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管不顧的孩子看起來更皮實 更頑強,而家長關注的多的孩子則更嬌弱 更依賴?

我是全職媽媽,兒子二歲。自從當媽後,關注各種育兒大法,張專家說:要多關注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二歲之前有求必應。李教授說:要推遲滿足,孩子哭了,等一分鐘再抱,摔了自己爬起來。呀,陳老師發了一視頻,震驚整個朋友圈,人家國外的孩子一歲半,穿衣吃飯洗澡睡覺,啥啥都會了,回頭看看咱孩子,嗷嗷待哺呢……

當然,我並不是一個本本主義者,我清楚的知道每個孩子存在差異,有共性 有個性。

生活中,我去觀察身邊的每個孩子,發現那些家長不管不顧的孩子,確實更皮實 更獨立,家長打麻將,自己玩自己的,摔了爬起來,啥事都沒發生一樣。而家長關注的多的孩子,對大人更依賴,一個人不知道該怎麼玩,磕一下碰一下馬上發出求救信號。也有很多事實證明,「野孩子」適應能力更強。可是現在留守兒童成了大問題。

再來說說我兒子,從出生到現在二歲,我們最長時間分開過半天,我每天給他讀書 講故事 唱兒歌 做親子遊戲,我自己認為給他的不是溺愛,但現在二歲了,我覺得應該慢慢放手了,該怎麼拿捏好「愛」與「放」?


瀉藥~

題主這個題目及其描述的大部分段落看上去像是預設了話題的兩個極端,而有一兩段看上去又像是獨立思考能力很強的女性。這顯得有點矛盾。我不知道該從哪個角度答題,隨便寫寫吧。

我反對這種黑白分明的劃分,似乎除了極端放任和極端溺愛就沒有別的選擇。實際這兩者只是一把尺子的兩端,尺子中間有多少種選擇呢?無數種。

有人說,兩頭兼顧好難,有人能做到么?最近我看了一些文章,說這一季的《爸爸去哪兒》中的夏克立做得不錯,培養出了沒有公主病的公主。這一季節目我暫時還沒看,僅轉達了其他文章的表述。

如何兩頭兼顧,取得平衡?我參加過一些家長培訓,都會有一個環節是家長提問,老師回答。問題大多是,某某事情某某情況應該如何處理?都是很具體很具體的事情。老師給予回答後,另一個家長站起來提問,說的問題看上去像是另外一個事情,但實際上絕大多數時候和上一個家長的問題沒有本質區別。

我說這個的意思是,我認為很多家長獨立思考很不夠!他們總想著某某事找個能人幫助我一下,這事完了呢?下一個事再找人幫助。但其實兩件事的本質也許就是同一個方法可以處理的。

所以,我認為在獨立思考很充分、對孩子的觀察和對自己的認識很充分的情況下,很多問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很適合自己家庭的答案。


小時候我就是那些皮實的孩子之一。

看起來堅強獨立而已,很多時候是明知道說了也沒人在乎,所以乾脆不說了,不高興也沒人知道。然而成長過程中一直帶著心理包袱,別人在專註學習的時候,我看起來也一樣,其實內耗佔用了很大的心力。別人在專註工作的時候,我還在內耗。

孩子來了,心理問題大爆發,卻也帶來了成長和自愈的契機。

然而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只是輕了很多而已。也許會一生都生活在這些影響下吧,我在努力。

在兒子這兒,我盡量做到無條件滿足他的需求(不是「要求」)。三歲以前,無條件滿足是重要的,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自己的感覺是重要的,進而才有良好的安全感。

什麼時候放呢?

放,我理解是不干涉。當孩子需要自己探索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不越俎代庖。當孩子拒絕我們的時候,不強迫。

把他當做一個獨立的人來尊重,提供必要的幫助,我們的工作就到位了


這真是個好問題。

我的想法是,把他當成一個獨立個體來對待。最好的方式是當成戀人來對待,但考慮到現實生活中,我們對戀人的關係把握的也不是很好。所以我的建議是,把他當成一個關係比較好的同事來看待。

就是說,關心他,愛護他,但不控制他,不干涉他。

比如,摔倒這件事,按照他實際摔傷的情況問候他。一般的摔倒,就站在旁邊問,「哎呀,摔倒了,怎麼樣,沒事吧。」不要大驚失色地跑過去,一把抱起來,「哎呀,寶寶哎,媽媽抱,媽媽抱」之類的。

當然,如果是嚴重的摔倒,是要抱一抱的,我們大人傷心了,也期待一個擁抱呀。如果是大面積流血,那也是要大驚失色的。這都是自然的情感表達。

回到問題,為什麼「野孩子」適應能力強呢?因為他得到了很多自我成長的機會,他的成長沒有被代替。可是自我成長是不是就意味著不需要幫助,不需要關心呢?當然不是了。

教育是一個輔助者,不是替代者,甚至不是引領者。

愛是什麼呢?愛是欣喜地看著對方得到自由的發展。

如果有興趣可以讀一讀《愛的藝術》,講愛情多些,但對親子關係是一個道理。略枯燥,但書很薄,不會太吃力。


我覺得許多事都是有雙面性的,就像雙刃劍一樣。比如說被家長嚴格冷酷教育出來的孩子,也許獨立性和自制力比較好,工作可能會做得比較出色,但同時又可能內心缺「愛」,沒法敞開心扉溫柔的對待別人和自己,好點的是傲嬌,更極端一點可能跟自己未來愛人和孩子也難以好好相處。孩子摔倒了,我們不扶,他學到的是獨立,我們去扶,他學到的是關愛他人。所以我覺得很難單獨說某樣做法在一生中的好壞,我認為家長能做的就是做個行為端正的人,自己做個好榜樣,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經營好,好好的對待身邊的人,每天做更好的自己,孩子自然會學到的。


這位媽媽,你混淆了兩個概念:愛與溺愛。

看到孩子跌倒馬上跑過去抱起來、追著喂飯、給幼兒穿衣服,這些都是溺愛,被溺愛關照的孩子永遠長不大。可是愛不一樣,愛是有管有放、有商有量,既有關心的一面也有嚴格的一面。

愛與溺愛的混淆,與什麼樣的孩子無關,每一個孩子都可能被愛,也可能被溺愛。比如一個父母疏於管教的孩子,在自理方面不被溺愛,但規矩方面卻無疑在被溺愛。只看到自理能力這一點優勢,看不到行為規範的劣勢,自然會產生「放養的孩子更好」的錯覺。同樣的,一個依賴家長的孩子生活上被照顧得太好,溺愛的結果是自理能力差,可在認知方面被嚴格要求,卻是愛帶來的優勢。

讀書、講故事、唱兒歌、做遊戲都是愛,它們能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但在你們的親子關係中,如果做這些事全都是依著孩子來的,沒有任何的限制,那就會變成溺愛。

舉個栗子,早就過了睡覺時間,孩子卻鬧著要聽故事,你答應了是溺愛;你不答應,並且告訴他現在必須睡覺,明天按時上床就能多聽兩個故事,這才是愛。

現在你明白了嗎?關注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是愛,有求必應卻是溺愛。就算嬰兒的要求也不全都合理,不合理的還要答應,不是溺愛是什麼?繼續保持與孩子之間融洽的親子關係,但也要在放權的同時提出你對孩子的要求。

放任不管的撫養方式從整體來看,無論是認知還是社會化,都低於給孩子密切關注的撫養方式。你看到的優勢僅僅是一段時期內的個例,再說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能從穩定的依戀感和安全感中發展出良好的自尊,再加上行為與認知方面的優勢,這樣的孩子才是被愛關照的幸運兒。


愛孩子和管孩子並不矛盾。

嬰兒時期,孩子哭就給回應,這沒什麼不對。小嬰兒不會無緣無故的哭,即便是孤獨了,那也是在表達——來陪我一會兒吧。如果不及時回應,慢慢的孩子就會變成了不再表達,或者不再邀請你加入他/她的世界。你願意這樣嗎?

等孩子大了,可以語言溝通了,會提各種要求,如果你不回應,或者為了所謂的我不能答應他/她所有要求就延遲回應或者假裝聽不見,或者故意對著干。可能時間長了,孩子碰壁了,是不跟你提要求了,但是等他/她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見解甚至是秘密也不會再對你說了。你願意這樣嗎?

養育孩子沒有教科書,只有靠自己的觀察、體味和與孩子的溝通。就像老說什麼孩子跌倒了立刻去扶起來就溺愛了,是這樣嗎?如果真的跌的很痛,他/她自己起不來需要幫助呢?你是他/她最信任的人,你卻冷冰冰的不幫忙?

孩子有呼喚,家長有回應這是在建立一種親密、安全、信賴的關係。並不存在誰慣著誰。這就是愛的表達。只是回應也有很多方式,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而已。

在我家,孩子明顯更依賴她父親,很多時候我都覺得是因為我比她父親更有原則。但是時間長了我反思這個事情並不是那樣的,在很多我所謂的堅持原則的事情上,我把孩子推開了。所以她在她父親面前更有安全感,所以會更放縱,更自在,這樣沒什麼不好,她有信賴和安全,也明白了愛是什麼。

我是在一個所謂讓孩子獨立的家庭長大得的,結果就是在所有人眼裡你是堅強、獨立、上進的,以至於等到你建立了家庭,你才發現自己原來幾十年都沒跟自己發的父母撒過嬌,也不會撒嬌。——這肯定很不正常。有時候小孩子是會無原則的在你面前耍賴,也許這時候,她不過是有點情緒,她希望有那麼一個懷抱可以無條件的接納她,安慰她,告訴她不管你是這麼樣的人——你都會愛她。

前面多少年,社會上關於育兒總是有一種討伐「溺愛」的聲音。其實我想說在我們的教育傳統里,可能我們都還不知道什麼是愛,又談何「溺愛」呢?關於對"溺愛"的討伐,無非就是這樣的孩子大了沒出息,這樣的孩子大了不孝順……這個出發點和棒打孝子沒啥區別。這個出發點的意思是——我們如何從小培養一個將來會有出息、孝順的孩子。——這是變態的。這個出發點不改,不論是溺愛還是棒打,什麼狼爸虎媽,都一樣。


題主其實自己都沒有活明白,很酷的媽媽需要很酷的底子,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你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問題,足見你自己都沒有活清楚你自己,你只有把自己活明白了,你才能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來面對你的孩子,很酷的媽媽會一邊哄孩子入睡,一邊閱讀一本宗教哲學的書或古典小說。帶著幼小孩童去旅行。很酷的媽媽需要很酷的底子。

----------------------------------------------------------------------------------------------

題主為人父母任重道遠,都說養育一個孩子,就是對自己靈魂的一次追溯。通過一個孩子,你可以看見那個久遠的,曾經的自己。以前覺得這話挺矯情的,不就是養個孩子么?等有了實踐才會明白,養育不僅僅是一次自我靈魂的追溯,更是一次讓成年人自我翻新和反省的機會。他讓我們看到了自己內心那些不完整的,脆弱的,害怕的,害羞的原點,也讓我們明白了自己的未來應該如何改進。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心裡那個小小的自己,漠視還是滿足,都是對自己那顆被世俗遮蓋了很久的內心的一次洗滌,讓你看見內心深處的自己,以及這幾十年走過來的路。

------------------------------------------------------------------------------------------------------------------

題主如果願意可以和我聊聊:2726789684


我能感覺到你是一個特別關心很投入照顧孩子的媽媽,你也為教育自己的孩子去做了很多學習的準備。這樣的用心會間接的傳遞到你的孩子身上,幫助他茁壯成長的。

關於如何養育孩子,這真的是一個千古大難題的,很多的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都不斷的在探索,就像你提到,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所以也許很多看起來很「雞湯」的做法未必在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用。分享一些心理學中的理念,希望這能夠幫助到你。

1. good enough mother(剛剛好,60分的媽媽)

這個概念是心理諮詢的精神分析理論中很重要的一個概念,在早年被翻譯成「足夠好的母親」,但是現在的諮詢師們普遍認為這個翻譯存在問題,會給做父母很多壓力,不知道如何才是足夠好,好像給得太多也不好,給得太少也不好,那麼怎樣才好呢?

而翻譯成「剛剛好,60分的母親」會是更讓人舒心一些。這個概念想強調的一件事情是,作為父母,不必強求自己做到完美,因為在養育孩子的互動中,甚至是與人相處的互動中,你永遠做不到完美,因為你只能掌控你自己,而無法知道對方會給予什麼樣的回應。而60分的母親,是靈活的母親,隨著孩子的變化父母的教養也會隨之的變化,沒有一塵不變的原則。有時候未必是方法不好,而是沒有匹配到合適的人而已。

學校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同樣的老師,用同樣的手段教學,不同孩子所學習結果是不同的,如果每個老師被要求「要教育好每一個學生」,那中國老師一個人管50多個孩子,真是要命的。所以有時候,你的教育方式似乎沒有達到某種效果,並不要一開始就懷疑這種方法,也不要責怪自己的孩子,可能只是恰好這個方法沒有適合這個孩子罷了。如果你是一個good enough的媽媽,那麼就會嘗試著去尋找新的方法,而不糾結於「老方法」和「麻煩的孩子」身上了。所以愛學習的母親是好母親哦,因為要如何做母親真的是需要學習的。

2. 幼兒/兒童心理發展階段

人,尤其在幼年,發展的變化是非常快的,不僅是生理的,也包括心理的。你會發現很有趣的現象,孩子出生到開始走路、學說話、交朋友等都是伴隨著心理特點變化的。比如,小孩剛說話的時候其實是不太會用「我」這個詞的,因為孩子出生是沒有「自我」概念的,孩子也幾乎不會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決斷,所以在1、2歲的孩子,每當遇到了問題,一定會轉頭看自己的父母,因為父母就是他們的「大腦和心」,父母點頭他們就覺得可以做,父母搖頭他們就會拒絕,父母開心他們也會覺得安全和愉悅,父母悲傷難過和焦慮他們也會覺得很惶恐不安。假如有機會,你還可以再留意一下那些摔交了的低齡小孩子,你會發現他們摔倒了,沒磕破什麼的,但會回頭看一下父母,如果父母看著他們,鼓勵的說「沒事的,去玩兒吧」,他們也就開心屁顛屁顛的玩兒自己的了;如果是父母(或很多爺爺奶奶)一臉焦慮的說「哎呀,是不是磕破了啊,疼不疼啊,哪裡疼啊」,指不定小孩就會大哭起來。

不過,當孩子發展到3-5歲的時候,就進入第一個自我意識發展的階段,他們會開始有一些行為比如喜歡自己拿勺子吃飯(哪怕總是弄的到處都是),開始歸屬東西(這個東西是我的,這個是媽媽的,這個是爸爸的),有了自己的主意和辦法(決定玩什麼遊戲,喜歡某個動畫片,某個玩具等),這些都是很好的自我發展的表現,他們不再拘泥於聽父母的,而是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們會很熟悉第二個自我意識發展的階段,就是青春期,青春期有很明顯的特徵比如從來不聽父母的,就要和你對著干哪怕你是對的等等,本質上的東西是一樣的,他們要慢慢學著脫離開父母,慢慢形成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所以對於幼年的孩子來說,當他們出現這些自我意識的時候,鼓勵他們肯定他們,但在原則性問題安全性問題規則性問題上依然有要求。即便孩子有自我的想法,但是對於兒童,他們還是很依賴於父母,所以父母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出現,在情感上有關注(開心?難過?遇到委屈了么?想媽媽了么?需要幫助么?)而不是在行為上過多關注(有時候行為的關注就變成了干涉),就可以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去拓展自己的小世界。

至於留守兒童,那是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簡單的來說,留守兒童的父母很多都做不到60分的父母,一方面陪伴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事情,他們缺少對孩子的陪伴;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因素是,由於孩子和父母的分離,很多祖輩照顧者甚至自己的父母都只是顧及了物質上的養育,吃飽喝足就夠了。但是就像之前提到的,孩子是需要情感依戀、情感養育的,與父母的隔離讓他們有很多情感上的缺失,大部分留守孩子的心理感受是被忽視的,這是導致他們心理問題很重要的關鍵。


以題主的例子來說,孩子跌倒了,該不該扶?

應該鼓勵他自己站起來~在媽媽鼓勵下站起來的孩子,既不會覺得媽媽打麻將不理我,也能學會自己爬起來,起來後,可以誇獎下,這樣下次他摔倒了,即使你不在,他也不會慌亂,而是會自己爬起來找你求表揚~~

其他事情同理,鼓勵他去做一切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包括吃飯,睡覺,洗澡,收拾玩具,掃地,洗碗等等的~~

不會就教他,一遍一遍耐心教他,不要怕麻煩~~

愛他,就教會他如何應對這個世界,而不是打著保護他的名義代替他去做事!!!


儘力的多陪孩子多愛孩子有什麼不對,才兩歲啊,三十歲五十歲一樣需要愛與陪伴


有個小夥伴從一歲開始爸爸媽媽一直都上夜班。上幼兒園就找院長打過不止一次架,讓他退錢。天天想媽媽哭,說關小黑屋讓老鼠咬她。她也不怕。

爺爺奶奶喜歡他女兒家的孩子,她長的比表姐們高,表姐演公主,讓她演大俠演土匪!她跟男孩們跳磚蘿,腦袋出血。跟姐姐們玩,靠在玻璃上扎了一後背疤大大小小10來個,一直到現在還有。

她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過的。小姨和外婆很疼她。與哥哥弟弟關係也很好。每個周五放學她都等爸媽接她回家。她很討厭明明和媽媽一起睡,但一睜眼媽媽不見了。

之後長大了,誰碰她一下,拍她一下她都特反感,想把他踹到牆上的衝動@_@,也非常反感經常和別人一起(家人和朋友),喜歡有自己空間。

但是啊,她雖然是個女孩,但她一個人可以修馬桶 打衣櫃 滑旱冰 玩x板 跳x舞,母親x病,她每天給外婆洗澡,父母反而像她的孩子。

這個故事是真實的。無論你做什麼決定,我覺得你的孩子長大後都會理解你的。

最後,我建議你 給連岳老師去信,我覺得他會給你比較好的建議。


父母不關注的孩子當然頑強了,這是生活環境所迫,自己不學著自立自強要怎麼生活下去。這些孩子過早地與獨立打交道,不僅心智成熟地比小孩子早,而且十分敏銳懂事,可是他們不會依賴父母了,也不會戀家,不看重親情,以後會越走越遠(對我就是在說自己)題主你確定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這樣嘛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玩具適合兒童玩?
有哪些適合給1到2周歲寶寶使用的玩具?
三個月的寶寶早教內容有什麼?
9個月大的寶寶如何培養他的閱讀習慣?
寶寶要出生了,老人堅持的一些習俗真的科學嗎?綁腿、睡頭。。。?

TAG:教育 | 育兒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