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不是潘金蓮》有哪些不易發現的細節?


只有市長,沒有書記。


開人代會的時候,人大代表的鏡頭裡一位坐著比常人高一個頭的群眾演員出現了兩次,讓人一看就想到姚明。

我覺得這是馮小剛這部片子最狗的細節。


1.5刷回來,繼續更新:

1.法庭門口應該是「審判庭」,而不是審判廳,審判廳是清末立法運動產生的機構。

2.民政部門登記離婚後當事人要求確認離婚登記無效,怎麼看也不屬於民事訴訟的範圍。

3.除去態度問題,院長荀正一和他的辦公室主任在接訪時說的話,比如程序走完我們就無權處理案件了,可能不太好理解,但從法律上講是絕對正確的——也跟我們接訪的慣用套路非常契合。

4.電影對上訪、接訪的心態的演繹非常非常寫實,感同身受,觀感非常壓抑,不知圈外的觀眾是否有同感。

5.院長辦公室主任說我們院長自己給自己下了五條禁令,第一時間聯想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五個嚴禁」,如果按五個嚴禁的標準,王公道私下會見當事人並收取土特產的行為是違反了底線的,也為後面自己的命運埋下了伏筆(編者按:我想多了,我以為王公道背處分了,沒想到升任院長了,說好的承辦人第一責任呢)。

6.潘……李雪蓮對王公道所作所為,生動地詮釋了當事人為什麼「當面是人」。

7.院長縣長市長不接待李雪蓮(嚴格講院長算是簡單接待了的),顯得不走群眾路線,但反過來想,如果舉著牌子就去接待,是不是又有點按鬧分配的嫌疑?以我愚鈍的政治敏銳性,百思不得其解。。。

8.院長跟法官,莫非是徇(荀)私枉(王)法組合?但是就案論案來講,案件是沒問題的。(最後市長也總結了,這是一個沒有問題的案子)

9.李雪蓮得知對方的死訊,一度想到去死,這並不難理解,很多上訪戶到最後就是為了上訪而上訪,完全脫離了正常人的生活。一旦失去了上訪理由,人生也就隨之失去了意義。

10.人物和劇情上,李雪蓮有執拗不擇手段的一面,但也處處透著可憐。幾個主要的男性角色,王公道有負責正直追求司法獨立的一面,也能放下架子給李雪蓮陪小心;原院長能夠自己給自己下禁令,在雨中接待群眾,但卻不能制止手下人嗎粗魯;原縣長有疏忽群眾感受的一面,但也能在車上吃粥被撒一身仍然保持克制和風度;原市長毫不留情責怪手下人辦事不力,自己卻下了一道誤會重重的命令;老首長高屋建瓴,但未免有偏聽偏信之嫌(省長調查後總結為「雖有出入」)……總之,沒有一個完全的正面和負面角色,我想這也是這部電影在影射維穩時代這麼敏感的話題基礎上仍然能夠政審通過的原因


至於只有縣長市長,沒有縣委書記市委書記。讓我想起,記者問余華為什麼作品裡面只有市長,而沒有市委書記,余華說,我是擔心我的作品成為古典小說後,後人不知道市委書記是一個什麼官職。


只說李雪蓮起訴秦玉河這個片段。

1、李雪蓮起訴秦玉河,不符合起訴的條件,本不應當立案,詳見《我不是潘金蓮》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 電影 - 知乎。

2、本案作為離婚糾紛,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就算有訴訟代理人,本人仍應當出庭,法官說有律師來了就可以了,是錯誤的。

3、如果本案可以上訴,那麼一審判決書會載明當事人可以在XX日內向上級法院上訴,而不用等到院長來跟李雪蓮說,而如果不能上訴,那麼院長又為什麼要這麼說?

4、王公道與李雪蓮存在私下接觸,並收了禮物,應當主動迴避。

5、李雪蓮本可以去檢察院申訴,但沒有去,這讓檢察院的同志感到很遺憾,本來露臉的機會就不多。


1.李雪蓮家裡是開牛骨湯館的,家裡也養了牛,牛點頭,她就告狀,牛搖頭,她就不告,因為她和秦玉河商量離婚時,只有牛在。她的思維就這麼簡單。她說今年不去就是不去,官員們偏偏怕的太急,想的太多。此外,她們家的牛是頭大黑牛……

2.潘金蓮通姦、殺夫。李雪蓮原先是婚前失了身子,所以她一直覺得自己不應該是潘金蓮,可是到了被趙大頭奪了身子,而潛意識中自己是假離婚,所以她已經覺得自己犯了通姦了。

3.秦玉河死在了最恰當的時間,最適合阻止李雪蓮上訪的時間……儘管電影中一再強調是意外,是事故,還是難免惹人遐想。

4.秦玉河的死,也讓李雪蓮心理上背上了可能間接害死丈夫的責任,無論如何,假離婚的丈夫死了,潘金蓮的兩大罪狀她已經占齊了。

5. 史為民因為李雪蓮毀了前程,在麵館偶爾重遇,依然笑嘻嘻和和氣氣,李雪蓮為他倒茶還叩指道謝。

6.全片我覺得最可惜的就是王公道,做了一個公道的判決,卻被這麼一出鬧劇毀了自己的堅持,最終跪服在了他的「大表姐」面前,那一刻,法律被它自己的執行者剝奪了尊嚴。


馮小剛在電影一開始,又是旁白,又是仿古畫,把《水滸》里潘金蓮的故事描述了一遍,作為整個電影的基礎。旁白的最後說「所以宋朝以來,人們就把……的女子稱為潘金蓮」

等等!好像有哪裡不對?《水滸》說的是宋朝的故事不假,但這書可是明朝時候才寫的啊。


其實犯最大錯誤的人是首長。


影片最後退役的史縣長去北京站對面小飯館吃飯,正好李雪蓮在這裡當差。李雪蓮給史縣長倒了一玻璃杯茶,史縣長在桌子上輕敲了幾下表示感謝。


扮演拘留李雪蓮並最後送年貨的警察的是攝影指導羅攀@尋找風景的人。


馬市長,雲鬢高聳,非常有型,看起來像每早都要用吹風。

結果洗手間里他對著鏡子,一邊講話一邊摳著額發邊兒正了正。夭壽啦市長是假髮!!!

:)


電影的英文叫I"m not Madame Bovary,我不是包法利夫人。


大家說了這麼多,我作為一個吃貨,早早吃完了之後記得,當十年上訪路已經走到心灰意冷決定不上訪以後,大鵬飾演的王公道在過來做工作讓李雪蓮不要再上訪的時候以喝牛骨湯為借口,但是整個過程,只是象徵性地喝了幾口,他連小半碗都沒喝到,吃爆米花吃到口乾的我都想替他喝了(手動滑稽),一想到他從開始根本不當李雪蓮是親戚,到請求的時候一口一個大表姐,親姐,最後又撇清和李雪蓮的關係,能在10年內由一線法官升到院長的,不是一般人,是個人物!

相比趙大頭對自己兒子的惦記工作,李雪蓮對於自己判給丈夫的孩子卻沒有一點點的關愛。

賈聰明在電影里由於級別不夠直接見縣長,表現出的拘謹,和大鵬的那種人在屋檐下是兩種不一樣感覺的,一個是衣服太緊的縮手縮腳,一個是從來沒有穿過衣服的緊張感。

裡面我懷疑鄭眾賈聰明最後可能和秦玉河死亡有關的細節是,之前賈聰明向鄭眾報告做好趙大頭工作的時候,讓鄭縣長把秘書支開了,他也在那個時候成了縣長忠心的一條狗,而且有些毒辣的主意,內閣想不出做不到,東廠和錦衣衛可是想得出做得到。當然能掛龍標的電影怎麼會有陰謀。

在秦玉河和李雪蓮在餐桌上爭吵的時候 作為本地人的李雪蓮為何會嫁給秦玉河這樣茶廠外地來的貨車司機(這不是漂亮姑娘理想的結婚對象),秦玉河似乎是新婚之夜才知妻子非完璧之身,導演對於當年中國婚俗應該很有想法。

最後不太確定的一點,縣政府派來盯住李雪蓮的四個人,穿警服的似乎沒有正式警員的警號,剩下三個人都沒穿警服,看來苦活累活都是臨時工的鍋。


能主導假離婚為孩子落戶口,還設計了「為分房」的假象打掩護的女人,怎麼可能是一個「怯生生嬌滴滴」的柔弱村婦!

各位「大人」,你們都小看這個「婦女」了!

後面以身色誘屠戶殺人、利用大頭接近首長、假裝訂婚忽悠警察、利用醫院欠款坐救護車躲開關卡進京,諜戰片玩得那叫一個溜啊!


史縣長在公車上吃自己帶的飯,至少說明兩點,一是勤政,二是節儉。加之年紀輕輕,為人實在(從片尾對李雪蓮的態度得看得出來),或許能有一番作為的。

~~~~~~~~

至於騙李雪蓮他只是秘書,因為李雪蓮要告的狀本來就是一神經病做的事~

~~~~~~~~~

繼續腦補一個,史縣長在公車上吃的飯,也許是媳婦兒做的愛心便當~~

~~~~去看了下原著,史縣長還是挺難的~以下為原文:

『史為民坐車出門,正在車上喝粥,突然一個婦女跑到車前,攔住去路;司機猛地煞車,史為民的腦袋磕在前座的椅背上,粥也撒了一身;揉揉頭,將身子放回來,再抬頭,見車前的婦女跪在地上,高舉一塊馬糞紙牌,牌子上寫著一個大字:冤。

【【今天是禮拜天,按說史為民不該上班。但縣長史為民,從沒休過禮拜天】】。一個縣一百多萬人,工農商學,吃喝拉撒,事情千頭萬緒;從中央到省里,再到市裡,每天下發的文件有一百多份,都靠史為民落實。工人每天上班八個小時,史為民每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天天夜裡開會。還有,從省里到市裡,每天都有部門來縣裡檢查工作;從省里到市裡,部門有百十來個;縣裡每天需要在賓館招待的上級檢查組,至少有八撥。中飯和晚飯,史為民得陪十六撥次的客人。都是職能部門,哪個也得罪不起。史為民的胃,也讓喝酒喝壞了。史為民時常捂著胃對部下感嘆:

「縣長,不是人乾的活。」

但能當上一縣之長,也不是容易的;一個縣想當縣長的,有一百多萬;祖墳的墳頭上,未必長了這棵蒿子。比這些重要的是,從政是個迷魂陣,當了鄉長,想當縣長;當了縣長,還想當市長和省長呢。一切不怪別人,全怪自己。史為民想明白這些道理,每天有怨無悔地工作著。胃讓喝酒喝壞了,只能自個兒調理。中午、晚上喝酒,還有一個清早不喝酒,這時史為民只喝粥。粥里放些南瓜和紅薯,既食了粗糧,也養胃。有時先天晚上開會遲,第二天早上睡過了頭,又急著出門,便在車上喝粥。李雪蓮見縣長,也是接受了見法院院長荀正義的教訓,不再中午和晚上找人,換在了早晨;中午和晚上人容易醉,清早,人的腦袋是清醒的。於是,這天早晨,李雪蓮便與縣長史為民,在縣政府門口碰了面。』


評論區別撕了,第一次看到回答區撕的這麼狠,小心臟有點受不了。

大家消消氣,我把評論關了。

————————————————

大兒子好可憐,如果用他的視覺拍一部電影也很有趣,電影按照時間軸的發展順序如下:

父母離異;

父親二婚;

生母和父親鬧翻,甚至滿城皆知;繼母得了抑鬱症,整天在家以死相逼;

生母上訴第10年,父親出車禍死去。

然後更可悲的是,生母在無法上訴後選擇自殺。

少年終於發現,自己的母親臨死前,在乎的還是她自己的名聲和父親。


一場荒誕滑稽的黑色鬧劇,鬧得很大膽,李雪蓮大膽,創作者更大膽。對社會畸形狀態的諷刺脫胎於現實生活中的常態。馮小剛最大膽的地方,是對體制的思考甚至質疑。片中所有官員都只做了分內事,所有人卻都是錯的,難道只是官員的問題?所有機器都在軌道上正常運作,最後的產品是壞的,是機器有問題還是軌道不規範?各級領導害怕的是農婦,還是首長?

有趣的是在一場鬧劇下,發生的每件事都真實得可怕,真實的社會現狀,真實的官場,真實的人際關係,屏幕上的每張臉都來自身邊,每句台詞似乎都曾聽過,真到現實里所有的醜陋都被銀幕放大成了笑話。

家鄉取圓畫幅,圓滑,沒有變化性,四周環境一致,各級領導處理事物的態度大多一致。北京取方畫幅,規矩,一切按制度行事,有稜有角,有冤能伸。荒誕的故事和現實交織在一起,所有人都變得可笑。


王公道說著一嘴東北味兒的南方話。


1.名字【法院】王公道,荀正一(義),【政府】史為民,鄭眾,【出餿主意的】賈聰明,【喜歡總結道理的】馬文彬。

2.電影以一樁案件起始,卻最終落到了群眾路線與工作方法問題上,一些天天嚷著司法獨立的可以看看這個電影。司法獨立了,審判結果群眾不接受,鍋還得政府背。

3.王公道的案子沒判錯,李雪蓮本身也參與了假離婚的謀劃,原本不佔理。但是當她一再上訪後,政府不得不對其予以關注,官員層層警惕。是不合理的政法不分導致了李雪蓮事件改變性質,是不合理的官員考核體系導致無責任的官員背鍋。

4.鄭眾大喊要王公道交辭職書,可是行政權和審判權是獨立的,鄭眾不能逼迫王公道辭職,王公道和鄭眾是平級關係。

5.李雪蓮第一次到北京的時候,和趙大頭在故宮照相,躲在人像牌子後面。人像牌子是甄嬛傳里的皇帝皇后,尤其是皇后的紫衣鳳冠特別明顯。但那是十幾年前,甄嬛傳還沒播出呢。我認為這是本片比較明顯的一個bug。

6.片中出現的清一色政府幹部,檔的書記一個沒出現。


李雪蓮的大兒子完全被忽略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馮小剛的演技?
如何評價第53屆金馬獎?
為什麼張藝謀,陳凱歌,馮小剛近十年來幾乎都在拍爛片?
為什麼說《無極》《滿城...黃金甲》《夜宴》等是爛片?
老炮兒上映,馮小剛影帝頭銜算是實至名歸嗎?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馮小剛導演 | X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 我不是潘金蓮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