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吉長屋」的採光是怎麼解決的?實際效果怎麼樣?

感覺現有設計室內非常「幽暗」,光強會不會太弱了?


謝邀。

此屋為安藤さん(安藤先生)親力親為。

在京都留學時放假遊歷四方,慕名而去過一次。

要弄清楚一棟建築,首先要聽聽設計出這棟建築的人的想法。

住吉長屋恢復房屋與自然的統一,尋求一種最初原始的感覺,也就是說,日出與日落之間的光芒不可多得。

住吉長屋的採光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樣神通,只是非常柔和的體現了自然的日出日落,不會刻意去強烈照明。

「無論如何,我人生最後的工作一定是蓋住宅,這是我唯一也是最強烈的堅持。」並堅持清水混凝土盒子與光影的組合。

利用盒子格進行對太陽光的傳射。

採光效果根據太陽的光芒而定柔亮而不強烈。

畫的有點潦草

採光效果明而不強烈,正是體現自然平衡的最佳式。


謝邀。

採光的手段和效果上面已經分析得很充分了。然而光線強弱和充足與否是相對的,談這個得談談日本民族性格和日本建築的審美。

且不說住吉長屋外面封閉肅殺裡面開敞感性簡直就是日本人暗勁兒使得皮褲衩兒都撕了表面還不動聲色的性格寫照,日本民族向來以「幽暗為美」,所謂「陰翳」。因為舊時的條件日本民居不得不陰暗,直到後來日本人在陰暗中體會到自然的美,進而為美利用陰暗,玩賞陰暗。谷崎潤一郎曾說:「雖然我們並非一概排斥閃閃發光的東西,但我們喜愛深沉暗淡的東西,而不是淺薄鮮明的東西。」說得很直白了。

所以住吉長屋的採光對於屋主來說大抵是恰如其分了,但這樣的「幽玄」之美在別的民族看來,很難說一定是令人愉悅的。住宅氛圍來說「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才是最通俗普世的吧。


謝謝邀請,受寵若驚。關於住吉長屋,已經有太多高人分析過,關於空間、關於光影、關於生活方式。

安藤大師代表作,回答這個不由得讓我緊張,我不是安藤粉,在到了大阪郊區的光之教堂之後差點轉黑,幼小的心靈受到傷害,從此認為安藤的設計不過是賣家秀。但是多年的社會主義教育告訴我,我不能這樣想,大師必然有其過人之處,我是如此渺小,不好也得說好。於是跟同學們一起快樂的拍起了照,回來整理照片,大家一致得出結論,我們的拍攝水平太差。圖稍晚些上,在硬碟里。

回到正題,住吉長屋可能建築學出身的都做過它的分析,題主之所以有疑問,我猜測題主跟我一樣,覺得光線暗透了,對不?看來看去都沒看出它哪裡好,對不?這就對了!我有這個想法很多年都不敢說出來,怕被同學老師噴,這裡沒人認識我,終於可以說實話了。

但是有幾點,我也要說:

1.住吉長屋建造於1975-1976年,四十年過去,看上去仍然不過時的材料、立面、構件,還掀起了一陣清水混凝土的風潮。

2.挖中庭採光的手法並不新奇,但這個挖的確實不錯,最大程度引入光線的同時,讓室內外模糊了界限,室內不壓抑。室內採光原因不光是陽光有殺菌作用,更重要的,是陽光帶來的積極心理感受,就是所謂的寬敞明亮,寬敞和明亮相輔相成。這個中庭,就起到這樣的作用,不是簡單的有多少光線進來可以衡量。

3.上廁所要打傘的問題,要是真有頂,室內感受就不一樣了,這段被模糊的空間就會被定義為室外,而光影效果也不及現在,我支持連廊無頂。

4.一個小小的建築,被大家惦記著幾十年,不管是好的壞的,建築師都是開心的,我也希望能留下這樣的建築。

以上是個人拙見,歡迎大家討論


謝邀

安藤忠雄說過「我所追求的是這樣一個空間:對外封閉,但通過光線在內部造成戲劇性效果。」

安藤忠雄對光線的運用源於日本傳統的數寄屋茶室,喜歡用一束不經意的光線刺破昏暗。

住吉長屋的牆面都開有為通風的小地窗,與相鄰住宅之間有10cm的縫隙,通過這個縫隙就可以通風,是一座沒有空調裝置也能舒適生活的節能型住宅,同時也起到一定的採光作用。住吉長屋的立面嚴格對稱,不僅使建築有均衡感,而且也讓處於傳統長屋區的建築保留一定傳統觀念

和傳統長屋相比,安藤忠雄把住吉長屋處理得更為封閉,來突現內部光線的豐富性。光影是組織空間的重要因素,讓光撒向牆與柱的間隙,直接塑造空間,取得神聖而親密的效果。牆體在光的作用下變得抽象了。同時,住吉長屋凹入處的牆板將光線反射到街道上,光線成為這座內向式住宅與街道相聯繫的調節器。

------------------------分割------------------------

我上午稍微找了些圖片來解釋室內採光 應該明了了些

http://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828475279 網址在這


瀉藥先

·······························

首先表達一下個人觀點,安騰也只是個人,當然他在建築造詣跟理解上要比我們這幫平民設計師要超前一些,深刻一些。但大師的作品,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會讓人覺得舒服。

再說住吉長屋,本人也是偏愛清水混凝土的,算是小時候在爛尾樓里玩兒出來的情懷,混凝土、木材、玻璃、石條都是我偏愛的元素。該建築主要也是這些建築材料,會給人一種比較親切自然的感覺。說回正題,關於採光的解決

這兩條黃線也就是代表太陽光的照射方向,當然垂直照射的時候就不需要解釋了。兩邊寢室的外牆壁可以起到反射光線的作用,可以使得中庭部分得到良好的採光,無論是在上午還是下午,都會有較好的光源。即使通過反射的光不如直射那樣能到達刺破黑暗的效果,也可以在視覺上給予人溫暖的感覺。

住吉的長屋牛逼的點不在於採光,而是安騰在把建築對外整體封閉的同時,通過完全敞開的中庭室外的大自然引入建築內部,而中庭也成了建築與自然連接的紐帶。光這個元素只是一個點,還有風、雨、雪、空氣。方案解決了各個空間的需求,建築內部和諧均衡,與自然的完美融合。

下面是個人覺得會讓人覺得不舒服的地方,死忠粉勿噴,純屬個人喜好,歡迎討論。

就是橫在中間的那條連廊,當然連廊的存在是必要的,是為了連接兩側房間,進而使建築成為一個整體。也能有效的避免大自然的元素在中庭部位過載,讓建築與自然分割開來。但是這樣一個厚重的連廊給在樓下的人來說是很沉悶壓抑的。這是不可否認的一點。

這裡就要提到另一位建築大師,心中的光影建築的一哥貝聿銘了,舉一枚蘇州博物館的玻璃天窗的例子

如果住吉的長屋的中間連廊,採用木質的格柵條的形式,會不會少一些泰山壓頂的壓抑呢。並且光線也會更好一些。質感也會輕盈一些。這只是一些個人的想法。

先為人,而後才是建築師。不是大師的作品就一定是完美無瑕的。

不過,話說回來,76年的作品,現在看來都是很驚艷的。

以上!


謝邀!同感樓上!學到住吉長屋時候感覺自己發現了我們大學這些不知是省錢還是設計的混凝土盒子的鼻祖,同時覺得果然是大師,那個年代就出這種設計簡直厲害的不得了,見了光之教堂以後差點粉轉黑,玩不膩的混凝土盒子和執著於那刺破昏暗的一束光,內心告訴自己「你不懂,你太嫩」。

採光並不算差,日本房子多東西朝向,住吉長屋就是朝東。

2樓的兩間房間作為寢室都可以受光照,午間中庭可以受光照,

自己現在住的公寓就是朝東的,上午光照充足,中午開始幾乎就照不到日光了。

應該不好說是住吉長屋採光的問題,日本的住房大多採光也就這樣了。

日本的民房,一戶建,也不常見在南北開窗的,南北的窗和基本都是小的通風用的窗。

住吉長屋東側開窗會破壞整體美感,而除了東側以外西南北都緊貼其他民房,根本無法採光

這樣的採光方式個人認為處理的非常完美,保持了整體美感又合理的處理了採光。

同樣,開中庭的做法模糊了室外的概念,日光也使得室內並不壓抑。安騰先生追求了對外封閉,又為建築內的人帶來了積極的感受,很棒的設計。

考慮到建築所處的位置,這樣的採光已經非常得當,內部光線的豐富變化也使得整個環境富有意境。棒棒噠


謝邀,作為一隻並沒有任何經驗的學生並不敢妄加評論。

個人覺得日本許多建築追求的都是一份禪意。如果沒有真的到建築中親身體會,光憑藉文字和圖片很難確切的感受到那個建築空間真正能帶給自己的感受。昏暗或曖昧的光線都是建築師使用的一種手法。個人以為在建築的設計中,最高一層的追求就是感受二字。無奈現在在學校里很難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而荒廢了大把時間。

大師的作品必有過人之處但是凡事都要在客觀的角度去看。

雖然沒能解決你的問題,但是很感謝你的邀請。


謝謝邀請,個人認為,業主既然選擇了這裡,細長的空間本來就有很多不利。設計師一方面追求自己的理念,一方面還要盡量滿足業主要求,所以我覺得這種處理手法是這塊地形的最佳解決方式,再請一位建築大師來設計不一定就會有更好的結果。個人拙見,還是學生未畢業,看看就行了。


安藤曾今說過,在他小時候有過一個記憶,就是臨近傍晚,他在一個老房子里看書,也是在一個光線較暗的空間里,當時有一束夕陽的光線照射進來,他就在這束光下看書。他當時是很享受這一過程的。這也影響了他設計住吉長屋。每個建築設計都應該抓住主要矛盾,解決主要問題。

而在這裡,中庭主要就是為了解決採光問題而設計的。


謝邀,知道但是不怎麼了解,應該是天窗跟正面的大面積窗口,還有裡頭的人工燈光,兩邊的建築如果太高大的話一天的日照時間基本就可以忽略了,要知道中國光照時間是有規範的,詳情見參《民用建築設計規範》這建築在中國通不過審核或者會被當違章建築拆了,不拆兩邊建築的採光也會被它影響,還有日本雖然人多地少地震頻發,高層建築少,但是個人覺得沒必要建這種建築,擠得慌,再說日本的地價能高過北京?本人強迫症,看著這棟建築及其不舒服


謝邀!大師的建築多半還是傾注了許多個人情感和感性色彩的,營造的意境真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謝邀。第一次收到這種專業知識回答帖,受寵若驚。首先安藤是建築界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個人很喜歡他的作品,以及他的清水混凝土情結,就像我自己有中式建築情結一樣。住吉長屋對外沒有設置一個窗戶,但是由於中庭的設置,進入內部會意外發現,屋內意外明亮。又因為它本身面積小,所以這個中庭設置在中間還是夠自然採光的,安藤鍾愛這種光與影的效果。具體在貼吧有個牛人分析的,施工圖啥的都畫出來了,大家可以看看。http://tieba.baidu.com/p/2314696990


謝邀,也就是切掉部分長屋,插入表現抽象藝術的混凝土盒子。光線從天空射入院中,在牆上和院子里投下深深的陰影。


謝邀。

住吉長屋平面是一個簡單的矩形,整個建築對外封閉。但是矩形被分成三等分,中間是一個開放的天井,住宅所有的房間全部朝向這個天井,便是這樣將光引入室內。

實際效果沒有親自見過,尚不明確。不過,對於住宅來說,應該是夠了的。


吐槽一下,之所以設計成這樣不就是為了解決採光,甚至不惜拋棄擋雨問題么?


推薦閱讀:

目前 BIM 的應用和前景如何?
求助,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國家標準建築給水排水設計規範管理組,排污管從卧室穿越?
各類工程(建築工程、橋樑工程、安裝工程等)中的鉸接是如何實現的?
連梁配筋中,交叉斜筋的作用是什麼?
BIMer,你在做什麼?

TAG:建築 | 建築設計 | 安藤忠雄 | 建築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