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聖經——創世紀》中的約瑟在以色列的歷史中很重要?
1. 在劇情上說,約瑟把以色列人帶到埃及,這裡是聖經歷史真正的起點(前面的是神話)。
2. 約瑟是聖經中第一個確實存在的「人類」,是第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祖先。
3. 在舊約成書的年代,「以色列十二部落」都想在歷史書里露臉,他們把自己祖先追溯成約瑟的兄弟,東添西改,讓這一部分大放異彩。
4. 約瑟以一個放牛娃的身份,在強大的異國取得成功,是後來猶太民族奮鬥史的縮影,也是他們的精神寄託。
-----------------------------------分割線------------------------------
1. 約瑟是猶太歷史真正的起點
先給不了解的人補一下聖經的歷史線。
從著名的「要有光」開始,上帝創世了,然後亞當夏娃、該隱諾亞,中間插一些「巴比倫塔」之類不貢獻劇情的小細節。
突然冒出來一個人,亞伯拉罕,如果中外傳說都是真的,他和夏啟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同時相信這兩人都存在的觀眾恐怕不多,那我就沒法說下去了)。
上帝毫無緣由地讓他去迦南(今以色列),並許諾給他埃及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土地。這塊地從來沒有被亞伯拉罕的子孫完全佔領過,以後也不太可能會歸他們。我也很喜歡以色列這個國家,可是這是現實。
亞伯拉罕當了一輩子牧民,他的兒子叫以撒,這個人存在感不強,可以忽略。
以撒的兒子叫雅各,雅各有12個兒子,其中就有約瑟。他的兄弟們很嫉妒他,把他賣給商人,最後轉運到埃及。約瑟在埃及做了一些事情受到法老器重,當上了丞相。在一次荒年,他遇上逃荒的兄弟們,就把全家接到埃及,實現了肉身翻牆,成為當時最高貴的埃及人。
400年後,這一族人和埃及人不合,在摩西帶領下從埃及撤僑,浩浩蕩蕩跑回迦南。對迦南土著來說,這是一次難民危機,兩邊打起來了。
這裡把「渡過約旦河」作為勝利標誌,摩西死在約旦河邊,最後也沒踏上應許之地。他的繼承者約書亞很會打仗,帶領這群人過河,佔領迦南。
這些人在迦南分成12個部落生活,發生了一些小故事。
又過了400年,出了個猛人——大衛,把各個部落的神權統一到自己手裡,這群人從部落時代進入王國時代。大衛就是米開朗基羅大衛像的大衛。
大衛的兒子是所羅門,號稱智慧王。
所羅門的兒子是波羅安,他作呀作,把國家作分裂了。猶大和便雅憫部落分裂成南國,叫猶大國,他們佔有耶路撒冷。其他十個部落組成北國,叫以色列國。
兩個小國不停內戰,同時國內妖孽橫出,基本上都是無道昏君。
作到最後,亞述過來,把北國以色列滅了,這時距離大衛王只有不到300年。
再然後南國也被滅了,知識分子在國外又發生一些事情,但是這些都和約瑟關係不大。今天說的主要是上面這段時間的事。
這面這些人物中,誰的歷史地位最重要呢?也就是說,誰是舊約的主體呢?
除了上帝以外,其實是摩西。《出埃及記》是舊約最重要的一本書,而不是《創世紀》。
因為是摩西確立了以色列人的身份定位,他把以色列人從埃及人和迦南人之中分離出來,給他們修訂律法、建設宗教系統。這群人被賦予了新的身份,利用宗教把自己和其他人區分開,圍繞一個信仰成為共同體。
摩西是個做事的人,摩西以前的故事都是一個家族的雞毛蒜皮,摩西以後的事情都遵循著他的指導思想。能看出來,摩西是個有遠見的創造者,無論背後有沒有上帝之手吧,摩西的確是從無到有創造了一個國家。
可是,按照書里的說法,這些人本來就是一個家族啊。
何以見得?
他們是約瑟帶到埃及的啊!
也就是說,這些人團結在摩西周圍,千里迢迢跑到迦南佔有土地,唯一的法理依據是:
1. 我們都是約瑟家族的分支(約瑟可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名人)。
2. 上帝把迦南許諾給約瑟的祖先。
——如果沒有約瑟,摩西叫不起幾個人,也沒法合理佔有一寸土地。
——正因為有了約瑟,這一幫人被宗教信仰和內婚制牢牢綁定在摩西周圍,而且必須勇敢地進攻迦南。(內婚制——以色列人只能和以色列人結婚,一直作為規章制度出現,但是書中人物沒有嚴格遵守,應該是摩西設想的一個理想社區形態,但是當時還沒成型,後來倒是被貫徹了。)
要注意——從「要有光」開始,這個故事是摩西寫的!
那麼這些人到底是不是一個家族呢?——400年了,誰知道呢。而且摩西自己的身份也是個謎。
無論是在劇情安排還是歷史上,約瑟都是個重要人物。必須有這個人存在,才能解釋為什麼迦南本來就是他們的,但是他們卻從埃及往迦南跑。
-----------------------------------分割線------------------------------
2.約瑟是「神話」到「歷史」的轉折點
《創世紀》37-50章是約瑟的故事。這個人的生平佔了300節左右的篇幅,是《創》裡面最長、細節最詳細、邏輯最圓滿、完成度最高的一個故事。
當然,《創》越到後面故事越長,像世界上其他民族的遠古歷史一樣。
約瑟的生平很有意思,和前後其他人物相比,神在約瑟的生平經歷中是缺席的。約瑟自稱「依靠神的力量」解夢、占卜、官運亨通,但是神從來沒有在他面前顯現過,也沒有託夢,也沒有派使者。約瑟被神晾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上,受盡背叛和陷害。整個過程中,沒有人給他預警,也沒有人指導他該怎麼做。
更重要的是,神給他先祖的承諾,現在已經完全被遺忘了啊!說好的大國呢?說好的迦南土地呢?說好的無數子孫呢?最後一個親耳聽到這些承諾是年輕的雅各。現在一群人快餓死了,亞伯拉罕的神也不出現了,是尼羅河女神拯救了大伙兒,和說好的不一樣啊!
「解夢」在約瑟生平中佔有重要地位,這和其他人物夢到上帝、天使、天國的階梯完全不同,約瑟解的都是預言夢,其中沒有上帝參與。這一段故事中,統治者和偉大人物可以做預言夢,而解夢是約瑟特有的超能力,這種超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和姜子牙一樣。
約瑟小時候,曾夢見哥哥的莊稼向自己的莊稼下拜、月亮星星都向他下拜,這些夢當時不需要解釋。但是他在埃及的經歷中,即使熟知人情世故的官僚,也完全不理解他們自己的夢,還要問別人。這體現出,這裡的「解夢」是一種玄奧的超能力,和人的閱歷、教育程度無關。有點類似今天的看手相,手相的基本道理一般人都知道,但是要用手相解事,必須找一類「玄奧」的人。這是個文化現象,「玄奧」的真假就是另一回事了。
約瑟為什麼能解釋那些夢?這裡面沒有任何理性成分,不像拆字算命的,還試圖給你一套理論。
約瑟自己說:「解夢是神的事。」《但以理書》2:27-30對這個理論進一步闡述,這裡的情節是,巴比倫國王擄走一些聰明的希伯來青年當侍從,其中包括但以理。國王做了怪夢,有人推薦但以理來解釋,但以理說:「解夢的奧秘啊,智者、法師、術士、跳大神的都不清楚,只有一位天上的神能解釋。這個神對你有指示,因此讓我來揭破夢裡的奧秘,並不是我的智慧勝過其他人。」
這是一個典型的巫師言論,挾天子以令諸侯,把自己放得很低,把神放得很高,但是神必須通過一個有超能力的人傳達指示。這種人在部落中的地位是巫師。
前面故事中的幾個夢:上帝呼喚亞伯拉罕、上帝命令土匪放了撒萊、河神在夢中與雅各摔跤……這幾個故事中,行動主體都是神,而那些人類沒有任何超能力,他們只是被神選中的。
在約瑟的故事中,實施超能力的主體由「神」,變成「偉大的人」,反映了神話時代向階級社會的過渡。約瑟和摩西毋庸置疑都是巫師,同時他們也是祖先,還是上古智勇雙全的人,還是上帝的傳話人,這些身份本來就是統一的。而約瑟之前的人物,僅僅是祖先,遠稱不上「巫師」。
「巫師」在這裡的定義是遠古時代的智者,一個人的血統、智慧、武力、機遇都正確的時候,他才能成為巫師。神完成創世已經很久了,他本人已經脫離了歷史軌跡,推動歷史的任務已經交給了巫師,也就是約瑟、摩西、撒母耳、大衛、希西家、約西亞、東正教會、天主教會、穆罕默德、聖女貞德,等人。
巫師登上歷史舞台,上帝才能退場,人的歷史由此開始。
-----------------------------------分割線------------------------------
3.約瑟這一段故事體現了後來十二個部落之間的的矛盾
按照劇情,約瑟有12個兄弟,他們都繼承了上帝許諾給亞伯拉罕的地。也就是把迦南分成了1塊,12個部落各自以約瑟兄弟的名字命名。其中利未部落是祭司階級沒土地,約瑟的兩個兒子各繼承一塊,用他們的名字命名部落(所以並沒有「約瑟」這個部落)。
「十二」當然是虛指,不但數起來是十三個部落,而且部落名稱在不同的段落還不一樣。總之這個意思就是,有很多部落,其中有幾個帶劇情的重要部落,也有一些連名字都出錯的群演。
最重要的部落,當然是約瑟的兒子瑪拿西和以法蓮,後來成一國的猶大,長兄流便(太難聽了,還是寫作魯賓吧),幼弟便雅憫。
這些名字,作為部落在後來的歷史中有劇情,作為人物也在故事中比較重要——哪有這麼巧的事?其實就是大部落改寫歷史書,把自己的祖先寫出主角光環罷了!
比如約瑟的預知夢:哥哥的莊稼向自己的莊稼下拜。這個夢在約瑟生平里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很明顯是說約瑟子孫的部落應該統治其他部落。
這聽上去很離奇:1000多年以後,幾個互相較勁的部落,為了把自己的霸道合理化,而在宗教故事中美化自己的祖先。過了這麼長時間,本來誰是誰的祖先都搞不清了。
但是我們必須了解古以色列人在迦南的生態。他們分成12個部落,居住在地中海東岸的山地里。內婚制傳統和地形不便,使相距較遠的部落很少來往。部落之間有不同的文化、經濟形態,甚至不同的偶像崇拜。
南北兩國起衝突的時候,就互相貶低對方的祖先。
北方最大的部落是以法蓮和瑪拿西(約瑟衍生的兩個部落),南方最大的部落是猶大。
《創世紀》由三個更古老的文本拼貼而成,分別被稱為J、E、P文本。把這三個文本分離開以後,能發現J文本偏向猶大一系,E本文偏向約瑟一系。約瑟捲入桃色糾紛下獄,來自J文本,後面給法老解夢來自E文本。
當然,無論雙方怎麼鬧,約瑟是歷史上的英雄,他必須是正面人物;後來的大衛王出身於猶大部落,猶大也必須是正面人物。
最終,南北兩國先後被異族消滅,知識分子被擄走融合到一起,雙方才同仇敵愾起來,決心合寫一本祖國的歷史書,即《舊約》。在這裡面,約瑟和猶大都沒被黑得很慘,只是留下一些拼貼的蛛絲馬跡。
南北矛盾是聖經里一條暗線,對吃瓜群眾來說是一個看點。
-----------------------------------分割線------------------------------
4. 對後世猶太人來說,約瑟有一層成功學意義
約瑟從監獄一路走到宰相的過程,是個典型的民間傳說模板。這個模板的主角通常單純善良,通過一個簡單的壯舉得到全國的權力,或者通過解一個謎語娶到公主。這個主角甚至不用刻意做什麼事,命運會把他們推到風口浪尖上,然後通過機緣巧合獲得勝利。這是個古代版的龍傲天傳說。
很多年後,這段事迹終於成了一個神話模板。《聖經》時間1400多年後,《但以理書》的主人公是個流亡知識分子,通過解夢成為波斯王國的國事顧問。這簡直是約瑟的直接翻版。
時間又過了100多年,《以斯帖記》講一個以色列女子隱瞞身份成為波斯王后,在權臣即將屠殺猶太人之際出面救了族人。故事背後的含義和約瑟的故事一樣:「神為了保全很多人的性命,而賦予一個人美好光景(創50:20)」。
一名不文的約瑟在埃及取得成功,可以說是這個民族的精神寄託:神的存在,由極個別成功的猶太個體彰顯,而他們一定會庇護其他人。無論在哪個時代,這個信念都比抽象的創世神更值得信賴。
約瑟在埃及的經濟政策還是值得一提的,雖然由一個放牛娃教埃及人存糧比較奇怪……我們先不提這個。
《創》47章13-26節是這個故事比較不為人知的一面,這是一個聳人聽聞的剝削過程。
約瑟預言七個豐年七個荒年的段落廣為人知,但是很少有人繼續把故事講下去。話說饑荒年復一年,約瑟的族人在他庇護下肚子飽飽,但是埃及和迦南的老百姓餓到暈倒。約瑟把糧食賣給民眾,把銀子帶給法老。——這時我們才知道,約瑟存糧是為了賣錢。
埃及和迦南的銀子都到了約瑟手裡,老百姓還是餓,過來說:「可憐可憐,給點吃的吧,不然我們要死在這裡了。我們也沒錢了。」
約瑟說:「要是沒錢,就把牲畜給我吧,用牲畜換糧食。」
人們就用牛羊驢馬換了糧食,又挨過一年。
再往後,連牲畜也沒有了,百姓又來哀告,說:「我們只剩身體和田地了,人都快餓死了,要那些有什麼用呢,求你用糧食買我們的土地,再給我們一些種子吧。」
於是,約瑟為法老買了埃及所有的地。埃及全境的自由民變成了佃農。約瑟發給民眾種子,吩咐說,以後打下糧食的時候,要把五分之一給法老,你們可以留四分做口糧和種子。
人民說:「你救了我們性命。我們願意做法老的僕人,願神保佑你。」
「直到今天(摩西時代),埃及仍沿用1/5稅制。整個過程中,只有祭司還保留有自己的土地,因為他們從法老那拿常俸,不用賣土地換糧食。」
——所以,七個豐年的英明舉措,只不過是《多收了三五斗》里土豪劣紳的行徑。
約瑟收集餘糧,只是為了供應貴族和祭司。從來不把它當福利政策,也沒想過賑災。賑災是什麼?能吃嗎?
最終還發了筆國難財,完成了一場席捲全國的圈地運動,剝奪了農民的生產工具。
同一時代,中國和埃及都是收大約10%的田賦,「什一稅」是古代社會的通例,又不打仗又不幹什麼,竟然利用荒年加稅,20%已經算不上收稅了,就是地租。再來一次饑荒,農民也沒什麼可給法老了,只能賣身為奴吧。
而這一切,是被當做一個勵志故事說的。
約瑟,你真不愧是……
最可惡的是,約瑟身為一個剛脫離赤貧的勞動人民,做這一切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自覺自愿地為法老增加財富,收了點什麼馬上去法老那裡邀功。當然,因為法老掌握著資本,約瑟只是CEO。
這是資本把人變成鬼的故事。
看出約瑟有多重要了嗎?榜樣的力量。
謝謝邀請。我想你可能是將許多人名混淆了。聖經舊約有一個約瑟,雅各的兒子,他的故事記載在創世紀。馬利亞的丈夫約瑟是個木匠,憑著信心和天使的啟示,他迎娶了未婚懷孕的馬利亞。我猜想你說的約瑟夫應該是在一世紀的一個歷史學家,以下資料來自於維基百科。他的傳奇的一生以及因他的記錄所流傳下來的資料,對於我們這些兩千年以後的人,研究聖經和了解福音書時代的歷史背景以及教會歷史都有很重要的作用。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6%8B%89%E7%B6%AD%E5%A5%A7%C2%B7%E7%B4%84%E7%91%9F%E5%A4%AB%E6%96%AF弗拉維奧·約瑟夫斯[編輯]弗拉維奧·約瑟夫斯這個半身像據說是弗拉維奧·約瑟夫斯
[1]
提圖斯·弗拉維奧·約瑟夫斯(全名Titus Flavius Josephus,37年-100年
[2]
),原名約瑟·本·馬賽厄斯(Joseph ben Matthias,意思是Joseph,Matthias的兒子),簡稱約瑟夫或約瑟夫斯,或譯約瑟法斯或約西弗斯,是第一世紀時的著名的猶太歷史學家,也是軍官及辯論家。
約瑟夫斯曾經做猶太軍官,後來被俘虜後入羅馬軍隊服役。有一段時間他跟隨羅馬軍隊征討和平叛在羅馬帝國猶迪亞行省的叛亂,並見證了公元70年提多將軍摧毀耶路撒冷城。他晚年在羅馬潛心研究聖經,專註寫作。
儘管約瑟夫斯本人並不是基督徒,但是他對聖經做了深入的研究,將聖經的正典和外典做了詳細的分析,並指出,外典聖經從來沒有被猶太人包括在受感示的聖經之內。另外他撰寫的《猶太古史》記載了從聖經舊約最開始到公元一世紀整個的猶太歷史,這些記載表明約瑟夫斯本人認為聖經的記載是真實的。同時在他的作品中有記錄了很多福音書和使徒行傳記載的事件,由此可以從側面印證
[來源請求]
福音書的內容不是杜撰出來的。他撰寫的作品《猶太古史》、《猶太戰史》,《駁斥阿比安》和自傳《人生》對於了解猶太人在古代和羅馬統治時期的面貌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目錄 [隱藏]- 1 生平
- 1.1 早年
- 1.2 往返羅馬
- 1.3 反羅馬的大規模叛亂
- 1.4 戰後生涯
- 2 政治觀點和著作
- 2.1 《猶太戰史》
- 2.2 《猶太古史》
- 2.3 《駁斥阿比安》
- 2.4 自傳《人生》
- 3 深入了解聖經
- 4 文獻資料
- 4.1 文學作品
- 4.2 評論和研究
- 5 參見
- 6 參考與注釋
- 7 外部鏈接
生平[編輯]早年[編輯]
約瑟·本·馬賽厄斯,即約瑟夫斯,生於公元37年,即羅馬皇帝卡利古拉作王統治的第一年。約瑟夫斯的父系乃是個祭司家族
[3]
;據他聲稱,他的母親則是哈斯蒙王朝大祭司約拿單的後人。
約瑟夫斯在少年時候已潛心研習摩西律法。他仔細分析猶太教的三個學派——法利賽派、撒都該派和艾賽尼派。他偏愛艾賽尼派,於是跟一個名叫班尤斯的沙漠隱士(可能是艾賽尼派)同住了三年。約瑟夫斯在19歲那年,放棄了這種生活,返回耶路撒冷,並加入法利賽派。
往返羅馬[編輯]晚古時期,約瑟夫斯在加利利的管轄區域圖公元64年,猶太總督腓力斯將當地的猶太祭司解到皇帝尼祿那裡受審。約瑟夫斯於是前往羅馬替他們說項。他在途中遭遇海難,船上600乘客中只有80人生還。約瑟夫斯僥倖得以死裡逃生。
約瑟夫斯在羅馬期間,透過一位猶太演員認識了尼祿的妻子波培婭·薩賓娜。那次約瑟夫斯之得以成功完成任務,珀佩亞委實幫了不少忙。羅馬城的壯觀也給約瑟夫斯留下深刻的印象。
約瑟夫斯回到猶太之後,留意到猶太人對於造反志在必行。他設法使同胞看出,跟羅馬對抗其實只是以卵擊石而已。可是猶太人對此無動於衷。也許由於害怕給同胞看作賣國賊,約瑟夫斯於是接受任命成為加利利行省猶太軍隊的指揮官。約瑟夫斯重整軍隊,訓練部下,儲備糧食,作妥準備對抗羅馬大軍。但這一切都是徒然的。後來加利利被韋帕薌的軍隊攻陷。約瑟夫斯堅守要塞約塔巴他47日,最後仍被羅馬軍隊擊敗。他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他和他的40個戰友被羅馬軍隊包圍在洞中。他們討論是自殺還是被俘,最終決定自殺,並以抽籤的方式決定誰殺掉誰。約瑟夫斯和另外一個人是最後兩個留下的人。約瑟夫斯說服了那個人,他們將向羅馬軍隊投降,不再自殺。約瑟夫斯把他的存活歸因於運氣或天意,他不知道是哪一個。
[4]
[5]
據此產生了著名的約瑟夫斯問題。
約瑟夫斯投降時,他急中生智,預言維斯帕先快要當皇帝;由於這個預言,他只被囚禁而倖免一死。後來,維斯帕先真的當上皇帝,於是釋放了約瑟夫斯。這是他一生的轉捩點。他接著在這場鬥爭中為羅馬人效勞,當他們與猶太人之間的傳譯員和調解人。為了表示對維斯帕先和他的兒子提多與圖密善的感恩,約瑟夫斯將「弗拉維」(Flavius)這個姓氏加在自己的名字之上。
反羅馬的大規模叛亂[編輯]聖經福音書中記載,耶穌曾在預言里論及耶路撒冷及其中的聖殿。僅33年後,耶路撒冷的激進猶太分子決心要擺脫羅馬的枷鎖。這個消息傳到羅馬人耳中,於是他們在公元66年調遣敘利亞總督紹塞斯·迦勒斯率領羅馬兵團前來鎮壓叛亂和懲罰造反分子。紹塞斯的軍隊在耶路撒冷城郊肆意蹂躪,然後在城牆附近紮營。羅馬人採用一種叫做龜甲形連環盾的戰術;士兵將他們的盾牌連接起來,儼如龜背,藉此抵禦敵人的襲擊。約瑟夫斯證實這個策略是成功的。他說:「猶太人投擲的鏢箭從龜背滑落,無法傷害他們。兵士於是可以別無顧慮地破壞牆腳,並作好準備放火焚燒殿門。」
約瑟夫斯說:「就在這個時候,紹塞斯……把軍隊召回。……他無緣無故地從耶路撒冷撤退。」約瑟夫斯顯然並非為了表揚上帝的兒子而把耶路撒冷基督徒期待發生的事記錄下來。因為聖經中記載,耶穌曾經說:「你們看見耶路撒冷被兵圍困,就可知道它成荒場的日子近了。那時,在猶太的應當逃到山上;在城裡的應當出來;在鄉下的不要進城;因為這是報應的日子,使經上所寫的都得應驗。」
[6]
早期基督徒聽從這段話在紹塞斯撤軍的時候趕快逃離耶路撒冷,結果他們得以免受稍後臨到這城的種種苦難。
公元70年,羅馬大軍捲土重來。約瑟夫斯將接著發生的各事生動逼真地記錄下來。當時維斯帕先的長子提多將軍前來要攻下耶路撒冷及其中宏偉的聖殿。城內敵對的派係為了取得控制權而大動干戈。他們採取極端的手段,流了不少人血。約瑟夫斯說,有些人「對內在的災禍深感苦惱,以致情願羅馬人得勝,」希望藉此得以「從國內的種種憂患獲得解救」。約瑟夫斯將造反的人稱為「強盜」。他們不但毀去富有人家的財物,同時還殺死那些被懷疑願意與羅馬妥協的顯要人物。
內戰期間,耶路撒冷的生活情況惡劣到令人難以想像。許多死者沒有人埋葬。煽動叛亂的人「就在死人堆中踏著屍體,彼此大打出手」。他們洗劫平民,為了搶奪別人的食物和財物而不惜濫殺無辜。受害者的哀號不絕於耳。
提多勸諭猶太人棄城投降,藉此保全性命。他「派約瑟夫斯用猶太人的語言跟他們說話,因為提多以為,猶太人可能較易被同胞所說服」。可是猶太人卻怨責約瑟夫斯而絕不領情。提多接著建了一道用尖的木樁組成的牆,把城包圍起來。
[7]
現在猶太人不但絕了逃生機會,連活動也受到限制。飢餓「折磨成千上萬的人家」。持續的戰事使死亡人數有增無已。提多攻陷耶路撒冷時,他並不知道自己正好應驗了聖經的預言。
[8]
他目睹耶路撒冷高大的城牆和堅固的城樓,不禁驚嘆說:「沒有別神能將猶太人從這些保障逐出來。」結果有一百多萬猶太人喪生。
[9]
戰後生涯[編輯]
戰後,約瑟夫斯去到羅馬。在弗拉維家族資助下,他以羅馬公民的身份住在維斯帕先以前住過的大宅,並蒙提多賜給他一筆長俸和許多禮物。在此之後,約瑟夫斯開始從事他的寫作工作。
約瑟夫斯從沒有自稱是基督徒。也沒有參與聖經的寫作。可是,他所寫的引人入勝的古事記卻是深具啟迪性和歷史價值的著作。
政治觀點和著作[編輯]1640年出版的約瑟夫斯著作譯本,翻譯為Thomas Lodge,第一版1602年出版。約瑟夫雖然是猶太人,後來卻是羅馬的辯護者,曾公開指責導致叛亂的猶太人。約瑟夫的著作中曾題及與《聖經》所記載吻合的歷史事件。
《猶太戰史》[編輯]約瑟夫斯最早期的著作是《猶太戰史》,於大約公元75年完成(一般縮寫為JW, BJ或War)
[10]
。人們相信約瑟夫斯編纂這合共七卷的記載,目的是要使猶太人知道羅馬軍隊的強大實力,藉此對企圖造反的猶太人起威懾作用。這部寫作詳細審視從安條克四世攻陷耶路撒冷(公元前第二世紀)直至充滿動亂的公元67年的一段猶太歷史。作為目擊證人,約瑟夫斯論及接著的戰亂;公元73年乃是事態發展的高潮。《猶太古史》[編輯]
約瑟夫斯的另一部著作是《猶太古史》,於大約公元94年完成(一般縮寫為AJ,AotJ,Ant.或Antiq.)。
[10]
這部猶太史籍合共20卷,從創世記的創造記載開始,一直記述到猶太人與羅馬爆發戰爭為止。約瑟夫斯仔細跟從聖經的敘事次序,並附上傳統的解釋和客觀的評論。約瑟夫在《猶太古史》中,記載了關於施洗約翰被希律安提帕收監和處死的事件。除此之外,約瑟夫也曾提及耶穌和耶穌的兄弟雅各,這些都證實了《新約聖經》四福音書的記載。在這本書里他還提到基督徒的概念,約瑟夫斯說:「基督徒從[耶穌]得名,這個派別的人直至今日[約公元93年]還未銷聲匿跡。」
[11]
約瑟夫斯可能首創了「神治國」這個名詞。他提及一種獨特的政府,他寫道:「有些人民把至高的政治權力授予君王,有些授予寡頭統治,還有些則授予民眾。可是,賜律法給我們的人[摩西],卻沒有受這些政治體制所吸引,相反,他所制定的政府形式可以稱為——如果容許我自創一個詞語的話——『神治國』,國家的一切主權和權柄都操在上帝手中。」
[12]
《駁斥阿比安》[編輯]
他的第四部著作是合共兩卷的申辯文,名為《駁斥阿比安》(Against Apion),於公元97年完成(一般縮寫為CA)。這部書反駁一些錯誤的報導,替猶太人辯解。
自傳《人生》[編輯]約瑟夫斯還寫了一部名為《人生》的自傳,這本著作於大約公元99年完成(一般縮寫為Life或Vita);在這部自傳里,他為自己在戰爭期間的立場辯護,並試圖減輕提比哩亞的猶士都對他提出的譴責。
深入了解聖經[編輯]弗拉維奧·約瑟夫斯浪漫主義版畫,出現於威廉·惠斯頓出版的約瑟夫斯著作譯本中約瑟夫斯所寫的歷史記載,有很大部分是準確的。在他所寫的《駁斥阿比安》一書中,他表明猶太人從來沒有將外典包括在聖經之內。他作證說明聖經的準確性和內在和諧。約瑟夫斯說:「我們猶太人並沒有巨量彼此矛盾、互相分歧的著作,……而是只有二十二卷書,(相當於現今希伯來文聖經所含的39部書)這二十二卷書包含了過去的一切記錄;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它們是來自上帝的。」
約瑟夫斯在《猶太古史》一書中為聖經的記載補充了一些細節。他說亞伯拉罕綁住以撒的手腳,打算把他獻給上帝時,「以撒年二十五歲」。據約瑟夫斯說,以撒幫助亞伯拉罕造了祭壇之後說,「『如果他違抗上帝和父親的決定,他當初就不配生在世上了。』……於是他立刻走到壇前,準備作為祭物獻給上帝。」
關於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的記載,約瑟夫斯補充了以下細節:「追趕他們的戰車有六百輛,騎兵五萬,步兵二十萬,都是全副武裝的。」約瑟夫斯也說:「撒母耳十二歲就開始說預言:有一次他睡著了,上帝呼喚他的名字。」
[13]
約瑟夫斯的其他著作對稅務、律法和若干事件提供了不少補充資料。在希律安提帕的生日宴會上,那個在場跳舞、然後請求希律賜予施洗約翰腦顱的女子,約瑟夫斯稱她為撒羅米。
[14]
現今,對希律的認識大都是從約瑟夫斯的著作里得來的。他甚至提及,希律「為了掩飾自己的一把年紀,就把頭髮染成黑色」。文獻資料[編輯]文學作品[編輯]
- The Josephus Trilogy(約瑟夫斯三部曲),由利翁·福伊希特萬格撰寫的小說
- Der jüdische Krieg (Josephus), 1932
- Die S?hne (The Jews of Rome), 1935
- Der Tag wird kommen (The day will come, Josephus and the Emperor), 1942
- Flavius Josephus Eyewitness to Rome"s first-century conquest of Judea, Mireille Hadas-lebel, Macmillan 1993, Simon and Schuster 2001
- "The 2000 Year Old Middle East Policy Expert", 來自Give War A Chance一個章節,作者P. J. O"Rourke
[15]
評論和研究[編輯]
- The Works of Josephus, Complete and Unabridged New Updated Edition Translated by William Whiston, A.M., Peabody, MA: Hendrickson Publishers, Inc., 1987. ISBN 0-913573-86-8 (Hardcover). ISBN 1-56563-167-6(Paperback).
- Per Bilde. Flavius Josephus between Jerusalem and Rome: his Life, his Works and their Importance. Sheffield, 1998.
- Shaye J.D. Cohen. Josephus in Galilee and Rome. His Vita and development as a historian. Columbia Studies in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8 (1979 Leiden).
- Louis Feldman. "Flavius Josephus revisited. The man, his writings, and his significance." Aufstieg und Niedergang der R?mischen Welt 21.2 (1984).
- Steve Mason, Flavius Josephus on the Pharisees (1991 Leiden).
- Flavius Josephus: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10 vols. in 12 (Leiden, 2000–).
參見[編輯]
- 約瑟夫斯問題
參考與注釋[編輯]
- ^ Plagnieux, P. "Les sculptures Romanes" Dossiers d"Archéologie (2001年1月) pg 15
- ^ Louis Feldman, Steve Mason. Flavius Josephus.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1999.
- ^ 參看,約瑟夫斯撰寫,Jewish War,I.3
- ^ Cf. this example, Roman Roulette.
- ^ The War of the Jews III. 387-391
- ^ 參看路加福音21:20-22耶酥對他的門徒發出的警告。
- ^ 參看路加福音19:43
- ^ 參看路加福音21:5,6,23,24。
- ^ 約瑟夫斯,Jewish Wars VII. 1,V. xi:1
- ^ 10.010.1 Stephen L. Harris, Understanding the Bible, (Palo Alto: Mayfield, 1985).
- ^ 《猶太古史》,第18冊,64(iii,3)。
- ^ 參考《駁斥阿比安》,第2卷,164-165頁
- ^ 參閱撒母耳記上3:2-21。
- ^ 參見馬可福音6:17-26
- ^ O"Rourke, P.J. Give War a Chance. Vintage, 1993.
外部鏈接[編輯]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Josephus維基語錄上的相關摘錄:弗拉維奧·約瑟夫斯- Resources &> Second Temple and Talmudic Era &> Flavius JosephusThe Jewish History Resource Center — Project of the Dinur Center for Research in Jewish History, The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 William Whiston翻譯的約瑟夫斯著作
- 古騰堡計劃中Josephus的作品
- 約瑟夫斯作品-Swartzentrover.com
- Flavius Josephus, Judaea and Rome: A Question of Context
- PACE Josephus: text and resources in the Project on Ancient Cultural Engagement at York University
- Flavius Josephus —livius.org
- Josephus Flavius at Jewish Virtual Library
- 小德蘭 約瑟夫的見證
- 歷史學家約瑟夫對耶穌的記載
首先,以色列族名稱的來源是約瑟父親的第二個名字,而以色列族之後的十二個支派和利未人均來自於此,並且其中有兩位是約瑟的兒子,因照族譜,約瑟的確很重要。
並且,約瑟因為自己兄弟的私慾而被迫為奴,憑著上帝的庇護稱為埃及宰相,並且靠著上帝的旨意治理埃及不受饑荒的侵害,並且救濟了為食物所困的父親一家,使以色列族在埃及有了繁衍生息的基礎,這使得「出埃及記」中以色列除了婦女兒童具有六十萬的人口,最後在上帝的賜福中成為大國,從歷史來講,約瑟的慷慨和大度是這一切的因始。
約瑟對以色列民族具有極大的鼓舞作用,在他生命中最後的時光,他憑著對上帝應許的信心,留下「把自己的骸骨安葬在上帝賜福之地「的遺訓,這使得曠野中同亞瑪麗人作戰的以色列人受到了很多的影響,最後,以色列人得到了上帝的賜福,並且遵照約瑟的吩咐去做。聖經新舊約中,對人物生平進行詳細記載描述的,沒有描寫過錯或罪惡的人物(當然是從聖經描寫的角度看對神的過錯),全書只有2個,一個是新約的耶穌,一個就是舊約的約瑟,你說約瑟有多牛。
文學形式方面人物塑造的成功吧
反正我小時候十來歲的時候讀聖經,約瑟和聖彼得是少有的兩個我能產生共情感的人物
約瑟在埃及政治場的發跡也使閃米特宗脈從神話真正走向了傳記(是不是歷史另說),在他身上開始真正有了作為「人」的祖先的意義
不過這種舊約中少見的人本主義光芒被摩西自己後來的神跡式敘述毀掉了,之後的舊約就變成了屬人的世界與天啟先知體系的敘述方式,可讀性也大減
如果沒有約瑟,以色列人可能不會在遍地的饑荒當中活下來;如果沒有約瑟的吩咐,以色列人入埃及後可能與埃及人同化,就不會繼續從事畜牧業工作,這樣也不會引起法老的不甘心,之後就不會出埃及了。可以說許多許多的如果,但最重要的是,在那個邪惡淫亂的世代,約瑟這樣一個願意侍立在神面前單純受教的人,這樣一個在亂世中的見證,怎能不重要,怎能不被神所紀念。任何一個義人,神都不輕看。
推薦閱讀:
※以下這句話是《聖經》里的嗎? 如果是,是出自哪一章哪一節?
※如何評價《聖經》的文學價值?
※考古發現亞當、夏娃骸骨,是真的嗎?若是真的現在情況如何?
※耶穌十二歲就有了神通,把水變酒,可是後來直到三十多歲才出來傳道,那中間這十幾二十年他都作了什麼?
※說起心靈雞湯,聖經是不是一碗巨大的心靈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