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形成自己的一套思維體系,具體有哪些內容?


2015.11.28更新

這個答案已經被我棄了,原因是最近正在看書學習,而且這個答案寫得有段時間了。

補充一下推薦書籍吧:

菜鳥興趣級:《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三體》

世界觀入門級:《宇宙的琴弦》,《宇宙的結構》,《時間簡史》等

世界觀深入級:抱歉我還沒有深入,最近還在補高數。。

另外關於社科人文類的書我看得比較雜,多跟商業有關,與人生觀價值觀有直接聯繫不多,就不貼了~

以下是原答案:

感謝@沒有名字的名字給的評論~不過我還是決定不放總結了,一通忽悠完後把讀者一個人丟在手機前凌亂這種事情想想就開心啊~ψ(`?′)ψ

。。。。。。。,,,,,,,,,,,,。。??。。。。。這問題很大,敢回答的應該不多吧,我一會來強答。。

好了今天時間多,我來強答了~果然占坑真不是個好習慣啊。

我屬於開竅晚,反應慢,書讀的不多還愛胡思亂想的人,但是我真的很愛思考啊!所以我厚著臉皮來強答,只是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做法~

1.首先,要有自己的信仰。

你是相信科學還是相信宗教?是相信愛因斯坦還是薛定諤?是相信釋迦牟尼還是耶穌基督?

你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嗎?你堅信你所知道的一切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我要開始給你塞資料了~

先看一本很奇怪的書吧:《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裡面的五花八門的世界觀十分有趣,充滿了詭辯和誤導,但是作為沒有信仰的你,這本書可以幫你開個大大的腦洞~

那麼真正的思考過程開始了,我們先來理解科學家的東西吧,買書玩kindle很慢的,為了助你思考,我們用最土的辦法:google(好吧還有更土的,百度。。)

第一個詞條:廣義和狹義相對論。

略過複雜的公式證明,文字內容你一定看得懂。

因為高中課本就有介紹了,看不懂你也要能夠大致理解!

第二個詞條:十一維度世界。

這是一個可以在視頻網站找到的科普視頻,長度為十分鐘左右。找到他,一遍一遍地吃透他!

這時你開始有很多疑問了,還記得視頻里那些陌生的名詞嗎?我們來一個一個理解他們~

第三個詞條:超弦理論。

這個詞條內置會有相關詞條,記得看喔:端點,量子力學,粒子模型,平行宇宙,玻色弦理論,費米子,大統一理論等等,把他們都打開,不求吃透,但求理解!

思考思考思考!躺下吧!躺在床上回憶今天發生的一切吧!開始思考世界吧!

現在,你是不是對我們的世界有了一個基本認識?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不不不,至少不會有人說你書讀的少想的太多了~

可是你發現,超弦理論好像接近真理,但還差那麼一點,因為科學家們還在努力。

那另一個hand,宗教呢?你可以看看最近上映的《pk》~不過不要以為宗教問題是一部電影就能解決的渣渣,要理解宗教,你先要理解人性!你說你已經完全科學了?沒關係,我們同樣可以進入下一個話題了~

2.要對人性有一套自己的理解。

相信看了以上資料是很能夠幫助你思考的~現在你對世界應該有了自己的思考,可是這些詞條當然是遠遠不夠的,要完善自己的信仰,更加全面地理解世界,你可能需要讀一些物理相關的書籍。作為初學者,我推薦你看的書是:《大雄的宇宙開拓史》。好了不開玩笑,為了盡量不要暴露我讀書少的特性,各位如果對物理感興趣可以在知乎上找書籍推薦~

哦對了,我們這一節聊聊人性。

首先我這個渣渣是不會給你任何觀點的,因為這個回答只幫助你思考,盡量不去限制你的思維~

那麼首先,我們要先拋棄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這種辯論賽式的議題,如果你自認為思考人性是件很麻煩的事情,那麼我們就從簡單開始~

如果你讀過微觀經濟學相關的書籍,你會發現大部分經濟學家都假設人是相對理性的,不管是曼昆還是納什這些我叫一下名字就能提升我逼格的大咖,都會假設在經濟活動中人們會理性考慮利益,可是讀過《怪誕行為學》這種劍走偏鋒的書你就會發現,人好像真的很糊塗。

那麼問題究竟在哪呢?究竟理性與衝動,善良與邪惡的界限在那裡呢?偌大的經濟類學科們,似乎都會給紛繁複雜的人分類,儼然就是一堆「宏觀心理學」。

還記得高維度生物是怎麼看我們的嗎?一條大蟲?人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來著?

神奇的事情是,一切人們的決定似乎都是有原因的。我們不知不覺中被人做了市場細分,不知不覺中被人扣上了定性的帽子,可是這些定義,這些莫名其妙的概念是誰下的?憑什麼我就是這麼一個人呢?

(這裡補充說明一下上一段的大體意思~感謝@周志上的提問~)

比如你在購買一件商品時,你就已經被市場人員做了細分市場的定位,歸於會某種程度購買商品的人。或者當你在上學的時候會被老師歸納為「刻苦的好學生」,或者「管不住的熊孩子」。這些標籤我們一生會被貼上無數次,而那些給我們定性的詞語似乎又非常準確地描述了我們。

當需要總結出人的特性時,我們會不自覺地將不同的人歸類,來方便我們總結這類人的特徵,那這種情況是怎樣形成的呢?為什麼人可以被歸類?甚至大部分人都可以劃做「中產階級」或者「好人」這類分類中去?是什麼使得這些人有如此的共性呢?我不會回答為什麼,但是有一個不錯的方法推薦給各位~那就是觀察自己,觀察別人。

你不僅要了解自己,還要知道是怎樣的原因你成了現在這樣的自己。你不僅要觀察別人,還要了解他人的故事,到底是怎樣的經歷,讓你的父親對你如此嚴厲?是怎樣的經歷,讓你的母親如此貪玩?是怎樣的經歷,讓你的同桌就是不願意借給你她的橡皮擦?是怎樣的經歷,讓你的阿姨帶出這麼個熊孩子?

身邊有這麼多人,有這麼多有意思的故事,有這麼多幫助你思考的事情,而你還在沒頭腦地迷茫嗎?

同志,人是一種連續的生物,了解他們的過去,你可以得出很多答案。

掰the way,如果你將你觀察的對象於他們成長的時代聯繫起來,你會覺得更加有趣的。

當然,僅僅觀察還是差把火,因為觀察可以讓你了解情況,能做到換位思考,才能幫助你真正了解別人。

我是個農民出身的窮孩子,從小學習成績就很好,一直是全校第一,我成了全村第一個上大學的人。然後,我畢業了,教了一年書,當了幾年工人,考上了公務員,然後結了婚。

我會怎樣教育我的孩子?今天六一,我會給他買電視里看起來沒什麼用的早教機嗎?

這種故事,很有意思不是嗎?

發現了嗎?人性究竟是怎樣的?究竟是是我創造了未來,還是我只是在機械地走著時間線?難道我是地球online里的一段程序?

繼續思考吧,聯繫你見過得一切關於人的細節,繼續思考吧!故事就是人啊!→這一句請批判。

當你在做這些思考的時候,記得要把這個東西放在思考list的最頂端:慾望和人,究竟是種怎樣的關係?

啊咧?你問我宗教?那種東西我有提過嗎?

3.意義何在?價值是什麼?

(施主,你看到我的忽悠一定是我們有緣,如果上述文字不能幫助你思考,請一定在評論里指出來,因為我需要了解你們的問題。

如果你覺得有幫助,那麼點個讚唄~我是個超級拖延症,給我點動力唄~)


前提是要有一定的閱歷和經歷,有廣度和深度,沒有這些做支撐都是空中樓閣。

至於逐漸形成框架體系,可以看看思維導圖以及了解下諮詢行業。

問題確實太大,其實如果你能在自己所在專業/行業有一定的耕耘做的比較好的話,不斷往上抽象上升到哲學層面,其實很多道理是相通的。


思考的習慣,從0到1。

首先,想想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或者時候,才會動大腦?

然後,呆在這個允許你慢慢思考的環境里,即便是瞎琢磨。

等到哪一刻,你把自己的思考成果付諸於行動,並驗證了自己的思路的時候,哪怕是一點點,就入門了。

定性與定量

分析過程中,定量比定性更為重要。定量,其實就是分解式的理解問題,找出相關因素。定性,則是在定量的基礎上,分類和總結問題。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把從0到1的方法,在其他事情上循環無窮次。

捷徑:

像笨蛋,學渣一樣,或者像loser一樣,強迫自己思考或者被迫去思考。


先繼承,後發展。先學會模仿,複製,量變引起質變,再適當創新,形成自己的東西。畢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容易成功。


思維體系在是為思考並解決問題而存在的,而所有的問題都源於你的人生終極問題。

沒錯,就是那句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關於這三個問題,從古到今的有很多人類前輩都給了回答,他們的回答,就代表了他們的體系,他們的體系在他們自己看來有些是完整的,有些還不那麼完整。但沒關係,任何思維體系都是人對於客觀世界的抽象提煉,可能沒有一個體系能解決所有問題,多了解幾個體系,互相補充解決問題很正常。就像一些無神論者在看到監利翻船事件後微博評論「天堂里沒有船來船往」一樣正常。

通過閱讀哲學書籍,知乎日報,微博段子均能夠學習到他們的思維體系的一部分,你一定能夠有很多收穫,但是,由於你的學習能力不足或者超強,以及你個人生活體驗的獨特性,或許你會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的體系出來一樣。就像我打dota2現在都手選艾歐,並且出臂章瘋臉大炮龍心強襲打carry一樣。很多人都說不現實,但是我做到了一樣。

所以,現在明白了么?總結一下,等你和我艾歐打法一樣的時候,你的思維體系就算是建立起來了。


這麼老的問題怎麼會有人邀請我來回答?@iris 你確定你不是知乎派來的機器人?先假裝你不是,我也假裝回答一下:

1.這個問題真的很大啊,思維體系是啥?宏觀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還是微觀的針對某一行業的思維體系?

2.先說一下宏觀的,被贊第一的 @張小串兒 看你這麼怪,要不我們做個朋友吧?我是讀完大學去工作,工作半年去讀研,讀研專業是企業管理,研究了兩年東方宗教,其中還花了一段時間在浙江天台山的山洞裡修行打坐。嗯,我也挺怪。

通過對易經、佛學、道教一些東西的閱讀,以及《秘密》、《遇見未知的自己》等亂七八糟的心理書籍的閱讀,總結出我自己的人生觀就是這個世界99%的東西都是我們不確定的,99%的東西都是我們不知道的,鬼神存不存在不是馬克思主義就能決定的,你讀再多東西、看再多事情,最終99%的信息都會被你大腦自動忽略掉,因此所有的經歷基本上還是逃不出你最初的自己,突破自己才是最難的。

那麼看這些東西有沒有用呢?我認為是有的,比如「一切都會過去」這句話應該是中學語文閱讀理解里的,那時候應該是看山是山的第一階段,了解了這麼多東西後,可以說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到了看山還是山的第三階段。多了解一下這個世界,人生會豁達很多,很多事兒會更明白,更坦然。

3.說一下微觀的,就是在一個行業里怎麼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我研究生雖然讀的是企業管理,導師是從信管調過來的,研究專利的。專利這個領域,要麼全是法律,要麼全是代碼,而我兩竅一個也不懂,發不了核心期刊論文還畢不了業,怎麼辦呢?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讀了專利戰略裡面三本基礎書籍,無數論文文獻,後來發現,其實這個領域主要的也就那麼幾個點,比如專利地圖的研究點也就地圖類型、分析演算法之類的東西,我用一個月發表了一篇核心期刊,後來就和這個研究領域說88了。

在微觀領域我的結論就是,靜下心來,去多讀基本這個領域最基礎的東西,慢慢你就了解到這個領域是有一個隱形的框架存在的,脈絡很清晰,你就能行程自己的思維體系了。

最後,還有怪人嘛?一起做朋友好不好?


營銷思維是一切營銷工作的基本功,擁有正確的營銷思維是成功營銷的前提。

正確營銷思維的五個步驟:用戶調查—內容製作—投放渠道—數據反饋—內容優化

1、用戶調查(用戶調查需貫穿始終)

產品上線前:用戶是誰(年齡段、職業、收入等),用戶核心需求是什麼,用戶一般活躍在哪些渠道,用戶可以接受的產品價格範圍。

產品剛上線(調查付費用戶和未付費用戶):用戶是誰,用戶核心需求是什麼,驗證產品的核心賣點是否正確,從哪個渠道認識你,產品價格是否可接受。

產品迭代階段(調查付費用戶):從哪個渠道認識你,用戶認可和不認可的地方。

2、內容製作

誤區:一味追熱點、死憋「big
idea」、營銷工作等於最終文案、「我覺得」用戶需要這個內容、追求沒有意義的數量,追求速成。

零用戶階段:把產品的一個核心賣點,結合用戶最核心的一個需求,用不同的內容形式製作出來。

部分垂直用戶階段:針對最核心的用戶人群,細分用戶需求,把這些需求結合賣點不同的內容形式製作出來。

擁有各種用戶階段:不同類型的核心用戶、加上不同的細分需求,用不同的內容形式製作出來。

3、渠道選擇:使用渠道多,不意味著引流效果好,需要根據用戶調查和數據分析來告訴我們結果。

產品萌芽期:選擇多個渠道進行測試,哪個渠道引流效果好。

產品發展期:少數渠道做專精。

產品成熟期:優化舊渠道、尋找新渠道。

4、數據反饋

製作監測鏈接,監測用戶的每一個行為,從數據中得知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5、調整優化

從數據中找出優化點

(1)、產品複雜度的優化:產品越簡單,目標人群就會越明確

(2)、著陸頁的優化:讓用戶瞬間知道你是幹什麼的

(3)、營銷內容或渠道的優化

(4)、網站轉化流程的優化

(5)、不同環境中使用產品的優化


三觀、認知、方法論


這問題我也只敢關注一下。三觀剛剛顯性化,還沒有徹底形成一套體系,更別提思維了。


三觀,先破後立(原來的我像自干五,後來變成某些人口中的水軍和有心人)。

比如台灣、北韓和美國,又比如歷史上的哪些人哪些事。


經歷多了,自然就有自己的一套


推薦閱讀:

電視里整理線索時,會把釘在牆上的資料用線連起來,然後找到交匯點,是什麼方法?
推薦個在線的思維導圖工具吧?
iOS上有什麼好用的思維導圖APP?
使用過 Personal Brain 的知友有哪些使用經驗?
「思維導圖」幫助我解決了什麼「具體問題」?

TAG:思維導圖 | 思維模式 | 互聯網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