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鳥類在地面上沒杠過哺乳動物是必然還是偶然?
鳥和哺乳動物都是兩心房兩心室體溫恆定代謝旺盛的動物,我覺得他們基礎戰鬥力應該是相似的。 鳥有些降低戰鬥力的特徵,比如體型不夠大、骨頭不夠結實、無齒、前肢沒爪、腦子小、卵生等,但是個人感覺這些都是為了飛鬧的,如果不飛的話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啊。
而我認為鳥有一個很大優勢是直立行走,同等質量下個子高、視野好、靈活而且解放出前肢可以有很多用途,人跟動物杠正面的時候不就是靠得直立行走么。。。恐龍本來也是這麼走的啊。。。哺乳動物居然拋棄了這麼好的技能改修四足獸方向,結果後來藍星人重新發明出直立行走之後就把它們團滅了。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想當年鳥類果斷放棄飛行路線,專心發展地面系,充分發揮直立行走的優良傳統,儘快rush出更穩定的直立體型和更有用的前肢兩個技能,跟當時還只會偷鳥蛋吃的哺乳動物正面死磕,有沒有可能幹掉四足獸,甚至搶先發展出類似人類這種一統全球的bug存在? 暫時先假定保留卵生設置吧。。。否則你們要說這就是哺乳動物了。。。但是禁止哺乳動物用偷蛋這種惡劣手段。 ================================= 應一小撮以人類為首的哺乳動物要求,解鎖偷蛋技能。。。想偷你們就偷吧。。。
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首先在偷蛋這個問題上,其實意義不大,相信沒有人認為鴕鳥蛋會被老鼠一類的小動物偷吃吧,實際上像象鳥,恐鳥,駭鳥這類尺寸的鳥蛋,很可能除了人類以外任何其他動物都擼不動,而現代鳥類孵化和護巢的行為也使我們相信在食肉鳥類幼崽階段被gank掉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 。
陸生鳥類被哺乳動物取代很可能是其他原因。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在單純的戰鬥力上鳥類比起哺乳動物其實是佔一定優勢的,鳥類的奔跑速度更快,高個子和大眼睛帶來的是視野的優勢,鳥類的紋狀體腦系統實際上效率更高,腦量比老鼠大不了太多的烏鴉擁有的是僅次于海豚和類人猿的智力,羽毛賦予的是一定的偽裝和溫度調控能力,兩個胃可以讓鳥類能夠像反芻動物一樣快速進食,氣囊使鳥類可以高效的呼吸,我們無法找到足夠的有關早古近紀鳥類循環系統和生殖系統化石依據,但是現代鳥類的四心室無動脈導管無潘氏孔以及單生殖系統的設計比起哺乳動物來說沒有明顯弱點,比起爬行動物簡直是高到不知哪裡去了,現實中被公雞追過的人也不少,同尺寸的鵝對狗簡直是虐殺,本人也曾經在向海拍攝丹頂鶴時被丹頂鶴幼崽偷襲,在相機上留下一個深深的口子。
進化過程中,如果排除掉戈爾貢龍之類的長羽毛的霸王龍以及在蒙古高原上高度特化的二連巨盜龍(和侏羅紀公園的主角屬同類),已知的最大鳥類可能也只有隆鳥和恐鳥,這兩種性格溫順的在島嶼上特化的鳥類都是鴕鳥的近親,食物鏈上和非洲象類似,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鳥類就沒有進化出非洲象那樣的巨型的陸地巨無霸呢?
事實上很可能是在競爭過程中的其他原因,自古近紀以來,基本上所有從非洲大陸遷徙出去的生物,包括非洲人在內,都能夠在其他大陸佔據主導地位,其原因很可能是非洲的廣大稀樹草原和交替的雨季旱季給予了大多數動物每年一度的遷徙機會,再加上熱帶雨林地區的一個緩衝和基因種子庫,使得非洲大陸成為了古近紀動物進化最大的試煉場,而哺乳動物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里從地下的穴居動物成長為地面上的霸主,一開始一無所有的哺乳動物比起當時佔領地面的陸行鳥類唯一的優勢,就是嗅覺,敏銳的嗅覺可以使哺乳動物更容易發現食物,也可以更快的發現對方的gank,及時換線 。
哺乳動物的另一個優勢是穴居帶來的更高的社會性,俗話說中單打的爛,只能靠團戰,哺乳動物自從被恐龍趕到地下以後,只能依靠群居和協作才能保證群體的生存,而古近紀的鳥類也不排除群居的情況,然而沒有經歷過屌絲生活的物種顯然不可能具有哺乳動物那麼高的覺悟 。例如,在群體受威脅時,派幾個個體分頭逃跑,用它們的犧牲換取種群的生存這種事,在哺乳動物以外,可能只有昆蟲能做出來,哺乳動物的生理決定了他們可以在繁殖期讓後代集中管理,而不像卵生動物的各管一灘,這樣能夠提高群體的效率,也更能提高社會化的程度,相反,鳥類的蛋和幼崽雖然能夠得到足夠的保護,但是在非社會化鳥類中,面對群居的哺乳動物依然很難保證後代的安全。這樣綜上,在地面戰爭中,雖然一開始鳥類佔據了決定性地位,然而面對漸漸戰鬥力增強的哺乳動物的團戰,開始漸漸失利。直到哺乳類進化出類似狼這樣的中型群居食肉動物以後,沒有任何陸生鳥類能夠面對狼群的團隊合作,於是在競爭中無奈交出了食物鏈頂端的位置。
鳥類統治地位的被推翻很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免疫系統的效率低下,本人在養雞過程中的感覺是,雞對疾病的抵抗力遠比豬要弱,鳥類沒有成型的淋巴結,依靠法式囊帶來的細胞免疫能力很有限,同時或許是祖先吃腐肉和殘渣在地下長大的緣故,哺乳動物的免疫力非常強。雖然鳥類對創傷的耐受能力很強,然而面對病原體等卻非常脆弱,這也是鳥類在各種病原體泛濫的非洲被擊倒的原因之一。
再補充,還有一點可能是最重要的,那就是鳥類的消化系統實際上效率很低,沒有牙齒和唾液,而且消化道又短,再加上本身代謝速率又高於哺乳類,這要求鳥類每天都必須攝取大量的食物,在食物充足的中生代尚且可以,然而到了資源匱乏競爭激烈的新生代,只有南美洲和某些小島上能給鳥類那麼多的食物來揮霍,在非洲,很可能大部分鳥類都在吃不飽飯,而食物又被群居加穴居的哺乳動物偷吃還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滅絕了。
相關回答:
為什麼鳥類沒有進化出海生的種類? - 知乎
鰭腳類會成為海洋霸主嗎? - 知乎
大力出奇蹟:是不是大型哺乳動物都分布在陸地和海洋,沒有分布在天空?為什麼?
1.並不是戰鬥力越強越能統治世界,獅子老虎都沒能統治世界2.能飛幹嘛還要去戰鬥。你知道戰損么?你知道每年死於戰鬥/捕獵的獅子老虎有多少?能無需戰鬥也活得豐衣足食不是最理想的生活么?自從會飛以後,很多鳥類已經成為把社交、戀愛與音樂作為生活重心的物種了,和你們地面上那些整天為生計奔波忙碌的比起來完全沒有壓力好不好!
先答題:
鳥和哺乳動物都是兩心房兩心室體溫恆定代謝旺盛的動物,我覺得他們基礎戰鬥力應該是相似的。鳥有些降低戰鬥力的特徵,比如體型不夠大、骨頭不夠結實、無齒、前肢沒爪、腦子小、卵生等,但是個人感覺這些都是為了飛鬧的,如果不飛的話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啊。----------
不飛的鳥就是鳥的祖先恐龍。而我認為鳥有一個很大優勢是直立行走,同等質量下個子高、視野好、靈活而且解放出前肢可以有很多用途,人跟動物杠正面的時候不就是靠得直立行走么。。。恐龍
本來也是這麼走的啊。。。哺乳動物居然拋棄了這麼好的技能改修四足獸方向,結果後來藍星人重新發明出直立行走之後就把它們團滅了。------------------------哺乳類一個優勢是脊椎能上下扭動,因此形成了極高的機動性,快速奔跑依賴這個。恐龍2足行走是為了克服他的脊椎不能上下擺動導致的。而且哺乳類以前是不會直立行走的,談不上放棄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想當年鳥類果斷放棄飛行路線,專心發展地面系,充分發揮直立行走的優良傳統,儘快rush出更穩定的直立體型和更有用的前肢兩個技能,跟當時還只會偷鳥蛋吃的哺乳動物正面死磕,有沒有可能幹掉四足獸,甚至搶先發展出類似人類這種一統全球的bug存在?
-------那還進化成鳥幹嘛?那不就是他的祖先恐龍么,那個時代四足獸根本發展不起來啊,但是中生代末期被外掛團滅了。團滅以後這種設定就沒了暫時先假定保留卵生設置吧。。。否則你們要說這就是哺乳動物了。。。但是禁止哺乳動物用偷蛋這種惡劣手段。
這個設置沒必要,能產仔的蜥形綱動物多了去了,叫卵胎生
現狀:
新生代實際上應該是哺乳-鳥類時代,而不是哺乳動物時代。鳥類的物種數比哺乳類多的多。是四足總綱下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這種意義上似乎可以認為鳥類更為成功而且現在似乎可以認為這兩個類群的競爭並不特別激烈,生態位重合的比較少,基本上一個主導天空,一個主導陸地,激烈爭奪的位置主要是樹冠,目前大部分樹冠為鳥類佔據。而未來可能各自強化各自的領域。
鳥類是中生代恐龍里出現的,是蜥形綱的一部分,那時候正是地面生態位競爭極其激烈的時候,有牙齒和爪的鳥,和恐龍競爭中沒有取得明顯優勢的。鳥選擇了向競爭不激烈的天空發展,犧牲了牙齒和爪。那時候主導天空的翼龍,構造比鳥類原始的多,鳥不斷的蠶食翼龍的生態位。而那時候的地面在先進的恐龍統治下,哺乳動物只能在地下穴居。白堊紀末的災變,恐龍滅絕了,翼龍也沒了。底下的哺乳類終於有機會爬上地面。我認為鳥類過的比哺乳類好。鳥類長得比哺乳類美的多呀。有些種類的形體,放在哺乳類,分分鐘被滅絕。絕大部分鳥類求偶,一不看個頭、二不看蠻力、三不看性功能,追求的幾乎是人類才追求的東西,比如更漂亮的羽毛,喉嚨,舞蹈。。。,我認為能說明鳥類面臨的競爭不如哺乳類激烈,因為他佔據了競爭最不激烈的生態位,以至於他們有此等閑心。新生代的鳥類往地面發展,按照目來算其實數量挺少的,我個人偏向於陸地對鳥類吸引力不大。因為天空太舒服了。鳥類是蜥形綱里高度特化的類群了。一般來說,特化程度越高,其進化過程中輻散能力就越差些。鳥高度特化了嘴和前肢。除了佔據天空,對地面需求小以外,我個人覺得鳥類沒能在地面佔據主導與此有關。爪和牙齒過早的消失了(記得是中生代就消失了,這樣鳥類的前肢和嘴的進化路徑就嚴重受限了,形成不了太大的多樣性),新生代的鳥類都沒有爪,在哺乳類剛從地下鑽出來,來不及把結構整理好,鳥憑藉堅硬的喙,打時間差在地面強盛過。但是後來鳥喙沒能競爭過帶指的前肢和牙齒。帶指的前肢和牙齒,進化中幅散能力比鳥喙和翅膀強的多了。說起來,蜥形綱和合弓綱的戰爭延續了三億多年。在二疊紀,合弓綱曾經強大過,二疊紀末大滅絕後,蜥形綱崛起,合弓綱動物被趕到地下過穴居生活。整個中生代,蜥形綱佔據主導,他們不僅是地面的霸主,還兩次成功的統治天空(翼龍和鳥),數次進攻和統治海洋,海生爬行類前赴後繼,魚龍蛇頸龍滄龍相繼統治海洋。合弓綱進化出四個空腔的心臟,恆溫,蜥形綱(至少部分恐龍,和鳥)後來也進化出了四個空腔的心臟,恆溫。合弓綱的進步種類脊椎上下擺動靈活,蜥形綱的進步種類雖然體脊椎不能動但採用雙足行走克服缺點,並且呼吸有高效率的氣囊系統。和進步的蜥形綱動物相比,哺乳類視覺和色感知能力都是極差的。若不是6500萬年前的大滅絕,合弓綱可能沒出頭之日了。大災難後,地面的蜥形綱動物被摧毀,留下了巨大的生態位空缺。進步的合弓綱動物哺乳類終於迎來的機會,從地下出來,和天空下來的鳥類爭奪地面。蜥形綱的進步種類只剩下鳥了,基於天空的特殊性,他們對地面的渴望可能遠遠小於哺乳類。
未來(不考慮人這個bug):雖然現在有物種數量優勢,但是,從分子生物學角度說,現存鳥類的基因差異可能還不如一個食肉目。這是不小的風險。鳥類本身也過於特化了,前肢的幅散進化能力基本沒有了,牙齒退化了,要再進化出能和哺乳類的牙齒競爭的咀嚼器官有難度。現狀也可以看到,新生代的鳥類,嘴巴怎麼進化也離不了喙,前肢怎麼進化也就是翅,無法產生進攻和捕食的能力。哺乳類現在雖然數量上小於鳥,但是和以前的蜥形綱一樣,嘗試進入海洋,並且成功了(鯨),嘗試進入天空,也成功了(翼手目)。蝙蝠的歷史很短,但已經是哺乳類的第二大目。開始蠶食鳥類的生態位。如果新時期蜥形綱和合弓綱競爭中派出的隊員是鳥,在遙遠的將來可能會落敗。過於特化的類群會限制進化方向。不過蜥形綱還有特化種類低,潛力大的類群,比如蜥蜴。中生代晚期蜥蜴曾經用了不到一千萬年進化成海洋霸主滄龍,可見潛力巨大。蜥形綱未來的秘密武器或許是這個。。。。。你以為鳥類是點了飛行的天賦才打不過哺乳動物,其實是鳥類的祖先打不過哺乳動物的祖先才點了飛行技能避風頭.
這個問題真是難以回答,生物進化都是一個個意外導致的,天知道為什麼最早的鳥類始祖要放棄地面飛向天空,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最早的始祖鳥沒有意外進化出可以滑翔的特徵,那也就會變成一種地面生物,通過釋放了前肢和古猿人一樣成為利用工具的智慧生物,在進化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條康庄大道,改變了整個星球的生態,和人類成為了對立而又合作的存在,人類也不在是地球上的霸主,也許最後就會變成這樣。
人類,人類!那些醜陋的肉球,既沒有我們鴉人絢麗的羽毛,也沒有鋒利的爪子,曾經用棍棒,刀劍,火槍妄圖打敗我們,歷史不止一次的證明這只是人類的一廂情願!我們!鴉人才是這個世界的統治者,人類只配給我們梳理羽毛!
「小雞崽子!又在看!!再看我不拔光你的羽毛!」一隻身材高大的鴉人不知什麼時候站在了小鴉人的身後,一把奪過遙控器,關掉了電視。
「粑粑!它們說得對,人類都很沒禮貌,而且光溜溜的很噁心,鴉人才是最厲害的!"
大鴉人還不等小鴉人說完,躬身用喙啄了一下他的腦殼,叼下來一小撮羽毛,疼的小鴉彈了起來。
」你要是再去看這種亂七八糟的玩意,老子就把你送到人類那裡去,想要好好生活,就和人類保持和平,不然誰都活不了,你忘了你鴉祖是怎麼死的了?「
」我不管,粑粑你最討厭了!「說完小鴉就跳下橫木,站在木樁上,頭也不回的消失在人造樹屋的下面
」雞崽子!早知道你這麼不聽話,當年就該把你賣給人類煎蛋吃,還能換回來點稀罕貨。「大鴉人嘟嘟囔囔的,一邊收拾行囊一邊嘮叨:」要不是住在邊境,誰會喜歡和人類打交道。「
說罷,他落在樹屋下的車庫,開著一輛滿載貨物的卡車,向人類城邦駛去,又是一個貿易周,離開鴉人城的路上,有越來越多開著小車的商販,一同前往邊境不遠處的小城,在那裡,人類與鴉人保持著的貿易往來,這座大陸上擁有為數不少的這種小城,在鴉人和人類數千年的摩擦中頑強的存在了下來,熱鬧的市場和旅店,好像呈現出和平的景象,也只有在這裡,人類與鴉人才能平等的往來,造就這一切的並不是武力,宗教,政治和愛,而只是商業。
大鴉人一邊開車一邊用喙上的出氣孔打著哨子,他雖然並不喜歡人類,但是很喜歡做生意的感覺,每次能和人類做好買賣,就好像顯示著自己擁有高於其他鴉人的天賦,畢竟能和異族溝通往來並不是簡單的事情。鳥類就是獸腳類恐龍進化而來的,你說的這些rush特徵哪是進化,明明就是退化啊簡單思考一下恐龍如何滅絕、哺乳類如何興起就會得出結論:鳥類是會輸的恐龍滅絕後,是有鳥類做出過放棄飛行,特徵變得類似題主所說的情況進化的努力的。下面說一個新生代鳥類放棄飛行,地面發展的例子:南美洲的恐鶴
200萬年前的上新世末期,巴拿馬地峽隆起,南北美洲被連接起來,北美的各種哺乳類——包括美洲豹和美洲劍齒虎開始氣勢洶洶地向南方挺進。由於北美洲和舊大陸一樣在數千萬年間歷盡滄桑變化和物種間的激烈競爭,久經考驗的北美動物也使得「天堂」中的南美動物看起來像是溫室中的花朵。在各方面都處於劣勢的有袋類自然難以與這些強大的入侵者相抗衡。
於是,很快地,袋劍齒虎就和眾多南美土生動物一起被扔進了生物史的垃圾堆。也許更應該令袋劍齒虎汗顏的是,它們始終沒能鬥倒的老對手恐鶴卻成功地繼續生存下來,不僅一度移民北美,而且一直堅持到了大約1.5萬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在這項生存實驗中,鳥類至少比這些高度特化的劍齒有袋動物更具備競爭力,恐鶴完成了頂極掠食者的成功轉型。綜合來看,鳥類全面地面發展,競爭力大約相當於有袋類脯乳動物的水平。進入天空才是它們最優選擇。參考資料:恐鶴_百度百科變異是隨機的,自然選擇決定了進化的方向
並不是杠不過而飛上天,而是因為飛上天,不需要再和地上的杠了。由基因的突變方式可知,進化是具有不定向的,大自然會將不合適的全部淘汰,但大自然並不會自己產生所有適合物種。產生是靠基因突變。所以,本來,大家都在地上,哺乳動物沒有比鳥的祖宗厲害到哪裡,然後,鳥的祖宗突然會飛了,然後就飛走了。
不和你玩了,88。
石器時代有千千萬萬個會合作的貝爺啊!
你們想想這種戰鬥力_(:з」∠)_
小鳥們再不飛不就得滅種了………………………………………………………
經評論區提醒。。。補一下一開始其實我是不想飛的,畢竟不能你們哺乳動物讓我飛我就飛不是。再說局面也還是在我們威武霸氣的恐龍哥哥這邊的嘛。就算是你們這些可恥的哺乳敗類開掛,召喚了小行星撞擊地球!我們也還有優秀的恐鳥一族嘛……
等等。。。那邊的猴子你們幹什麼?我了個去,那幾個穿著傻~的外星人到底把你們怎麼了?!! 你們怎麼能放棄了高貴地球生物一對一的優良傳統!
卧槽(#?Д?),你們怎麼會耍火了!
……………………卧槽(#?Д?),斧頭!……………………卧槽……卧槽……我…………我編不下去_(:з」∠)_飛行不是更大的優勢嗎?哺乳類想飛結果只出了個蝙蝠。。。
這種生物界的論武帖也算是熱門話題了~~
我來提供另外兩種比較的思路。
第一種,如果陸地鳥類和獸類最強掠食者難以比較的話,我們可以比較陸地最強草食者來確定這兩種動物設計路線的好壞。很顯然草食哺乳動物是佔據優勢地位的,強大的偶蹄目動物都有著逆天的消化能力補充能量,強大的運動能力躲避肉食者的追殺乃至奮起反抗,甚至還進化出了大象河馬熊這種什麼都吃打起架來還戰鬥力爆表的物種。而鳥類則沒有能與之對應的物種。鳥臀目恐龍倒是很吊,三角龍那坦克般的存在代表著恐龍時代草食動物的最強戰鬥力,但鳥類好像是從蜥臀目進化來的,跟鳥臀目恐龍也沒啥關係。。。最最可惜的是他們也跟著其他恐龍一起滅絕了,只是用霸氣的頭骨留下了那個時代的傳說~~
還有第二種思路。羊膜動物中合弓綱後代只有哺乳動物一種了,但雙孔綱的後代可不止鳥類一種,還有其他陸地動物與之競爭。比如牛逼閃閃的蛇類,牛到都不屑於長腳了,靠著不同於任何其他動物的運動和捕食方式,極其變態的忍飢挨餓和承受冷熱不同溫度的代謝能力,甚至都點出了胎生這種我們哺乳動物引以為豪的高科技,成為了地球上最為奇葩的存在。不僅如此,有些樹棲蛇類甚至都能在空中滑翔了,鳥類別說下地跟其打架了,先擔心自己樹上的窩不會被端了才好。
所以說在陸地上鳥類剛不過哺乳動物是必然的。他們在生物大滅絕事件後陸地生態位出現空缺時可以暫時填補空白,但終究下地時間太短,比不過傳統的陸地生物。一旦生態穩定生物恢復,那些擁有悠久歷史優良基因的陸地世家會再次恢復實力,並在這樣的涅槃中獲得新的能力,走向更加開闊的未來。我覺得鳥類和哺乳類的競賽,各有優勢而已,只不過哺乳類中出現了靈長目。人的出現,使得這個競賽到了「人」與「其他所有物種」的競賽了。其實應該討論,為什麼鳥類沒進化出更高智慧。
它們進化過程中沒有考慮到貝爺這一環 哦 應該是所有生物都沒有考慮到
怎麼沒肛過正面?你以為牛頓鳥、恐鳥、巨鳥、象鳥這些比鴕鳥還巨大,兩三個人高的怪物(尤其是相較於剛剛擺脫恐龍的哺乳動物),是怎麼滅亡/瀕危的?恐龍滅亡後留下了大得驚人的生態空位,第一波搶來填補的不是哺乳動物就是鳥,哺乳動物當時還在艱難地爬出地穴,從哈巴狗大小增大呢。 這一波巨型鳥類,在全球都有點兒波及,但最後還是被體積逐漸變大的哺乳動物屠殺了。 在南太平洋的澳洲紐西蘭,土地更狹小貧瘠,牛頓鳥和恐鳥坐大後哺乳動物沒有更多空間來周旋挑戰鳥類,直到澳大利亞人和毛利人登島,用石器和火徹底擊殺了最後的巨鳥。 鳥類為什麼會在競爭中敗下來,我猜測是這樣的:在恐龍、翼龍、海生爬行類死光的世界裡,鳥類有如下三條路徑:1.繼續在天空擴展,需要至少10%的變異。2.降落為陸生,和哺乳動物競爭,需要40%變異。3.變成企鵝。結果顯而易見。對於一個鳥類種群來說,只需要積攢少數幾個有利性狀就可以填補翼龍的巨大生態空位,帶來巨大的生存優勢。而要成為合格的陸生鳥,就要積攢大量的暫時對飛行不利的性狀,還要贏得與哺乳動物競爭才能獲得生存優勢。如果以一千萬年為單位,同樣的兩個初始鳥類種群,一支的子代只花了30萬年就集齊了填補翼龍空位的所有性狀,鋪滿了天空。另一支的子代辛苦地降落,花了500萬年才勉強集齊了陸生食肉大鳥的有利性狀,而此時大鳥們已經要面對袋狼這樣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了。同理,蝙蝠也無法征服白天。有人問如果把天空的生態空位填滿了呢?這不就是南極和太平洋小島嘛!鳥兒紛紛下地下海變成企鵝和地棲鳥。而對於大陸上的鳥呢?他們填滿天空後下地,要面對的便是劍齒虎、袋狼、短面熊、歐洲穴獅這些變態了。甚至草食……你真的能和歐洲野牛、麋鹿、河南象和雷獸這些體重噸級的草食怪物肛正面嗎?哪怕沒有人類,也不過是讓恐鳥和牛頓鳥在大洋洲苟延殘喘罷了,哺乳動物依然不能在白天起飛,鳥也不能在大陸上下地。題主說要禁止哺乳動物發揮最針對鳥類的技能:偷蛋。還要拿鞭子抽著鳥類跟哺乳動物死磕,我只能說:智能設計論愛好者你好。歷史上,確實有不偷蛋的胎生獸和死磕四腳獸的鳥,他們的後果?滅絕!還有,不要以為雙足行走是什麼了不得的神技。在後恐龍時代,真正依賴這項技能的物種,只有人類!6500萬年至今,其他兩腳哺乳動物都沒留下個背影(猴子和熊瞎子那樣只能站一小會兒的不算),足可見這個性狀根本不是什麼像長牙、劍齒(不止劍齒虎有,還有擬劍齒虎這種進化雷同的)、長跑這種流行全哺乳動物的優秀性狀。我按照樓主的意圖拼接了一下這個所謂的地棲鳥,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樓主想要一隻中華鳥龍、千禧中國龍或者五彩冠龍這樣的東西,而不是一隻鳥!最後給lz推薦點兒書:《生物 必修2 遺傳與進化》,重點推薦最後幾章講進化的,至少要記住:在地球上除了人類以外的生物,性狀變化都是被動的和無目的的。還有《巨獸時代》,這麼多年了不知道能不能買到了,在恐龍和哺乳動物交接的一章里講了巨型鳥,以講故事的方式描寫了當時哺乳動物屈辱的生活狀態。以上知識極不嚴謹,肯定多有出入,望輕噴。
你總得下來啊!!!
所有動物都有防禦行為,統計起來一共十種,然而,只有最後動物才會選擇反擊。一般會是先躲,躲不過跑,跑不過就嚇嚇人家,真的連嚇都嚇不到了才會破罐子破摔杠正面。畢竟自己的精力是有限的,反擊所需要的能量遠大於逃跑所要的能量。鳥類和哺乳動物都是由爬行動物進化來的,出現時間在二疊紀末期到三疊紀期間內。最早登陸的是四隻爪爪貼地的爬行動物,設想在當年的似哺乳動物爬行類的動物當中有大有小,大的杠正面弄死小的完全是不在話下,所以小型的就會選擇躲藏,逃遁,由於基因突變和自然選擇,有一部分四肢動物點上了前面兩隻爪爪變翅膀的技能點,不跟兇殘的大型動物在一個水平線上你就杠不到我了吧,如此。而且兩足,是跑不過四足的!!!哪怕是人類,也是贏在了耐力而不是速度上。所以鳥類始祖因為體型小杠不過還跑不過才點上翅膀技能的啊…
鴨嘴獸看到問題尷尬的低下了頭顱,想當年為了平息鳥獸之戰,鳥族派公主與獸族和親,生出了自己的祖先~
飛行的確是極大的優勢。然並卵,生物進化上有天生缺陷。
舉例來說,人類學會飛行以後,就想辦法把槍炮炸彈裝上去。因為炮彈往天上打需要承受重力、坐標三維化等debuff、飛機可以靠優越的機動性玩弄地面部隊。
而爬行動物進化出飛行能力變成鳥類之後,作戰方式還是貼身肉搏,沒什麼區別。最強的鳥類是鷹,但同噸位下跟食肉類哺乳動物對肛還是沒有勝算。我們做個假設:假如有鳥類能進化出高速產蛋能力和蛋殼鈣質超濃縮能力,用蛋來當炸彈投放。從作戰效能上來說還是很可觀的,畢竟幾千米高空一個蛋砸腦袋上,光動能就夠獅子喝一壺了。理論上可以虐殺任何非巨型生物。
然而從成本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卵用。且不說高速產蛋和蛋殼硬化需要消耗多少能量,要扔的准靠彈道學計算是沒戲了,大腦不支持。只能靠俯衝轟炸。為了確保結構強度,從骨頭到羽毛都要加固。一整套系統下來性價比超低。
因為即便你用炸蛋打死了獅子,獅子的屍體也很快會被鬣狗吃掉。
按題主的說法,如果把進化投資在雙足行走,而非飛行上。鳥類就必須進化出更尖銳的牙齒、更厚重的裝甲、更快的速度。為了支付這些成本,鳥類就需要更大的胃,更高效的能量轉化效率。然而這些東西的總成本太高了。
你說躲避敵害,拍拍翅膀就能規避的事情你非要武裝的跟個坦克一樣。累不累?你要說為了捕獵,蟲子那麼多你非惦記著吃獅子,二不二?為什麼要在地面上跟哺乳動物競爭?當年空中的生態位除了小小昆蟲以外,完全就是空缺。當然是去填補空缺生態位才是輕鬆平坦的康庄大道,何必走地面競爭的艱險小道呢?
補充目前高票答案漏掉的關鍵一點。哺乳類的終極必殺技---XXX
(首先明確一點,鳥類算在爬行類裡面,鳥類算恐龍)其實地球物種經歷過好幾次大滅絕,絕對不是只有白堊紀一次。在此前的每一次大滅絕之前,哺乳類都有超過爬行類的趨勢(甚至已經超過),但是一到大滅絕,爬行類倖存得更好,迅速反超。這個原因是因為爬行類的心臟是動脈靜脈合流的,這樣體溫是變溫的。而在低體溫的時候,他們的能耗更低,這樣自然就能躲過食物短缺+氣候變冷。
但是到了白堊紀,有一種哺乳動物產生了突變,產生一個終極技能,這種長得像老鼠的哺乳類是後來幾乎所有哺乳類的祖先。這個技能就是HIBERNATE了。依靠該技能,哺乳類可以獲取比變溫更大的優勢,比如說熊靠冬眠可以躲在洞里一百多天不吃不喝。
這個技能有2個版本,alpha版本目前保留在現在的部分哺乳動物都是身上,比如說熊,但是人類已經退化了沒有了。所有哺乳類都有的是beta版本的,包括人。這個版本不是冬眠那樣的無損冬眠,而是要殺傷大腦約30%的功能的自殘冬眠。因為是自殘,所以不能主動釋放,需要被動釋放。促發條件就是 硫化氫 這種火山噴發物,一旦聞到這種有毒物質(一定濃度)即可進入有損冬眠。
參考TED某集: 【TED】物種大滅絕(懶人從第九分鐘以後開始看起吧,此外還有第十六分鐘開始談到了有損冬眠)推薦閱讀:
※靈長目動物都有五根手指嗎,這在進化角度有什麼意義?
※為什麼食肉恐龍多為兩足行走,而類似的進化特徵沒有出現在哺乳類食肉動物身上?
※如何飼養蜜袋鼯?
※為什麼沒有海洋類的乳產品?
※怎麼區分海獅、海狗、海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