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石康?


石康作為小說家文筆不錯,個人認為他作為編劇比作為小說家更加出色(石康自己曾在訪談中坦誠他寫的小說相對於他看過的名作來說,大多沒有達到很高的水準),《晃晃悠悠》被公認為是他最好的小說作品

作為從程序員轉行的寫作者,石康喜歡邏輯清晰的事物,比如科學、數學、經濟學等,思維方式是唯理的、偏邏輯的,重視有信息量的真話和知識,對中國大部分事物持失望否定態度,比如中國人的易經式的思維方式以及生活方式、比如《紅樓夢》不能算好小說等;

閱讀涉獵非常廣泛,曾有過5-8年的純粹閱讀的生活,從他的博客及隨筆中看,應該涉獵過計算機、數學、經濟學、物理學、文學等領域,知識結構和視野較國內同等級別的作家拉開了檔次,認為中國作家的信息和資源較貧乏,吐槽過劉震雲、馮唐等

對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人、事物、生活方式不遺餘力的推介,曾在微博、博客中推薦過學習英語、跑步,網球,數學、經濟學及經濟學家(茅於軾、謝國忠等)、美國生活方式,率真坦誠,不乏犀利的言論,從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對學習能力極為看重的人

總的來說,我認為石康是非常罕見的有良知的中國作家,他有缺點,他的話不一定都是正確的,但是他是真誠的,想讓人能夠從他的點滴經驗記錄中去發現真正有用的東西

摘自2013年10月28日的一條微博

我寫了三年的微博主題是:人如何提升自己的意識狀態,用以達成個人目標,我說的都是我的體驗,這些信息只是對於對此感興趣的人有用,我相信可能的數量級在百人左右。這是一條如我一樣的普通人的道路,但它真的有效,如果你學會調整自己、保持健康,放鬆、集中注意力,那麼一般的市俗目標易如反掌。(via 石康)


一夜沒睡,看完了《心碎,你好》,已經早上六點了,一點睡意也沒有。看著石康洋洋得意的逗貧,嗅蜜,戲果兒;看著石康的第n任女朋友袁曉晨,從「小可愛」變成「小白領」,從家庭主婦變成怨婦,他們倆不停的互相調戲,互相怨恨,互相猜忌,互相折磨,互相消耗。直到最後,一切灰飛煙滅,他們分道揚鑣。

  而所謂心碎,不過是互相折騰。

  石康是個好作家,但不是好男人。他寫起東西來妙筆生花,正如他勾搭姑娘時口吐蓮花。他的小說讀起來順暢無比,即使有著淡淡憂傷的抒情氛圍,也依然毫不做作。看起來就像你最好的一個發小,坐你面前,剛開始有點靦腆,但是說著說著就嗨起來了——自己摟不住,什麼都給說出來了。

  但是,他這麼多曲折離奇的經歷基本上都是真的,這讓人很不能理解。石康把自己的生活過成了小說情節,他整天都像是生活在電視劇里。他調戲小姑娘時候的橋段,有些是自己獨創的「石康絕招」,但大多數還是取自一些愛情電影,或者他幻想中的經典場景;他貧嘴的風格,繼承了王朔小說的北京傳統,發揚了王小波式的自我分析,某些寫作方式跟馮唐有些神似——當然,石康也影響了一批新作家,比如《草樣年華》的孫睿,明顯就是跟著石康的《晃晃悠悠》來的。

  石康編劇的《奮鬥》則是他自己小說的綜合體,比如米萊的性格取自《晃晃悠悠》中的阿萊,楊曉芸取自《心碎,你好》中的袁曉晨,還有《支離破碎》的陳小露和《一塌糊塗》的嗡嗡,也都活化進了劇情。甚至一些情節也是類似的致敬,比如一群人晚上喝酒,有人喝大了,砸了孔乙己飯店門口的塑像,別人讓他陪魯迅像,他反問道:不是孔乙己嗎,怎麼變成魯迅了——早知道是魯迅,借我個膽也不敢砸啊!

  石康的小說情節基本上都是按照同一套路來的——也許這是因為他的生活總是如此。

  剛開始是一個人無聊寂寞的時候,遇到一個或可愛或個性或迷人的北京大妞,石康同學總是迫不及待的表達出想要在一起的意願,然後持續的被人拒絕,接著是死皮賴臉的苦口婆心,最後終於得逞——而且一般都是美女,一般都會死心塌地。這時候,會有一大段關於二人世界的細緻描寫,包括一些生活細節,食色性也——不外乎這些。然後是出狀況,比如《心碎,你好》裡面,是袁曉晨出差石康出軌。女主角一般都是沒有自我,思想境界不夠,熱愛世俗生活。只要一有機會,石康就會出去尋找一些所謂的知己——當然,有藍顏的,也有紅顏的。然後是情投意合,節外生枝;等到被女主角發現的時候,兩個人開始出現裂痕。

  關鍵的情節來了。出現裂痕之後,兩個人並沒有攤開來談。只是開始猜忌,報復,限制自由,互相折磨。比如袁曉晨去找前男友,借著出差的名義做一些讓石康心生怨恨的事;石康——他的書裡面一般叫「周文」,就會更加渴望自由,然後出去花天酒地,找朋友解悶,找女人傾訴,或者因為一些誤會而勾搭上女主角最好的朋友。於是,局面愈加混亂,直到最後,不可收拾。

  兩個人都開始破罐子破摔,都知道不可能再去挽回什麼——甚至都不再試著去挽回,只剩下互相折磨。周文去送袁曉晨出差,發現了她的小詭計,卻故意不點破也不離去,直等到她的前男友出現,看著她們兩個人一起坐上飛機,他開始痛恨自己並慢慢報復——可是,他好像忘了,是自己先做出不忠的事;而且,在周文的世界裡,是沒有「忠貞」概念的。

  正如他跟王芸勾搭時候的約法三章:在一起的時候,不談未來,不談錢,不談責任。

  也許,這也是作家石康的愛情觀——兩個人在一起和一個人是一樣的。

  結局其實是可以預料的,但是石康的高明之處在於,你一直期待著結束,他們卻一直折騰,就是不結束,直到你以為也許他們要一起妥協下去——比如,他在袁曉晨睡著的時候說「不如,咱們結婚吧。」男主角卻用最傷害兩個人的方式結束了一切,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讓她恨他,讓他們倆不可能再回到過去,讓袁曉晨永遠不原諒自己。

  然後,留下自己的心碎,留作永遠的懷念。

  他的又一段愛情結束了,但是生活留下的卻只有空虛,只有心碎。別的,不屬於周文。——也許,這一切都是石康的安排,他像個上帝一樣安排自己的生活,保持戲劇性,然後以一個觀眾的角度,去剖析鑒賞分享自己的故事。

於是,我們看到的石康,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心碎,其實心醉的臭流氓。


就我這段時間看到他微博的內容而言。

樂於分享。真的分享了很多不錯的感受,見解,人生經驗。分享了很多美國的所見所聞,且多與政治無關,大多是衣食住行,以及英語學習的體會,對數學的愛好等等。實在,且鼓舞人心。

坦誠。看其微博,你可以發現,對於他過去所走的彎路,一些錯誤,糟糕的體驗,他都會坦誠的告訴你,大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並且,能夠坦誠面對自己各方面的不足,比如英語單詞的遺忘,進步緩慢。

這是我體會最深的兩點,能做到這兩點,我覺得不容易。


最近養成一個習慣,每天看石康的新浪博客,那石康也足夠地配合,每日一搏,節假日不休息。最近他還加上了自己的作品鏈接,我進去把以前沒見過的幾個一口氣掃蕩了。三個短篇小說,《都市裡的動物生活》、《情人節波爾卡》和《冬日之光》,都是石康一向擅長的通姦題材。第一個故事講的是都市裡的公司高管,妻子與人偷情,他思考研究卻發現那個給自己戴綠帽子的傢伙與自己沒有什麼區別,一樣地內心空虛,一樣地精於算計,一樣地汲汲為性慾而奔走,對方几乎是自己的投影,他們同樣過著這種表面風光、合乎規範的生活,卻無異於都市裡的動物,於是,本來一個簡單的捉姦設想,突然變得複雜起來,也許是鑒於人不能反對自己,他陷入思想矛盾之中,甚至於出現妄想和精神錯亂,要去看心理醫生。最後在外力的作用之下,妻子的婚外戀事發,他與老婆卻簡捷了當地和解了。《情人節波爾卡》是個貧嘴小說(段子小說),走的是王朔的《過把癮就死》的路子,一男一女在手機里你一句又一句你來我往的,說的是他們各自的另一半兒在情人節勾搭成奸,這兩人聊到最後,決定化悲憤為力量,也準備湊到一塊兒,這樣的話,這個性交方程式就置換守恆了。《冬日之光》是個坐懷不亂的故事,男主角周大朋是個友人圈中的老好人,一向給各路狐朋狗友的老婆義務陪同練車,他面對女主角,朋友的妻子,一個從來沒有過性高潮的女人,發乎內心的出牆衝動和直白的上床邀請,不為所動並且毫不後悔。這個故事的回貼有個典型意見是,這不可能,不符合中國國情。那意思顯然是,換了他是男主角,必然就上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這束冬日之光是人造光,石康想把周大朋弄得高大全,給都市這個偌大的性交動物園(動物性交園)立個標杆。

其實這幾個文章看著挺沒滋沒味的,這問題嗎,對,就出在人稱上!石康的小說,除了《激情與迷茫》以外,從《晃晃悠悠》到《心碎,你好》(這名起的那叫一個偷懶),一向都是我來我去的,第一人稱一以貫之,他還自我誇耀為一個個體生命/朋友圈的記錄者,(類似於垮掉派的個人新聞體式的寫作)在評論李傻傻時,他的意思是,經驗和能力上去了,人稱才能跟著上,一下手就他她它,眼高手低。這幾個故事偏偏全是第三人稱,與石康以往的作品比起來,文本上很陌生,我又入戲慢。結果呢,當然是認為寫的其實也不咋的。放在一塊兒的還有一個小偷小說,叫《激情》。據說石康當年是拿這個中篇敲文學期刊的大門的,結果沒敲開——後來換了塊硬板磚。

幾篇文章好壞,無非是一城一地之得失,不過我倒想到近兩年來在腦中縈繞不去的局限性來,我是指人作為人,一個個體,他天然的局限性,就像李敬澤說余華寫不好複雜的人際關係,沒準兒石康就局限在第三人稱這兒了,呵呵,各人有各人的坎兒,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看了一圈發現竟然有這麼多人喜歡石康,有點兒吃驚。

看他的雜文和微博覺得,他對外國人(不僅是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和品格有著讓人嘆為觀止的崇拜,相比之下,他一段段微博都透露各種對國人和中國文化的不恥。

不管說話還是寫作,籠統的概括能吸引眼球,挑口水,但其實是一件很Low的事情。如果你的字裡行間充滿各種評判,整天中國人是怎樣,美國人是怎樣,日本人是怎樣,那你的受眾是哪個人群,可想而知。


首先,我是石康的腦殘粉。

記得在大一的時候讀了石康的《晃晃悠悠》、《一塌糊塗》、《在一起》。覺得寫得生動有趣。好吧,當時讀青春小說都覺得有點意思。小說中夾雜了很多石康對於生活的思考,吐槽。有些人認為這玩意兒不叫小說,也就是個雜記,夠不上小說。

確實,這種夾雜了私貨,直接用大白話說出來的,遠不如那種設計個人物、場景,由讀者自己領悟出來的牛逼。但當時我喜歡這個,而且那時候對於別人的大學生活十分好奇,想看看其他人是怎麼上的。他的小說充分滿足了我的這份好奇。而且我從中看出了作者的真誠。據說,北京作家組飯局時要當眾讀石康小說,他都不好意思,弄個大紅臉。

此外,他小說的語言很羅嗦,大量的四字短語,也是為人詬病的。但我讀完了之後就有一種變話癆的感覺,有一種動筆寫字的衝動。

從石康那看到的「雞湯」

曾經看到石康的一條微博,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當你要做什麼事的時候,不要問這個難不難,好不好做,更不要別人說難就慫了,既然有人做過,還做成了,你有不覺得你比別人少點什麼,那就去做,廢他媽什麼話呀。

《獨唱團》中石康寫的《瞧那,這人》,寫的是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生而為人,就要不同於機器,動物,要有能力改變。


來了美國的人都基本上都是拿他的微博當笑料看吧。

描寫的美國簡直就是天堂,可現實呢?習慣否定中國的一切。別的否定也就算了,可能因為我們並非生活在美國同一個地方,但是不停的在說美國菜好吃,黑中餐難吃,那就真的就是沒得說了。


大學時一個同學非常喜歡他。

講講我這個同學,無用請摺疊。

我的這位同學是我見證過的改變最翻天覆地的一個。

大一時話都很少說,見人都客客氣氣的。

大四下半學期,帶著跟我倆都很熟的一個朋友的前女友去北戴河玩了好幾天。

最出格的一次是把這女人帶到宿舍玩,同宿舍的都招呼出去。他的宿舍與我這屌絲朋友的只隔了一個宿舍。

法律層面無可指摘,畢竟兩情相悅。後來知道的,其實這女人腳下船很多,在老家一直有個未婚夫在等她畢業。

在很多人那裡,「校園戀愛」只是荷爾蒙分泌太多的結果。

我這個朋友也是公認的屌絲,人很好,也很賤。自己喜歡倒貼,結果最後只是女人可憐他,把他當不用充電的跳蛋來玩。本來@劉念 在此問題添加了答案,不應該班門弄斧,不過我提醒一下各位,屌絲逆襲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原地踏步地對女人一廂情願的好,根本就是刻舟求劍。應該全力提升自己,讀書豐富自己的頭腦精神、掙錢豐富自己的身家氣場。 女人缺什麼你立馬省吃儉用補什麼,你跟送快遞的有什麼區別?區別也有,快遞送的是掏過錢的,你送的是借過錢的。這些話也是我想對屌絲朋友講的。

扯太遠了。

我這個同學,寫文章喜歡在文章裡面加上牛逼、姑娘、乳房這類詞語,通篇沒有嘆號,行文緩緩道來。讀起來每一篇都很有「一個聲線沙啞的平頭小流氓拿著煙以絕對平均的語速縮在沙發上跟你回憶過去」的畫面感。初讀逼格很高,一股早期萌芽味;讀多了,就想衝上去照小流氓腦袋掄一腳:「能不能好好說話?」

對石康了解不多,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奮鬥熱播時,我剛大學畢業,當時覺得特別好看。

我覺得石康是個理想主義者,永遠十八歲,永遠熱血的那種。

他現在在美國,他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鼓勵年輕人去美國,鼓勵年輕人學英語。他給了我很多關於美國的知識,展現了美國的生活方式。美國很對他的口味,也很對我的口味,我也正在努力學英語,爭取過幾年去美國!

我特喜歡他。


微博有人評價他為:石康老師是我見過唯一出國見識開眼界見識瘋了的人。PS:可參考他微博


有兩個石康,一個是97年前後寫晃晃悠悠的石康,另一個是07年寫奮鬥劇本的石康。

前者剛從東北回來,緊接著又和阿萊分手,憋著寫小說但被出版社改了又改前途暗淡;後者側身於二線編劇行列,沉湎成功(學?)、奮鬥、積極生活這些他年輕時不屑的東西,拚命學英語,熱愛美國和美國姑娘,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傢伙在鬧中年危機。

這兩個人彼此否定,不可調和。

前者有一批讀者,後者有一群粉絲。


有些人因為石康的微博內容對他持有負面態度,而我正好相反。我因為石康的微博而尊敬他,一個像他這樣有成就有影響力的人,原本不需要背著如此多的罵名來傳播一些註定要被誤解的信息。

個人認為,雖然石康有些地方說的略有誇張甚至謬誤之處,但總體而言,他說的態度很真誠,特別是對於反省自己的錯誤、普及西方資訊這兩塊,至少可以幫助到那些需要這些信息的人們。石康關於美國大部分描述都是正確的,但正因這些事情是正確的,所以被很多無法接受的人攻擊。這些人很多都從未去過美國,而且也容不得任何人說中國的任何不是。

至於另外一些說石康炒作之類的人們,我是完全嗤之以鼻的。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石康的微博經常寫了刪刪了又寫,作為一個時常寫微博也刪微博的人,我非常理解這種略帶糾結的感受。

總的來說,看石康的微博常常有種舌戰群屌的悲壯感。這是夏蟲語冰,這是一個發現新天地的小朋友試圖跟村莊里別的小朋友分享些什麼,卻被大家所誤解。這,也是我一開始說尊敬的原因,他原本可以不做這些事。

PS:如果你有關注他一段時間,你會發現他並沒有把美國的什麼都說得比中國好。他討論的重點主要在資訊的獲取、三觀的不同、交流溝通方式的清晰度準確度等方面。美國當然不是樣樣都好,但是這裡面主要存在兩個問題:1、你我他所見的美國並不同,就如同同樣生活在北京的人,一個在工體夜店上班,一個在中南海白天上班,所見的北京並不是同一個北京;這裡並沒有高下之分,只是每個人由於佔有資源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所看到的東西、所產生的見解並不一樣。2、你我他的評價體系不同,所謂的好與不好跟個人的評價有關,你認為好的,我未必認同,我認為好的,你未必認同;也許你現在在波士頓,跟我現在在洛杉磯,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感受的東西也許本身就不一樣,退一萬步,即便一樣的,我們的評價體系不同也會導致結論完全不一樣,例如我認為自由遷徙很重要所以美國身份更合理,可能你在考慮的是全球徵稅所以並不認同。


被自由世界撞了一下腰


簡單說,就是真性情,勤奮

作品,文筆好,剛開始讀很好讀,但是閱讀量已經有一些時,讀的話會覺得寫的一般

你可以一直去讀名著來理解這個世界,豐富你的感情,但更多的時候,是通過很多二流甚至三流的作品來理解,借用馮唐的一句話,有些事情,無論你多聰明,道理多淺顯,不是機緣巧合,你就是不明白

石康教會了我什麼是真實,讓我喜歡上閱讀,可以說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作家


對世界徹底的悲觀失望以及自認為看清一切後的無所事事的晃晃悠悠狀態下的上進與熱愛生活

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質疑一切

有邏輯

能輕易看清現實世界的虛偽和矛盾,但自己也免不了虛偽和矛盾

有文化的流氓

骨子裡的高傲和自負,對自己的分析和判斷有很強的執念,能接納新想法但很快就把新想法溶到自己的體系里。將將自洽,說服了自己又巧舌如簧地企圖說服別人。

熱衷於生命的真相,不斷的確認,然後否定。終究是困惑。

坦誠。皮厚。達觀。透徹。

希望進入上層社會的渴望與求之不得的無奈與隨之而來的不屑。

愛真理又意識到了真理可能不存在。於是選擇沉淪。但他天生善良,做不成徹底的壞人,所以只是嘴上說說書里寫寫偶爾試試。他還是去愛那令他無比困惑和痛苦的真相或已幻滅的人生。

這是一個生具靈性,求道未得,戰天鬥地,睥睨先賢的勇士,也是一個孤獨無助,進退維谷,曲高和寡,強顏歡笑的普通人。

我尊敬他。

祝他生活愉快。

//這是個人從石康書中讀出的石康,也或許只是是自己想像中的某個形象,主觀臆斷,言語偏頗,見諒。分享一二,但求指摘。


垃圾小說作家,糞兜那片子不忍直視啊,他居然整天拿自己是作者說事兒,我要是知名作家都不好意思承認這是自己寫的。

很積極很努力、熱愛生活,但是天賦一般的作家。

不是美分,但即使是美分都很少他這麼極端的。

喜歡在微博扯理工科的蛋裝理科內行,滿嘴跑各種科學家和定理的名字,但從不討論任何理工科的細節。

其它了解不多了。

直觀感覺石康骨子裡是候挺好的人,也比較有原則有主見,就是虎了點。


莫言獲獎的時候在微博上狂酸莫言,小時代上映的時候在微博上狂挺郭敬明。


看完所有答案我好像知道了為什麼排名第二的答主會被十個男生拒絕了(評論不能匿就醬紫了。。。

update1: 妹紙就算你這麼說我也不會去匿的!!除非知乎通過我的改名請求!!

如果我不是理想主義我肯定不會接受理想主義 如果我是理想主義估計我的理想80%是那種看不上我的

另外看了下你最近回答的幾個問題,我猜你喜歡的類型的男生應該不會認同你的價值觀。恩。有個性是好的,但是也不能太特立獨行or偏激,除非你特別牛逼(包括但不僅限於臉

不過能感覺粗你是個善良的姑娘,多聽點不同的意見多學習各種方面完善自己吧,祝福你

update2: 真通過了啊!! 那我就裸奔了啊啊啊


一個思想沒有得到解放的人


他的微博是唯一一個不裝的微博。

貼近自己,寫實自己。

有類似經歷或者需要類似經驗的人很受用。

同時很多東西對有些人毫無用處,但不能否認其價值。


推薦閱讀:

怎麼評價遠藤周作的小說《沉默》?
水滸傳中有哪些寫的精彩的女性形象?
如何評價劉慈欣的《超新星紀元》?
如何讀懂《戀人絮語》?

TAG:小說 | 閱讀 | 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