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沙丘》到底講的是什麼內容?

看了三百頁,剛剛買到書時的激動褪去,完全沒有去年看《海伯利安》四部曲的驚為天人的想像力和語言。小說里對陰謀的描寫膚淺,人物刻畫感覺特奇怪,get不到他們的邏輯……至於書封推薦語「堪比金庸」我有點不能認同啊。《沙丘》這書很厚…………無恥的問問大家,概括一下內容,百度百科都搜不到……嗚嗚嗚嗚,分析一下這本書國外這麼成功。國內相對不太出名的原因,對一本經典小說竟然沒人能細緻講一下嗎?謝謝哈,謝謝!(拱手)


自問自答,笑哭……花了四十八小時在課堂上看完了後面三百頁。(以後要可能的話談談心得吧)

【詳細故事簡介預警!!!!!後附個人閱讀心得】

—————————————————————————

《沙丘》 故事簡介

第一卷 沙丘 :

故事背景是彷彿中世紀一樣的遙遠未來,那裡的「帕迪沙」皇帝依靠古老的帝制統治著整個星系帝國,與之相對的還有兩股強大的勢力,壟斷太空運輸業擁有豐厚財力的宇航工會和分布在星系中相對獨立的各諸侯大公。皇帝一直視實力強大的雷托?崔迪亞公爵為眼中釘,於是將他分封到邊遠的沙丘星球厄拉科斯,遠離政治權力中心,並企圖致公爵於死地。

雷托公爵奉皇帝之命前去接管神秘莫測卻充滿貴重香料的沙漠星球——厄拉科斯(沙丘),但佔據厄拉科斯多年、掠奪香料聚集大量財富的哈克南人領主弗拉基米爾?哈克南男爵不願放手巨額利益,更何況他與雷托公爵有著血海世仇。男爵於黑暗中鑄造陰謀的利劍,隨時準備刺向於此地尚未站穩腳跟的公爵。

另一方面,公爵與貝尼傑瑟里特愛姬 傑西卡共同的血親之子、聖母院校預言中的魁薩茨哈德拉克先知——保羅,他從小在母親那裡接受「真言」與戰鬥訓練,母親傑西卡可以通過「真言」準確識別他人話語真偽與強制或者心理暗示命令他人。

保羅通過了聖母的生死考驗,當他隨家人與軍隊來到厄拉科斯時,時常會夢到一些未來的場景。他在協助父親處理事務中迅速成長,期待著將來能獨當一面。公爵在沙丘星球上救助被巨大的地居生物沙蟲所襲擊採料場的工人,其部下「門泰特」刺客杜菲?哈瓦特與外交官鄧肯等慢慢深入厄拉科斯的土著居民弗雷曼人族群,希冀能與之合作共抗哈克南人。

男爵突襲公爵戰鬥的那天晚上,皇帝的強悍衛隊「薩多卡」配合哈克南軍隊圍攻公爵。姦細岳醫生卻放走了傑西卡和保羅。岳醫生制服雷托公爵,打算與男爵做交易換回自己的妻子,並做二手準備,打算在預計換不回妻子時與公爵男爵共赴黃泉——誰知男爵幸運地躲過一劫。公爵遺孀傑西卡攜孤子保羅在沙漠中逃亡,保羅開啟血脈,清楚地知曉了母親是男爵女兒的事,他冷漠地成為穆阿迪布——弗雷曼人傳說中的先知救世主,在踏上集結父親舊部的路上,渴求復仇時機到來……

第二卷 穆阿迪布 :

保羅和母親傑西卡在沙漠中亡命遊盪,偶遇行星生態學家凱恩斯和弗雷曼人,在哈克南人追擊到來後,他捨命保護了母子倆。兩人來到弗雷曼人的領地,部落首領斯第爾格震驚於他們高超的格鬥技巧,保羅與母親用此和沙丘聖母傳說征服眾人,並且保羅在公平決鬥中殺死了一名不服氣的弗雷曼戰士,在部落考驗與儀式完成後眾望所歸地分別成為穆阿迪布先知和薩亞迪娜聖母。後來保羅娶了凱恩斯的女兒契尼,開始建立自己的力量。

哈克南男爵看中的繼承人菲德-羅薩在認為自己被傑西卡背叛的「門泰特」杜菲?哈瓦特的幫助下,在哈克南男爵決鬥場中獲得了極高的聲譽,為實現自己的野望一步步前進。另外,哈克南男爵與帝國使者芬倫伯爵在談話中暴露了雙方的不信任。哈克南人妄圖取代皇帝,皇帝也時刻提防著男爵。帝國內憂外患初顯。

第三卷 先知 :

菲德-羅薩與男爵內訌爭權之時,厄拉科斯的新統治者哈克南人拉班更加橫徵暴斂,屠戮弗雷曼人。帝國統治者帕迪沙皇帝的薩多卡軍團也虎視眈眈,沙丘星球矛盾一觸即發。

傑西卡生下了托雷公爵的遺腹子、保羅的妹妹厄莉婭,厄莉婭由於母親在懷她時接受聖母考驗,不僅擁有母親極其歷代先人的記憶,並且類似保羅一樣能先知先覺。保羅在成為弗雷曼人領導者的同時也學會了駕馭沙蟲的技能,其威望如日中天。 他在沙漠中收復了淪為走私徒的父親舊部——哥尼?哈萊特,弗雷曼各部凝聚在保羅麾下,沙丘中響應的力量將掀起一場巨大變革。

帕迪沙皇帝聯合各方勢力御駕親征厄拉科斯,在一場風暴中殘酷的決戰開始了,保羅失去了自己的兒子,皇帝的薩多卡軍團大敗,哈克南男爵也被厄莉婭刺殺,弗雷曼部落大獲全勝。哈瓦特保持自己對公爵家族的忠心,在衰老中死在保羅懷裡。在與皇帝的談判中,香料的秘密被公開:沙蟲生產的香料可以為宇航員提供注視前方安全航線的能力,人類如果失去香料,星際交通會癱瘓。保羅以徹底毀滅香料相威脅,並且在與決鬥中殺死了菲德-羅薩。戰鬥結束後,保羅為了登上皇位、平息各方紛爭,正式迎娶了伊勒琅公主。

【沙丘六部曲】第一部(讀客版)梗概,以上。

回到《沙丘》系列小說本身,故事的發生地『厄拉科斯』是一個特色鮮明的沙漠星球,像《海伯利安》四部曲中有著神秘莫測的傳奇時光「生物」伯勞的海伯利安星球,像《銀河帝國》中謝頓為避禍選擇延續人類香火的偏僻端點星,這三部鴻篇巨製都是以自身細緻的虛構出讓人神往的星球為舞台,進而通過一個個性格立體的人物,故事離奇曲折的描寫,內涵豐富的意蘊意象,拓展出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哲學觀。讀者在隨作者漫遊各色美妙異景,領略不同風土人情的同時,移情於小說,寄情於虛幻,於蒼緲星空中尋求到獨屬於自己的慰藉。

《沙丘》顯然做到了。

長篇巨著的優點是可塑格局大,人物也能寫很多,這本六百頁的大部頭卻不太一樣,登場的人物能讓人記住名字的,即使我寫了梗概,我現在也記不得十個。仔細分析原因,除去神神叨叨的對白,大段大段模糊的意象幻想描寫,發現剩下的情節幾乎是單線發展,〖到沙丘〗→〖叛變戰鬥〗→〖逃亡〗→〖集合力量〗→〖決戰〗。小說的背景和關鍵情節是通過人物對話來一步步展開的,一開始勒伊琅公主每節開頭的先知日記,更是主角傳奇故事與生活哲學的小小腳註,我還以為這是啥厲害的大伏筆,誰知僅僅真的是腳註……所以不喜歡這部書的人有很多,太過神神叨叨,不像科幻,像個神棍小說。

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美國現在科幻奇幻不分家了,用克拉克的話說,技術發展到極致就是神話。這話啥意思呢,比如,你拿著手電筒回到古代,如果你不對古人解釋手電筒的技術內涵(雖然你解釋了 他們可能還是不懂……),他們會認為這是魔法神跡。奇幻科幻不分家,他們最大的區別不是寫黑魔法還是寫黑科技,而是其技術內核,而技術內核可以偽裝成魔法的外衣。美國人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科幻奇幻常常一起授獎,國內還陷入軟硬科幻的區分不能自拔,也許是因為從小接受唯物主義教育的因故吧,國內大家更偏愛【硬】科幻小說,對一些人文的、細緻的、哲學的軟科幻概括為[不像科幻小說的啰嗦、無趣的神棍故事],顯然是對《沙丘》這類書的誤解誤讀。

我說不出這書有啥特別厲害的地方,但有些描寫卻很動人心魄,醫生的叛變、保羅馴服沙蟲、傑西卡的通靈,以及印象最深刻的:哈克南男爵的初次登場與其門泰特的對話,雖然是商量要人命的陰謀,卻有些莫名的搞笑……

初讀有點看不進去,後面就好了(發現所有的高分外國書都這樣…難道是外國書閱讀綜合恐懼症…?),美國人對《沙丘》系列小說有宗教狂熱般的喜愛,我雖然沒有這麼喜愛這部小說,但對其也算得上印象獨特。

總之這書還不錯,每一部經典的科幻自有其魅力,希望大家閱讀愉快。

期待後面五部曲的發展!


今年年初讀客編輯聯繫我,說要寄一本新版《沙丘》,讓我寫篇評論。我說書就不用寄啦,我早就買了電子版,只是一直沒時間看。最近終於看完。作為黃金時代經典科幻作品,第一部雨果星雲雙獎長篇(其實星雲獎比雨果獎晚誕生十幾年………),《沙丘》在國內人氣,莫提《三體》,甚至遠遠不如阿西莫夫啊《海伯利安》啊《安德的遊戲》啊之類的——我以前吐槽過,為啥國內「科幻迷」說到科幻小說就這幾部長篇。那麼,我從「劇情梗概」入手介紹《沙丘》,但不會限於「劇情梗概」,畢竟作為一部四十萬字作品,《沙丘》包含的內容非「劇情梗概」能道盡。

早在2006年,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已引進「沙丘」系列前三部,即《沙丘》、《沙丘救世主》、《沙丘之子》。還有三部國內未引進:The God Emperor of Dune、Heretics of Dune、Chapter House:Dune。它們構成「沙丘」正傳六部曲。第一部《沙丘》,系列開篇之作,也是最經典、最受歡迎的作品。之後幾部由於意(神)識(叨)流(叨)——看作品名即能發現其中含有宗教元素:彌賽亞(救世主)啊神皇啊異端啊——導致流行度遜於《沙丘》。我第一次聽說「沙蟲」一詞,便來自《沙丘》;很多年後來到南方,嘗到沙蟲這道菜,對著盤子里皺成一團的炒沙蟲瞪了半天,實在無法將其與小說中體長數百米、氣吞山河的沙漠怪物對應起來啊……

當時表情參看此圖——當然我遠遠不如四叔帥……(迷之聲:湊表臉!

回到問題:《沙丘》到底說了啥?我最常看到的一句話簡介是這樣:第一種,《沙丘》類似男主角如龍傲天般成長的網文;第二種,《沙丘》是披著科幻外殼的中世紀奇幻宮廷鬥爭陰謀故事。

這是很讓我頭疼的現象:如果看到上述一句話簡介,你對《沙丘》還有閱讀慾望嗎?我可以用「一句話介紹」摧毀其他作品,比如:「指環王」系列講述正義力量戰勝邪惡力量。聽起來是不是很俗套?或者:EVA是機器人大戰外星怪獸的特攝動畫片。聽起來是不是很幼齒?我相信「指環王」系列和EVA粉絲會衝上來和我理論:「指環王」和EVA的內容才不是一句話能道盡咧!

沒錯,《沙丘》的內容也不是一句話能道盡。「人往往只看到他所願意看到的事物。」這句話尤其適合那些內容包羅萬象的作品。比如《美國眾神》,有些人「只」(我要強調這個詞)看到「通俗文學」和「封神榜」,卻忽視小說對美國歷史和種族的指涉;或者「只」看到公路遊記,卻忽視人物的變化和成長。「一句話簡介」根本無法完整概述《美國眾神》和《沙丘》的內容,甚至會破壞它對未接觸者的吸引力。如果是調侃性質則沒問題,比如網友調侃《瑪拉茲英靈錄》的一句話總結:「一個人類學博士毒蘑菇嗑多了創造出來的全新世界和完善歷史」、「埃里克森說黑色傭兵團像是受了致幻仙人掌影響的越戰小說。那瑪拉茲呢?受了安非他命、致幻劑、蘑菇和普斯普劑影響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實錄?」、「像是黑色傭兵團乘以冰與火之歌」、「前方舟時代的空前魔法軍事大混戰」、「這是關於文化和文明興衰的一部作品,受了很深的人類學和考古學影響。此外,書里還有不死的原始人大戰不死的手臂上長刀子的恐龍」,以及,「試都別試」。

《沙丘》的故事主線是貴族之子保羅經歷家族衰敗,在沙丘當地居民弗雷曼人幫助下振興家族,帶領弗雷曼人擊敗家族世仇哈克南男爵,並最終使銀河帝國皇帝屈服。一個很傳統的主角成長故事,史詩奇幻常用的梗。《沙丘》的故事背景設定在「猶如中世紀的遙遠未來」:有皇帝、有貴族、有封地、有近衛軍;預知未來的能力像魔法(可以用基因突變解釋);聖母院校對應魔法學校。也就是說,將《沙丘》改頭換面成一部奇幻小說,並不是難事。

但《沙丘》的世界設定並非一拍腦袋想出來的,「主角成長故事」和「宮廷陰謀」只是小說的一部分。弗蘭克-赫伯特寫《沙丘》,從構思、收集材料,到寫作、定稿成書,花費八年時間。全書厚達七百頁,簡直能當板磚砸死人。花這麼大精力、那麼長篇幅當然不是單純為了寫一部「龍傲天」成長史。弗蘭克-赫伯特的野心,在於構造一個完整的世界。主角保羅的成長以及崔迪亞家族的興衰,只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或者說「大事件」。

《沙丘》建構了厄拉科斯星球即沙丘世界。這個世界環境惡劣,嚴重缺水,沙暴肆虐,還有神出鬼沒的沙蟲。而沙丘中埋藏的香料又為宇宙各方勢力窺視。弗蘭克-赫伯特在沙丘獨特的生態系統上,創造了弗雷曼人,包含語言、宗教、文化、風俗、階層等等方面。回想「銀河帝國」系列,可曾對一個星球有過這般事無巨細的設定?有評論將《沙丘》與「指環王」系列類比,正在於《沙丘》有與指環王一樣塑造第二世界的野心。作者還炫技般創造了一堆專有名詞。很多人看到「中世紀背景」,便認為《沙丘》是「軟科幻」,設定不費腦子——難道關注於社會學的科幻小說便低自然科學類科幻小說一等嗎?正因為構築了完整的世界,弗蘭克-赫伯特去世後,不斷有其他作者創作「沙丘」背景小說,擴充「沙丘」系列。

科幻小說可以從各個方向著力:你可以關注故事,也可以關注人物,也可以關注世界/設定,甚至去搞思想實驗。沒人規定科幻小說一定得他媽「劇情跌宕起伏」。《沙丘》也許故事俗套(關於這點,我在後面解釋),但最重要的,是「第二世界」設定。這也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關於人物成長問題。沒錯,單一主角幻想小說幾乎脫離不了「成長」元素,尤以傳統史詩奇幻為甚。弗蘭克-赫伯特為《沙娜拉之劍》辯護時也說過:「某些經典元素,寫小說很難避開。」國內網文的「人物成長」來源於武俠小說。而國外,可追溯至古典神話:赫拉克勒斯啊,俄狄浦斯啊,帕修斯啊……這些人物都經歷一番歷練,到達人生巔峰,然後隕落——沒錯,隕落,這也體現於保羅身上。即使為弗雷曼人收留,保羅在《沙丘》中並非一帆風順,他失去了長子,屈服於政治婚姻,以及——請注意,雖然被弗雷曼人奉為救世主,他並不願意引發「聖戰」,在預知未來的過程中一直在尋找避開聖戰的方法。但最終,他明白聖戰無法避免,只得屈從命運。在後續小說中,保羅成為帝國皇帝,但為帝國腐敗困擾,直至放棄皇位,刺瞎雙眼,自我流放,極似俄狄浦斯王。《沙丘》只描述到保羅的上升期,但系列本意是解構英雄、解構救世主,帶有濃厚的宿命論色彩——這也導致系列越來越神叨叨………

至於「中世紀太空背景」,「基地」用過,「星戰」用過,「邁爾斯」用過,只要自洽,我對此根本無所謂。作者還額外花了筆墨解釋背景設定:為什麼不使用電腦?因為人工智慧曾引發叛亂,所以電腦被禁用;為什麼使用刀劍戰鬥?因為防護罩使激光槍等遠程能量武器無用武之地。哈!其實根本不用解釋,如果讀者從根本上不接受世界設定,再怎麼解釋也沒用。你就當電腦和遠程能量武器在沙丘世界中被天然排除好了。哦對了,說到「星戰」系列,無論正傳、前傳和後傳,主角都成長於沙漠世界。「星戰」是否受「沙丘」影響?我不知道。

最近看到一部類似作品,奇幻長篇《夏日之龍》。女主角是育龍場主之女,偶然捲入兩國的局部戰鬥,進而發現世界毀滅危機。故事結尾,女主角被迫踏上逃亡之路,世界的秘密待她發掘。可以設想,在續作中拯救世界的重任也得一肩挑。俗套到不能再~~~~俗套的故事,傳統史詩奇幻用了無數次的梗,看開頭能猜結尾。更別提女主角是個愛哭鬼,動輒熱淚盈眶,全書哭了二十多次!而支撐我看完全書的動力,便是設定:龍的種類,從野生龍到畜養龍到幾乎永生的高龍,小說為龍設定了一套完整的包括種類、習性、語言的生態系統。這還沒完,小說的設定還包括:育龍場的建築結構;龍騎士和祭祀戰士的裝備制式;龍與人結下契約的刺青系統;帝國的宗教教義(基於高龍崇拜)和教會結構……乃至最後引出整部作品的世界觀。會素描的作者甚至親自畫出小說插畫——作為手殘黨,我特別羨慕會畫畫的人。設定新奇是一回事,設定精細是另一回事,《夏日之龍》就是在打磨細緻設定——然而還是蓋不住故事的俗套…………

我承認我不算喜歡《沙丘》,雖然世界設定令人驚嘆,但故事不吸引人。還有一些小問題:《沙丘》看似使用第三人稱POV,其實是偽POV。比如故事某一章節由A的視角展開,然後A遇見B(請注意,此時視角依然在A),兩人交談,突然插入B的視角,這時視角換成上帝視角。有評論說「《沙丘》視角混亂」,大概便是這個原因。你還得熬過前面長達一百多頁的鋪墊,並面對「某個看起來很厲害/很重要的人物突然領了便當」的突兀情節。上述種種,導致《沙丘》不容易上手。

但《沙丘》是部偉大的作品。弗蘭克-赫伯特並非科幻作家出身,他參過軍,做過記者,寫科幻小說是半路出家。《沙丘》的創意來自美國某地沙漠改造計劃,他本想寫篇新聞報道,後決定將創意擴展為科幻小說。就是這個半路出家者,寫出了科幻史上最經典作品,並吸引一幫導演前仆後續的嘗試改編影視劇——你知道一美成名前演過《沙丘之子》電視電影吧?

一美那時的顏值真是………嘖嘖嘖………按照小說設定,受香料影響的人連眼白都會變成藍色。影視劇只採用瞳孔藍色。國人知道《沙丘》之名,有不少是通過Westwood的《沙丘魔堡》。時過境遷,連西木頭都成了歷史名詞,現在一代還有幾人記得它?而《沙丘》,將由《降臨》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執導——弗蘭克-赫伯特之子親自放出的消息。如果影視化成功,它大概又會吸引一批粉絲吧。


一本書優秀與否與作者是否用心寫作無太大關係,關鍵在於其是否有複合特定讀者群的認知過程。優秀的科幻有著幾乎相同的認知過程,即類似於科研的卻又雜糅著冒險與浪漫成分的認知過程。

如果《沙丘》沒有這樣的認知特點,那麼對於一個追求科幻新奇與震撼的讀者來說,就是極其枯燥的。


1965年出版的《沙丘》曾於1984年被導演大衛?林奇搬上銀幕,可惜評論界對這部電影的評價並不高。大衛?林奇的詭異風格配合上原著太空歌劇的劇情,外加80年代的特攝技術,使得成片像是冰淇淋加老乾媽一般,無不透露著一股尷尬的氣氛,質量堪稱一場攝製事故,大衛?林奇本人也對電影的最終剪輯權頗有微詞。如果一定要從影像角度去感受原著的話,可能另外兩部電影——《上帝的使者》和《阿拉伯的勞倫斯》——更能展現原著的故事內核,畢竟這是一部關於先知與叛亂的小說。

我們從主角穆阿迪布(保羅?厄崔迪)身上看到了穆聖的影子。他接受了啟示,率領自己的信眾進行了一次漫長的伊吉拉特,最終返回了自己的龍興之地麥加。作為厄崔迪人,他離開了自己的母星卡拉丹,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支援厄拉克斯原住民反抗殖民帝國的事業中,像沙漠之民那樣生活和戰鬥,贏得了人們的尊敬和信任,堪稱「弗雷曼的厄崔迪」。一群由奴隸和囚犯組成的大軍,在質樸剛健、武德充沛的蠻族面前根本就不堪一擊。先知了卻了家族血仇,而弗雷曼人的吉哈德現在才正要開始。

科幻、魔幻、奇幻,重點在於一個「幻」字,與絕大多數的科魔奇小說一樣,即使是再怎麼天馬行空的幻想,也不可能脫離作者的個人閱歷以及他對世界的認知圖景。例如教學膠片,人們能夠在宇宙間航行,卻依然使用這樣的介質來存儲信息。掌握著已知宇宙空間的星際帝國,其運輸能力卻要仰賴於一個類似於威尼斯、熱那亞商人的宇航公會。故事發生的地點,拋開那層若即若離的科幻外衣,可以毫無違和感地移植到不列顛治下的愛爾蘭或緊鄰拜占庭邊疆的阿拉伯半島。而故事本身則只是司空見慣的、發生在封建秩序下的王子復仇記。

因此,科幻小說的關注點應當在於其故事內核。西方科幻小說只要揭開那層包裹在外面的科學、宇宙的表象,就一定能看到她天啟宗教的內核。個體是渺小的,而宇宙(造物主、上帝)則是遠遠無法以人的智慧來揣度的。單就對宗教神話的使用來說,《沙丘》並不如稍晚於其後出版的《光明王》(羅傑·澤拉茲尼著)那樣令人驚艷,後者將印度教與佛教的神話化用到自身的故事中,印度教與佛教的教義之爭與故事的主題無縫銜接。

在這一點上,《沙丘》無論是對伊斯蘭教創教經過的影射,還是對阿拉伯的勞倫斯故事的借鑒,都差強人意。至少在這部開篇之作中,我們只看到對一個個預言的應驗,但這些預言本身與主線劇情的關係則是非常生硬的,我們始終不能明白這種宗教的意識形態是如何在人們的心中發揮作用。當公爵一家登陸厄拉克斯的那一刻起,主角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去完成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在閱讀的過程中,筆者始終期待著轉折,然而直到最後都沒有發生。小說就是一部小說,屬於文學創作,我們畢竟不是在真的撰寫某個偉人的生平事迹。


題主的困惑並不奇怪。《沙丘》是世界觀作品,整個系列長於俯瞰全貌的雄美,「失」之於框架過大,故事性完全湮沒在沙海奇景以及神秘意識形態中了。不過創世本身就是一種魅力,絲毫不遜於挖掘人生;聚沙成塔和庖丁解牛同樣牛逼,只不過不一定符合讀者對傳統故事起承轉合的期待。

跟《魔戒》、《安珀志》等用細節充當血肉的架空小說不同,《沙丘》其實並不怎麼堆砌設定(沒有打補丁似的濫用設定)。小說中有不少生造名詞,一部分能在現實中找到對應(如弗雷曼人、浮空器),一部分跟著世界觀揭示自行解開(如貝尼·傑瑟里特),但無論哪一種,在正文中都少見講解性的文字。這種『搭好骨架、讓種子自己生根發芽』的寫法與前者事無巨細的方式相映成趣,但都十分考驗作者的底蘊。單論對「世界」隨意拿捏的能力,也足夠讓《沙丘》躋身黃金時代經典之列。

小說每一小節開頭、伊勒琅公主的筆記給作品風格定下了基調:這是一部帶有傳記性質的編年史。小說著眼處在節點,若果說發生在厄拉科斯星球的這段傳奇是一串項鏈,那麼作者把珍珠挑給你看,而對於串聯的絲線則有意隱去——這是符合記史氣質的:因為『發生XX事件』,所以『產生XX結果』,名義上只是記錄歷史,所以主觀成分濃厚的過程就被作者克制的抹去了。題主感覺小說里的陰謀膚淺、人物邏輯奇怪,其原因正在於此,也是前文所說的,不符合我們所習慣的起承轉合的敘述方式。

那《沙丘》是不是就沒有細節了呢?也不是。在構建世界觀的重要支柱上,小說稱得上結構精巧,前後遙相呼應。譬如小說後半段的重要章節之一——保羅駕馭造物主(沙蟲),前文就多次給出線索,如巨大身軀上的人影,列特死前遺失的鉤鎖等等;還有香料的作用,也可以早早從弗雷曼人的瞳色以及宇航公會的執著中窺探一二。其中「列特」這個設定特別有意思,小說用一個敘事詭計,讓讀者誤認為這個名詞是弗雷曼人的信仰之源(神),到中期才揭露謎底:其實這是厄拉科斯首席行星學家的名字:列特-凱恩斯。這個小技巧看似毫無作用,但無疑在潛默移化中給讀者灌輸了一個『帶有強烈宗教性質的部族』的印象。而沙丘這座參天大廈,正是靠著這些潛默移化搭起來的。

有意思的是,雖然弗蘭克-赫伯特對「大事件」之外的情節克制而冷靜,但對節點的描寫絲毫不吝嗇筆墨,顯得相當煽情。書中角色心理活動豐富,每一次的抉擇和困境都帶著靈魂拷問般的糾結,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總能體會到一種與全書史詩氛圍相斥的割裂感覺,頗為精神分裂。不過這種割裂感到底讓這本小說還是顯出幾分小說味道來了。

最後關於「科幻」元素。我引用原文中的一段,並仔細體會所描述的宇宙圖景:

「注視前方安全航線的眼睛將永遠閉上,」保羅說,「宇航公會的人會變成瞎子。人類將被分成小群,困在他們各自與世隔絕的星球上。

這一句話的科幻濃度足以擊敗99%的科幻小說。


太空科幻的中世紀浪漫主義歌劇的感覺,故事簡單說就是生於權貴、流落異族、贏得民心、組建軍隊、得報大仇、推翻昏君。一股子憂國憂民俠義肝膽混著許多感覺特牛逼的不太明白的東西,又玄又爽。


從來沒有讀過沙丘,據說極為難懂的但卻又非常重要的科幻小說。

作為一個偽科幻迷,特長就是看電影然後找書迷詳解分析給我看。在多年之後才能看懂一部分內容。

首先了解一下文化背景:

1.東印度公司在英國政治中的角色。

2. 海盜文化在英國歷史上的地位。

3. 是西藥,從毒品到聰明葯,在英文里的用詞都是drug. 考慮一下從巫術里講究通靈的草藥,到推動工業革命中提高人類注意力產品的貿易如煙草,咖啡,糖,茶葉等交易,以及現代人類對石油能源的成癮狀態。在推波助瀾下,作者結合了兩種物質的特性,假設了一種能夠幫助人類穿越宇宙的同類物質,吸食多了,它可以讓人有瞬間看到將來事態發展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大小,可預知的時長,隨著吸入的多少而不同。如同石油癮,它對各個權利起著生死存亡的作用。而對唯一的生產地沙丘的明爭暗鬥就在這種有可預見性的背景下展開了。

4. 在各個勢力角逐的時候,在大多數勢力都有短期的可預見性,這就讓這場博弈變得極為複雜了。這個時候,預見未來的時長就成為博弈勝負的關鍵了。

5. 嗑藥嗑出個變異體。男主人公的預見性波長比別人都長出很多,以至於人們認為他是聖主。但忽略預言糾其原因,還是他坐在沙丘上,他的父母被動和主動嗑藥嗑的太多了,生出一個基因突變兒。(雖然是胡說,但是的確讓人聯想到了另一個科幻小說~少數派報告)


在國內看過的人數量遠不如基地三部曲。


那些說它是必讀經典科幻小說的人,我希望你們能解釋一下科幻的部分在哪裡?浮空燈?蒸餾服?作者的想像力甚至落後於他所處的時代。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和澳大利亞作為發生地毫不違和,貴族復仇開國記而已。作為小說它算優秀,可作為科幻它簡直赤貧!我認為《沙丘》不是科幻,它應該歸為奇幻文學。

第一章簡直不知所云,太多奇怪的名詞影響閱讀,從第二章才逐漸精彩起來,第三章到談判時全書高潮,結果戛然而止,作者好任性。

好看嗎?我認為總體是好看的,推薦。


我認為,我們看著本書應該把他分為四個方面,一、主線,簡單明確,保羅復仇。3分。二、保羅的抗爭,反對他的宿命。3.5分。三、獨特的世界觀。(古老的未來世界)4分。四、奇特的想像。4.5分。最後我們再把這幾個方面揉在一起,4.8分。第三部不予評價,後面對宗教的思考太多,讓人厭煩。


帕迪沙皇帝沙達姆四世視雷托·厄崔迪公爵為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又怕引起其他大家族的驚恐,故將雷托公爵領地從卡拉丹星球封至公爵家族世仇哈克南家族的准領地厄拉科斯星球,厄拉科斯遍地沙漠,嚴重缺水,沙暴肆虐,還有神出鬼沒吞噬沙漠一切發出聲音的東西的巨無霸沙蟲,但卻是唯一出產神奇抗衰香料的星球。

雷托公爵明知是陷阱,卻毅然與家人及其屬臣前往封地厄拉科斯星球。為求自保,公爵拉攏走私徒和厄拉科斯土著弗雷曼人,但還未與弗雷曼人談妥,哈克南男爵不願放棄香料巨大的利益,與皇帝達成一致,聯合皇帝的薩多卡軍團,一起派兵攻打厄拉科斯。男爵以岳醫生妻子相要挾,令岳醫生為內應,岳醫生關閉公爵防護,公爵的軍隊沒了防護被摧枯拉朽地打敗。公爵被岳醫生抓住,岳醫生為確認妻子生死,確保若妻子已死時有機會向男爵復仇,在公爵嘴中暗藏毒藥後,獻給男爵,公爵在男爵靠近時,咬破毒藥,可惜只毒死了男爵的門泰特彼得,男爵逃過一劫。公爵妻子(妾)傑西卡和兒子保羅在岳醫生和星球生態學家凱恩斯的幫助下逃往弗雷曼人聚居地。

毫無沙漠生存經驗的兩人,依靠保羅所預見未來獲得的經驗,成功避過沙暴和沙蟲,遇到並擊退斯第而格帶領的弗雷曼人後,獲得了弗雷曼人的救助,成為了弗雷曼人的一份子,更名保羅·穆阿迪布。傑西卡因貝尼·傑瑟里特的身份,通過考驗後成了弗雷曼人的聖母。穆阿迪布則因強大的格鬥技巧和預見未來的能力,逐漸融入弗雷曼人,並娶了星球生態學家凱恩斯的女兒契尼,生有一子。成功獨自騎乘沙蟲後,從名義上和實際上成了弗雷曼人的領袖。

為了侄子未來能更好地統治厄拉科斯,男爵先讓殘暴的野獸拉班去統治,打算後續再讓侄子去,展現他的慈悲,贏得厄拉科斯人民的擁戴。為了彌補攻打厄拉科斯支付給宇航會的巨額費用,男爵放權讓拉班盡全力擴大香料收益,但在穆阿迪布的領導下,弗雷曼人逐漸將拉班的統治壓縮在城市裡,香料產出嚴重不足。

香料具有種種奇特的神效(比如讓人具有預言能力,抗衰),但一旦使用,就會和毒品一樣,無法戒除。宇航會的人都沉迷於香料,香料不足後,宇航會施壓皇帝,而皇帝正好也想除掉公爵唯一的兒子穆阿迪布,再次與哈克南男爵一起,出兵鎮壓弗雷曼人及穆阿迪布。穆阿迪布率領弗雷曼人出擊,利用沙暴破掉屏障防護後,趁聯軍不備,一舉攻入。男爵被俘,皇帝被圍困;但穆阿迪布全軍出擊,老巢空虛,被聯軍所趁,穆阿迪布兒子被殺死。在穆阿迪布保證不傷害皇帝後,皇帝放棄抵抗,形同被俘。為了能登上皇位,穆阿迪布沒有正式迎娶契尼,而是和皇帝政治聯姻,娶了阿勒琅公主。


暑假讀的《沙丘》,發現就這一本沒有做讀書筆記。特別想分享,先佔個位置…整理回憶和筆記

1.看法:其實,讀過以後,了解了整個設定,真的會被其中的情節發展吸引。

從內容來看,書的特點總結如下:

▼多…字數太多,人物繁多,故事情節複雜。 ▼亂…由於沒有明確認識故事的時代背景,讓人感覺是架空歷史,以為是現實世界以前的歷史。實際上是在現實世界以後的未來,而是現在未來某個點的往前推的回憶錄。

▼幻…宗教色彩過於嚴重,讓人感覺偏玄幻而非科幻。

2.故事梗概:

▼大背景:
時代設定——後計算機時代。
環境設定——土地沙漠化。

小說的背景設定在未來的某個時期,雖然故事情節以封建社會等級制度的形式存在。計算機時代繁榮發展,為了不被計算機統治,人類銷毀了幾乎所有的計算機,但是有一部分被秘密保留了下來,這個保留部分就是門泰羅,具有精密計算功能的人形計算機。除了計算機的發展,環境也開始嚴重惡化,出現土地荒漠化導致的嚴重缺水現象,導致水成為硬通貨。在這個時代,能源不再是化石燃料,而是香料,一種讓人產生依賴性的毒品。

▼小背景:

沙丘算一個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它的沙漠核心,有許多造物主(沙蟲)能夠產生香料…相當於我們的能源,而沙丘極度缺水,水則作為硬通貨…相當於我們的貨幣。大致分為:皇帝一派,哈克南男爵一派,主人公保羅家族一派,費雷曼人一派,公會一派。

▼主線:

主人公保羅一家(父親是雷托公爵,母親是傑西卡)位高權重,被皇帝派去一個叫厄拉科斯沙丘的星球開拓疆土,明升暗貶。為了能夠方便管理,在去沙丘之前,公爵的人在那個星球散布了關於宗教救世主(穆阿迪布)的傳說。按照陰謀論的發展,主人公一家被陷害,父親被殺,母親和主人公落入賊人之手,又逃脫進去了沙丘腹地,與弗雷曼人打交道,想要聯合弗雷曼人復仇。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建立威信,利用前期的宗教宣傳,將主人公保羅設置成一個領導弗雷曼人發動「聖戰」,統治全宇宙的神的形象。經歷了與生態學家女兒的婚姻,與哈克南男爵的大戰,與公會的談判,主人公在弗雷曼人心中的權重越來越大,正式成為了統治者。有一點注意:宗教傳說這個救世主最終會發瘋式地侵略,導致民不聊生。主人公利用宗教設定獲得了權力,但是卻一步一步地驗證了宗教預言,導致自己分不清楚是宗教預言支配著他的生活,還是他自己的選擇影響著宗教預言,所以主人公一直在和宗教預言做鬥爭。一個已經知道自己未來的人,選擇如何繼續生活…這是我非常感興趣的點。

▼母親與妹妹支線:

母親傑西卡,善於用「真言」判斷真假和用意志控制人的思維。在逃亡的過程中,母親發現已經懷了妹妹(厄莉婭)。而在進行考驗儀式時,與沙丘聖母通靈,導致妹妹在腹中就繼承了她的所有記憶,就像一個歷史的見證者。過度的早熟導致妹妹從生下來就像一個成人,被大家視為異類,但是仍然共存於這個部落。

▼生態學家與弗雷曼人支線:

生態學家凱恩斯是弗雷曼人的一個靈魂人物,為了改善沙漠的惡劣環境,與前公爵聯合,在公爵府秘密建設了小型的生態修復站,而這就是弗雷曼人的秘密…在沙漠腹地(其他勢力難以監控的地方)修復土壤沙漠化,讓環境變得更加宜居。弗雷曼人的哲學是道法自然,讓人成為生態系統的一部分,與環境有機地結合。

▼公會支線:
作為交通運輸的基礎設施提供者,是香料產業的重要利益者,具有很強大的權力,但是受限於香料的供應。

▼皇帝支線:
皇帝,實際上處於四面楚歌的狀態。為了鞏固地位,在另外一個監獄星球秘密建立了軍隊。


沙丘三部曲讀了幾十遍了,裡面包含的東西非常多。

最為欣賞的是那種保羅的君臣關係(君之所指即是我的刀鋒所向);

弗瑞曼人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阻擋保羅加入弗雷曼人的詹米斯死去後,部落的葬禮顯示出部落內每個人的情感有多麼真誠,每個人都真心誠意的說出 『我曾是詹米斯的朋友』,也包括殺死詹米斯的保羅);

比·吉斯特姐妹會的權利平衡論,對人類進化方向的主動篩選,什麼叫做真正意義上的人(聽說過嗎?有時,動物為了從捕獸夾中逃脫, 會咬斷自己的一條腿。那是獸類的伎倆。而真的人則會待在陷阱里, 忍痛裝死,等待機會殺死設陷者,解除他對自己同類的威脅)。

最為欽佩的地方是,作者把保羅的個人成長寫的如此詳細,每個步驟,每種行為,想法,各種技能訓練分析到可以作為個人成長的方式進行學習,吸收。

這是我讀過的最打動人的小說,戰士們充滿了忠誠,每個英雄似的人物活著都只是為了貫徹自己的意志,而不是為了金錢地位名利(保羅走向沙漠獨自生存,鄧肯如何獲得的第二次生命,皇家行星生態學家的獻身,等等等等)。

還有不時在篇幅中夾雜著深刻而富有魅力的詩歌,富有哲理的語言,讓人如臨其景。

最後,我不得不說這本小說深刻的教育了我,讓我學習到和我們這個社會完全不同的世界觀,價值觀。

雖然它只是小說,但其中書寫的每一個細節卻讓我身臨其境到弗瑞曼人生存的那個星球上,去體會水珍貴的含義。從政權的更替去體會國家是如何一步步腐化成那個樣子。同時還是它讓我想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

-------------------------------------------------------------------------------

如果需要可留郵箱發你們,讀過的翻譯最好的前三部曲~


建議先玩一下沙丘2000,和沙丘3,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再看看6部曲。沙丘魔堡相對來說不用玩,畫面不太好


沙丘是我最喜歡的科幻小說系列啊.....就是宗教色彩太濃了


這個問題必須 @司馬亮 來答啊~


牛B的生態系統

沙蟲,嘯刃刀,沙丘騎士

人的身體是自己的,不過身體里的水是大家的~~

最後,恐懼如風,風過無痕,唯有我依然屹立


推薦閱讀:

TAG:科幻小說 | 小說 | 科幻 | 文學 | 沙丘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