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老饕寫的關於美食的書籍值得推薦?
之前整理過一個書單,在公眾號上發過,水印懶得去了。搬運過來,給各路吃友當作進階指南吧。
這個書單分成三部分。
1、文化部:講的都是美食文化、歷史、淵源、理論,這一部分初讀無趣,讀進去非常有意思,這種書是練內力,令人氣血兩旺;
2、文學部:講個人情懷,遊記,境遇,食記,故鄉,專欄隨筆,舌尖上的人生,這一部分是練招式,語句快感,謀篇布局,暢快淋漓,讀到口舌生津。
3、親朋部:都是身邊好友撰寫,飯桌上談笑風生,飯桌下一路同行,排名無先後,術業有專攻,因為吃的緣故,竟能結上等緣,也算三生有幸。
特別說明:
1、書籍只包含中文圖書,其中偶有台灣版,香港版。
2、推薦以我讀過的為準,我沒有讀過的,等我讀了再說吧。
一、《隨園食單》
清 袁枚
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0年
有許多書我是一遍而過,只有很少的書,常看常新,每次讀來,都有新得。這樣的書不多,小說是王道乾翻譯的《包法利夫人》,講吃的是袁枚的《隨園食單》。
袁枚是個才子,在那個求功名利祿的年代,他活得入世且超脫,飲食男女,才華橫溢。這本書最精華的部分在最前面:須知單和戒單。開篇大義,把中餐的烹飪原則,味道的搭配原則,從選料到烹飪,從宴席到禮數,短短數千字,講的清清楚楚,並且幾百年之後,他所說的原則都幾乎未曾變化。有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其實,半部隨園可成家。
除了須知單和戒單,其他部分都是他針對不同食材的不同理解,給出的具體建議和菜譜,有人入迷,於是試圖還原之,做成舊味道,這和研究紅樓菜一樣沒有必要,歷史向前,食材變化,口味審美變革,消費習慣改變,飲食結構重塑,這些仿古都是緣木求魚。只需讀有所得,知其精妙即可。
我到現在還把這本書當枕邊書,比如隨意抄下幾句:
凡一物烹成,必需輔佐。要使清者配清,濃者配濃,柔者配柔,剛者配剛,方有和合之妙。其中可葷可素者,蘑菇、鮮筍、冬瓜是也。可葷不可素者,蔥韭、茴香、新蒜是也。可素不可葷者,芹菜、百合、刀豆是也。
食物中,鰻也,鱉也,蟹也,鰣魚也,牛羊也,皆宜獨食,不可加搭配。何也?此數物者味甚厚,力量甚大,而流弊亦甚多,用五味調和,全力治之,方能取其長而去其弊。
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須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則物疲矣。有須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則物枯矣。有先用武火而後用文火者,收湯之物是也;性急則皮焦而里不熟矣。
使一物各獻一性,一碗各成一味。嗜者舌本應接不暇,自覺心花頓開。
切蔥之刀,不可以切筍;搗椒之臼,不可以搗粉。聞菜有抹布氣者,由其布之不潔也;聞菜有砧板氣者,由其板之不凈也。
味要濃厚,不可油膩;味要清鮮,不可淡薄。此疑似之間,差之毫厘,失以千里。濃厚者,取精多而糟粕去之謂也;若徒貪肥膩,不如專食豬油矣。清鮮者,真味出而俗塵無之謂也;若徒貪淡薄,則不如飲水矣。
飯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飯不必用菜。
正如《隨園食單》開篇所說:學問之道,先知而後行,飲食亦然。
二、《食物與廚藝》
美國 哈羅德·馬基
譯 蔡承志 等
北京美術攝影出版社 2013年
厚厚三本,分別講:蔬、果、香菜、穀物;蛋、奶、肉、魚;麵食、醬料、甜點、飲料。
這是一本食材大全,又是一本盛大的教科書。它除了講述食材,更講述食材的原理,烹飪的變化,講加工工藝,分子構成。講糖,除了糖的分類和構成,還講糖的提煉和原理,糖的運用和技巧;講魚,除了講魚的營養,還講常見魚的家族關係,鰈魚的近親分類,講捕撈養殖,溫度對魚肉蛋白質地的影響……
總之,只要你讀進去,完全給你打開一片海闊天空,從此對食物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這本書貌似講的多是西餐,但本質上講的是一切我們所能接觸到的食物。許多人都想寫一本書《論一切》,在美食領域,這本書幾乎就是《論一切》。這是一本綜合了食品化學、生物化學、植物學、動物學、海洋學、微生物學、文化、歷史、廚藝……相當綜合。
這本書有一個宣傳語:「全世界的大廚,沒人敢不拿這本書。」何止是廚師,一個喜歡美食的人讀完這本書,那種感覺就像上學的時候考試,你提前拿到了答案。
如果說有一本書叫我讀完之後,猶如高潮一般尖叫,這是一本。
三、《葡萄酒的故事》
英國 休·約翰遜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年
葡萄酒在中國慢慢成為顯學。作為一個進階吃貨,如果不懂葡萄酒,感覺像少了一條腿走路。我也曾參加過各種品酒會,也去過世界各地許多酒庄,喝過的好酒也很多。然而所得到的知識都是零散的,片段的,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在跟別人聊天的時候也能胡侃幾句風土,產區,但是自己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對西方的葡萄酒文化沒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些零散的知識不過是個零。
幸好有了這本書,50萬字,500多頁,堪稱葡萄酒聖經。這本書從葡萄酒最早的誕生一直講到上世紀80年代。這是一本關於葡萄酒的歷史書,從挪亞如何奉上帝之名種植葡萄、14世紀曲折的運酒航海線路、穆斯林不喝酒的真正原因、美國東西海岸的葡萄種植、香檳如何在戰爭的硝煙中劫後餘生,直到義大利、西班牙酒在20世紀的復興運動……看完此書,任何關於葡萄酒的事兒,基本上可以爛熟於心了。
這可不是輕鬆的專欄,憑藉著俏皮與幽默的隨筆,是一本嚴謹的學術書,讀起來有點費勁,但是只要通讀完一遍,心有所得,以後在跟別人侃葡萄酒,有這碗酒打底,基本上不會暈船了。
四、《烹飪、菜肴與階級》
(英國)傑克·古迪 Jack Goody
王榮欣 沈南山 譯
台灣廣場出版 2012
這是一本台灣版的書,似乎還沒有簡體版。購買於台北誠品書店。這本書吸引我的不是文筆和考據,而是這個主題,將飲食納入到一個更宏大的人類史中去解構並且闡釋。吃從來不是吃本身,這個日常行為背後的階級象徵。
書後面有一句話:窮人吃是為了活著,富人活著是為了吃。這本書講了羅馬帝國、歐洲中世紀、中國古代、蘇俄時期等不同階級背景之下,窮人和富人在飲食上的差異,講了白麵包與黑麵包,也考究了不同族群食物的特權。這本書本質上不是一本美食書,而是一本人類學專著。
唯一有點隔的是豎排版的書看著不習慣,翻譯的語句有點彆扭。
五、《香料傳奇:一部由誘惑衍生的歷史》
(澳大利亞 ) 傑克·特納 周子平 譯
三聯書店 2007年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一部由誘惑衍生的歷史」。三聯書店出版的新知文庫叢書之一,這套文庫的書我有許多,其中有好幾本是關於美食的,比如同系列的還有一本《查理曼大帝的桌布:一部開胃的宴會史》,那本書也很精彩,講述的是西方的宴會史。宴會從來不是吃本身,而是另外一個戰場。
而這本書更有意思,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不過是為了尋找香料的副產品;麥哲倫環球旅行,主要目的也是為了尋找香料。從羅馬帝國時期到大航海時代,香料的歷史就是西方文明的興衰史。香料屬於一種異國的、神聖的、情色的、模糊的東西,距離上的遙遠使香料成一種階級符號的重塑。這裡面介紹了生薑、胡椒、桂皮、肉蔻、丁香,每一種氣味都代表著一種想像。胡椒之所以不再神秘,只是因為胡椒便宜了,基督教最早排斥香料後來雅歌之中,香料又回歸了。飲食口味反應飲食階層,吃飯,作為一個日常行為,它背後越容易折射出時代的背景。從香料入手看西方文明的發展史,這是一個奇妙的入口。
六、《東食西漸:西方人眼中的中國飲食文化》
英國 J A G 羅伯茨 楊東平 譯
當代中國出版社 2008年
如果之前幾本都稍顯枯燥,這本書簡直可以當笑話讀。讀到許多地方我都捧腹大笑。
西方人如何看待中餐,這種事就像鄰居王叔叔如何看待你們家兒媳婦一樣,總是會引起中國人的興趣。就像中國人對西餐的理解最開始也是粗枝大葉漏洞百出一樣,我記得肯德基最早一家店在北京前門開業的時候,無數人懷著對西餐的憧憬,去排隊買一個漢堡。
這本書記載了從13世紀一直到新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傳教士,商人,冒險家、旅遊者來到中國,他們的日記和書信中記載著那些令人捧腹的故事,其實這都是珍貴的私人史。
其中有文化衝突,也有故鄉情結,一個西方人在中國給老家的人寫信,懷念著那塊帶血牛排和薯條。西方商人們居住在通商口岸的租界之內,在他們看來中國食材實在是不夠衛生。中國蔬菜不能吃,因為是用糞便澆灌的(現在看起來,多麼有機);而肉類也無法吃,因為屠宰場的衛生條件極差,(現在看來,那些肉里沒有瘦肉精,土豬土雞,多麼天然原生態);而且很難喝到新鮮的牛奶,即便有牛奶也被勾兌,一個住在漢口的英國人曾經在送的牛奶里發現了一條活的小魚(現在看起來,至少沒有三聚氰胺)。然而在更遙遠的時代,最早來到中國的傳教士們,日子並沒有那麼好過。他們不得不用「兩根木棒」吃下中國食物,對他們來說,中國人的吃食不可思議,「他們吃青蛙,這在歐洲人看來是很噁心的,但他們認為味道很好。吃老鼠似乎也很正常,蛇羹甚至享有盛名。」
食物也是一座巴別塔。那時候的不解與隔閡其實到今天依然存在。西方人對中餐的認識無非是烤鴨、左宗棠雞、宮保雞丁,請老外吃一頓涮羊肉,他們口裡稱讚,背地裡也一樣吐槽。我們去歐洲去久了,在裝逼晚宴之前也會偷偷泡一包速食麵。中餐一直都夢想著申遺,自得於中餐「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然而不放眼望世界,巴別塔就一直在。
七、《東京夢華錄箋注》
宋 孟元老 伊永文 注釋
中華書局 2006年
許多歷史著作都是事件為脈絡,人物為線索,行文嚴謹,很清楚,但是總覺得煙花已冷,繁華俱散。《東京夢華錄》則不同,裡面有溫度,有口感,對繁華悵然若失,對舊日時光的無限緬懷。那時的酒肆那時的菜式,那時的宵夜那時的生活,看完此書,北宋在我的腦海中復活了一遍。
單看這本書總覺得不過癮,看伊永文的箋注版,就清晰很多。最早讀伊永文其實是另外一本書《古代中國札記》,寫的是古代生活史,有吃喝玩樂,也有雜耍把戲。那時我讀大學,看得入迷。
伊永文還寫過明清飲食文化史,《1368-1840中國飲食生活》,上下兩冊,分別是「日常生活的飲食」和「成熟佳肴的文明」。都很好看。
八、《惡魔花園》
美國 斯圖爾德·李·艾倫 譯 陳小慰 / 朱天文 / 葉長纓
新星出版社 2008年
這是一本有趣的書,講的是美食的禁忌。禁忌就是勾引,禁忌就是打破禁忌的理由。線索就是《聖經》中的「七宗罪」:淫慾、饕餮、傲慢、懶惰、貪婪、褻瀆、暴怒,以此為分類,介紹不同地區和族群們因禁忌而產生的故事。
當然了,在這七宗罪里,最勾人的是第一宗:淫慾。食物和性慾之間有一條密道,這本書把這個密道擺在面前,從亞當夏娃的蘋果,到紀德在監獄裡發瘋一樣想得到巧克力,愛情果原本是指番茄,以前人們不敢吃是篤信它能叫人們迷亂失去理智。而蘋果之所以帶有性意味,你需要從中間切開,果核的側切面很像女人的陰部。總之亂七八糟的故事和典故許多,每一個興緻盎然。這本書就是古今食物的大八卦叢書。
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和差異。在西方,宗教長時間佔據主要勢力,抵制異端,食物往往成為異端的指代物,在權力爭奪偏見愚昧中漸漸失去自有色彩;而在中國更尊重禮數,中國的飲食禁忌往往是因為禮儀。
這是一本有著無用之美的書,讀著似乎沒啥用,但是又挺好玩,因無用而有趣,因有趣而致用。
九、《日本料理的社會史:和食與日本文化》
日本 原田信男 譯 周穎昕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1
有時候閱是一根線,牽引著我們永遠向上走。當我第一次吃壽司和刺身,我就想知道懷石料理是什麼樣子,當我吃到懷石料理又想搞清楚日本料理的文化傳承,於是找呀找呀找到這本書,看了之後對日本食物有了一些概括認識,但是又覺得食物僅僅是社會文化中一個單線條線索,想真正讀懂這本書還需要了解日本的歷史,於是又開始讀《日本史》。
日本飲食很多元,很大程度上受到中餐、東南亞以及西方的影響,如今卻自成一派,東京是米其林三星餐廳最集中的城市,我並非追捧米其林這個評價體系,只是覺得日餐更早更全面的進入國際化平台,也擁有了更高的話語權。
日本菜本身也是不斷融合,在融合的同時注入民族性,比如天婦羅,原本來自葡萄牙,但是現在看來和葡萄牙似乎一點關係都沒有。和果子典型來自中國,如今卻成了流行手信。即便是日本烤肉、壽司這種明顯日本風格,最多可以追溯到江戶時期,而「和食」這個詞,僅僅起源於明治維新。生魚片倒是很早就有,吃肉在很長時間是被禁止的,尤其是牛肉,因為牛是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日本和牛也沒有太長歷史。
看這本書,除了了解日本的食物淵源,也可以從側面理解日本這個國家。
十、《甜點的歷史》
法國 瑪格洛娜.圖桑—撒瑪 Maguelonne Toussaint-Samat 譯 譚鍾瑜
台灣博雅書屋 2011年
我曾經跟大董聊天,他說中餐與西餐橫切面對比,哪一點都不弱,唯一的弱點在甜點。所以大董準備引進西班牙著名的甜點大師在北京開一個甜點學校。中西餐的甜點雖然都花樣百出,但是真正對比,還是高下立現。如今流行烘焙,人人都在學著從戚風蛋糕做起,做馬卡龍,做翻糖,做芝士蛋糕和黃油餅乾。這些都是西式的。
這本書也是台灣版,印刷精美,尤其是裡面的圖片。這本書講述的是整個甜點的歷史,從古埃及,到中世紀,一直到如今,也講了不同國家的甜點,作者是法國人,當然是以大量的篇幅來描寫法國甜點的文化。還有不同經典甜點的來源,比如國王蛋糕里為什麼藏一顆蠶豆,閃電泡芙因何得名,小細節小考據,相當豐富。
甜,是人類基因中的熱愛,嬰兒剛出生就熱愛甜的東西,媽媽的母乳也是甜的。其他的味道都是後天慢慢接受的,似乎只有甜永恆。讀這本書需要一些對甜點的熱愛和知識,互相映襯,往往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麼回事。
讀書之美,往往也在於此:哦,原來是這麼回事兒。
過百更新第二波書單
-------------------------------------------------------------------更新-------------------------------------------------------------------
這是第二部分:文學部。
一、《知堂談吃》 周作人
出版社: 山東畫報出版社
出版年: 2005-02
周作人是文字大家,寫吃的文字僅僅是他文字中的邊角料。即使是邊角料,也能體會到其文字精妙,而且沒有年代感,即便許多年之後,看起來一點也不隔。以管窺豹,隔岸觀火,從周作人的文字中可窺得那時風物與那時滋味。
從文字上,我讀知堂文字猶如上課,與他類似的梁實秋是「饞宗」,他則是「凈土宗」,猶如孤燈下的老僧,閑話舊事,講述故鄉的野菜,紹興的風物,無處不在的故鄉與一無所有的故鄉。讀到一點滋味,會在寫作的時候不由自主的朝他那邊傾斜一下,隨後再反轉回來。
有幾段話被人們用膩了,比如:「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鍊愈好。」「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之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舊夢。」此等金句在他的文字中常見,容易迷了人眼,看周作人如果僅僅看到這些,是容易跑偏的。
看知堂寫吃,其實不是寫吃,而是寫字。讀知堂寫字,其實也不是真看寫字,而是聽風。戶外傳來的陣陣風聲。
二、《雅舍談吃》 梁實秋
出版社: 山東畫報出版社
出版年: 2005-02在我心中,有三個人的文字被長時間低估,即便都是人們公認的大家,但我依然認為被低估。其一是梁實秋,其二是老舍,其三是孫犁。
梁實秋寫吃,尊重本性,寫的不是炫耀與見識,而是寫的饞。他寫火腿也寫麥當勞,寫晚上睡不著覺想一份白水羊頭肉,寫前門某家飯館的螃蟹。文字精到,卻不以美食家自稱,如在文字中伸出一隻手,與你作揖對談,喝醉了也說兩句粗話,沒有好吃的路邊攤也能吃得開心。寫大餐大講究,他不及唐魯孫,寫小吃小生活,近百年來無人及。
從文字上,我也偷學了不少梁氏功夫,他善用比喻,也善用短語,沒有廢話,直指人心。比如寫一個獅子頭:」精取材,細嫩豬肉、三分瘦七分肥,刀法最重要,多切少斬,加芡粉油鍋炸至緊繃微黃,轉刀快冬筍墊底,大火猛蒸,撇去浮油,羹勺舀食。」他也善於鋪墊與煽情,層層抵達,慢慢到位。比如這段:「我曾痴想北平羊頭肉的風味,想了七八年;勝利還鄉之後,一個冬夜,聽得深巷賣羊頭肉小販的吆喝聲,立即從被窩裡爬出來,把小販喚進門洞,我坐在懶椅上看著他於暗淡的油燈照明之下,抽出一把雪亮的薄刀,橫著刀刃片羊臉子,片得飛薄,然後取出一隻蒙著紗布等羊角,撒上一些椒鹽。我托著一盤羊頭肉,重複鑽進被窩,在枕上一片一片的羊頭肉放進嘴裡,不知不覺的進入了睡鄉,十分滿足的解了饞癮。」主要後面還有句大實話:「老實講,滋味雖好,總不及在痴想時所想的香。」
梁實秋還經常在食物中體會文字妙處,比如他在戰時吃到一款排骨蘿蔔湯,於是寫下:「文字要做到言中有物,不至令人覺得淡而無味」正與「少放蘿蔔少放水」的蘿蔔湯做法同理,「少說廢話」而已。
三、《五味》 汪曾祺出版社: 山東畫報出版社
出版年: 2005-04
與另外兩位相比,汪曾祺的美食文字是承上啟下。他生於江蘇高郵,自古富庶,有眾多食材也有眾多吃喝講究,年輕時在昆明西南聯大,眾多牛人云集,得了打磨文字的道行,1949年之後在北京,文人聚集,美食相對集中,與同時代的普通人相比,有更好的條件。
汪曾祺也是文字大家,散淡充盈,無味至味,相比而言我更喜歡他寫故鄉美食的文字,和寫西南聯大時期雲南美食的文字,而寫北京的烤肉就顯得稍微隔,不及之前文字痛快。汪曾祺到底是個通透人,他說自己是「有毛的不吃撣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葷不吃死人,小葷不吃蒼蠅」,寫著文字也是使人覺得「活著多好呀」。
汪曾祺的文字靈活,也是以少勝多的高手,同時也是一個顧左右而言他的高手,再有一點文人式的洒脫,真是佐酒妙物。比如這段:「梔子花粗粗大大,又香的撣都撣不開,於是為文雅人不取,以為品格不高。梔子花說:去你媽的,我就是要這樣香,香的痛痛快快,你們他媽的管得著嗎!」還有這段:「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的嚴嚴實實的。密匝匝的細碎的綠葉,數不清的半開的百花和飽漲的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濕透了。我們走不了,就這樣一直坐到午後。四十年後,我還忘不了那天的情味。」
四、《中國吃》 唐魯孫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04-11唐魯孫這類寫吃的,我統稱「遺老派」寫作,大體是念舊,懷念舊時光,言說老講究,尋覓老傳統。同樣是遺老派,也分兩種風格,一種是港台派,49年離開大陸,往事只能回味,代表人物是唐魯孫、高陽、白鐵錚、逯耀東;一種是大陸派,典型人物是王敦煌寫的《吃主兒》,趙珩寫的《老饕漫筆》,還有近年的崔岱遠。無非是追憶逝水年華,那時風物,物是人非,當年的吃喝細細講究,一碗打滷麵里的乾坤,一份老小吃里的歲月。然而時代向前,車輪滾滾,那些追憶的,不過是自己風華正茂的青春。
唐魯孫在其中是翹首,因為我不把這些文字當美食看,而是當成一個時代的私人生活史。我看他寫晚晴宮廷里的吃喝,看他寫20年代北京流行的館子,流行的味道,那時候的吃喝生活,如數家珍,娓娓道來,間或吃喝八卦,市井風俗和逸聞掌故。
舊時的北平早成了北京,人事皆非,然而那時候的點點滴滴都在唐魯孫的腦海里封存,猶如一張年輕戀人的照片被收藏在抽屜里,隨時拿出來憑弔。這種文字的力量,就是穿越過層層迷霧,抵達自己的青春歲月,那時燈火通明,一片繁華。
五、《飲食男女》 沈宏非
出版社: 江蘇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 2004-08寫美食到沈宏非這裡,風格為之一變,前人寫美食都是言說美食本身,無論是傳統講究味道做法細節……都是寫實的,都是可觸摸的。而沈宏非寫美食,則是朝著空的地方兀自而去,憑著文字和語言自然的生長力,自由來去,文字和食物之間有一條密道,前人也曾在門前徜徉,但是沒有進去,只有沈宏非破門而入,窺得其中光明。
我看沈宏非,也不是看具體食物,而是看他的把式,左右突圍,在文字衍生的部分輾轉騰挪,看他的文字猶如看人練拳,只有明白拳術含義才能理解招式意圖。他充分調動了語言的「強指」和「暗喻」,用語言的歧途製造了一種美食語言。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沈宏非一直都是中國美食寫作的頭把交椅,幽默與段子,從來都是沈宏非掛在身上的零零碎碎,不要被這些打了眼,在我看來沈宏非的美食文字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在某種程度,他開創了一種文體。
我也寫過不少美食專欄,知道專欄的疲憊感與偶爾應付,篇篇經典是不可能的事。如果非要我給沈宏非的文字找茬兒,那就是:風格乃是洞中之燭,出洞見天,燭光就無用了。天光累累,風格寫作往往有了套路。
然而這是每一個寫作者都心知肚明的事兒,打破它,需要臨淵一躍,然而不過是寫個吃吃喝喝,非要弄得如此「為天地立心」,也似乎有點矯情。
六、《暴食江湖》 焦桐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 2010-12焦桐是台灣美食家,我至今無緣得見。焦桐的文字是篇篇「己出」,「己出」是我自創的一個詞兒,大概意思是通過親身感受和一手經驗而得來的見識,而非二手知識和二手見識。
我看焦桐的文字有熱血沸騰感,那是一種一馬平川的暢快。我平時寫多了專欄,少不了油滑,知道一篇文章1500字,轉承啟合,知道在哪自然停頓,成了慣性,看焦桐寫一碗牛肉麵就洋洋數萬文,且沒有廢話,段段精彩。
我看焦桐的文字,彷彿見到自己,為吃不辭辛苦,為一頓魚腸,作者可以每日早起去南機場社區排隊吃藍領早餐;為一頓海南雞飯,可以在新加坡走街串巷;他吃早餐則是要吃福州面、虱目魚湯、白飯、魚腸、魚頭、魚肚、魚粥、滷肉飯……每晚睡得香甜的原因是因為想到翌日早晨的諸多美味而「充滿了幸福感,含笑地睡著」,清晨起來的時候亦是「想起即將面對的魚湯,我心中就綻放著桔梗花」。
然而我對他更多的好感源於他早年間寫的一本書《完全壯陽食譜》,後來內地引進時改名叫《慾望廚房》,頓時慾望全消。這本是一本詩集,裡面所記載的食物和菜肴完全是不存在的,都是通過對食物和語言的想像得來的,其中混雜著食物、美色、性和政治,以這些雜燴下酒,得來一本戲仿的文體實驗。原本我在腦海中零星的想過這個遊戲,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感覺萬徑人蹤滅,原來焦桐早已經在前頭。
七、《吃的藝術》 劉枋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8年
劉枋寫字從來不是炫技派,文字才華,人間修為,在這裡都變成一道道具體的菜,一句句樸實的話。劉枋就像鄰居大媽,隔壁王二,娓娓道來,從來不顯擺,也不炫耀,「樸實」這個詞想來容易,做到卻很難,有時候刻意裝樸實,還不如真顯擺。
看劉枋文字,如清風拂面,她所寫的皆是「常識」,而常識最難。我讀著她的文字,經常感覺汗顏,這是一個耍筆頭小聰明的人一輩子也寫不出的。比如她寫雞肉:「肉雞不貴,但也並不十分好吃,可是買幾條雞腿,用花椒和鹽腌透,蒸熟,放在漏盤中,瀝去汁水,再放在冰箱中一晝夜,即又硬又干,撕絲成盤,像極了「風雞」。撕下的雞皮和雞骨,用來煮湯,下白菜、粉絲,另有風味。肉雞煮湯不好吃,可是腌過的雞骨、雞皮湯,比用一直鮮肉雞所煮的湯,強過好多倍。」
比如她寫剩飯:」若剩飯在冰箱中擱了好幾天,米已回生,就很難再使它香糯可口了。把剩飯以及剩粥,加水煮到稀爛,佚半涼,加麵粉和成團,用來做烙餅,或做花捲,都會別有滋味。」
她寫黃瓜:「拌黃瓜無論是配肉絲、肚絲,或者只本身清拌加姜或加蒜,都還提味,但絕對不能加蔥。生蔥花加在生黃瓜上,則是連以吃蔥著名的山東人都不喜歡的。嫩黃瓜片汆湯,一定是用清高湯,等湯滾開後,黃瓜入鍋即盛起,這樣能有清新之味,如果把黃瓜以油煸炒,然後放水煮湯,則鮮味全失。「
無一物不是尋常物,無一物不是寫生活,讀來如金針度人,慷慨大方。
八、《我的川菜生活》 石光華
出版社: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04-01-01石光華,我們都管他叫石老,每次到成都,石老都能陪喝酒陪到最後,哪怕天光漸亮。
石光華,除了寫美食,還寫詩。詩歌寫作與美食寫作之間也有一條密道,凡是有過詩歌訓練的人,寫美食都是信手拈來,比如沈宏非、焦桐、二毛、虹影,更久遠的袁枚、李漁、蘇軾。詩歌寫作能給語言添光,詩歌就是平地摳餅,火中取栗,隔空抓物,而美食寫作也相似。
這本《我的川菜生活》曾經是我的教科書,每日裝在包里,在公交車上地鐵上翻來閑讀。他把川菜從根脈開始挖掘,寫蔥姜,寫辣椒,寫火鍋,細緻入微,卻又不覺得因專業而不好讀,他寫江湖一尾魚,寫川菜神品開水白菜,其實開水白菜我吃過各種各樣的,但是覺得最好吃的還是在他的這本書里,不下油鹽,只靠文字煎炒烹炸,就能食慾大開,猶如一餐饗宴。
這是文字的無敵魅力。
九、《廚室機密》 美國 安東尼·博爾頓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譯者: 傅志愛
出版年: 2004-1這是一本有趣的書,作者本身就是一個廚師,同時寫小說。他寫的是「廚房裡的那些事兒」。
安東尼·博爾頓有一句話:對我來說,烹飪已經成為一段很長的戀愛,既莊嚴又荒謬。同時我一直相信好的食物和好的吃法都是冒險。
莊嚴而荒謬,體現在廚房之中,他的混沌人生,和同事的關係,跟老闆的鬥爭,與食客的相處,這本書給我打開了另外一扇門,我之前所閱讀的美食都是發生在餐桌上,而他的故事都發生在後廚。當然後廚比餐桌更意思,就如同卧室永遠比客廳更令人提神。
酗酒,吸毒,髒話,人性不堪……這些都在後廚里司空見慣,而在前廳都是輕聲話語,一派正經,道貌盎然。這本書不單講的是食物與廚房,而是一個混蛋的憂傷,一個傻逼的純情。
十、《尋味中國》 美國 林留清怡
出版社: 重慶大學出版社
譯者: 胡韻涵
出版年: 2014-6-1最後一個推薦名額,而我還有至少50本備選。我最終決定把這個名額留給這本書,一個ABC寫的《尋味中國》,這本書有點像何偉的風格,都從一個外來者的視角紀錄當代中國的一角,這一角往往司空見慣,當真的被記錄下來,才覺得意義非凡。在出版時候,也很刻意的模仿了何偉的《尋路中國》,強硬的掛鉤,其實我更喜歡這本書的原名:《Serve the People》(為人民服務),這個名字有更多的含義。
她在北京做過美食記者,那時候我也在北京做美食記者,我們應該在某個飯局上偶遇過,但是真的不認識。她寫了幾個人的生活,有烹飪學校的老師,有普通餐廳的服務員,有麵館老闆,還去過上海黃埔會實習過,當然也去過揚州。她把這幾年的經歷細細寫下來,寫了一個我們司空見慣的中國,同時食物展示中國當代社會的一種。讀完這本書,我有一種感受,這明明是我們該寫的東西。
其實林留清怡還是一個美國人,這本書並沒有所謂的尋根意識,只是記錄自己的生活,從在衚衕里找烹飪學校,到去餐館打工,開始給雜誌做撰稿人,一步一步,認真而踏實。她在這本書里記錄的那些普通人,每天都從我們身邊擦肩而過,小趙小王小李,我們從未留意,這些普通人的故事彙集成為當代中國,這個女孩把當代中國的大幕掀開了一角。
1.唐魯孫先生的《唐魯孫談吃》。唐老自幼出入宮廷,對老北京傳統、風俗、美食都了如指掌。年輕時隻身外出謀職,游遍全國各地,見多識廣,熟諳各地美食。作品中對各地美食信手拈來,介紹了百種以上美食,每一種介紹篇幅不長,特別適合我這種看不了長篇文章的人。
2.汪曾祺,《五味》、《四方食事》。汪老年少之時家庭環境比較殷實,在飲食上還不錯,以後外出輾轉求學,求職,走南闖北,吃了不少各地美食。成名之後,汪老經常各地採風,進行學術交流,當然這個過程中也吃了不少各地名饌。不僅如此,汪老文筆又好,經常寫一些美食散文發表在《中國烹飪》上,同時還是一個出色的大廚,這點很難得,所以文章中還能讓你學到不少做菜技巧呢。3.袁枚,《隨園食單》。袁枚是乾隆才子,詩壇盟主,一生著作頗豐。作為一名美食家,隨園食單是他四十年美食實踐的總結。以文言隨筆的形式介紹了乾隆年間江浙地區的烹飪狀況和烹飪技術,介紹了326種南北菜肴以及美酒名茶。真的有的人通過裡面的配方和技藝介紹做出了失傳多年的菜肴。4.梁實秋,《雅舍談吃》。梁先生祖籍杭州,打小在北京生活了30多年。出身於書香門第,父母都精於烹飪飲食之道,這對梁先生影響極大。年輕時的梁實秋在飽覽京城風物的同時也嘗遍了京城美食。京城的全聚德、便宜坊、玉華台、正陽樓、烤肉苑、春華樓等,他都是這裡的常客。而且不僅梁先生會吃,而且還熟稔與美食相關的各種掌故、淵源。甚至對其產生的歷史背景,人文環境進行考究,真是個認真的吃貨!《雅舍談吃》,直來直去,開門見山。每一篇都以菜名命名,保證你邊看邊流口水。5.蔡瀾,《蔡瀾美食地圖》,《蔡瀾食材字典》。蔡瀾,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生在南洋,求學東洋和西洋,最後落腳美食之都香港。蔡先生祖籍中國潮汕地區,自幼受到潮汕美食的影響,從此和美食結下不解之緣。相比以上幾位,蔡先生的特點就是接觸的面更廣,無論是國內的八大菜系,還是世界上的三大菜系,還是日本、東南亞的美食他都有所涉獵,可以說是見多識廣的一位吃貨。《蔡瀾美食地圖》就以平實的語言帶你領略國內外各種美食的魅力。《蔡瀾美食字典》有三本,分為蔬菜、主食、肉類禽類,從一根菜一把蔥給你講起,特別適合對各種食材還分不清的人。
6.唯靈,《唯靈食趣》。同樣,唯靈也是香港的一名美食評論家,在國際美食評論界也很有名。食不厭精是《唯靈食趣》的宗旨,他對食物的要求極為講究,強調新鮮、精緻、用心、自然。反對奢侈浪費。唯靈的古典文化修養不錯,寫的食評精鍊考究,讀他的文章你會有心靈和饞舌的雙重享受。唯靈食趣主要介紹了不少粵菜和西餐的美食,也有上海菜的介紹,喜歡的朋友可以看看。7.鄧雲鄉,《雲鄉話食》。鄧先生從早春蔬菜講起,再講甜品,小吃攤的小吃,夏天消暑的美食,貼秋膘的佳饌,以時間和事件為軸,把一個一個美食串了起來,再夾雜些文化故事,真的是一本美食的盛宴。7.當然現在也有不少優秀的美食作家,例如二毛的《民國吃家》,《碗里江山》;張佳瑋的《無非求碗熱湯喝》,董克平和五嶽散人的《吃貨》兩部曲等,感興趣的朋友都可以拿來讀一讀。不過說實話,讀美食作品真的是一種煎熬!尤其是在你餓的時候!對了,還給大家推薦一名資深吃貨@翁偉,特別會吃,也很會寫美食評論,等待以後出書~因為實在愛吃,所以比較關注這類書籍,翻過一些,買過一些。給他們分了分類。
上者憑執念。首推台灣的焦桐。《暴食江湖》熱血,《台灣味道》溫潤,《完全壯陽食譜》戲謔。往遠了說,袁枚的《隨園食單》當然是殿堂級教科書。以及,汪曾祺也是好手一枚。
中者聊見地。這就比較多了,梁實秋《雅舍談吃》,唐魯孫的《中國吃》,趙珩的《老饕漫筆》與《老饕續筆》都是個中翹楚。逯耀東也能算勤力典範。殳俏梁文道始終脫不開專欄作家的小格局,文章讀起來倒是舒服的。反倒是王敦煌崔岱遠一干人等,戾氣過重不說,文筆也乏善可陳,不推薦。
下者如蔡瀾應霽之流,只是賣字換錢打廣告的匠人,偏偏眾人追捧不已。還是不要糟蹋吃貨的名號了吧。
順便晒圖。以及懷念下借出去就還不回來的傢伙們。
公眾號:bianchibianguang(邊吃邊逛)食評對於吃貨,就像A片對於男人。二者都是看得到吃不著。但卻能通過意淫帶來快樂。
我想推薦的一些書,都被前面的同學推薦了。只好推薦冷門的。這本書,我讀過兩遍。作為一本食評,它寫得非常有意思,又非常專業。比如大家知道豬油做一些菜好吃。但是作者精細到告訴你,豬身上的不同部位的豬油是不同的,分為豬網油、豬板油、豬骨油……每個部位的豬油適合做不同的菜。兩位作者的合集,前半本明顯比後半本好看很多。寫的有種家常煙火的趣味。李碧華也寫過不少食評,比如《加一片檸檬》、《鴉片粉圓》,她的視角獨特,行文鬼氣。這本《餃子》是專門寫食物的小說,卻不是你所想的那種哦 ,絕對令你耳目一新。節選一段,讓大家體驗一下:
把羽絨枕挪開,肯定他已了無生氣。便拎出一隻吸管。近日也賣沙冰,入了一批有趣的特粗的吸管,平常的直徑有一角錢大,這個是五角錢大。
她試著把他死魚般不帶一絲柔情的眼睛翻開,微凸。吸管蓋准,用力一吸--
一陣香腥的味道,眼珠子順勢嗖的被吸進嘴裡,如珍珠粉圓,又滑又膩。
舌頭打個轉,它在口腔中滾動。咬下去,「撲」的一響,裂湧出一泡甜水,極度甘美。咕嚕吞下。夾雜了淚,獨特的咸和酸,可作佐料。節選自李碧華《餃子》故事集中《吃眼睛的女人》
最後順便推薦下,西西我剛寫的食評:我只是想吃飯,不是想睡你《金瓶梅》多看上面關於此書簡介裡面「必讀《金瓶梅》的七大理由」中的第五條如是說:
理由五:吃貨必讀
沒錯,你沒看錯,美食家蔡瀾專門推薦,中國古代描寫美食最好的書,超越《隨園食單》《浮生六記》《紅樓夢》的吃貨指南。
為什麼這麼說呢?可以看一下下面這段文字
(摘自:《食貨金瓶梅》,作者:侯會,出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多看免費下載地址:金瓶梅【下載 在線閱讀 書評】正經的說一句,《金瓶梅》真的是一本奇書、好書,可惜普通人只能看到刪節版……「民以食為天。」洞悉讀者心理的小說家對此深有領會,《金瓶梅》中吃喝飲宴的場面也就格外多。各種酒席豐儉不一,花費也各不相同。除前舉潘金蓮主持的家庭便宴外,第二十一回,西門慶眾妾約定每人出銀五錢,共湊了三兩一錢銀子,請西門慶、吳月娘吃酒。這個價格,約合今天人民幣六百多元。
另一回,李瓶兒下棋輸了五錢銀子,潘金蓮張羅用三錢銀子買了一壇金華酒(合六十元),二錢銀子買了豬頭及蹄子(合四十元),讓來旺媳婦宋惠蓮燒好,潘金蓮、李瓶兒、孟玉樓等同吃,還給吳月娘留出一份(第二十三回),總共約合一百元。
蟹肥時節,吳月娘買了三錢銀子螃蟹,請眾人吃了一日(第五十八回),約合六十元。當時物價之低廉,由此可見一斑——百多年後,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也記述了一席螃蟹宴,按劉姥姥的估價,一斤可稱兩三個的大螃蟹,每斤值銀五分,約合今天十元;席中共用七八十斤螃蟹,約值銀三四兩(《紅樓夢》第三十九回)。吳月娘請客的螃蟹肯定沒這麼多,就按一二十斤計算吧,每斤價格才合兩三分銀子(相當於今天四到六元),只有康乾時期的一半。這是隨著白銀的大量湧入,錢多物少,引發清代物價上漲的緣故。
《金瓶梅》中最豐盛的一席家宴,是第十六回西門慶出錢替結拜兄弟應伯爵過生日,在應家擺下酒席,十兄弟暢飲一日,還叫了兩個「小優兒」(小演員)彈唱助興。連同賞小優兒的錢,總共五兩四錢銀子,相當於一千一百元。
不過同西門慶招待、奉迎上司相比,這樣的酒席,又顯得「寒酸」了。第四十九回,西門慶設宴招待新任巡鹽御史蔡狀元及東平府巡按宋御史。酒席上「說不盡餚列珍饈,湯陳桃浪,酒泛金波」,「當日西門慶這席酒,也費夠千兩金銀」。臨去時,西門慶又讓手下把兩桌酒席送給蔡、宋兩御史,其中包括「兩壇酒、兩牽羊……一副金台盤、兩把銀執壺、十個銀酒杯、兩個銀折盂、一雙牙箸……」統統裝入食盒,「共有二十抬」——這個「飲食」賬里,還包括金銀酒器,價值實在無法算清。
官紳財主的飲食狀況如此,底層百姓也應有口腹之慾。不過填飽肚皮,是他們更迫切的願望。西門慶的女婿陳經濟,由飫鮮饜肥的財主子弟淪落為乞丐,包工頭侯林兒請他到「食葷小酒店」吃酒,是「四盤四碟,兩大坐壺時興橄欖酒……兩三碗濕面」,連酒帶菜,共花了一錢三分半銀子(第九十六回),合今天二十七元。底層社會的飲食消費水平,由此可見一斑。
以上談的,主要是飲食的價格。其實對飲食的內容,小說家抱有更為濃厚的興趣。隨便舉第三十四回為例。先是應伯爵陪著韓道國到西門慶家說事,西門慶喚畫童取茶,「不一時,銀匙雕漆茶鍾,蜜餞金橙泡茶,吃了」。韓道國走後,西門慶又留應伯爵吃酒,應伯爵趁便提道:
我還沒謝的哥,昨日蒙哥送了那兩尾好鰣魚與我。送了一尾與家兄去,剩下一尾,對房下(即妻子)說,拿刀兒劈開,送了一段與小女;余者打成窄窄的塊兒,拿它原舊紅糟兒培著,再攪些香油,安放在一個磁罐內,留著我一早一晚吃飯兒,或遇有個人客兒來,蒸恁一碟兒上去,也不枉辜負了哥的盛情。
雖是一派阿諛之詞,卻也透出應伯爵的「美食家」素養,背後則顯露出小說家的飲食文化趣味。接著酒菜上來,「先放了四碟菜果,然後又放了四碟案鮮:紅鄧鄧的泰州鴨蛋,曲彎彎王瓜拌遼東金蝦,香噴噴油炸的燒骨,禿肥肥干蒸的劈曬雞。第二道,又是四碗嗄飯(即佐餐菜肴):一甌兒濾蒸的燒鴨,一甌兒水晶膀蹄,一甌兒白炸豬肉,一甌兒炮炒的腰子。落後才是里外青花白地磁碟,盛著一盤紅馥馥柳蒸的糟鰣魚,馨香美味,入口而化,骨刺皆香。西門慶將小金菊花杯斟荷花酒,陪伯爵吃」。
仍是這一回,書童求李瓶兒在西門慶面前替他說人情、賺外快,拿一兩五錢銀子,「買了一壇金華酒,兩隻燒鴨,兩隻雞,一錢銀子鮮魚,一肘蹄子,二錢頂皮酥果餡餅兒,一錢銀子的搽穰捲兒」,整頓一桌酒席孝敬李瓶兒。這一席酒,西門慶也吃了些,眾人也都跟著沾光,只有看門的小廝平安沒吃到。於是平安向潘金蓮訴苦,由此加深了潘金蓮與李瓶兒的矛盾。這一切,全都是以飲食為誘因。
單是一回書,就有如此多的內容與飲食相關聯,全書飲饌內容豐富多彩,由此可以概見。有些時候,很普通的飯食,也被小說家的妙筆描摹得令人垂涎。一次,西門慶留應伯爵、謝希大兩人在家中吃「水面」。小廝「用方盒拿上四個靠山小碟兒,盛著四樣兒小菜:一碟十香瓜茄,一碟五方豆豉,一碟醬油浸的鮮花椒,一碟糖蒜;三碟兒蒜汁,一大碗豬肉鹵,一張銀湯匙,三雙牙箸」。三碗面端上來,「各人自取澆鹵,傾上蒜醋」,應、謝二人「只三扒兩咽,就是一碗」(第五十二回)。從兩人的吃相中,不但看出幫閑嘴臉的可笑可鄙,也捎帶寫出西門慶家飯菜可口,飲食講究。
書中關於美食的特寫鏡頭還有不少。如第二十七回,西門慶與潘金蓮在花園納涼,丫鬟送來酒食果盒,盒上「一碗冰湃的果子」,揭開盒,「裡邊攢就的八細巧果菜:一是糟鵝胗掌,一是一封書臘肉絲,一是木樨銀魚,一是劈曬雛雞脯翅兒,一鮮蓮子兒,一新核桃穰兒,一鮮菱角,一鮮荸薺;一小銀素兒葡萄酒,兩個小金蓮蓬鍾兒,兩雙牙箸兒,安放一張小涼杌兒上」。可謂美食美器,精緻細巧。
另一回上元節,西門慶帶著應伯爵、謝希大等到獅子街去放焰火,吳月娘派人送去四個攢盒,都是「美口糖食,細巧果品」:「也有黃烘烘金橙、紅馥馥石榴、甜橄欖、青翠翠蘋婆、香噴噴水梨,又有純蜜蓋柿、透糖大棗、酥油鬆餅、芝麻象眼、骨牌減炸、蜜潤絛環,也有柳葉糖、牛皮纏。」書中稱讚說:「端的世上稀奇,寰中少有。」(第四十二回)
書中還不時提到一些美味的炮製方法。如第六十一回,常時節為了答謝西門慶贊助購房銀,特意叫妻子製作了「螃蟹鮮」,用食盒裝了送來。「四十個大螃蟹,都是剔剝凈了的,裡邊釀著肉,外用椒料、姜蒜米兒、團粉裹就,香油炸,醬油釀造過,香噴噴酥脆好食。」吳大舅嘗過後誇獎說:「我空痴長了五十二歲,並不知螃蟹這般造作,委的好吃!」
小說第六十七回還提到一種叫「酥油泡螺」的點心,那是妓女鄭愛月為西門慶「親手自家揀的」。此物「入口而化」,據溫秀才考評:「出於西域,非人間可有。沃肺融心,實上方之佳味。」應伯爵則描述:「上頭紋溜就像螺螄兒一般,粉紅、純白兩樣兒。」此物十分稀罕,並非人人會「揀」;過去只有李瓶兒會做,如今李瓶兒已死,西門慶睹物思人,頗為傷感。
據學者考證,泡螺應是一種奶油製品。明人《市肆記》「果子」類中即列有「鮑螺」一品,大概因其外形像螺螄而得名。明人張岱《陶庵夢憶》中介紹:蘇州人把乳酪與蔗糖霜和在一起,「熬之濾之漉之掇之印之,為帶骨鮑螺,天下稱為至味」。因乳酪是中原難得之物,又非人人會做,加之味道鮮美,入口消融,所以被視為餐桌上的珍品(參看蔡國梁:《金瓶梅社會風俗》)。這樣的東西,也只有西門慶這樣的財主家,才能品嘗到。小說家在書中多次點染此物,應有炫奇誇富的目的。市民讀者正是通過這些描寫,了解財主家的奢華生活,彷彿自己也「過了一把癮」。
「吃主兒」
這類好書貌似說美食,實則說人生和文化。如果文字美好,真的是享受,畢竟以美食為載體的事物感覺都不差。從小就愛看這類書,正好藉此題總結一下值得一再重讀的美食文字。
看的最早的是梁實秋先生名聲很響的雅舍談吃 (豆瓣),以老北京的吃食為主,兼以世界各地美食。高中看的,很長見識。
汪曾祺先生寫的美食文章文學性最強,但可惜的是零零碎碎,作者本人沒有結集成冊。這裡有一本別人編輯的汪曾祺談吃 (豆瓣) 不過還是推薦泛讀汪先生的文集,絕對會受益匪淺。高三的時候複習緊張,每天吃飯的時候都邊看邊吃,胃口大開。鄧雲鄉老先生的雲鄉話食 (豆瓣) 有很濃的懷舊氣質,鄧先生通過寫吃食懷念老北京,也可以當作回憶錄讀。唐魯孫老先生一輩子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又兼家底殷實,寫出的美食文字格局很大。著有中國吃 (豆瓣)猥瑣的和菜頭蜀黍對美食是真愛,自己也會下廚弄勺。著有一本飯醉記錄 - 豆瓣閱讀 ,可惜只能在豆瓣閱讀平台上購買和閱讀,暫時還沒有實體書。最後重磅推薦的就是漲工資@張佳瑋 的無非求碗熱湯喝 (豆瓣) 了,年輕一輩人中,有這等眼界和見識的實在是鳳毛麟角。而且張公子寫美食文章推陳出新,與民國幾位老先生又有不同。嗯,以上。想直接看有料的可以直接轉下面的黑體字,要是有耐心,可以從頭看。
這麼多說汪曾祺的,讓我這個汪老鐵杆忍不住寫上幾句。汪老頭寫美食,實在是很讓人心動的,現在的許多號稱美食作家的人,一寫起美食就跟浸到糖罐子里似得,言辭語句膩的嚇人,恨不得一道豬大腸吃出法蘭西宮廷貴族的優雅,沒的叫人牙倒反胃,既然是豬大腸,就有豬大腸的吃法,紅燒乾煸都是它,煙火氣,市井香,酸辣甜咸,食物有它的本味,文字也有,以無味字寫有味食,暴殄天物。
汪先生的美食文章則不同,他的文字我以前就試著描述過,覺得無非八個字「精鍊溫醇,平實自在」,這八個字看起來簡單,做到太難——平淡入崛奇易,崛奇入平淡難。
首先,文字有溫度,愛做飯是汪老人生態度的一個反映,他曾有言:比起其他地方,他更愛逛逛菜場,看著東來西往,各色時蔬,人的心情就會好起來。真好!生活的那一點點自在,那一點點平和,都蘊在這些幽微的小細節中,真正的接地氣說的就是汪老頭這樣的人,所以真正的美食家其實也就是生活家(美食家這個稱呼是陸文夫先生的首創,陸先生和汪先生都是老饕加酒仙,和汪先生又同是江蘇人)。
其二,經歷過人。汪先生生於高郵,古時候屬於揚州府,家道殷實,更可貴的是傳統士紳善良溫純的家風,從祖父到父親,再到周圍的人,都給幼年的汪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家鄉的一山一水,風土人情,全印在了他的心裡,家鄉的美食也就經常地出現在他的文章里了,其後,抗戰烽起,汪先生遠赴西南,在昆明整整待了七年,這七載煙雲,在汪先生那裡也是不可磨滅的,從他的描述里 ,我們可以感受到雲南美食頗受他的青睞。而後的經歷就複雜的多,畢業後作為隨軍幹部南下,而後定居北京,土改去過江西,改造下放張家口,真正的日子穩定得是十年大亂之後了,在穩定的八九十年代,汪老全國各地遊了不少,在他八十年代去湖南寫的一首詩里,就有兩句「大亂十年成一夢,與君安坐吃擂茶」,聽見沒,一夢而已,該怎麼活還怎麼活,萬物靜觀,隨遇而安嘛!
其三,行文老辣。描述一人一物一景一時, 他都惜墨如金,剋制是文字的美德之一,長篇大論,羅里吧嗦,何必呢?湯是鮮甜,肉是咸香,夠了,這一點蔡瀾先生做的非常到位。記得汪先生在西北一個小餐館裡,吃了一道炸羊尾,沒有花大篇幅寫,只說了一句:這道菜只宜供佛,人不能吃,因為太好吃了!只宜供佛這四個字用的絕妙。再舉例子:汪先生有一回談到『春江水暖鴨先知』,總有人疑惑為啥鵝不能先知,鳥不能先知,汪先生寫道,對這樣的人,不用和他爭辯,給他一碗黃醬,一根大蔥,邊兒吃去!我每次讀這一段都會笑。另外,即使是飲食割烹的至理,在汪先生這裡也是敘述的很瀟洒的,這一點比唐魯孫先生強太多,唐先生是老派人,文章勝在經歷,宦門之後,所見多矣,但是行文卻總喜歡掉書袋,四字成語往上堆,看得人眼睛發暈。
下面寫的就很雜,主要寫一些汪先生美食文章里有意思的點:
1.唐魯孫先生盛讚金華火腿,不失為古時候吊湯提鮮的第一恩物,葉聖陶先生寫的《潘先生在難中》,軍閥混戰,潘先生的小兒子在顛沛中不知甘苦,嫌旅店的伙食不好,硬吵著要吃火腿湯淘飯,嘿,這細節才讓我有點意外之喜。南魚北羊,合之為鮮,不過菌類卻是異數,北有口蘑,南有雞樅,鮮腴不輸上等雞肉,還是中國人會吃的!看曾祺先生寫尼姑仁慧,出家人不能動葷,整治一桌素菜,香蕈餃子,鮮的讓人以為放了蝦子,仁慧慌忙糾正:怎麼能放蝦子?那是黃豆芽吊的湯!食材之屬,只在存其本味嘛。這個尼姑了不得。
2.雞樅主要在汪先生憶大學的文章里提到過,這東西不需答主多說,有雲南的方家可以教我,肯定比我來的親切來的真實,口蘑主要在涉及張家口的文章里提過,具體參見《黃油烙餅》和《七里茶坊》兩篇小說,前者有些悲,不提,後者則有許多可講的地方,七里茶坊背景是1961年,一個頓頓甜吃莜麵推窩窩都讓「我」倍加慶幸的時代(張家口管不就醬或菜吃主食叫甜吃,如干吃窩窩頭,叫甜吃窩窩頭),一本《分類集注杜工部詩》,一袋摻了榆樹葉子的嗆人的「半口煙」,一個長工老劉,一個見多識廣的老喬,一個初出茅廬的小王,外加一個「我」,在張家口的大雪之夜,啥都沒有,干聊:聊酒,雲南的楊林果酒,河北懷來的青梅酒,聊肉,雲南的宣威火腿,鍋貼烏魚,汽鍋雞,聊菌子,北邊的口蘑,南邊的雞樅,肥羊肉燉口蘑,那叫一個香,口蘑好吃還是雞樅好吃?壞了,不記得了!答主每次讀到這裡,都想起吳伯簫先生的那篇《山屋》,也是一堆老人,烤著火說幾十年來之種種,喜樂苦憂,說完了,把煙鍋子往腳底上一磕,出門一看,雪已經下的很厚了。這一篇與汪老頭的《七里茶坊》有異曲同工之妙,一種給人分外溫暖的感覺。
3.汪先生是高郵人,那篇《端午的鹹鴨蛋》肯定是不少汪粉的入門文章,一入也就再也不想出來了。高郵當然出鴨蛋,課時汪先生可不喜歡別人光這麼說,他老家可是還有散曲家王西樓呢(人教版初中課文里哪一篇&<嗩吶&>的作者,還有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少游呢!幹嘛老盯著我們老家的鹹鴨蛋不放呢?不過在汪老頭心裡,還是很自豪的,高郵鴨蛋就是好吃啊,袁枚老頭汪先生不喜歡,但關於鹹鴨蛋的論述還是認可的,從這篇文章里我們知道,高郵是出好鴨蛋的,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的鹹鴨蛋,嗐!我們也瞧不上!
4.在《大淖記事》和《受戒》里,有一股鄉愁,還有一份對於少年情愛的朦朧的追懷,尤其《受戒》,小英子機靈活潑的像個喜鵲,嘴不得空,得空的時候肯定是吃東西的時候,小英子和翠翠一樣,也和廢名先生《竹林中》里的女孩一樣,天真自在,活像一隻小獸,小英子和明子在泥田裡挖荸薺,紫紅色的荸薺,一邊挖,一邊用自己的小腳踩明子的小腳,這荸薺一定很甜!
5.《金冬心》這一篇更好玩兒,文人相輕,無過於此,汪老頭用戲謔的筆調描畫了金農和袁枚之間的互相瞧不起,不過也很有些趣味的地方在裡頭。最有趣又吸引人的,無過於裡面描述的那一桌華麗不下於滿漢全席的菜了,江南鹽商的豪奢實在可見一斑,更可玩味的更是汪老頭的閱聞廣博了,摘抄於此:
「今天的酒席很清淡。鐵大人接連吃了幾天滿漢全席,實在是沒有胃口,接到請帖,說:「請我,我到!可是我只想喝一碗晚米稀粥,就一碟香油拌疙瘩絲!」程雪門說一定照辦。按揚州請客的規矩,菜單曾請鐵保珊過了目。涼碟是金華竹葉腿、寧波瓦楞明蚶、黑龍江熏鹿脯、四川敘府糟蛋、興化醉蟶鼻、東台醉泥螺、陽澄湖醉蟹、糟鵪鶉、糟鴨舌、高郵雙黃鴨蛋、界首茶干拌薺菜、涼拌枸杞頭……熱菜也只是蟹白燒烏青菜、鴨肝泥釀懷山藥、鯽魚腦燴豆腐、燴青腿子口蘑、燒鵝掌。甲魚只用裙邊。鮕花魚不用整條的,只取兩塊嘴後腮邊眼下蒜瓣肉。車蟲敖只取兩塊瑤柱。炒芙蓉雞片塞牙,用大興安嶺活捕來的飛龍剁泥、鴿蛋清。燒烤不用乳豬,用果子狸。頭菜不用翅唇參燕,清燉楊妃乳——新從江陰運到的河豚魚。」暫時寫這麼多吧,有時間再更。。。。很少能在身邊發現同好之人,看到這個問題,很是激動,還是想好好回答一下的。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汪曾祺老先生。第一次接觸到先生的文章,還是來自課本上的一篇《端午的鴨蛋》。「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這樣繪聲繪色而又誘人的描寫,讓人有一種如臨其境的感覺,彷彿一隻鹹鴨蛋就握在手裡,就差自己那麼臨門一筷了。相比於課本上大多比較枯燥的文字,這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從那以後,我如饑似渴的找了汪老先生的很多文章來,類似於《故鄉的食物》、《故鄉的野菜》等,算是正式踏入了美食文這個大坑裡,出現在汪曾祺筆下的常常是些平易近人的食物,比如蘿蔔、豆腐、野菜、韭菜花,黃油烙餅...但是由於汪老見識廣博,筆下功底深厚,即使是很平常的食物,也能給他描寫出七十二般滋味來,吃貨們看了無不動心。 推薦:《尋味:汪曾祺談吃》 《五味》 《故鄉的食物》 自從踏入美食文的門檻以後,總是感覺饞得很,汪老先生的文字讀完後,我就開始四處找書看,這時,梁實秋先生的《雅舍談吃》進入了我的視野,西施舌、醋溜魚、烤羊肉、燒鴨、獅子頭...光是看目錄就覺得饞涎欲滴了。翻開書,在正文里看到一段這樣的內容「天津包子也是遠近馳名的,尤其是苟不理的字型大小十分響亮。其實不一定要到苟不理去,搭平津火車一到天津西站就有一群販賣包子的高舉籠屜到車窗前,伸胳膊就可以買幾個包子。包子是扁扁的,裡面確有比一般為多的湯汁,湯汁中有幾塊碎肉蔥花。有人到鋪子里吃包子,才出籠的,包子里的湯汁曾有燙了脊背的故事,因為包子咬破,湯汁外溢,流到手掌上,一舉手乃順著胳膊流到脊背。不知道是否真有其事,不過天津包子確是湯汁多,吃的時候要小心,不燙到自己的脊背,至少可以濺到同桌食客的臉上,相傳的一個笑話:兩個不相識的人據一張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般湯什直飈過去,把對面客人噴了個滿臉花。肇事的這一位並未覺察,低頭猛吃。對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氣,不動聲色。堂棺在一旁看不下去,趕快擰了一個熱手巾把送了過去,客徐曰:「不忙,他還有兩個包子沒吃完哩。」」看著看著,不覺笑出聲來。梁先生的妙筆,鮮活至極,讓人忍俊不禁。梁先生的吃,與汪老又有些許不同,汪老所談事物,皆稀鬆平常之輩,換句話說,比較接地氣。梁先生的吃,無不透漏出一種小資情調,處處顯出幾十年前京城老派人在吃喝上的講究與奢靡。幾十年後,我行走在梁老筆下的城市裡,深深感覺那個時代湮滅已久,也只能從梁老筆下管中窺豹罷了。 推薦:《雅舍談吃》《味至濃時即家鄉》 古清生,古先生的美食文,算是我一直以來看的最接地氣的文字了。這估計跟他年輕的時候在地質隊勘探的經歷脫不開干係,與隊友一起偷老鄉的蘿蔔,用小酒精爐在湖邊野炊...讀著這些詼諧有趣的情節,總想起小時候偷偷搭了凳子把媽媽藏在衣櫃頂端的一大盒進口巧克力每天一顆偷偷吃掉了,還把糖紙里塞上餐紙原樣放回,儘管風平浪靜了一段時間,最後的最後還是被媽媽發現了,逃不掉被暴打一頓的命運。也許,這就是為什麼讀他的文字能感受到共鳴的原因吧。在吃的方面,我們都是頑童一個。 推薦:《左燒烤右煨湯》 《大嘴吃八方》 《魚頭的思想》...--------------------------------------------------這是一個偷懶的妹紙的分割線-----------------------------------------------------------------------------------------------太耗時間了,我還是慢慢完善吧----------------------------------------------- 唐魯孫先生 推薦:《中國吃》 《酸甜苦辣咸》 蔡瀾 推薦:《尋味》《食色》《蔡瀾談吃》 殳俏 推薦:《人和食物是平等的》 《元氣糖》 《煮婦日記》 李輔 推薦:《舌尖上的記憶》 張佳瑋 推薦:《無非求碗熱湯喝》 王敦煌 推薦:《吃主兒》 《吃酒吃酒》 收錄了一些名家的美食短篇------------------------------------------------------我是跑題的分割線------------------------------------------------------------ 《普羅旺斯的一年》 《一頭豬在普羅旺斯》 《禮拜三的糕點課》《四季便當》
1.《隨園食單》
乾隆年間飲食著作
隨筆方式
將江浙地區的美食娓娓道來
2.《孤獨美食家》作家的世界不只有村上春樹
還有村上龍
32個美食故事
巴塞羅那、維也納、東京
有美食,有人的七情六慾
3.《吃主兒》實在的文筆
濃厚的北京味兒
帶你吃遍北京純正小吃
4.《台灣味道》詩人的文筆
親身的實踐
了解台灣美食你要讀這本
5.《說魚道蝦》考據控的最愛
每條魚的生活習性,命名起源
都詳細論述
愛吃海鮮,更要知道海鮮的故事
6.《雅舍談吃》烤鴨、水晶蝦餅、酸梅湯、核桃腰
自幼富裕家庭長大的梁實秋
教你什麼是真正的"小資"
7.《烘焙聖經》Rose Levy Beranbaum的心血之作
精確的烘培配方
詳細的製作步驟
愛下廚房的你不可錯過
8.《舊時光的味道》食物,總能喚醒舊時的回憶,
這本書娓娓道來家常小食
讓你回到過去,輕鬆之中又有無限感慨
9.《五味》汪曾祺不是什麼達官貴人
吃的多是民間小吃,家常小菜
這本書生動有趣,五味俱全
讓你懂得生活
10.《唐魯孫系列》這其實是十本書組成的集子
民國時期的調調
主講粵菜和官府菜
還有很多風土人情
也是有趣得很
資料來源: 作為吃貨不可錯過的十本好書
老饕漫筆 (豆瓣)
《隨園食單》
逯耀東的《寒夜客來》《肚大能容》都很好看
@張佳瑋 :《無非求碗熱湯喝》這本書不錯,他寫的《外婆菜》,《做頓好飯菜,能解鄉愁漂泊之苦》一系列文章都非常接地氣,學張公子做一個能從不起眼的食物中吃出幸福的人。
蔡瀾:《活,該快樂著》 相對於他寫的其他書來說,個人最喜歡這一本。「人生不過吃吃喝喝」,瀟洒是裝不出來的范兒。書里既有吃吃喝喝的小故事,又有飲食男女躲不過去的情愛小九九。
布里亞-薩瓦蘭:《廚房裡的哲學家》,被編輯推崇為「美食聖經」的高端大氣上檔次讀物。你可以從中窺見兩百年前法國人對食物的態度,飲食習慣,宴請標準的改變等。印象最為深刻的一點是,以前法國人側卧吃飯,但由於這種進食方式太容易讓人將注意力從餐桌上的食物轉移到對面側卧的對象身上,後逐漸改為現在的坐立吃飯。看來必須把我多年收集的書單貢獻出來了排名不分先後
梁實秋《雅舍談吃》
葉廣芩《豆汁記》作者是旗人,對北京了解很深,從風土人情到吃食講究。李漁 《閑情偶記》可以做明末清初小資生活指南。林語堂的說法是「中國人生活藝術的指南。」開卷第一部分就是寫吃。真正的老饕,不只會吃還會做。他對筍和菌類的理解很精彩,自己研製的八珍面光是看文字描述就令人食指大動。梁實秋《味至濃時即家鄉》寫北平的吃食尤其好,而且作為一個老饕,比較了不同地方各種吃食的做法,哪種在何地最妙。現在看也不失為「中華旅行食譜」舒國治《台北小吃札記》 「若有一個年輕人,不想再忍受辦公室同僚之難以共事,決心每天烘三百個蔥花麵包,每個底部皆酥脆,面上牛油與蔥花皆如絕配,又油香且咸鮮,同時所有之材質皆是原物,不胡擱添加物,麵包表面也絕不刷那一層亮光光的陋習糖油,這樣的小生意,若中規中矩,或許每天下午三點出爐,六點便全數賣完。再如主婦每日中午將精心調製的五十個便當拿到公園賣,半小時賣完回家,這皆是我所謂「理想的行業」,更別說對社會之貢獻了。」自序就寫的很精彩
汪曾祺的《五味》
真老饕,「有毛的不吃撣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葷不吃死人,小葷不吃蒼蠅」書不錯,有圖有味有考據,清雅淡然,人間煙火,厚薄適宜,消遣下飯。
裡面的做法都很實在,應該不會像紅樓夢的某些美食做法一樣玄乎。汪曾祺全部有關吃的!! 小的時候學黃油烙餅,回家就纏著我媽給我做,後來就一直找他的描寫吃的文章看,每次看完總會升騰起莫名的空虛和慾望……我也好想嘗嘗啊!!!
說幾本自己讀過的。
古代的:
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清代李漁的《閑情偶寄》,袁枚的《隨園食單》,李化楠的《醒園錄》。
這幾本集子,側重不同,各具意趣。
林洪是文人,又自稱是那位「梅妻鶴子」的林逋的七世孫,寫起吃來自然也要風雅。《山家清供》記載的都是山林間的野味,以素食為主,多為野菜、花果一類,但做法都獨具匠心,別有一番風味。舉個例子:
「雪霞羹:采芙蓉花,去心、蒂,湯瀹之,同豆腐煮,紅白交錯,恍如雪霽之霞,名「雪霞羹」。加胡椒、姜亦可也。」一個豆腐湯,能幻化出落日熔金的意境來,一個字,雅。
《閑情偶寄》有《飲饌部》一節,專寫飲食,主要是對各類食材的評論,文人氣重,有意趣;
《隨園食單》堪稱古代吃貨聖經,有議論有做法,山禽海鮮、粥飯蔬食都有,門類齊全,品種豐富。但袁枚寫《隨園食單》,除了自己親身品嘗過的各家菜肴,就是靠自家的私廚王小余,他自己並不太會做,有點眼高手低的意思;
《醒園錄》從家常調料如面醬醬油的製法,到燕窩鮑魚的烹飪,都有記述,可以豐富一點知識,了解一下民俗。
現代的:
汪曾祺。老頭是真正的美食家,會吃也愛吃,有諸多散文傳世,現在有專門挑出寫吃的部分湊成集子的。汪曾祺先生的文字不疾不徐,平實而有味,讀起來就像喝了一杯溫開水,有潤物細無聲的感覺。汪曾祺是江蘇人,寫淮揚飲食自然不在話下,又在西南聯大待了一段時間,因此對西南地區的風味,如雲南、四川,也有所涉獵。
唐魯孫。唐魯孫是滿族人,屬於八旗中的鑲紅旗,是光緒皇帝寵妃珍妃的堂侄孫,自幼長在大戶人家,又喜歡四處遊歷品嘗美食,見多識廣,年紀大了到了台灣,覺得官場險惡,於是專心寫飲食和舊時風俗,著有《中國吃》、《天下味》、《老古董》、《酸甜苦辣咸》等文集。唐魯孫是滿洲貴胄,對北京的小吃風俗、宮廷里的各種規矩瞭若指掌。比如他曾在一篇文章里列出了慈禧壽宴時的詳細菜單,在別處恐怕是很難見到的。
梁實秋。梁實秋也是老北京,對美食極為鍾愛,後來輾轉於台灣和美國,思鄉心切,求家鄉風味而不得(梁實秋的女兒曾經寄給他一包良鄉栗子,幾經周折到了手裡,拆開一看,都已經發霉長毛了),寫吃也算是聊以自慰。《雅舍談吃》寫了不少梁實秋記憶中的食物,有生動有趣的地方,值得一讀。
逯耀東的《寒夜客來》、《肚大能容》。逯耀東先生是錢穆的弟子,寫到吃時也忘不了考據的習慣,有時候寫著寫著就一頭扎到典故里去了,吃的反倒扔一邊了。
周作人的《知堂談吃》也是寫飲食文化,《故鄉的野菜》一文,相信不少人都讀過。但同樣也是偏重於心中所感,對於食物倒不那麼側重,我一直懷疑,周作人本身也是不會做飯的。
寫吃的作家還有不少,比如紅學家鄧雲鄉,也寫過飲食;還有王敦煌,父親王世襄不僅學問精通,還做得一手好菜;寫《美食家》的陸文夫,對淮揚菜也是頗有心得......當代的就更多了,蔡瀾、殳俏,包括 @張佳瑋張公子,都是懂吃愛吃的主兒。
先寫到這,有空再詳細說。推薦閱讀:
※大家有沒有看過什麼書後覺得對自己影響很大的?
※有哪些書的序言讓你耳目一新或者會心一笑?
※英語專業的學生應該看哪些書?
※優秀書籍應該慢慢仔細閱讀,還是快速的看上很多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