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黑種人普遍腰短腿長,白種人居中,黃種人普遍腰長腿短?是什麼進化因素導致了這種體型上的差異?
時隔一年前來更新!
我今天閑著無聊終於把這張圖找到了…
回答里大家都在嘲諷題主,然而我想說的是,在高中通用技術課本里有一張圖,是三個人種的身材比例對比。
一張椅子上重疊了三個人種的坐姿,黑人四肢較長於白人和黃人,白人身體高大於黑人和黃人,黃人相對最小。
我也想上圖,然而書早就不知道哪兒去了…不過這是真事。
坐等有相關方面學識和研究的專業人士因為黃種人幼態持續啊!不要管腿了,請看頭身比,誰更像孩子?
感覺樓主一定是看了這張圖…
看到下面評論有人誤導樓主,就簡單說幾句
其實整個進化的邏輯很簡單,因為黃種人的祖先生活在北亞,極寒之地
對,你沒有看錯。我看到了這個主題下面之前有評論,是這麼說的:白種人「多分布在亞寒帶北寒帶,壞境不太好,加上吃肉比較多,進化出的強壯身體,類似蒙古族滿族加強版,而且光照少,皮膚白,空氣冷並且含氧少使鼻子高,風大導致眼睛凹睫毛長,脂肪多」
這個說法是大錯特錯1. 黃種人的祖先才來自寒帶。你不能拿現在的生活區域去推測過去
2. 黃種人過去才是吃肉為主的,因為寒帶缺少植物。白種人是最先進化出農業的3. 空氣冷所以鼻子高是錯的。在極寒之地,正確地加熱空氣的方式是鼻道更深地嵌入在臉頰中。對,就是你長的這樣。高鼻子在極寒之地是極大的劣勢,先凍掉的就是這個鼻子4. 風大導致睫毛長也是錯的。睫毛根本沒有擋風的作用,睫毛的唯一作用是防止額頭上的汗水流到眼睛裡。正因為黃種人祖先在寒帶,根本不需要這個功能。長睫毛上如果積雪了,在極寒之地就有危險5. 脂肪多?開玩笑,黃種人的皮膚脂肪要比白種人厚得多,這是常識,也是寒帶生活的特徵。不要覺得現在白人胖子多就真理解成白人皮膚脂肪厚黃種人四肢相對短,就是祖先為了適應寒帶的生活而形成的自然選擇
在極寒之地,要盡量地防止熱量流失,而四肢越長,越容易凍傷也有人會說,寒帶不是應該進化成塊頭大嗎?比如猛獁象這樣
錯了,黃種人祖先在寒帶生活的時候,是1-3萬年前,這時候人體都沒什麼毛了,且有動物毛皮衣服穿,有屋子住了大概情況就是這樣了,如果回到1萬多年前的北亞,樓主會覺得還是手腳短點好拋開其他性狀不論,單說腿的長度,其他性狀如果有疑問可以加問
白人黑人黃種人都是源自非洲,但他們從非洲古人類中分化出來,形成各自的人種卻是在一兩萬年前,即舊石器時代末期,這個時候他們都在哪裡呢
黑人:仍然在非洲,當時非洲環境已從雨林轉變為草原,熱帶草原的環境導致黑人需要奔跑的能力,所以腿變長,方便捕獵、逃亡,我們看到所有跑的快的動物都是生活在草原上,一個道理
白人:中東人此時已在中東,環境是草原+沙漠,所以中東人腿也不短。印歐白人此時在中亞,當時是草原,所以白人腿也很長。但是相對來說無論是中東還是中亞,地理環境都比非洲高原要複雜豐富一些,中亞當時有複雜的山地和森林,中東有遼闊的沙漠和海岸線,所以白人的長腿進化程度不如黑人
黃種人:黃種人當時在印度東部和雲南、緬甸,這個區域當時是亞熱帶,正好在黑人的熱帶和白種人的中溫帶之間,這也是我們膚色產生的原因。那麼為什麼我們腿短呢,因為這個地區地形是複雜的山區,比如著名的橫斷山脈,我們的祖先善於爬山而較少奔跑的機會,所以腿短、重心低、體型偏圓腰長點能多給胃一點空間,能多吃點。
樓主我告訴你,黑種人並不一定都比黃種人腿長。大學裡有各個國家的交換生,一次去公共澡堂里看到幾個留學生洗澡。大鏡子面前一排各色人種的男人各種搔首弄姿,和人種沒多大關係,和各人有關係。同等身高的男人,有的黃種人腿長,有的黑種人腿長,有的白種人腿長。就是參差不齊,沒有規律。不過有一點比較有規律,就是瘦的人看起來比胖的人腿長。
先問是不是,在問為什麼。
人種進化理論爭議巨大,單單是黑黃白的分類就有很多人不認可。
(為了避免誤導。以下內容僅為猜測,無論文、學術資料根據。僅供參考)
只能說,人類分為走向歐洲的那批人、走向東亞的那群人和留在非洲的那群人。
一般來說,黃種人(東亞人種)顯得體積小,主要因為其居住在溫帶、亞熱帶和熱帶。一個物體同比擴大,每增加一單位體積,表面積單位增加量會越來越低。
體積小可以保障散熱面積相對大。
其他性狀的解釋五花八門,無定論。比如一些人總結黃種人的優勢是:複製成本低、抗病能力強、腦容量更大。
但我個人反對「黃種人北亞起源」說。黃種人應該是從西亞遷徙而來。或許與東亞的直立人有過基因交流。傷心,腿特短
既然一些答案和評論都在討論基於分子人類學研究的對人類遷徙與族群交流的推測,那我也不避諱談這個話題了。不能只關注60%的男性Y染色體單倍群而忽略常染色體遺傳物質分布、其他Y染色體單倍群和線粒體單倍群。在父系社會,線粒體單倍群在人群中的分布與他們的近古祖先族群分布稍微接近,而Y染色體單倍群往往與人群的近古祖先族群分布具有極大的偏差。根據線粒體和常染色體歐亞大陸西部的族群的「基底」是由中東早起農業社會與西大陸各原始採集狩獵族群由大致1:4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在歷次擴張、衝突與融合中,歐洲各地這一比例近乎完全相等。雖然各採集狩獵族群的成分佔比不同(比如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伊比利亞半島和巴爾幹半島),但總的採集狩獵群體來源和中東農人來源的比例是近乎一致的。大陸東側的人群,其父系來源主要是「南來」的單倍群O,也有P、Q、R1a等在中東直接北上中亞直抵遠東的,以及M這種很可能更早北上,後已均勻擴散的這類單倍群,還有比M還要早的很可能是採集狩獵者,後期被衝散的單倍群C、D各支;O還攜帶著N,或許N是擴張的先鋒,更早北上到貝加爾以北的森林中。對東亞的母系分析表明,其「南來」和「北來」成分都占較為顯著的比例,「南來」一部略多。可見大陸東側人群也是一個明顯混合體。只是「南來」父系過於強勢(雖說強勢,但比起西歐的R1b來也談不上驚艷),或許他們有密集農耕經濟的優勢(他們很多時候可能並未殺害其他族群的男性,只是他們的農業社會承載的人口密度更高——現在廣佈於中原地區的單倍群C3南支人數應遠較其蒙古高原上的遠親C3北支的人數多,但C3南支在漢族男性中佔比卻很低,C3北支在蒙古各族中總體佔比排第一,這就是農業社會和游牧社會人口承載能力的差異)。在各部落通婚過程中,來源於採集狩獵族群或游牧族群的女性可以大量融入農業社會中,因此「南北」混血很早就開始了,由於父系社會的限制,族群間男性流動發生較晚近,農業社會父系在很長時間內可以看作獨立發展,因此其數量優勢相當驚人(歐洲R1b比例優勢更為驚人,其間可能發生過大量衝突,以及甚為緩慢的族群間男性流動,有更好武器裝備的族群的男性逐漸佔據優勢)。
由於亞洲屋脊的存在,大量人口向東擴張走的路線只能是喜馬拉雅山以南和天山以北,因此當玉木冰期結束後南嶺以北解凍、農業人口北擴時,周圍族群與他們的親緣關係都很遠(除了單倍群N),體貌特徵很可能差異顯著,語言、文化、生產力差異更是難以逾越的鴻溝級別的,因此融合發生的較緩慢,大家更多時候很可能是相安無事的,農耕社會開荒種地,採集狩獵社會攝於農耕人群驟然之間變得龐大,一般不敢因為索取原屬於自己的獵場或偷竊農耕社會的財務而挑起事端,繼續在農耕社會的「郊野」活動,知道農耕的「島」逐漸擠占整個大陸(在中國耕地佔據較大優勢的時期已經是春秋時代了),採集狩獵人群才大量外遷(這種外遷是隨著生存資源的再分配而循序漸進的,他們自己可能感知不到,更合理的說法是,有些地方隨著開荒,越來越不適合採集狩獵,該地區對採集狩獵人口的承載能力下降,採集狩獵人口密度也就隨之下降)或融入農業社會(後期融入農業社會的已不止是採集狩獵人群了,中山國人群華夏化之前已經是半農半牧的群體)。
當然,也存在大量農業社會由於生存地域問題發展為,或「退行」為經營其他生活方式的群落,如半農耕半漁獵群落(如百越百濮)和半農耕畜牧群落(如西北水族、羌族等)但由於其生產方式較為進步,其人口也極為易於在所在區域成為強勢。當單倍群P、Q、R1a從北路和西北路南下,以及C2、C3、N單倍群重新南下時,東亞腹地已經具備了「南來」人群的高密度「基底」,因此別說替換他們,晚近「北來」族系能獲取很多生存資源以保留自己現有人口佔比都是問題(比如五胡十六國遺留的少數民族族群Y染色體單倍群在現代中原人口中的比例,都較其當時比例偏低,只有可能來自鮮卑上層或鮮卑化的匈奴、鐵勒上層的成分一定量地「完好」保留下來,這就是因為在北魏至隋唐的人口恢復期,那些沒有在生產方式等方面漢化的族群或佔有的生存資源較少,或甚而收到排擠,因此人口得不到增長,直到他們完全融入中原生產生活方式為止)。因此總體來說,現代東亞「南來」成分較濃重。但我們東亞很多高頻特徵都是「北來」群體決定的:比如乾性耳垢(人口瓶頸效應或高寒地帶審美觀選擇出來的)、寬顱骨、傾斜額部、高聳的頭頂和寬大的顳部、相對高大的體格(跟東南亞人、澳大利亞原住民相比高大得多,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個大洲佔優勢的現代人群都是歐亞非高大族群,似乎矮小族群的傳統生產方式決定了他們在與高大人群的競爭中不佔優勢)。較長的軀幹也可能是「北來」特徵。我不贊同軀幹較長較厚是為了使人體更厚實,比表面積更小以降低散熱速率,其原因是人類在北擴伊始,就已掌握了製造保暖衣物和住處的技能,人類歷史上似乎從沒有過純粹依靠或部分依靠自己的身體構造來禦寒的(如果把這句話理解為人類從未依靠特殊構造的雙手縫製獸皮衣物,那就理解錯了,我的意思是,人類從未依靠其身體比例或產熱機制來進行極低溫下的禦寒,在這一點上熱帶高地的人在陰雨天氣下維持體溫的壓力與亞寒帶人在冬季近乎一整天的漫漫長夜中維持呼吸道、頭頸部和手部的溫度的壓力幾乎是差不多的),因此,沒有理由認為自然選擇會傾向於留下那些身體厚實的人。因此不是高寒地區選擇掉了軀幹較小的人,而是高溫地區傾向於選擇掉軀幹較大的人。我認為高寒地區的居民更有可能軀幹較長的原因還有以下兩點:其一,軀幹長而厚,消化道腔可以更大更長,占身體比重也更大。可能有人會懷疑,寒冷地帶的人肉食比例較高,肉食不是更好消化么?但是必須指出的是,他們可能連穀類都沒有見過,而無論人攝取多少肉類蛋白,碳水化合物是不能少的,否則則會引發酮症。寒冷地帶由於沒有穀物,動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又嚴重不足,因此他們產生了吃野草根莖和苔蘚等的習慣(史學家對匈人的記述就有他們吃馬鞍壓扁的生肉和野草根莖),這就要求他們的消化系統需要比以吃穀物為主的農耕人群的來得更大更複雜(科伊桑人也大量食用根莖,但他們的男性軀幹就不大,這是由於他們本身體型較小,消化道又運轉較快;同時,他們也面臨著太陽直射條件下散熱的壓力;此外,他們的食物供給充足,一日五到八餐甚至邊走邊吃都是很常見的;最後一點是,他們食用的根莖其實是大多數易消化的澱粉含量較高的食物)。其二,在騎牲畜、雪橇與滑雪板發明前,原始高寒人群需要有較強的涉深雪能力,這就需要極強的核心力量。可能大多數人認為,輕鬆涉深雪的秘訣就是腿長,尤其是小腿長——同樣深的雪,如果一個人沒到膝關節以上,一個人沒到膝關節以下,顯然後者更便於把腿拔出來而不帶到太多的雪;是否沒到髖關節同理。但事實上,在腿都足夠長的情況下,誰能在雪地中走得穩健、走得持久,則取決於核心肌群——只有核心力量足,拔腿、甚至掃雪式推進,才能輕快有力。軀幹長而厚實的人,有更大的附著核心肌群的潛力,因此,他們不容易陷進雪中——遠古時代的高寒地區,一定每一代都有很大比例的個體因在深雪中寸步難行而死去,本就不龐大的高寒人群,半孤立狀態下生活數千年、上百代,這樣的選擇積累還是很可觀的。而「腿長腰短」不利於在大阻力下控制腿前抬,要知道,北亞的積雪可往往不是僅僅沒到膝關節處,而是沒到髖關節以上,腿稍微長那麼一點根本不足以使軀體更多露出雪地,更不是小腿長那麼一點,腿就能更輕鬆拔出來的,因此,只有更易於控制腿部的身材才更能適應這種環境中的行走。還有,寒冷地區多為草原、挺拔的針葉林、苔原,身材高大者不像在直接橫生的雨林、季雨林、闊葉林中生活的人那樣運動不便,反而身材越高越不容易沒入雪中。東亞人群就是由至少南北兩支混合而成的,隨著文明時代的到來,北方族群越來越多地南下,使得東亞人總體具有了越來越多的北部特徵。但由於經濟優勢原因,其「南來」父系佔比最大的格局已不易被撼動。
一萬年來,真正養尊處優的族群其實是中東農人和他們在中東和歐洲的後裔。研究測量也證實,這些大鬍子、淺膚色、腰臀適合脂肪囤積的人,也是腳底屈肌強度最低的一群人,但是,他們有些人腰腿比合適,即強化了核心肌群附著範圍又不犧牲太多肢端線速度,因此具有很強的游泳優勢,尤其在自由泳項目上。但東亞也不都是要長腿短的類型,也有很多「異類」,比如說我,膝關節和胯部就比一半以上跟我差不多高的非洲人還要靠上。可以說,東亞人內部多樣性還是很強的。推薦閱讀:
※哪個人種最美?
※印度人為什麼有的那麼白?有的卻又那麼黑?膚色和長相為什麼會差那麼多?寶萊塢的明星就都非常像白人啊?
※黑人女星以黑膚色為美,但我國女明星都往白了化,大眾也以白為美,黃皮膚真的不好看嗎不可以黃的很好看呢?
※彝族文化?
※維吾爾族人屬什麼人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