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讓小孩子乖乖打針?


我女兒從幾個月開始就一直跟她灌輸醫生護士很厲害,會幫她治病趕走病菌,治療的時候有可能會打針,打針的時候會有一點點痛,痛了就哭吧,但是不管怎麼哭手都不能動。這樣灌輸的結果就是她不畏懼醫生,反而很親近醫生,檢查這些都能乖乖配合,扎針的時候能忍住不動。昨天體檢查餓血,左手沒抽出來,護士一直捏著針頭在那戳,她都哭傻了,後來又換右手,雖然不喜歡但是還是忍著沒動,一邊哭一邊喊我要吃薯條冰淇淋可樂,救命啊,阿姨還沒扎完嗎,謝謝阿姨,護士和排隊的病人都笑得不行。


( 我家孩子還有三個月就三周歲了。這兩天打了針,寫了篇自娛自樂的小日記。純屬個人感受,但似乎也切題,與大家分享。)

病中語錄

從前他生病需要吃藥時……

芒果:「我不要吃藥不要吃藥,就不要吃藥。」

爺爺奶奶爸爸:「不能不吃藥的。吃了葯病才會好。」

芒果:「就不要吃!我就不要病好!嗚哇……」

我:「小果,你知道為什麼要吃藥嗎?你來想一想,吃了葯,病好了,我們就不用去醫院了。如果你不吃,病好不了,那明天還要去醫院。到時候醫生說,打一針吧。那你就要挨一針了。那可是打針呢,你想要打針嗎?」

小芒果驚恐地瞪大了眼睛。

我一擺手,作出擋住爺爺奶奶爸爸的架勢說:「小果不想吃藥,我們不能逼他吃。」然後用十分真誠和偏袒的眼神對小芒果說:「小果,我們就不吃藥。我們明天去打針好了。沒關係的。」

小芒果卻不買我的帳,大喝一聲:「我要吃藥!我要吃藥!」

還沒等我反應過來,藥水就被小芒果迫不及待地灌下了肚,好像有誰要跟他搶似地。他這副樣子,看得大人們忍俊不禁。

那幾天,小芒果不再提「不吃藥」,反而成了「小鬧鐘」。一吃完飯,就四處搜索:「我的葯呢。吃完飯要吃藥的,吃了葯病才會好。病好了,就不用打針了。」

同樣一件事情,換個角度呈現,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在這件小事中,同樣是向孩子解釋吃藥與其它事情的「因果聯繫」來展現其重要性,顯然我抓住了最觸動他的一個「因果聯繫」,不動一兵一卒就實現了目的。

當然,目的不是通過「話術」操控孩子,而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與孩子進行行之有效的溝通。

這兩天,小芒果高燒不退,四十度。所有的辦法都試了,退燒藥也不管用。迫不得已,抱到醫院掛針。

小芒果大哭:「我不要打針,我不要打針。」

我們一邊哄他一邊走進輸液室。

匪夷所思的是,一進輸液室他哭嚷的內容就變了,變成:「我要坐那個位置,我要坐那個位置!」

我在心裡偷偷笑,前一秒還說不打針,轉眼就開始挑選座位了。

當時覺得好笑,現在回想起來還是疑惑,猜測他可能覺得打針這件事情「胳膊擰不過大腿」,乾脆就在座位這件事情上重掌自己的選擇權,挽回一點尊嚴吧。當然,純屬猜測。

一坐到位置上,小芒果又開始嚎啕:「不要打針不要打針!我要買葯!買葯!買葯!」

爺爺奶奶開始「緩兵之計」:「不要哭不要哭,我們不打針了不打針了。」

我不喜歡這一計,一是覺得這是「謊」是「騙」,二是等一下真的開始打針的時候,對他的傷害反而更大。

我坐到他身旁,替他擦擦眼淚,握住他的手,用很溫和的聲音問:「芒果,你知道為什麼你會生病嗎?」

他靜下來聽我說。

我指了指他身上繼續說:「因為你的身體裡面有病菌。病菌到了你的身體里,在裡面搗亂,你才會不舒服才會生病。生病了,我們可以吃「葯」。因為病菌會很怕「葯」,看到「葯」都會逃走了。但有時候有的病菌特別厲害,「葯」都打不敗他。所以啊,醫生才會說,好吧,既然連「葯」都打不敗病菌,我們就讓「針」出來吧。「針」是最最厲害的,病菌最怕「針」了,一定可以打敗他們。所以呢,我們現在要打針,用最最厲害的工具,把病菌打敗,把它們趕走。」

說著,我還攥緊了拳頭,作出「誓要除之」的樣子。

小芒果眼裡還噙著淚,卻聽得入神。

我用同仇敵愾的語氣問:「現在我們要做一個決定,我們用「針」來打敗病菌,好嗎?」

說完,注視著他的眼睛,等他的答案。

他堅定地點點頭,眼神里寫滿了堅毅和決心。

讓孩子真正地了解正在發生什麼,是最好的讓他平靜下來的方法。欺瞞哄騙是萬萬不可取的。

與此同時,因為孩子是孩子,所以我們要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去跟他講明白成人眼中的道理。比如在這件小事中,我將「病菌」「葯」和「針」都擬人化卡通化了,向孩子呈現了它們之間的衝突和制衡關係。加上小男孩們喜歡看「XX戰擊隊」「XX飛俠」類的動畫片,「打敗邪惡」和「解決問題」是他們對世界的理解中很重要的命題,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

小芒果懷著一種「打敗邪惡」的信仰走向了輸液台。

然而在看到細細尖尖的針頭的那一剎那,他還是綳不住哭了。

回到位置上時,他還在一邊踢騰一邊哭:「好疼呀好疼呀!」

爺爺奶奶為了轉移他的注意力,附和他說:「不哭不哭,一定是護士阿姨不會扎,把我們芒果扎得這麼疼,怎麼可以這樣呢。都不會打針的。」

我想起小時候,他一撞到哪,爺爺奶奶就使勁地拍哪,地面、桌子、門框,叫你撞到芒果,叫你撞到芒果。讓我哭笑不得。當然,爺爺奶奶都是善良明理的人,他們只是想要有一個辦法來轉移芒果的注意力而已。

只是有時候有些方法,會讓我覺得怪怪的。比如這次。

我坐下來,輕輕握了握他的手,說:「芒果,你知道為什麼手會疼嗎?因為針扎進來,病菌都怕了,它們疼了,它們疼得不得了。它們在你的身體里,所以你也會感到疼。」

小芒果點點頭:「媽媽,它們快要被趕回家了對嗎?」

我笑了:「對,它們要被趕回家了。」

小芒果也露出了微笑。此時此刻,皮膚的疼對他來說有了另一層意義——是病菌們在疼,而他作為病人,也感受到了病菌的疼痛。

寫到這裡,我忽然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因為這樣說起來似乎有點偏離事實了。然而他真的由此得到了力量。先這樣吧,待日後完善。

小芒果眨眨眼睛,不好意思地對我說:「媽媽,我剛剛哭了。」

我笑笑說:「哭一下沒關係的。因為真的會疼嘛。媽媽小時候也像你一樣會怕疼的。你看你現在不是不哭了嗎?真棒。」

他聽完我說的話,恍然大悟一般,眼睛瞬間亮了,欣喜地說:「噢,哭一下沒事的。我沒有一直哭,我很勇敢的。」

我笑著點點頭:「等你再長大一些,你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哭了。」

他又繼續說:「爸爸很強壯的,爸爸打針都不哭的。爸爸打針不疼!」

我搖搖頭,溫和地對他說:「爸爸不是不疼。爸爸也疼的。爸爸是『不怕疼』。等你長大了,你也可以跟爸爸一樣『不怕疼』。」

他的小臉龐像一盞被點亮的燈,閃動著喜悅的光芒:「嗯,我也要像爸爸一樣,『不怕疼』!」

輸著液,小芒果指著輸液管上的滴壺問我:「媽媽,為什麼這裡面都是水一樣的呢?」

我:「因為這樣才可以流到你的身體里,把病菌都趕走呀。」

小芒果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接著忽然像是想到了什麼特別逗的事情,噗嗤一聲笑了,說:「就跟馬桶一樣啊。」

我愣了愣:「馬桶?」

他點點頭,邊笑邊解釋給我聽:「這個水流到我的身體里,把病菌都沖走了。就跟馬桶一樣,我按下去,就把我的臭『嗯嗯』給沖走了。哈哈,我的身體是馬桶!」 噗,說自己是馬桶時,他的臉上帶著莫名奇妙的自豪。

我啞然失笑。還真有點貼切。

這樣的想像力,我服。

第二天輸液,我不在。下班時接上他和爺爺奶奶坐到我車上,爸爸自己開車,一道回家。在車上,小芒果跟我邀「表揚」:「媽媽,我今天打針時就哭了一下。我很勇敢的。」

我邊開車邊笑著回答:「真的呀,你棒。」

不用回頭,我都能想像到他臉上的欣喜。因為,被肯定了。

然而奶奶說:「哭一下也不可以的。一聲都不能哭的,哭了就是不勇敢。下次打針芒果一聲都不哭,好不好?」

小芒果低聲沒底氣地說:「我就哭了一下……」

不用回頭,我都能聽到他心中那驕傲的「小號角」嗚咽斷續的聲音。

怎麼就不可以哭呢?成人若是回頭想想自己,在這麼小的時候,看到尖利的針頭,能不害怕恐懼嗎?反正我是怕的。

不說從前,就說現在。生活中、生命中,我們自己就沒有恐懼的時刻嗎?其實我覺得,孩童的世界裡孩子們對「針頭」的害怕,並不亞於我們在成人世界裡感受到的任何恐懼。用成人的眼光去衡量那根「小小的針頭」,是既不公平的。其實,現在讓我們內心恐懼的東西,就是那個滋滋冒著藥水的「針頭」,它讓我們的安全感受到威脅,它讓我們心驚膽顫。

在成長過程中,對於「懼」這種情緒,我總是感同身受。而對於「脆弱」這個弱點,我亦罹患已久。

所以,我可以接受我的孩子在某些時刻不能勇猛得像個刀槍不入的鎧甲勇士,我可以給他一點「不勇敢」的空間。更何況,其實我們幼小的孩子是身無片甲的。

需要我們做父母的,用自己的言傳身教,為他一片一片地披上鎧甲,引他堅強,助他自立。而這,都是一個需要時間的過程。也需要我們慷慨的耐心。

更重要的是,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覺得,他的情緒是不被允許的。我希望他總是可以有一個合適的通道去抒解自己的情緒,比如哭泣。當他面對針頭恐懼時,嚎啕兩聲又何妨。至少他由此排解了自己的恐懼情緒。一旦讓他感覺到,他的情緒是不被允許的,他就會容易壓抑自己的情緒,這並不利於他的健康成長。

後記:

寫到這裡,忽然覺得自己寫的內容對兩位老人不公平。雖然只是截取了他們的言語片段,但正因為是「截取」的,所以拼湊起來他們的形象可能顯得並不那麼可愛。事實上,兩位老人極為慈愛,無論是對芒果,還是對我。他們雖然學識不高,但也盡心儘力地去養育自己的孫子,把自己的愛傾注於他。他們在家時,我總是安全感滿滿,總能體會到真正的家的溫暖。我愛他們。可能他們有時候的教育方法並不讓我認同,但我始終知道,這是他們個人能力範圍內所能拿出的最好的愛。所以,雖然在這篇文章內,我把自己寫在了他們的對立面。然而在文章之外,我們總是協商著、溝通著,去共同守護我們愛的人,我們的家。碎碎念到此為止,太在意家人,所以生怕自己下筆無度,讓家人被誤解。所以不得不懷著愧疚心,嘮嘮叨叨一大片。Sorry……


01

別妖魔化打針這件事

日常生活中一定別用:不聽話就帶你去打針,壞孩子才去打針,再不乖給你打針了之類的話來嚇孩子。

孩子犯了錯,要用正確的方法來教育或懲罰,借其它事情來恐嚇的手法非常不可取。

平時家長提到醫院或打針,一定要用客觀平和的語氣來描述,千萬別胡說!

02

家長的情緒要平靜

要帶孩子去打針,父母或家中長輩的情緒首先要平靜,別把它當成什麼大不了的事兒,平常心對待就好。

已經進了醫院,媽媽更要鎮定,否則孩子通過肌膚接觸或呼吸頻率、氣味感受到你的緊張不安,他的情緒也會馬上繃緊。

03

提前告知孩子

從第一次打針開始,就要如實告訴孩子。

因為寶寶生病了,媽媽要帶你去打針,所以咱們要去醫院。打完針寶寶的病會好得更快。

別因為孩子小你就騙他,明明去醫院打針,非要說去公園玩或親戚家。如此一來,被欺騙的憤怒和對醫院的恐懼交織在一起,他怎麼能不歇斯底里?

04

如實描述打針的疼痛

打針的疼痛是真實存在的,不會因你騙孩子說「一點不疼」它就真不疼了。還是那句話,要想讓孩子坦然接受,就不能說假話。

當寶寶問你,媽媽打針疼不疼的時候?明確告訴他:會疼。

到底有多疼?你可以說,跟寶寶上次摔跤把腿磕破了的疼差不多,可能還要輕一點,描述時盡量別誇大也別縮小疼的程度。

這樣做,孩子對將要到來的「疼痛」會有更清晰的預知。人都對未知的事情更恐懼,他摔破過腿知道是什麼感覺,自然對打針的害怕會減輕不少。

05

激發孩子的勇氣

孩子做任何事兒,都需要來自父母的鼓勵,打針也一樣!

當我們明確告訴他,為何要打針,打針是怎麼回事,會產生怎樣的疼痛之後,孩子肯定還有點小擔心

這都沒關係,多鼓勵孩子:打針可以治病,就疼一小會兒,我相信寶寶可以的。上次腿破了,寶寶表現的就很好。

多給他加油鼓勁,但別說什麼:男孩要勇敢,不能怕打針,一定要堅強之類的話。這樣只會給孩子增加壓力,別總上綱上線。

06

別哄騙收買

有些家長特別是祖輩,想讓孩子接受打針這件事,老喜歡用哄騙的方式。

「來,乖,咱們去打針,之後我就給你買遙控車。

寶寶聽話去打針,要不警察叔叔要來抓你了!」

好啦好啦,這些說了幾十年的謊話,能不能別念叨了~警察叔叔沒辣么閑,遙控車?買來了再誇口,否則別總騙小娃娃

07

理解孩子的脆弱

就算上面這幾條你做的都很好,給孩子各種心理建設,知識普及都做到了位。可他畢竟還小,難免還是會哭兩聲。

不要感到沮喪,更別拿這事說他:都跟你說清楚了咋還哭?就不能勇敢一點嗎?敢情我說了半天是廢話……之類的。沒錯~你說的這些就是廢話。

脆弱是人類正常的情感,成人尚且做不到凡事都堅強,更別說幾歲小孩。

要把孩子當成孩子來看,接受他的脆弱,而他感受到你的包容與理解,會更有信心和勇氣,下次打針可能真的就不哭了。


打針乖不乖都是小孩個性的體現,很多人成年以後害怕打針呢,不過這又能怎麼樣呢。

如果孩子小,打針的時候找個人把手捉住別亂動,哭也是沒辦法的事。


小時候體質弱,經常打針吃藥。

記得有一次,醫生開了好多針,每天都要打,打習慣後,到點我自己一個人拿著針就找醫生去了。

那時候六七歲吧


有一次我帶著孩子去打針,她之後之後是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接種。是爸爸帶的,因為很少有爸爸帶孩子打針,我一下子就關注到了。輪到他時,娃爹說:「亮出你的麒麟臂!」孩子在爸爸幫助下脫了衣服,他還是有點怕:「爸爸,我怕疼。」娃爹:「你可是小小男子漢,這可是你新的勳章!」小男孩果然沒有哭!

我覺得這個爸爸太棒了!實話說,我特別討厭有些家長安慰寶寶時說:「不疼不疼,打針不疼;不苦不苦,吃藥不苦。」你當孩子是傻呀,打針當真不疼?吃藥當真不苦?為什麼要破壞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呢?你騙他一次他可能以後都對你有防備,得不償失。反而和他好好商量,告訴他生病時打針吃藥可以讓自己快快治癒,給他鼓勵,孩子更接受的來。


平時和他玩打針的遊戲,然後。。。你會得到一個越大越愛打針的受虐狂寶寶,別問我是咋知道的。。。。


準備接種疫苗時,將孩子抱在膝蓋上,盡量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拿出他們最喜歡的玩具,對著孩子微笑、唱歌或輕聲說話,使他們感到安心。年齡較大的兒童可以請他們深呼吸「吹出疼痛感」。結束時如果孩子哭了,請給個擁抱,別說他們不勇敢。6個月以上的兒童在接種疫苗後可給予果汁作為獎勵。

更多問題,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嘉會醫療JiahuiHealth


三歲不到。我崽前幾天把頭摔破了,要去縫針,由於是急疹手術,要等手術室,先去病房驗血,打破傷風。我晚上特意叫她爺爺幫忙送了醫院相關的繪本來,細細的講了一遍。跟她說好,可能會有一點點疼,但是很快就好了,如果哭了可能會更疼。忍一下好不好。她說好。驗血的時候,就問她,你看是不是和書上講的一樣啊,護士阿姨是不是拿了針啊,你醫生玩具里也有對吧…後來又打破傷風皮試,她已經快哭了,還是忍住了。等打第一針破傷風,就沒忍住,不但哭了,還尿了…她邊哭邊喊,尿了,尿了。我十分當時就發出拖拉機般的笑聲,忍不住。雖然她是坐在我身上,我褲子也濕了…但是破傷風是有兩針的!我估計一晚上四針,她也崩潰了吧,她哭我就隨便他哭,哭完了晚上還得手術。我就反覆告訴他,晚上呢,醫生會給她治療,媽媽不能陪她,但是醫生會陪她,如果看不到媽媽,不要哭,因為你一出來就看到我了,行不行?她說行。晚上又有急診手術,我們一直到十二點。她已經睡著了。手術很快,半個小時醫生出來告訴我,再觀察半個小時。我崽推出來的時候,是醒著的,沒有哭。但是能看出來也是害怕的。醫生說,好不容易把你叫醒啊,一直睡啊。我直接把她抱回去的。我告訴她,你今天很勇敢,做的很好。第二天早上才發現她還有個留置針在手上…嗯,留置針完全不影響她吃東西…

我覺得呢,小孩子怕看醫生,主要是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才害怕,長大一點的孩子,能理解了,會好一點。哭是難免的,怕疼會哭再正常不過了。家長表現的平靜一點,和孩子多解釋解釋,如果確實需要,就抓緊她,迅速打完。哭就哭吧。


我家小朋友五歲多,小時候打各類疫苗若干針,前段時間受傷打過一次破傷風,還真從來沒哭。小時候,說是痛神經沒發育所以不哭,長大了難道還是嗎?

其實只有我和他爸爸知道,每次打針 前,他其實也很害怕,但是我們會蹲下來告訴他:順順,打針有一點點疼,如果你忍不住,可以哭。哭出來爸爸媽媽不會笑話你的。但是如果你可以忍住,你會發現其實也只疼一會兒,過了就不疼了。

每次他都很勇敢地把胳膊舉給護士姐姐,並且還跟人家說:打針其實只有一點疼,忍一忍就好了,過了就不疼了。

前前後後排隊帶孩子打針的父母看他的眼神里充滿了各種崇拜……

對孩子一定要說真話,不要騙他們打針不疼。你實話實說,打針就是有點疼,並且告訴他即使哭了也不是什麼丟臉的事,如果能忍住不哭那就更厲害了。小孩子其實也有面子的,他會比你想像的更勇敢。


2歲以前基本靠哄,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打完針後哭一會會就好了,大了懂事後,就要講道理了告訴孩子為什麼要打針,以及打完針只是疼一會會,怕疼會哭都是正常的,只要讓孩子不抗拒就好。


很難啊,這個還真沒好辦法。


1. 能說道理的年齡就說道理吧;

2. 找一個看起來笑眼彎彎的護士姐姐,然後和小朋友商量她要不放心,就自己請護士姐姐輕一點,然後小朋友從護士那裡得到許諾說不疼的,至少就小朋友就放鬆了。而且護士姐姐真的會小心一點。。


  • 2歲之前貌似是沒用的,你哄她也沒用。
  • 2歲之後跟他說,生病了就要看醫生,打針後就不會不舒服就好了,雖然也會哭,但不會抗拒。

我女兒體質不好,經常去醫院,所以她也習慣啦。


這個問題有難度,但是不是沒辦法。

做這個需要兩步:———————————————————————————————————

1.找到小孩子乖乖。

2.抓住他打針。


我從醫院看到的,還是要哄,分散他的注意力,注意不是騙哦,打針沒有不痛的,像前面說的,他會小小的恨你一下的。

你哄著他,趁他不注意給他一針,小孩子都是這樣,先是沒啥反應,突然一下就哭出來,你再哄哄,很快就好的


推薦閱讀:

如何改掉嬰兒一直吃手的行為習慣?
嬰兒睡覺時如何蓋被子?
怎樣知道孩子是否吃了屎?
家長不管不顧的孩子看起來更皮實 更頑強,而家長關注的多的孩子則更嬌弱 更依賴?
什麼樣的玩具適合兒童玩?

TAG:育兒 | 生活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