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飛餅的餅是怎麼做的?什麼配方?
01-07
為了避免不斷有人說「在印度沒見過」,我還是分享一點東西吧:
我和同學們旅行時在印度泰米爾邦的坦賈武爾(?????????、Thanjavur、Tanjore)確實見過和吃過做法很接近國內、新加坡所謂「印度飛餅」的食物,當地稱其「lapa」。配方不知。在我們住的旅館所在的小巷裡和著名的餐館 Sathars 二樓都有(下圖是 Sathars 的 lapa)。
另外有幾張圖我不記得是 mutton keema lapa 還是 mutton keema 什麼了,就不貼出來了。
或許這是隨泰米爾人傳到新加坡然後傳到中國的。但是也難說,也說不定這是泰米爾人在新加坡發明之後帶回國的。呃,為了避免我記錯餐館的名字……這是那家餐館二樓的天花板,去過的朋友一定能認出來:印度其實也有,雖然不多。名字我忘了,也是什麼rotti之類的,下次問問。我唯一一次看到做飛餅是在一個婚禮上。盤子里那個白的就是做好的,味道還不錯 http://weibo.com/1779490115/xsCiVahWI
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所謂的「印度飛餅」是這樣做的:
大平板子上,麵糰兒抹油,有手藝的師傅把團面一甩兩甩,甩成薄薄的一層。餅就這麼飛起來了!是的!就這麼簡單!印度飛餅,在印度從來沒有見過。至今不知道為啥叫印度飛餅。印度的餅是挺多的,我懷疑是印度人在東南亞做的這種餅,傳到了國內。反正印度國內從未見過。
我在國內10多年前做過飛餅生意,就我所知向您回答這個問題!
在印度,和中國相似的飲食習慣:南邊米飯,北方面食。也就是說,飛餅是印度北方的食品。在印度,印度飛餅被稱為「加巴地」,加巴地和在國內看到的有很大不同,首先是製作過程,沒有國內那些飛來飛去的絕技,也沒有黃油煎餅的香味,更像是山東的春餅。1、最早進國內是以香港和馬來廚師為主,主要做了口味方面的改良,出現了奶油香蕉、蘋果菠蘿、芝麻等適合大陸人的口味,由於製作形式沒大的變化,還是以胸前甩餅為主,第一階段被成為印度甩餅。
2、第二階段有廚師改良了麵糰配方,使甩餅麵筋更具延展性,能做的更薄更大,裡面的餡料就更為豐富,層次也更多!這時候製作方式使用了過頭拋餅的方式,第二階段名稱被改為印度拋餅!
3 、10年前左右,有廚師將配方更進一步,在麵糰里加入雞蛋等更具延展性的物料,使口味更加酥脆;由於製作時更具表演性,這時候出現了大批的從業者,使用和酒店分成的形式運作,產品進入爆髮式增長,大家可以在大部分酒店酒家大廳看到表演飛餅的身影!這個階段由於表演性名稱改為印度飛餅!配方部分網上能搜索到,主要以麵粉、雞蛋、糖、鹽、水等為主!這樣的回答不知道您能滿意嗎?我想應該叫Roti Canai, 是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和汶萊受印度文化影響產出的一種新生美食,就像國外的中餐和中國的也不一樣,但又有些基礎的相同點一樣.
推薦閱讀:
※杭州什麼小吃最好吃?
※每個地方都有小吃,哪些小吃外地人接受不了?
※南昌哪裡能嘗到地道的本地小吃?
※南充有哪些特色美食?
※延吉有什麼值得去吃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