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怎麼不拍像日本大河劇一樣的歷史劇?
大河劇,日本放送協會(NHK)自1963年起每年製作一檔的電視連續劇的系列名稱,於每星期日晚間七點(日本時間)在NHK綜合頻道播出,每集播出時間為四十五分,主要是以歷史人物或是一個時代為主題(即所謂的時代劇),並且有所考證,屬於較嚴謹的戲劇。作為官方電視台的投資作品,大河劇集合了日本最精良的影視戲劇人才以及各種史學、風俗學專家進行論證和通力合作,以最精良的服飾,最佳的燈光效果,最新研發的高清攝像機等器材進行最細緻嚴謹的拍攝。每一部大河劇的標題都是由知名的書法家進行題寫,每一集大河劇的結尾都是配合溫軟細膩的背景音樂對本集劇中發生的地點進行歷史知識的普及和介紹,由此亦可帶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而作為出演大河劇本身的演員也以此為榮,他們認定這就是他們本民族最高水準的影視作品,日本的電視劇播出制度和國內不同,大河劇是每周播放一集,從每年的1月開始遴選劇本和演員,經過半年的精心準備,到9月開機拍攝,第二年的1月開始播放,而同時下一年的大河劇劇本演員遴選工作也已經開始,攝製組的工作沒有中斷,一直持續到第二年8月的時候才關機完成。因此這是一個多團隊,分工明確有系統和組織的大型文化工程。當然這一切也是建立在官方每年持續穩定的投資基礎之上的,更重要的是所有參與制作的演職人員都以自身的工作為榮耀。他們認為自己所表現的就是本民族傳統文化,本民族人群的內心情感和性格特點,因此在這種精神的驅動下,所有的演職人員都以此為榮,盡全力去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他們的成果也就是每年給他們的觀眾奉獻出最高水準的精品歷史正劇。
你是中國人,略通中國歷史,國產歷史劇虛構劇情太多、服飾太假,你就不開心了。
你是中國人,不懂外國歷史,外國歷史劇只要故事緊湊看著爽,你就覺得是神作了。
就這個道理。
然而深層次原因是什麼呢?其實還是現在的國產歷史劇不知道電視劇是幹嘛的,不好好講故事罷了。
在我看來,現在國產歷史劇的毛病不是虛構劇情和服飾的問題,電視劇是拍給大夥娛樂的,不是給半吊子們當紀錄片來品評的。然而國內歷史劇似乎是摒棄了陳家林、張紹林時代以真實歷史為脈絡、夾雜戲說情節和民間傳說,服務於整個故事情節的優良傳統,卻非要探索「正劇」模式,弄得故事情節稀里糊塗,人物行為不合邏輯,這才是國產歷史劇最大的通病。
最直觀的例子,楚漢題材扎堆的時候。以評書為底子做劇本的陳家林版《楚漢爭雄》就沒有幾家電視台上線,反而掛著「正劇」名字又臭又長故事情節如稀泥糊糊子一般的高希希版《楚漢傳奇》熱播了。真要說這兩部劇誰能還原真實歷史,那都是扯淡。但是,《楚漢爭雄》的虛構內容都是為故事情節的緊湊性而服務的。而《楚漢傳奇》幾乎就沒有故事主線,就是幾個蹩腳編劇在翻譯史記,順便加入大量自相矛盾、可有可無的腦補內容,而且還告訴你這叫正劇。
日本大河劇大夥看著舒服,並不是多還原歷史,而是故事給你講通了而已。
而國產歷史劇你看著不舒服,是因為老一輩肯講故事的電視劇製作人都老了,年輕人愛裝逼太浮躁,非要告訴你這叫正劇,結果弄到最後連故事也講不通。
而這一切,都跟還原歷史無關,別指望看電視劇就能上歷史課了。
所以,對於那些捧《大秦帝國二》《大秦帝國三》認為是正史,貶低《大秦帝國一》說意識形態味太濃的人啊,你們吶真是圖樣。
捫心自問一下,你要是看外國歷史劇,是《大秦帝國一》這樣的故事緊湊、劇情主線明朗、有思想有基調(哪怕不合你的三觀)的電視劇好看呢?還是《大秦帝國二三》這樣故事一團亂麻,劇情主線鬆散跳躍,沒啥主線,全靠吹牛的電視劇好看呢?
我現在就是,哪天真的想看歷史劇了,我刷的也是九十年代的《賀蘭雪》《唐明皇》《東周列國》,在這些電視劇里,你能看到這樣的畫面:
賀蘭雪裡殺人不眨眼的宋朝軍隊,對比下《精忠岳飛》里的岳家軍那慫樣兒,歷史劇真的退步好大。
賀蘭雪裡陰鷙殘暴好色成性的李元昊,對比下清宮戲裡動不動就跟共產黨員一樣高尚覺悟的皇太極、多爾袞,真的好想罵娘。
唐明皇里妖艷殘忍的韋氏、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對比下如今唐宮戲裡的一群白蓮花,真的讓人只能攤手。
東周列國中皮膚如樹皮一般的老農民、肅殺的戰場,對比下如今電視劇里皮膚白嫩細膩的乞丐和農民,阿寶色明媚光亮的戰場……我覺得我還不如看連環畫去……
你當大河劇有多還原歷史了?光那些高高隆起的假頭皮髮髻就很齣戲了好嗎。
前陣子國內罵慘了的新三國在日本還有很多人讚歎大場面呢。去年春晚還有日本人贊得要死呢。
作為科班出身的前·歷史研究者,我向來對影視作品追求所謂的真實還原很不感冒。衣服道具有個意思就得了,古代人真怎麼樣誰親眼見過?
如果全部按照古代人的樣子來,估計現在的觀眾沒一個接受得了。我給你舉個最常見最容易忽略的例子就是你看現在的女人咯吱窩,只要是露出來的就是一定颳得乾乾淨淨的,但是以前都是不刮腋毛的。按照我們今天看到的女性公眾形象來說,幾乎快要以為女人天生就是不長腋毛的了。如果有時代劇里忠實表現當時的女性形象,一抬胳膊一窩毛,那估計觀眾看得都要倒胃口了。最近比較出名的一次是李安的嘗試:《色戒》裡面湯唯就大方露過腋毛,雖然不影響電影的整體觀感,但看起來總有點怎麼說,至少我是愣了一下,進而腦子轉了道彎,哦,對哦,那時候都不刮的。
或者你也可以搜一下一百年前的老照片,看看那個時候的清朝人都一副什麼面黃肌瘦的癟三樣,即便是達官顯貴,也是黑瘦為主土氣橫秋。倒不是他們不想好看,而是時代不一樣,農業社會的人就是這副半飢不飽的樣子,跟你看慣了的好看樣子差距就是這麼大。
【這位可算得位極人臣了吧?土不土?他背後這些也都不是底層窮光蛋吧?看上去呆不呆?】
還有光緒皇帝那幾個娘娘的照片,現在也都找得到,女主角來個這種形象誰去看?
別說清朝民國了,就是現在的那些個知青題材影視劇,一個個白白胖胖高大威武的樣子,事實上他們這一輩人裡面有幾個超過一米七的?剛吃了幾頓飽飯就全都忘了是不是?
總而言之,別拿「忠實還原」當做好的影視作品的標準,影視作品裡的藝術形象多少都要符合播出的那個時代的大眾品味。
別說影視作品這種拿來娛樂的東西了,你知不知道,就連博物館陳列和文物修復裡面專門都有一個步驟,有時是做舊,有時是作新,目的不是為了忠實還原,而是為了專門照顧觀眾普遍審美趣味而進行的處理。
你跑到上海博物館去看到有些很有意思的藏品,比如有個鴨子形狀的盒子,是明代的,這玩意發現的時候碎成幾十片了,是老師傅一片片粘回去的,看得出來嗎?照你說這叫還原了歷史形象呢還是破壞了歷史事實?我問過那個老師傅,人家回答得就很簡單,就是看這東西挺有意思,修起來大家樂意看。所以這件東西幾十年了一直擺在那,常設展覽基本不換。
你看京戲的行頭,哪個經得起你們這些愛好者半桶水挑剔的眼光的?
中國不是拍不出,《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漢武大帝》,《三國演義》,《貞觀之治》 ,《雍正王朝》,《大秦帝國》都可以與大河劇相比,其中有些水平還明顯高於大部分日本大河劇。《走向共和》幾乎可以與《坂上之雲》相比
你說《真田丸》那也叫歷史劇,真田幸村能讓你氣活過來然後氣死一次。
古代的《大秦帝國》《康熙大帝》《大明王朝1566》近代的《走向共和》《延安頌》《八路軍》,現代的《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都是不錯的歷史劇,還是值得看一看的。
歷史性一般但是也挺不錯的還有《琅琊榜》和
《精忠岳飛》高希希拍的新《三國》也挺有意思的,但那不是歷史劇《葵德川三代》以前的吹吹還可以,2000年以前的東西確實大部分不錯。但就在同期來講,朝廷台版的《三國演義》、《東周列國春秋篇》都不錯(戰國篇就是垃圾,和現在的劇水平一樣次),地方台也有不少不錯的歷史劇。我小時看過還有印象的就是《努爾哈赤》、《顧炎武》這些,可惜這些都不大好找。
2000年以後的,基本我朝的還是比鬼子的強不少。如果把二戰前的歷史劇都看作大河劇,《走向共和》、《大明王朝》都不錯,可惜一部被禁,不一部收視不佳,現在者被人提起來。觀眾的審美就在不停的毀劇。
鬼子的情況更次,這邊最起碼年輕人還有願意看歷史劇,日本是歷史劇快成了老年劇,不斷的偶像化。《葵三代以後》勉強能看下去的就《風林火山》、《龍馬傳》。《真田丸》高收完全靠著主角光環,今年的《女城主直虎》的收視也不咋樣,看了幾集,這劇子役的戲過後,難看的要哭……
真正差距大的是一般講故事的古裝劇(時代劇),看看《烈陽街頭》系列,去年的《立花登青春備忘錄》、《一路》、《麻之助裁定帳》。國內的古裝劇基本上是流一色的武俠劇,很少有這種將時代融入故事之中的劇。這可能是和國內缺少古代小說作家有關,特別是這類故事常常是借著故事來講時代的義理與人情,這方面讓人相當著迷。NHK的這些時代劇,可看程度遠遠超過大河劇。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1、「有所考證,屬於較嚴謹的戲劇」
並不是所有大河劇都講究考證的,大河劇從初期就經常以小說為原著,中前期也不乏架空人物作為主角的(當然這不意味時代背景是虛構的,比如《獅子的時代》《山河燃燒》),NHK的說辭是「大河劇就是電視劇,不是紀錄片,演繹是完全有必要的。」人家遠比觀眾要靈活,有些中國觀眾意淫起來,給人以「崖山之後無中國」的既視感。
本質上說,大河劇和其他時代劇,乃至中國歷史劇、古裝劇,沒有貴賤之分,只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落實到具體哪部作品內容比較出色,考據比較嚴謹而已。不厭其煩再重複一遍,大河劇不適用於裝逼,因為它本身分量不夠。
2、「大河劇集合了日本最精良的影視戲劇人才以及各種史學、風俗學專家進行論證和通力合作,以最精良的服飾,最佳的燈光效果,最新研發的高清攝像機等器材進行最細緻嚴謹的拍攝」
好牛逼,這麼多「最」,這個結論怎麼得出來?請先擺事實,再講道理。
而且你知道大河劇21世紀以來,大量採用偶像派明星擔任主演嗎?這些人就一定是「最精良的影視戲劇人才」?說考據怎麼好的,你知道織田信長要傳位給明智光秀嗎?你知道信長能成功是因為有個叫隨天(這人還與信長之母有不可描述的關係)的巫師輔佐?你知道真田幸村和淀君是精神出軌嗎?你知道山本勘助很可能是武田勝賴的親爹嗎?你知道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的臨終前同時思念著前田利家、阿江、上杉謙信等一撥人嗎?你還是否知道本能寺爆發的要因之一是歸蝶和光秀有曖昧且被信長知曉,所以才各種刁難不待見,以至於玩脫把人家逼反了?
3、「每一部大河劇的標題都是由知名的書法家進行題寫,每一集大河劇的結尾都是配合溫軟細膩的背景音樂」
書法家題字這種細節很重要嗎?日本的音樂人的確非常厲害,歷代大河劇尤其是平成時代以來的OST都很棒,但觀眾看的是歷史劇呢,還是書法展、音樂會?《篤姬》的配樂很棒,但並不能阻止許多觀眾覺得該作言過其實。
4、「他們認定這就是他們本民族最高水準的影視作品……而他們的成果也就是每年給他們的觀眾奉獻出最高水準的精品歷史正劇」
「他們認定」……哪些人認定?言論出處是哪裡?大河劇可算是「本民族最高水平」的話,那就難怪一些人覺得三谷幸喜是百年一遇的奇才,《真田丸》是史上第一大河劇了。這僅僅是因為你們喜歡,所以就希望是那樣的,人就是愛挑自己喜歡聽的。
還「歷史正劇」呢,你知道大河劇已經有明顯的晨間劇的趨勢了嗎?你知不知道晨間劇56年來,95部完結作品僅有10位男主人公,而大河劇在2001年之前38年間僅7位女主人公,而00年後17年間已有7位,近10年5位女主演?你知道晨間劇的特色嗎?知道大河劇和晨間劇的相似處嗎?知道現在大河劇的劇本有哪些設定明顯是借鑒(照搬)晨間劇的嗎?知道大河劇為什麼有這樣的趨勢?這與日劇一貫的視角,以及日本社會的女性地位又有怎樣的聯繫?
大河劇的收視率的確可以帶動當地的旅遊業,比如《利家與松》《真田丸》,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也可能會導致影視創作被地方利益所限制所裹挾?你拍那些當地歷史名人,還敢不敢有真實的描寫,獨立的思考?你覺得近年來推動地方旅遊業的主人公們,哪個不是白蓮花、偉光正的?
不知道的話,就不要那麼容易高潮了。
你怎麼就不說大河劇收視率慘淡,年輕人都不愛看?以及,自己搜去,日本人評價《琅琊榜》、《甄嬛傳》、《康熙王朝》都說,同樣是拍古裝,中國的就能讓年輕人也能有看下去的慾望。別總覺得外國的月亮圓,其實各有各的圓法,你看習慣了這個看別人家的新鮮罷了~
一種文化隔閡造成的對異域風情的無限拔高罷了。
張紀中的金庸系列,在國內被噴出翔,日本有部分人喜歡得不得了。「果然是中國才能拍出這樣的電視劇啊」,「不愧是中國,武俠電視劇都有這樣深邃的歷史呢」,「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已經沒有劇中那種古典時代的魅力了呢」……
大河劇,在國內還能拿來裝裝逼,「什麼時候中國能拍出大河劇那樣的電視啊」,…… 實際上在日本大河劇早幾百年就沒收視率了,就剩群中老年在看了。漂洋過海來中國,嗯,快來看我好有品味哦!
老三國,水滸,康熙,雍正,大秦帝國,漢武大帝,貞觀之治,走向共和,大明王朝……那麼多國產歷史劇,哪部不比大河劇優秀?更別提那些不是講歷史但歷史背景深厚的劇,比如闖關東,大宅門等。自己裝瞎別人也救不了你。
補充其他提到了《新三國》的答案
日本網友對《新三國》的評價選摘:
1.
今日借りてきて、とりあえず3巻まで見終わったぜ
黃巾すっ飛ばされたのは殘念だったが、 電視台版と比べて映像は綺麗だし、呂布と3兄弟の戦いは見応えがあった こんなの日本じゃ撮れないし、作ってくれただけでも有難いと思って見るわただ、吹き替えの劉備と曹操の聲がちょっと#65381;#65381;#65381; 劉備はただの善人ではなく、何考えてるか分からん底知れない空気と黒さを醸し出してる感じだが、 曹操は単に枯れた爺さんみたいな聲で迫力が足りな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借來了三國,已經看完了前三集。雖然很遺憾沒有拍黃巾之亂,但是與其說是電視劇,簡直就是畫面超級的電影,三英戰呂布很贊。 這種片子日本是拍不出來的,很激動可以看到這樣的製作。 只是,曹操和劉備的配音 (不知道說得是原音還是吹替)就有些………… 劉備不僅僅是一個君子,應該有那種感覺:他究竟在想什麼你不得而知,摸不透而又很危險的那種。 曹操單調沒氣力的老爺爺聲調,一點王霸之氣也沒有。
2.
関羽、呂布、趙雲は確かに前の方が良かったが曹操は結構いい味だしていると思うけどなぁ。
劉備は今回最高!!! 結局、張飛や関羽(中國では神様らしいけど)は部下の意見を取り入れない 武勇だけの頑固者なだけのように思うなぁ。 —————————————————— 關羽、呂布、趙雲確實是以前的好,曹操嘛覺得還好啦。 劉備這個版本最棒!! 結局張飛關羽(中國被神化的人物)不能採納屬下的見解,單會恃武好勇固執己見啊。
3.
無名武將@お腹せっぷく[sage] 投稿日:2010-05-25 20:55:56
俺は同時に中國人の心意気にも感動している。 古き良き伝統を守りつつも、新しい事をやろうとしてるあたりとかに。 それでいて、その二つが見事に融和しており 創作物の世界観に軽々と史実の世界観を持ち込んでこないセンスも凄い。 ここを誤ると正史&演義ごちゃ混ぜの節操の無い酷い作品に仕上がってしまう。 曹操も上向き評価で描かれてるけどあくまで演義世界の曹操として 描かれていて、それでいて人間的魅力に溢れた人物像に仕上げてるもんなあ。 初めこそ曹操に視點を合わせられてるけど、孔明、関公も十分すぎるほどにカッコイイ。 曹操に視點を合わせられたので、アンチ演義テイストな作品と早合點してる人も見てみる事を オススメするよ。 マジで凄いよ、中國人w この作品は三國志の超有名人は全員株が上がるように描かれてる気がする。 逆に日本での三國志媒體ではこの演義の伝統がすっぽ抜けてしまい 正史ベースの物語調とか、正史&演義をごちゃ混ぜにしてる悲しい小說やら 漫畫が増えてる。 小說はあくまでも物語。 物語を映像化したドラマには出來るけど歴史の峻厳で崇高な格は逆に大眾的な見せ物にはならないのよね。 在看這個電視劇的同時,我被中國人的氣質感動了。 就是那樣的一直保持著古老良好的傳統,同時也接受著新的事物 而且能把這兩件事很好的融合,做出這樣的作品、 並且沒有把現在物質的世界觀隨意加入到的史實的世界觀,從而讓人覺得敬佩。 與此同時,正史演義很好的結合,沒有雜亂無章。 作為演藝世界裡的曹操,這部電視劇描寫的很好,而且很有人性的光輝。 雖然剛開始是以曹操為主要人物來描寫的,但是,孔明,關公也很帥啊 因為剛開始以曹操為主, 所以推薦那些一直反感演義版本的三國志的人也試著看看吧。 中國人,真的很厲害! 反而,在日本,三國的各種演義版本很多 基於正史的小說風格的小說也好,正史和演義內容混雜的那種不太好的小說也好 各種有關三國的漫畫也在增加~ 但是小說最終還是故事。 對於根據小說映像化的電視劇,希望觀眾不要因為對於三國歷史的崇敬,對於這部電視劇太過苛刻啊~
4.
無名武將@お腹せっぷく[sage] 投稿日:2010-11-11 15:03:09
三國志演義の「お話」としては舊作の方が忠実だろうし、 服裝や舞台セットや役者の顏や音楽も、新作のは華美過ぎるかもしれない ただ、映像や戦闘や音響など、後から作った分だけ新作の方が優れている面がある そこは認めたい 弓矢がピュンピュンしてる所とか爆発とかでちょっとCG使いすぎてレッドクリフみたいだけど 要說三國演義的話,還是舊版的電視劇更加忠實原著 服裝啊,舞台,以及演員,都是新版的電視劇更加的華麗 而且,畫面啊,戰爭,音樂啊~新版的處理方法更加的優秀 這個是要承認的 射箭的時候,哪種唰唰的感覺,各種爆破的場面,CG好像用的太多了吧,看起來像是電影赤壁。
5.
無名武將@お腹せっぷく[???] 投稿日:2010-11-13 02:35:06
今度の新しい三國志は今まで出たものの中では最高ですね。時代背景もよく理解でき 大変面白いです。特に呂布のイメージが大きく変わりました。カッコいいですね。 映畫レッドクリフの延長版として作りも內容も十分で見応えあります。 中國版の大河時代劇みたいですね。全部で49巻ありますが見たら止まりません。 新版的三國是至今為止最好的。能夠讓人很好的體會時代的背景,覺得非常有意思。特別是新版的呂布,打破了以前的印象,真的很帥。 作為電影版加長版的電視劇,內容更加充分。 看樣子是中國版的大河劇啊,我要一直堅持把全部都看完。
╮(╯▽╰)╭總之一句話:全世界人民都一樣,信奉「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僅此而已。
2010年中國華錄百納公司和日本NHK合拍的《蒼穹之昴》在日本播出,曾經在中國家喻戶曉的阿信的扮演者田中裕子在劇中出演了慈禧太后。
這部劇就是要向大河劇看齊的,歷史細節什麼的把握的不錯,並且收視率超過了同期播出的大河劇《龍馬傳》。
此劇在中國也播出了,收視率和反響平平,不過品質還是可以的。
知乎里有一些對該劇的評價,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搜索一下。國產大河劇,大家要關注哦
以前拍《曹操與蔡文姬》其實就有點大河劇的路子。
結果輿論一片罵聲。
所以咱家從那時候就一直認為,其實大家喜歡看的不是歷史,也不是大河劇。
大家其實就是在電視劇里找爽點而已,是不是符合歷史,或者劇情有邏輯,其實真正在乎的人並不多。
看大河劇的人都懂歷史么?還不是一樣。
這是新三國在日本的宣傳海報,感受一下?
其實大河劇的製作經費和大場面是不咋地的,關原合戰都只用81年的老鏡頭
值得吹的是大河劇的服飾復原比較好,畢竟年代近實物存留多,而且戰國文化還是有一定傳承的。這個是國內歷史劇比較少做到的,不過講明清兩代的歷史劇如《大明1566》、《康熙王朝》、《太平天國》、《走向共和》啊,拍的都還挺不錯的,儘管為了審美需求清朝的辮子都不寫實……至於新三國…就還原度上不如老三國,在小兵鎧甲還原上甚至不如三國無雙,純粹是場面大……可以崇尚日本文化,認為武士刀很酷、大鎧很酷、家紋很酷。這是人之常情,因為全世界都覺得這些東西很酷。
一個你認為很酷的國家拍一些你認為很酷的東西,你默認它很好很有水平就是不講道理。《坂上之雲》是部卓越的作品,但它是一部特別劇。動用眾多一線卡司,渡邊謙旁白、久石讓配樂,不能代表大河劇的普遍水平。平心而論,每年一部的大河劇製作精良嗎?不可謂不精良,因為日本好歹是文化輸出能力世界排名前三號的國家。但我實在不認為《真田丸》、《平清盛》、《花燃》、《龍馬傳》、還有今年的《女城主直虎》達到了中國不能匹及的地步。場面小,內心戲多,大段的劇集時間用在演員微表情的刻畫和無謂的情節渲染上。無一不暴露出大河劇現階段的窘境,一年五十集的盛名重負下,製作資金嚴重不足。此外:每集後的紀行真是太棒了,劇情地理聯繫現實,拉動當地旅遊業,還能從當地收穫一筆贊助。天皇退位,平成年都快成了過去式,昭和時代的演大河劇是「情懷」、「榮譽」對於現代社會而言,並不那麼重要。就好比侵華時期日本陸軍本部還直言「精神是第一戰鬥力」一樣,過分講「情懷、榮譽」只會從經濟上被擊垮。【認清現實】
直言:中國的電視劇市場是發展畸形的,最廣大觀眾的是審美畸形的。影視作品沒有情節可以用特效場面來湊,沒有製作經費可以用演員演技來補。這都是影業發展的正常形態。拼情節構思也好,拼細節刻畫也好,拼CG特效也好,拼演員演技也好。總不能靠拼演員的一張臉。從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韓劇席捲大陸開始。就為中國的影視界注入了一顆梅毒胎兒。
各種帥哥美女受到猛烈追捧,讓中國影業找到了賺錢的機會。培養一大批小鮮肉、國民女神,用他們的臉霸佔銀屏。也讓中國通俗文學彷彿找到了新出路,霸道總裁、高貴王子、全民偶像等等等幾近臉譜化的角色佔領文化陣地,催生出現在數不盡的各式IP。古裝劇偶像化,應該是中韓兩國人民相互扶持共同創造的偉大實驗。偶像劇、古裝劇,這兩個原本相關性不大的兩個劇種如今已經讓觀眾搞不清界限。萌生出的後果,就是觀眾的目光與口味完全的偶像劇化,即「全憑演員一張臉,最多算上人魚線。」本來偶像劇的市場不大,服務於十幾歲二十歲的懷春少女,偶像明星也缺乏影視界影響力,畢竟賺的沒有正劇演技派明星多。而中國的情況完全不同,幾乎所有的劇都有很濃重的偶像元素,偶像明星及其利益團體越發膨脹,越發佔據輿論制高點,越發擁有公關主動權。他們明白自己大紅大紫、一部劇片酬上億人民幣的原因來自於畸形的市場和觀眾,越要靠這些偶像化的各種劇洗全國觀眾的腦,才能維持住現在的收支。因此我們有趣的發現,我們廣泛認為的國產好劇,是沒有偶像身影的。「小鮮肉」一詞的泛濫,是中國古裝劇之禍的根源。———————————————《真田丸》是多好的題材呀,要是能拿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資金,我真的相信能站在世界頂尖大河劇打仗跟過家家似的,連個人頭被砍滿地滾的鏡頭都沒有。你跟我倆說大河劇優良?還原歷史?
中國有大河劇啊:還有大江劇呢:另外還有大路劇:大花劇:這麼多好劇你都不看?
為什麼沒有?!
大秦帝國
雍正王朝
漢武大帝 ,
這些不都是么?
可能是因為收視率的關係,現在很少台播吧。
我倒是納悶,現在的電視台里放的都是些什麼烏七八糟的電視劇。。。
我老了。。。老了。。。。
眾答案中有一個趨勢,就是認為題主對大河劇和國產歷史劇認識不足,就要全面否定題主觀點。
乃至,大河劇場景佳,道具佳,攝影運鏡構圖好,音樂上佳這些實實在在擺在面前的硬實力也拿來否定。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