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刀鋒》開頭的那段引言什麼意思?
《刀鋒》開頭的引言,「
一把刀的鋒刃很不容易越過,因此智者說得救之道是困難的」,到底值的是什麼東西?整部小說除了在後面第六章仔細提到里拉在印度的悟道和奧義書義理學習之外,幾乎沒有提起過印度的智慧,而提到的地方也沒有引用這句話過。所以請問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一求字面意義的解釋,二求於全書主旨上的意義,謝謝!
我看過兩個版本的《刀鋒》,分別是周煦良翻譯的刀鋒 (豆瓣) 和秭佩翻譯的刀鋒 (豆瓣) 。
這句話的原文是這樣寫的:
The sharp edge of a razor is difficult to pass over; thus the wise say the path to Salvation is hard.
周煦良是這麼翻譯的:
一把刀的鋒刃不容易越過,因此智者說得救之道是困難的。
而秭佩是這麼翻譯的:
剃刀鋒利,越之不易;智者有雲,得度者稀。
一把刀有兩個面,我們這些生活在塵世中的俗人只是停留在刀的一個面上,而要到達另一面(即所謂得救之道),就必須越過刀鋒。
但是刀鋒是如此銳利,尋常人難以越過。為何難以越過?因為在越過刀鋒之時,刀鋒將斬斷你與塵世間的一切聯繫,而我們這些俗人是不捨得斬斷的。
拉里自小父母雙亡,斬斷了親情;他拋下未婚妻伊莎貝拉,斬斷了愛情;他放棄父母的遺產,斬斷了財富。
用拉里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不急躁,對人隨和,慈悲為懷,丟掉一個我字」。
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夠去追求真理,追求人存在於世的意義。
而生活在紅塵俗世中的我們,又有幾個能丟掉一個我字呢?
正所謂,世人都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
我之前在豆瓣上看到有人提到過一個答案,考據得挺詳細的,原作者已經不明。雖然本人的觀點與其不同,但也列在下面供諸位參考。
原鏈接:兀自對《刀鋒》扉頁題詞做個小解釋
他的主要觀點:
毛姆使用的譯文是Swami Prabhavananda 和 Frederick Manchester翻譯的Katha-Upanishad,這是節選,我認為因此誤導了譯者。「pass over」被翻譯為「越過」,這樣很難解釋書的內容,並會出現我出現的疑問,而翻譯為「通過」的話,就和其它的翻譯意思所指的一樣--刀鋒喻為通往真知的路。
那麼首頁的題詞,應翻譯為:尋找真知、解救自我的過程是艱難的,就像行走在鋒利的刀鋒上,所以智者說得道是困難的。這樣對書中的的內容也能有個更好的理解。竊以為,毛姆以刀鋒為書名正是為此---得救之道如刀鋒般鋒利難行,主人公拉里,經歷了身體和精神上的折磨,從出世到入世,仍行走於「刀鋒」之上,前進不停。
這與《奧義書》里的一則故事有關。印度教的《奧義書》的梵文字面意思是坐近、親近。其書名給人的印象就是潛心求學的弟子坐在老師身邊,聽老師講道。通過一個婆羅門與死神的對話故事來闡釋關於死亡的教義。
年輕的婆羅門那啟凱也多因為其父親一句要將那啟凱也多獻給琰摩(Death)的氣話,而真的去找了琰摩。琰摩被他的誠信感動,答應幫他實現三個願顰。那啟凱也多的最後一個願單就是想知道死亡的秘密。琰摩在給那啟凱也多教授大梵(Brahman)之時,就指出大梵是旅途的終點,是最高的目標。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了解這個大梵,其學習之路就好比「有如利刃鋒,難蹈此路危」。而最終只有通過這條像刀鋒一樣的道路,人們才能夠擺脫死亡的束縛。這是我在一篇文獻中看到的,或許有用」得救之道」是困難的。也就是說一切救贖、解脫之道是困難的。無論是對於人類的原罪,還是被生存、善惡、生命的意義所困擾的拉里。想要得到思想上的解脫,順利到達彼岸都是苦難重重的。就好像越過刀鋒必將先要經歷常人難以跨越的險阻,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既不付出努力又不受到傷害似乎是不可能的。《刀鋒》整本書都再說拉里的得救之道,從漂泊的生活中尋找善惡的本源,而並非著重介紹印度的智慧。從作品全局的整體,我覺得無論是印度的智慧、佛家、儒家、基督教都可以引用到作品當中,在一部文學作品中只不過是充當推動拉里前行尋找答案的一種力量。其本身到底是什麼並不重要,若lz對印度宗教感興趣可以閱讀更為專業的書籍。
1. 很可惜,印度那一段描寫得淺。
有一點是毛姆1938年探訪印度的時間很短,前後三個月,而在「聖山」(那個南部印度城市)拜訪Guru Sri Ramana Maharshi(Larry拜訪的那個大師原型,大師1950年去世)的時間就更短,與大師沒有深入的交流(自傳里有提到)就離開了。毛姆本來想第二年繼續探訪印度,結果二戰爆發,沒去成。
看刀鋒之前,碰巧我去過三次印度,那個馬哈希的Ashram(印度guru生活的道場)也去短住過二次。單看著聖者馬哈希永不褪色的眼睛,就感覺被注入活力,還被以及一股平靜的能量給傳遞。這種言語很難表達的能量,只有親身體驗那刻就能明白。
2. 小說里也寫了,印度的哲學,宗教,信仰奧秘太深太多,小說里無法展開,我個人認為毛姆也有點討巧,當時未必能有信心完全領會在印度的體會,就用短短文字讓讀者對印度有更多的想像力。畢竟短短三個月旅程很難完整體驗印度的寶庫。
3. 關於刀鋒的喻義,人的肉身是無法跨越刀鋒(隱喻苦)的,但精神的力量足夠強,是可以穿越的。我相信這也是毛姆本人想跨越的,他沒想到寫完刀鋒不久,最愛的人就去世,刀鋒之後,遇到更大的「刀鋒」。 這就是無常之苦。人人要面對,只有少數智者能跨越。
4. 要是印度之前,看了刀鋒,我收穫應該更大,但早看,未必能深刻理解這本書。 所以這本書出現的時機剛剛好,期待第四次拜訪印度。
附一張聖者的照片。想像一下小人魚為了自己的愛所忍受的苦痛。
自己回答自己多年前提的這個問題。
答案大概也可以用荷爾德林的另一句話來回應:「危險本身孕育著拯救的力量」。
刀鋒難越,在危險和邊緣處行走,越過去了就是救贖。
刀鋒取義於《迦托,奧義書》中『一把刀的鋒刃是很難越過的,因此智者說得救之道是困難的』。人的一生,有的銳利如刀鋒,有的厚重如斧背,他們相輔相成,使人類社會宛如由不同成色的人生煅造而成的利斧,得以在大自然的榛莽中辟山開路。說拉里就是這種「刀鋒」般的人物吧!刀鋒難以越過,得救之道是困難的……這些我想說明的可能是要得到解脫要能夠悟透……這是困難的,而這過程猶如刀鋒一樣
這句話是從《奧義書》中的一個條目出發得到的。
Katha Upanishad 1-III-14. Arise, awake, and learn by approaching the exalted ones, for that path is sharp as a razor』s edge, impassable, and hard to go by, say the wise.
有兩句話可能有助於理解《刀鋒》。
1. Living on the razor『s edge means finding power, meaning, and peace through change.
2.It』s not the cutting sharpness of the razor』s edge that is the idea, but its extreme narrowness, the idea that the spiritual path is very narrow, very hard to stay on, extremely easy to fall off of.
字面意思唄,得救很難啊。
剛讀完這本書,試著答一下,只是我自己的見解。不完全正確。 我覺得「一把刀的刀刃很難越過」這個翻譯是有歧義的,我是更偏向於「很難在一把刀的刀刃上行走」,而不是越過。 書中每個人物都走在自己的刀刃上,拉里對人生的追尋,談波登的上層社會交際,伊莎貝爾對富足生活的渴求,格雷對工作、娶妻、養家、賺錢的美國夢的踐行,蘇珊的青年時的無憂無慮隨心所欲以及中年時的嫁人以安定生活。而且他們近乎每個人都「成功」了。至少每個人的結果都不錯。 我不能完全理解毛姆在結尾的時候用了不少篇幅來敘述拉里對他說的那些有關「印度人生哲學」的話。同樣那些話我更不指望自己完全理解。 可能有些人會認為毛姆在這本書里是讚揚拉里,批判其他人的,或者說至少是讚揚拉里的。我覺得不盡然。拉里對人生的追求固然是好的,但伊莎貝爾和蘇珊的結局也不錯,談波登的人生雖然有些悲哀,但也沒有辜負他對自己的期望。所以說毛姆在最後說他寫了一部可以稱之為「成功」的小說是很貼切的,每個人都獲得了自己認為的成功,每個人都平穩地行走在鋒刃上。 而對於「得救之道」我也沒能弄清楚是什麼,也許是因為我的出發點根本就是錯的,也許「得救之道」就是每個人內心的安寧與寧靜。
因為太喜歡引言,所以寫到了書籤上,夾在了我交圖書館裡的書里。芸芸眾生少有人越過刀鋒,拉里卻越過了,可他幸福嗎,其實我不覺得,一生都在執著追求未解的答案,但他又是幸福的,拋開了世俗執著做了一個勇敢的人,伊莎貝拉和他沒有幸福的結局,因為拉里的人生信念並不是找到真愛呀。
一把刀之所以為刀是因為它有鋒刃,一個世界也因其絕對成為世界,正如鋒刃是很難越過的,世界的絕對也是很難參悟的。
越過鋒刃的路途是艱辛坎坷的,一縱而起抓住刀刃,看到手掌流出的鮮血,一定會產生恐懼,於是便慢慢把手鬆開,也慢慢喪失了再次起跳的勇氣。追求真理,自觀真我,完善真身的過程一定是有如這般的,恐懼、懶惰、漠視無一不會成為我們放棄探索,歸於平凡的合理理由,在度人、度己以及度日中反覆徘徊,隨波逐流。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感覺俄國文學很乏味?
※王小波說「湘雲和黛玉在園子里聯句,冒出頌聖的句子」,具體是《紅樓夢》中哪一段?
※閻連科的《炸裂志》你們怎麼看?大家對這本書的評價如何?
※《邊城》描寫的很美,但是為什麼結局卻是悲劇?
※你覺得駱駝祥子里勤勤懇懇的祥子一生可惜嗎?
TAG:小說 | 文學 | 英國文學 | 文學評論 |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