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身後事為什麼這麼凄涼?
梁啟超死後,既沒有紀念專刊的發行,又沒有公眾輿論的回應。似乎有點茶走人涼的感覺,與他同一時代的王國維老先生,不僅死後哀榮之極,而且有關他的紀念專刊也很多。王國維相比梁啟超朋友很少,交際範圍也廣,但卻待遇不一,怎麼看?
當日有人(似是蔡元培)提議國葬,國民政府有關部門拒絕了。並非不配,而是不便。時人是有這點舊風的,如呂彥直同嚴復是姻親(呂的二姊是嚴的兒媳),受嚴家提攜長大,但嚴復因贊同袁的稱帝,受過孫的通緝,所以呂彥直設計中山陵,施工中積勞早逝後,嚴家就閉口不談這段家世,以至後來建築師的出身幾乎成謎。但嚴家如此,並非有怨,而是面上不好看,遂就不提而已。
同理梁啟超故去後倒也稱不上「凄涼」,並非沒有官方的旌表,他就冷落了,相反梁家更會考慮同官方的反應,保持距離。私交與學界上,他的門生故舊,曾與從游的,都不曾忘記,「梁任公年譜長編」也一直在編。
至於同王國維作比而無紀念專刊,這很簡單:梁不是純學者,影響力廣譜詭譎得多,豈可匆匆蓋棺。
某期「讀庫」載有今已去世的傅惟慈先生的長篇回憶,40年代從淪陷的北平出奔後方,一路受國民黨的地下組織相助,途經日軍控制下的華北,一位地下接待站點的負責人,似乎擔任地方維持責任的鄉長,在這位年輕人詢問怎樣可以報答時,想了一會兒,說:「我想等你回了北京,托你幫我買一套飲冰室全集。」
當時梁啟超已去世十多年,城頭變換大王旗,而地方上的共同體的有為有責的人,還記念著他的全集。固然,他慣於多血而多變,搖筆鼓舌,以今日之我一反昨日之我,並且在思想的底色的調和上,我覺得,誠不如淵默的嚴復可貴得多,---- 可是,他的文字力耕,仍是 a man of letters 的本色:他的活動,仍是為切磋「民智」,而非爭奪「民心」。是政論家而非宣傳家,這種聲音,已是越往後越難得。問身後,凄涼否?在梁啟超一生經歷的巨變之中,他都不是矛頭先鋒式的人物:
維新變法時,梁跟在老師康有為身邊;
變法失敗,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慷慨就義,梁遠赴日本;之後在檀香山認識孫中山,開始主張共和和革命;遊歷美國,又認為應該放棄共和實行君主立憲;政變失敗,放棄君主立憲再次專向共和支持孫中山;加入共和黨開始入閣;
支持新文化運動,但是影響力不及魯迅,胡適,蔡元培等等;個人作品:涉獵廣泛,在哲學、文學、史學、經學、法學、倫理學、宗教學等領域
《中國史敘論》《新史學》《清代學術概論》《墨子學案》《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情聖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國文化史》《變法通議》等總的來說,梁啟超經歷了中國從清朝到民國的一系列動蕩並扮演重要角色,參政飽含理想主義色彩,但是意志不夠堅定;從文無法靜下心來潛心鑽研,帶有明顯個人標記的作品不多,無法為後人牢記。
這樣的結果,一方面和梁本身的性格有關,另一方面也是那個時代文人艱難探索的樣本,讓人覺得悲涼。
相信這可能一部分回答了樓主的題目。北京上海兩地還是做了悼念活動的吧。另外,我覺得是不是跟台上的都是原革命派有關呢?
《南渡北歸》里有提到,他的後代梁思成在學術上有相當的成就,和他同一時代那些大人物的兒子們比起來,他的後代是很優秀的了。他生前一直和國民黨報紙上論戰的。但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因為窮困潦倒的時候,國民黨最高總部認為:梁啟超雖然一生與國民黨作對,但是他並沒有惡意辦壞事,而且梁思成也是自己努力奮鬥的人,於是蔣介石從自己的生活費里撥款了一筆錢特地給梁思成和林徽因治病。
國民黨剛敗退大陸的時候,好像待遇還可以,毛還特地跟康有為的女兒打招呼(見章詒和《最後的貴族》)了,旁邊一個官員問:康有為是誰?謝謝鼠熊更正
到了文革的時候,紅衛兵就衝到梁思成家裡,看見他們家刀叉多,就說你們是不是要拿刀叉造反反革命?對梁思成的後妻林X左右開弓打耳光,其他教授埃的批鬥他們家也沒少挨。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