忙腳亂。先鋪好隔尿墊,把小盆里的東西取出來放到旁邊,再給盆里倒上溫水,取兩片濕巾放到水裡潤濕。然後把寶寶抱到隔尿墊上,脫掉褲子,解開紙尿褲。用一塊溫熱的濕巾擦乾淨糞便,再用另一塊濕巾把他的小屁屁徹底清理乾淨,用干棉布把水分擦乾,然後給肛門抹上護臀霜,最後穿上紙尿褲(紙尿褲的穿法詳見紙尿褲包裝袋)。

如果只是尿飽了,那你就只需要給他換條紙尿褲,不用每次都清洗屁屁。最好每天晚上臨睡前給他清洗一下屁屁和私處,主要是把紙尿褲覆蓋的皮膚上的尿漬清洗乾淨。

如果寶寶肛門發紅或者被紙尿褲覆蓋的皮膚上出現小紅點,那你最好給他解開紙尿褲,換上棉尿布,晾上幾個小時紅色就會消失了。

感謝閱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歡迎去簡書關注吃不胖的叮噹媽。


冬天不要給孩子穿太多!冬天不要給孩子穿太多!冬天不要給孩子穿太多!

重說三。


在育兒的戰略層面要很認真,在技術層面上不要太仔細。

有些人,太在意有沒有純母乳,有沒有撫觸,有沒有每天洗澡,有沒有補充維生素,有沒有按時吃足量輔食,有沒有早教,有沒有買這個那個玩具,嬰兒床的質量……等等等等。

我們所做的一切,只要讓他健康快樂的長大就行了。大方向對了,自然一切都會對。


以個人三個月的經驗來說,最容易忽略的是和長輩就養孩子問題的溝通!

溝通很重要!

溝通很重要!

溝通很重要!

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老傳統和新科學的矛盾,這個時候主要問題不是在誰對誰錯,而是需要新晉父母和長輩耐心交流,最終得到一個合理的適合孩子的方式方法。這樣大家都會節省很多不必要的精力,給孩子更多健康的愛護!

祝您的家庭健康和睦,也能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成長環境。


沒有人說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嗎???!!!

-----把答案完整一下-----------------

很多年輕人在外地上班,把孩子生了就扔給父母,逢年過節回去看一眼;

對於生存所迫的人來說,我可以理解;

對於沒有這一因素的父母來說,我完全不能理解!!!

嬰兒和母親呆在一起太重要了呀!!

人安全感的構建完全取決於0--3歲和母親的關係,父親當然重要,但是孩子稍大一些才會更需要父親這個角色,當他還是個嬰兒時,最不可或缺的是母親。

但大一點,父親的角色就很重要了。

童年時期父母不在身邊,就偶爾去看一看,會不停地帶給小孩分離的痛苦,不停製造被遺棄感。但多少父母只圖自己省事,完全不顧及這些?

為什麼這些父母只管生不管養啊!生下來就交給老人了啊!

生小孩了,意味著你要對這個小小的生命負責,不是把他餵飽就夠了。情感上的需求才是一個人這一生性格養成、安全感的建立最重要的。

陪伴是最好的愛 講真。


個人認為是心態的擺正。有時候太過於追求完美,反而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一個擁有輕鬆心態的父母,寶寶也會更開心。我自己也還在調整期


家有一歲萌娃,說說我這一年來遇到的困境吧

產假+寒假在家呆了五個月,期間寶寶是我自己一手全包,家裡人只負責玩娃,吃喝拉撒睡全都是我親力親為,寒假過完回去上班了,我媽白天幫我帶,晚上還是我自己來。可能自己的媽媽好溝通吧,我跟我媽說的很直接的,首先這是我的孩子,她是來幫我帶孩子,既然是幫我帶,那麼就要按照我的方法來帶小孩,所以孩子每天吃什麼吃多少穿什麼穿多少,我都會安排好,所以跟家人也沒有產生太大的衝突

關於伴侶,我情況不一樣,我跟我老公是異地,周末夫妻,所以周末的時候自然也會有意識的有一點獨處的時光,出去吃吃飯、看看電影什麼的,所以在伴侶這一塊也沒有太大的矛盾

總的而言,孩子生下來有矛盾的主要原因在於——沒有一個人做主導!一定要確定一個人做孩子的主要負責人,其他人都是輔助,既然是輔助,那麼就要按照主要負責人的方式來做,這樣的發生矛盾的機會就大大減少了


剛出生的嬰兒是很可愛的,但同時他們也很脆弱,媽媽們在照顧他們的時候一些小細節也需要注意到,有的嬰兒在喝奶的時候都會出現溢奶、吐奶的情況,相信很多寶媽都知道的吧。

其實,一般來說,輕微的溢奶和吐奶是沒有什麼太大關係的,也不需要去做什麼特別的處理。但是,預防嬰兒吐奶、溢奶還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如何預防嬰兒吐奶、溢奶吧。

溢奶原因:

想要知道如何預防,那麼首先你就得弄明白溢奶的原因是什麼。嬰兒的食道和胃賁門連接處的括約肌尚未發展成熟,胃與食道的交界處較鬆弛,而嬰兒多食用液態食品,容易從胃內反流出來,造成溢奶。通常滿月之後的嬰兒,因需奶量開始快速增加,加上食量增大,相對胃容量小,發生溢奶機率將大大提升!另外,由於嬰兒胃容量較小,喝完奶後,如果出現哭鬧、咳嗽或扭動身體等動作,會使腹腔壓力上升,將胃中的奶水擠壓出來,也會造成溢奶。

預防溢奶技巧:

1、寶寶在吃完奶以後,寶媽們要及時給寶寶拍嗝,而且要注意的是寶寶有沒有打嗝,而不是隨便拍拍就好,給寶寶拍背不要用力,輕微的震動即可

2、吃奶的時候讓孩子不要吃的太急,可以用一種剪刀式的哺乳方式,將母乳的乳腺導管壓住幾個,奶流速度就慢了,讓孩子不要吃的過急。

3、減少溢奶最好用側睡的方法,這樣可以減少吐奶的機會。一般來說寶寶可以保持這樣的側睡姿勢2—3個小時。此外還應該備一塊小毛巾,疊成三角形,從孩子一側耳邊搭到另一側,這樣就算寶寶溢奶,也不會弄髒枕頭或流到耳朵

4、在吃奶中間可以停一下哺乳,給孩子拍拍背,因為有的嬰兒胃裡積氣比較多,孩子不舒服,就會有大量吐奶的情況

5、寶寶在水中可進行全身運動,水對於寶寶的身體還有溫柔的按摩和撫觸作用;此外,游泳對寶寶的消化能力發展也很有幫助,可減少溢奶情況的發生。

而除了溢奶的情況以外,在平常生活中照顧剛出生嬰兒的時候,也需要注意寶寶的其他一些養護技巧。

對於剛出生還在吃母乳的寶寶來說,經常會在還沒吃飽的情況下就睡著了,這種情況一些准媽媽們就不會當一回事,但其實這種情況是很不利於寶寶初期發育的,可以利用吸奶器把奶吸出來,在用奶瓶喂孩子,讓孩子短時間內吃飽。

對於吃奶粉的寶寶,頭疼的是一次次反反覆復沖奶粉的過程。特別是晚上,定時起夜要喂上寶寶幾頓。這種情況下,建議利用溫奶器調成適合沖奶的恆溫狀態,事先溫上一瓶水,同時用奶粉定量分格的盒子,準備好需要的奶粉,當寶寶夜裡要吃奶時,便可以方便快速的沖好。

現在已經入秋了,天氣也逐漸變涼,剛出生的寶寶可能還不能很好的適應新世界的溫度,所以寶媽們要多注意寶寶的保暖情況,新生兒皮下脂肪薄,相對體表面積大,容易散熱,而且,新生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成熟,如果太熱,水分過度蒸發,可引起「脫水熱」;過冷,新生兒自身產熱不夠會引起「硬腫症」。因此,要重視新生兒的環境溫度、濕度,經常摸摸新生兒手腳體溫,及時增減蓋被、衣著,使新生兒體溫在正常範圍內。

照顧寶寶時一些小細節媽媽們可要多注意了,畢竟寶寶也是很脆弱的。好了,大家有什麼照顧寶寶的心得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分享一下哦~大家共同交流。歡迎大家加我的微信訂閱號:寶寶健康取名,一起討論育兒問題。

也添加個人號:quming8866,為剛出生的嬰兒取一個好名字。


強答一波。

孩子的性格養成多半是學習父母的,所以……初為人父母的一定得時時刻刻在孩子面前注意自己的言行。

就比如你不能老給孩子說要把垃圾扔在垃圾桶里並愛護環境。你得親自在街上帶著孩子遇到沒有丟進垃圾桶的垃圾然後親自把垃圾丟進去。這時候解都不用解釋的,孩子自然會知道這樣的行為是(相對)獨特而高尚的。


照顧寶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對於新手爸媽來講更是一門淵博的學程。由於缺少經驗,在照顧寶寶的時候總會不自覺的犯一些錯誤,輕則讓寶寶受傷,重則毀寶寶一生。

寶寶受傷是每一位父母都不想見到的,所以在照顧寶寶的時候家長不可粗心大意。

1、親吻寶寶

當家有小寶寶後,家裡人常常會親親寶貝,做父母的有時也忍不住親吻寶寶,然而這一個表達自己喜歡的方式可能會讓寶寶遭受疾病的侵襲。

小寶寶的免疫力與抵抗力相對會比較差,如果大人體內或從外界攜帶回病菌,對於新生寶寶卻可能引起嚴重的後果,甚至導致死亡。

在襄陽市有一位寶寶連續低燒兩周,經檢查就是由於家人親吻導致感染,如果沒有及時得到治療,很可能引起很大的麻煩,所以大人一定不要隨意親吻孩子,也不要讓孩子親大人,如果想要親吻、撫摸寶寶,應先洗手洗臉。

2、亂捏小寶寶的臉蛋

有些大人覺得,既然親吻寶寶可能會讓寶寶生病,那麼捏寶寶的小臉蛋應該不會有事了吧!如果你還是這樣的想法那就大錯特錯了。小寶寶的各類器官都尚在發育階段,孩子腮腺管也不例外,如果大人經常性的亂捏寶寶臉蛋,很容易讓腮腺管受到擠壓而受傷,從而造成孩子口水不斷或是口腔黏膜炎,這中行為對寶寶的健康也存在一定的危險因素。

3、讓寶寶睡在大人的中間

有些家長怕孩子會掉下床,所以便讓寶寶睡在夫妻倆人中間,然而在熟睡後稍有不慎可能會壓傷孩子,而且人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睡在中間的寶寶就會別動吸入,這對寶寶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4、尿布一定要到尿滿了才給寶寶換

有些寶媽比較節省,在看到寶寶的尿布沒滿就換覺得很浪費,所以每次都要滿滿的才給寶寶換尿布。然而寶寶的屁股長時間浸泡在尿液中,極易引起紅疹。

5、勤洗澡

夏天炎熱,有些寶媽看到寶寶出很多汗,為了讓寶寶舒服過段時間便給寶寶洗澡。小寶寶的皮膚比較嬌嫩且防禦能力差,如果洗澡次數過頻,寶寶皮膚表面油脂被去除而降低皮膚防禦能力。

6、過早的給寶寶把屎把尿

在正常情況下,3歲左右的寶寶可以自行大小便,所以有些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尿褲子尿床的情況。有些家長為了讓寶寶更早的學會如廁,過早的把屎把尿,然而不僅破壞寶寶正常生理髮育,還有可能會影響到寶寶心理的健康發育。


我覺得最容易忽視自身的焦慮。

我也算是新晉爸媽? 反正當媽才一年半。 聽過各種育兒看, 每天逛遍大v號, 媽媽群, 花式團購。 最後我抽身了。 我就想說一句不要忽視自身的心理健康和焦慮。

母嬰市場是很火的, 特別是中國, 沒有哪個正常的父母不捨得給自己孩子投入, 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 特別是商家。 說說幾個容易引起你焦慮的地方

  1. 花式公眾號推文: 各種寫隊友, 寫婆媳關係, 寫二胎blallallala。。。。。 很多對不對, 你看完以後會覺得:對!!就是這樣子!!說得真好。 然後立馬轉!! 其實, 隊友不給力, 你可以溝通, 可以引導。 婆媳關係不好(那是當然的, 你和隊友認識磨合看順眼了才在一起的嘛, 你和婆婆又沒有相處過談過戀愛。。。 和隊友結婚後都能有很多矛盾, 和婆婆更是自然的了。 ) 無非, 需要更深的了解, 更有效的溝通, 更多的相互理解。 (當然, 不是每個家庭都是普通典型案例)然後二胎, 生不生你自己可以做主的呀。 別人怎麼說, 怎麼看, 又怎麼樣呢?
  2. 媽媽群: 我也混過很久的媽媽群, 最後因為一些爭辯引起的不愉快, 我覺得太耗神, 於是我退出了。 退出以後我才發現, 我終於可以專心致志過我的生活了。 明確一點, 我沒有覺得媽媽群不好。 但是媽媽群也是層次不齊的。 有品質很高的, 也有亂七八糟的。 有一點就是, 我覺得煽動性很強。 一個在我自身比較明顯的問題就是, 其實呢, 很多的問題, 你都是有足夠獨立判斷能力的。 但是長時間混媽媽群, 你會變得什麼小事都去群里問一問, 聽聽別人的意見。 包括別人說了什麼, 你立馬會比對自家有沒有這樣的情況。 然後, 群里別人家牛蛙做了啥, 你立馬也跟著去做, 別人買了什麼好用的, 你緊跟著去買。。。 最後發現不是每個方法每個產品都適合每家的孩子的。 還有一點就是, 媽媽群里出現的高頻率話題有關於隊友的, 關於婆媳的。。。每家的經都不是那麼好念的。 真的只有你最懂你家的情況到底是怎麼樣的。 在群里吐槽, 能引起一堆人的共鳴和聲援, 但是日子怎麼過最終還是靠自己的。
  3. 團購:用我老公的話說, 我給自己買的東西不多, 給孩子買東西, 簡直就是神級選手。嗯, 我天生愛購物, 有了孩子, 你懂的, 家裡就是淘寶倉庫。那些團購啊, 群里優惠啊, 時時刻刻出現在眼前的。 但是當有一天你在家徹底大掃除的時候, 看著一堆好多只用了幾次的。 用不上的。 不合適的。 你就納悶我為什麼要買那麼多垃圾。 很多需求是被商家創造出來的。 其實不需要這麼多的東西, 孩子一樣可以很快樂的。 但是當各種信息飛在你眼前的時候, 你就會產生焦慮, 你覺得, 我需要有這個, 你覺得我不能錯過這個折扣。。。 所以。。 買!買!買!!
  4. 育兒對比:別人家每天拉便便, 別人家一天吃六頓,別人家滿月家就睡整覺了。。。 而你家的, 愛哭鬧, 吃的少, 需求高, 敏感, 害羞。。。。 so what? 我可以很斷定的告訴你, 只要孩子是健康的。 你給他養成規律的作息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給予它足夠的關注和愛。 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熊的。 別人家的孩子跟你家的也比不了。 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 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你跟隔壁家老王一樣嗎?
  5. 性侵, 販賣兒童:媒體強大, 曝光率高了。 是好事。 但是也引起很多的父母焦慮, 時時刻刻緊緊看著孩子。 就跟海底總動員里nemo的爸爸一樣。 我們要警醒嘛?需要, 我們該做什麼? 做好正確的教育, 提高孩子自我保護意識, 緊急自救能力!因為不管你多愛孩子, 很遺憾的是他從肚子里出來你就沒法時時刻刻都在他身邊保護好他, 甚至有一天總會分離。 他始終要靠自己。 真的教育好孩子, 比死死盯著他更有效。

現在信息太快太多了。不要忘記自己對自己的生活是有掌控的, 也不要忽視別各種信息帶來的情緒而引起的焦慮。 生活壓力越來越大, 不光要有健康的身體, 也要有健康樂觀的內心, 才能把日子過好。 所以心理健康也非常值得重視, 如果有任何壓抑和不適的, 積極尋求幫助。 經常和家人溝通交流。 不要被情緒斷送了幸福。

希望能幫到你。


千萬不要抱著哄睡,慘痛的教訓,從小給他們養成扔床上自己睡覺的習慣,再苦再鬧也別管,一旦抱睡成習慣了,孩子絕對會變成一個「睡渣」,等著受罪吧。


嬰幼兒腹部疼痛的時候不要隨便熱敷或者按揉,容易導致闌尾穿孔,瀰漫性腹膜炎

高燒是39度以上才建議用酒精消毒,而且是75%的酒精加一半的水用紗布擦拭頸部腋下大腿根!!!不是全身,也不是直接用酒精(我媽媽小時候給我用酒精退燒然後我就抽了!所以一定要注意以上幾個條件啊)

而且嬰幼兒藥物不能亂吃,像退燒片38度以下就不建議使用,抗生素藥物一定要謹遵醫囑!

還有就是要你為寶寶做的事情的原因好處都要告訴他,好好商量。不要瞞著,孩子是會理解的。

該發火的時候一定要挺到最後,要有原則,不能心軟!


乳腺炎。

很多新手媽媽懷孕期間就熟讀各種育兒經,對自己卻忽略了。

我就是如此,孩子快滿月時候,經常漲奶。兩個媽媽都認為不用處理,奶多了自己會溢出來。然後我就高燒、乳腺炎了。

事後我婆婆媽媽還很內疚,說她們那一代都沒聽說過乳腺炎。確實,上一輩和咱們的生活條件有很大差別。我媽說她那會兒根本就不存在奶多的問題,都是奶少,然後喝油湯。但我就不行,別說油湯,有次吃了幾口鯽魚,馬上堵奶了。

乳腺炎的標誌是「紅腫熱痛」,顧名思義。情況嚴重需要去醫院。但如果只是堵奶,溫度不高,讓孩子多吃可以緩解,自己把奶排出來也可以。

用過美德樂電動和新安怡手動吸奶器,可能我不太會用,效果都不怎麼樣。後來醫生教我自己用手擠奶。很簡單,腫塊處順時針畫圓輕揉幾下,再用手指從乳房根部攏到奶頭。然後拇指和食指擠壓乳暈下方,擠兩下再順時針換換位置。

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別胡亂吃中藥。事實西藥L1級別的經過大量實驗,不影響母乳,但是中藥,真信不過。


對伴侶的關注度,生完孩子後夫妻不吵架鬧彆扭的太少了。不管出自什麼緣由,夫妻之間多溝通,最好在懷孕時就多做交流和心理建設!


推薦閱讀:

父母步行送7、8歲的孩子上學,應該為其背書包嗎?
各個行業中,有哪些傳說中如雷貫耳的人物,總以為是歷史人物,但其實是還健在的?
為什麼國家重視英文,但卻有許多地方限制英文的出現?
怎樣教育調皮的孩子?怎樣公平正確的對待他們?
你做過最「熊孩子」的事情是?

TAG:生活 | 教育 | 育兒 | 兒童教育 | 嬰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