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與規範圖書翻譯的質量?
翻譯這行目前看來准入門檻似乎不高,且廉價。市場上也出現了許多很「濫」的譯本,對於這一問題有哪些可行的解決辦法?
我不知道這個主意合不合適,能達到什麼效果,只是從讀者角度出發,很多書的翻譯爛到讓我想退貨。既然其他產品質量太低可以退貨,書爲什麼不可以?所以我的設想是建立圖書召回制度,一本書得到的翻譯質量投訴積攢到一定數量,出版社需要召回。[1]
這個做法當然是有隱患的,但如果能逼迫出版社在選擇譯者時更多考慮質量,不去用那些不合格的譯者(包括不去用不合格的編輯),我想是值得的。眼下圖書翻譯的狀況實在太糟糕了,說觸目驚心不過分。在這方面讀者作爲消費者,權益得不到保障,至少完全落後於其他的產品領域。更可怕的是,多數讀者對此習以爲常,看到爛翻譯頂多上網罵幾句就算完事了。
不過,還有另一方面(這個我是有十分把握的):眼下的圖書價格過低,是質量上不去的原因之一。出版社並沒有足夠的利潤空間,也就沒辦法在選擇譯者(以及其他人員)時,利用人力價格高低來甄選優劣。[2] 那麼,任何提高質量的舉措,勢必造成書價上漲,升到「正常」的範圍。屆時肯定又要開始討論「出版業有傳播文化的使命」「窮人看不起書」之類的話題了。
換句讀者不愛聽的話說,現在的圖書翻譯的質量,是符合你花的價錢的。你想提高,有辦法的,但也意味著你要多花錢。
***
[1]: 目前國內的出版法規其實是有類似召回的機制的,比如一本書出現錯誤達到一定比例要下架。但是這個召回的依據是主管部門的抽查,實際上幾乎沒有起到任何作用。至少我沒聽說過有翻譯書因爲質量過低的原因被下架過。[2]: 我在知乎的很多問題裡提到過,中國的圖書翻譯行業現狀是,頂級譯者和剛入行的初級譯者,稿酬標準差距小到可以忽略。我入行快十年,這個標準沒有上升過,倒是聽到了幾個比我入行時還要低的報價。但凡有點本事的人,接圖書翻譯都是在衣食無憂的前提下圖個樂子。要養家餬口的人去譯書,等於自殺。作為出版業的外行,我不敢說我的想法一定是對的。我的理解是,這個問題的癥結在於兩點:
- 出版社之間還沒有充分放開競爭,在爭取版權時不夠透明。就我所知,國外的出版社很難了解銷售情況和讀者反饋。這樣即使讀者給出了負面反饋,也不會影響國內出版社接更多的單子。比如前幾年計算機圖書非常熱門,很多出版社(比如機械工業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等)就能一次簽下一個書系,事實上平均下來翻譯水平參差不齊,但這並不影響他們把這個書系一個個翻譯下來。順便說一句,這種一次一個書系的合作模式本身就很難保證翻譯水準,很難想像認真經營的出版社會長期熱衷搞這樣的授權方式,但在國內的計算機圖書出版中,這似乎就是一種普遍現象,不知是不是有一些不得已的原因。
- 譯者的收入和書籍銷量沒有掛鉤。按我的理解,如今譯者的收入是根據字數給定的。譯作出版之後,賣多賣少對譯者來說沒什麼區別(順便說一句,俺是聽 @經雷 的發言時得到的印象,可能有錯)。這種模式很難激發譯者對翻譯質量的高標準嚴要求,只能靠譯者的自我約束力。但正如韓非子在幾千年前就指出的那樣,平均來講,人的自我約束力是最不可靠的,尤其是在這種自我約束力還沒有任何反饋激勵的情況下。
- 前一條是針對出版社的。如果放開競爭,並保證國外出版社具備暢通的反饋渠道,那麼他們在授權時就可能會更認真地遴選合作夥伴,而不會把一本好書交給劣跡斑斑的出版社。它也有助於讓出版社識別並淘汰那些無良的譯者。
- 後一條則同時針對譯者和出版社。如果譯者的收入能夠隨著銷售量攀升,那麼認真的譯者自然有動力認真做翻譯。當然,這一條的前提是出版社必須願意讓譯者獲得更高的收入,@經雷 的回答也有這一點,也可能是最讓人無可奈何的一點。
另,關於 @經雷 提到的那個下架方案,我想補充一下。
所謂下架或者召回方案,在具體的圖書門類中可能沒有什麼可操作性。因為它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讀者的容忍程度必須比較低。但真實世界中,某些特定領域的讀者對糟爛翻譯的容忍度相當高。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很多高校計算機系導師導師搞的方案:老師接了書稿,然後發動手下三五個學生每人分頭翻譯兩章,最後拼一起寫個序就出版了。
對計算機類的書籍而言,這種翻譯手法導致的錯處並不算太多。真正讓人讀不下去的,是乾巴巴的翻譯腔,前後不統一的術語,以及(最重要的)解釋不清的技術細節。特別是最後一點,它是讓人糊裡糊塗,而不是能一眼指出錯誤。和文學作品的讀者不同,很多技術讀者對這類問題容忍度較高。因為他們通常會更關注書中的公式和代碼實例,對行文反而不是非常看重。實在不行,我們還可以看英文原版,所以很少有人會因此抱怨什麼。很多糟糕的翻譯就在這種情況下被悄悄忽略了,非常可惜。-
我覺得問題的根源不僅僅在譯書,而在所有圖書。很多國家幾頓飯錢買一本書的時候,我們還是幾本書錢吃一頓飯。這甚至讓我們懶得去討論體制了。短期來看,這個問題是沒有解決辦法的。
我在一個回答里這樣寫過:
可能文學對於我來說太重要,我一直覺得文學翻譯需要譯、校、母語諮詢的整套合作,還需要至少半年時間來進行間歇性的反覆修訂——只要你肯細細思量,總能發現一些詞句有更好的譯法。
這對現在的出版行業來說,顯然成本太高。
舉兩個翻譯有問題的例子,說明一下為什麼有品質的翻譯需要有品質的團隊來完成。
Russell Peters在紐約的這場演出,開華人(Chinese)玩笑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字幕組的義士給的解釋是「無意義」。字幕組的朋友大概是以為這是一個類似奧尼爾「ching-chong-yang-wah-ah-soh」的笑話,只是用一組乍聽像漢語的音節來開華人的玩笑。
然而,Russell Peters這一句「Du Lai Lo Mo」說的是幾乎字正腔圓而且聲調很準確(我們都知道漢語的聲調對外國人來說多難學)的粵語粗口。
我們應該怪翻譯出錯嗎?
不。
一方面,Russell Peters本人都不一定意識到不是所有Chinese都聽得懂這一句粵語粗口,他可能甚至都沒意識到這是Cantonese——對他來說,反正他學了一句Chinese。
另一方面,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沒有知識盲點的人。站在譯者的角度,一名合格的譯者,關鍵不是知識沒有盲點,而是對原文里屬於自己知識盲點的內容高度敏感,或者說,看到特定的內容會馬上意識到要去檢索,去查詢。而在這個例子里,譯者幾乎沒有錯誤,因為用「ching-chong-yang-wah-ah-soh」的邏輯去理解這四個音節也是自洽的,所以,「意識到這是粵語」超出了一名不懂粵語的譯者的能力範圍(不管這名譯者智商多高)。
要儘可能避免這樣的錯誤,只能靠高質量的團隊,掃滅儘可能多的知識盲點。
所以,面對這樣的錯誤,我們無法責備字幕組的翻譯。更何況他們只是在義務勞動。
那什麼時候可以怪譯者呢?
這是《神盾局特工》第一季第五集的內容。
故事明明發生在香港。你明明知道他在說粵語。你明明是收了錢在翻譯的。你為什麼不諮詢一位廣東人呢?
字面意思是翻譯對了,但這種工作態度,很缺專業精神。
如果還要找「我不認識廣東人」這種借口,那隻會讓你顯得更不專業。
所以,翻譯,需要一個高質量的團隊。
那麼,從讀者的角度來說,怎樣才能得到翻譯優秀的作品呢?
多給錢啊。
-其他領域不了解,計算機領域普遍存在以下這種現象:
- 出版社拿到一本好書後找到一個從事該方向研究的大學知名教授,希望他譯成中文後出版;
- 大學教授忙於拉項目,賺經費,無暇顧及翻譯,找到自己的博士生,讓他負責把書翻譯一下;
- 博士生正苦逼地修改被打回了N次的論文,哪有時間來翻譯,找到幾個碩士生,每人領一章拿去翻譯。
- 碩士生一方面要給博士生做實驗,一方面要完成導師拉來的項目,也沒時間翻譯,就收了幾個做本科畢業設計的學生,每人領幾節去翻譯了。
- 一兩年後,大作出版了,封面上大大地印上了幾個黑體字:『xxx 教授 譯』
-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譯者簽版稅。否則好壞一個樣,何苦費心思揣摩?
推薦閱讀:
※當日本人說「大丈夫」的時候是真的完全不知道這幾個字在中國漢語裡面的內涵的嗎?
※「人丑就該多讀書」用英文怎麼表達最恰當?
※「hardboiled」這個詞在形容一部小說時,該如何理解?
※《史蒂夫·喬布斯傳》簡體中文翻譯真的很爛么?
※做同傳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