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血液」想要代替真正血液需要突破哪些瓶頸?
羅馬尼亞的科學家日前成功創造出一種「人造血液」,這種「人造血液」由水、無機鹽以及海水的昆蟲體內提取出的蚯蚓血紅蛋白合成。研究者已經將「人造血液」在小白鼠身上測試使用,發現沒有任何副作用。未來有望用於人類疾病的治療,同時有望解除血液庫存不足以及獻血可能存在感染等問題。 via 羅科學家研製出人造血液
-
「人造血液」,大致可看做用於氣體交換的等滲溶液。一定程度上講,就是交換氧交換二氧化碳等氣體的生理鹽水,除了此功能,其他功能都很難實現。
大量輸「血」的話,血液里的蛋白,激素,無機鹽都會受到稀釋。快速輸「血」,就會引起諸多問題,例如體溫失衡,低血鉀低血鈣,心臟負荷增加等,這對於已是需要輸血的病人,是承受不起的。
即便緩慢輸「血」,仍有不可忽略的風險。血鉀血鈣遭到稀釋尚且還能輸液補充,凝血因子被稀釋造成的局部凝血異常就很麻煩,風險很大。運輸蛋白,免疫蛋白等的減少也會削弱相應的功能。
當然「人造血液」也有好處,比如蛋白質種類少,免疫反應比較輕;細菌病毒少,不會造成不必要的感染。
所以總的來說,我認為有這麼幾點瓶頸- 氣體輸送能力。首先是能否同時輸送多種氣體,例如氧氣,二氧化碳,種類越多,意味著需要更多的蛋白種類支持,也帶來更高的成本,更大的排異風險。人的一些組織交換速率很快,耗氧量很高,加入的血紅蛋白是否能滿足要求也必須考慮。
- 血液稀釋。可以考慮添加新的蛋白來彌補原有的功能,僅是實現凝血和基本的免疫,都會對成本造成極大的負擔。
- 製造運輸保存。「人造血液」中的蛋白,製造運輸的過程中,隨時有可能失活,例如溫度的細微改變,就可能改變特定蛋白的生理活性。若只是失活還好,倘若技術存在盲區,蛋白的構象產生預期以外的變化,也有可能造成新的麻煩。這方面的錯誤,瘋牛病犯的夠多了。
- 心理層面。不知道國外是否有此困擾,老一輩的中國人,對於往身體里輸這種人工的東西,恐怕總是會有些抵觸的。拿轉基因來說也是一樣,到底有沒有潛在的風險呢?
說點題外話,國家如果適度放開「有償獻血」,對於緩解一定程度上的血液短缺,或許是個好辦法。
寫的恐怕不全,我自己也不是臨床醫生,還請大家見諒
-太多了,是否會有免疫反應,血液中各成分,例如血小板白蛋白白細胞等等如何補充,蚯蚓的血紅蛋白在人體的循環系統里能否做到如人血紅蛋白一樣正常的進行氣體運輸和交換。
我覺得這個人造血幾乎是簡單的擴容,和補液沒多大區別。
還有成本,無償獻血的血漿經過一系列的病原檢查,經過保存運輸後都有那麼大成本,這玩意兒能否量產都是個問題。前面的已經總結的很完整了,我就說一下我朋友簡述自己的話:「我動過八次大手術,身上的血基本換過一遍,估計留的都不是我自己的血了,我朋友稱我為雜種"。
成本,可以量產,比血液更加方便保存。
如果真的最後用到人的身上一樣有很好的效果,即便是有副作用,只要在可控的範圍內就依然能接受。
加油!
好厲害的樣子
這個……怎麼說呢,血液的成分其實十分複雜的,在做動物細胞組培的時候,培養基里需要加一些動物血清,就是因為血漿的成分實在是太複雜了,我們沒辦法模仿,乾脆就直接加現成的。
如果要用人造的方式模擬血液的話,至少應該先把裡面的成分都搞清,並且保證那些有用的成分都有,以保證其進入人體後能發揮比較全面的功能。
最大的難點是怎麼製造與天然血紅蛋白功能接近的氣體輸送介質,這個問題至今沒有解決。
首先得把血液里的蛋白造出來吧,白蛋白據說有重組的了,但是IGg還差的多。更別說凝血因子之類的。歸根結底是太難,科技上要突破的地方太多。
推薦閱讀:
※有沒有長倒睫的朋友,有做手術的么?
※寨卡病毒被分離對抗擊寨卡病毒有什麼意義?
※巨人觀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既然安慰劑被證實是有效的,那能不能在醫院裡使用安慰劑呢?
※為什麼明明脊椎是s型,但是坐著的時候卻 覺得躬著舒服?
TAG: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