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部分 Android 手機取消 3.5mm 耳機介面,改用 USB Type-C 介面?

題主使用手機為小米6,type-c耳機介面會對音質造成很大的影響嗎?為什麼有些手機效仿?


手機廠商的執念

我說要極簡,就要極簡!

我就是要薄!於是電量小了,你出門要多帶一個巨大的移動電源。

我就是要薄!於是薄了一毫米,攝像頭突出導致你被迫戴上了一個兩毫米厚的手機殼。

我就是要薄!於是取消了耳機孔,你出門要多帶一個非常容易丟的轉接線或者每天要充電的藍牙耳機。

。。。。。。。。。。。。。。。

你直接說把所有的功能由內置改為外置算了,這能不能算是模塊化手機的死灰復燃~

你以為你在攢主機呢,回頭你出個手機就帶一個屏幕和主板,其他的東西全改外置算了,這樣最薄了~

不顧基礎科學的限制強行超越時代就是耍流氓!

薄真的是剛需嗎?

於是極簡了一毫米。

你出門要多帶一個巨大的移動電源,一根轉接線以及兩毫米厚的手機殼以及亂七八糟一大堆配件。

你覺得,這很極簡嗎?

竟然有人覺得這種沒事找麻煩的改變是進步的趨勢?

真正的極簡不應該是——省心?


取消了3.5mm的話,玩音游的時候:

1.試過用各種BT耳機和音響玩,聲畫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延遲,然後一旦使用bt的話設備肯定不止一套,所以在遊戲內調延遲非常不現實。

2.目前Type-C介面基本都在中間,橫著拿手機用拇指黨的指法玩音游的時候,轉接線的介面那麼一大塊,或者type-c介面的耳機也是,頂著手掌心,怎麼玩- -

所以說如果轉接線都有U11那條的品質,然後介面在側面的話還行。


我就說說實際體驗中不方便的地方:

第一個不方便,在於耳機口一般是偏在一旁的,而usb-c口一般在正中。

橫屏遊戲的時候,為了雙手有位置放,一般如果耳機孔偏右就會屏幕左轉,耳機孔偏左就屏幕右轉,這樣手的操縱不會被耳機線擋住,但如果用usb-c的耳機,就總是會擋住一隻手的位置,因為它在正中間,很不方便。

第二個不方便,在於耳機口通常位於屏幕上方,而usb-c口通常位於屏幕下方。

這意味著:插耳機口的時候手機依然是可以豎屏立起來放在手機架上的,而插usb-c口時就不行。

第三,如果使用藍牙耳機,就會有新的不方便。例如,所有的閱讀軟體都支持用有線耳機的音量鍵翻頁。但我親測使用小米的藍牙耳機配合(小米自家的)多看閱讀,藍牙耳機兩個鍵不能用於翻頁。依賴線控有線耳機的應用通常並不能同樣的兼容藍牙線控按鈕,因為兩套按鍵的原理不同。

藍牙耳機另外一個不方便的自然是某些遊戲無法很好的支持藍牙音頻,最典型的就是安卓版本的崩壞3(這貨在835上依然不能流暢使用藍牙音頻)。

陰陽師在低配的手機上也會出現藍牙音頻不流暢的問題。總的來說,如果你的硬體配置只能恰好跑起一款遊戲,那麼從有線切到藍牙就可能剛好超越了其性能界限,導致藍牙音頻卡頓。而此時用有線耳機還是能玩的。

第四,自拍桿通常都只支持耳機孔。無線自拍桿當然有,但通常都很不方便,每次出門都要記得先充電,每天晚上還要記得充電,為了自拍而增加一個需要充電的設備實在不明智。

所以總的來說,取消耳機孔是會帶來較多不方便之處的。蘋果純粹是帶了個壞頭。(實際上,要不是蘋果取消耳機孔,國產產商敢取消耳機孔???)


我只說幾點,糾正認識誤區:

  1. 轉接本質上不影響聲音(因為你機內沒有codec的,無從對比影響的程度高低,而且轉接線必須要同一款codec方案才能對比)同理,那種type c延伸出來的方案,如果只是單純把3.5改成type c的,你也無從對比,因為你沒有一個原生3.5口對比聲音。插接線因為長度和材料有限,即便會對聲音構成影響,也是很有限的範圍內。
  2. 轉接線dac、耳放的水平影響聲音,但不是轉接本身影響聲音。
  3. 轉接線多一個USB界面的影響,再好也不如直接塞進機內直接送iis給解碼來的好。PCHIFI擼USB界面都已經麻煩得不行了,你一個手機???
  4. 藍牙無音質,尤其是no dac的直出方案,即便是CSR8675直出的聲音我覺得也很渣,絲毫安定感都沒有,除非你手機自帶解碼codec之類的渣到爆比藍牙還渣。
  5. 你取消3.5介面,跟我用USB接USB DAC有什麼聯繫呢?你取消不取消,我還不是一樣能接?你取消了我反而選擇權少了,增加了不便性,弊大於利。


蘋果帶了個壞頭,國產廠商死命跟,現在 Google 也跟進了,本來理所應當的功能現在保留著反而是賣點了,筆記本上的 type-A 口如是,手機上的耳機孔如是,指紋識別的位置如是(今年幾乎每個安卓機把指紋識別放在背面正常位置的時候測評都會揶揄一下三星)。值得一提的是本來蘋果推進 type-c 勇氣可嘉,但是 iPhone 上留著 lighting 一下破功變成了硬跟消費者做對的精分,也讓我一個連續五年五代 iPhone 全家電腦平板 Apple TV 不下十件的用戶變成了真果黑。

什麼你說 3.5mm 不利於防水?保留耳機孔的三星 S8/Note8 和 LG V30 都是 IP68,沒有耳機孔的 iPhone 7/8 和 Pixel 2 都是 IP67,臉打得不要太響。

什麼你說 3.5mm 不利於手機變薄?沒做成能彎曲厚度保證強度或者電池技術有突破之前變那麼薄只有害沒有利。你能先把相機突起解決了在考慮變薄么?多少人本來不想帶殼就為了填平相機突才裝殼的?

什麼你說無線耳機更方便?我不知道是幾天充一次電更方便,隨身帶著容易丟的轉接線方便,還是有可靠、穩定、隨時拿出來插上就能用的有線耳機方便了。誠然很多場景無線耳機更方便,比如擠地鐵我就更喜歡無線耳機,不用擔心線掛在別人身上。然而當你在公司突然接電話還要打開藍牙耳機退出通話頁面打開藍牙連接才能開始聽還要面臨偶爾沒連上開始功放音樂的尷尬的時候,真的還是挺想隨時有個耳機能插的。說反正有轉接線啊的人一看就是只有一台手機當 daliy driver 公司沒有安全考慮禁用藍牙模組的學生。我手機和電腦之間換個耳機還尼瑪要插拔一次那麼容易丟的轉接線我就……

不要覺得蘋果做什麼都是對的。現階段電池技術還沒有突破,無線耳機音質還遠不如有線的情況下強行去掉耳機口強推 lighting 和 AirPods 就是想錢想瘋了,跟 mac 放一塊簡直精分(想像一下插耳機要 lightning to 3.5mm,插電腦和快充要 lighting to usbc 的美麗畫面,這也能洗我也是醉了。你要是把 iPhone 上的 lightning 口一起換成 USB-C 我倒還敬你是條漢子。安卓機跟風好歹用的 usb c 不是傻逼 lighting 介面,但也挺無腦的。

還好還有有腦子的廠商在。LG V30 中國不發行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又有耳機孔又 IP68 防水又方便快充而且耳機孔還支持 quad dac 音質秒秒鐘把跟風狗秒成渣渣。我就迫不及待等我的 V30 到手,家裡就全程 USB-C 了,筆記本 USB-C,Chromebook USB-C,Google home USB-C,Nintendo Switch USB-C,簡直迫不及待想把家裡那一大堆又脆弱又傻逼的 lighting 線全扔了。


看了一下自己去年寫的關於Type C和3.5MM的問題答案

bangchuiwf:如何看待iphone用lightning耳機口取代3.5毫米耳機口?

3.5mm的插口制式是模擬信號在手機上傳輸的國際標準,在8~10年前,手機上的耳機孔還出現過2.5MM還有其他亂七八糟的介面制式,這些特殊的介面意味著你只能使用針對某款手機的耳機型號,在過去手機厚度普遍較高的時候,屬於費力不討好的行為。

但是2.5MM的耳機其實有一定的市場,當年諾基亞6300沒記錯就是2.5MM,而AKG和森海的手機耳機也出了不少2.5MM的款式,沒火起來的原因很多,最核心一個是2.5MM相比3.5MM,在那個年代獲得的手機輕薄提升純屬於脫了褲子放屁,沒什麼意義。

為什麼現在要換制式呢?說白了是出於商業考慮,手機大多數都是按照毫米計算厚度了,而且薄這個概念現在變成了手機的一大賣點,系統集成程度高,電池容量大還薄的手機更容易獲得市場的青睞。

現在的蘋果和安卓陣營各自在推自己的耳機介面制式,一個是USB-C一個是LIGHTNING,蘋果做的更絕一點,LIGHTNING本身是不支持模擬輸出的,要依靠數字化的音頻輸出模塊,所以自家收購的某B耳機牌子可以很容易完成定製化轉型。而且借蘋果+某B完成數字化音頻的標準化制定,應該才是終極的目的。

安卓這邊呢,情況要好一些,USB-C是一個支持模擬輸出的制式,所以說如果現在馬上換天,沒有3.5了,應該是安卓更容易獲得第三方合作廠牌的支持。

但是從消費者角度而言,我對這樣的變化持觀望和謹慎態度,首先第一個——手機輕薄有好處,但是為什麼要那麼薄?這是不是一個純出於商業考慮搞出來的概念?我知道用手機手感好是非常重要,但不是越薄的手機手感越好啊哦喂。

其次,Lightning制式的介面導致了蘋果手機未來事實上的標準壟斷,而我不認為目前技術,可以短時間讓數字耳機相比傳統的耳機更加好聽。

第三,這樣的轉型,勢必是導致傳統設備在新制式上無法啟用,我還需要額外給蘋果支付一筆使用耳機的錢?我不願意。

-------------------------------------------------------分割線------------------------------------------------------------------

這是1年多前對蘋果介面規格定義的看法。

時間過去了1年多,目前安卓陣營的TYPE-C口設備越來越多,不可避免出現了我以前提到過的現象:安卓的TYPE C更由親和力。但對於傳統的耳機廠牌,他們的動作滯後於手機廠商對介面的定義,所以更傳統的HiFi廠牌會進一步和消費級耳機廠商拉大產品線的區隔。

這個區隔,對大多數消費者會增添一點小麻煩——他們認識HiFi廠牌的機會成本會上升。

據我所知,目前有一系列兼具HIFI和消費2個功能的廠商在積極和手機品牌協調溝通,聯合開發也開啟一段時間了,相關TYPE-C口的耳機產品毫無疑問會越來越多。更多的問題在於如何通過行銷渠道建設和營銷攻勢,讓消費者更加快遞了解並接受這個設定。

問題是目前的技術水平,這種介面的轉換,無益於音質的提升,所以它只是一個習慣行為的遷移,不是改進

毫無疑問這是給消費者添麻煩的事,添麻煩意味著2點:①買回來手機想擁有更好音質,額外花錢的概率大大上升了。②手機配塞在其他音頻設備或者舊手機上用不了的概率大大上升了,這也是額外花錢的事。


去你媽的各種好處,我就問你延遲怎麼解決?

玩過音游的誰會吹無線耳機特別是藍牙耳機?USB-C/Lightning轉換的延遲不知道如何,在此不噴。

干擾怎麼解決?信號強度怎麼解決?

戴著藍牙耳機跑過步沒?很多藍牙耳機和普通手機、跑個步都會信號斷續,就這破玩意你跟我說好用?

續航怎麼解決?兼容性怎麼解決?

姑且不說耳機需要單獨充電;手機也增大耗電負擔——Apt-X協議的編碼也是軟實現的,CPU佔用一大甚至還會聽歌都卡;而且現在去掉耳機口的借口就是要做薄。薄了電池必然小。而C/Lightning,邊充電邊聽歌,how?如果我買了個lightning的兩三千的耳機怎麼switch to android?

去你們媽的,一個個為了賺錢,臉都不要了。倒車開得喪心病狂。


搞音頻的來怒答一發。

我話不多,就幾點,大家自己去想。

1. 改成type-c了,耳機音質提高了嗎?好就算有,多少人聽得出來?

2. 改成無線的耳機,延遲問題解決了嗎?你敢這樣用手機錄首bpm100以上的歌不?我看你能不能唱得准。

3. 改成更薄的手機,有毛用?你敢說你一定不加手機殼?加了手機殼的輕薄手機,耳機孔還是問題嗎?

三個問題說完,再總結一句話:無線耳機的出現就是為了推高耳機的基準售價,帶你裝逼帶你飛。因為大多數人早已不在乎或聽不出什麼是好音質,人們只要低音,只要Hi,只要耍酷,去死吧HIFI。


我表示目前為止不能接受,當然我也不會考慮不帶3.5介面的手機,雖然不怎麼用手機聽歌,但是用手機看視頻的機會真的很多,這種時候你跟我說必須藍牙或者不能充電?實在太麻煩了,而且就我的感受,看視頻玩遊戲時多少有點延遲,音質也遠遠達不到我拿有線耳機的水平。。。另外蘋果跟安卓家的介面還不一樣。。。這實在太慘了,以前我只是不能幫我朋友充電而已,以後是我不能拿他的手機看一段視頻或者音樂?我不認為有誰會隨身帶著一截轉接線。。。。


補更一下,評論下有很多人瘋狂鼓吹這是時代革命,偉大的先行。

那麼我來打打你們的臉,從庫克時代的IP6開始,蘋果:「科技以換殼為本」

你們那些說取消3.5是為了輕薄的,我問一下7和7p比6和6s薄了嗎?你感覺出來了嗎?

網上還有人吹是為了防水的,三星沒取消3.5可以做到IP68,蘋果取消了只能做到沒卵用的IP67?別洗地了好嗎。

蘋果現在就吃老本吃一個IOS系統,Ibug從10.0時代開始還負優化越來越嚴重(隔代必卡哭),越來越具有「安卓風格」。三星的設計加上蘋果的IOS的話?你還會為現在的IP瘋狂洗白嗎?

庫克是商人,他的逐利思路讓蘋果的市值提升幾倍,但商人的意義是什麼?是利益,不冒大的風險,不做越舉的嘗試,這樣才能保障蘋果不會像NOTE7那樣太激進被命運使然。

而喬布斯是偏執狂,是瘋狂的天才,他的每一次天馬行空的想像,都讓那個時代的蘋果是領航者,讓別人望而興嘆。

兩者的戰略風格和思路本來就不同,你讓勞斯萊斯去百米加速2S,去漂移,可能嗎?你讓法拉利像邁巴赫一樣奢盡內飾又可能嗎?

這世上俗人多,沒有人開公司不是為了掙錢的,一切以逐利為先。但喬布斯不是,他是奇葩,他是樂在其中順帶把錢掙了,看過他自傳和紀錄片的人又有多少?

扯這些的意義是,現在是極速科技時代,用戶不應該為資本家的利益遊戲買單,我們更想看到Amazing的東西,而不是成為商人逐利的犧牲品。

問問自己為什麼就不願意承認這個東西很蠢呢?你說藍牙大法好,你去聽聽舒爾直插IP和VE直插IP再來評價好嗎?你說你木耳就求方便我也認了,但是所以就要為了你們這種人讓所有IP的用戶強行買(價高,性價比低,音質0提升,續航渣爆)的藍牙耳機?你們自己多少人手裡用著IP?自己買了藍牙耳機了嗎?

還有那些說發燒友不會用手機聽歌的。不好意思我自己就是發燒友(前端AK380+846換twag8芯平衡,還有條艾利和的T8I)。我認識的燒油們很多人也是多修,隨身+家裡大耳台機+箱子,從沒有人說他就從來永遠也不會用手機去聽歌。我自己也只是周末出街會帶前端,平時上班路上用手機代替,發燒只是喜好,所以就被剝奪用手機聽歌的權力了?

強行吹蘋果無論怎麼樣都偉大的人,你們多少人是從寬口30針的IPOD,IP3,4時代過來的果粉?多少人以為買了個Airpos就高潮了?科技發展到現在依然要通過強行斷層來推動發展?

我求求你們別洗了,一家全球人都在看的公司,自己造出的手機現在直連不上自己的MACBOOK,還有比這還搞笑的事情了嗎?

哦對了,再補充一句,科技不止以換殼為本,還以賣配件為本。


我一直秉持這個現象是科技退化論。

以前的蘋果時代為了強制干預科技界約定成俗的製造習慣,做了很多偉大的改進。包括雷電介面,磁吸電源,簡約環保包裝盒。那個時代看來是一個很特立獨行,但又很酷的行為。

但不得不說,3.5介面這件事,實在是太蠢了,蘋果蠢就算了,還有一大堆跟風效仿的國產X商,自己心裡沒點B數嗎。

還有那種總說無線取代有線是大勢所趨的。就好像鋰電池和石墨烯的關係,你怎麼不讓奧菲斯也變成無線大耳?或是讓發燒級耳機鹹菜廠全部GG?

我不否認此舉有推動技術發展的意義,但是在未普及以及技術尚不成熟的階段,讓用戶除了用本來的3.5口還要蠢到拿一根XX轉3.5的小頭去接耳機,請原諒我能說一句MMP嗎?


蘋果發布會說的還是挺溫和的。

完全可以這樣說:

我們知道未來一定是無線的,充電線數據線耳機線移動電源線……

顯然這些線,一團糟

是的,我們知道未來一定是無線的

既然大家都知道但不願這樣做,那我們先推動好了

Mac的type c也是如此


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

如果這些手機帶的轉接器的 DAC 是 PHA-3 級別的,並且能在戴耳機的同時充電,那我保證不黑它。

如果這些手機的轉接器能小到完全可以忽略,也不會丟更不會斷,還能一邊充電一遍戴耳機,那我保證不黑它。

如果這些手機帶一個 WF-1000X 級別的入耳/平頭無線耳機,或是 MDR-1ABT 級別的無線頭戴耳機,那我也可以不黑它。

如果這些手機說去掉 3.5 mm 孔是為了防水並且做到了 IPX9 級別的防水,那我也可以不黑它。

但是現在他們一條都做不到。

犧牲了便利性和兼容性,還有一些小工具的支持(比如當年的智鍵以及刷卡的機器),換來了什麼?

稍微薄了一點點。

值得麼?

3.5mm 介面是終有一天會被淘汰的,但是不是現在。

這些去了 3.5mm 耳機孔的廠商包括蘋果,沒有一個拿出了完美的替代方案,無非就是為了多賣配件。

講道理我寧可希望他們把手機做厚一點換來 3.5mm 介面,不突出的攝像頭,更好的續航、手感、質量(多謝 @武器視界 提醒)還有拓展性(天國的 SD 卡槽)。


從數碼電子產品的趨勢來看,不僅僅是耳機輸出,將來一切有線介面都最終會無線化。現在數據傳輸用無線,充電用無線,耳機輸出用藍牙無線,實際上包括TYPE C口都已經完全可以取消了。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是降低故障率,因為任何機械的介面都有接觸不良啊,進水,進灰塵等導致的功能失效。另一方面可以省掉一定空間。把空間讓給電池或其它設備。最後,取消介面,也可以讓產品的一體感更強,外觀顯得更精緻好看。


說白了,就是為了錢!當一種商業行為再無法更快速、更豐厚的創造價值盈餘的時候,商人就會創造另外一個來將其替換,並且會為新的商業行為進行充分包裝,基本上就是完美!至於問題嘛,知道也不告訴你,並且更多的問題請使用者自行發掘,因為商人只挖掘價值,不挖掘問題 。科學的進步確實也代表社會的發展,但在現實生活中,最適合我們的是最合適的而不是最先進的。


因為蘋果這樣做了


僅憑玩LL有延遲這一條理由就足已槍斃設計者了。


因為市場推廣的成本由蘋果出了,所以其他廠商可以低成本無風險地跟進。

手機商天天都在想給新款加新特性又怕吃力不討好,跟風蘋果穩賺不賠幹嘛不做?

何況相關新配件又是新的利潤增長點。


謝邀。

忙活了一整天,太累了,我就簡單說說,以後有心情再充實

耳機孔的取消,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

1. 首先這個耳機3.5mm介面的可謂是上個世紀的技術產物

來看一下,下面這個圖是1958年的耳機,注意一下他的耳機線介面,很熟悉是不是?

參考資料:耳機進化史 :由笨重到奢華的蛻變,它也不是天生就很潮的

雖說這個介面不是我們現在用的3.5mm耳機介面標準,但可以說耳機介面技術,從1958年那會開始,甚至更早,就沒怎麼進步過

下面這個圖是耳機介面的標準

而下面是我們最常見的三種介面

看出來什麼了沒?

傳輸介面空間浪費,在電子產品體積龐大的上世紀,我們當然不在乎,但是在電子產品集成度越來越高的今天,真的很浪費

這是手機主板上的3.5mm耳機介面插孔組件

而這個是MicroUSB

自己隨便對比一下吧

哦對了,另外,傳輸速率上來說

3.5mm耳機介面,理論傳輸速率最最搞也只有11-80kbit/s

我知道耳機介面是模擬信號,說傳輸速率確實有點扯淡了,謝謝你們鄙視我

說話不嚴謹被人譏諷了,並不要緊,我只是想表達3.5mm耳機介面的老舊與乏力

我只是想反問一下,現在是模擬信號主流沒錯,你們就那麼確定以後仍然是模擬的天下?

當年電視的模擬信號也是這麼想的

把習慣了的東西

當成理所當然

安逸,太安逸了

你們還真是怠惰呢!

2. 從設計美感上來說,取消3.5mm耳機介面是必然的

來讓我們看看以前的手機長什麼樣

這是諾基亞5230,在當時已經是長得不錯的手機了

這是它的耳機孔

可謂毫不起眼對吧,完全不影響整體造型或者設計什麼的

(之前的圖,我確實標記錯了耳機孔,謝謝指出bug的同學,不過有人藉此更加譏諷,我很不理解,這個錯誤完全不影響我的論證。而我確實用過5230一年,不過也是若干年前了,記錯了有問題嗎?真不知道你們優越感哪來的)

再看看五年前的手機

上面的那個是小米2S,下面那個是小米3

如果說5年前的手機,耳機孔還不影響機身設計的話

那麼4年前的手機,耳機孔以及將將和機身寬度差不多了

而如今呢?

已經不得不因為這個耳機孔而妥協造型,或者改變中框了

可以說,目前的手機,如果再想薄一點兒,就自然而然的,沒有耳機孔的容身之處了

太累了,就先寫這麼多吧,想起來再續

謝謝觀看


轉接分兩類。

第一種是typec直接輸出數字信號。

這一種除非是機內DAC很差(某些廉價機甚至可能用電源管理晶元集成的),並且typec轉接線或者耳機內置的解碼放大方案很好(htc的那款轉接線),否則按照目前部分廠商捨得在音頻方面堆料的情況來看,typec數字輸出的音頻肯定不如3.5直接模擬輸出。

第二種是米6的,typec輸出模擬信號。

理論上來講,跟直接3.5輸出模擬信號區別應該沒什麼區別,畢竟只是介面長相變了。

據說米6音質不太好(我沒聽過,而且我也沒什麼分辨音質的能力)我個人認為可能的原因是typec內部的信號干擾。

至於為什麼砍掉3.5,基本就是縮成本了。。。

你看那些往推手機hifi的型號砍不砍3.5。。。

至於有人說電視的數字信號與模擬信號。

你也不看看電視有多大的空間,耳塞才多大的空間,看完再說音頻數字信號輸出吧。

希望半導體技術儘快發展吧。。。


賣一個耳機才多少錢,老子賣你個無線耳機是不是賺的更多呀。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閑魚上面三四百塊錢可官網註冊的beats solo?
燒耳機從哪些知識入門?如何品味
如何理解beats沒有假貨的說法?
Beats和Bose的耳機都很貴,具體哪個比較好?

TAG:耳機 | 耳機介面 | USBType-C | 影音器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