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是戰敗國,日本死不道歉,德國人卻反省的如此徹底?


日本的問題不在於「不道歉」(雖然安倍上台以後連「道歉」都做不到了),而是那種「雖然我侵略過搶劫過屠城過,但是我道歉了啊,你們為什麼還要提過去呢」的態度——一以貫之。

順便掄兩下雲石。冷戰對於德國清算納粹非但不是外在壓力,反而是個阻礙——西德能那麼快重建軍隊,納粹分子功不可沒。西德總理帶頭找《第三帝國的興亡》作者麻煩之類的事就更別提了。50-60年代,西德這種「反戰敗不反戰」、以「國家重建」為借口包庇納粹戰犯的態度和日本比甚至有過之無不及——西德清查納粹戰犯的法庭甚至在前納粹的手裡。

關於西德如何「反省戰爭罪行」,不能光看勃蘭特那一跪。(勃蘭特那一跪,甚至成了他下台的誘因之一——別忘了,那會波蘭可是紅色的)而東德,你可以罵它蘇聯傀儡,但是追剿納粹餘孽這事上,可比西德強得多。

【德國民眾是怎麼反思納粹的罪行的?】桜鈴莉: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240737/answer/90315899

//果然又有二極體大腦出來說我精日。止增笑耳。


雲石你又自問自答了。來,讓我這個四分之一個巴伐利亞人來給你解釋這是為什麼。

希特勒上台的時候,實際上是靠著6個州的選票。也就是說,有6個州是他的鐵杆粉。那便是:勃蘭登堡,東普魯士,西普魯士,波美拉尼亞,漢諾威和石勒蘇益格-赫爾斯泰因。另外希特勒在布里斯勞一帶支持者也比較多(當時德國與科隆齊名的大城市,僅次於慕尼黑,今天的波蘭弗雷斯拉夫,在波蘭西南部,不過那裡已經沒有德國人了)後面兩個都是小州,影響力有限。漢諾威在德國西北,石荷靠近丹麥邊境。剩下的,都是普魯士故地。也就是說,說白了就是一幫普魯士人把希特勒送上去的。現在這些地方大多已經不是德國了。那些地區經營百年的德意志人土地也幾乎都被分給了斯拉夫裔國家。

也就是說,現在的這個德國,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的德國了。德國人有一個好處就是這個民族勤于思考,善於思辨。這種能力用於做好事和做壞事都可以變得,非常極端。我曾經和不少德國朋友聊過這個事情。目前大家普遍的認識就是,希特勒坑了兩代德國人。

另外,納粹主義和各種各樣的極端主義,其實起源於人性非常陰暗的內在。從法國大革命時代開始,近代意義上的極端主義就不斷產生:人們所換的不過是嘴裡的口號和手裡的「革命寶典」罷了。


這麼評價德國人日本人不靠譜,希特勒和納粹頭子不可能道歉。

美蘇佔領德國,把戰犯都擼一遍,民眾洗腦一次,之後他們就被灌輸了道歉思想。

德國對蘇聯動手,之後蘇聯把德國ko了,坦克開到柏林,還把半個德國給佔領了,德國被改造了,才會道歉。

而日本對中國動手,張少帥不抵抗,蔣委員長消極抗日,汪主席投敵,靠著美蘇打跑了日本,之後兩兄弟居然內鬥起來了,當時的中國不值得被尊重。

想要被尊重,那麼用航母炮轟東京,日本各大城市都有解放軍駐紮,把天皇一家和戰犯,全拉到長安街槍斃, 這樣就可以了。

尊重不是靠他人的施捨,也不是靠乞討來的,只能靠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整個東亞圈都變成潘屬國。


真正軍事上直接戰勝德國,打到柏林的是美蘇,所以德國人對美蘇道歉道的非常徹底。

真正軍事上直接戰勝日本,轟炸日本本土還丟了兩顆蛋蛋的是美國,所以日本人對美國道歉道的非常徹底,君不見現在的駐日黴菌過得多爽沒事還能玩玩硬上弓,日本政府一樣大爺的伺候著呢。

中國二戰只能算抵抗日本成功,算然混了一個戰勝國身份,但被大玩家(美蘇)認為是被帶著躺贏的,小玩家(日本)對你當然也就意思意思道歉下了算了。

真正讓中國挺起脊樑的還是跨過鴨綠江那次,杠杠的剛你正面,摧敵鋒於正銳。鐵打的強軍才能贏得尊嚴。畢竟,尊嚴是自己爭取的而不是別人施捨的。


作者:jo jo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645470/answer/2688964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和很多人想法相反,日本的反思非常到位。這基本是一個視角問題。

很多覺得日本人反思不到位的人都犯了自我中心的錯誤,中國人不是日本人的爹媽,日本人不是非得讓所有中國人都開心了才行,日本人只要他們自己過開心了就行。所以說日本反思二戰不是為了讓中國人爽,而是為了不再犯二戰前犯的錯,不再受二戰時受的苦。而是為了讓日本人生活得更好。從這個角度來說,日本的反思效果好得出奇。

日本在被美國痛揍之後,痛定思痛,捨棄一些面子,換來的是美軍全面負責日本的安保。哪怕日本屌絲們腦殘想廢除日美安保條約,日本那些歷經二戰的真正的睿智的人也堅決頂住壓力,維持美軍的存在。他們深知,實際的利益遠遠高過面子上的好看。

所以日本只付了極小的代價,對外一下子就解決了二戰前一直無法解決的安全問題,對內解決了軍人參政的問題,然後可以全心全意發展經濟。二戰後,日本再也沒有正式參加過一場戰爭,再也沒有一個人死於戰爭,再沒有軍人可以影響到政治,以前的敵人大多成為現在的盟友,經濟長期保持在世界第二,日本人的生活比二戰前好無數倍,這是多麼成功的反思。

從對中國的方式,也可以看得出日本反思的成功。日本不再試圖靠軍事侵略中國來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而是靠貿易這種互惠互利的方式從中國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代價更小,收穫更多。雙方每年幾千億美元的貿易額,說明雙方買賣得都挺嗨的,用對方東西用得都挺嗨的。雙方的腦殘還在喊打喊殺的時候,雙方的正常人早就在享受對方的產品了,雙方的上層早就賺的缽滿盆滿了。

從本來一個小惡霸被打得一片狼藉到現在這種生活也不錯,生意也不錯,朋友也挺多的情況下,任誰也會覺得自己反思得不錯,任誰也不太容易去向另一部分人天天道歉寫檢討書的,這是現實。

至於那些覺得自己是世界中心的人,覺得日本應該跪在您面前天天哭著道歉的人,那就努力讓自己成為世界中心。您可以壟斷世界的貿易,日本人膽敢不天天道歉就餓扁他們。您可以掌握世界最先進的武器,日本人膽敢不天天道歉就把他們轟成渣。如果您沒有這個能力,日本人不來天天道歉也可以理解,畢竟用日本產品的中國人太多了,不差特別有自尊心的那幾個。如果您有這個能力,我也支持您實現您的夢想,畢竟這個世界還是靠實力說話的。

-----------------------------------------------------------

好吧,我本來只是提供一個新的角度讓大家看一看,沒想到很多人又繞到大義上去了。我一個個回不過來了,一起說吧。

請各位注意,在噴之前,首先把概念搞搞清楚,反思的含義到底是什麼。

反思的對象是自己,是對自己各種經驗教訓的總結,是為了自己好,所以是真誠的。而面對受害者的是道歉和檢討和懺悔,是為了取得受害者的原諒,減少報復,減少賠償,往往是為了某些利益,所以往往是虛偽的。

很多人回我首先就把這兩個概念搞混了。當然很多人跟我攪說題主的反思就是道歉檢討懺悔。你們有豐富的想像力,我沒有,我老老實實按照題意回答。

搞清了反思的含義,然後我們就可以想像,一個人犯了罪,挨了一通揍,向受害者半心半意道個歉,賠點錢,然後開始反思,我到底做錯什麼,為什麼會這麼慘,以後怎麼做能不要這麼慘。想明白了,開始老老實實做生意,慢慢也做大了,以前的敵人一部分變成朋友,一部分變成生意夥伴。這就是反思的成功。

接下來說被許多人當做寶的所謂的真誠的道歉。前面說過了,從國家角度來說,道歉不可能是真心的,道歉和懺悔必然是為了獲得某種利益。德國人道歉是為了給西方巨強們一個交代,好繼續做生意,好搞歐洲共同體。日本人也給我們道過歉,是為了開發中國市場,都是為了利益。偏偏有那麼一群人,在國與國之間利益的博弈中,摻入太多的感情,要知道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最沒有價值的就是感情泛濫。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日蜜月期,中日好的蜜裡調油,現在的憤憤知道了還不要精分。當時也是為了利益,大家才好的。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沒有變化,人們卻一會覺得對方好得要死,一會覺得對方壞的要死。看感情變得多快。所以年紀大了一點,熟悉幾十年的歷史,就不會那麼感情充沛了。被利益之手操縱感情實在是一件挺傻的事。

所以我無法理解,這種基於利益的道歉有什麼重要,非要時時刻刻惦記著,別人願意道歉,大方接受,別人不願意了,難道還要求別人道歉?

再退一步說,現在的日本人幾乎都是戰後出生的,他們手上都沒有血,你還讓他們道歉什麼?

這個世界上能影響到別人的,無非兩點,一是給別人帶來好處,就是合作。二是給別人帶來痛處,就是威嚇。實現這兩點都需要提升自身的價值和實力。如果那些人一根筋非要日本一個所謂的真誠的道歉,你們就要儘可能影響到他們,所以說與其叫喊,不如做到。而且世界的大趨勢就是合作,還不如放棄沒有任何價值,虛偽的道歉,老老實實合作,獲得真真切切的利益。

作為我本人,我非常不喜歡以國和民族為單位給別人貼標籤。我對人的判斷都是個體的。給我帶來好的東西的是一部分中國人和幾個外國人,損害我的也是一部分中國人和少數外國人。我對日本人這個群體根本無感。

有人指責我作為中國人不從中國人角度思考問題。但是美國有智庫,日本有中國通,都會從中國的角度來思考問題,然後多方綜合,作出最合理的決策。大到國家層面,小到普通生意,換位思考幾乎都是博弈的基礎之一。

其實有很多反對我的思路一是這樣的:

從日本角度考慮=為日本說好話=日精=沒有從中國角度考慮=忽視中國人的感情=傷害中國人的感情。

這些人都是直線思維,非黑即白。在他們心目中只有一個角度看問題,任何其他角度看問題的人都會傷害到他們的感情。在他們的思維模式里,這個世界是應該來符合他們的,不然就是不合理。

但人是可以有更複雜的思維方式的,可以有多種角度看問題的。這個世界的潮流是合作,誰都阻止不了的。合作是需要相對高級點的思維的,就是從對方的角度出發,對方在想什麼,對方需要什麼,然後我來創造和生產給他們,同時從他們那裡獲得我所需要的東西。這種思維是合作的基礎,越是有為對方著想的思維,在合作和貿易中就越處於有利的地位,對方就越依賴。

這個世界不是一些人想怎麼樣就會變成什麼樣。與其要客觀隨你改變,還不如去順應這個客觀,在客觀如此的情況下,去想想如何做才更合理,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要了解客觀世界,就是需要多角度思考。

我覺得人的思路越開闊,思維就越理性,做事就越不容易錯,所以我的回答一般都是提供一個新的角度給大家看看。願意接受的我恨高興,大家聊聊。不願意的接受的人,我一點都不反對,這個帖子里其他的回答基本都是符合你們要求的,你們可以聊得很歡,拜託不要來給我扣帽子。


1945年5月2日,柏林被攻陷,德國在西方盟軍和蘇聯紅軍的聯手打擊下土崩瓦解。在蘇聯紅軍越來越逼近的腳步聲中,帝國元首希特勒在總理府地下室中自殺,同他一手炮製的「第三帝國」化為歷史灰燼。

戰後70年來,德國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犯下的滔天罪行進行了全面和深刻的反省。通過反思歷史和戰爭賠償,德國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可和尊重,從而走出了恥辱,走進了繁榮,成為當今國際舞台上一個負責任的大國。

對於德意志這樣一個戰前千百萬人瘋狂擁護希特勒、戰爭期間幾乎所有男人都上過戰場的民族來說,要讓他們深刻全面反省納粹的歷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期間也經歷了諸多波折。

二戰結束後,盟國對德國展開「非納粹化」措施,追究納粹的戰爭罪行。而德國民眾卻選擇迴避納粹歷史,甚至反對盟國實施的「非納粹化」,要求赦免納粹罪犯。

1945年,盟國在德國紐倫堡公審納粹首要戰犯,其中揭露的納粹罪行讓德國民眾感到震驚,但他們普遍認為這是「勝利者的審判」,同時反對各國輿論對德國人「集體過錯」的指責。何況當時德國已成廢墟,民眾流離失所,每日都為生存而奔波,無暇顧及清算納粹歷史,大部分德國民眾對納粹歷史選擇冷漠、沉默應對,乃至迴避,更遑論反思。

乍一看,德國民眾無視歷史拒絕反思,和現在的日本有幾分相似。然而就是這個民族,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主動踏上了認罪、懺悔、賠償和道歉之路。1970年,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在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下跪認罪的鏡頭,已成為德國反思歷史的經典象徵。

在對外尋求和解及謝罪的過程中,德國逐漸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可和尊重,與日本的逃避歷史死不認賬形成了鮮明對比。

為什麼二戰後的德國對納粹反思會如此徹底?這背後又有哪些現實層面的因素?

要解答這個疑問,雲石君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戰後德國在地緣上直面蘇東集團。

兩次世界大戰極大地削弱了歐洲的整體實力,直接導致歐洲各國對海外殖民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大幅下降。再加上巨大的戰爭消耗帶來的本土工業被破壞和殖民地投資的損失,加速了歐洲各國勢力的快速衰退,英法這兩個傳統強國地位逐漸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美蘇崛起。

二戰中,美國雖然較晚才捲入戰爭,但是美國利用它強大的經濟實力,深刻影響了戰爭的進程。美國參戰後,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個戰場作戰,軍事實力得到急劇擴充,並在全世界建立了軍事基地,其戰後的經濟實力已經達到資本主義世界的70%以上。可以說,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已經達到它勢力的顛峰,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無可爭議的霸主。

再說蘇聯。二次工業革命激活了蘇聯的地緣潛力,使得戰後蘇聯的國土開發顯出成效,實力有所增長,使得蘇聯的工業生產能力大幅提升,再加上石油危機等等因素,蘇聯在與美國的博弈中獲得了一定的主動權,軍事工業更是與美國並駕齊驅。而且因為其在二戰中以巨大的傷亡和損失力挽狂瀾,終結了法西斯勢力稱霸世界的野心,從而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其政治影響力顯著上升,蘇聯才得以在短時間內浴火重生,一舉成為超級大國,與美國一起成為20世紀中後期的全球主宰。

一山不容二虎!為了遏制蘇聯、實現稱霸世界的目標,美國推行了「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三根支柱,從政治、經濟、軍事上三管齊下,對蘇聯實行政治上的孤立打擊、經濟上的封鎖和軍事上的包圍。

針對美國的政策,斯大林採取了相應對策,其基本指導思想為:鞏固雅爾塔體製成果,加固東歐陣地。

在美蘇兩強爭霸的局勢下,歐洲國家普遍喪失了第一集團位置。在二戰的蹂躪下,法德已成為一片廢墟,幸虧美國及時推出馬歇爾計劃來扶持歐洲各國,法德的經濟才得以迅速恢復。

但是,歐洲畢竟是冷戰核心地區,德國(西德)又位於冷戰前線,正好處於美蘇兩大超級強國的夾縫之中,左右為難,地緣格局很糟糕,德國的分裂便是美蘇冷戰的產物。

二戰後,隨著機器化大工業技術的走向成熟和成本降低,俄羅斯已經具備了將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大範圍運用於國內生產建設的可能,這使得俄羅斯對於自身領土開發能力大幅提升。而德國在戰後元氣大傷,暫由蘇聯、美國、英國和法國四國分區佔領,首都柏林也由四國分區管制,國內工業體系全面崩潰。雖然德國後來獲得了美國馬歇爾計劃的輸血援助,但大規模的戰後重建畢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始終處於美國的陰影下。在這種境遇下,俄德兩國地緣實力對比徹底失衡。

1949年8月,蘇聯成功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打破了美國核壟斷地位。核武器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戰爭形態,畢竟核武器的破壞性太大,如果雙方動起手來,只要有一方hold不住脾氣,核大戰就會發生,很可能要亡國滅種。在蘇聯強大的軍事實力尤其是核能力的威懾下,國土狹小的德國再怎麼折騰,也不可能是俄羅斯的對手,相反如果爆發大規模世界級戰爭,德國必定是亡國滅種的命運。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自身軍事力量強勢與否已經沒有意義(反正都打不過蘇聯,狹小的更無法承受核彈——德國的人口密集度在歐洲大國中排名第一),而且德國的軍事復甦還會加劇東西方緊張,增大淪為炮灰的風險。既然註定不是蘇聯的對手,德國索性放棄了軍事復甦的念頭,更願意用和平方式充當東西方緩和的橋樑,以一個溫和的贖罪者的形象示人,這樣既節省了軍費,更可以避免自己淪為冷戰變熱戰的炮灰,何樂而不為?

其次,德國地處歐洲大陸中心,與眾多國家為鄰,因為戰敗和地緣原因,德國人必須反省才能在戰後歐洲生存。

從政治方面來講,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傳統的歐洲列強普遍衰落,以美蘇為主的地緣大國逐漸成為世界格局的主角。歐洲各國普遍本土小,再加上兩次大戰的重創,已經淪為二流國家,抱團取暖就成為歐洲各國最大的訴求。

憑藉著美國的輸血援助和德國本身的體量,再加上德國獨特的地緣區位,統一歐洲,德國無疑是最大受益者。然而,兩次世界大戰的結果證明,德國已經不可能建立起一種靠自身強力來整合的政治秩序,要想做歐洲的主宰者,只能建立一種政治上互信、經濟上合作共贏的新型關係,而德國兩次發動世界大戰這個歷史因素,明顯構成了讓其他國家認可的阻礙,很難和周邊鄰國建立政治互信,何況德國在統一崛起的道路上沒少和鄰國發生摩擦乃至碰撞。這就導致了在不可能用武力逼人家服從,而只能用利益誘惑人家跟你和好的情況下,德國只能通過反思和道歉來爭取他國好感,讓人家看到你的誠意,才有可能讓人家接納你,完成歐洲一體化整合。

從經濟方面講,二戰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興起促進了生產力的空前提高和生產社會化的迅速發展,客觀上要求在經濟上打破國界和地域限制,擴大市場,發展大市場經濟。德國作為歐洲的中樞,要想提振本國經濟,只能適應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與鄰國加強經貿合作。

問題在於,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挑頭引起的,而且歐洲是兩次大戰的主戰場,德國又剛好地處歐洲大陸中心,被自己所侵略過的國家包圍,彼此的仇恨是非常深刻而久遠的,無辜的歐洲百姓為這些戰爭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人家憑什麼信任你,互相協作共同發展區域經濟?

很顯然,德國要想重振經濟,首先要消除兩次大戰的仇恨以及與其他國家的過往積怨,讓他們放下戒心,重新修好。要做到這一點,德國必須徹底反思歷史,才能獲得周邊國家的信任,融進歐洲區域經濟廣泛合作的大潮中,實現德國二戰後的經濟復甦和繁榮。

這一點與日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德國與周邊眾多國家在陸地接壤,意味著德國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會鄰國人打交道,要想獲得發展只能與周邊國家搞好關係,而日本卻是一個島國,在地緣上與世隔絕,與周邊國家關係不像德國那麼密切,這就使得日本國民一貫保有其獨特的島國心態(反正我不認罪你也不能奈我何)。

在二戰後大英帝國式微、美國和蘇聯崛起的新地緣政治變化下,法國與德國這兩個宿敵也逐漸聯起手來,組建了歐洲六國煤鋼聯合體,在吸納了更多歐洲國家加入後,升格為包括政治、外交和安全合作的歐洲聯盟。而德國憑藉著自身的工業實力,逐步領導歐盟事務,成為歐盟的扛把子。

從眼下來看,德國也面臨著難民和經濟轉型的難題。至於未來如何發展?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將持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第164章——德國之第8部分。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關注公眾號:雲石,持續收看全部雲石君原創文章。


1.日本人公開道歉無數次了。。

去搜一下wiki日本對中國公開道歉的歷史。

2.日本對美國道歉要多徹底有多徹底,還發獎,麥克阿瑟走了哭街。

3.德國人又沒給蘇聯人,東歐人下跪

4.我國「自衛反擊越南」,更不可能道歉。。

5.牛B才是真道理,其他的都是人性。和種族無關


@直江信綱 東德不光追繳納粹餘孽給力,追繳平民,追繳同志,只要不爽的對象都給力。

因為如果不給你 ,自己就會被給力。

古拉格群島

納粹集中營我們耳熟能詳, 蘇聯集中營呢。

上面的每個點都是一個集中營。

每個集中營都有幾萬 幾十萬 上百萬的給力。

日本 經常道歉,都有記錄。 但態度上更像走流程,所以中國並不接受 也不報道。

德國政府的徹底是利益上的妥協。

汪精衛也很徹底啊。

看你屁股坐哪邊罷了。


日本人道歉了,但沒有書面道歉

口頭跟書面確實不一樣,尤其是日本這種政府當真三年換一屆的國家,我今天跟你說對不起當年我們錯了,三年後我下台了,成了一個騎著自行車去買菜的老頭,那這句話還能有多大分量?

回頭真要追問起來,我代表個人說的啊,我現在就是個公園阿伯,別說講一聲對不起,跪下給你磕個頭都沒問題

確實有一個左派的前總理跪了,雖然他現在混得挺慘

但如果是書面道歉就不一樣了,蓋的是朝廷的大印,鐵打的朝廷流水的總理,你別管我三年後買菜還是種菜,這道歉總是以政府的名義發表的,生生世世,不會更改

之前中國都沒怎麼把這茬兒當回事兒,或許是當了回事兒也沒用

但後來有一個人發現這不對啊,不能這麼搞,口說無憑得立字據

於是要求日本政府以書面行文的方式來表達一下歉意,但太君也不傻,明白你心裡想的是啥

結果一個要你立字據,一個死活不肯干,這事兒一拖就是二十多年,久而久之成了「日本不肯道歉」的謠言

至於你問那個人是誰

我當時就想起了兩句詩...


日本人在中日蜜月期早道歉了,現在政治需求而已(值得一提的是,安倍以前是親華派,被燈塔擼下去了,再上來以後就是現在的安倍)


德國人根本就沒反省好吧,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罷了。


天皇安在,希特勒已經掛了。德國可以把鍋丟給納粹和希特勒。日本能把鍋甩給天皇嗎?


因為,德國被美國和蘇聯同時佔領,

而日本只被美國佔領。

???

好吧,繼續解答,

是西德道的歉,1970年。

向誰道的歉?

(主要是為了向)猶太人。

???

。。。。。好吧。

西德靠的美國支持,東德不care。

而且道歉前十年,德國人其實都是很是不服的。

而日本被佔領後,嘿嘿,

也只是沒對中國道歉而已。

對美爹可是好得很吶。

道不道歉,背後都是立場和利益啦。


你去和西德軍隊里那些納粹遺老遺少們去說


德國道歉了,日本人沒有道歉,這並不能說明德意志民族秉性就此大(白)和(痴)民族高,只是由於兩國的國情與當時所處環境不同造成的,當時的兩國政府都選擇了在當時環境下最合理的方法。德國方面政府不道歉,沒辦法生存,戰後的德國一片廢墟被別人控制,道歉是唯一出路。日本方面,天皇沒有被廢除,沒有進行多的反思,戰後兩級格局,美國某些方面需要日本制衡蘇聯和紅色中國,自然談不上道歉之說,不道歉反而能過的更好,幹嘛要道歉?


鳩山由紀夫,明仁天皇都被選擇性無視了,哭哭


什麼才算道歉?天天在大街上印著我們罪惡的日本人民發動了二戰才算?? 幾米大的紅字掛到人家國會大廈頂上,寫明:我們是群艹蛋的日本人,我們是群畜生的後代,我們豬狗不如,因為我們的祖先發動了侵華戰爭??

題主,基本上在提及二戰的官方場合,日本領導人絕對以批判為主基調, 在日本,反戰反侵略是大體上的主流,在除少部分極端書本以外,對二戰中日本犯下的罪行基本能做到不避諱不遮掩,整體上而言,日本對外發動戰爭的輿論和民族基礎比目前的中國低的多的多,整體國防建設戰略為標準自衛型。


什麼叫死不道歉?

對於有的人來說,不想看到的就等於不存在

日本道歉態度是有問題的,這點上大陸台灣和韓國基本上都達成了共識,所謂中韓友誼全靠日本說的就是這一點。

但你非要說死不道歉就是蒙著眼睛胡鬧了


謝邀親先……

說一千道一萬就是形勢比人強,德國在周邊一票昔日強敵的情況下想活下來,想復興,就必須認錯,你以為他們想這樣的?扯淡,兩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二戰整整打光了一代人,國土一分為二,連普魯士舊地都沒了,跟我說他們是自願的,我只當是放屁!德國的地理位置本身就很差,資源又貧瘠,又失去了以往戰力爆表的威懾力,想復興只有跟其他國家合作,可是以往壞小子形象怎麼改觀?從上到下都是以前是我不對,咱們一起玩吧,和宿敵法國的和解,和蘇聯的破冰,勃蘭特的一跪,這是為了復興的忍辱負重,卧薪嘗膽中有個故事,勾踐吃了夫差的屎……

日本嘛,需要認罪的時候咱們在內戰,內戰結束,朝鮮戰爭,之後的越南戰爭,人家借了兩股春風直接就起來了,雖有戰爭的切膚之痛,卻沒有卧薪嘗膽的屈辱復興,所以,自然無所謂。

我從不認為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和戰略有真正的心服口服,我更相信是可行和不可行……


很簡單啊,

因為現在的德國政府不是當年發動戰爭的政府

而日本政府還是當年發動戰爭的政府。

不覺明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日本不希望滿洲國繼承大清的法統?如果滿洲國繼承大清,中日戰爭能否避免?
希特勒當政時有沒有屠殺過殘疾人和一些先天疾病患者?
如何正確評價美軍二戰時的謝爾曼坦克?
希特勒是民選出來的元首么?

TAG:德國 | 納粹德國 | 阿道夫·希特勒AdolfHitler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雲石君的自問自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