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國漫畫的主流是彩漫,而不是黑白漫?

不管是在報刊亭看紙媒上的漫畫,還是下載漫畫app,打開之後都是以彩漫為主,而不是黑白——明明黑白漫畫的表現力不輸彩漫——是因為我國喜歡彩漫的人更多嗎?

補充一下:

只是想問為何【我國】彩漫是主流,黑白漫數量稀少。而我認為黑白漫的表現力【不輸】彩漫。但可能修改前標題中個人情感太濃了,結果引發了一場大戰。(つд?)

之前的表達不當,真是抱歉


不請自來,重點不是色彩問題,問題是色彩背後的東西。是多了顏色之後失去的東西啊!

為什麼彩漫火?

因為彩漫容易畫,對漫畫加要求低。彩色固然具有一定的優勢,可以讓畫面更加漂亮,更有表現力。但是,每一頁的精緻度,畫工,分鏡以及陰影表現上就很容易偷工減料。因為色彩掩蓋了畫面很多的瑕疵,以至於某些平庸之流也能畫漫畫。導致的結果就是,畫風基本一個樣,分鏡堪比四格,毫無構圖可言,而且恕我之言,大多數彩漫上色手法之low,真心比不上老黑白漫的彩頁。

我承認有好的彩漫,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是p站畫插畫的大觸,而且就算是大觸也不能用畫插畫方法畫漫畫,否則一話就能累死。

而黑白漫恰恰有這種篩選能力,因為畫工不好的作者根本hold不住黑白漫,尤其是長篇。L.DART說過,在中國畫長篇黑白的人都是偏執狂,雖然可能誇張了一點,但是不無道理。沒有色彩,你就得絞盡腦汁用不同的角度和姿勢表現人物,就得畫更多的細節,所以某一些漫畫的分鏡可以像藝術品一樣反覆品味。漫畫不是動畫,也不是小說,它的特有魅力就是定格畫面的表現力啊!而現在流行彩漫又有多少這樣經典的鏡頭呢?

可悲的是現在看漫畫的好多人並不看這些,分鏡構圖,線條網格什麼的完全不懂,反正圖一樂呵,導致現在漫畫連劇情都變得膚淺化,大有起點網文加大眾笑話的趨勢。只是讓人懷念當初看著老漫友和龍漫龍少的日子,現在只能無奈。


因為信息量的不同 帶給觀眾的信息環境不同。

探討這類問題,必須排除其他變數的影響。

假設有這麼兩本漫畫,畫工一樣,劇情一樣,分鏡一樣,唯獨一個上色一個不上色,對比一下二者有什麼差別。

請自行腦補彩版《進擊的巨人》 厚塗版《浪客行》

其實差別就是色彩所帶來的信息量不同而已。色彩本身所帶有的信息量跟同狀態下的黑白是數量級的差距。

比如背景一個衣櫃,到底是棕色 黑色 白色 還是什麼顏色,這是一個信息,彩漫可以0.1秒內傳達這個信息。而黑白漫畫只能通過明度的差別來區分固有色,讓觀眾自行腦補。也許會有人說一千個觀眾會腦補出一千個顏色的衣櫃,但是請注意,對於單個觀眾來說,沒有哪個觀眾會對同一件事物腦補出兩種顏色來(這衣櫃既是灰色又是白色...) 而且,即使腦補出顏色,腦補本身是需要觀眾付出多餘的時間成本(請注意多餘二字),這直接影響閱讀效率。

以上例子中的「衣櫃」可以自由替換成發色 服裝 瞳孔 天空 以及你每天睜眼之後所看到的一切事物。

所以彩漫和黑白漫真正的差距是什麼,就是信息量和信息傳達效率不在同一個數量級上。

信息需求又是所有人的基本生理需求之一

但是同一本漫畫又出黑白又出彩漫這種事情畢竟沒有發生過,所以沒有辦法找實例來對比。但可以拿電影來參考,隨便找一部電影,TC版和1080P版,劇情和鏡頭都是一樣的,為什麼你們在有選擇的情況下都不會去看前者?其實就是信息量不同而已。

同樣的原理還可以解釋其他現象,

為什麼水墨風不流行?信息量不足

為什麼同樣是舞台表演,京劇不如相聲話劇? 信息傳達門檻太高,反效率

為什麼五毛特效讓人很不爽?因為你已經適應了好萊塢式特效帶來的信息環境回不去了嘛

以前板繪不普及,彩漫達不到黑白的出圖效率,這是黑白得以流行一段時間的原因,畢竟對於觀眾來說,更新效率是信息量的最大頭。但數位板普及之後,彩漫的更新效率追上了黑白漫,黑白漫唯一的優勢也喪失掉了。

這目前也已經發生了。

感謝tibbar提醒 TULOVE同時有彩版和黑白版

這就可以排除其他變數了

隨便截取幾張對比一下

即便是只有薄薄的一層固有色 信息量也完全不在一個層級

沒有背景的情況下也一樣

而背景信息比較全的情況下 差距就更大了

背景信息量越大 差距越發明顯 即使只有薄薄的一層固有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下是對每天奉獻一秒鐘的補充,太長了就不貼在評論區里了:

確實不是單純的信息量多就能碾壓,這裡還有一個精準的問題,不相干的信息太多反而會起反效果影響閱讀效率。這是個技術問題,很難一概而論。但整體上信息多確實是對觀眾來說收益最大化的方向,這個方向是確定無疑的,人的基本需求

觀眾升級的需求從來都不迫切,或者說他們根本就不會主動升級自己的需求。

因為,他們壓根就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麼啊。。。被動升級有一個很長的過程,但一旦升級完成,真回不去了。

視頻的發展史已經說明了一切。TC版----1024------720P------1080p--------4K 這個過程 往前適應了一級,倒退一級還勉強可以接受,比如1080倒退到720,但倒退到1024反正我是已經很不習慣了。

現在的手機成癮症本質上也是這個原因,超過一小時脫離那個信息環境都難受。信息環境一定建立,往後退可能會產生生理上的不適應。

現在的國漫界還處於升級後期,具體表現就是黑白漫不如彩漫銷路好受歡迎,從各大網站都在主推彩漫就可以看到這個趨勢,這個升級一旦完成,基本不可逆。

畢竟對於新的讀者,之前沒看過彩漫也沒看過黑白的那類,他們更傾向於根據自己的基本需求來做選擇。

騰訊推彩版火影估計就是打這個主意...

至於腦補成本的問題,只要看故事,讀者都會腦補的,不在這方面腦補,就在那方面腦補。腦補確實是建立作者讀者雙方連接的最直接方式,但針對信息傳遞障礙的腦補,屬於多餘的一部分,額外的成本。比如衣服什麼顏色,商標什麼顏色,那是土豆還是紅薯,這些細節上的腦補絕大多數不是自願而是不得已而為之,下意識的就腦補了,因為黑白信息交代不全這個客觀原因造成的。

當然彩漫也不可能把這個問題完全解決,只是相對於黑白信息交代的更全面,最大限度的降低閱讀成本,讓讀者能有更多的精力去腦補他們自願腦補的內容,比如故事走向,懸念,CP之類的.

同樣是腦補,這當中的差別就在於一個是被動支付的多餘成本,一個是自願支付的成本,作為觀眾來講,當然更願意接受後者,畢竟現在的觀眾在當前信息環境的熏陶下已經越來越沒有耐心了。


因為中國漫畫市場主要面向中學生及以下,對這個年齡段來說:

色彩鮮艷、造型有特色&>畫工紮實,造型寫實

幻想冒險題材&>生活情感題材

他們需要的漫畫,其實是紙上的動畫。作為沒有動畫可看的補充,或者尚未動畫化的動畫素材。

換言之,他們是帶著對動畫的理解和想像來看漫畫的。

因此國漫的彩漫現狀,其實是由於套用了TV動畫的色彩風格導致的。這是漫畫本身弱勢,和動畫在傳播渠道上先入為主的強勢造成的。國漫不重視分鏡部分也是由於這個原因。

美漫差不多是同樣的環境,因此他們彩漫的色彩也有很強的流水線風格。

歐漫有點不同,歐洲更多樣化,有的和美漫差不多,有的面向年齡層更高的題材,就更藝術化,是否彩色就不太重要。

《Polina》

《我在伊朗長大》這兩個都獲得了很多歐洲漫畫獎項,《我在伊朗長大》還被改編成了動畫電影(仍然黑白)。


彩漫可以不輸黑白,但日本在黑白漫畫上發明了許多技法來提升表現力,國漫很多直接借鑒其技法,但並不合適彩漫。

並且中國大部分彩漫是圖方便,和吸引低齡讀者或沒看黑白漫畫習慣的人,這和美漫需要一個工作室配合才能完成的彩漫,費工時的產品不一樣。並不能代表彩漫

要比較,要橫向比較。美漫對比日漫,或日漫彩色和黑白比較。不然有田忌賽馬之嫌。


謝邀。

我要和黑白漫畫吹唱個反調了。全世界的主流漫畫都是彩漫,除了日本,這個有大量實證。

流水線漫畫工業最發達的美國——彩漫。文藝漫畫繪本漫畫最興盛的法國——彩漫。擁有自成一體的流水線漫畫產業的港漫也是黑白彩色平分天下。和我國漫畫發展流程非常相似的韓國,也是最初學日本做黑白漫,網媒興盛之後,主流變成了彩色條漫網媒連載。

日本漫畫產業發展得早,當初印刷技術與印刷成本還無法支撐一本就有五六百頁的雜誌全彩,所以以黑白漫畫為主,歷史太長,黑白漫已經在歷屆大師的努力下擁有了自成一體的漫畫語言,也把日漫的讀者群培養出了更適應黑白漫漫畫的閱讀習慣。黑白漫畫變成了日本漫畫的文化標誌,有很深的歷史基因。何況日本現在的彩色漫畫雜誌也越來越多了。

但中國和韓國漫畫起步晚,學習日本模式只發展了幾年,就迎來了彩色印刷比較廉價+網媒興盛不需要被印刷技術制約的時代,之後黑白漫和彩漫誰比較符合市場就看讀者選擇了,事實證明國內讀者和韓國讀者都選擇了彩色……

多少次文娛產業的跨時代變革,都以彩色對黑白的全面勝利告終,CMYK四色印刷戰勝了雙色印刷,彩色照片戰勝黑白照片,彩色電影戰勝黑白電影……若國漫沒有像日本一樣用幾十年培育出讀者閱讀黑白漫畫的習慣,彩色戰勝黑白不過是最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走向。


我可一點都不覺得日本的黑白漫會比國內的彩漫省時省力。


我來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個人認為中國的漫畫市場真的是「對彩漫有一種獨特偏愛」啊

彩漫有什麼優點呢?大概是色彩衝擊更強烈,容易引起注意

暑期的時候曾經嘗試過當漫畫助手,當時檢測的內容就是:勾線稿,上色

按照要求上完色後,發現國漫上色風格真的是千篇一律,很少有看到自己獨特的風格的上色,為什麼呢,大概這種一致的風格能得到普遍的接受吧,尤其是大部分青少年。

自己當然是更喜歡黑白漫畫了,線條的功底,對灰度,明暗和氣氛的塑造絕對比彩漫要更考驗功底,要想彌補色彩上的不足,就需要挖掘其他吸引人的地方。

彩色漫畫掌握好難度還是很高的,掌握不好,撇去基本功底,什麼構圖,分鏡,節奏感等等,還容易容易出現一個大問題:花哨,就是視覺疲勞,一整頁可能為了主角的一個技能,充斥著五顏六色的特效,沒表達好就可能跟放煙花一樣。

黑白漫畫這時候可能幾個效果線,墨點,就已經有足夠的張力了。

好的色彩應該是可以傳達作者用意以及帶給閱讀者舒適感受的。但是在國內各種彩漫魚龍混雜,佔據主流,黑白漫畫就顯得可憐又可貴了。

就拿日本來說,從主流的王道少年漫畫到少女漫畫基本上是採用黑白制,足以見得黑白的魅力。

(⊙v⊙)嗯,大概就是這麼多了,不是動漫繪畫專業只能講這麼多了,

個人見解哈。。。

沒有表情包,(;′⌒`)

-----------------------------------------------------------------------------------

------------------------------------------------------------------------------------------------------(手動分割線,哈哈)

這是自己臨摹的黑白漫畫,雖然自己功底不好模仿不出來原效果,但還是可以感受一下黑白的魅力的

獻醜了,(????)

PS:如果答主日後去畫漫畫,肯定是從黑白起手,色彩輔之,就是對黑白有獨特的偏愛,哈哈


講真 作為一個在日本漫畫專業的專門學校的娃來講

厚塗不打黑白造型稿 是白痴

漫畫分鏡構圖光感(也就是所謂網點)沒學好去整色彩 是弱智

也不是說彩漫黑白漫哪個好

但是我認為 素描是所有拿畫筆的基礎 色彩好看的調成黑白不一定有原來的效果 但是黑白造型感立體感都能出來的上色 絕對不差

打個比方 說黑白漫好的 基本都在拿中國彩漫和日本黑白比 拜託 這個比的性質就很奇怪好嗎 比較是應該統一其他不變因素的 要拿黑白彩色比 你去拿一本蝙蝠俠蜘蛛俠英雄聯盟甚至忍者神龜調成黑白再和原來的彩色比啊 拿中國和日本比是什麼鬼 (ノ=Д=)ノ┻━┻ 這差距就跟改革開放前後是一樣一樣兒的好嗎(╯°□°)╯︵ ┻━┻

回答有扯到日漫是少數的 也許習慣問題吧 也有讀者已經適應的關係 但是這個真的只是一個傳統的問題 中國漫畫動畫都屬於剛剛起步 我甚至覺得現在要是國內漫畫家統統來畫黑白漫讀者也能看(不過就是表現力下了一個數量級- -)正是因為其他的不足才需要色彩的彌補 這個理論真的沒有錯

但是彌補歸彌補 你不能說中國彩漫比日本黑白漫好

差了不止一個數量級 這個拿漫畫雜誌數量比都能體現出來 特么日本集英社門下的JUMP門都有三家好嗎摔!

但是作為畫畫的新手 學生(不僅僅是漫畫家 我還想用藝術家來講的然後發現這跟音樂沒啥干係 啊- -。)

只要你是瞄準的未來 職業生涯夠遠夠大

黑白就是必修課(我特么又跑題了Orz)

最後再不跑題的說一句

主流彩漫有好有不好 至於為什麼 國內漫畫家基礎普遍不是特別好是事實 需要色彩來搶眼也是事實 承認沒什麼大不了的

有一顆越畫越好 讓故事吸引人心 不論黑白色彩 自始自終記著漫畫家時時刻刻不斷提高畫技同時永遠自謙的初心(我覺得這個入哪行都是準則啊不論你是特立獨行的藝術家還是勤勤懇懇為社會哦不會社做貢獻的白領甚至奸詐狡猾- -圓滑聰明的商人 都需要的)

就可以了

所以啊 不管你在國內因為小有名氣被編輯催稿勒個半條命還是依然默默努力甚至用其他方式賺錢填補自己的熱愛 都沒關係 大家都是畫狗

都願意洗乾淨沾滿各種墨的手

等我回國來個give me five吧( ????? )

共勉


因為當年日本是連載雜誌和單行本的實體書天下

彩色印刷成本高。。。。。。。

中國雜誌時代也是黑白,現在也N多黑白不全彩漫,但是中國漫畫真正興盛是網路化時代,網路為載體可就沒有印刷成本的問題了


1,黑白並不代表省時省力,相反如果同等糊弄水平,黑白漫你大概只能看到富奸的草稿,但彩漫你至少可以看到國內很多「平庸」作品的水平。

(《幽游白書》)

當然如果認真畫的話……好吧可能還是彩漫更花功夫一些。

(《浪客行》)

2,對於新讀者而言,彩色的看著肯定比黑白的舒服好看啊。

3,你收集本子的時候難道不想收集全彩的嗎…


黑白漫並不會就省時省力啊。。達叔的黑白漫每一張都超級費時的


先看一下中國漫畫作家富豪榜(漫畫作家富豪榜是從2011年開始第六屆中國作家富豪榜推出的子榜單)(資料來自網路,所以解析度有點不一致,還請見諒)

從2011年到2013年,這時候排行里可見的漫畫作品幾乎都是都是彩漫,每年前15的作品也僅有一本黑白漫畫,2014起黑白漫畫已經從排行榜消失了

台灣繪本漫畫家朱德庸和幾米從首榜開始往下滑(朱德庸最初的銷量是十分可觀的,比前四加起來的銷量都多)

支撐起大銷量的漫畫家已經從台灣轉移到了大陸

這時候的知音漫客是大陸銷量最高的彩色漫畫周刊

以其優廉的價格和絢麗的畫面佔據了青少年漫畫市場

銷量領首的是大陸漫畫家周洪斌,朱斌,貓小樂,穆逢春幾個人

周洪斌連續三年坐穩漫畫家富豪榜第一,其代表作《偷星九月天》是知音漫客的熱門作品

而且排行榜里開始大量湧現在《知音漫客》連載的漫畫作品

那麼 知音漫客(包括其旗下報刊)連載的漫畫作品又佔據多少分量呢

前十五的排行里,2011年是7本(3,9,10,11,12,13,14),2012年是6本(1,5,7,13,14),2013年是7本(1,3,7,9,11,12,14),2014年6本(1,4,6,10,11,12)

可見,知音漫客連載的漫畫都能在排行榜上占接近半數的分量

這裡插一個2011年央視網報道

《知音漫客》:我國銷量第一的漫畫期刊

中國主流漫畫從2011年到2013年完成了從繪本漫畫到多格漫畫的轉變

又從2014年開始由紙媒向網媒變化

那麼在2011年前又是怎樣的?

在紙媒的年代還是要看知音漫客

知音漫客是中國第一本全彩原創漫畫雜誌

在他創刊之前市場上多以黑白漫和彩漫結合的漫畫雜誌為主(如漫畫party等)(當時的黑白漫還沒有那麼慘)

依靠著當時的國家動漫扶持計劃,和自身的優勢——美型的人物設計,絢麗的畫面,易懂的劇情,低廉的價格以及有著突出針對性的消費群體:初高中生

這本全彩漫畫雜誌打開了市場

最高月發行量逾500萬冊

大量年輕漫畫家帶著各自的作品紛涌而入

大量漫畫雜誌社相擁效仿

彩色漫畫開始大肆發展起來

2014年隨著各大漫畫網站的興起和新浪微博的上市

紙質漫畫開始落寞,網路漫畫一步步興起

數碼繪畫的普及也使得彩漫創作的成本大大降低

所以現在彩漫這麼多也沒什麼見怪不怪的了。

最後,關於知音漫客

我承認他是一本成功的商業漫畫期刊,但是他對於作者的剝削我依舊無法原諒。


為什麼是彩漫。

其實就是因為《知音漫客》成功了。

知音漫客之前的雜誌不都是黑白的么。知音漫畫之前的網漫不也都是黑白的么?

知音漫客成功之後,編輯們,實體雜誌們,網站們,資本家們,就狂熱的追求彩漫~迫於無奈,國內領頭的作者們就開始繪製彩漫。小作者們跟著大作者走~

小讀者們跟著作者們走。

然後莫名其妙的就覺得應該畫彩漫,國內的讀者們只看彩漫,已經被養刁了。

我不知道現在還在追日本黑白漫的人是不是被吃了。大數據在哪裡?騰訊買下版權的那些黑白漫還依然那麼堅挺的站在排行榜上。我就不知道為什麼都覺得小讀者們只看彩漫了。長歌行的都他媽誰在看?不都是國內的小讀者么?

只是就這麼走過來了~ 就默認國漫的特色就是日式彩色漫畫。

至於當時知音漫客為什麼選擇彩漫?鬼知道,當時知音漫客要是黑白的,說不定呢?~

最後,講道理。

彩色漫畫其實應該比黑白漫畫好看得多。 彩色肯定比黑白的好,無需置疑。

要不然為啥沒有黑白電視了,你還看黑白電視么?解析度低一點你都不願意看吧?

只是現在國內這種日式彩色漫畫,還只是在生搬硬套黑白漫畫的表現技法。

沒有積累出真正屬於彩色漫畫的技法,而國內因為發展太快以及分工的制度,很難有一個人能潛下心研究彩色漫畫的表現技法該如何與劇情相配合。

國內這方面做得最好的,我推薦愛歐的《血族》彩漫。色彩的統一,發光特效的運用。這是對彩色漫畫發展有貢獻的作品。


中國彩漫不要求那麼多畫工,畫面明亮適合中小學生

至於日本為什麼是以黑白漫為止可能是因為歷史原因,其他答主也有回答的,但這不代表日本的黑白漫上色後不好看,彩漫跟黑白漫也不是絕對對立的關係,可以搜索一下jojo的奇妙冒險彩色版,我就放幾張圖大家感受一下

如果國內的漫畫家也有這等畫功跟上色的話,我想關於此類話題的爭論就會少很多了


印刷載體和閱讀載體的改變不是原因,原因是色彩可以遮掩畫者基本功不足,本質是急功近利的心態,不是個人原因,是社會市場原因,看到「黑白漫畫兒也好意思收費」這樣的評論,我親眼看到的這樣的評論,我也是覺得有些難受,想反駁也不知道從何說起,時代的變遷就是上一代的主流的、神話般的東西漸漸的被遺棄甚至被唾罵。


把喜羊羊畫成黑白的得有多恐怖啊(」゜ロ゜)」


印刷技術好。


日本流行黑白漫畫的原因很多,比如日本戰後經濟衰弱,當時(技術問題)那怕現在的期刊雜誌(成本問題)也印不出灰色...在比如周刊連載工作強度大,電腦不普及,手工上色會出人命之類的原因所以老一代的漫畫家靠著網點總結出了一套黑白漫畫的表現方法...

而美漫工廠的工作分布明確,編劇、線稿、描線塗黑、上色都有分工。效率也就高也就能上色也很完美。

白熊大大的答案是正確的客觀原因。

那我就說說主觀原因。黑白漫畫並不是一套省事的表現方法。...想起來畫完線稿要貼網點我就想撅筆做漢堡去...我這種腦子不好容易眼花的人分分鐘刮壞(網點從不同方向刮會出來不同的效果線)...漫畫真的不是一個速成的東西...需要很多功夫去磨他,【磨久了你才能明白怎麼布置畫面,怎麼分配灰白黑】只有這樣畫面才漂亮才耐看。

但是彩色漫畫不用磨就可以很醒目,所以在中國廉價便捷的做工配上合適的價格就足夠滿足小學以及初中生。作為商品它足夠了!最為藝術品..或者美術製品我覺得它們還沒有它們作者拉的屎用。心難聽也是實話。省事方便好應付才是中國漫畫彩漫主流的主觀原因之一吧...


說的刻薄露骨一點:去相親的女人如果文化水平很低、思想簡單幼稚大腦一團漿糊,就一定要在化妝、性感衣著、迷人香水、裝溫柔體貼可愛等方面格外的用心。去相親的男人如果收入不高職位很低也沒多少學識和幽默感,就要表現得格外有奉獻精神、用情專一把女人當公主寵著、並可以為了她奮不顧身。一個道理。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需要給大家科普一下國產漫畫的發展史。

國產原創漫畫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經歷過很多風風雨雨,或者你可以換句話說:經歷了很多雜誌社的倒閉。

畫書大王、時代漫畫、漫畫原子彈、少年漫畫、北京卡通、卡通王、科普畫王………這些還只是2000年之前的雜誌,至於2000年之後創刊的雜誌太多了我寫不過來了大家可以自行補充。

以上這些雜誌,全部都是黑白漫畫。

如果那個時候有知乎,或許你可以問一句,為什麼中國漫畫都是黑白漫畫?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作者,幾乎都是日本漫畫的愛好者,包括這些雜誌社裡年輕的編輯們,他們都在希望能夠通過複製日本漫畫的創作和商業模式,把

讓自己喜歡的藝術形式在中國擁有一席之地。

當時這些雜誌的主要讀者包括:1、愛好日本漫畫,而同樣希望中國也能有自己好看的漫畫的國產漫畫支持者們;2、一部分喜歡看雜誌的中學生到大學生們。

但是這些雜誌的發展全部遇到了以下種種困境:

1、體制問題,不多說了。

2、以上所說的受眾群體本身基數其實並不大,而黑白漫畫對普通讀者來說其實是有一定閱讀門檻的。

3、隨著網路的發展,大家越來越容易看到大量免費的優質日本漫畫,相比之下國產漫畫的形式與日漫沒區別受眾沒區別但要花錢而且故事也未必有日漫好看,我為啥要看國產。

4、學生群體可以選擇的娛樂方式越來越豐富,對於非漫畫愛好者來說,每月更新、黑白畫面的國產漫畫在任何方面都不佔優勢。

在一段時間裡,原來的國產漫畫雜誌紛紛倒閉。即使有經營的比較好的雜誌社比如漫友,也有很著名的作品產出,但如果僅考慮黑白故事漫畫這個類別的話,其實銷量算不上很高(跟後來的彩色漫畫相比)

然後在這個時間裡,兩個對於中國漫畫起到重要影響的平台出現了。

一個是有妖氣

另一個是知音漫畫

這兩個平台對國產漫畫起到轉折性推動作用的是:一個製造出了大量快速更新迎合熱點互動方便的網路漫畫;另一個製造出了大量不走逼格貼近中國年輕一代審美快節奏的彩色故事漫畫。

雖然有妖氣仍然是以日漫受眾為主打群體的,但這兩個平台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極大的降低了中國漫畫的閱讀門檻,拓寬了國產漫畫的受眾群。

既然今天說的是彩色漫畫,就先不說有妖氣了。

為什麼知音漫畫主推的彩色漫畫能夠獲得極大的成功,就是因為它針對的市場與之前的國產漫畫完全不同。之前的國產漫畫雜誌,主要銷售對象是大中型城市的高中生到大學生,這些讀者非常挑剔,而且基數其實並不大。而知音漫畫把目光瞄準的是中小城市甚至城鎮鄉村的初中生到高中生,這和知音的銷售渠道有關。這些讀者大多並沒有接觸過日本漫畫,在娛樂領域有很大的空白,當彩色漫畫出現之後,佔領他們的空白是很容易的。他們不會拿你跟日本漫畫對比,覺得你這裡那裡不如日漫,有什麼套路是別人用過的。他們只會單純地享受故事,好看就行。

而後,又過了很多年。

更多的漫畫雜誌倒閉了,更多新的漫畫雜誌出現了,它們都是彩色漫畫。

網路漫畫平台上也越來越多彩色漫畫了。

那些曾經閱讀彩色漫畫的讀者長大了,他們可能成為了大學生、上班族,他們可能也來到了大城市,但他們仍然可以接受彩色漫畫。即使再接觸到日本漫畫,也沒有什麼問題,兩種都可以閱讀,而不會天然認為黑白漫畫最nb。

而對於比他們小的新的漫畫讀者來說,不管在哪裡的新讀者,他們的世界裡充斥著彩色的娛樂方式,動畫、遊戲、影視……都是彩色的,他們更加沒有理由認為黑白漫畫天然比彩色漫畫更高級。而彩色的媒介,顯然會比黑白的更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畢竟不看漫畫他們也可以去看動畫玩遊戲……

現在的彩色漫畫,已經覆蓋了從網路到雜誌,從中小學生的課間讀物,到大學生的休閑娛樂,上班族手機上的碎片時間………這些人,其實有很多都不曾看過黑白漫畫。

如果我們仍然只有黑白漫畫,國產漫畫是不會有今天的。


推薦閱讀:

使用3D列印技術是怎樣一種體驗?
產業經濟學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和就業前景如何?
目前中國還有哪些尚未發達,仍具有很大發展空間的行業?
能源與動力工程行業現在已經是夕陽產業了嗎?未來六十年還有發展空間嗎?
目前的螺栓螺母都有哪些比較新穎的防松措施呢?

TAG:媒體 | 漫畫 | 動漫 | 發展趨勢 |