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能不能流水化生產?

先說一下這個問題的背景:身邊有朋友喜歡寫作,想像力很好,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在他的腦子裡,但是每次付諸筆端都無法盡如人意。而也有朋友寫的文章很漂亮精緻,但是總有種無病呻吟缺乏內涵的感覺。我就想知道在文學界或者說是小說界,有沒有這種創意、文筆合作的先例,人們又是如何評價的,如果有,這樣的方式能推廣嗎。

之所以用流水化生產,是因為以前看過央視的一個報道,講的是在南方(忘了是哪了)有人嘗試著將原本個人創作的繪畫作品進行流水化分工,每個人只畫一筆或幾筆,然後批量生產畫作,據說發展的風生水起。有熟悉的知友歡迎補充介紹。

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只是專才,道、術發展的不均衡使得我們的很多想法都不能實現。有人有很好的創意卻沒有很好的文筆,有很好的文筆卻沒有豐富的社會經歷,擁有豐富的社會經歷卻沒有天馬行空的想像,有些人能夠觀察入微區分不同人的不同語言和動作卻無法運用。如果一個人提供創意,一個人負責寫作,一個人負責構建背景,一個人負責人物語言的話,能否產出高質量的文學作品?

當然,這可能也會衍生出一個新的問題,就是如何評價這樣的由不同的人一起創作的文學作品?


我覺得是可以的,而且在朋友做寫作網站的時候提過具體的思路,利用虛擬貨幣進行創意和寫作能力的搭配。

但是試運營之後你會發現全世界都是創意,能把故事執行好的就那麼幾個人,而那些提供創意的還沾沾自喜想分錢。

所以這個世界其實只有兩類人,一類是什麼都不會,以為自己想像力很豐富的人,一類是霹靂霹靂自己研究研究連想像力也逐漸豐富起來的人,而後者的執行力完全可以掩蓋想像力的缺陷……簡單來說就是懶人和拖延症患者都毫無競爭力……


如果不局限在寫文字,而是推廣到漫畫中,那麼美國的漫畫創作體系似乎符合提問者的要求:有人負責劇本,有人負責人物設定,有人負責背景,流水線式創作。事實上這一模式在漫畫界是如此流行,如今香港和日本的漫畫人,也普遍採用這樣的方法創作作品。

但是文學創作么,我對此持懷疑態度。一般來說,一個人完成一個故事,是比較常見的情況,雖然幾個作者合作的情況也不是沒有,比如倪匡替金庸寫《天龍八部》的例子,但都不是常態。相比於更接近電影工業的漫畫,文學創作的工業味道要少得多。對此我很難給出一個完美的解釋,也許是與文學本身不太使用相對客觀的媒介(畫面、鏡頭)有關。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文學作品中很多流派並不以設定或故事取勝,而是以描寫和文筆取勝。這使得分離故事和描寫變得很難實現。即使是相對比較成熟的龍與地下城體系里,分工也往往局限在世界觀上,單部小說的創作也還是獨立完成的,只是互相尊重和呼應對方的設定。

順便說一句,@羅凌鋒 君說的九州的例子,其實不是一個好的反例。九州的失敗,更多地是因為缺少成功的的盈利模式所致。事實上如果單純談設定和故事的分界問題,九州甚至都可以算一個正面的例子。比如清韻時代的《縹渺錄》,實際上就不是九州體系中的一員,很多設定還有衝突。它是通過一版一版的修正逐步納入九州體系的。在體系建立之前,江南的故事往往限於片段,不停地重寫和廢稿成了其中的主要部分;納入九州體系之後,《縹渺錄》才逐步形成了完善的細節體系(主要是地理和政治)。後來引起的質量下降,在我看來更多地是設定和創作脫節導致的問題,說明九州並沒有真正實現流水線作業,所以拿它當例子,說服力並不十分充足。


看到這一題,是不是想起郭敬明呢?


可以而且早已經有實現方式了。比如各大文學網站上的大部分網路小說就是流水化作業的產物。

我曾經見過的例子是幾個人組成一個工作室,每個人有各自的分工,有的人擅長人物描寫,就專門寫人物;有的人擅長風景,就專門寫風景,有的人負責專門寫銜接;但基本會有一個經驗豐富的人負責整部作品審核和潤色。這樣的流水線式的分工保證他們能夠同時創作不同題材的作品,這樣就降低了時間成本,儘早摸索出符合讀者口味的熱門作品。

其實這也是網路文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吧,畢竟一個人進行文學創作會有極限,產量再高也趕不上狂熱讀者的閱讀速度,而狂熱讀者很多是付費用戶,是上帝,必須要滿足,怎麼辦?只能找人代工。這一點和日本漫畫很相似。


謝邀!

  1. 可以,比如電視劇劇本。
  2. 但是大部分此類量產作品,質量會越來越差。


當然可以,讓猴子在鍵盤上蹦躂就行了

前提是公眾認同這是文學作品:

抽象詩_百度百科


網路小說圈已經有這樣的情況

應該是前年吧,我無意中逛到國內最大的網路小說作者論壇「龍的天空」,在其中發現了一個「黑市」板塊專門用作小說開頭、大綱買賣,工作室招聘、代寫等的交易內容

簡直是觸目驚心,讓我深感網文市場之崩壞與寫手處境之艱難,在表面上的網文圈下面,居然還藏著這麼大的一個底層群體

---------------

各位可以去見識一番

傳送門

http://www.lkong.net/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20mobile=yes


當然可以,實例參考最世文化。。。


以下純屬個人見解。理論上來說,基於分工合作的原理,沒有什麼是不能流水化操作的,流水化操作意味著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但這指的是一般意義上的商品生產,那麼說到文學作品這一塊上,文學作品能不能算作商品?從出版的角度上來說,它就是一般商品,作者進行文學創作,完了付梓,進行書本設計,做樣書然後下廠印刷上市發行,從這一流程上來說算是流水化生產,但是樓主更多的是想講文學作品內容的生產過程是否可能存在分工操作,天龍八部人盡皆知,中間連載過程也由倪匡代筆過一部分,但終歸說來,一部好的文學作品是需要作者去精雕細琢的,是一個私人世界觀與想像的碰撞與架構,以一個固定的套路進行線性化寫作當然也有,那就是現在泛濫的網路小說,但是有多少人願意把網路小說看作真正意義上的文學作品呢?至少鄙人不這麼認為。

像樓主說的一人提供創意,一人架構世界觀,一人在進行寫作,你可以參考九州發展到今天的結果,以及與其相關的兩本雜誌九州志與九州幻想。早期的九州以江南,今何在等人領銜作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但隨著世界觀架構的全面鋪開以及在朝代大背景固定下的條件創作出現之後,以九州為主題的作品質量就開始全面下降,說到底只是給自己套個框子然後來進行與之關係不大的創作,既然如此,為何要帶著鐐銬跳舞?丟掉鐐銬進行無拘無束的想像更有利於文學創作。所謂的流水化操作,大致上也就等同於戴著鐐銬跳舞,文學創作不以精益求精為目的還談何文學創作呢?


問題的重點在於你要產出的是什麼樣的文學作品 通俗還是傳世

傳世不可 對應大眾G點的可以 你可以看看現在網上各種弔死逆襲的文章千遍一律,可是網友還是樂此不彼


可以,還能寫出世界名著,大仲馬就辦到了。

參考大仲馬的顏色和文化的顏色


完全可以 具體操作 在漫畫食夢者中已經完全呈現

七峰透老師的idea~

概括起來就是兩點

1:十六人的創作團隊

2:二百人的評分隊伍 男女比例一比一

po漫畫


起點不早就這樣了么 書友提 作者寫


可以吧。

很多精彩故事的經歷者不能寫好的東西,轉述給有點文採的人寫出來就是佳作。

格林童話就從民間收集後再文學化,這算吧。


就像《1984》里那樣?


推薦閱讀:

敘事結構對於小說質量有怎樣的影響?
如何提高英語寫作技巧?
一個正在寫的故事,如何讓故事裡的人意識到正在被人看?
如何寫出這麼有逼格的句子?
如何讓自己寫的文字變得溫暖?

TAG:文化 | 文學 | 文學作品 | 作品 | 寫作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