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測量骨重、脂肪率和蛋白質含量等參數的智能秤的原理是什麼?
只是一個稱,測量這些參數能準確嗎?
現有技術能夠達到的準確率是怎樣一個範圍?在怎樣一個價格區間內買到的智能秤是能夠達到這種準確率的?
先給結論:原理上體脂秤是能測量準確的,不過得有幾個前提條件。
人體體內的脂肪含量用於評價人的營養狀態、減肥、健美意義重大,但之前的水下稱重法、超聲波法等測量條件和複雜度,都導致只能局限與實驗室。
在1985年Lukaski首次提出利用生物電阻抗(BIA)測定人體體成分,這個方法經30年的研究改進被證明無痛、安全、精確、便宜。BIA法已成為無論臨床和研究的首選方式。近幾年來隨著智能硬體的火熱,利用BIA的體脂秤也還是進入普通大眾的視野。比如海外的withings、國內的有品、雲麥等,價格區間在幾十~上千不等。
外媒說這四款智能秤不錯 稱重只是附屬功能
先具體說下智能秤測量原理:
生物電阻抗法測量人體成分假設人體是有脂肪與非脂肪組織組成,非脂肪組織含有水分和電解質,是電的良導體,而脂肪是無水物質是不良導體。因此,人體內的非脂肪物質越多,對電流的阻值越小。
根據電流不同,可分為直流和交流體脂秤。
測量的電流又分為低頻和高頻,當直流或低頻電流施加於生物組織時,電流將繞過細胞主要通過細胞外液;而高頻電流可部分穿過細胞膜流經細胞內液。所以當測量電流為直流或小於50HZ時測量的細胞外液電阻,在高頻電流如200HZ時測量的細胞內電阻。
目前市面上的體脂秤也分為直流的和交流方案的BIA,交流的部分體脂秤採用多種頻率複合測量的方法能有效提高測量的準確度。如體脂秤只有兩個電極片,多為直流體脂秤,此種測量方案成本更低,市面上賣幾十元的產品多半是這類產品(準確性較低)。
智能秤根據測量部位的不同也可以分為腳踏式和手持式和分段式體脂測量儀。
▼腳踏式體脂測量儀
秤秤自己有多完美,四款知名智能脂肪秤對比評測-搜狐
智能秤能測更多的身體指標,如體重、體脂肪率、基礎代謝率、骨量、肌肉量等數據。在秤的表面加入了導電膜或者導電金屬片,當人體光腳踩上去之後會形成閉環電極,由於脂肪不導電而水分導電,所以可以通過計算電流值、電阻值配合體重值,來計算身體里脂肪的含量。換句話說,要測脂肪率,就必須赤腳上陣。
▼手持式體脂測量儀
▼分段式體脂測量儀
常見的體脂秤測量的是下肢的身體成分,而手持式測量的是上肢的身體成分,分段式測量的全身5個部分的身體成分(上肢、下肢、軀幹)。因為人體不同部位的脂肪率不同,且在清晨人體下肢和傍晚人體下肢的水分比例也會有很大不同,所以自然是分段測量更加準確和全面。
至於測量準確度的問題,自從生物電阻抗測量方式問世的30年來,國內外學者對不同性別、年齡、職業的人對不同測量方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測試,普遍得到的結果同一受試者在同一天生物電阻抗變異係數在3%以內,如Kushner、Lohman在1992的相關研究。整體來看,BIA方法的體脂準確度較為可靠。
最後關於題主的問題:在怎樣一個價格區間內買到的智能秤是能夠達到這種準確率的?
如是用於監測健身效果,需要看上下肢肌肉量的,最好買分段測試體脂率的體脂秤。
如只是減肥用,一般的交流體脂秤就也能滿足需求。測量時最好注意與電極片的接觸位置和測量時間的一致性,以提高測量的準確性。
也就是個人參考用用而已,我買的是歐姆龍的,說實話- -保持運動的話,單單看下體重就好了體脂率那個,照鏡子。。。
測量原理我來幫你解答吧:特定頻率電信號通過人體時,由於肌肉內含有較多血液等水分,可以導電,而脂肪是不導電的。因此可以計算電阻,並使用科學公式,精確測量出脂肪、肌肉、骨骼重量百分比等人體成分。實際上,體脂肪率、水分、肌肉、骨量這幾種常見參數實際上是被「計算」出來的。比如,脂肪含量需要體重、性別、年齡、身高共四個參數根據公式計算出來,其中體重由測量獲得,性別、年齡、身高則需要用戶自己輸入。 Yolanda、PICOOC等四款智能人體成分秤對比評測_Robby_敗家男研究會
此類設備的測量原理就是測量各通路電阻再加以計算,準確性么,也就大概看看。不過對於同一個人同樣使用條件的結果還是有相對比較的意義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Pebble 2 、 Time 2 和 Pebble Core?
※大家都用過什麼智能產品?說說主要功能、體驗如何
※為什麼國產手機廠家只推出了手環而沒有推出智能手錶?
※如何評價the dash無線智能耳機?
※如果讓索尼來做hololens,科技會黑成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