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對於歷史建築、街區要大面積保護呢?是不是開發一些比較好?

現代人就應該利用和享受工業革命的成果,現在還有多少人(除了閑的體驗生活的)想住進原來的舊房子去?從發展的角度來說,社會畢竟是不斷發展的,大片的保護是不是不太合理? 文化的底蘊和建築中蘊含的內容,可以在開發中保護啊~~現在只是重保護,到若干年之後,陸地上只剩一片片被保護的歷史街區、歷史建築?這個是我考研期間思考的問題,經過這幾年的項目,看到各種的全拆新建~覺得許多人對於保護的努力還是非常好的…… 還有古建旁邊修一座高層景色也不錯,大家覺得呢?


在北上廣漂久了,也總會想家的。

這無關乎物質。

我們,和絕大多數其它生物,都生活在這一層時間裡。然後老去,死亡。新的時間會鋪蓋在我們生活的時間之上。

我們不推薦重建老城區,那樣做就像用鋼筋混凝土澆築出榫卯一樣虛假,新的時代,應該有相對應的技術和形式來面對我們這個時代。

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拆毀那些歷史建築和街區,它們是真實的。

在裡面生活過的人,也許是你的父親,也許是你的祖父,或是更早一些的祖先。他們,也是真實存在過的。

老建築、老街區,有那個時代,自己的味道。

味道,是沒法角出優劣的。

享受成果,和尊重保留歷史,是兩個層面的東西。

況且,新的建築,就比歷史建築舒適么,又或者,比改建過的建築要舒適么?我想打一個問號。

生活,不僅僅只有舒適與否這一個指標。


謝邀。

按照最近的程序,回答為什麼之前我們需要確定是不是的問題。

當然結果是,不是,完全不是。如果是就好了。。。嘆息。

中國根本沒有大規模保護過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築。

因為真正開始重視古城保護的時候,已經幾乎不剩什麼古城了。

從清末到文革,拆了一百年,終於快要拆完了。

----

以最大最完整的北京為例。

北京古城總共不過62平方公里,北京市面積呢?

北京總面積1.6萬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1268平方米公里。

不過是個零頭。即使只論建成區的比例,不超過百分之五。

看衛星圖感受一下。

而且,在北京二環內,剩餘歷史街區不過三分之一。

撐死了不過20平方公里。也就是不到2%。

這也叫大面積保護?

而且北京歷史街區面積算是比較大的,比起前任首都,南京市域6500平方公里,城區750平方公里,古城城牆大體還在,但你猜猜歷史街區還剩多少?

不到1平方公里。(老門東老門西兩小塊而已。)

蘇州是保存最好的古城,總共不過14平方公里。而蘇州城區有200平方公里。

這也叫大面積保護的話,我想靜靜。。。

--------------------------

簡而言之,歷史街區保護從來不是少數人的思古幽情或者神經病,

而是因為歷史街區極度稀缺,因而造成物以稀為貴,所以必須抓緊搶救,嚴格保護。

這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也是保護歷史街區最大的因素。

而全國的基本面是,工業革命以後,城市化迅猛,所有古城都變成新城的一小部分,這是生產力發展造成的,新城必然巨大,古城一律稀缺。

可惜的是,多數人,特別是政府領導,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眼睛只盯著古城那屁股大的面積。

如果真的是大面積城區都是歷史街區,那價值必然大大降低,改拆該改隨便,不會有人關心的。事實上清末民初,大家就是這麼乾的,並無不妥。

就好像如果大熊貓有個幾億隻,那肯定是隨便吃隨便養,就像貓啊狗啊。。。哦不,應該說跟豬一樣。

至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實用價值自身品質,根本不需要提。


其實覺得題主的問題描述有些含混不清, 或者是我自己沒有理解。

那麼先把我自己對題目本身的一點疑問講出來。

對「原來的舊房子」有一點概念不清,這個原來的舊房子到底是某些人原來就在此生活過的舊房子,還是並未在那房子里生活過而只是單純因為其「老」而想住進去呢?這個概念的不清將導致問題的大難大相徑庭。

本人猜測題主試圖表達的概念應該是第一種,那麼就從第一種概念開始講起把。

題目的描述可以分為兩段「現代人就應該利用和享受工業革命的成果」、「現在還有多少人(除了閑的體驗生活的)想住進原來的舊房子去?」

第一段是一個判斷句式,認為現代人這個主體由於他們的現代性特徵、所處的時代、身處的環境就應該持有利用和享受工業革命成果這樣的價值觀和行動取向。我是這麼理解題主的這句話的。

小生不才,我認為題主的這個判斷是站不住腳的,是以偏概全以,是己之心度人之志的。

宏觀上說,社會的演進、生產力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就以住房為例,原始社會的人們只能選擇住山洞或者風餐露宿、奴隸社會的封建社會的人們有了宏偉木製結構宮殿和繁華的街市、現代社會的人們住在代表著工業革命成果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樓房之中。自然,科學技術的發展是無可否認的,然而在各種新的建築形式出現之後,並沒有主動剝奪人們選擇老形式的可能性,你既可以選擇住在200米高層的頂樓公寓也可以選擇住在兩層木製小樓之中,現代社會的發展讓我們擁有了選擇的可能。如果什麼都沒得選,千篇一律該有多無聊呢,大概也就跟原始人們只有山洞一個選擇這情況是有些相似的把,況且人家還要選擇哪個山洞好住哪個不好住呢。

微觀上說,正是因為我們是「現代人」,所以我們的價值取向更加多元。中國古代,儒教思想一統天下,三綱五常,整個社會被一套相對僵化的價值觀念體系統治著。而到了現代,你會發現那些繁文縟節早就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個人對於某一個事件、某一個人物提取出自己的理解和價值,於是我們有「自由主義」、「理想主義」、「文藝青年」、「二逼青年」、「公知」、「五毛」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一個問題並非只有一個答案,這是現代帶給我們的最大好處之一(至少我這麼認為)你選擇享受工業革命的成果住進鋼筋水泥空調房這很好,選擇懷念過去的回憶住回原來的筒子樓搖蒲扇那也不錯,因為這是你自己的選擇而非他人強制,像朝鮮平壤一樣住在毫無特色連個陽台都一模一樣的水泥房子里你喜歡么?至少我不喜歡。現代人之所以現代,關鍵的一點就是包容其他不一樣的價值觀,共同和諧地生活在這個地球上。模擬人生3裡頭還有科技產品不適者這一特徵呢,為啥就不准我討厭水泥房捏~~

綜上所述題主的這個判斷是站不住腳的,是以偏概全以,是己之心度人之志的。就選擇住房而言,沒有應不應該,只有願不願意。(一開始寫的是現在的這個時代沒有應不應該只有願不願意,發現太不嚴謹了

第二段話「現在還有多少人(除了閑的體驗生活的)想住進原來的舊房子去?」,正是在問這願不願意想不想的問題。

1、就建築物本身而言,現代建築物的牢固程度、抗災能力、舒適程度等等在大部分時候是要強於老式建築物的,不然我們花這麼大力氣研究者研究那作甚,這點無可否認。但是但是,「老房子就是涼快,現在這水泥房夏天熱冬天冷」這種描述我們也經常能夠聽到,在某些層面上,老式建築物的建造雖然缺少那麼成熟的理論支撐,但它也是幾千年工匠、風水師傳承下來的寶貴經驗,好些東西老先生們比我們不知道高到哪裡去呢,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保護老建築保護老街區的原因之一,因為我們需要研究他們的建築技術,來改進我們的不足。

2、就微觀的層面來講,人的需求遠遠不止肉體舒適這麼簡單,我們還有多得多的情感需求、社交需求、藝術追求等等。老房子承載的是一段記憶、一摞關係、一種品位。我奶奶的子輩都住到了城裡,住房條件比原來小縣城好得多。出門開車到處跑,享受各種便利服務。然而奶奶卻在城裡呆不住,寧可住到鄉下房子里去,為什麼?出門一見就是打牌的張娭毑,望向田埂能回憶起自己年輕時揮灑汗水的時刻,鼻子一嗅不是渾濁的尾氣而是清新的草香,腳下一踩不是啪嗒啪嗒的悶響而是咯吱咯吱的韻律,水泥新房子做得到么?一棟老房子對於一個人而言,那是代表了太多太多,幾十年的記憶、幾十年的人情、幾十年的生活方式,我們永遠也沒法明白那些不斷遷徙不斷被拆遷的人們付出了多少的代價多大的努力去適應所謂美好的新生活。我們從不是懼怕離開哪個地方,而是懼怕離開那個地方所代表的生活。對了,忘記了還有藝術追求這一個,本人不是搞藝術的,所以也不便多嘴,不過覺得挺多藝術家都喜歡老房子的不是么。

3、就宏觀的層面講,國家、社會的建設絕不僅僅是物質文明建設,非物質文明同樣甚至更加重要。保護一棟歷史建築、保護一片老式街區,就是保護一種文化、一段歷史、一群人。從前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日子遠了,現在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日子近了;從前磨剪刀戧菜刀的吆喝聲遠了,現在只要998八星八鑽帶回家的廣告聲近了;這是文化的衰微。原來聽老爺子說這棟小樓原來住著蔡鍔、那家門牌曾是左宗棠的家門口,辛棄疾就是當年在這裡紮營,現在的年輕人都不記得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住在XX大廈X座X樓XX房,哦,原來我們都變成了一票數字,歷史什麼的,一邊去吧。這是歷史的遺忘。從前和藹可親的賣麻辣燙的大媽不見了,你還懷念著她見你可愛多給你根火腿腸的幸福時光;從前知識淵博的賣報大爺不見了,你還惦記著他每個月給你特意進貨的《大眾軟體》;現在好了,取而代之的是精確到克的必勝客和時時推送到手機上的電子刊,那些人呢?不見了。這是人群的消失。人是有根的,國家是有根的,我們在長出綠葉開出花兒的時候也別忘了地下的老根。

4、關於大面積的問題。

一個文化一個社區一個群體,是有它的整體性的。就像一個人一樣,少了條腿就不完整,哪怕割了個扁桃腺也不完整。一個文化地點、一個古代建築、一個群體,必不是單獨存在的,就像故宮它有個建築群、還有那麼多的北京衚衕,你若是把故宮拆得只剩下天安門、太和殿故宮它的意思也就沒了,同樣的原住在故宮的這群皇宮貴族沒了故宮的意義也削減了很多。如果說那些公認為意義重大的建築是骨,那附著其上周邊的建築就是肉,而在這之上生存的人就是魂,少了哪一個部分,這文化就不完整了。我們講的大面積保護,就是儘可能的保護這之間的內在聯繫,缺一不可。當然我支持社會自然的變遷,但我極度反對強行的以建設為名的破壞。我們之所以覺得保護過多,不過是之前保護太少。

大面積保護這個概念應該是相對的,梵蒂岡的面積和中國的面積就大大滴不一樣,人家那裡保護一下就是全國性保護了,而中國的所謂大面積其實我覺得做的還很不足的說。再有一個狹義的大面積是指空間上的,而廣義的大面積換句話說是多維度的保護,保護建築、保護文化、保護人群。與其做很粗暴的「大面積」保護,做精細的「大維度」保護才是正確的,你像現在很多的古城開發,確實保護了建築,但是但是他破壞了當地原有的文化,驅散了原來的人群,比如鳳凰比如巴馬,這種與其說是保護還不如說是破壞。

回答完畢,非建築專業人士,歡迎指點拍磚猛黑!


個人淺見:

建築,就像化石一樣。一個時期的歷史和文化,都可以在該時期的建築上得以體現。除了「供人居住」的功能性的一面之外,建築所包含的人文氣息和美學等等,都是不容忽視的。

就像@袁牧答主提到的那樣,在保護這些古建築方面,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

個人很喜歡愛丁堡這個城市,老建築和新建築一起生存,不但沒有不協調,反而有一種獨特的魅力,也向人們展示了這個城市的歷史和發展。

我的看法是,這些古建築當然要保護,但不是把它們像博物館裡的展品一樣供起來,也不是讓大家住進那些搖搖欲墜的危樓里,而是用現代的技術加以改造加固,在保留那些建築風貌的同時,又能讓它們融入新城市,發揮供人居住的作用。古建築的改造?可以這樣講嗎?感覺還是挺有發展空間的。


鄙人正好在考研複習......複習到了關於題主這個相關的問題……嘗試回答下,希望能有幫助……

歷史地段保護與整治方法應建立在歷史地段傳統風貌保護系統規劃的基礎上。歷史地段的傳統風貌保護並不僅僅意味著建築單體的保護,更重要的是對文物建築周圍的環境及其街坊整體的傳統風貌,空間環境和人文環境進行保護,如街巷空間,街坊平面機理,空間形態等,而且還需要與歷史地段的用地功能調整,道路交通組織,步行系統組織,綠化水系空間組織等緊密結合,形成整體的保護與發展系統,並據此確定保護與整治的方式,包括:保護,修繕,維修,改善,整修,整治。在1964年的《威尼斯憲章》(保護與修復文物建築及歷史地段的國際憲章)中也強調「古迹的保護意味著對其一定環境範圍的保護,凡現存的傳統環境必須予以保持,決不允許任何導致群體和顏色關係改變的建設,拆除或改動行為」

需要指出的是,保護不等於簡單的「保留」。保留只是將客觀對象原封不動的實現在時間維度上的轉換,而事實上,歷史積澱應該是生生不息,具有活力的城市生活,其不僅記載有過去城市的文化信息,更將記錄今天城市發展的文化歷程。所以,保護應該在物質形態保留的基礎上,通過各種形式的功能置換融入今天的城鎮生活。

簡單的來說,對歷史建築和街區的保護的重點是整體環境的保護,而不是點的保護,同時,「城市是人生活的容器」,這種保護也應該是與時俱進的進行功能置換,融入現代社會。典型的例子國內有北京故宮,這種整體環境的保護,以及功能由古代封建權利中心轉變為了歷史博物館;國外有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哈默比湖城在20世紀末進行整頓和開發時,從各類產業遺存中遴選了一批具有特定價值意義的設施,如近代的橋墩、工業廠房和碼頭設施,進行了功能置換,當地就有學校和文化館等文化設施是由工業設施改建而成,這種情況我們多稱之為「棕地改造」,也是對工業文化遺址的保護和再利用。通過這種功能置換,使之重新煥發活力,融入當代生活,題主的看法一定程度上是值得肯定的,但也有部分片面之處……

最後我想說的是正如@袁牧所說,我們國家這一塊做的真是......慘不忍睹……現在是作為稀缺資源搶救性的保護了,所以題主略有多慮了。

話說我感覺題主這題目一定程度上可以當作研究生城市規劃原理考試題目了233333333333


保護歷史建築和街區和現代人應該利用和享受工業革命的成果並不互斥。

隨便來說,歐洲很多城市都保留下來了完整的老城區,在保留建築原貌的情況下,可以對內部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以使其符合當代人的居住需求。

下面是舉例子時間:

拿我住過的酒店來說(身邊沒有帶自己照的照片,圖片來自於BOOKING網站)先看一個我覺得很成功的例子,奧地利薩爾茨堡一個叫goldgasse的酒店,大概就是黃金衚衕酒店這樣的意思,位於老城的正中,周邊是這樣的:

很古老的街區吧

可是酒店裡頭是這樣的,先看大堂,明顯能看出由於老樓空間小的限制做的設計。大堂同時變成了一個公共空間。

樓梯間設計,也是小公共空間,酒店主題是歌劇,每個房間和公共空間都是一部歌劇的風格

這個房間設計比較現代,有的是藍金色

衛浴,很見檔次吧,感應式水龍頭,鏡燈等,地板帶電阻絲加熱

酒店餐廳,沿用了15世紀的木柱子和壁爐並把其轉化為景觀。

還有我自己的這個回答:世界各城市中都有哪些藝術型酒店?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樓主你看保護和開發並不衝突,住在老城的酒店,在外頭逛街是一種享受啊,隨時逛累了就能回酒店休息下再逛 舒服啊。

ps:北京的四合院也很適合現代化改造。有不少這樣的例子,尊重別人隱私就不上圖了。


我老家在浙江,我外公的家在一座不高的山腳下,山是墳山,屋是小屋,我外公是個鑄墳人。

小時候,每每過年,我就回老家,住在外公家,那座小屋幾乎承載了我所有的回憶。

可今年,外公跟我說,他把小屋推了,要建座小樓,我心中頓時感到,童年的回憶,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心裡頓時有股悲涼。


保留古建的意義:

1. 比起重建新式建築,在古建上下功夫或許能獲得更大收益。但這種可能性是建立在古建自身所有的價值和項目可操作性上的。如其他答主提及的酒店建築。

2. 使古建築本身成為賣點。旅遊業的發展勢必會導致建築的功能在時間上的割裂,但沒來由矯情,利益才是基石。

3. 迎合人類的某種心理,說白了就是矯情。但這很正常,我看到北京老城牆也會唏噓。但是這是一條最可有可無的原因,所以特別想給所有在答案里大談特談個人感情,憂傷不已的答主們沒有幫助。


我是個文科生,對建築知之甚少,只是最近恰好在看梁思成先生的書,所以跑出來班門弄斧。

先談談歷史建築的問題,說實話,國內的歷史建築除了像故宮之類的,大部分早在戰爭和後期的長時間破壞中與大家say goodbye了。但是,以北京為例,仍舊有很多如衚衕、城牆之類的建築存在。關於那些現在仍有人居住的四合院或衚衕,我認為也應該定義為歷史建築 。

其次,該保留嗎?英國的老房子仍舊保留著本地的特色,所以你可以在湖區看到石頭房,在一些小鎮看到茅草房,當然也有木屋之類。任何對老房子的改造都要經過市政同意。說實話,這些老房子住起來有很多問題,比如電路比如防潮,但是老房子的價格反而往往更貴。

回頭看看我們的房子,統一的鋼筋混凝土,每個人為了一個小格子里的燈光奮鬥幾十年還貸。四合院也好衚衕也好,為了建地鐵,為了奧運,為了改善居住條件,為了拆遷款,byebye。

所以你在北京看到的,你在上海看到的,你在全國幾乎任何一個城市看到的,都只是一個城市而已。

我特別喜歡北京的88路公車,它穿越西城區的老衚衕們,夕陽西下的時候,我好像看到那個說著「吃了嗎」的老四九城。

這答案寫的,怎麼特么最後成抒情了。請摺疊我。


我認為大面積的說法只適合用於歷史街區的保護,對於歷史建築的保護,一般法律都有劃定其保護範圍,文化保護單位也有文物保護法規定。對於有誰還願意住進老房子的,我認為幾乎沒有。首先老房的建築結構是否完好,是否容易坍塌。就距近的歷史建築,一般為民國時期的騎樓建築,這種建築一般為衫木結構,木材容易腐朽,這是沒有鋼筋混凝土結構來的現代建築來得好的。其次,舉個例子,之前在新快報有看到關於廣州沙面建築的報道,沙面算是民國建築保護得相當完善的,但是對於民國老宅門窗細窄,夏天悶熱如果不開空調根本無法睡覺,過道走廊里還要經常備著蟑螂鼠藥,房子連獨立衛生間都沒有,上廁所要經過一條黑黑長長的走到(原文)。但是這並不能說,我們就應當放棄老區,享受現代化,而不去保護老建築。雖然建築也有壽命,也會衰老死亡,但是我們仍然希望能夠依靠現代化的技術,想方設法把它們保留下來。


歷史建築歷史街區是應該保護的,但是堅決反對假古董。歷史街區的主要問題是基礎設施落後和環境的雜亂,問題來了,開放商來更新經濟效益低,政府來弄政績見效慢,住在這的居民多半不那麼富裕;所以居民想搬遷,政府想處理又弄不起,開放商想弄想扒了重建政府又不能讓。個人覺的歷史街區的保護的不是既得利益,一個城市的獨特性就在這裡,老街區給人的更多的是一種情感,一種場所感。北京沒了四合院,安徽沒了馬頭牆,上海沒了殖民建築,還有什麼是我們能記得的;每個大城市都有開發區,地理位置跨度巨大,但哪個又不都是千城一面。義大利好啊,政府重視,人民覺悟高,也都珍惜,自己利法案,其實這個都是個時間問題,中國經濟現階段發展太快,有很多精神和意識的問題還沒有跟的上經濟的發展,所以很多時候就變成了破壞性更新和毀滅性維護,也就出現了很多人們所厭惡的面子保護工程和假古董。500億重建個古城、幾千萬改了個什麼石塔等等。個人認為,歷史街區還是要保護,拆了的就讓他過去吧,剩下的就好好的維護它,畢竟這些老建築伴隨著一個城市的興衰,一條老街一棟老樓就是生活在這或曾經生活在這的人的一點點念想,一點點回憶,一點點鄉愁。


梁思成曾說過,建築是歷史的反映。

建築體現的不是建築本身,而是當時當地人類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任何學科,都是從學習歷史開始的。

其他專業不了解,保護歷史街區,對於建築學意義很大。


若干年後,當你所在的城市連一幢真正的老建築都沒有的時候,你還憑什麼說你有幾千年的文明史呢?難道憑你們編的歷史書嗎?

起初他們說在開發中保護,我信以為真沒有說話,因為他們說既開發也保護;接著他們把旁邊的老民房拆了,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仍然屹立著;後來他們把周圍的老街區拆了建了商業中心,我沒有說話,因為他們還是沒有動我;此後,他們把我樓前的古樹砍了,我沒有說話,因為畢竟沒有砍在我身上;最後,他們奔我而來,用推土機將我推倒,我才明白自己太naive,可我已經來不及說話了。


題主,有人要租用你家祖屋來養雞,價錢公道,私信詳談


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怎麼就容不下那幾百幾千平方的歷史建築


二0一六年八月二十七,難得的大晴天,天高氣爽,秋天了嘛,總比夏天汗津津的感覺好。

昨天小舅家表弟發微信說,姥姥家的老宅要拆遷,聽後感覺沉甸甸的,畢竟,那裡承載了小時候太多的歡樂,是媽媽生活過的地方,是慈祥的姥姥、姥爺的家。

老房子是建國前的,年代不詳,青磚黛瓦,後來幾經返修,成了現在的青磚紅瓦,南廂房也早已倒塌,原先門樓處的雕刻,也因舅舅家長年在外而被人撬走了。

姥姥家是古時候大戶人家比較常見的四合院,院子非常乾淨,青磚鋪地。姥姥種花的地方單獨留了出來,在天井的中間,西南角茅廁邊有顆大梧桐樹,夏天綠葉遮陰,很是涼爽;姥爺養的金魚在北屋迴廊前,紅土色的缸半埋在地里,裡面除了金魚,還有芙蕖或者是蓮花,那是我小時候去最愛玩的地,爬在缸邊看金魚游來游去。

也許我的記憶有偏差,畢竟那時候我有三四歲的樣子,姥爺去世,懵懂的我被大人帶去,鞋尖處縫上白布,頭上紮上白布條,大人告訴我別怕,是姥爺去世了,然後把我跟小表妹、小表弟放在東廂房裡,我們趴在東廂房的炕上,透過木格的玻璃窗看著外面。滿院子滿街都是來弔唁的人,姥爺叫李樹檖,是當地有名的節骨醫生,祖傳秘方,現已失傳,救治了數也數不清的人。

姥姥姥爺一生共生了九個孩子,活下來的只有兩男一女。大舅支邊舉家去了貴州,大舅大舅媽現也已去世數年;小舅1979年從東北轉業回了濰坊濰城,也是舉家去了他工作的地方,所以姥姥就從老宅搬到了小舅家,去世前一直跟小舅小舅媽一家生活。在這裡必須要說的是小舅媽,溫柔賢惠,話語不多,對我們這幾個外甥極其親近;最小的女孩就是我的媽媽啦,自小也是嬌生慣養,從沒吃過苦。姥姥是1986年去世的,享年90多歲。

我四五歲的時候,有次媽媽帶我去姥姥家,小時候我非常頑皮,帶了一幫小夥伴東跑西顛,直衝進一戶人家,被門欄絆倒,頭磕在門口旁的銅盆沿,當時鮮血直流,把媽媽嚇壞了,屁股沒坐熱,就對我簡單包紮後回了醫院(媽媽在醫院上班),至今左眼角處仍留有疤痕。

記憶里,姥爺戴著氈帽,黑色對襟大褂,瘦瘦的樣子;姥姥盤著髻,露著光潔的額頭,青色斜襟大褂,慈祥的微笑著。

對老宅的記憶,定格在1979年,那年我八歲。

媽媽在去世前,每到清明節陪她回去給姥姥姥爺上墳,偶爾還會去老房子那轉轉,因無人居住,小舅從東北帶回的人蔘長的滿院都是,一人多高。

這次收拾老宅,表弟找到姥姥中華民國時的良民證:姓名李蔣氏,年齡(看不懂),發證時間中華民國3年7月11日。

發幾張老宅的照片吧,謹作紀念!

左起表哥,小舅媽,小舅,表弟的女兒,表弟,我

老宅大門

姥姥的金蓮鞋

滿院的人蔘、牽牛花跟東廂房

北屋

小舅在西北屋,手裡轉著姥姥用過的紡車

小舅跟他孫女面對的西廂房

竟然從院子里找到我爺爺開的藥方!!!!好神奇啊好神奇!!!是爺爺不是姥爺哈!爺爺的毛筆字寫的老漂亮啦。

小舅媽還沒隨軍前的工分分配通知單,說實話真看不懂!!


你有一隻祖傳青花瓷的碗。

你還有一隻超市買的碗。

青花瓷的碗你放在哪裡保存?

超市普通碗你放在哪裡保存?

平時吃飯用哪個碗?


民族建築可以算是一種民族的精神紐帶,增強民族自豪感。
當年我們回答政治主觀題就是這麼回答的


我國的問題是容易走極端。

離開開發談保護是白扯。

錢還是最主要的問題。

依靠中央政府撥款的保護:1.出資人缺乏對保護對象的了解和了解的願望。2.這種保護往往是被動的,補救性的。

關鍵是建立起這麼一個機制:全國性的,半盈利性的,非政府的保護組織。

這個組織要有自己的品牌,產品等等。英國花了100年時間建立了現在的National Trust和Historical England.

對歷史建築等遺產的恰當保護要建立在全體人民的共同主管願望下。意識達到了(有人捐錢了),就成功一半了。

我國作為一個工業國談這個還差點火候。


現在是全保護?


推薦閱讀:

請問建築學學生在那些網站可以看到PS圖文類型的設計圖紙製作教程 ?
為什麼美國和日本多出建築大師?
建築設計師普通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
如何成為minecraft建築師(大觸)?
怎樣考取香港大學建築系研究生?

TAG:城市規劃 | 建築學 | 歷史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