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泰語和英語三種語言,在語法上有哪些區別?
我說說自己的學習體驗吧。
首先從大的語繫上來說,英語屬於印歐語系,泰語是漢藏語系,日語尚未劃分(因為是雜合語,有很多語言的特徵)。 書寫與發音的差別自不必說,不過接下來為了不頻繁切換輸入法,請允許我用拉丁字母代替泰文字母。1.語序結構。a.英,泰,漢基本上都是「主謂賓」結構。(當然漢語口語表達語序更加靈活)
比如: I want to have a meal. (EN) Pom yaag gin kaw. (TH) (我 想 吃 飯)這裡可以看出在語序相同的基礎上,英語與泰語又有略微區別。比如這裡「想」這個詞,英語多了一個功能介詞to,因為英語動詞有及物動詞與非及物動詞的區別。而泰語同漢語一樣並沒有及物與不及物動詞的概念,所以不基本使用介詞。但是表達存在或方位的時候,泰語又和英語一樣,使用類似「in,on,at「的方位介詞,如「bon「(上面)「thi「(在)「nai「(裡面)。
b.日語 基本上使用遵循「主賓謂」結構。(主語經常省略)比如: I want to have a meal. (EN)
私はご飯を食べたい。(JP) (我 は 飯 を 吃 )這裡可以看出日語除了語序上的區別,還有英語泰語所不具備的助詞。比如這裡的「は」用來提示主語「私」,「を」是個助詞,提示前面的那個詞『ご飯「是賓格。這樣的結構使得日語在表達帶有修飾成分長句的時候非常有優勢。(優勢從接下來的修飾結構來看。)2.英,泰的狀語與定語修飾時常後置,把有效成分放在前面。 日語和漢語卻習慣把狀語和修飾語放在被修飾語的前面。只是漢語是直接連接,對於簡短的修飾語尚可駕馭,但是一旦修飾語太長就會顯得句子很不自然。而日語的修飾語伴隨著動詞詞形的變化與助詞的黏著,使得修飾語可以很長也不出歧義。如: 內の母が作ったご飯を食べたい。
(我母親做的飯 想吃) I want to have the meal that was made by my mother. (我想吃飯 that 是被母親做的) Pom yaag gin kaw thi mee chan tham. (我想吃飯 thi 母親做的)這句話用漢語的結構應該是「我想吃我母親做的飯」,假如拋開常識,也不控制語速的話,單純從句子順序來說,聽這句話的時候首先會有歧義,變成「我想吃我母親」(天哪,太血腥了!),但是緊接著「做的飯」,才恍然大悟,哦,原來是吃飯啊。還有比如平時我們常開玩笑說,「我想做愛 做的事」這類句子,都是漢語結構不嚴謹或者說靈活多變的幽默。 而日語用助詞を,提示「要吃的」是「飯」,而不是其他的東西,無論『飯』前面的修飾語多長,都可以知道主幹是「我想吃飯」,而不是「母親」。 那麼相比較,泰語和英語,在修飾結構上,泰英很像,都先把主幹,「我想吃飯",表達出來,接著用引導詞that(英),thi(泰)來引導一個修飾性質的從句,」母親做的「來補充交代前面的賓語。b.英語和日語中的形容詞很大一部分都是有詞尾和詞幹相結合而成(日語尤其明顯),而泰語形容詞則沒有這麼強的特徵。
例: EN beautiful wonderful colorful(-ful型詞尾) creative active possitive (-tive型詞尾)等等 JP 美しい 可愛い 古い(い型形容詞) きれいな 有名な 創造的な(な型形容詞)TH sui (美的) naarag(可愛的) gao(舊的) jing (真的)
4.時態,語態的表達上,日語和英語都通過動詞詞形的變化來實現,而泰語則和漢語一樣選擇具有語法意義的虛詞來實現。 例如: EN 動詞 do, 有 did,done 這樣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表示過去或被動,搭配could would等表 達虛擬語態,命令,祈使等。同時英文中還有動詞的人稱變化,I, YOU--DO ; HE,SHE--DOES; WE THEY--DO.
JP日語動詞雖然沒有人稱變化,但是在時態和語態上有很多變化。動詞 する 有 して型(て型)搭配 いる表達:正在做 した型(た型)則可以表達過去:做了 すれば(假定型)表達:做XX的話 される則可以表達被動態,或尊敬語氣。。。。。。等等等等,日語的動詞活用十分地豐富,搭配不同的助動詞都可以有不同的功能。TH泰語在這方面和漢語是一致的,沒有動詞詞形變化,通過虛詞表示。
動詞 tam (做) 虛詞 yuu(在) tam yuu(正在做) 虛詞 leao (了) tam leao(做了) 虛詞 ja (將) ja tam(將要做)這一點便是人們總說中國人學泰語比較簡單的原因,因為這種表達習慣與思維邏輯直接相關,所以泰語,緬甸語,藏語,漢語等被劃在一個語系是有合理型的。英,德,法,西則一樣有著類型的語法規則和思維方式。而日語是黏著語,卻又有詞性變化,辭彙卻又收漢語影響很大,於是跟韓語一樣沒有辦法歸入現有的語言體系,而獨樹一幟。--------------------------------------------------------------------------------------------所以這三種完全不是一個體系的語言,在很多地方卻有有著相通的地方。想起在國內都讀大學的時候,老師常說我們學語言不僅是學語言本身,更是多一種信息渠道,多一種思維方式,對事物能有不同角度的思考。語言本身沒有什麼價值,但是承載著人類思考活動的語言卻是可以創造價值的。目前就想到這裡,也請大家指正和補充!語言學裡比較深的東西並不太懂,但英語過得去,泰語專業出身,日語會一點點。所以就稍稍說一點我所知道的。主要從語法類型和語句結構兩個主要方面來說,其他細微差異太龐雜就不一一表述了。
首先,從語法類型上來看:
英語 屬於屈折語(Fusional Language),語法關係主要體現在詞語形態的變化上,比如加s表示複數或單數第三人稱,主格的 I 到賓格要變成 me 。且,一個變化可以表示多重語法意義,比如,He eats a lot. 這裡eat後面的s表示了單數、第三人稱、現在時等多重語法意義。日語 屬於黏著語(Agglutinative Language),語法關係是通過詞綴來體現的,日語的詞綴相當之豐富,比如名詞後面加詞綴は表示主格,加詞綴を表示賓格,加に表示地點等,動詞也根據時態等語法意義有所變化,除基本型之外還有ます型,た型,て型等。當然,這裡舉得例子基本都是後綴,其實還有前綴和中綴的形式。且,一個變化往往只能表達一層語法意義,如果要表達多層語法意義,就要疊加多個詞綴。泰語 屬於分析語(analytic language),又稱孤立語。語法關係不通過詞語的變化表達,而是通過獨立的虛詞以及語序來表達的,以時態為例,泰語中最基礎的表達時態的虛詞有:??表示將來時,?????表示進行時,????表示過去式,???表示完成時等。除此之外,作為分析語,泰語中多複合詞,少派生詞。順便提一句,中文也是分析語,語法相似點很多,所以很多中國人在學泰語的時候都覺得泰語語法簡單。其次,從語序上來看:
英語的基本語序:「主語(主詞)→謂語(動詞)→賓語(受詞)」,定語、狀語,置於中心語前,補語、表語等置於中心語後,從句也置於中心語後。日語的基本語序:「主語(主詞)→賓語(受詞)→謂語(動詞)」,日語是所謂的「主賓謂」結構。·修飾語基本置於中心語前。泰語的基本語序:「主語(主詞)→謂語(動詞)→賓語(受詞)」,修飾語置於中心語後。這一點很重要!任何修飾成分都是後置的!暫時先想到這些,之後想起別的再補充。日語不懂。泰語的語法給我的感覺是漢語和英語的混合,又有自身的一些特點。泰語是定語後置的,比如漢語和英語里都說「我 的 爸爸」,泰語里是說「爸爸的我」或」爸爸 我「,「兩 本 書」是說「書 兩 本」,不過當數詞為「一」時多把數詞至於最後,且數詞「一」可省,如「一張桌子」是說「桌子 張 一」或「桌子 張」。同時,泰語中狀語也是後置的,這點跟英語也有點像。如,漢語「我在教室學習」,英語是「I『m studying in the class",泰語是」我學習在教室「。但是,「請幫我買(一) 本書」,英語里是說「Please buy a book for me",而泰語里卻是說」請幫我買書 本(一)「,這是跟漢語、英語都不同的。
……一個分析語,一個粘著語,一個屈折語,這個問題問的很有趣啊(滑稽)
說說英語和日語吧,泰語不算熟,不過既然是分析語語法感覺應該跟漢語相差不大。
屈折語就是通過詞形變化表示不同的性數格(名詞),時態體(動詞形容詞),英語在演化過程中許多屈折成分已經逐漸消失了,但是依舊存在,比如go-went-gone,通過詞型我們就能判斷人稱,時態等意義。
粘著語則是通過粘著不同的助詞,助動詞表示不同的性數格的概念(名詞)或時態體的概念(動詞),這裡說概念的原因是因為粘著語理論上不存在性數格時態體的變化。比如
車 が(主格)車 で(工具格)其中名詞本身沒有發生變化,通過粘著不同的格助詞が で表示不同格的概念。看動詞食べ ない(沒有吃)食べ た(過去吃)食べ たい(想要吃)而其中詞幹 食べ 沒有發生變化,後面通過粘著不同的助動詞表示不同的時態體。孤立語用漢語舉例吧。
我 昨天 吃我 明天 不 吃他 還 沒 吃其中動詞 吃 形態完全沒有發生變化,而是通過句子辭彙的排列順序和副詞,助詞判斷時態語態。所以其實這個問題沒什麼意義,對於中國人來說,說實話,日語其實是最好學的,因為每一種語言辭彙才是大頭,語法反而入門後也就那樣了。而日語偏偏就佔了辭彙跟漢語相近的光,即使語法不同對於國人來說還是很容易的。
一家之言。泰語語法和漢語的區別:1.泰語中心語在前,修飾語在後,漢語則相反,如美女,帥哥泰:sa:u女(中心語) suo:i美(修飾語), num男(中心語) lo:帥(修飾語)但,很多也借用了巴利語的構詞法,這點順序和漢語一樣,如,大量的 maha大san 數量2.一般的泰語習慣把狀語置於句尾,漢語不太使用,如:我今早(時間狀語)要去學習。ku:我 tsa 將要pai 去rien 學習 tsau ni:今早(時間狀語)他在餐廳(地點)吃飯。khau他 kin吃 kha:u飯 thi:(表地點) ra:n a:ha:n 餐廳(地點壯語)3.泰語的詞法很複雜,有很多套辭彙系統,有大量的詞綴太陽泰語原生詞:ta wan梵語:phra a:thid巴利語佛經:su ri ja:皇室用語:不詳
語言的語法包括構詞、語序等等,我想題主主要關注的是語序問題。
1.基本語序
漢語、泰語、英語都是較為典型的主-謂-賓語言,但漢語的口語語序較靈活,比如:- 我-殺-人(Le)。
- 人-(Bei)我-殺(Le)。
- 我-(Ba)人-殺(Le)。
這裡便於討論,語法詞用拼音來表示,分別為了、被、把。
很顯然,漢語是以主謂賓為主,同時也有「賓-主-謂」和「主-賓-謂」語序,而非常用語序的存在,大多數情況需要「把、被」之類的語法詞來標記。但是漢語常常會省略這些標記,比如:- 我吃完飯了。
- 飯我吃完了。
- 我飯吃完了。
這裡,因為「飯」是沒有主動性的名詞,所以不加標記,在也不至於誤解,
所以漢語母語者往往省略了其中的「把、被」,甚至連主語也可以省略,則變成:- 吃完飯了。
- 飯吃完了。
但這種情況如果出現於下面的情況下,如果沒有語境,則會產生歧義:
- 雞已經吃完了。
這句話就有兩種理解:
- 雞已經吃完食了。
- 雞已經被吃完了。
日語的基本語序與上列三種語言不同,日語與眾多的阿爾泰語言一樣,
是主-賓-謂語序語言,而同時由於這種結構的特點是,主詞與受詞是挨在一起的,而不象主謂賓語言那樣,中間由動詞隔開,所以這類語序的語言大多有一個特點,就是必須使用助詞來標記主語和賓語(至少是其中之一),比如日語的最常用的助詞「はWa」,就是為了用來標記主語,也就是施事成分的,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格標記。正是因為日語有了各種標記,使得日語常常可以省略主語,也使得日語語序較為靈活,日語就是一種典型的話題優先語言,即當前語句中需要強調的話題成分,可以提前。2.定語與中心語的關係
漢語的定語與中心語的關係是,中心語置後,比如:大橋、高樓、一本書、我的國家、唱歌的傢伙……在這一點上,漢語和日語是一樣的;現代英語中,既有中心語後置的用法,比如:Great bridge, An apple, Smell cat, My teacher...但是同時也含有中心語前置的用法:Something important, People singing, Man alive...這是由於英語歷史曾經受過拉丁語、法語的影響而造成的。而泰語則是典型的中心語前置語言,也就是和漢語相比,完全是顛倒的。這一特性,在東南亞語言中普遍存在,比如越南語,它是典型的中心語前置語言,但是從漢語中借入的大量漢字詞,很大一部分都保持了漢語的詞序。日語不懂,補充一點自己的經驗
1時態方面
泰語也是有過去現在未來的時態,但時態方面的助動詞主要是??? (曾經)跟?? (即將)具體看語境跟時間狀語來判斷,動詞基本不變; 英語分的很細過去現在未來過去將來4×一般進行完成完成進行4=16種,而且具有動詞的分詞變體,如-ed 跟-ing ,可以通過動詞的變化感受時態的細微不同2構詞方面
泰語是一門不斷吸取其他語言發展起來的語言,泰國本土誕生的泰文為素可泰王朝蘭甘亨大帝創造,多為單音節詞,如???(父親) ???(母親)???(叔叔阿姨) 大部分多音節辭彙來自梵文和巴利文,如??????????(法律)其中的詞根????跟 ??????都是來自梵巴文的組合,泰語辭彙多為由來已久的固定用法,動詞形容詞之間的轉變可以通過加前綴完成,如??????(可愛adj.)=???(值得)+???(愛v.) 動詞名詞之間也可以通過在動詞前加???表示名詞化,如????????(教育)=???+????? (學習) 總體不如英語構詞變化豐富,英語裡面同一個單詞可以通過豐富並且通用的前後綴完成詞性轉換,如forget -forgetful -forgetfulness -forgettable -unforgettable -forgetery 動詞名詞形容詞互轉3敬語 泰語的敬語分三大類-皇室用語(國王皇后王子公主等各自通用及專用語言,談及皇室需使用皇語表示尊敬)-僧侶用語(談及僧侶時使用表示尊敬)-普通敬語 三類區分明顯,比如吃這一動作????(皇語)-???(僧侶)-???(禮貌用語)-???(一般的吃)我來答英語和泰語的吧,日語的話還不是很熟。你們可以參考一下這個網站,泰國朋友分享的。留下你們的贊喔。http://learn-thai-podcast.com/thai-grammar/
這個問題,哈哈哈哈!
來來來,
從小學了18年英語到了大學主修旅遊日語拚死考完N1後去泰國浪了一年回來覺得泰語才是真愛的學渣忍不住笑出了豬叫。
所以學渣就是以下:
英語:我看英文書
日語:我日文書看
泰語:我看書泰文
大致這樣的感覺?
同時在學英日泰的我來佔個位子吧,其實我對於這三種語言也有過具體的分析
泰語不懂. 英文和日文語法有很大的區別例如:我 吃 蘋果.英文: 我吃蘋果, i eat an apple.本句與漢語語序基本一樣日文: 我蘋果吃, 私はリンゴを食べます.賓語前置.
推薦閱讀:
※為什麼「6杯」讀作「ろっぱい」但「爆発」讀作「ばくはつ」?是否表明日語的促音便有例外?
※日語中是不是沒有ya這個音節?
※為什麼日語口語中「す」「つ」雖然讀作/s?/ /ts?/,但在歌曲中經常被讀作/su/ /tsu/?
※《陰陽師》手游里晴明的發招時的台詞什麼意思?
※當代漢語中出自日語的常用四字用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