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學解釋在社交網路上發母親節祝福語?
01-07
每到母親節、父親節等,很多人都會在在朋友圈、微博、空間上發祝福的話。從心理學的角度,如何解釋這種行為?
本質上來說,這和狂發「不轉不是中國人」的偽愛國貼及領導幹部在會議上發言大談廉政建設屬於同一類行為,都是通過無風險低成本的口頭號召來彌補行為上的缺失,從而獲得心理安全感,抵消心理負罪感。
個人覺得,發這些狀態,很大一部分心裡動機,不是給母親看的。而是給朋友們看的。讓朋友知道自己還記得母親節,讓朋友知道自己感恩母親。讓朋友知道自己是一個孝順的子女,從而樹立自己一種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的形象。其本質還是為了自己。而事實上,發這些狀態的人,有很多連給自己母親打一個問候電話,都做不到。當然,他們會有各式各樣的理由和借口給自己開脫。而在我看來,這種行為是虛偽和自私的一種表現。
很多人的社交圈子裡並沒有父母,但也發了這些類似的母親節狀態,讓我非常疑惑,感恩的是母親,但她自己卻看不到子女的表態,而其他閑雜人等卻在下面堆贊。我想既然有時間打開社交網路,逐字逐句的編輯狀態,推敲詞語,還不如直接給母親發一條她看得見的簡訊來的實在。
一家之言,只針對個別現象,當然大部分人在母親節是有實質作為的,不在我討論範圍內。我就是為了給我媽看的!我媽也用空間和朋友圈,而且用的很溜!我每次發說說或朋友圈祝福她,她都特別開心,就沖這個,我才發的。
我媽和我媽的朋友,我爸和我爸的朋友,還有我們全家全族,還有經常來我們家玩的跟爸媽都比較熟的小夥伴都能看到。我在朋友圈發個祝福怎麼了?跟你們什麼仇什麼怨啊
就個人理解,屬於一種找存在感的方法吧。
網上多孝子,可惜你媽不上網。
個人喜好吧,個人建議打電話給父母比較好,她們只是希望有人還記得有這一天
推薦閱讀:
※QQ 2012 版 QQ 圈子功能的推薦演算法是怎樣的?
※用戶為什麼放棄了博客?
※為什麼現在很多產品都開始提出用「列表」的方式來重構內容?
※現在還在用人人網是怎麼樣一種體驗?
※如何評價網易旗下網易BoBo推出手機直播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