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皈依後,生活有哪些改變?

主要想問下心理狀態,或生活習慣有哪些變化嗎?


我今年18了,從6歲皈依,至今12年了~

小女子修行不甚精進,除了心經和大悲咒並不能背誦很多經文,與我的一眾師兄相去甚遠,不過私以為我的狀態更適合年輕一代人~

因為我是在小時候就皈依了,所以佛法已經融入我的生命,它就像我的一種底氣,一種強大的支柱,讓我不管在遇到什麼問題的時候都不會迷茫。那時候我很小,自然不喜歡枯燥的經文,但是我喜歡聽師父開示,聽師父講生活中遇到種種問題時應該怎樣開解自己,我的三觀很大程度上是由佛法建立起來的。其實相對於信佛,我更喜歡學佛這種說法,我們信仰佛教並不是燒香拜佛求財求平安,這樣的發心就是不對的,供香叩拜是表達我們對佛祖的尊敬,表達我們對佛祖為我們指點迷茫的感激,不是與佛祖做交易。

對於我而言,我從佛法中學到了很多生活的智慧,這讓我免於很多生活瑣事打擾心智,我已經很多年不曾生氣過了,更不用說動怒發火,不是忍功厲害,是真的看的很開,根本不覺得有什麼值得生氣的。我的心態也很積極,我的室友們經常會迷茫,覺得活著沒意思,特別羨慕我每天那麼有活力。

還有就是我一直都很慈悲,不吃現殺的東西,蚊子蒼蠅我也不會殺,下雨過後路上看到有蚯蚓我會把它們放回花壇,救助流浪貓狗,不是為了作秀是真的這樣做我很快樂,發自內心的開心。

其實我覺得沒有必要太在意形式,學習佛法中的智慧並且用在生活中就好,我很感謝佛法,讓我活得這麼自在,快樂~


母上大人皈依了,我可以簡單說一下。

首先明確一點,皈依重實質輕形式,很多人理解的皈依就是到寺院做個皈依的儀式。正式皈依並不是開始信仰,更不是出家,只是在官方正式確立了這種宗教信仰。

所謂的正式皈依之後是不會對佛弟子有多大改變的,因為他們大多在這之前就是按照在家修行的要求來對待自己,所以並不會因此而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處事方式。

我們這兒小縣城裡的佛信徒是這樣的:

該工作的工作,該結婚的結婚,該行善的行善,該繞佛的繞佛,該誦經的誦經。佛菩薩成道上一炷香,年三十了供一盞燈,為家人祈求平安如意。不強制吃素,不給人添麻煩,對人對事心存善意,放生按照基本法,不去破壞當地生態。(順便說一句那些放生破壞環境的都是傻逼。)

母上是學佛,辦不辦皈依其實並沒有多麼大的區別,之所以去皈依,是因為更方便些。

很多寺院在一些時候是不對外開放,比如我們這兒山上的慧濟禪寺:

而開放的時候,有時也都會收入10元的門票錢,這個錢不是寺院收的,而是山下那兒收取,到不了寺院的賬上。

但是如果你有皈依證,那就不用買門票了。

(圖片是舊版,來自百度百科,母上大人的在山上更新新版,還沒有拿來,有興趣的過兩天拿來後我補一張皂片)

如果你不是佛弟子,中午或者晚上在寺院吃飯的話是得收10元(記不清了,或者是5元)錢的伙食費的。正式皈依之後在寺院吃飯就免費了。(寺院里的飯菜都是居士們供著,所以在寺院吃飯的大都偷偷往功德箱里放幾塊錢。)

另外正式皈依的話可以在寺院住宿。寺院都留有一些客房,是留給居士住宿的。

所以說所謂的皈依的變化基本就是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

題主問的可能是指打心底里信佛或者信仰宗教之後會有什麼變化,可以參考其他問題的答案,應該會有回答心路歷程或者行為約束之類變化的,我想大概這些才是題主想要了解的。

另外,觀音菩薩成道日那天陪母上大人上山,母上大人和居士們還有師傅們在寺院里做佛事,我就在寺院里閑逛。

參拜觀音保佑心想事成之後,借用山上的4G信號打開SIF,洗臉狠心單抽了一把,時隔兩個月終於把希覺醒了,一顆賽艇!

然後為了慶祝就蹲在柱子旁刷了局SIF,打完之後抬頭髮現住持師傅在我面前一直看著我…

最後補兩張寺院里的照片:

話說山裡好多野蛤呀,這告訴我一個人生的經驗,有時一定要跑的比西方記者還要快,不然很多事情都會是不可預測的:


沒人邀,自己跑來回答下。藏曆九月十九日在觀音菩薩出家之日皈依三寶,由師傅起了一個法名!從家庭影響一心向佛,皈依之後最明了的改變是我不想吃肉了,我不想吃肉了,我不想吃肉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對於豬肉是自覺的迴避,,更喜歡居士這個稱呼了彷彿離神聖的境界更近了一步


蛤教,飛面教,ll教,索尼大法等即將到達戰場


更關注內心了


不知道。誰來回答下?


雖然依然在煩惱中翻騰,但未嘗一日忘掉皈依體、戒體


我覺得吧,皈依的人不會看知乎


皈依了飛天拉麵神教,瘋狂地愛上麵條,研究各種麵條做法,蘭州拉麵,老北京炸醬麵,培根芝士面,海鮮魚丸粗面,鐵板魷魚面,蔥油拌面,大排面,龍鬚面……

最近打算脫教了,因為長胖了好多。


推薦閱讀:

對廟宇、佛像、佛堂這類的地方很怕,為什麼?
有哪些去寺廟的神奇經歷?或者感悟?
如何評價海城大悲寺?

TAG:佛教 | | 皈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